母校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合集下载

11-《慈母情深》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11-《慈母情深》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第三单元导语母亲,儿子,邻居,朋友……似曾相识的平凡人物,娓娓道来的生活故事,却如重锤擂鼓,震撼人心。

哪怕是面对贫困,哪怕是身陷绝境,有了爱的滋润,生活就会充满温暖与希望。

仔细阅读课文,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者笔下流淌着的人间真情吧!11 慈母情深1 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

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2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3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连续广播。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直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当然不能取代“精神食粮” 。

4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们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5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6 “你找谁?”7 “找我妈!”8 “你妈是谁?”9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10 “那儿!”11 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12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

周围的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3 “妈……”14 “妈……”15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6 你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17 “我……”18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19 “我……要钱……”20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21 “要钱干什么?”22 “买书……”23 “多少钱?”24 “一元五角就行……”25 母亲掏衣兜。

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26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 "又对我喊:"你看你妈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27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28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29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7 《蝴蝶泉》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7 《蝴蝶泉》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7 蝴蝶泉①(山麓)有树大合抱②,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③漱④根窍而出,清冽可鉴(jiàn)⑤。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jiá)蝶,须翅栩然⑥,与生蝶无异。

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⑦。

游人俱⑧从此月,群⑨观之,过五月乃已⑩。

【注释】①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作者是明代的徐霞客,题目为编者所加。

蝴蝶泉,在云南苍山神摩山麓。

②有树大合抱:这里的树是合欢树。

合抱,张开两臂合围,多形容树木的粗大。

③东向:向东。

④漱:用水清洗。

泉水自树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树根梳洗一样。

⑤可鉴:可以当镜子照。

⑥须翅栩然: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

⑦焕然:光彩夺目的样子。

⑧俱:都。

⑨群:成群结队。

⑩已:停歇。

学习小建议根据注释读读这篇古文,领略一下蝴蝶泉泉水的清冽、树的奇特、蝶的优美,背诵喜欢的语句。

(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冽可鉴。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

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游人俱从此月,群观之,过五月乃已。

【对小学生来讲,语法现象可不讲,但对教师来讲,应该清楚,以便好钻九角尖的学生询问。

】【四行式注释】{ 山麓○1} 有树○2大合抱,【原文】{山脚下} (有) (一棵树) (粗)(两臂合拢)(抱住),【词语解释】{山脚下}有一棵树粗要两臂环抱,【译文】[语法分析:○1上文有“抵山麓”,因此根据承前省,此句的主语“山麓”就给省掉了,翻译时必须补上。

○2古代名词前的数量词“一棵”往往省掉,翻译时必须补上]【语法分析】{ ○1} 倚崖而○2耸立,下有泉○3,{大树}(随着)(山崖)(不译)(高而直)(立)(下)(有)(一泓泉水)大树随着山崖高高地直立着,下有一泓泉水[语法分析:○1承前省“树”字。

○2修饰性连词,不译。

○3同上句○2。

《母亲的鼓励》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母亲的鼓励》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12 母亲的鼓励1 一位年轻的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最好你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别的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M饭,并且没让母亲喂。

2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对这位母亲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最好你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这位母亲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3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这位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听到她儿子的名字。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目前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母亲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4 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此时,这位已是中年的母亲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

因为在报名时,她相信儿子能考取重点大学。

儿子从学校回来了,并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母亲的手里。

《梦圆九天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梦圆九天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20 梦圆九天1 深秋的东风航天城在金黄的胡杨映衬下显得美丽端庄,晨曦中的载人发射场在光环的映衬下显得壮观雄伟。

2 2003年10月15日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成功的日子,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实现的日子,炎黄子孙终于在这一天要梦圆九天。

3 测试发射的指挥大厅里灯火辉煌,人头攒动,这里的参试人员已早早地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进入8小时的准备程序。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度过,各系统的老总、专家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大屏幕。

4 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在护送员的陪同下,从会见厅南门专用通道来到了场坪。

尽管步履让人看起来有点笨拙,可迈出的每一步是那样的坚实、稳健。

早已等候多时的欢送队伍成两列向航天员挥手致敬,祝福航天员平安归来。

5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中国航天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6 “出发!”总指挥下达了出征的命令。

7 杨利伟与身后的另两名航天员紧紧拥抱。

在登车的瞬间,他再次向欢送的队伍挥手致意。

欢送的人群久久注视着离去的车队,直到很远很远……8 车队驶到了发射塔架下的南场坪,航天员杨利伟将由此登塔、进舱。

9 在迈入电梯的刹那间,航天员杨利伟又一次转身挥手致意。

10 电梯的门慢慢地合上了……11 东方泛出的鱼肚白,为晨曦中的发射场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温柔的面纱。

12 指挥大厅内的老总、专家、参试人员正严阵以待,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13 1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14 “10、9、8……”15 “点火!”16 9时整,发射平台火光顿起,橘红色的烈焰裹挟着蒸腾的水气喷薄而出,将乳白色的箭体轻轻托起,徐徐上升。

几秒钟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破空而来,并迅速地笼罩了大地,让人无法判断这巨大的轰鸣声究竟是来自哪一个地方。

随着轰鸣声脚下的土地也微微颤抖着,让人感觉这声音不是来自你眼前那徐徐上升的蒸腾的烈焰,却来自他处,来自你的四面八方。

《天窗》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天窗》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38天窗1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2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地洞里似的。

3 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4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5 从那小小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piē);你想像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像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像锐利起来!6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的慰藉!7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像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

8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9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本文作者茅盾一)预习练习一、看拼音读准汉字běi fēng hū hūwèi jiè sǎo dàng北风呼呼? ? 慰藉? ? 扫荡? ?wēi lìfēng fùshǎn shǎn shuò shuò威力? ? 丰富? ? 闪闪烁烁? ?zhēn qiè真切二、读词语注释北风呼呼: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急骤,气势盛大。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第三单元导语:步入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谁不希望成功?成功从何处起步?成功的奥秘在哪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会从华佗、富兰克林、哥伦布……这些中外医学家、科学家的经历中,感受到挫折时的苦闷、失败后的反思以及成功后的喜悦。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只要你用心去读,边读边想,可以对课题、课文内容等提提问题,相信你定能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1 揭开雷电之谜1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2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

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3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

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

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4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

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

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儿被击倒。

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5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

后来,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幢楼房和高塔免受雷电的袭击。

【预习练习】一、读准词语.jiē kāi léi diàn yǒng shìdiàn shǎn léi míng xiǎn shì揭开雷电勇士电闪雷鸣显示wū yún mì bùqīng pénér xiàxīng fèn hōng dòng 乌云密布倾盆而下兴奋轰动二、了解词义。

1《勤奋自学成大器》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1《勤奋自学成大器》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第一单元出声、不动唇,边读边思的基础上,逐渐提高默读的速度。

1 勤奋自学成大器1 在鱼米之香的江苏太湖西北,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

城里有家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杂货铺。

这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

柜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埋着头写个不停。

一位顾客走进店门,一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边问:“多少钱一支笔?”2 孩子头也不抬,脱口而出:“853729!”3 “多少钱?”4 “853729!”5 顾客诧异(chà yì)地问道:“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6 坐在柜台后面的孩子的父亲听见了,赶忙走出来招呼客人。

可是,那位顾客一气之下竟扭头走了。

原来,孩子回答的是他正在演算的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而不是顾客问的价钱。

父亲火冒三丈,从儿子手里夺过书,大声训斥道:“不好好招呼顾客,整天看书有啥用?”孩子睁大了眼睛,惶恐地看着父亲。

7 “你还要吃饭吗?把这些‘天书’都烧了!”说着,父亲就要烧数学书。

心,尤其爱“呆头呆脑”地琢磨数学题。

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华罗庚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了自学数学的生涯。

11 通常,等卖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

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

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

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

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jiāng)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

失学后,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

12 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

有一次,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题目是《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决》,发现这位教授的解法是不对的。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第三单元导语:步入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谁不希望成功?成功从何处起步?成功的奥秘在哪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会从华佗、富兰克林、哥伦布……这些中外医学家、科学家的经历中,感受到挫折时的苦闷、失败后的反思以及成功后的喜悦。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只要你用心去读,边读边想,可以对课题、课文内容等提提问题,相信你定能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1 揭开雷电之谜1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2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

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3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

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

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4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

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

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儿被击倒。

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5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

后来,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幢楼房和高塔免受雷电的袭击。

【预习练习】一、读准词语.jiē kāi léi diàn yǒng shìdiàn shǎn léi míng xiǎn shì揭开雷电勇士电闪雷鸣显示wū yún mì bùqīng pénér xiàxīng fèn hōng dòng 乌云密布倾盆而下兴奋轰动二、了解词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校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第八单元导语学习本单元时,你即将结束小学的学习生活,升入中学。

五年前,当你跨进小学校门时只是一个稚嫩的幼儿,而今离开母校时已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你回头看看,是否也像本单元课文的作者那样,发现了自己那一行成长的足迹认真阅读课文,继续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因文而异地选择适当的方法。

概括得更正确、更熟练。

36 母校1 翠绿色的拱(gǒng)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样熟悉。

我久久地望着,啊,没变,没变!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啊,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2 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甬[yǒng]道,穿过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踏着宽宽的石阶,来到了宽阔的操场。

3 操场地面用六角形的石板铺成。

老槐树,老榆树、松柏,海棠,紧紧地护卫着它,给它一分翠绿,给它一分清新。

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它的新姿。

淡黄色的墙,红的瓦,绿的檐,长长的走廊,颇有古典风味。

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4 “铃……”多么熟悉的铃声啊!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有的在爬绳,有的在攀木梯、滑滑梯,玩得兴高采烈,个个脸蛋红扑扑的。

5 看,操场中间在举行长绳比赛,十几个精神抖擞的小男孩正准备呢,身上的运动服特别显眼。

长绳刚一摆动,中间的一个男孩的腿就绊住了绳,周围的小学生善意地哄笑起来。

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

又重新开始跳起来。

6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

当年,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也努力过,奋斗过。

7 记得四年级的那次拔河比赛,我们全班同学拼命为那十个运动员加油,老师也在一旁助威。

有几次红绸差点过了线,急得我们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恨不得跑上去帮着拉一把。

最后,我们终于胜利了,捧着那金光闪闪的奖状,高兴得蹦啊,跳啊,虽然嗓子喊哑了,心里却甜蜜蜜的。

8 眼前的情景,和我们当年是多么的相似啊!9 我慢慢来到拱形校门下,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yǐ]逦(lǐ)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

10 母校,我成长的摇篮!在你的怀抱,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

当我第一次迈进校门,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11 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一)预习练习一、看拼音读准汉字shú xīxǐ yuèliú liàn zhīqíng熟悉喜悦留恋之情sōng bǎi chang qīng xìng gāo cǎi liè松柏常青兴高采烈tián mì mìzhì qì甜蜜蜜稚气二、读词语注释熟悉:了解得清楚。

喜悦:愉快,高兴。

留恋之情:不忍离开或舍弃的感情。

松柏常青:长期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

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甜蜜蜜:形容感到美好、愉快。

稚气:孩童的气质、神态。

三、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四、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把问题写下来。

查查字典,进行思考。

读准语音,解释词语拱[]门:甬[]道:迤逦[]:五、看拼音写汉字shú xīxǐ yuèliú liàn zhīqíngsōng bǎi chang qīng xìng gāo cǎi liè ?tián mì mìzhì qì六、请口头注释词语,并讲讲加点字的意思熟悉:喜悦:留恋之情:松柏常青:兴.高采.烈.:兴:甜蜜蜜:稚气:七、填空课文写“我”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看着的校园和的学生,触景生情,勾起了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一连串的回忆,抒发了对母校的的感情情。

八、给上文分段分层,并写出段意层意。

第一段(1)。

第二段(2-8)。

第一层(2-3)。

第二层(4-8)。

第三段(9-11)。

阅读新体验1 你知道“触景生情”这个词语吗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作者由此而产生的内心活动。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想想,课文没有连贯故事情节时,该怎么来概括主要内容是否可以用“我回到母校触景生情”为总起,以“进校门”,“在操场”,“出校门”为线索,从“触景”和“生情”两个方面来概括。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动词,然后读读句子,体会作者的留恋之情。

再展开想像,仿照句式写一写。

(1) 我漫步在操场上,( )着花木,( )着幼苗,( )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2) 我驻足在教室里,,五年的喜怒哀乐,像,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说写双通道作者成年后重返母校时感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也有五年小学生活经历的你,从记忆深处飞来了什么讲给同桌或好朋友听一听。

一)预习练习答案一、看拼音读准汉字shú xīxǐ yuèliú liàn zhīqíng熟悉喜悦留恋之情sōng bǎi chang qīng xìng gāo cǎi liè松柏常青兴高采烈tián mì mìzhì qì甜蜜蜜稚气二、读词语注释熟悉:了解得清楚。

喜悦:愉快,高兴。

留恋之情:不忍离开或舍弃的感情。

松柏常青:长期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

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甜蜜蜜:形容感到美好、愉快。

稚气:孩童的气质、神态。

三、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课文写“我”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勾起了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一连串甜蜜回忆。

四、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把问题写下来。

查查字典,进行思考。

读准语音,解释词语拱[gǒng]门:端呈弧形的门。

甬[yǒng]道:院落或墓地中用砖石砌成的路,也叫甬路。

迤逦[yǐ lǐ]:是指曲折连绵,文中用来形容阳光,是指斜阳发出的连绵柔和的光,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引起人的情思。

五、看拼音写汉字shú xīxǐ yuèliú liàn zhīqíng熟悉喜悦留恋之情sōng bǎi chang qīng xìng gāo cǎi liè松柏常青兴高采烈tián mì mìzhì qì甜蜜蜜稚气六、请口头注释词语,并讲讲加点字的意思熟悉:了解得清楚。

喜悦:愉快,高兴。

留恋之情:不忍离开或舍弃的感情。

松柏常青:长期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

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甜蜜蜜:形容感到美好、愉快。

稚气:孩童的气质、神态。

七、填空课文写“我”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看着熟悉的校园和活泼可爱的学生,触景生情,勾起了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一连串甜蜜的回忆,抒发了对母校的无比热爱的感情情。

八、给上文分段分层,并写出段意层意。

第一段(1)写“我”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母校。

第二段(2-8)写“我”在操场上的所见所闻及由此引起的回忆与感想。

第一层(2-3)熟悉的母校环境。

第二层(4-8)学生的课间活动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

第三段(9-11)写“我”离开母校,抒发了对母校的无比热爱之情。

阅读新体验1 你知道“触景生情”这个词语吗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作者由此而产生的内心活动。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你知道“触景生情”这个词语吗知道。

触景即人们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生情即人们由此而产生的内心活动。

触景生情”是指人们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2)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作者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是抒情的基础,是抒情的寄托,没有了景,情就如浮云,就会显得空洞而浮躁;人们由景而产生的内心活动,是人们感情的真实透露,是人们写文章的真正目的,也是文章的灵魂。

运用触景生情的写法,使情有所托,景有所用,使情和景在文章中相得益彰,有利充分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练习意在:通过搜索课文内容,体会“触景生情”写法的好处。

]2想想,课文没有连贯故事情节时,该怎么来概括主要内容是否可以用“我回到母校触景生情”为总起,以“进校门”,“在操场”,“出校门”为线索,从“触景”和“生情”两个方面来概括。

望见翠绿色的拱形校门,仍然是那样熟悉。

我久久地望着!喜悦和留恋之情油然升起。

啊,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走进大门,来到了宽阔的操场。

老槐树,老榆树、松柏,海棠,紧紧地护卫着它,几幢教学大楼,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它的新姿。

我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铃……”多么熟悉的铃声啊!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学弟们欢快的活动不禁激起了我对四年级的那次拔河比赛的回忆,眼前的情景,和我们当年是多么的相似啊!我慢慢回到拱形校门下,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

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练习意在:训练学生通过地点的变换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动词,然后读读句子,体会作者的留恋之情。

再展开想像,仿照句式写一写。

(1) 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2) 我驻足在室里凝视着教室前的黑板,抚摸着熟悉的课桌椅,欣赏着漂亮的黑板报,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像大雁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练习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准确用词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写句子。

]说写双通道作者成年后重返母校时感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