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武术教育价值
高校校园内弘扬武术价值的思考

完善武术教材与教学体系
精选武术教材
选择具有代表性、系统性的武 术教材,确保教材内容涵盖武 术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学生全
面了解和掌握武术知识。
多样化教学内容
除了基本的武术技能,引入武 术文化、武术理论、武术历史 等相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武术的内涵与价值。
建立教学体系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 的武术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 标、教学计划、考核方式等, 确保武术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
性。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招聘专业武术教师
积极招聘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武术教 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教师培训与进修
定期组织武术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教 师的武术技能和教学水平。
举办武术比赛与活动
定期举办校内武术比赛、表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 武术技能和水平。
05
高校校园内弘扬武术的未 来展望
拓展武术在高校校园的影响力
丰富武术课程内容
01
在高校开设更多的武术课程,如太极拳、散打、武术套路等,
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推广武术文化活动
02
组织高校间的武术比赛、文化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增强
厚的文化底蕴。
武术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现在其 融合了哲学、伦理、医学、兵 法、诗词等多元文化,具有独
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在高校校园内弘扬武术的传统 文化价值,有助于增强大学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
。
武术的现代社会价值
武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种全民健身活动。
武术的现代社会价值体现在其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理健康、预防疾病等方 面。
武术注重武德修养,强调“以德为先”、“以德服人”, 通过习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研究进展_刘彩平

541 问题缘起“当代中国”是一种时空的限定。
“当代”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进入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将持续到21世纪初叶。
本研究关注的是在这一时空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价值问题。
这种时空的限定,也意味着本研究自觉认同“教育理论”的时空境遇性。
那么,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特性是什么呢?同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它既包含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容,也包含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内容[1]。
当代社会转型,不仅指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转型,更深刻的是文化转型即文化的现代化。
文化的现代化表【摘要】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堪忧,引发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问题的思考。
对1978年至1998年、1998年至2008年有关“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进行检索发现,关于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研究的大部分文献基本上是2000年以后才出现的。
对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如:素质教育、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武德、武礼、武术审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武术文化、武术课程、某拳种教育价值等。
可供借鉴之处在于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研究思路的启示与研究内容的充实,籍此开拓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视野。
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概念体系较为混乱、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研究方法较为简单、研究结论较为片面。
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及一般体育教育价值的研究也为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开拓思路。
从价值论和教育价值理论的角度,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研究进展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ushu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quite worrying,leading to a reflection on "wushu’s educational values in modern schools". In a retrieval of studies on the wushu’s educational values in modern schools during 1978-1998 and 1998-2008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most documents on the value studies of wushu education in schools basically appeared after the year of 2000. The studies of wushu’s educational values in schools have been undertaken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quality education, problems existing in wushu education in schools, wushu virtues, wushu etiquett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in wushu, cultiva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spirits, inheriting wushu culture, wushu courses, educational values of certain sorts of boxing, and so on. The part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lie in the revelation on the study thinking of wushu’s educational values in schools and also lie in the enrichment of study contents, in hope to open up the studying views on value of wushu education in modern schools by doing so. The deficiencies in studies are the relatively orderless concept system, weak theoretic basis, simple study methods and one-sided study conclusions. Studies on the educational values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and on general sports have also opened up the thinking of study on wushu’s educational values in modern schools. From the angles of theory of value and theory of educational value, this article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 worth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n wushu’s educational values in modern schools.Keywords: modern; wushu education in schools; value; study progress【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研究进展刘彩平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8)Study Progress in Wushu’s Educational Values in Modern SchoolsLiu Caiping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8)现为人的现代化。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武术鉴赏论文浅析中国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一个经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对他们的影响与诱惑是巨大的,甚至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迷失方向。
“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已在当今社会中被淡化。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凛然于天地之间。
因此,在利益驱使的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思想的渗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导向作用,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匡扶正义”、“操守节气”这种浩然正气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与道德品质层次。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抗挫折能力很低,性格软弱,心理素质差,加之这些年随着社会剧烈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以及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增多,得了精神疾患的不在少数,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杀人及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普及武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通过习练武术,以及武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精神,磨练人的意志,振奋精神,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性格,使人协调、自然、平衡、和谐,富有开拓和创造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体现了国家对武术继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然而从大纲中可以发现,其内容基本以武技为主,而很少涉及到武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武术文化内涵方面的内容也很少,武术文化在我国大多数学生意识中变得很陌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美国当代人类文化学家露丝。
本尼迪克特曾经说:“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共同所具有的观念和准则”。
武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渗透了民族的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
当代武术的价值功能

当代武术的价值功能1、武术的人文价值武术首先是一种文化。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自始自终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润、熏陶,两者始终都处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螺旋上升过程当中,所以,武术的人文内涵和社会价值取向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谈武术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1.1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德行”规范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中,儒家占了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武术的价值取向也受儒家影响最深。
儒家的“忠”、“恕”之道渗透到中华武术之中,使中华武术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儒家的伦理思想。
从拜师到授艺,武术都遵循“德为艺先”这一最基本的指导准则。
“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武家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的先决条件。
一个习武之人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作支撑是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武人的。
通观那些大武术家,哪一个都是德技双修的。
除了在武术技击上有很深的造诣外,在德行上同样也无可挑剔,唯此方能称其为“武术家”。
一辈辈先贤们的德行事迹激励着一代代人孜孜不倦地学武、修身。
武术的社会价值功能在这些后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整个社会应当把这些修德之学贯彻到习武育人过程当中,让我们的习武者都能从中获益,从而对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社会上的风气更加纯净、干净、人性。
一个习武者可能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当武术的道德力量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的时候,它会产生连锁反应,把影响力扩大到极限。
这才是武术人文价值的真正体现!1.2受墨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尚武任侠”思想墨家弟子都是精通武艺之人,而且个个重义轻生,恪守信义。
《韩非子》称其为“侠以武犯禁”。
所谓“犯禁”,正是为了坚持正义而敢于置法规于不顾的仗义行侠。
墨家门徒的信义武勇与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两千余年以来与武术有着紧密联系的“武侠” 的历史渊源。
武术受墨家影响之深在当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看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武侠电影、武侠小说的风靡,我们就知道“武侠” 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到什么程度了。
武术进校园的价值以及路径选择

武术进校园的价值以及路径选择摘要: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大力宣传和推广武术,给武术进入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但是由于各个学校未能认识到武术进校园的价值,给武术进校园带来了一定阻力。
部分学校领导认为校园武术和体育关系不大,并且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多余时间训练学生武术能力。
还有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程,但是武术课程中所投入的经费较少,缺少武术场地和器材,导致武术课程无法正常开展。
关键词:武术;校园;价值;路径选择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般体育运动无法替代其作用。
武术进校园应充分发挥出武术教育价值,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
一、武术进校园的价值(一)个人角度武术是一项全面性的运动,可以使学生每个身体部位都得到有效锻炼,并且对于人体协调性、柔韧性要求较高。
武术训练过程中还能够磨炼学生意志,锻炼学生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自身体质。
武术除了能够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指引学生人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
(二)学校角度武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武术中创新精神、武德精神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将武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可以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国家角度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中国武术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形成了良好的武术思想和武术精神。
武术进校园有助于学生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
二、武术进校园实践路径(一)提高教育部门重视度武术教学主要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多种运用形式实现锻炼者内外兼修。
武术教学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训练培养的学生各项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武术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价值分析

的影响等等 , 因为 中国武术是一个 以文化为本 , 为表的结合 击技 体。 只注重从套路教学人手 , 只能传授武术 的空架 势 , 经过学校 武术十几年的实践就证 明了这一点。 良武术教学的套路形式 , 改 根据不 同的传授对象 , 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 简化复杂的套路 内 容, 做到学一招 , 一招 , 一招 , 会 懂 既锻炼 身体又体味武术特点 ,
强宽厚 包容意识 , 立和谐人 际关 系 ; 养 坚韧 的 意志品 质 ; 养开拓 创新 能 力。 建 培 培 关键 词 : 武术 文化 大 学生 教 育 价值
中图分类 号 : 8 G5
1 引 言
一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4 5 4 ( 0 0 1 _ 0 3 _ 0 1 0 - 6 3 2 1 )2 _ 0 4 _ 2
般来说 , 文化是指人类参与一切社会 活动 的行为表现 。 武
术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武术过程中所积 累和创造的与武术有关 的物质 、 神财 富的总和。 精 中国武术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
表 现形 态 ,反 映 了 中 国 国 民 的思 维 意识 。是 中 国传 统文 化 的代
术文化 中包含着我们伟大民族 的许多精 神 ,对增强广大青少年
武术 文化伦理 观念的中心思想是 “ ,仁 ” 仁” “ 包含 了极广的 道德范畴 , 宽容 、 宽厚是其 中的一部分。 通过 习武 , 可培养学生宽 容大度 的去理解人 、 关心人 、 体谅人 , 增强大学生宽厚包容意识 。
目 , 前 武术课存在单一性 , 武术教学中忽视武术文化教 育, 大学生对于武术的爱好极低。 事实上 , 武术文化教 育在 武 术教 学 中存在 一 定的教 育价值 。文章认 为 武术教 学 中加 强武 术 文化 教 育 , 高 学 生对武 术的科 学认 提 识, 有助 于提 高学 生的道德修 养 ; 育学 生的民族精 神 、 培 激发 爱 国热情 ; 养道德 规 范和 正确 的竞 争意识 ; 培 增
实践武术教学的意义(3篇)

第1篇一、引言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运动。
实践武术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还能对个人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实践武术教学的意义。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1. 深化民族认同感实践武术教学有助于传承中华武术文化,使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武术,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坚韧、勇敢、智慧等品质,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 提高文化软实力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实践武术教学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使武术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文化纽带。
3.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武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实践武术教学可以使人们在习武过程中不断修身养性,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 增强体质武术动作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
通过实践武术教学,人们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体质,预防疾病。
2. 培养意志品质武术训练过程中,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更加坚强、勇敢。
3. 调节心理状态武术动作优美、节奏感强,有助于调节人们的心情,缓解压力。
实践武术教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四、提高竞技水平1. 选拔和培养武术人才实践武术教学有助于发现和培养武术人才,为国家输送优秀的武术运动员。
2. 提高武术竞技水平通过实践武术教学,运动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为我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五、促进社会和谐1. 传承民族精神实践武术教学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如团结、互助、勇敢、坚韧等,这些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武术强调“内外兼修”,实践武术教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论武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

论武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武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导语:当今社会,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种种挑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参与武术教育。
武术教育不仅可以提供身体锻炼、健康保持的机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武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武术教育的身体价值1. 保持身体健康:现代生活节奏快,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的问题。
而参与武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锻炼肌肉:武术运动涉及到全身各个肌肉群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改善身体姿态:长时间保持正确的武术姿势,可以使高校学生养成优美的身姿习惯,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形象。
二、武术教育的心理价值1. 培养自信心:武术教育注重自我超越和挑战自我,通过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高校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认知和信任能力。
2. 培养意志力:武术教育讲究坚毅和坚定的意志力,高校学生通过长期坚持武术训练,可以培养坚韧的品质,并将其运用到学业上,提高学习的毅力。
3.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很多武术项目都需要与队友或对手合作完成,在武术教育中,高校学生将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增强沟通和协作能力。
三、武术教育的综合价值1. 熔炼性格:通过武术教育,高校学生可以学会承受压力、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磨砺自己的意志,塑造坚定的品格。
2. 提高学习效果:武术教育不仅锻炼身体,还有助于提高大脑思维的敏捷性、专注力和判断力,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 促进情绪管理:武术教育注重内心修炼和心理调节,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管理情绪,缓解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武术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
通过武术教育,高校学生可以在身体、心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武术教育的价值探析
摘要:武术教育具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然而,武术教育方面的问题依然严峻。
武术文化是否能够通过学校教育传承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阐述了大学教育传播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定位,对当代大学教育及武术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研究认为:武术文化内涵具有多元性,当代武术的价值功能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形成了防身、健身、修身、娱乐等多种表现,通过大学的武术教育,可以启迪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武术武术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29-01
一、引言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武术教育又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
尽管现在,武术在学校教育中仍然被纳入体育教育的范畴,但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认知,使文化教育越来越担负其弘扬名族精神的作用。
武术从民间传承进入教育领域是武术界的一件大事,尤其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在高校和中小学增加武术课等规定,更加提升了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作为大学的武术教育也应承担起历史责任。
由于武术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传统文化项目,因此,
武术教育具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然而,武术教育方面的问题依然严峻。
武术文化是否能够通过学校教育传承也是值得研究的。
因为,武术进入学校后一直以体育项目存在,其文化价值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
大家对待武术一如对待西方体育项目一样,偏重于记忆和器具层次上承认其体育文化价值,而在深层价值观上面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仍然以西方体育价值观认识武术,致使武术看似在教育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但只是体育项目中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而且发展模式并未突破西方体育的局限,自身的文化特色并未显现。
因此,研究大学武术教育传播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定位,对武术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武术教育的文化内容
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发展,自然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而为一的武学体系——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之一,体系庞大,内容丰富。
有近130个拳种和拳系。
许多拳种和拳系还有不同的技术流派。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与时代的变迁,许多拳种流派正在萎缩或逐渐消亡。
以少林拳为例,以前有300多套拳术、100多套器械,总共500多个套路,但目前练习的主要只有2套。
可见,整个武术文化项目已经处于必须继承与保护的时期了。
一位学着撰文认为,传统武术是“我们最大宗最珍惜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整个武术文化的技术体系主要有哪些内容呢?80年代初步
查明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有129个拳种。
《中国武术史》中只列举了95种。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列举了87个拳种。
可以推论,传统武术的拳系及其流派数量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见保护传统武术的工作势在必行。
除了徒手运动外,传统武术的不同拳种流派都有各自的机械技术,它们风格各异,常见的刀、剑、棍、枪以外,还有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软器械以及其器械。
以身体艺术为表现形式的武术文化,其真正传承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传身授来完成,需要一个高层的群体来继承与研究,大学生恰是能够传承武术文化的群体之一。
武术文化或传统武术的继承可以通过大学生来继承和传播。
三、大学武术教育的价值
武术是民族的文化、体育项目,因此,大学武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培养、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的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
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
其实,文化艺术要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一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之所以开始着手在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大、中、小学偏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致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识之甚少甚至出现数典忘祖的个
别现象。
由此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我国各个领域的蔓延,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
这种世界观、价值观对青少年一代影响颇大。
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了,除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外,以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有机统一的武术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武术承载了众多传统文化的有机内容,武术教育就是一种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武术教育达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武术振奋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在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
一项对河南省12所高校517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89%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广泛开展武术运动能振奋大学生民族精神。
由上可见,历史与现实的共识是:民族文化可以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武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武术教育可以起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以大学为阵地,
从知识青年抓起。
四、结论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融合了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诸多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
由于武术文化内涵具有多元化,武术的价值也出现了多元化,形成了防身、健身、修身、娱乐等多种价值表现。
在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中,武术的多元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由防身自卫到强国强种,武术在每个时代都发挥着其特有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应得到充分体现。
而大学是武术教育的重地,通过大学的武术教育,可以启迪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2]周伟良编著.中国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