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水生生物复习题

合集下载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养殖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养殖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3.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限制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4.耐受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受限度的法则5.浮游昼夜垂直移动:无论是海洋或淡水水体中,都可以见到浮游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在水层上下往返游动的情况6.范霍夫定律:体温决定有机体的代谢强度,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过程的速率加快2-3倍。

即Q10=2-37.积温:生物特别是植物生长发育时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活周期8.周期性变性(季节变异):是指同一种浮游生物在一年不同的季节或经过若干个世代以后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9.贝格曼定律: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性成熟的延缓,动物可以活得更久些,故同类的恒温动物,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热地区的个体,个体大有利于保存体温,个体小便于散热10.随渗生物(变渗生物):体液的化学成分和渗透压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海水的盐度高而稳定,并且各种离子的比例稳定且和生物体液相近,不需要复杂的调节机制和额外的能量消耗即可保持正常的体液浓度11.呼吸系数(呼吸熵、RQ):有机体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所消耗的氧气量之比1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有机体的量13.阿利氏规律:每一物种都存在着最适的种群密度,并按照环境的具体条件而改变其最适密度,也就是说种群密度也是物种的适应特征之一14.r-选择:这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所能负载的最高负荷量–K值。

一般保持在S型生长曲线的上升段。

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15.K-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但一般扩散能力也较低16.生殖对策(繁殖策略):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保证种群延续的策略,是生态对策的一部分17.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8.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当所需的环境资源或某种必需的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时所发生的相互关系19.物种多样性:指群落是哪些动植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衡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20.红树林生态系统:以红树林为主的生物群落与生境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21.鱼产力(鱼产潜力):指在水域中不投饵、不施肥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水域中天然饵料生物、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可以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2.渔获量:单位时间内从水域中捕获鱼类的总重量,又称鱼类捕捞量23.水华(水花、藻花):是指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物环境下,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使水体呈现明显藻色,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的现象24.赤潮:是海洋或近岸海水养殖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而引起海水变色并使海洋动物受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5.生物入侵(生态入侵、生物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引入历史上该区域尚未出现过的物种,从而可能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巨大变化二、名词解释或填空1.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2.饱和光强(饱和照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大甚至减弱而至于停止时的光照强度,称为饱和光强3.最适光强(最适照度):饱和光强的起点就是最适光强4.光补偿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时的光照强度叫该种植物的光补偿点5.窒息点(氧阈):动物在环境含氧量降低到较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限时开始死亡,这个界限为动物的窒息点6.群落演替:这种在一个区域内,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7.高斯原理: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8.共生现象:两个物种在一起生活,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不同,有的是对双方无害,更多的情况是对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利,这种两个不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总称为共生现象9.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10.生态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改变。

《万以内水生生物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万以内水生生物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万以内水生生物的认识》单元测试题万以内水生生物的认识单元测试题请注意:本单元测试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请认真阅读题目,在指定的位置填写正确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以下哪个动物不属于水生生物?- A. 鱼- B. 海豚- C. 海龟- D. 鲨鱼答案:C2. 鳗鱼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水生生物?- A. 鱼类- B. 水母- C. 海星- D. 乌贼答案:A3. 黄鳍金枪鱼是以下哪种类型的鱼?- A. 海水鱼- B. 淡水鱼- C. 混水鱼- D. 无水鱼答案:A4. 淡水鱼最适合生活在以下哪个环境中?- A. 海洋- B. 河流- C. 海湾- D. 湖泊答案:D5. 螃蟹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水生生物?- A. 脊椎动物- B. 软体动物- C. 昆虫- D. 蠕虫答案:B6. 海豹是以下哪种海洋动物的近亲?- A. 海象- B. 海狮- C. 海豚- D. 鳄鱼答案:B7. 以下哪种水生生物是冷血动物?- A. 鱼类- B. 鳄鱼- C. 海豚- D. 乌龟答案:A8. 蝌蚪是以下哪个动物的幼体?- A. 鳄鱼- B. 鳄鱼- C. 蝙蝠- D. 青蛙答案:D9. 海星的形状最接近以下哪种物体?- A. 月亮- B. 太阳- C. 心形- D. 十字星答案:D10. 以下哪种鱼在黑暗中发光?- A. 金鱼- B. 小丑鱼- C. 鳗鱼- D. 灯笼鱼答案:D填空题(每题3分,共5题)1. 人类最早开始进行水生生物的养殖活动是在__5000__ 年前。

2. 水母的身体构造十分 __简单__。

3. 海豚属于 __哺乳动物__ 类。

4. 贝壳是 __软体动物__ 的一个重要特征。

5. __鳗鱼__ 是一种头尾相连的水生生物。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请简要解释水生生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至少提及三点。

答案:(参考答案,回答仅供参考)水生生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生生物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题库 -回复

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题库 -回复

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题库一、基础知识1.1 水生动物的分类和特点水生动物包括鱼类、甲壳动物、两栖动物和水禽等,它们具有生活在水中的特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特点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

1.2 水生动物的解剖学特点水生动物的解剖结构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例如鱼类的鳃和鱼鳔等特殊器官,甲壳动物的外骨骼和复眼等特殊特点。

1.3 水生动物的生理学特点水生动物的呼吸、消化、循环等生理功能与陆生动物有所区别,需要兽医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常见疾病与治疗2.1 鱼类的常见疾病鱼类的常见疾病包括氧气不足、水质污染、金鱼白点病等,兽医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2.2 甲壳动物的常见疾病甲壳动物常见的疾病有壳变软病、脱壳病、感染性疾病等,兽医需要掌握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巧。

2.3 水禽和两栖动物的常见疾病水禽和两栖动物常见的疾病包括鸭瘟、感染性疾病等,兽医需要对这些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和诊疗能力。

三、饲养管理与预防3.1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对水生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兽医需要掌握水质监测和调节的方法,保证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良好。

3.2 饲料营养合理的饲料配方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兽医需要了解水生动物的饲料需求和营养指标,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

3.3 预防接种水生动物的预防接种是保障其健康的重要手段,兽医需要对不同种类水生动物的疫苗接种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解和指导。

结语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需要掌握水生动物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疾病诊断与治疗技能,同时要了解饲养管理和预防接种的知识,以保障水生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的备考和实践有所帮助。

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水平。

以下是水生动物类兽医继续扩展专业知识的几个方面。

四、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4.1 水生动物与环境水生动物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兽医需要关注水体污染、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提出保护水生动物生态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生物信息学课后题及答案

生物信息学课后题及答案

生物信息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由10级生技一、二班课代表整理)一、绪论1.你认为,什么是生物信息学?采用信息科学技术,借助数学、生物学的理论、方法,对各种生物信息(包括核酸、蛋白质等)的收集、加工、储存、分析、解释的一门学科。

2.你认为生物信息学有什么用?对你的生活、研究有影响吗?(1)主要用于:在基因组分析方面:生物序列相似性比较及其数据库搜索、基因预测、基因组进化和分子进化、蛋白质结构预测等在医药方面:新药物设计、基因芯片疾病快速诊断、流行病学研究:SARS、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组计划:基因芯片。

(2)指导研究和实验方案,减少操作性实验的量;验证实验结果;为实验结果提供更多的支持数据等材料。

3.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生物信息学有什么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使实验数据和可利用信息急剧增加,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成为基因组计划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而这些数据信息的管理、分析、解释和使用促使了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4简述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历程。

通过国际合作,用15年时间(1990-2005)至少投入30亿美元,构建详细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图和物理图,确定人类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定位约10万基因,并对其他生物进行类似研究。

1990,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1996,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遗传作图,启动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

1998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物理作图,开始人类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

Celera公司加入,与公共领域竞争启动水稻基因组计划。

1999,第五届国际公共领域人类基因组测序会议,加快测序速度。

2000,Celera公司宣布完成果蝇基因组测序,国际公共领域宣布完成第一个植物基因组——拟南芥全基因组的测序工作。

2001,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2003,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全部实现。

2004,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公布。

10生物技术蛋白质与酶工程复习题与答案

10生物技术蛋白质与酶工程复习题与答案

一. 名词解释1.生物酶工程又称高级酶工程它是酶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就是运用蛋白质结构功能和分子遗传学知识,从改变或合成基因入手,定向地改造天然蛋白质或设计制造新的蛋白质。

3.多核糖体把细胞放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处理,就能得到几个到几十个核糖体在一条mRNA上结合起来的形态4.固定化酶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一种酶的衍生物。

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5.酶反应器以酶或固定化酶为催化剂进行酶促反应的装置。

6.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7.生物传感器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8. motif (模体)指的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介于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之间的一个结构层次,又称超二级结构9. domain功能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特别指蛋白质中这样的区域10.PD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是一个生物大分子,11. DNA shuffling体外同源重组技术。

通过改变单个基因原有的核苷酸序列创造新基因,并赋予产物以新功能。

12.生物催化剂是指生物反指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游离或固定化细胞各游离或固定化酶的总称13.必需基团有的基团既在结合中起作用,又在催化中起作用,所以常将活性部位的功能基团统称为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14.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其催化作用的部位。

15.有性PCR dna改组16.DNA改组通过改变单个基因原有的核苷酸序列创造新基因,并赋予产物以新功能。

17.免疫传感器偶联抗原/抗体分子的生物敏感膜与信号转换器组成的,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生物传感器。

18.易错PCR是从酶的单一基因出发,在改变反应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使扩增得到的基因出现碱基配对错误,从而引起基因突变的技术过程。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2010级10月月考 生物 试卷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2010级10月月考 生物  试卷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60分)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 .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D .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2. 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中都有的是( )A .核糖B .脱氧核糖C .磷酸基团D .嘧啶 3、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源的是( ) A .三磷酸腺苷 B .酪氨酸酶 C .脂肪酸 D .核酸 4、玉米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 .叶绿体和液泡 C .中心体和核糖体 D .内质网和液泡 5.“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元”,这是某生物内糖类的某些变化。

下列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能合成淀粉 B . 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C .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D . 麦芽糖为动物的二糖6.细胞膜的成分中起支架作用和细胞识别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淀粉和纤维素B .纤维素和糖被C .磷脂和糖蛋白D .蛋白质和磷脂7.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 、b 、c 表示某些过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 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C. a 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 、c 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D. 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8.下列各项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 )①一个细菌 ②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鲫鱼 ③一片草地 ④一个生态瓶中的全部生物 A .细胞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B .细胞 群落 生态系统 种群 C .个体 种群 生态系统 群落 D .个体 群落 种群 生态系统 9. 用蔗糖浸渍冬瓜条能使冬瓜条变甜是因为( )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B.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后进入细胞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D.细胞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10.某植物体三个相邻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为甲>乙>丙,则三个细胞之间水分相互渗透的方向是( )11.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A .KB .H 2OC .甘油D .脂肪酸12.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水中的生物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水中的生物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水中的生物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澳洲的东北沿海,从北到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

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所特有的结构是()A.身体呈左右对称B.完全消化道C.网状神经系统D.具有刺细胞2.鱼生活在水中,主要特征是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下列哪项都属于分类学中的鱼类A.章鱼、鳄鱼B.鳙鱼、甲鱼C.草鱼、鱿鱼D.鲢鱼、鲤鱼3.下列动物中,身体的对称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A.绦虫B.日本血吸虫C.海葵D.华枝睾吸虫4.葫芦岛海域盛产海蜇,海边人都把海蜇加工成食品。

你知道海蜇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A.通过细胞膜排出B.通过胞肛排出C.通过口排出D.通过肛门排出5.()的贝壳已经退化,长在柔软身体背面的皮下,能被制作成中药“海螵蛸”A.鸡心螺B.鲍鱼C.乌贼D.牡蛎6.被称为“吃货”的小霏,尤其喜欢吃海鲜,如洋葱爆炒鱿鱼、辣炒蛏子、蒜蓉粉丝蒸扇贝。

这些菜名中提及的动物身体都比较柔软,属于()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鱼类7.鱼在水中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A.喝水B.呼吸C.睡觉D.感知水流方向8.缢蛏,别名“小人仙”,为常见的海鲜食材。

其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它的呼吸器官是()A.肺B.气管C.鳃D.外套膜9.很多动物的名称里都有“鱼”字,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A.鱿鱼B.带鱼C.鳄鱼D.章鱼10.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人或动物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最可能感染的是A.涡虫B.血吸虫C.华枝睾吸虫D.猪肉绦虫二、填空题11.腔肠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_________,有口无____________。

10生物科学复习题答案

10生物科学复习题答案

10⽣物科学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基因基因是核酸分⼦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核酸分⼦中由特定的核苷酸按照⼀定的碱基顺序排列⽽形成的具有⼀定功能的⽚段,是RNA序列和蛋⽩质多肽链顺序相关遗传信息的基本存在形式,以及表达这些信息所需要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外显⼦结构基因中参与编码蛋⽩质的序列称为外显⼦。

内含⼦结构基因中不参与编码蛋⽩质的序列称为外显⼦。

启动⼦启动⼦是⼀段特定的直接与RNA聚合酶及其转录因⼦(或其他蛋⽩质)相结合、决定基因转录起始与否的DNA序列。

增强⼦增强⼦是⼀段与转录有关的短DNA序列,它可以特异性的与转录因⼦结合,增加转录结构基因的RNA聚合酶分⼦的数量,使启动⼦发动转录的能⼒⼤⼤增强。

终⽌⼦终⽌⼦是结构基因下游3’端的⼀段DNA序列,由AATAAA和⼀段回⽂序列组成,在转录中提供终⽌信号,使转录作⽤终⽌。

基因组细胞或⽣物体中,⼀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基因组。

核酸杂交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指序列互补的单链DNA 和DNA 、DNA 和RNA 、RNA 和RNA ,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借助氢键相连⽽形成双链杂交分⼦的过程。

菌落原位杂交菌落原位杂交是在组织或细胞⽔平,使⽤标记探针与细胞内DNA 或RNA 杂交的⽅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DNA ⽂库:cDNA ⽂库( cDNA library)是指某⼀⽣物特定器官或特定发育阶段的细胞内总mRNA ,应⽤逆转录酶逆转录成cDNA ,以此构建的重组DNA 克隆群称为cDNA ⽂库。

转录因⼦:在真核细胞核中,能够协助RNA聚合酶转录RNA 的蛋⽩质被统称为转录因⼦。

RNA编辑:RNA 编辑(RNA editing ) 是指在mRNA ⽔平上,通过核苷酸的缺失、插⼈或替换⽽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

SD序列:在细菌的mRNA 起始密码⼦AUG 上游约10 个碱基左右的位置,通常含有⼀段富含嘌呤碱基的六聚体序列(-AGGAGG-),它与原核⽣物核糖体⼩亚基16S rRNA3’端富含嘧啶的短序列(-UCCUCC-)互补,从⽽使mRNA 与⼩亚基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
一、填空题:
(一)、硅藻:
1.硅藻细胞壁由和组成。

2.硅藻壳面和相连带之间的次级相连带称为。

3.硅藻通常可形成三种孢子,即、和。

4.硅藻细胞壳由上、下两壳套合成,壳顶和壳底称为,壳边称为,壳套则为部分。

5.硅藻门分为纲和纲。

6.海洋浮游硅藻多属于目。

7.由于种类多、数量大,常被誉为海洋的“草原”。

8.硅藻细胞壁壳面花纹有和两种类型。

9.硅藻细胞壁向内部伸展的片状结构称为。

10.某些硅藻具有运动能力,是因为有结构。

(二)、甲藻:
1.甲藻的上锥部有4组板片,即、、和。

下锥部2组,即和。

2.横裂甲藻具有2条鞭毛,一条为横鞭,呈状,环绕于横沟内,作运动,使身体;另一条为纵鞭,作运动,使身体。

3.把甲藻细胞分为上椎部和下椎部。

(三)、绿藻门:
1.绿藻的繁殖方式有三种类型,即、和。

2.绿藻门分为两个纲、纲。

3.绿藻门的细胞壁由和组成。

4.把鼓藻细胞分为两个半细胞。

5.绿藻门水绵的有性生殖有接合和接合两种类型。

(四)、蓝藻门:
1.蓝藻的特征色素为,故藻体带有蓝色。

2.蓝藻的细胞壁分为内、外二层,内层为,外层为。

3.蓝藻的色素位于中,而金藻的色素位于中。

4.蓝藻藻殖段的产生是由于在藻丝的胞间位有或。

(五)、其它浮游植物:
1.金藻和黄藻的同化产物都是和。

2.生活的金藻一般为色,黄藻一般为色。

3.隐藻细胞前端有一特殊形态为,伸向原生质体深处。

4.隐藻和裸藻的主要运动胞器为。

5.蓝藻的同化产物为,裸藻的同化产物为。

(六)、原生动物:
1.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三种,即、和。

2.原生动物门可分为4个纲,而在海洋里浮游的主要是纲和纲的种类。

4.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有3种:、和。

6.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通常可分为和两部分。

(七)、轮虫动物门:
1.轮虫动物门分为两个纲,其分纲的主要依据为。

2.轮虫轮盘的功能是。

3.轮虫在环境恶化时,通过生殖产生卵,渡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族的延绵。

4.轮虫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和。

(八)、桡足类:
1.桡足类的身体可分为和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之间有一,其位置依种类而异,在哲水蚤目位于,而剑、猛水蚤目位于。

2.桡足类的幼体发育经过、和三个阶段。

3.桡足类的摄食方式有三种:、、。

4.在浮游桡足类中,第一触角最长的种类属于目,最短的属于目。

5.桡足类的主要浮游器官为。

6.把桡足类的身体分为和两部分。

7.桡足类雄性个体的第一触角常特化为。

(九)、其它甲壳动物:
1.甲壳动物的附肢分为二种类型:和。

2.刚毛公式是枝角类分类上的一个主要依据,其表达式为:。

3.是枝角类的主要运动器官,胸足的主要作用是。

4.枝角类有两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和。

5.枝角类进行两性生殖时所产生的卵称为。

6.休眠卵是枝角类进行生殖时产生的。

7.枝角类的夏卵排入后,就在其中孵化,发育为幼水蚤后再释放出来。

10.糠虾目的种类虽有头胸甲,但其后端,没有覆盖整个头胸部,因而最少有个末胸节裸露在背甲之外。

11.糠虾类有些种类的尾足内肢基部具有一。

12.磷虾类头胸部由个头节和个胸节愈合而成,腹部由节组成。

13.磷虾胸足基部外侧的枝状物称为,为呼吸器官。

14.磷虾类的两个主要特征为和。

15.樱虾类的尾扇由和组成。

16.毛虾尾足内肢基部有若干,可作为分类依据。

(十)、毛颚动物:
1.毛颚动物头巾的功能是和
2.毛颚动物的头部常被包围着,在头部两侧长有4―12根强大的。

3.毛颚动物侧鳍的功能是,尾鳍的功能则是。

4.毛颚动物的主要捕食器官称为。

5.毛颚动物身体细长,被横隔膜分为、、三部分。

(十一)、被囊动物和环节动物:
1.被囊动物分为三个纲,即纲、纲和纲。

2.多毛类的主要运动器官称。

3.多毛类和寡毛类的头部由和组成。

4.计算寡毛类的体节数由节算起。

5. 海樽纲包括三个目,即目、目和目。

(十二)、浮游幼虫:
1.腔肠动物的幼虫有三种类型:、、。

2.多毛类的发育经过两个幼虫期:、。

3.蔓足类发育经过和两个幼虫期。

4.桡足类发育经过三个幼虫期:、、。

5.短尾类一般经过两个幼虫期:、。

6.阿利玛幼虫是的幼虫。

7.软体动物幼虫期有三种:、和。

8.耳状幼虫是门纲的幼虫。

9.疣足幼虫是门纲的幼虫。

(十四)、浮游生物:
1.浮游生物对浮游生活的适应方式有三种:、、。

2.根据浮游生活阶段在生活史中所占时期的长短,可将浮游划分为三类:、、。

3.按营养方式,浮游生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4.浮游生物调查的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5.在一个食物网中包括两类食物链:和。

6.进行超微型浮游生物调查研究时,采集工具应用。

二、名词解释:
1.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浮游幼虫,浮游生物学,漂浮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赤潮,水华,营养繁殖,孢子繁殖,动孢子,静孢子,内生孢子,伪空胞,藻殖段,异形胞,厚壁孢子,凹面体
2.上壳,下壳,壳面,相连带,壳环,壳环面,壳套,贯壳轴、壳面观,环面观,壳缝,管纵沟,拟纵沟,节间带(间生带),隔片,复大孢子,休眠孢子,小孢子
3.板式(甲片式),上椎部(上甲),下椎部(下甲),副淀粉(裸藻淀粉),白糖体,蓝藻淀粉
4.接合生殖,原始集结体,真性集结体,衣藻型细胞,假鞭毛,藻殖段。

5.孢囊,轮盘(头冠),咀嚼器,孤雌生殖,夏卵,休眠卵。

6.壳弧,刚毛公式,后腹部,腹突,附栉,肛刺,卵鞍,孵育囊,前体部,后体部,足鳃,发光器。

9、领,纤毛冠。

10、互生叶序,轮生叶序,对生叶序。

三、简答题:
1.按生活方式分,水生生物分为哪几个生态类群?
2.以大型湖泊为例,说明水体的分区情况。

3.蓝藻藻殖段的形成方式有哪些?
4.蓝藻门有何特征?
5.硅藻门的繁殖特点如何?
6.硅藻的经济意义。

7.轮虫三种卵有何区别?
8.轮虫分类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9.刚毛公式0­0­1­3/1­1­3是何意?
10.枝角类雌雄体有何区别?
11.桡足类雌雄体有何不同?
12.简述浮游幼虫的生态特点。

四、问答题:
1.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2.硅藻门分为哪两个纲?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3.硅藻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4.硅藻门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5.浮游生物与水产养殖业的关系。

6.绿藻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7.轮虫在种苗生产上作为开口饵料的重要性如何?
8.轮虫的生活史,其三种卵有何区别?
9.枝角类的生活史,其生活史有何意义?
10.浮游桡足类分哪三个目?其区别如何?
11.毛颚动物的分类依据有哪些?
12.我国沿海常见的浮游幼虫包括哪些类群?各举一代表。

13.硅藻细胞壁结构特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14.试述枝角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

15、桡足类三个目的外部形态特征。

16、藻类各门的色素成和同化产物。

17、什么是赤潮?其破坏机理是什么?有何防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