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国外铁路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建议

国外铁路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建议

经营与管理1 国外铁路科技发展趋势近年来,世界铁路在大力推动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运营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输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提升铁路发展的效率效益,密切融合现代科技新成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1 高速技术发展重点已超越速度本身过去半个多世纪,世界铁路主要国家均致力于提高列车速度,并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后,高速仍是各国铁路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例如,欧盟计划到2035年将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360 km/h,德国正在研制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时速400 km下一代高速列车,美国正在研究用于磁悬浮的列车弹射启动技术;国外还将进一步发展快捷货运技术,欧盟提出要在提速既有线上开行最高时速250 km的快捷货运列车。

在持续关注列车速度的同时,各国更加注重高速铁路运行控制、信息服务等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越来越重视通过创新列车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高速列车乃至整个铁路网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行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在高速铁路的推广应用,以创造更多衍生的旅客服务,不断改善乘客体验,如法国将通过提供高速列车在途互联网服务、开发更先进的车票预约系统和声音识别系统等,构建个性化服务体系。

1.2 重载技术领域仍注重探索开行更长、载质量更大列车为满足大宗货物运输需求、不断提升铁路货运效率,开行更长、载质量更大的列车仍是国外重载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为此,国外铁路将持续深化重载机车车辆、列车同步操纵、信息化等技术创新。

机车车辆方面,世界重载铁路国家正大力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技术,并研发模块化机车;考虑到货源分布、运输成本等因素,国外大多选择大轴重、低自质量、低动力作用的重载货车发展路线。

国外铁路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建议摘 要:从高速、重载、安全、运营管理、节能环保、运用维护等技术领域,总结当前国外铁路科技发展趋势;立足国家和铁路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铁路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4意大利高速列车
ETR500
5西班牙高速列车
AVE
Talgo-350
6韩国高速列车
KTX
KHST
美国东北走廊:飞人号
台湾高速列车: 700系500系转向架
5.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管理系 统—高速铁路的神经中枢
1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系统ATC
2无线列车控制系统—移动闭塞
3高速综合调度中心—CTC
台湾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系统作为总体基础,不过在 部分细部设计以及信号、机电系统方面则采用部分欧洲 规格.轨道方面比照一般高速铁路新线标准,全线以 1435mm的标准轨铺设,信号系统则采用相容于单线双 向运行的数字自动行车控制系统ATC.营运列车由JR东 海与JR西日本设计,川崎重工、日本车辆、日立制造所 生产.列车型号为台湾高铁700T型,由日本新干线700系 列改良而成.
法国高速路网
高速铁路新线里程 已达1576km,以巴黎为 中心,辐射到四周既有线, 形成5900 km的服务网.
高速新线主要有: 东南线417km另延伸线 148km、 地中海线295km、 大西洋线282km、 北方线333km. 规划 4700 km
德国高速路网
德国高速铁路呈网状 分布,由新线1088km及既 有提速线路组成,形成 4800km的服务范围,由 ICE系列高速动车组担当 客运任务.
世界高速铁 路发展概况
1.高速铁路的定义
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 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
普通铁路 100~160km/h 快速铁路 160~200km/h 高速铁路 >200km/h既有线改造
>250km/h新建线
2.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阶段
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 新干线,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据近年统计,目前 世界上已有6个国家建成高速铁路4600 km;正在建 设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11个,共15条线路,总延长 3500 km;规化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有12个, 共31条线路,总延长近8000km.日本是高速铁路发展 最早、最快和里程最多的国家.

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趋势

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趋势
维普资讯
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趋势
王 晓刚
1 世界铁路发展历程与趋势
运输则向着重载 、 快捷 、 物流化方向 发展 。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重 技术 创新成为世界铁路复苏 的
表 1 世界铁路发展模式
■l
磬横诗 举型

3% 0 05 . %
图 1 世 界 铁路 发 展
2 2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
日本 、 法国 、 国、 德 西班 牙、 意 大利 、比利时、英 国、瑞典 、丹麦 、
3 0
建冠 札械 20 . 上半月刊) 070 3(
维普资讯
韩 国 1 4 国家已建成高速铁路并投 高速铁路 为客运 专线 ,德国高速铁 0' -
■匿固曩

世界铁路 总里程 呈不断减少趋 要基础性作用也 日益稳 固。 势. 目前 13 国家拥有铁路总里程 个 3 0 铁路 约 15 k 万 m。其 中.电气化铁路约 重要动力。自2 世 纪中后期 , 1 2 万k 平均 电化率 2 % 。 7 m, 4 最大的 行业开始复苏 。 在世界范围 内, 以信
韩等。 8 , 18 年 德国 I 1 9 C 试速度达 许普通列 车上到高速线 运行 。调度 E
到 46 9m h 8 年 , 0 .k / ;1 9 9 法国T V试 方式与 既有线 一致 。 G 验速度达 424m h 9 年 , 8 .k / ;1 0 9 法国 在速度 目标值方面 ,日本早期 TV G 动车组试验速度达到553m h 1 . / 。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为2O m h k Ok / 以上 , 日、 、 、意等技术原创 国 , 法 德 高速 实际运行速度为2O m h 近期运行 1k / , 列车运行速度都达3Om/ , 0k h 最高达 速度已提高到 2 Om/ 7 k h以上 。法 国

2024年高速铁路网络的全球扩张

2024年高速铁路网络的全球扩张
添加文档副标题
2024年高速铁路网络 的全球扩张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全球高速铁路的发展现 状
03
2024年高速铁路网络扩 张的计划
04
高速铁路网络全球扩张 的影响
05
高速铁路网络全球扩张 的挑战与机遇
06 未 来 展 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全球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
亚洲: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在积极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并计划实现互联 互通
北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在规划高速铁路网络,以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
非洲:一些国家如南非、尼日利亚等正在考虑建设高速铁路,以促进经济发展 和区域一体化
高速铁路对全球交通格局的改变
高速铁路将改变 全球交通网络的 格局,提高交通 效率和便捷性
技术进步:高速铁路技术不断创新,提高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 网络扩张:全球高速铁路网络不断扩张,连接更多国家和地区 环保出行:高速铁路作为环保出行方式,将得到更多关注和推广 经济带动:高速铁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各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互联互通前景
欧洲:计划建设泛欧高速铁路网,连接欧洲各国首都
提升生产力:高速铁路 网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和劳动力流动性,从而 提升整个国家的生产力。
创造就业机会:高速铁 路网络的建设和运营需 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 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促进旅游业发展:高速 铁路网络可以方便游客 出行,促进旅游业的发 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 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碳排放:高速铁路比汽车和飞机更环保,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保护自然景观: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促进可持续发展:高速铁路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能源效率:高速铁路比汽车和飞机更节能,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

国内外高速铁路机车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doc 10页)

国内外高速铁路机车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doc 10页)

国内外高速铁路机车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doc 10页)在CRH系列动车组中,动车组成零部件大约有12000件,拖车组成零部件也在8000件左右,大概可以分为145个子系统,涉及到电子、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机械加工、非金属材料、电器制造等等,直接参与设计制造的企业达100多家。

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辛努力,掌握了在车辆的系统集成技术、轻量化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交流传动技术、高速受流技术、高速制动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人机工程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近几年来,高速铁路越来越被我国整个交通界所关注,CRH动车组凭借其诸多优点,已得到了世界高速铁路界的认可,有些国家已准备引入我国CRH动车组的技术。

CRH动车组虽代表了我国高速列车制造的最高水平,但其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阻碍。

接下来,我们将对CRH动车组的优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受限方面进行介绍。

CRH动车组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乘坐舒适,卫生环保,低噪音。

我们将对这些优点进行一一介绍。

1.1 技术先进——采用标准先进模块化设计采用国际通用和先进的标准设计制造。

CRH系列动车组流线型车头和圆滑鼓形断面车体、高速无摇枕转向架等,使它具有优良的高速运行品质;轻量化设计的铝合金或不锈钢车体,大大降低了车体的重量,节能效果显著。

成熟的大功率交流传动技术和国际上最先进的元器件,使它具有了高可靠性;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并与地面进行通信,实现地面对动车组的监视;动车组设备均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大部分故障只需要更换部件或局部维修。

动车组所选用的非金属材料均严格按照国际的防火标准执行,重要设施都具有防火措施。

设置的防火报警系统可确保发生火灾时,动车组能够驶离不宜停车的地段。

车厢两端的防火设计,确保在l5分钟内火灾不会蔓延到邻车。

1.2 安全可靠——信息化管理自诊断功能CRH 系列动车组所具有的高强度铝合金和不锈钢车体,确保了整车的安全性。

未来高铁交通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分析

未来高铁交通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分析

未来高铁交通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分析一、背景高铁交通是一种快速、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近年来,高铁交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交通方式的强大威力。

那么,未来高铁交通的发展趋势和格局是什么呢?以下为大家详细分析。

二、国际发展趋势1. 美国: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和开发汽车,因此高铁发展相对缓慢。

但目前正在进行高速铁路建设,且未来将加大高铁发展力度。

2. 欧洲:高铁交通已发展成为欧洲重要交通方式之一,拥有丰富的高铁线路和完善的高铁网络。

未来欧洲高铁市场将更加开放和竞争激烈。

3. 日本:高铁交通已飞速发展成为日本主要交通方式之一,而且日本一直处于高铁领域技术创新的前列。

4. 韩国:高铁交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并以其高速、安全、便捷的特点成为韩国国内最受欢迎的交通方式之一。

三、国内发展趋势1. 面对四大现实挑战当前我国面临着城乡不平衡、区域差异、财政调整、环境污染等挑战,这也是高铁交通发展的重要背景,未来高铁交通发展应充分考虑这些挑战。

2. 向城市群建设倾斜我国一直致力于城市化进程,高铁交通发展也密切关注各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需要,未来将发展一批覆盖城市群的高铁线路,促进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

3. 多层次发展与完善高铁网络我国未来高铁交通的发展方向应注重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对现有的高铁网络进行完善改进,同时加强研发,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以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

4. 人口密集区重点覆盖在人口密集地区,未来高铁交通也应成为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

为增加用户便利和舒适度,我国应加大对高铁列车和高速铁路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并将更多类型的高铁线路建设纳入规划中。

四、未来格局分析1. 国内市场将更加开放和竞争激烈未来我国高铁交通发展将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开放和竞争。

在这种竞争中,无论是主权资本还是私人资本,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 提高高铁经济效益未来我国高铁交通发展应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控制,提高资产质量和持续盈利能力。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和趋势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和趋势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和趋势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世界铁路得以迅猛发展。

铁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铁路发展的历史、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铁路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其初期被用于运输煤炭和原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人员和物资的重要运输工具。

19世纪中叶,铁路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带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铁路的发展不仅加速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也带来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对国家和地区的一体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铁路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值得关注。

首先是美国的“铁路狂热”时期,即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铁路建设规模庞大,有效解决了国土开发和移民问题。

此外,欧洲也有许多重要的铁路发展事件,特别是法国和德国的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铁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人们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其次,铁路在货运和旅客运输中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流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铁路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煤矿、钢铁和设备制造等行业的迅猛发展。

最后,铁路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铁路沿线的城市得以快速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铁路的未来趋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高速铁路建设,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中国的高铁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有效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交流与一体化。

其次,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将为铁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电动列车、氢燃料列车等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第一章绪论一、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二、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三、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高速铁路的定义界定高速铁路有以下几种标准:—1970年日本政府第71号法令中的定义为:列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km/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路。

—1985年欧洲委员会将高速铁路的最高速度规定为:客运专线300km/h,客货混运线250km/h。

—目前,新建时速250km/h以上,既有线改造时速200km/h以上。

2015-5-233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常速铁路100~120km/h中速铁路120~160km/h 快速(准高速)铁路160~200km/h高速铁路200km/h(既有线改造)~400km/h250km/h(新建线)~400km/h超高速铁路> 400km/h铁路速度的分档普速铁路发展高速铁路的意义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旅行时间的节约、环保、能耗等2015-5-235一、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2015-5-236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阶段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线路设计允许最高速度240km/h,列车实际运行最高速度210km/h),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

据近年统计,目前世界上除我国外,其他有近20个国家建成或在建高速铁路1万多km。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为高速铁路发展初期,以日本为首,相继研究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有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建成高速铁路近3000 km。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在欧洲形成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扩展到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和英国等。

西班牙引进了法、德两国技术,建成了马德里至塞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全长471km。

瑞典通过改造线路开行X2000摆式列车实现高速运输。

这一时期建成高速铁路约1500km。

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现在,研究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又迅速扩展,有人称其为第三次浪潮,正在修建和规划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达20多个,北美、澳洲、亚洲及整个欧洲出现“铁路复兴运动”,美国、加拿大、印度、俄罗斯、捷克等国都积极筹建高速铁路,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形成高速铁路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9 RHEDA-2000 ¨ 型无碴轨道在隧道内的断面图
轨枕 B 355.3 W60M 距离 6 5 0 m m
10%
横向钢筋 ¿20 , 1=2560,a=650
3400
2800 2509
UIC60 轨道 轨道扣件系统 VOSSIOH300
1∶8
HSL FPL
纵向钢筋 20 × ¿20
TOR= ± 0.00
下到既有线按允许速度运行,也允 许普通列车上到高速线运行。调度 方式与既有线一致。
置换土
回填路堤 软土
验速度达 482.4km/h; 1990 年,法国
在速度目标值方面,日本早期
TGV动车组试验速度达到515.3km/h。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为200km/h 以上, 日、法、德、意等技术原创国,高速 实际运行速度为210km/h,近期运行 列车运行速度都达 300km/h,最高达 速度已提高到 270km/h 以上。法国 320km/h,350km/h 动车组正在研制。 早期高速铁路设计速度为 300km/h,
在公路、航空运输方式挤迫下,市场 份额急剧下降。
复 苏
显示技术经济优势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需要。
图 1 世界铁路发展的 3 个阶段
表 1 世界铁路发展模式
入运营,全长 515.4km,最高运行速 度 210km/h。东海道新干线开创了 高速铁路的新纪元,创造了世界上 铁路与航空竞争中首次取胜的实例, 日本誉之为“经济起飞的脊骨”。
路路基结构过渡段的设计,一般采 用增大路基基床的竖向刚度值,控
砾石层压密至 9 5 %
压密至 100% 葡式压实密度
制路基的工后沉降,地基采用复合 地基处理的方法。
图 5 法国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结构图
日本和德国通常采用级配碎石
或级配砂砾石掺入 3% 左右的水泥
变形已成为高速铁路的最大特点。 填筑的处理方法。对于过渡段沿线
其次,在不同结构的连接处专
图 4 德国路基表面设置保护层结构图
门设置过渡段。普通铁路路基过渡
盖面层
过渡段结构
段的设计原则是在过渡段较软一侧, 增大路基基床的竖向刚度,增大轨
砾石水泥
道结构的竖向刚度; 在过渡段较硬
滤水层
一侧,减小轨道结构的竖向刚度,减
小桥台结构的竖向刚度。而高速铁
路堤填料
砾石水泥填料或级配砾石填料
-253
10%
-493
-793 混凝土承载层 B35
300 240
3∶1
500
土质路基
混凝土承载层: E=34000N/mm 2 HSL: E ≥ 5000-10000N/mm2 FPL : E ≥ 120N/mm2 土质路基: E ≥ 45N/mm2 运输载荷: UIC71
图 10 RHEDA-2000 ¨ 型无碴轨道在土路基上的断面图
延伸,高速铁路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 路实际运行速度为 250~300km/h。 式动力分散和动力集中2种动车组。
展,逐渐形成了以日本、法国、德国
另外,在线路轨道结构方面,日 高速铁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集成,
3个高速铁路技术原创国为代表的适 本、德国大量采用无碴轨道,法国主 是依靠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以及
a=650 横向钢筋 ¿20
纵向钢筋,如 8 × ¿20 (取决于路基情况)
-493
2250
隧道基层
隧道壁
最后,即需重视边坡防护和系 统的防排水设计。 3.2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
无碴轨道结构因其高平顺性和 少(免)维修的优点,在国外高速铁 路上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 前,无碴轨道铺设里程约 4000km; 无碴轨道的铺设范围已从桥梁、隧 道发展到土路基和道岔区。无碴轨 道在高速铁路上的大量铺设已成为 发展趋势。
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
第一阶段 1825 年- 20 世纪 30 年代
第二阶段 20 世纪 40 年代后 期 -70 年代
第三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 -
迅速兴起 和发展
衰 退
20 世纪初, 总里程达 127 万 km 1916 年, 美国铁路 40.8 万 km 1931 年, 中国铁路 1.4 万 km ( 自办铁路仅 2240km)
运行控制和运营调度系统。
轨道板( P C 或 R C )
轨道板
P C 轨道板
C A 砂浆层
3 国外高速铁路工务工程
3.1 高速铁路路基 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技术标
准高、对路基的要求严格,控制路基
扣件系统
凸型挡台 混凝土基础
C A 砂浆 普通型
扣件系统
凸型挡台 混凝土基础
C A 砂浆
框架型 图 7 日本新干线板式轨道
2.0m
R.L
因此,建设高速铁路路基与普通铁 路纵向的几何布置型式,日本、法国
桥梁
过渡段
R C 路基 一般路堤
15cm
路路基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它更加强化路基基床结
构,重视垫层或基床表层的作用。一
和德国多采用上窄下宽的正梯形。 德国和法国一般不主张采用加筋土 过渡段结构型式。
桥台
阶梯式挖方
图 6 日本新干线级配碎石过渡段结构
2007.03 (上半月刊)
日本板式轨道隧道区间
日本板式轨道非隧道区间
33
本刊特稿
FEATURES
E =120MN/m2 v2
Ev2= 6 0 M N / m 2
50
3.80(4.20) 2.80 (3.20)
-0.29
±0.00
0.7%
28 30 29
1∶9.5
1.4% -0.87
1∶40
HGT 防冻层 (FSS)
无碴轨道有这样的技术特点。 (1) 稳定性好、几何形位能持久保 持、养护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 (2) 耐久性好,服务期长; (3) 平顺性 及刚度均匀性好; (4) 自重轻、结 构高度低,可减轻桥梁二期恒载、减 小隧道开挖断面,降低工程总造价;
土质路基 / 岩层 与路基上的标准应用相比,钢筋数量最多可减少 50%(根据路基情况而定)
现在铁路发展模式形成了 3 种 类型(见图1),包括: 客运型,以日 本铁路为代表; 货运型,以美国铁 路为代表,还有加拿大、南非等; 客 货并举型,有俄罗斯、中国、印度及 欧洲铁路等。其中,旅客运输正向高 速、便捷、舒适化方向发展,而货物
运输则向着重载、快捷、物流化方向 发展。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 要基础性作用也日益稳固。

始研究新干线路基以来,主要也是
3.路基
11
11.纵向排水设施
研究基床表层的设计施工问题。法
国在研究高速铁路路基中发现,轨
图 3 法国基床垫层及排水设施结构图
枕下道床加垫层的厚度对防止路基路基面保护层 防冻层基床 Nhomakorabea路堤
1∶20
SO PSS FSS
路堑
底碴层 路基层
基础
未扰动土层
病害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当总厚度 超过 60cm 时,线路良好,基床病害 的发生概率很小。为了解决高速铁 路路基病害,德国提出了在路基表 面设置保护层的措施。
钻孔桩最大深度 2 5 m,直径 90cm
持力层
地基处理方法: 钻孔桩施工
目前,许多国家新建高速铁路的基础 实际运行速度为 270~300km/h; 近 链。在动车组方面,日本采用独立式
设施设计速度定为 350km/h。
期设计速度为350km/h,实际运行速 动力分散型动车组,法国采用铰接
随着高速铁路在全世界的不断 度达 300km/h 左右。德国的高速铁 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德国兼有独立
根据1970 年5 月日本71法令, 列车在主要区间以 200km/h 以上 速度运行,可以被称为高速铁路。 根据 1985 年 5 月联合国欧经会的 标准,客运专线 300km/h,客货混 线 250km/h 可以被称高速铁路。 国际铁路联盟(UIC)给出的标准是 新线 250km/h 以上,既有线改造 200km/h 以上。目前,国际上公认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 200km/h 及 以上的铁路叫作高速铁路。 2.2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新建客货混运型,最高运行速度 客货兼容,采用分时混合运行方式,
地基处理方法: 振捣碎石桩加固(15.160延长米)
250km/h,如德国、意大利等。第三, 昼间为高速列车运行时区,夜间为
新建客运专线型,最高运行速度达 货物列车运行时区,高速列车可以
300km/h 及以上,如日、法、德、西、 韩等。1988年,德国ICE1试验速度达 到 406.9km/h; 1989 年,法国 TGV 试
技术创新成为世界铁路复苏的 重要动力。自 20 世纪中后期,铁路 行业开始复苏。在世界范围内,以信 息技术和高速技术为龙头,带动了 铁路整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铁路 这一传统产业面貌焕然一新,铁路 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2 世界高速铁路概况
2.1 高速铁路的出现 1964 年 10 月 1 日,世界第一条
9个国家和中国台湾,高速铁路建设 度的高速列车。法国高速铁路和既
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态势。
有线相互衔接,运输指挥采用分级
高速铁路的类型有 3 种。第一, 调度方式,高速列车可以在既有线
既有线客货混运型,最高运行速度 上运行,不允许普通列车在高速铁
200km/h,如俄罗斯、英国等。第二, 路上运行。德国高速铁路与既有线
本刊特稿
FEATURES
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趋势
王晓刚
1 世界铁路发展历程与趋势
世界铁路总里程呈不断减少趋 势,目前133个国家拥有铁路总里程 约 115 万 km。其中,电气化铁路约 27 万 km,平均电化率 24%。最大的 路网是美国铁路约有 23 万 km,其次 是俄罗斯铁路约为 8.6 万 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