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莫尼茨绦虫病
羊疾病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 羊病防冶

羊疾病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羊病防冶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羊肉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养羊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养羊业的飞速发展,引进外地高产肉用绵羊为父本对本地低产肉用绵羊进行杂交改良,在各地区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但由于引进的绵羊时间短,对环境适应差,加上防疫和饲养不规范,极易感染莫尼茨绦虫病。
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甚至造成成批死亡。
给养羊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方面的经验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绦虫的成虫或幼虫(绦虫蚴)都可使牛、羊等动物或人类发生绦虫病。
绦虫的成虫都寄生在消化道,而绦虫的幼虫都寄生在心、肝、肺、脑、肌肉等重要器官,所以,绦虫幼虫所引起的绦虫病(又称为绦虫蚴病)比绦虫成虫所引起的绦虫病严重,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害更大。
在牛、羊的消化道中寄生的绦虫成虫所引起的绦虫病中,莫尼茨绦虫病在我国分布很广,许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一、病原莫尼茨绦虫为大型虫体,全长可达6米,头节呈球形,有四个显著的吸盘,头节上无顶突及钩。
成熟体节宽度大于长度,每个成熟体节内有两组生殖器官,各向一侧开口。
孕卵体节的长宽几乎相等而呈方形。
莫尼茨绦虫的虫卵为三角形、方形或圆形,直径50-60微米,卵内有一个含有六钩蚴的梨形器。
二、生活史莫尼茨绦虫的孕卵体节脱落随粪便排到体外,孕卵体节破溃释放出虫卵,虫卵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卵内的六钩蚴逸出,在地螨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感染性幼虫)。
牛、羊在牧地上采食时连同牧草一起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地螨而感染本病。
地螨在牛、羊胃肠内被消化,其体内的似囊尾蚴逸出,附着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
成虫的寄生期为2-6个月,此后即自行排出体外。
三、流行特点我国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的广大牧区为本病多发区,为局部流行。
莫尼茨绦虫病主要是幼畜呈现较高的易感性,羔羊和犊牛最易感,二者均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逐步降低(2月龄即感染,2-5月龄最高,7月龄后不再感染);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感染本病时间在每年早春放牧后,当年6月上旬开始排出孕卵体节,7月达到排虫高峰,以后在l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及翌年2月出现第二、第三个排虫高峰;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地螨,地螨主要生活在阴暗潮湿有丰富腐殖质的林区、草原或多灌木林的牧地上,当牧草湿润,外界昏暗时常爬上牧草,所以牛、羊在清晨及雨后采食低洼地牧草或早春末开垦过的地埂嫩草时,最容易吃到地螨而感染莫尼茨绦虫病。
青海省门源县大滩地区牛、羊绦虫病的调查报告

2 调 查 结 果
小肠 内所引起 。其 中以莫尼次绦虫致病力最强 , 主 () 同放 牧条 件下感 染情 况 : 滩地 区受检 牛 1不 大 要危害羔羊和犊牛 , 可引起患畜死亡L 。此病在我 只数 为 20头 , 1 ] 0 阳性 牛 8 ; 检羊 只数 为 4 0只 , 7头 受 0 国分布广泛 , 呈地方性流行 , 特别是在青海等青藏高 阳性 羊 18只。经 统 计表 明 : 阴湿 和低洼 地 带放 8 在 原地 区易发 。绵 羊 莫 尼 茨 绦 虫 5月下 旬 出 现 , 6月 牧 的牛羊 绦虫感 染率 明显 高于 舍饲 圈养和 高 山地 带
皇城 乡兽 医站 于 2 0 0 8年 3 至 1 月对 大滩地 区不 月 1 同放牧 条件下 的牛羊 进 行 了抽样 调 查 , 将 调查 结 现 果 报告 如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头犊 牛 和 4 0只羔羊 。 0
() 同年龄感 染情 况调查 结果 : 2不 从调 查结果 得
潮。
3 讨
论
对牛羊进行成虫前期驱虫 , 驱虫后家畜转入 清洁的 草 场放 牧 ; 带 虫 家 畜 , 感 染 高 潮 ( 对 在 6月 下 旬 至 7
月初) 进行 成虫 期驱 虫 , 避免 在 阴湿和 有大 量地螨 孳
下旬 至 7月初 达 到高 潮 , 行 广 泛 , 之 阴湿 , 天 放牧 的牛羊绦 虫感染 率 , 果见 表 1 流 加 雨 结 。 和低 洼地 带较 多 , 螨 分布普遍 而且 寿命 长 , 地 给预 防 表 1 不 同放牧地区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此病 带来 一定 程度 的 困难 , 同时 也 给畜 牧 业 生产 和 当地 养殖 户造 成 巨大 了 的经 济 损 失 。为 此 , 门源 县
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 养牛技术

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养牛技术众所周知,牛绦虫病主要是以裸头科为主的多种绦虫,会寄生在牛的小肠中进而引起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称之为寄生虫病。
在所有寄生的绦虫中,以莫尼茨绦虫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最常见的。
此种虫主要呈现的是大型带状的一种绦虫,颜色为黄色或者是乳白色,虫的长度大概是在1~6m,宽仅为2mm左右,该虫的头部形状近似球形,可以吸附在牛的肠壁上。
而绦虫病不但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牛的大批量的死亡。
由于有很多的农村养殖户并不是很重视牛的寄生虫病.因此造成很多地区每年到秋季都会有大量的牛因为感染而死亡。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1、流行情况牛绦虫病通常是在夏季和秋季发生的较多,而且任何年龄阶段的牛都很容易被感染。
其中以6个月以下的牛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是最高的,与此同时,9月份前后因为感染寄生虫病而死亡的牛最多。
根据研究可知,主要原因是因为5、6、7月份气温比较高,也是地螨最猖獗的时候。
因此当牛吞了地螨之后,便会在2个月之后开始慢慢的发病最终死亡。
2、临床症状在牛发病的初期,牛的食欲会大大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就会在牛的粪便中发现一些乳白色的似孕卵的节片。
再过一段时间,便会有下痢的出现。
此时如果选用一些消炎止泻的药物进行治疗,牛的下泄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
但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2天之后会继续出现下痢。
这个时候就进入比较严重的时期。
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贫血,也会看见眼结膜、乳房或者是口腔中有明显的苍白。
进行放牧时,也会发现这些牛是跟不上队伍。
接下来会发现牛的腹围会渐渐的增大,食欲也会严重的减退,有一部分牛甚至会出现绝食的现象。
后期这些牛遇到一些障碍就会倒地,但是将其扶起之后牛还可以继续进行采食。
除此之外,会有部分牛会出现痉挛或者是回旋,最后这些牛都会昏迷而死。
死亡之后,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这些牛的心、肝、肺等器官的颜色都呈现的是淡红色,血液也会稀薄好像水一样。
牛、羊消化系统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对策

牛、羊消化系统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对策作者:葛玉荣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5期葛玉荣一般来说,在一些动物机体的消化系统当中寄生了众多的寄生虫,不但使宿主的营养被抢夺,而且不利于宿主的健康。
通常情况下,对于经常出现的寄生虫而言,能够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常见的绦虫、吸虫以及线虫等等。
尤其对于牛、羊消化系统而言,其中容易各种不同类型的寄生虫病,做好科学诊断和防治工作可谓十分关键。
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牛、羊消化系统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对策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1、片形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通常情况下,牛羊养殖的过程当中,片形吸虫病的发生几率非常高,并且带给牛羊机体严重的伤害影响。
结合片形寄生虫的特征情况,不难看出,牛羊为其重要的终末宿主。
以流行病学的视角而言,在国内的分布范围非常广,相应的宿主范围也十分广阔。
与此同时,此病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常出现在降雨量很大的季节,在冬季也时常出现。
在牛羊感染了片形寄生虫之后,其体内的活虫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此时的牛羊通常没有产生显著的临床症状。
在活虫繁殖到某个数量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动物会发生体温显著提升、精神萎靡、黏膜苍白以及腹泻等不同类型的症状,其中绵羊的敏感度最强,病羊的机体非常消瘦,而感染后的病牛则表现出前胃迟缓、瘤胃鼓气以及腹下水肿等各种症状。
对比而言,肝脏与消化系统功能的受损是非常显著的。
因为片形吸虫自身的虫卵很大,有利于进行辨别,因此通常需要运用反复水沉淀的方式进行检查。
尤其针对急性病例的情况,能够着重检查腹腔、肝实质等部位。
从治疗预防的角度而言,还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做好牛、羊粪便的消毒处理,以定期的形式进行驱虫。
从当前的情况而言,丙硫咪唑、硝氯酚、三氯苯唑的使用率最高,能够达到驱虫的目的,不过,前两者仅仅适应于成虫,三氯苯唑则在此基础上,还适用于幼虫。
2、食道口线虫病的诊断及防治对策在牛、羊体内通常将寄生十分常见的寄生虫,以大肠作为主要的寄生部位,同时因为幼虫的寄生部位以肠壁为主,容易产生结节,即结节虫病,此寄生虫包含在线虫的范畴当中,也叫做食道口线虫。
牛羊三种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治

摘 要:本病又名仰口线虫病,分布普遍,成虫吸血对牛、羊危害甚大。
关键词:寄生虫;诊治;防治1 牛羊钩虫病(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
①羊仰口线虫: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小肠中,是中等大小的线虫,虫体长12~26mm。
乳白色,吸血后呈淡红色。
虫体前端稍向背侧弯曲,口囊大、略呈漏斗状,口缘腹面有一对角质的半月状切板,口囊底部有1枚大背齿和2枚较小腹齿。
雄虫交合伞的背叶不对称。
雌虫阴门在虫体中部稍前。
②牛仰口线虫:寄生于牛的小肠中,形态与羊仰口线虫相似,虫体长10~28mm。
口囊底部有两对亚腹侧齿。
雄虫交合刺比羊仰口线虫长得多。
仰口线虫生活史与毛圆科线虫相似,只是感染性幼虫感染牛、羊的途径除经口外,还能经皮肤感染。
经皮肤感染的感染性幼虫,随血流到肺部,又移行到支气管、气管,随粘液咽下,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2)临床特征。
渐进性贫血,消瘦,下颌水肿,下痢,排黑色稀粪,体重下降,最后多因恶病质而死亡。
(3)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剖检特点。
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但仰口线虫卵与其他圆线虫卵在形态上很难区别,因此确诊本病主要应根据病理解剖: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有大量虫体,粘膜发炎,有出血点和小啮痕。
(4)防治。
左旋咪唑,8mg/kg汞,混与饲料内喂给,也可作皮下注射;丙硫苯咪唑,剂量为5~10mg/kg,拌入饲料中喂服,或配成10%混悬液灌服。
2 牛羊鞭虫病牛羊鞭虫病又名牛羊毛首线虫病,由于虫体前部呈毛发状,故称为毛首线虫;又因整个虫体外形极似放羊鞭,故又称鞭虫。
我国各地的羊多有寄生,牛较少见,主要危害幼畜,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
毛首线虫寄生于牛、羊的盲肠,偶在结肠。
虫体呈乳白色,前部为食道部,细长,内部由一串单细胞构成。
后部为体部,短粗,其中包含肠道和生殖器官。
雄虫长40~80mm,尾端蜷曲;雌虫长35~70mm。
寄生牛羊的常见种为羊毛首线虫和球形毛首线虫。
虫卵随牛、羊粪便排到外界,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宿主,幼虫在小肠后部孵出,钻入肠绒毛间发育;第八天后,移行到盲肠和结肠内,固着于肠粘膜上发育为成虫。
山羊扩展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

口服 , 二天 可见 有虫 体 排 出 , 团粪便 少则 一条 , 第 一 多则 3条 ~5条 。对 病重 患 羊 给 予辅 助 治疗 , 注 肌 牲 血素 和维生 素 B2脱 水 严 重 者 给 予 适 当 的补 液 】,
少数 羔羊 因脱 水 严 重 而死 亡 。饲 养 方式 为半 圈半
剖解所 得虫体 长 2 7m, 宽处 15 c 将 头 .8 最 .7m,
节 和成节处 理制 成染 色 标本 观察 , 发现 头 节 小 , 近
似球 形 , 上 有 4个 吸 盘 , 顶 突 和小 钩 , 节宽 其 无 体 短; 成节 内有 两套生 殖器官 , 侧一套 , 每 生殖孔 开 口 于节片 的两 侧 , 卵巢 和卵 黄腺 在 两侧 构 成 花环 状 , 睾 丸多分 布于整 个 体 节 内 , 子宫 呈 网状 , 体节 片 虫 的后 缘横列 有一 列 小 圆囊 状物 的节 间腺 。经 药物 驱虫后 羔羊 排 出的虫 体 , 同样处 理 观察 结 果 一致 。 鉴定 为扩展莫 尼茨 绦虫 ( 图 1图 2 图 3 。 见 、 、 ) 根据 发病情 况 , 临床症 状 和 病理 剖 检 变化 , 实
10 1
广西 畜牧兽 医
21 0 0年 Vo.6 2 1 () 2
山羊扩展 莫尼 茨绦 虫病 的 防治
陶 立 韦志锋 兰美益 秦 若甫 周彦 明 , , , , , 陈泽祥 杨 , 威
(. 1 广西兽 医研究所 , 南宁 5 00 ; . 3 0 12 广西水牛研究所 , 宁 5 00 ) 南 3 0 1
罔3 虫 体 疗 后缘 横 列 一列 勺 小 囊状 物 的 1 1 j 腺
浅谈新疆地区莫尼兹绦虫病的防治

每昼 夜可生长8 e m,势必 由宿 主体 内夺去大量 营
养 ,因此 ,使 幼 畜 生 长缓 慢 。虫 体 的代 谢 产 物 又 能 破 坏 肠 内容 物 的养 分 ,这 更 加 剧 病 畜 的 营养 丧 失 ,使 患畜 消瘦 、贫 血 ,甚 至引起 死亡 。 3 . 3 中毒作 用 。绦 虫 的代 谢 产 物对 宿主 呈 现 中毒
文章编号 :1 0 0 3 — 4 8 8 9 ( 2 0 1 3 ) 0 9 — 0 0 5 6 — 0 3
1 _ 2 牦牛 棘球 蚴病
1 寄 生 虫 病
1 . 1 牦牛 肝 片吸 虫病
牦 牛 棘 球 蚴病 又 称牦 牛包 虫 病 ,是 由某 些 绦 虫 的 中绦期 囊 体 一 棘 球 蚴 寄生 肝 、肺 等 脏 器 引 起 的 一 种 人 畜共 患 的 寄 生虫 病 ,对 人 畜 的危 害 都 严 重 。在我 国牧 区分 布广 泛 。 病 牛 随肝 肺 脏 内棘 球 蚴 的 长大 ,出现 消 瘦 、 反 刍 无 力 、臌 气 ,有 的 出现 黄 疸 或 喘气 、咳嗽 , 严重 者 因乏弱 、窒 息而 死亡 。 由 于棘 球 蚴 寄 生 在 肝 肺 脏 的深 处 ,因此 临床 诊 断 、治 疗 受 很 多 条 件 限 制 ,主要 防 治 的措 施 是
作者 简介 :续文 渊 ( 1 9 7 3 一 ), 男, 汉族, 兽 医师, 从 事动物疫
病痛原学检测。
5 防 治
新 疆 一 年 四季 分 明 ,牧 场 广 阔 。我 区的 气候
散 业
2 0 1 3 年 第9 期
牦牛常见疾病的诊治
古 里 汗
( 吉木 萨尔县老 台 乡畜牧兽 医站 ,新 疆 吉木 萨 尔
吃草时吃入含有似六钩蚴 的地螨后 ,似囊尾蚴便 在其小肠内经3 7 ~ 5 0 d ,就能发育为成熟 的绦虫 。
羊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

2019年第9期(总第214期)羊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刘海珍(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岘塬镇畜牧兽医站,731605)中图分类号:S855.9&1文献标识码:B羊的绦虫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疾病。
羊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等寄生虫寄生羊只小肠而引起发病,各类寄生虫中以莫尼茨绦虫最为严重,就年龄阶段而言,羔羊易发,患病羊只不仅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者发生死亡。
该病对畜牧业发展及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此外该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呈地区流行性发生,严重阻挠养羊业健康持续发展。
本位仅以该病为例,就该病的防治做一论述,供大家参考。
1病原及症状该病的病原体为莫尼茨绦虫,属于大型虫体,就目前发现的最长可达6米。
在夏季多雨季节,2月龄左右的羔羊就可能被感染,轻者不显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下痢、有时便秘、贫血、淋巴结肿大,反应迟钝,衰竭死亡。
从病羊排岀的粪便中常见有白色带状绦虫节片,尸检可见小肠内有数条长1米以上的带状成虫。
r2感染途径!寄生在小肠内的成虫(一般寄生2%6月)不症断随粪便排岀含有大量虫卵的孕卵节片,并随粪资便散布。
虫卵被地螨吞食后,在螨体内约经26〜30料天,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似囊尾蚴,螨在夏季多雨潮湿时钻岀地面爬在饲草上或地表面,羊吞食这种饲草后,似囊尾蚴吸附在羊的小肠粘膜上,约经40天即可发育为成虫。
成虫的生存期2%6个月,由肠内自行排岀。
3"临床症状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的肠内,主要有3方面的致病作用和临床症状:3.1机械堵塞因为莫尼茨绦虫的虫体特征,可长达数米,且发病羊只肠道内一般寄生的数量较多,可达数十条,如此数量和体积,势必造成患羊肠腔狭窄,部分肠道臓胀明显,影响食糜通过。
尤其当绦虫凝结成团时,患羊易发肠阻塞,甚至肠道破裂。
病畜外部特征以腹围增大比较明显,食欲废绝或有便秘等特征,主要造成患羊极度消瘦,如不及时采取医治措施,很快发生死亡。
3.2夺取营养该绦虫的生长速度很快,昼夜可生长5〜10厘米,能量主要为攫取宿主的的营养,导致羔羊生长缓慢、急剧消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4-7(1)羊肠腔内的莫尼茨绦虫
图4-4-7(2) 羊肠腔内的莫尼茨绦虫
防治
治疗药物:
1. 硫双二氯酚:羊100毫克/千克,牛40~60毫 克/千克,一次口服
2. 灭绦灵:牛60~70毫克/千克, 羊50~75毫克 /千克, 口服。羔羊每只最低剂量不少于1克
3. 吡喹酮 羊15毫克/千克,口服 4. 丙硫苯咪唑 牛、羊10~20毫克/千
据国外资料,土地经过耕种3~5年后,土 地螨数量显著下降,长期种植的土地,土 壤螨很少或绝迹。如果结合牧场条件,播 种高质量的牧草,更新牧地则不但可以提 高饲料质量又能大量杀灭土壤螨。
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羔羊 和犊牛的粪便中发现绦虫的孕卵节或其 碎片,或粪便中的虫卵,孕卵节片呈黄 白色,多附着于粪表面,容易发现。压 破孕卵节片做涂片可看到大量虫卵。
感染初期,莫尼茨绦虫尚未发育到性 成熟,这时在患畜粪便中找不到虫 卵和孕卵节片。此时可用药物作诊 断性驱虫;必要时也可作尸体剖检,检 查虫体。
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 才显症状。病畜表现食欲减退,渴 欲增加,常下痢,有时便秘,粪便 中混有绦虫的孕卵节片。粘膜因贫 血而苍白。
淋巴结肿大,体质瘦弱,体重减轻,有时 发生抽搐或作回旋运动。病未期,病畜不 能起立,头仰向后方,并经常作咀嚼样动 作口周围有泡沫;精神极度萎顿,反应迟 缓,终至死亡。
成熟节片的宽度大于长度,而靠近后部的 孕卵节片其长宽之差渐小。 在节片后缘有一列排列疏松的、环状的 节间腺,其两端几乎达到纵排泄管。此腺 在鉴别虫种上具有重要意义。贝氏莫尼 茨绦虫节间腺呈带状。
莫尼茨绦虫的虫卵近圆形、四角 形或三角形。卵内含有一个三对 小钩的六钩蚴被一个叫做梨形器 的结构包围着。
第四节 牛、羊莫尼茨绦虫病
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 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 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的小肠中引起的 一种寄生虫病。
常呈地方性流行,羔羊、犊牛受害严 重,发育生长受阻,有时引起死亡。
病原 扩展莫尼茨绦虫,虫体乳白色,扁平 带状,长1~6米,宽16毫米。 头节呈球形,上有四个呈椭圆形的 吸盘,无顶突和钩。
图4-4-1(1) 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
图4-4-1(2) 扩展莫尼茨绦虫头节
1 2
3 4
图4-4-2 扩展莫尼茨绦虫 1.头节 2.成熟节片 3.虫卵 4.中间宿主 地螨及其体内的似囊尾蚴
图4-4-3
贝氏莫尼茨绦虫
1
1.头节
3
2.成4-4-4 莫尼茨绦虫发育史
寄生于小肠内的成虫,其孕卵节片脱落 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或 在牛、羊肠道内)被破坏,放出虫卵。每 个节片中含1~2万个虫卵。带六钩蚴的 虫卵被中间宿主土壤螨吞食后,在其体 内发育为似囊尾蚴。
4-4-6
诊断
本病的流行与土壤螨的生态特性有密切 关系。土壤螨白天躲在深的草皮或腐烂 植物下,在黄昏或黎明时爬出来活动,牛、 羊在此时放牧最易感染。
扩展莫尼茨绦虫呈季节性感染, 山羊一 般在春季2~3月份开始,4~6月份达 到高峰,8月份以后感染逐渐降低。
山羊的易感性有明显的年龄差异,2个月 的新生羔羊就可感染,2~5月龄感染率 最高,7月龄后,病羊获得了免疫力后, 而迅速排出虫体并不再重复感染。 一般成年羊和母羊的感染率极低。犊牛 最易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
当牛、羊吃草时,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土壤螨, 似囊尾蚴在消化道释放出来吸附在小肠粘膜上, 生长发育成熟。似囊尾蚴从进入牛、羊肠道到 发育为成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需37~40天,贝 氏莫尼茨绦虫需50天。成虫的生存期约2~6个 月,此后即由肠内自行排出。
4-4-5
莫 尼 茨图 绦 虫 虫 卵
图 地 螨
克,口服
预防
本病的预防重点应放在预防性驱虫和控制土壤螨上。
1、预防性驱虫:舍饲到放牧前对全群羊进行一次驱 虫,既能保证舍饲期间病畜迅速恢复健康,又可减少牧 场的污染。春天放牧后1个月内就进行第二次驱虫。 间隔1个月后再进行第三次驱虫。
2、控制中间宿主:土壤螨分布广 泛,在未耕种的荒草地上密度大, 生活力强,生存时间长,且一个土 壤螨中可带有多量的似囊尾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