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 》 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1.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钟鼓初长夜..光彩生门户B.迟迟C.遂教方士殷勤..觅D.其中绰约..多仙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遂.令天下父母心遂:于是B.为.感君王辗转思为:为了C.犹.似霓裳羽衣舞犹:还D.云鬓半偏新.睡觉新:刚刚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①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②,青旗沽酒趁梨花③。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

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

③梨花:梨花春,酒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突出杭州城濒江临海的特点,有笼住全篇之势。

B.颔联“入”字,由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传入庙中的滚滚涛声,气象雄浑。

C.“藏”写极目远望之景,写出了繁华的秦楼楚馆掩不住柳色的盎然生机,旖旎动人。

D.“梨花”只是说梨花酒,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E.尾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勾画出西湖的妩媚秀丽。

(2)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注]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1单元+长恨歌+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1单元+长恨歌+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00】倾.国(qīnɡ)回眸.(mú)霓.裳(ní)粉黛.(dài) 鼙.鼓(pí) 千乘.(shènɡ)萦纡.(yú) 姊.妹(zǐ) 驭.气(yù)仙袂.(mèi) 凝睇.(tì) 花钿.(diàn)【答案】“眸”应读móu,“纡”应读yū,“睇”应读dì。

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怜..钟鼓初长夜..光彩生门户B.迟迟C.遂教方士殷勤..多仙子..觅D.其中绰约【解析】A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可怜。

B项,古义,缓慢悠长;今义,表示时间长或时间拖得很晚。

C项,古义,反复多次;今义,热情而周到。

D项,古今义相同,都是“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轻盈的样子”。

【答案】 D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遂.令天下父母心遂:于是B.为.感君王辗转思为:为了C.犹.似霓裳羽衣舞犹:还D.云鬓半偏新.睡觉新:刚刚【解析】B项中的“为”意为“因为”。

【答案】 B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长恨歌》中描摹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

(3)《长恨歌》中用萤火虫、孤灯烘托唐玄宗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恨歌》中用比翼鸟、连理枝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3)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阅读提升层次(B)](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5~6题。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1课长恨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张继在夜半钟声的扣鸣中,对愁难眠,用清醒抒发了客旅的愁怀;柳宗元在飘风扬雪的寒江上,孤舟蓑笠,用独钓反映了内心的寂寞;李白在汪伦踏歌的节拍下,依依惜别,用“桃花潭水”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战鼓,利剑,呐喊声,钩戟长铩找不回昨日长安;黄埃,血泪,卿离去,花钿委地泪沾衣君王掩面。

万般情思缥缈在雨雾里,何处寻觅长生殿?黄叶,残月,断肠雨,难食烟火的思念洒遍黄泉,挑尽孤灯未成眠,衣带渐宽,研墨,提笔,铺宣纸,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倾.国(qīnɡ)回眸.(móu)霓.裳(ní)粉黛.(dài)B.鼙.鼓(pí)千乘.(shènɡ)萦纡.(yú)姊.妹(zǐ)C.驭.气(yù)仙袂.(mèi)凝睇.(dì)花钿.(diàn)D.人寰.(huán)参差.(cī)临邛.(qiónɡ)踌.踖(chóu)解析:B项,“纡”读yū。

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钟鼓初长夜..光彩生门户 B.迟迟C.遂教方士殷勤..多仙子..觅 D.其中绰约解析:A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可怜。

B项,古义,缓慢悠长;今义,表示时间长或时间拖得很晚。

C项,古义,反复多次;今义,热情而周到。

D项,古今相同,都是“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轻盈的样子”。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遂.令天下父母心遂:于是B.为.感君王辗转思为:为了C.犹.似霓裳羽衣舞犹:还D.云鬓半偏新.睡觉新:刚刚解析:B项中的“为”意为“因为”。

答案:B4.名句默写。

(1)姊妹弟兄皆烈士,。

,六宫粉黛无颜色。

第1单元 长恨歌 课时跟踪检测—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单元 长恨歌 课时跟踪检测—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长恨歌课时跟踪检测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玉扃.迥.异窘.困炯.炯有神B.孝悌.凝睇.瓜蒂.啼.笑皆非C.花佃.佃.户甸.子白圭之玷.D.绰.约泥淖.船棹.卓.然不群解析:C.都读diàn。

A.扃读jiōnɡ,其余都读jiǒnɡ。

B.读音依次为tì/dì/dì/tí。

D.读音依次为chuò/nào/zhào/zhuó。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回眸粉黛春霄玉搔头B.宛转娥眉闲暇回龙驭C.踌躇缥渺仙袂辗转思D.钗擘殷勤迤逦连里枝解析:A.霄—宵;C.渺—缈;D.里—理。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六宫粉黛..无颜色粉黛:代指宫中的妃嫔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惜B.缓歌慢舞凝丝竹..丝竹:代指管弦之声回看血泪相和.流和:伴着、连着C.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君臣相顾.尽沾衣顾:望,看D.能以精诚致.魂魄致:招来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解析:A.可怜:可爱,可羡。

C.去:离开。

D.谢:道谢。

答案:B二、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4.白居易,________时期诗人,字________,号________。

在文学主张上积极倡导________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答案:中唐乐天香山居士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5.(1)_____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

(2)后宫佳丽三千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两处茫茫皆不见。

(4)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

(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关键字】诗歌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1课长恨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张继在夜半钟声的扣鸣中,对愁难眠,用清醒抒发了客旅的愁怀;柳宗元在飘风扬雪的寒江上,孤舟蓑笠,用独钓反映了内心的寂寞;李白在汪伦踏歌的节拍下,依依惜别,用“桃花潭水”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字体赏美文再忆《长恨歌》你就像天涯芳草,陨落到人间。

豆蔻年华,庭院,深闺,低眉笑,如水的双眸里隐含着清浅,暗香里涌动着静静的绽放,十里春风难胜你流光静娴。

一个回眸,注定一生的纠缠。

捻一丝细雨,听一曲轻音,瓣瓣洒落的芬芳,像你的红尘泪,晶莹剔透,花梦万千。

战鼓,利剑,呐喊声,钩戟长铩找不回昨日长安;黄埃,血泪,卿离去,花钿委地泪沾衣君王掩面。

万般情思缥缈在雨雾里,何处寻觅长生殿?黄叶,残月,断肠雨,难食烟火的思念洒遍黄泉,挑尽孤灯未成眠,衣带渐宽,研墨,提笔,铺宣纸,临摹烽火狼烟中倾城容颜。

多少千回百转,相思成堤,我们无法在凡尘间丈量,只能一生一世,在浅眷中回眸。

镌刻在三生石上的约定,渴望一次的轮回。

醉卧在红尘梦里,饮醉在相思中……华丽的盛宴在梦里延伸,破碎了的圆圈,重叠梦的忧伤,在寂寞的长夜里搁浅,此恨绵绵无绝期,化为一世的苍凉!有诗为证:【课内挖掘】1.(1)“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作话题“在其位谋其政”“担当”“责任”等的反面素材。

(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用于“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低调”等话题。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用于“希望”“爱情”“遗憾”等话题。

2.“元白”情深。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

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

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1长恨歌练习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1长恨歌练习

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示例长恨歌••・CU J SWLT T INGJI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玉扃迥异窘困炯炯有神• ♦• •B.凝睇* 孝悌 * 缔约 * 啼笑皆非 *C.花钿* 佃户*甸子*白圭之玷*D.绰约* 泥淖 * 船棹 * 卓然不群 *项,ji o ng,ji0ng,ji0 ng观dQtngta ;C 项,均读di n;D项,chu m o,zh o,zh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妩媚粉黛春霄芙蓉帐暖B.闲暇揣磨城阙虚无缥缈C.潇索渺茫缠绵沉湎欢娱D.萦纤人寰迤通踌躇不前解析:A项,霄”应为宵"旧项,磨”应为摩";须,潇”应为萧”。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50710000)A.始是新承恩泽时承:承受。

*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寂静无声。

• •B.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

*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不厌,不够。

• •C.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走到尽头。

*天生丽质难自弃自弃:自我埋没。

• •D.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

*遂教方士殷勤觅殷勤:热情而周到。

• •解析:A项,悄然”意为忧愁的样子”;颜,去”意为离开”;D项,谢意为感谢”。

4.名句默写。

(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O , O⑵,。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3)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O , O参考答案:|(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3)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纤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选修《中高中语文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选修《中高中语文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

《长恨歌》同步练习1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宫佳现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夸张)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夸张、借代)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比喻、拟人)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偶、比喻)2.根据课文,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③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分)5.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

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蜇:寒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一课+长恨歌+复习限时练+Word版缺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一课+长恨歌+复习限时练+Word版缺答案

《长恨歌》复习练习题时间:45分钟共80分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1、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0分)_________________,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_________________。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_________________,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_________________。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_________________,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_________________。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_________________,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_________________,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_________________,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_________________。

行宫见月伤心色,_________________。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同步练习
1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宫佳现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夸张)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夸张、借代)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比喻、拟人)
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偶、比喻)
2.根据课文,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③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分)
5.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

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

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分)
答:
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试题答案】
1。

C
①从内容上而言,它点明了唐玄宗的好色。

从结构上而言,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独具匠心。

构成了全诗纲领,既提示了故事悲剧的原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

②诗人以此作结,既点明题旨,回应开头,又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同时也给读者留下联想、回味的余地。

③李隆基:既荒淫重色又对爱情真诚执著。

杨玉环:美貌、忠贞。

④唐玄宗在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

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使感情更进一层。

3.(1)不矛盾。

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4.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意思对即可)
5. (1)据曲词可知,文中所见之景是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所想之景是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通过景物描写,抒写了汉元帝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6.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6. 答案:(1)“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