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习质量评估(期末)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诊断考试(期末考试)语文试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1.1)一、(35分)(一)1.A 2.C 3.D 4.①引文放在文章开头以引出论题,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文作为理论论据,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③引用经典诗文,可增强文采,使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 5.①首先引用奥本海默的话,指明艺术家与科学家目标的共同性,引出本文论题;②进而明确“艺术与科学”共同承担创造人类精神家园的使命的观点,并对科学、艺术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③最后借用爱因斯坦的话,申明科学、艺术都是探索世界的方式,它们有共同基础和目标的观点,与文章论点紧密扣合。
(3个要点,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3点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二)6.C 7.A 8.①援引《说文解字》,加入雪的字源,说明先人造字充满智慧,“雪”字有飘逸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雪花的赞美之情。
②这些对雪的文化解读,增加了文化底蕴,丰富了文章内涵。
③为下文表达对雪的感激与赞美做铺垫。
(一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给4分) 9.①文章开篇从“我开始思念雪花”开始,引出雪花这一核心意象,奠定抒情基调。
②文章主体部分由“思念”统摄,描写了雪花的出场、落下,亲近万物,滋养万物等内容。
③结尾部分,通过对“雪”的解读,将思念之情升华为“雪”对我的启示,主题更加丰富、深刻。
(一条2分,三条共6分)二、(35分)(一)10.D 11.C 12.D 13.(1)请规划治理建康(南京),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以断绝金人有攻占的想法。
注:“经营”“拥”“杜”各1分。
(2)百姓愿意耕种的,借给他们粮种,之后再用租赋偿还,皇上命令都督府安排这件事。
注:“假”“以”“措置”各1分。
14. ①劝谏圣上应该自将亲兵,强干弱枝。
②劝谏应该重点建设好建康,防守金兵入侵。
③劝谏屯田积粮,解决兵民之困。
④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临近的边防去守备。
注:一点1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020届济南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0届济南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题(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
“作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
"陈楠说。
近20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套。
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
(摘编自《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材料二: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
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
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
’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
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系究的核心何题,在巳发现的甲骨文単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
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何题充满期待。
“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
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
2020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期末学习质量评估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题(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
“作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
”陈楠说。
近20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套。
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
(摘编自《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 材料二: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
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
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
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
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
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
“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
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共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
济南市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济南市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三上·武清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津五大道集中成片的西式建筑见证了百年沧桑,_____的名人旧居诉说着风云过往。
以外墙凹凸参差而闻名、具有______意大利风味的“疙瘩楼”,砖墙红瓦、_______多种建筑风格的先农大院,英式建筑的代表、中国最早的现代综合体育场民园广场……姿态万千的近现代建筑,现存之多,保存之好,在全国各城市各街区中______。
A . 比肩接踵浓烈展现无独有偶B . 触目皆是浓厚会聚风毛麟角C . 鳞次栉比浓郁融合绝无仅有D . 星罗棋布浓重集中独一无二2. (2分) (2018高一下·九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今年的《两会提案》建议在贫困地区尝试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把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统一纳入免费教育。
B . 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其实是某些国内“思想家”臆想的“洋规矩”。
对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常是国内热议的话题。
C . 为传承中华茶文化,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开设公益茶文化选修课,来自三个首都报社的热爱茶文化的编辑,教授了茶之历史、品茶礼仪等。
D . 通过了解屠呦呦等人在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方面的经历,我们知道了中西医药各有所长,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优势互补,潜力无限3. (2分) (2017高二上·东莞期末) 下列各句语境源于电视剧《军师联盟》,其中加下划线词表达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太尉杨彪素来舐犊情深,他不想让儿子杨修因主持月旦评而成为选官的众矢之的,于是婉拒道:“犬子年轻,实难当此重任。
”B . 国丈董承在密谋诛杀曹操时说:“老夫亲自在月旦评上作饵,如若计划失败,那么曹操一定会到宫中搜捕小女。
试卷讲解课件: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期末学习质量评估试卷及答案

答案:C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狐楚懂得感恩,行为注重节义。为了感谢王拱的厚爱,他考中 进士后径直去向王拱致 谢,他也没有参加朝廷的宴饮活动,而是返 回太原奉养双亲。
B.令狐楚才气过人,撰文文思敏捷。德宗能从太原来的奏章中辨别 出他拟制的,并颇为赞 赏。胁迫之下,利刃圈中,他为郑脩起草 遗表,挥毫即成。
①现在单讲趵突泉 ②池边还有小泉呢。评分参考:每写出一
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0个 字。(4分)
①原文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层次感明显; ②原文用三个分句表达了更强烈的情感,有强调作用。
示例:(1)语句③;在“快速”前加“嗅觉神经元”。(2)语 句④;“因而”改为“从而”。(3)语句⑤;在“虽然”后加 “我们”。(4)语句⑨;“气味的持续存在的”改为“持续存 在的气味的”。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 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昆虫是什么时候开始传播花粉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 生物研究所给出的答案是: 一亿年前。近日,该研究所的 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 粉 的昆虫标本。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 《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古生物学家们 认为,该发现直接 营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5000万年。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 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
山东省济南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6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赤壁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楚辞》),,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啮噬(shì)潜(qiǎn)规则不着(zhuó)边际装模(mú)作样B. 下载(zài)顺口溜(liū )返璞(pú)归真卓(zhuó)有成效C. 谂(rěn)知一场(cháng)雨顺蔓(wàn)摸瓜沁人心脾(pí)D. 谮(zèn)言血(xiě)淋淋叱咤(chà)风云相(xiàng)机行事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缉拿连锁店易如翻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 蝉联挖墙脚各行其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C. 坐镇下马威渡过难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厮杀坐上客再接再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对他的学说感兴趣,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登堂入室的求教者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B. 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
“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C. 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D. 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胜其烦。
2020-2021学年济南齐鲁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济南齐鲁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
不过,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
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显见。
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成为统治阶层高度认可的政治管理理念。
春秋战国以来,经过孔孟及其后学的进一步阐释与发扬,“德”之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有道君子的人格特质,“崇徳立本”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从两汉至近代,崇徳、重德思想更是成为经济、人才、教育等诸多领城的重要价值理念。
历史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智慧是经久不衰、熠熠生辉的。
在中华传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对“德”观念的自觉採讨是在天道与人道的互动中展开的。
古圣先贤对于“德”观念的认识与深讨经过了由“行”到“性”、由“外”至“内”的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人道、人德处于不断的升格过程中,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人之主体性、能动性、实践理性的不断觉醒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先哲认为人之“仁与义”之德足能与天道之“阴与阳”、地道之“柔与刚”并列而论,但人之所为在于仿照天之“健”而“自不息”、效法地之“坤”而“厚德载物”,在于“与天地合其德”。
在中国先贤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
因此,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即通过尽己之性、成己之德而助天道之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并不是无限扩张人欲而征服自然。
先哲之所以强调人要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就是因为深信天、人之间是可以通过德”来沟通的。
这是盂子所讲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也是张载所讲的“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其间虽有“敬德”“仁德”“诚德”“礼德”之侧重点的不同,但先哲修德正已、敬天法道的宗旨是从未政变的。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
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里亚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
“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
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
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
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
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
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
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
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17个距今约8000年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B.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四世纪和五世纪就绝迹了。
C.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的壇变轨迹清晰可见。
D.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四则材料介绍甲骨文的传播、甲骨学的研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寄寓在甲骨文上的传统文明和文化自信。
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越南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国文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他们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而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
(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摘编自《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
材料二:
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
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巳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里——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甲骨文与后世的文字关系十分密切,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表情包融合古老与新潮,带动年轻人重新关注我国传统文化
B.甲骨文爱好者借助“殷契文渊”平台查找甲经120年、几代奋斗,破译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历史记忆
D.国家图书馆相关人员研究国图馆藏甲骨,预期整理出版《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
(摘编自新晓燕、王胜昔《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
材料三: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世纪前,学者罗振玉在朋友刘為家中初见甲骨,既惊又喜,大受震动后写下这段话。历经120年,几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续奋斗,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专家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一曼看来,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成果来探讨的。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
山东省济南市【最新】高三上学期学习质量评估(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作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陈楠说。近20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最新】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套。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应保护载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
【最新】,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力争早日完成《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
(摘编自孙亚慧《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材料四:
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