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在河道修复中的作用概要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各种环境修复方法。
其中,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以及其相关技术,以期为环境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微生物的优势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微生物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这使得它们在环境修复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1. 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通过产生酶类物质,能够利用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基质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降解有机污染物。
例如,石油污染环境中的石油降解菌可以利用石油作为能源,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降低石油对环境的污染。
2. 排除重金属污染某些微生物具有重金属离子吸附、转化和蓄积能力,通过将重金属转化为无毒形态或蓄积在细胞内部,从而减少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
这种微生物修复技术被广泛用于处理废水和农田重金属污染。
3. 生物吸附微生物能通过吸附污染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它们的细胞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吸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溶解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等。
这种生物吸附技术应用广泛,例如在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中。
4. 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修复环境污染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改变或降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实现环境的修复和恢复。
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相关技术为了更好地利用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科学家们还发展了一系列相关技术。
1. 微生物菌剂的应用通过筛选和培养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并将其制成菌剂,应用于环境修复。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特点,可用于处理各类污染物,如石油类、农药类、重金属等。
2. 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利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降解途径,使其在环境修复中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和广泛的适应性。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修复原理及技术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修复原理及技术中的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处理土壤、水源中的污染物,净化环境。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各国对于各种环境污染修复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使用微生物处理净化有害物质是可以运用于大面积污染物治理的有效方法。
生物修复的方法有许多,根据修复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土壤生物修复、地下水生物修复、沉积物生物修复和海洋生物修复等。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污染中的应用1.1海洋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目前,以微生物为主要处理技术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物的治理方而效果显著,通过培养和筛选过程,在受到石油烃组分氏期污染的区域中讲微生物菌株进行选育和基因改良,然后再将它们投放到受污染的海域,进行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和修复。
同时,微生物降解是去除多环芳烃的主要途径,海洋中的多环芳烃通过微生物产最终代谢为酚和醇,代谢产生的内酮酸和乙酸等物质一方面叫一以被微生物利用合成细胞成分,一方面也可以氧化成一氧化碳和水。
1.2河流湖泊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对于浅水湖泊,在水中加入营养盐,用曝气法混合,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叫一作为碳源被微生物利用,使污染的湖泊得以修复。
利用微生物生态修复剂进行富营养化人上湖水质的修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体中Chla, COD,TP浓度在经过处理之后有明显的下降。
1.3废水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目前,废水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主要是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修复。
微生物治理水体重金属主要表现为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吸附剂主要来源于一此细菌、真菌、酵母及藻类生物。
如黑根霉吸附Cr6+,藤黄球菌吸附Cu2+,金黄素链霉菌通过和Au3+进行离子交换降低其毒性等。
1.4水体底泥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多环芳烃的污染,水体中高等水生植物可提供微生物生氏所需的碳源和能源,使根系周围好氧菌数量增多,使得水溶性差的芳香烃在根系旁迅速降解,因此使用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生态系统修复水体效果更显著。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一、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体自身的代谢机制和生物学特性来修复受污染的环境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水环境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体的活性成分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转化或吸附,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等生物体来吸收、降解、转化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二、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1.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分解者,在水环境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例如利用厌氧细菌降解有机废水中的苯、酚类物质,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降解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
通过调控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体。
2. 植物修复水质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吸收、转化或吸附水中有害物质的技术。
通过选择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莲、浮萍等,将其种植在受污染的水体中,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重金属离子,从而净化水质。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维护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治理中。
3. 动态修复技术动态修复技术是利用水生动物来修复受污染的水体。
通过引入一些适应性强的水生动物,如塘虱、蛭、螃蟹等,利用它们的摄食、吸附和生物富集能力,来净化水质。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废弃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三、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研究进展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方面,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利用一些高效微生物菌剂对水中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植物修复水质方面,科研人员也不断加大了对适应水环境的植物种类的筛选和应用,使得植物修复技术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动态修复技术方面,一些新的水生动物被引入到水环境中,取得了一定的修复效果。
四、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尽管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微生物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策略

微生物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策略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水体污染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科研人员广泛研究并应用微生物技术来修复水体污染。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生物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相应的策略。
一、微生物在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小生物体,具有出色的降解能力。
在水体污染修复中,微生物主要通过生物降解作用来清除污染物。
具体而言,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酶来降解有机物,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吸附和生物转化等作用将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转化为较低毒性的形式,从而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二、水体污染修复中微生物的应用策略1. 生物增加策略生物增加策略是指向水体中添加适量的特定微生物,以增加修复效果的方法。
在选择添加微生物时,应根据具体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对其有降解作用的菌株。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添加时间、温度、养料等因素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以加速水体的修复过程。
2. 载体介导策略载体介导策略是指将特定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或半固体的载体上,通过将载体投放到污染水体中来实现修复的方法。
这种策略能够增加微生物的附着率和生存率,提高修复效果。
常见的载体包括生物沉淀剂、海藻等,通过调整载体的性质和用量可以优化微生物修复过程。
3. 基因工程策略基因工程策略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以提高修复效果的方法。
通过选择和改造具有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能够提高微生物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增加微生物的适应性和抗性能力,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微生物修复策略的优势与挑战微生物修复策略相比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微生物修复过程可在自然界中进行,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
其次,微生物修复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此外,微生物修复策略还可以针对具体的污染物进行调整和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水污染修复过程中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作用

C HU AI y —d u o.G AO Ho n g
( T i a n j i n Mo d e n r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 T i a n j i n 3 0 0 2 2 2 ,C h i n a )
b o d y o f t o x i c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s( p o l y c y c l i c a r o m a t i c h y d r o c a r b o n ) ,h e a v y m e t a l p o l l u t i o n a n d e u t r o p h i c a t i o n a n d ma i n
面在治理水体污染 的作用 .本文简述了微生物技 术在修 复水体有毒有机 物 ( 多环芳烃类 为代表 )污染 、重金属污染 以及 富营养化 治理工程 中的研究成果及 主要方法 , 提 出了微生物修复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 究重 点进行 了展望 。
关 键词 : 水污 ;治理 ;微生物作用
me t h o d s o f c o n t r o l l i n g e n g i n e e in r g w e r e b i r e l f y d e s c i r b e d,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b i o r e me d i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a n d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修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而在环境修复的过程中,微生物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不仅可以分解有害物质,还可以修复土壤,改善水质,促进环境的恢复和再生。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并阐述其原理与应用。
首先,微生物在环境修复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分解和降解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的排放和积累在土壤和水体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而微生物通过吸收、分解和转化这些有害物质,可以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减缓环境的污染程度。
例如,石油泄漏事故中,微生物可以分解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降低了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其次,微生物的存在对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受污染的土壤通常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其他有毒物质。
这些物质不仅会抑制土壤中其他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具有吸附和转化有毒物质的能力,它们可以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形式,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引入这些具有修复能力的微生物,我们可以促进被污染的土壤的修复过程,恢复其生态功能。
此外,微生物在水质修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污染是当今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微生物可以利用水中的有机物质为生,同时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通过调节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可以促进水质的修复和恢复。
例如,在水库中添加具有吸附和分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可以加速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从而提高水质。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微生物生理代谢和微生物附着。
微生物通过代谢分解有害物质,降低了其在环境中的浓度。
同时,微生物通过产生胞外聚合物,并将其附着到土壤和水体颗粒表面,形成一种保护层。
这种保护层不仅能对微生物提供保护,还能吸附和稳定污染物,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附着还有助于形成微生物群落,提高修复效率。
基于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和原理,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应用方法。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青岛文盛商贸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100摘要:河道不仅仅是城市防洪和排涝相关事宜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的景观和整体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是具有防洪和排涝、供水及排水、城市景观、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功能。
城市河道与所在城市的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需求也由传统的防洪和排涝,逐渐发展为水环境、水景观及水生态等多功能的综合性的整治。
本篇文章从借助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黑臭河道治理效果分析入手,说明了城市黑臭河道的出现原因,分析了借助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黑臭河道治理效果。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菌剂;黑臭河道;治理效果前言:河道自然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河道大多不是孤立的,而是参与了整个流域的自然和能量流动过程。
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河滨带被挤占、河汊溪沟被填埋,河道与市街的缓冲区也被压缩。
为了美观和便于管理,大多数河道还被“渠化”和“硬化”,致使天然河道受到人工深度改造,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场所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不断恶化。
城市中的河流出现黑臭的现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和水网比较密集的城区。
所以,消除城市河流的黑臭现象,使得城市河流的功能逐渐恢复,成为我国现阶段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城市黑臭河道出现的原因河道因接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物而使污染物种类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植物营养盐、重金属、病菌和病毒以及热污染等。
一般来说,水体主要呈现为有机污染和营养盐类污染,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等。
面源污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河道的面源污染主要来自森林和农田等的地表径流、大气的干沉降和湿沉降、城市接到的初期雨水。
虽然大部分河道的污染源仍以点源污染为主,但随着对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控制水平不断提高,非点源污染对河道污染的影响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微生物菌群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微生物菌群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有机生命体,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人体、动物和水环境中等。
其中微生物菌群在水环境修复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和污染物,使水环境恢复清洁。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菌群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水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受到各种化学物质和污染物的污染,水环境中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
因此,开发和应用新型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微生物菌群是一种在水环境修复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生物资源,它们可以降解有机废物和其他化学物质,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微生物菌群在水环境修复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能力。
微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可以将大量的有机废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在水环境修复中,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各种有害物质,如石油类、化学品类等,从而有效地净化水环境。
目前,微生物菌群在水环境修复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一、生态污染修复水环境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系,在受到污染后都会出现破坏和失衡现象。
微生物菌群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地表水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将生态环境中的物质代谢为炭、氮等元素,但脱氧铵盐和硝态氮对生态环境都具有污染作用,微生物菌群可将它们与有机物代谢后生成的氨、蛋白质等物质进行反应、分解,使水环境中的生物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平衡。
二、有害物质的去除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如有机物、重金属等。
微生物菌群具有非常高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降解和去除。
例如,染料类废水污染治理中常用到染料类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有效的对染料等有机物进行分解,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净化水环境。
三、废水处理与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着决定性的作用。
微生物通过氧化、硝化、磷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无机物质和生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菌剂在河道修复中的作用摘要随着河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民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来,很多专家们在对河道的修复过程中研究了很多修复技术,实施了很多修复措施,其中微生物菌剂修复技术是最环保也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微生物菌剂对河道修复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去选择最合适的菌剂。
河道修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能只靠微生物菌剂修复技术来完成,还需要结合其他的修复技术,综合起来的作用才是最有效的。
本文就将着重介绍微生物菌剂对河道修复的作用以及它的研究进展。
装关键词:微生物菌剂河道修复订线AbstractAs the river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people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many experts in the repairprocess of river channel was studied a lot of repair technology, a lot of repairmeasures, including microbial agents repair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so we have to explore theeffects of microbial agents to river restoration, only in this way we can be better to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inoculants. River restor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not justby microbial agents to complete the repair technology, also need to be combined withother repair technology,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This paper装will focus on the role of microbial agents to river restoration and it course of study.Keywords: microbes bacteria agent or agents river restoration订线目录一 引言 (1)二 河道生态系统修复的含义 (2)三 微生物修复技术种类 (3)四 微生物菌剂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4)4.1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4)4.2投加优势菌法 (4)五 微生物菌剂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6 六 微生物菌剂对河道的修复中存在的问题..............................7 七 总结 (8)参考文献 (9)装订线一引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河道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间物质循环的主要通道,健康的河流能够实现生态以及水利等诸多重要功能[1]。
然而河流生态比较容易受到外来污染的影响,并且一旦发生污染,则很容易波及整个流域。
根据水利部对全国 700 余条长约 10 万 km 河流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46.5%的河床受到污染(相当于 VI、V 类); 10.6%的河床严重污染(已劣于 V类),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
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2]。
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当利用和气候等因素,部分河道的生态环境严重退装化。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发展河道修复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微生物菌剂在河道修复中的作用。
订线二河道生态系统修复的含义严格来说,修复包括恢复、重建等几个方面的含义。
恢复是指受损状态恢复到未被损害前的完美状态的行为,即包括回到起始状态又包括完美和健康的含义;重建是将生态系统的现有状态进行改善,结果是增加人类所需要的特点,使生态系统进一步远离它的起始状态。
河流生态修复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控制待修复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和演替过程,把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或重建到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人类所利用,又保持了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维持的状态。
通常没有必要也难以将河流修复至完全自然的状态,而是根据经济技术条件修复至人类所需要的合适状态。
装订线三 微生物修复技术种类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将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染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体系。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著微生物培养法和接种微生物法。
根据工程实施方法又可以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
原位修复技术就是主要依赖于土著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处理污染水体。
异位修复技术就是通过投加外源的微生物(光合细菌PSB 、有效微生物群EM 、东江菌、集中式生物系统CBS 、固定化细菌等)来治理污水。
下面我将介绍这两种技术方法: (l)土著微生物培养法 这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向水体中投加营养物质、促生液、电子受体或共代谢基质或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来激活水体环境中本身就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土著微生物,充分发挥土著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从而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
徐亚同等研究的水体净化促生液(主要含有多种酶、有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对上海徐汇区上澳塘黑臭水体进行生物修复试验。
研究发现,该促生液可以增加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使污染水体向良性生态系统发展,从而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有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碳源和能源被微生物利用,但是在添加其他的基质提供碳源和能源后,水体中的微生物(包括净水微生物)能快速生长,水体中的污染物(氮、磷、硫化物等)会通过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被降解转化,从而使污染水体得以净化。
(2)接种微生物法 这种技术是通过向污染水体中投加菌种来实现净水效果的。
引入菌种主要来源:①从污染水体中富集的土著微生物;②从其他自然生态环境中分离的微生物;③基因工程菌。
美国一家公司的科学家针对城市内陆河的有机污染,开发研制了CBS 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用喷洒微生物的方法把被污染河道水体中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构成了降解功能强大的微生物菌群,它不仅可以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消除恶臭和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而且对底泥有一定的消化作用。
装订线四 微生物菌剂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4.1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2000年郭楚玲等[3]利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黄杆菌属、莫拉氏菌属、弧菌属、海杆菌属等海洋细菌来降解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其降解速率较快有利于水污染的修复。
2007年陶雪琴等[4]培养鞘氨醇单胞菌GY2B ,菌株GY2B 通过降解水杨酸成1-羟基-2-萘酸和萘,再经过邻苯二酚间位途径裂解为2-羟基粘康酸半醛,最后通过TCA 循环进一步降解为CO 2 和H 2O ,进而对多环芳烃进行微生物降解达到修复的效果。
4.2投加优势菌法 2000年丁吉震[5]采 用Central Biological system 公司的科学家开发研制的CBS 水体修复技术,利用光合菌、孔酸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构成了功能强大的菌团,投放4040kg 生物制剂到重庆桃花溪中,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消除恶臭并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2001年任翱和史家梁[6]采用光合细菌PSB 、硝化细菌NB 、玉垒菌S 30 等有益微生物进行温室育鳖,有益微生物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分解底泥中的污染物,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减少换水次数、节约用水量,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005年薛维纳等[7]研究的复合微生物含有4个功能菌群:氨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磷细菌,其中每个菌群的细颗粒状含活菌数109个/mg 。
用这个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染河流进行静态模拟处理,水体中氨态氮、磷酸盐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当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浓度为0.4g/L 时,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大为25.52%,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浓度为0.8g/L 时氨态氮、硝态氮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1.06%、69.2%。
2008年赵海霞等[8]利用硅酸盐细菌GY03菌株(学名是胶质芽胞杆菌)所产生的絮凝物质对煤矿废水的吸附作用和处理效果进行探讨,其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GY03菌株所产生的絮凝剂对水样的最大絮凝率达97.94%、SS 去除率达99.43%,装订线对总铁Zn2+和Ti4+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94%、90.93%。
由此可见硅酸盐细菌GY03菌株所产生的絮凝剂能够有效改善受污染水体的水质,微生物在遭受有毒有害的污染后将会有一个天然的驯化选择的过程,使适合的微生物得到不断增长繁殖,数量不断增多后,能培育出在某种污水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这将有利于水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菌株来大量生产菌剂,更好的进行河道的修复。
装订线五 微生物菌剂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随着微生物菌剂修复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来一些用于水体修复的营养剂、 刺激剂或表面活性剂的发明专利相继问世。
Levy [9]发明了一种用于水和陆地环境中有机或无机污染物控制的污染物减少剂传递物质,这种污染物减少剂除包含微生物制剂外,还含有营养剂 (碳源、氮源、磷源的混合物)、成膜剂(用来增加油/水界面,提高生物可利用性),可用于修复被石油、柴油、汽油等污染的水体。
Wolfe 等[10]针对受硝基有机化合物、卤代烃、五氯酚 (PCP)以及重金属等污染水体的修复,发明了生物刺激剂,该生物刺激剂主要包含一种从沉积物中提取的还原剂,这种还原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通过暴露于氧气或空气, 被还原的污染物继而可被氧化成对环境无毒无害的产物。
实践证明,这种生物刺激剂可应用于受有机物污染水体的原位或间歇修复过程。
唐玉斌等[11]采用美国 EIT 公司生产的生物激活剂,对上海植物园的景观水体进行了现场修复试验。
结果发现,该生物激活剂可促进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去除氨氮、磷等污染物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对提升水体溶解氧和提高水体透明度也很有作用。
污染水体中烃类的降解可通过向水体中添加一种无毒且具有一定表面活性、可生物降解的烃溶液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而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