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有哪三大效益

合集下载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和管理B. 木材加工技术C. 森林生态学D. 森林病虫害防治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林学的分支学科?A. 森林生态学B. 森林培育学C. 森林保护学D. 土壤学答案:D3.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什么?A.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B.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C.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D.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的生态效益?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增加就业D. 净化空气答案:C5.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主要依靠以下哪项?A. 森林采伐B. 森林保护C. 森林培育D. 森林开发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A. 提高森林覆盖率B. 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C. 提高森林经济效益D. 减少森林面积答案:D7. 森林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防止森林火灾B. 防治森林病虫害C. 保护森林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人工防治答案:D9.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方面?A. 木材利用B. 非木材林产品利用C. 森林生态旅游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A. 保护优先B. 科学利用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持续发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林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 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C.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管理D.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答案:ABC2. 森林资源的培育包括哪些方面?A. 森林种植B. 森林抚育C. 森林更新D. 森林采伐答案:ABC3. 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森林防火B. 森林病虫害防治C. 森林资源监测D. 森林资源评估答案:ABC4.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哪些方面?A. 木材的合理采伐B. 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利用C. 森林生态旅游D. 森林资源的保护答案:ABC5.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A. 森林资源的调查和评估B. 森林资源的规划和利用C.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D. 森林资源的法律和政策制定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效益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效益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效益这里所说的作用与效益是指对人类而言的。

即使在这个范围内森林的作用与效益也是巨大而异常复杂的,许多相关事物我们至今仍认识不清。

在此只能就目前了解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对森林效能的认识会不断地加深。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的作用与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木材产品长期以来,直至目前为止,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仍然是人类利用森林资源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全球90年代每年采伐木材30亿m,所生产的林产品总价值约1200亿美元。

在我国,木材产品主要有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主要由用材林产出,这些木材产品是国有林区林木利用比重最大的一部分2.经济林产品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经济林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果实、花、叶、皮、根、树液、树脂、虫胶等。

与上述林副产品不同的是,经济林生产果实、花、叶、皮等产品是种植林木的主要目的,而上述林副产品中的相应部分是用材林生产的次要目的--副产品。

经济林产品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经济林木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果树林(含水果和干果)、油料(含食用和工业用)、木本药材林、木本花卉、木本饮料林(如茶叶)、桑蚕林、木本食品林等。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经济林发展迅速,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日益重要。

发展经济林是许多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到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林产品总产值已超过500亿元,许多产品的产量,如核桃、板栗、茶叶、木耳、香菇等,为世界第一。

3.生态保护主要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森林这方面的价值或效益是非常巨大的,远远超过森林的直接效益。

生态保护的主要方面有,大气平衡、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农田保护、城市生活环境保护、护路护岸、消除或减缓污染等。

据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对长白山林区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的研究,80年代中期,长白山林区木材生产450万m,产值约6.8亿元,而生态效益方面长白山森林供给氧气、净化空气的效益约4.8亿元,水源涵养效益28.1亿元(计算方法是,算出森林土壤贮水量,并算出建同样贮水量的水库的投资量),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29.7亿元,野生鸟类消灭森林害虫而减少损失的效益29.9亿元。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概念1、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展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 1、森林培育学的容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2.、森林培育的对象人工林和天然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

包括提供就业时机,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三、论述题1. 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开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效劳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开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开展。

目前在兴旺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根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

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可收获大量木材。

我国目前也在进展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

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森林的经济价值探讨可持续林业的重要性

森林的经济价值探讨可持续林业的重要性

森林的经济价值探讨可持续林业的重要性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的生态环境服务,还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

在当今社会,保护森林资源、开展可持续林业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森林的经济价值,并强调可持续林业的重要性。

一、森林的经济价值1. 木材产业森林资源为木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领域,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木材产业的发展不仅刺激了就业增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2. 林下经济森林提供了林下经济的丰富机会。

农业、畜牧业、采集业等都可以在森林中展开。

农民可以种植果树、养殖家禽家畜,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收入来源。

采集业可以利用森林中的草药、野果等野生资源,进行加工后销售,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3. 生态旅游业森林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因此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森林可以提供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包括徒步旅行、野营、观鸟等活动,丰富了游客的消遣方式,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收益。

二、可持续林业的重要性1. 资源保护可持续林业的核心理念是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过度砍伐和滥伐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物种减少等问题。

通过实行可持续林业,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 气候调节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效。

可持续林业可以保持森林的健康生长,增加森林的固碳能力,对于缓解气候变化、稳定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社会福利可持续林业可以提供持续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通过森林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还可以提供清洁的水源、防洪功能等生态系统服务,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可持续林业的实践与挑战1. 智能林业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无人机等,进行林地巡查、监测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升可持续林业的实施效果。

植树造林后的生态效益

植树造林后的生态效益

植树造林后的生态效益一、植树造林的概念植树造林是指在荒山、荒地、河岸、道路等地种植树木,以达到绿化、防沙、固土、保水、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的活动。

植树造林是人类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1.改善空气质量:树木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并释放出氧气,提高空气品质。

2.调节气候:植树造林能增加大气中的水分,降低气温,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保持水土:树木的根系能固土保水,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

4.增加水资源:植树造林能提高地表水的蓄存能力,增加地下水水位,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5.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植树造林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6.减缓气候变化:森林是地球上的“碳汇”,树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7.净化水源:树木能吸收和过滤地表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8.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能提高地球的绿化程度,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9.防风固沙:树木能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保护农田和城市。

10.噪声治理:树木能吸收和隔绝噪声,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三、植树造林的意义1.促进可持续发展: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植树造林有助于保护地球上的各种生物。

3.保障水资源:植树造林有助于涵养水源,保障人类的水资源需求。

4.促进经济发展:林业产业是绿色产业,植树造林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5.提高国民素质:植树造林是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6.维护国家安全:森林是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植树造林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四、我国植树造林政策及成效1.政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2.成效:近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树木属于针叶树?()A 杨树B 柳树C 松树D 槐树答案:C解释:松树是典型的针叶树,其叶子通常为针状。

杨树、柳树、槐树都属于阔叶树。

2、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 生态、社会、经济B 生态、环境、经济C 社会、环境、经济D 生态、社会、环境答案:A解释:森林具有生态效益,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社会效益,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文化传承等;经济效益,如木材生产、林产品加工等。

3、树木的年轮主要反映了()A 树木的年龄B 树木的生长速度C 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树木年轮的宽窄和数量可以反映树木的年龄,年轮的疏密程度能体现树木在不同年份的生长速度,同时也受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4、以下哪种昆虫是森林害虫?()A 蜜蜂B 七星瓢虫C 松毛虫D 螳螂答案:C解释:松毛虫以松树的叶子为食,会对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属于森林害虫。

蜜蜂能传粉,七星瓢虫和螳螂是益虫。

5、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有()A 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B 雷电火源和生产火源C 生活火源和祭祀火源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自然火源包括雷电等,人为火源则涵盖了生产、生活、祭祀等各种活动中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6、以下哪种土壤最适合树木生长?()A 砂土B 黏土C 壤土D 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释:壤土兼具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较好,最适合树木生长。

7、森林采伐的主要方式有()A 皆伐、择伐、渐伐B 主伐、抚育伐、更新伐C 皆伐、间伐、抚育伐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皆伐是一次性将伐区上的林木全部伐光;择伐是每次采伐部分林木;渐伐是分几次将林木采伐完。

主伐、抚育伐、更新伐则是从采伐目的角度进行的分类。

8、以下哪种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A 银杏B 珙桐C 水杉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银杏、珙桐、水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生态价值。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

考点4 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1.森林的生态效益(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资源的存在,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稳定水位、改善水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调节气候,净化大气森林对于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有重大作用。

对大气污染有净化、调节和缓冲作用。

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数量上的相对平衡,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3)减弱噪声、阻滞粉尘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

树林高大,枝叶交错重叠,能吸收扩散的噪声,故有天然“消声器”之称。

(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的阻挡能降低风速,耐旱的树木根系发达能固定住沙丘,从而使农田免受风沙的威胁.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但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

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城市中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作用;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风的侵袭。

2。

赤道经过的陆地都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地球表面的植被,其分布受水热等条件的影响,使其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就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其分布也受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现象,在赤道处因为海拔高,热量不足,就可能不是热带雨林。

例如亚马孙河流域西面的安第斯山脉因地势高,缺少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就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再如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也不是热带雨林.因此说热带雨林像若干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

森林资源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作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资料:森林为工业提供大量木材和多种原材料,为人类提供食品,为动物提供饲料。

净化空气:森林有多方面净化空气的功能。

首先它保持了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CO2)平衡。

森林是氧气的主要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它使得由于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得到平衡。

其次,森林可以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它不仅能阻挡有害气体,而且能过滤和吸收有害气体;再次,减少空气中放射性物质。

森林能阻挡、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第四,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森林能阻挡、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

还能固定地面上的尘土;第五,减少空气中的细菌。

树木可以分泌挥发性物质,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的作用。

净化污水:森林使流过的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大大减少,使水中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

降低噪声:树木浓密的枝叶使声波不定向反射或将声波吸收,使噪声大大降低。

调节气候:森林对温度、湿度、风力都有调节作用。

大面积的森林能调节大范围甚至全球的气候。

小面积的林带也能起到降温、增湿及净化空气的作用。

保持水土:森林树冠可以滞留降水而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并积蓄雨水。

树木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吸收水分。

落叶、枯枝也能吸收相当数量的水分,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农田:森林和防护林带能减轻风、旱、涝等灾害。

林带可以使风速大大降低,水分挥发量随之减小,湿度相对增大。

此外,森林还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促使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我国不但森林面积小(1990年为1. 246亿公顷),资源数量少(我国人均占有面积为0. 107 公顷,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面积的1 /5;我国森林覆盖率12. 98%,而世界为22%,我国列世界各国第121位),而且地区分布不均。

全国各地森林资源的地区差异极大。

森林覆盖率大的省可超过50%,而小的省却不到1 % (如新疆、青海)。

从总的看,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以及东南地区。

东北和西南两大区土地占全国面积1/5,森林面积占全国将近5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