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位置与顺序》知识点归纳
2020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知识点
2
第五单元
1.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位置与顺序2.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3.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4.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
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课堂解析
3
练习提升4。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知识点归纳一、位置关系1. 上下左右孩子们在一年级学习的第一个位置关系是上下左右。
学生在学习这个位置关系时,要能够正确的辨别物品所在的方向,并能做出正确的指示动作。
2. 前后中间这个位置关系就需要孩子们理解物体所处的前后位置、以及物体中间位置的概念。
3. 远近远近是描述物体之间距离关系的位置关系。
同时,这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一年级的孩子们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的方式去感受这个概念。
二、顺序关系1.排列顺序在这个课程中,孩子们需要学习物品排列的顺序,如用身高来排列同学、用时间先后排序事件等。
2. 数字顺序孩子们需要学习数字的大小顺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这个顺序是后续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3. 时间顺序在生活中,孩子们也需要学习时间的先后顺序,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等。
三、一些数学术语1. 左右对称左右对称就是指物品在平面上的左边和右边是对称的。
孩子们通过图形的对称、颜色填充等方法,加深对左右对称的理解。
2. 上下对称上下对称是指物品在平面上的上部和下部是对称的。
孩子们通过图形的对称、颜色填充等方法,加深对上下对称的理解。
3. 形状不同形状的图形是一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概念。
孩子们需要学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的形状。
4. 图形除了基础形状,孩子们也需要学习不同的图形,如矩形、梯形等。
四、总结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位置和顺序是基础的数学概念。
只有掌握了这些概念,孩子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
同时,老师在教授时应该注重实物、图形等具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知识点归纳瑞文教育文库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知识点归纳
成为会员
免券下载
立即下载
1下载券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需要1下载券
立即下载
成为会员,免券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知识点归纳1、上、下(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上传我的文档奖下载券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知识点1. 数字的位置和对应2. 左右方位的认识3. 上下方位的认识4. 前后方位的认识5. 在某些东西之间的位置6.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概念7.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8. 数字的增加和减少9. 数字之间的比较10. 数字的排序和分类1. 数字的位置和对应 - 小学生需要认识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从而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数字1在数轴上的位置比数字2小。
2. 左右方位的认识 - 小学生需要认识左右方位,并学会使用单词“左边”、“右边”等表达左右方位,例如:在数轴上,数字2在数字1的右边。
3. 上下方位的认识 - 小学生需要认识上下方位,并学会使用单词“上面”、“下面”等表达上下方位,例如:在数轴上,数字2在数字1的下面。
4. 前后方位的认识 - 小学生需要认识前后方位,并学会使用单词“前面”、“后面”等表达前后方位,例如:在数轴上,数字2在数字1的后面。
5. 在某些东西之间的位置 - 小学生需要学会在图形上表达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图中的小鸟在球和树之间。
6.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概念 - 小学生需要理解一串数字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概念,例如:1、2、3、4中的第一个数字是1,最后一个数字是4。
7.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 小学生需要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和日期等,从而认识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例如:4月份在1月份之后,但在6月份之前。
8. 数字的增加和减少 - 小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加号和减号表达数字的增加和减少,例如:2+3=5,5-3=2。
9. 数字之间的比较 - 小学生需要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并使用符号表达这种关系,例如:2<3,5>4。
10. 数字的排序和分类- 小学生需要学会按大小顺序排列数字,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分类数字,例如:将1、3、5、7、9排列从小到大的顺序是1、3、5、7、9,将1-10中的偶数和奇数分别分类是奇数:1、3、5、7、9,偶数:2、4、6、8、10。
【精创知识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五、位置与顺序-知识点(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位置与顺序
一、前后
1. 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是根据参照物确定的。
2.参照物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3.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4.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关系是,要找准参照物,一般参照物不同位置也不同。
5.小东在小云的前面,小东在小玉的后面。
位置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二、上下
1.确定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关键是找好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也不同。
2.上是指物体位置在高处的,下是指物体位置在低处的。
3.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三、左右
1.与左手对应的是左,与右手对应的是右。
2.判断物体的位置时,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确定左右。
3.判断图中人物的位置时,以图中人物的左右为准。
例:①⼩红在最右边;②⼩东在最左边;③⼩红的左边是⼩⼩;
④⼩东的右边是⼩花;⑤⼩丁在⼩⼩和⼩花的中间。
(小红)(小文)(小丁)(小花)(小东)
4.确定多个物体的左右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一般参照物不同,左右位置关系也就不同。
四、顺序
要知道物体的顺序,先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再有序地数一数。
五、确定物体位置关系的方法
1.先确定观察的角度
2.用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的位置与顺序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数字的位置:学习数字的顺序、大小、加法和减法等基本概念,例如理解数字0-20的顺序。
2. 数字的比较:学习数字的大小关系,如学习使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来
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数字的排列: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数字排列,如升序排列、降序排列等。
4. 数量的概念:学习认识和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如学习使用数量词进行简单的计数,了解1-10之间的数目。
5. 数组的概念:学习认识和使用简单的数组,如学习使用一维数组(以直线或水平排
列的方式)表示数量。
6. 空间位置的概念:学习认识和描述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如学习使用基本的位置词(如上方、下方、左边、右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7. 图形的位置:学习认识和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学习分辨在前、在后、在中间等。
8. 顺序的认识: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操作,如根据规定的步骤进行排队、进行指定
的活动等。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的主要知识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
对性的教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和顺序》

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和顺序》位置练题位置包括“前”、“后”、“左”、“右”、“上”、“下”。
一、我会填。
1、(首)排在最前面,(尾)排在最后面。
2、(头)的前面是(身体),后面是(尾巴)。
3、(头)的前面有(两)只小动物,后面有(一)只小动物。
二、我会选。
头)的(左)面是(一只小鸟)。
头)的(前)面是(一只小兔)。
在(身体)的(上)面。
在(尾巴)的(右)面。
三、我会画。
1、在○的右边画☆,下边画▲,上边画□,左面画●。
四、看图填上“前”、“后”。
1、在最(前)面。
在最(后)面。
2、在(前)面。
在(后)面。
3、前面有(两)只动物,后面有(一)只动物。
五、看图填上“左”、“右”。
1、在(左)边。
2、在(右)边。
3、在(左)边。
4、在(右)边。
六、看图填上“前”、“后”。
1、XXX跑在最(前)面。
2、XXX跑在最(后)面。
3、XXX在XXX的(后)面。
1)小狗跑在最(前)面,小象跑在最(后)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后)面,小狗跑在小兔的(前)面。
3)小兔跑第(一),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前面还有(两)个。
七、看图填(左、右、前、后)。
4、XXX在小利的(后)面。
5、小利的前面是(一只小熊)和(一只小狗)。
八、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号码是(2)。
右手的号码是(1)。
九、用上、下、左、右填空。
1、小熊猫在小猴的(右)面。
2、小鱼在布娃娃的(下)面。
3、XXX在熊猫的(左)面。
4、小兔在熊猫的(右)面。
5、小猴的(左)面是小狗。
6、小猫的(右)面是小鱼。
在(○)的右边,○在(□)的左边,(◆)在○的下面,▲在(☆)的上面,一共有(五)个图形。
在第(一)层第(二)间。
在第(三)层第(四)间。
在第(二)层第(三)间。
在第(四)层第(一)间。
十、第几我来定。
1、数一数,圈一圈。
1)从右数第3个:(小熊)2)从左数第4个:(小兔)3)从右数第2个:(小象)4)从左数第5个:(小老虎)2、看一看,填一填。
小学数学位置和顺序知识点

小学数学位置和顺序知识点
小学数学中的位置和顺序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比较大小: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包括使用不等号(<, >)进行比较。
2. 数字的顺序:学习数字的顺序,包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3. 数字的相对位置:学习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包括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在
数轴上标记整数。
4. 给予位置信息进行推理:学习使用位置信息进行推理,包括在图形或数轴上给出一
些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此信息回答问题。
5. 数字的位置值:学习如何读写多位数,以及如何确定数字在数位中的位置值(个位、十位、百位等)。
6. 对数字位置值的操作:学习使用数字的位置值进行加减法运算,以及理解进位和退
位的概念。
7.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包括使用分数线和对分数进行通分。
8. 数字的序数词:学习使用序数词表示第几位,例如“第一”、“第二”等。
以上是小学数学中涉及位置和顺序的一些知识点,老师会根据小学阶段的教学计划和
课本内容进行具体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位置与顺序》知识点归纳【知识点】: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知识点】:
综合运用前面三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