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阅读材料
五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

小江珊被救
1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 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 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 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 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 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这是一 群 的人民子 弟兵。
大江,永远 铭记着1998年的 夏天,铭记着我 英勇的人民子弟 兵。
泥巴裹满裤腿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 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 悔 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 时回 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谁最累 我的乡亲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姐妹
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 谁最累 我的乡亲 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姐妹 姐妹
23 大江保卫战
执教: 高庙王第一小学 吴东焕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 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 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 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 告急!……
Hale Waihona Puke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 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 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 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 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 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 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 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 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 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 是伤痕累累。
这是一 群 的人民子 弟兵。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
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 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 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 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 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 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 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1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1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这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1、文中“狂风”、“巨浪”、“撕扯着堤岸”等词语突出了
2、仿照“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样的句式写一组句子:
、
、
、
等成语来赞美他们。
同时
我想到了
(谁)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
为荣,以
为耻”
3、学了《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抗洪官兵
的崇高精神,我们可以用
4、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用“‖”分层,并用小标题根据概括层意。
小学语文_《大江保卫战》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江保卫战》之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探究《大江保卫战》中点面结合的手法及其作用。
2、组文阅读《燕子专列》和《十里长街送总理》,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并汇报。
3、学以致用,场景描写中的点面结合,交流写作中的点面结合。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大江保卫战》这一课进行了学习,感受到了1998年解放军战士大堤抢险的宏大场面,场面写得感人,大家都喜欢读,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个场面的,又是如何把场面写得这么感人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秘密吧。
二、体会什么是面,面的好处1、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都写了哪些人在抗洪抢险呢?请到课文中圈画出这些人。
学生汇报2、你们找到的这些词语就告诉我们,这一自然段写了很多人在抗洪抢险,这些词语我们叫做标志性词语,找到了这些标志性词语,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知道,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一大群人抗洪的场面,那么像第二自然段这样,作者先对一大群人进行描写就叫面的描写(板书)3、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刚开始的时候,先进行面的描写呢?请你认真思考,思考之后小组之内互相讨论。
学生汇报4、像第二自然段这样,当一件事参与人数众多、场面宏大时,就适合用面的描写。
(板书:宏大)三、体会什么是点,点的好处1、学习第四自然段,抓标志性词语分清点。
2、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点的呢?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黄晓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3、学生汇报交流,抓住动作及语言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4、思考: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黄晓文这个点来写呢?扎铁钉这件事很典型,我们叫它典型事例!而黄晓文这个人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板书:典型)5、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写点?四、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1、指出这篇文章中场面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2、深入探究:点面结合的作用。
教师总结:点面结合,能够更全面、细致地展现活动场景,使我们对整个场景有了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
3、学习第五自然抓标志性词语,理清是面的描写。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

快速阅读第2-5自然段,请各小组从2、4、 5自然段中自选一自然段按要求共同学习。
• 第2自然段:面对洪水的肆虐,战士们又是 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当时的场面。 • 第4自然段: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 用一个词来概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第5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为什么让自己感动。这一节在句式、 修辞手法上有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 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 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 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 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 荆江 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 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 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 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 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 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第二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 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 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 荆江 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 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 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 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 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 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23.大江保卫战

汹涌的激流中,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 飞向漂动的树梢, 飞向灭顶的房屋, 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
安造垸
簰洲湾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 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
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 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
红五星
迷彩服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 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 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 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 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 他们的大救星。
一看 一拔 二话不说
一咬牙 三下两下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 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 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 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 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 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 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 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 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 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
这是一场
的大江保卫战!
这是一群
的人民子弟兵!
风声雨声涛声, 声声震耳; 雨水汗水血水, 水水相融。”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 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 的人民子弟兵。
是谁用强者的歌呼唤他们的兄弟姐妹,把一个个素不 相识的人,从死神面前拉向一个鸟语花香五彩缤纷的世界? 是谁,敢与洪水拼搏?是谁,敢与地震搏斗,为抗震救灾 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同有一颗 坚定的心。他们是长江边殊死搏斗的巨龙,他们是地震中 最可爱的人,是中国人心中永不倒塌的精神支柱,他们是 真正的龙的传人!
万分危急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 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 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日夜兼程:(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大江保卫战》资料:阅读1

《大江保卫战》资料写景类、游记阅读晋祠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
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桥()有河,亭()有井,路()有溪。
石()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
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成缕缕的丝,□在河底,□在岸边,□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成一条条大飘带,□亭□榭,冉冉不绝。
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1.根据原文填空。
(7分)(1)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2)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金牌阅读提优训练 第 三 单 元 8 大 江保 卫 战

第三单元【阅读导航】本单元中《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热情赞颂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与之配套的有新闻报道《飓风中的两个瞬间》和《勇者无畏仁者无敌:班达亚齐总医院见闻》;《真情的回报》表现了有付出就会得到回报的人间真情,与之配套的有讴歌人间真、善、美的《捐赠》、《五瓣丁香》;《莫泊桑拜师》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与之配套的有关于写作方法的《任伯年画猫》和英国女作家J·K·罗琳成才的故事《从灰姑娘到名作家》;《古今贤文》(志向篇)劝告人们要树立远大志向。
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理想,与之配套的有杂谈《在逆境中成长》和《被放弃的理想》。
8 大江保卫战[课文在线]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1、按要求写词语。
⑴从文中摘录由“然”字组成的词,说说词在句中的意思。
()然;()然⑵按要求写出“然”字组成的词表示态度坚决:()然;表示肯定:()然;表示闲适:()然;表示气愤:()然;表示和以前一样:()然;表示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⑶按要求根据以上这段文字填上合适的成语。
①事情紧急();②环境险恶();③官兵们行动快();④官兵们英勇顽强抗洪();⑤官兵们的精神伟大,感人之深:()2、读读文中画“―――”的句子,并仿写一句。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3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大江保卫战》课内短文分析3
导读: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______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_________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______;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______。
滔滔的洪水中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短文中的“红五星”、“迷彩服”是指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连续的三个“飞向”表现出_________。
两个“哪里有……哪里就有……”表现出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______留给人民,把______留给自己。
三个“看到了”反映了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阅读材料
大江保卫战阅读材料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门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勇地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大江保卫战阅读题目 1.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
语。
肆虐嶙峋鏖战日夜兼程惊心动魄
2.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江保卫战阅读答案1、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鏖战:激烈地战斗;苦战。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惊心动魄: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见修正15
3、记叙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为了保卫长江大堤,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开赴抗洪前线,与疯狂的洪水展开气壮山河的保卫战,热情地讴歌了当代最可爱的人的崇高精神。
大江保卫战原文
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
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
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