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复习资料总结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复习资料总结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复习资料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孝敬父母:包括做家务、尊重父母、孝顺敬爱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主动地关心父母、孝顺父母。

2. 诚实守信:学生需要懂得说实话,不撒谎,不偷东西。

同时,还需要诚实守信,履行自己承诺,不轻易违背诺言。

3. 勇敢正直:学生需要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挑战。

面对错误,要勇敢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

同时,还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做不正当的事情。

4. 尊敬师长:学生需要尊重师长,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乱扔废纸、乱涂乱画等。

同时,还需要尊重老师的教育,听从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5. 爱护环境:学生需要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不乱丢垃圾,不破坏植被,保持环境清洁整洁。

6. 热心助人:学生需要有爱心,乐于助人。

主动关心同学、朋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分享快乐。

7. 反对欺诈:学生需要维护公平正义,不欺负他人,不从他人身上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8. 团结互助:学生需要与同学团结互助,不争吵打架,不欺负别人,共同创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以上是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复习资料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复习资料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复习资料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复习资料总结一、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其道德意识;2.倡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品德;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4.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教育内容本册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友爱和团结学习团结友爱,理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团队集体成果的意识;2.守信和诚实学习守信诚实,注重诚实行为的重要性,3.感恩和关爱学习感恩和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感恩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4.尊重和表达学习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注重言行的尊重和礼节;5.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生活上的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6.健康生活学习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7.独立自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育方法1. 互动教学品德教育主要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进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情景教学学校课堂的教学活动可以与实际生活情景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思考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接受道德价值观。

3. 游戏教学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活动1.教师示范老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如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示范合作、分享,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正面榜样。

2.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例如,扮演孝顺的孩子或友爱的朋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这些品德观。

3.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解决问题方法、遵守规则等,培养学生思考和沟通的能力。

4.情景模拟老师可将一些现实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和体验,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品社四下复习提纲

品社四下复习提纲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锦绣中华是我家一、基础知识1、地球仪上的横线叫(纬线),纵线叫(经线)。

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长的经线是(一样长)。

2、车牌第一个字的意思是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河北省(冀)河南省(豫)云南省(云)辽宁省(辽)黑龙江省(黑)湖南省(湘)安徽省(皖)山东省(鲁)新疆维吾尔(新)江苏省(苏)浙江省(浙)江西省(赣)湖北省(鄂)广西壮族(桂)甘肃省(甘)山西省(晋)内蒙古(蒙)陕西省(陕)吉林省(吉)福建省(闽)贵州省(贵)广东省(粤)青海省(青)西藏(藏)四川省(川)宁夏回族(宁)海南省(琼)。

3、(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支持了“地球是球体”的说法。

4、人类第一次亲眼印证地球是一颗水蓝色的星球,是在(1961年)由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在人宇宙飞船升上太空所见。

5、在地球仪上,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160°E)和(20°W)两根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6、世界上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七大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7、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位居第三;祖国的最西点是(帕米尔高原);最南点是(曾母暗沙);最北点是(漠河以北);最东点是(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

8、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自治区。

直辖市有(上海)、(天津)、(重庆)、(北京)。

9、我国有56个民族,有少数民族有(满族)、(壮族)、(苗族)、(藏族)、(回族)、(彝族)、(蒙古族)、(朝鲜族)、(高山族)、(布依族)、(维吾尔族)等等。

10、我国主要有五种地形,即:(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山地)。

我们生活在华北平原。

二、简答1、现实中有哪些现象可以支持“地球是球体的”理论?答:远方的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月亮的阴晴圆缺;2、有首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说明了什么我国河流的走向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说明我国很多江河是从西向东流的。

四年级下思品知识点

四年级下思品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知识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 填空题。

1、我们看地图时要先看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确定方向才能确定地图上的某一点的方位、知道比例尺,才能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的内容。

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的内容。

2、中国的地图像一只雄鸡,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车牌的第一个字代表车辆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例如(闽A17359),闽代表福建省的简称。

,闽代表福建省的简称。

3、我的家乡在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东北与浙江省毗邻,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

万平方千米。

陆地海岸线长达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千米,以侵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位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第一位。

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

4、福建的古代名人有(朱熹)、(宋慈)、(郑成功)(黄道周)(李贽)(林则徐)等,近现代名人有(林纾)、(冰心)、(林语堂)(郑振铎)(林徽因)(林丹)(陈忠和)等。

忠和)等。

5、我国主要有五种地形,我国主要有五种地形,即:即:高原、、平原、丘陵和山地。

丘陵和山地。

我们生活在华东地区,我们生活在华东地区,我们的家乡多山地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我国的三大平原是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6、老家就是我们祖辈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

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乡土文化)中成长起来。

四年级下册品社单元复习之二

四年级下册品社单元复习之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单元复习之二知识梳理1、我们需要的所有物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是生产出来的。

2、来自农村,通过种植、饲养、捕捞得来的是农产品。

来自工厂,通过对原材料加工而成的是工业品。

3、农村有进行农业生产的广阔天地。

农田里的庄稼、山坡上的果树、操场上的牛羊、海边的渔场,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地区,这些自然条件不一定相同,因而人们生产的农产品种类会有所不同。

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尽相同。

边远山区可以看到一家一户、以人力畜力为主的劳动场面,而在东北地区的农场,则可以看到机械化作业的场面。

6、在现代蔬菜大棚里,新一代“菜农”采用无土栽培和计算机自动控制,不再把蔬菜种在地里。

7、依靠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8、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每人负责一道工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

研发部门的人员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研究和开发新产品。

质检员的工作是在产品出厂前进行质量检验。

销售部门的人负责对产品进行宣传销售。

9、商品的变化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会刺激人们不断产生新的需求。

因此,产品的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0、相传两千多年前,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发明了锯。

11、我们的社会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个行业就像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各有各的用处。

各个部件组合在一起,相互配合,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12、行业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求不断变化的。

有些行业逐步消失(比如手工打铁),有些行业开始兴起(如信息技术),有些行业发生着变化(如木材加工也由手工锯木发展为机械锯木)。

13、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14、由于行业的不断变化,以及各行各业需求量的不断变化,人们从事的工作也会不断改变。

四年级下册品社知识汇总

四年级下册品社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一.填空1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于(批评自己)。

2诚实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遵守诺言,说到做到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守信用)人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4一个人的信誉是慢慢建立起来的。

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并(尽力做到)。

5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信赖)。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播种(真情),才能收获(友谊)7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诚信,就是我们美好的开始!8、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说的和做的(一个样);诚实,就是(敢作敢当),不隐瞒事情的(真相)……(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9、诚实就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就要敢于说(“不知道”)……10、砍倒樱桃树的诚实男孩是(乔治·华盛顿),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1、没有什么比(说谎)更让人羞愧的,也没有什么比(诚实)更让人愉快的。

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于(批评)自己。

12、俗话说:纸包不住火。

当你说了第一个谎,为了圆谎,往往就得说第二个谎。

一个经常(说谎)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

13、很多事没有人会知道,除了(你自己)。

诚实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这样,你心里才会觉得(轻松)、(坦荡)。

14、宋朝诗人(晏殊),因为发现皇帝出的文章题目自己曾经写过,而请皇帝另外出题。

他的(诚实)的品德得到人们的称赞。

15、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小时候向别人借书能按时归还,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6、(遵守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守信用),人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17、一个人的(信誉)是慢慢建立起来的。

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并尽力(做到)。

18、对别人做出(承诺)前,我们要先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到)。

最新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期全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期全册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期《品德与社会》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我们看地图时要先看的,可以分别确定地图上的某一点的方位,确定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读懂地图上表示的内容。

2、车牌第一个字的意思是省(区)简称。

重庆市车牌第一个字是渝。

3、我国主要有五种地形,即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山地。

我们生活在四川盆地。

6、老家就是我们祖辈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

7、重庆的风景名胜有大足石刻、长江三峡、白帝城、古剑山等。

8、我国现存的最大古代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9、我国有两个“天池”,分别在新疆和吉林省。

10、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我们就是在浓浓的乡音、乡情、乡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11、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贵州苗家吊脚楼、福建的客家土楼和江南水乡民居都是有名的老街老屋。

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我们每日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活用品。

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2、我们学要的所有物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是生产出来的。

3、来自农村,通过种植、饲养、捕捞得来的是农产品;来自工厂,通过对原材料加工而成的是工业品。

4、由于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区,人们生产的农产品种类也不同。

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东北地区是春小麦,华北地区是冬小麦,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特点是发展历史悠久,但地区发展不平衡。

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人力和畜力,使用手工工具,施用农家肥料,进行精耕细作。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机械和现代化科技成果,通过改良品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种田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7、农业为工业生产、商业、交通运输及建筑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8、电视机的发展和生产工具改进源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浙教版品社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浙教版品社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目标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社会知识,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意识。

二、复习内容1、社会常识复习:本学期学习的社会常识,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国家与世界等方面的知识。

2、历史与文化复习:学习过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常识等。

3、地理与环境复习:地球的构造、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环境保护等知识。

4、道德与价值观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

三、复习方法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期末考试的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制作复习笔记:将所学知识整理成笔记,重点内容要突出,方便复习。

3、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4、课堂讲解: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疑问,提高学习效果。

四、复习建议1、合理安排时间:复习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

2、多角度复习: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如观看视频、听讲座、做练习等。

3、重视实践操作: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操作,如社会调查、环保行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时事热点: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动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5、互相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心得和经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浙教版品社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目标1、巩固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2、加深理解,提升综合运用能力3、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二、复习内容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念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与特点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与内容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评价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概念与理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公民意识与行为规范3、传统文化与道德礼仪4、社会规则与法律法规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与知识点1、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2、人际交往与社会参与3、社会文化与民族团结4、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际应用与问题解决1、分析社会现象,探究社会问题2、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素养3、结合生活实际,提高道德素质三、复习方法1、系统复习,巩固基础按照复习计划,全面覆盖教材中的知识点,系统梳理,巩固基础。

品社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oc

四年级下册品社知识点1、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

食物有的是土地上种植出来的,如粮食、蔬菜。

有的来自河湖、海洋,如鱼虾等水产品。

有的来自家养的鸡、鸭、牛、羊。

如牛奶、鸡蛋、肉类。

2、需要是人们的要求,其中维持生命所必要的,被称做基本需要。

3、萝卜生长收获时间为7月中旬种植,11月收获。

4、种萝卜的过程:播种一间苗一除草一培土一浇水一收获5、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在自然条件下,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收获。

6、水稻地种植过程:育秧秧—除草、追肥一收获一脱粒、打场7、水稻在春寒还没完全过去就在大棚里长得郁郁葱葱了。

(育秧)8、会背24节气歌,它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最适合黄河中下游的北方地区。

如山东、河北、河南。

其他地区要根据当地的情况适当调整。

9、春雨惊大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各字代表的节气要知道。

10、春分在3月21日,夏至在6月22日。

秋分在9月23日。

冬至在12月22日11、农业生产为什么有很强的区域性。

各种农作物所需要的土壤,气候不同,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形成各地不同物产。

12、可以把全国划分为五大部分,东北、北方、南方、西北、西南。

13、东北农作物有大豆、水稻、小麦、杂粮。

北方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杂粮、棉花、苹果。

南方农作物有水稻、杂粮、柑橘。

西北农作物有杂粮、棉花、苹果。

西南农作物有杂粮、青程。

14、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土壤、气候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地区适合种植杂粮、苹果等。

15、我国自古就有的是小麦、甘蔗、苹果、大豆。

从异域引进的有玉米、花生。

16、玉米起源于墨西哥、秘鲁17、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粮食产量多,而且蔬菜占全球的60%是世界上第一大蔬菜生产国。

大棚蔬菜占世界70%以上。

18、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变得越来越硬,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也造成了危害。

19、如何解决农药残留现象:①生物治虫(以虫吃虫)②以菌治虫③植物杀虫④病毒治虫⑤动物天敌治虫20、化肥则尽量用农家肥代替。

四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资料一、填空。

1、(食物)是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

2、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

4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区域性)。

5、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的进步。

6、(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水利工程之一)。

它是2000多年前(秦国)的(李冰父子)率众建造的,既有利于(排泄洪水),又有利于(灌溉农田)。

7、新疆沙漠地区的引水工程叫(坎儿井)。

8、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是(袁隆平)。

9、(通信技术)的发展使通信家族不断得到更新,(缩短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每个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得(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看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的权利。

11、“一年无四季,十里不同天,风吹石头跑,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是(青藏高原雀儿山)的气候特点。

12、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是(张骞),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是(郑和)。

13、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能够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使我们了解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欣赏精彩的电视节目,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

14、(书籍)和(报刊)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15、交通标志中,黄色表示(警告),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指示)。

16、(安全生活)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

17、避免火灾发生的关键是(“防患于未然”),防火要从(每天)做起,要从(自我)做起。

18、(养蚕)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19、(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要点第四单元土地养育我们一、填空1、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

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做(基本需要)。

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懂得了在自然条件下,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5、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粮食产量多,而且蔬菜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0%),是世界第一蔬菜大国,特别是大棚蔬菜面积已占到世界(70%)以上。

然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变得越来越硬,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也造成了危害。

6、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又逐渐学会了(种植),然后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成为了人手的延伸。

7、(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类的进步。

8、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

9、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

2000多年前,秦国的(李冰父子)率众建造了都江堰。

都江堰的建立,既有利于(排泄洪水),又有利于(灌溉农田),由此形成了富饶的成都平原。

(都江堰)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0、坎儿井用来(保存和运送)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供人们使用。

11、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12、(科学种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13、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9),人口却占到了世界的(1/5)以上。

14、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也逐渐发展起来。

15、(雄伟壮观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16、我国的农历,是古代劳动者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与月球运动的规律编制出来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

农历把农业生产的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17、养蚕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18、(茶文化)是中国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19、农耕地区的主要食物是(粮食和蔬菜),沿海地区喜欢吃(各种水产品),在牧区,饮食以(肉和奶)为主。

20、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傣家人的(竹筒饭),蒙古人的(手扒肉),新疆人爱吃(馕和羊肉);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主要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泰国(树叶包制的饭团),韩国的(石锅拌饭和泡菜)。

21、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

有(24)个节气,我们这里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柑橘等)。

22、对于农作物的生长。

最重要的;因素有(土壤、阳光、水、肥料)。

23、(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涨落的变化进行农业生产。

他们根据河水的这种变化,把一年分为(12)个月,把一年定为(365)天,编制出古代的(太阳历)。

我们现在沿用的公历,就是从这种历法发展而来的。

24、(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伟大工程,它是世界古建筑的奇迹,同时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5、(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25、古代新疆人为了保存和运送天山融化的雪水,发明修建了(坎儿井)。

26、(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7、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大米、生猪、苹果|)等。

28、我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诗人(屈原)。

29、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上的五色土体现了我们祖先对(土地)的崇拜。

二、简答1、什么叫需要?什么叫基本需要?需要就是人们的要求。

人们的需要有很多,其中有些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为基本需要。

2、你知道每天吃的食物是从马里来的吗?答、这些丰盛的食物,有的是土地上种出来的,有的来自河湖、海洋,还有的来自家养的鸡、鸭、牛、羊。

3、为什么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区域性?答、因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是不相同的,所以人们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选种适宜的农作物,由此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物产。

4、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那些因素是最重要的?答、土壤、温度、湿度、气候等。

5、你知道那些农作物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哪些是从异国他乡引进来的?答、我国自古就有的:小麦、苹果、大豆、甘蔗。

异国引进:花生、玉米。

6、说说人们农业生产方式是怎样变化的?答:从用牛耕地到用拖拉机耕地;从用镰刀收割到用联合收割机收割。

7、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有哪些?答:四川的都江堰、新疆的坎儿井。

8、列举科学技术改变农业的例子。

(1)无土栽培不仅可以加快植物生长,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耕地。

(2)温室技术的推广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3)水产养殖已经摆脱了单纯的捕捞模式,发展成为养殖业,被称为“水上放牧”.(4)规模养鸭、养鹅可以生产更多优质的禽、蛋。

(5)现代化饲养场用科学方法喂养牲畜,提供更多畜产品。

9、你知道我国都出口哪些农产品吗?答:有猪肉、米、棉花、苹果等。

10、你知道我国都进口那些农产品,是从哪里进口的?答:从巴拿马进口香蕉可可、咖啡;从伦敦进口牛;从堪培拉进口羊。

11、我们沿用的公历是怎么发展而来的?答: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涨落变化进行农业生产。

他们根据河水的这几种变化,把一年分为12个月,把一年定为365天,编制出古代的太阳历。

我们现在沿用的公历,就是从这种历法发展而来的。

12、星期是怎么发明的?古巴比伦人在两河流域挖渠灌溉,发展农业。

他们把每个月分为四个星期,以七天为一个星期。

13、你知道那些节日与农业生产有关?(1)汉族:春节、端午、中秋。

(2)少数民族:藏族的“洛萨尔”(藏历新年)预祝风调雨顺、彝族、白族的火把节祝愿五谷丰登。

(3)外国:北美的感恩节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日本过年“打年糕“祈盼来年更好的收成。

14、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答: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出的农产品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15、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肉类和奶制品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从泰国的吊脚楼里,用树叶包制的饭团经过烧烤,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垂涎欲滴。

石锅拌饭和泡菜是韩国的传统美食。

许多农作物都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我们餐桌上的食物。

16、豆腐的制作工序?答:黄豆也叫大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栽种。

黄豆可以用来榨油,也可以直接食用。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加工黄豆的传统,黄豆经过加工,成为好吃、容易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并为此发明了一整套加工工艺,这就是豆腐的制作。

制作豆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豆经过许多道工艺,才制作成人人爱吃的豆腐和各种豆制品,它的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人们的劳动。

制作豆腐的工艺很早就被传到世界各地。

工序:1、洗净黄豆,用冷水泡发。

2、用小石磨或豆浆机把豆子磨碎。

3、把磨好的豆子放在细纱布里过滤,过滤时拉住纱布的四个角摇动,滤出豆浆。

4、把滤出的豆浆放到锅里,用火煮开。

5、把调好的卤水、石膏或凝固剂一点一点地倒进煮好的豆浆里,边倒边不停地搅动,这叫点豆腐。

6、用纱布垫底,把点好的豆腐放在木盒或带眼儿的塑料盒中(最好是长方形的),上面用木块或砖头压住,挤出多余的水分,豆腐就做好了。

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一、填空1、用(电子信箱)只需几秒就能把信发出去。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走进千家万户。

电话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我国平均每(四)人就拥有一部电话。

3、在通信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发明,进一步增强了人类的(通信能力)。

这些先进的通信技术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人们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4、一封信从(寄出)到(接收)要经过许多环节,这其中渗透着(邮局)工作人员的辛勤与汗水。

5、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我们要遵守它的“交通规则”,也就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法规)。

6、同学中间也可能发生过违反通信法则的行为,也许你们没意识到这是(违法)行为。

我们应自觉遵守(通信法规),尊重他人的(通信权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通信权利。

7、为了尽快把远方亲人的消息送到人们手中,(邮递员)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

他们辛勤的汗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意),人们称他们是(绿衣天使)。

8、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只有几条土路“晴天一脸(土),雨天一脚(泥)”,去镇上赶集也要起个(大早),还要走(很远)的路。

9、在我们生活中,有笔直平坦的(柏油马路),有崎岖陡峭的(山路),有乡间的(羊肠小路),有波涛滚滚的(水路)。

各种道路上都留下了人们的(足迹),都印刻着时代的(变迁)。

10、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努力下,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如今,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地方便,交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11、在南方,碧波荡漾的古老水路仍然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

12、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极大地拓展了城市交通的空间。

13、我由衷的为我们国家道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14、道路建设离不开(筑路)工人和(养路)工人劳动,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15、雀儿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被称为(生命禁区),四川公路局雀儿山五道班班长(陈德华)和他的工友已经坚守了(20)多年。

16、养路,算不上(复杂)劳动。

养路工的岗位(平凡)的连司机都很少注意,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简单的劳动,离不开这些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

17、在唐代,我国就造出了可以容纳(六七百人)的大船。

在当时,船前进的动力主要靠(风)力和(人)力。

5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的船,可以乘坐(上千人)。

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建造(大型)船只技术的国家之一,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的造船术和航海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9、郑和下西洋是使用的船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20、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1、无论是(广播)、(报刊),还是(电视)(网络),各种媒体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我们应该让父母(了解)我们的想法,同时也应该(体谅)他们,我们应与他们试着(沟通)。

在社会生活中,(沟通)与(交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