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帕金森病例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背景介绍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减弱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位60岁男性患者的帕金森氏病病例,包括病例背景、症状展现、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
病例背景患者信息•姓名:李先生•性别:男•年龄:60岁•病史:无明显疾病史•家族史:无相关疾病主要症状1.随着疾病进展,李先生开始感到全身乏力,尤其是双腿和双臂。
2.李先生出现静止性震颤,经常发生在右手和右腿。
3.运动减弱:李先生的步态开始变得缓慢,行走时姿势笔直,且腿部活动幅度受限。
4.李先生感到全身肌肉僵硬,尤其是颈部和四肢。
诊断过程李先生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关注,并咨询了医生。
以下是他的诊断过程和检查结果:临床检查1.神经学检查:李先生的静止性震颤在休息时明显增加,行走时减轻。
肌张力增加,腿部肌张力明显高于上肢。
步态缓慢,行走时姿势笔直,条形动姿势。
眼窝反复闭合。
2.深脑电图(DBS):显示巴士基体节皮质通路的异常。
辅助检查1.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检查显示基底节异常兴奋,前额及顶颞区离散棘波,慢波增多。
脑磁图显示休息震颤时增加的θ波活动。
2.脑部CT扫描:未检测到异常。
3.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中脑黑质体积减小及下丘脑部分异常。
4.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AT Scan):显示多巴胺转运体密度减少。
诊断结果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李先生被诊断为帕金森氏病。
该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1.多巴胺激动剂:如左旋多巴,通过增加脑内多巴胺水平来缓解运动症状。
2.抗胆碱药物:如苯海索,通过减少胆碱能兴奋性来减轻肌肉僵硬和震颤。
T抑制剂:如司酮肟,可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作用时间,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1.物理治疗:通过锻炼和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李先生改善肌肉僵硬和提高运动能力。
帕金森病例分享

警示征象
(三)警示征象:
发病5年内出现快速进展的步态障碍,以至于需要经常使用 轮椅。 (PSP,MSA)
运动症状或体征在发病5年内或5年以上完全不进展,除非 这种病情的稳定是与治疗相关。 (VP,药源性PD)
发病5年内出现球麻痹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发音困难、构音 障碍或吞咽困难。 ( PSP,MSA)
帕金森病病例分享
一般情况
患者:邓某 性别:男性 年龄:50岁 职业:木匠 主诉:行动迟缓3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活动稍不灵 活,当时未予重视。于今年2月份因上述症状加重就 诊于湘雅医院诊断“帕金森病”,予口服“艾地苯醌 、多巴丝肼、胞磷胆碱钠”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 。近半年来,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活动缓慢,右手不能 持筷,言语不流利,偶有视物模糊。近2月逐渐发展 至左侧肢体进行性活动迟缓,右手不自主抖动,尤其 激动、紧张时易出现。目前患者穿衣、系纽扣尚可自 理,起床、翻身较缓慢,尚能单独行走。入院时患者 神志清楚,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发病5年内出现吸气性呼吸功能障碍,即在白天或夜间出现 吸气性喘鸣或者频繁的吸气性叹息。 (MSA)
发病5年内出现严重的自主功能障碍,包括:体位性低血 压;发病5年内出现严重的尿潴留或尿失禁。 (MSA)
发病3年内由于平衡障碍导致反复(>1次/年)跌倒。 ( P SP,MSA,CBD,VP)
PD的诊断:
• 苍白球 ( GPi ) 帕金森病 ( 异动症 )
小结
✓ 原发性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目 前无法根治。
✓ 掌握PD的诊断标准,尽早识别PD。 ✓ 对于原发性PD治疗需要全程管理,早期诊断,早期
开始治疗,药物治疗为首选,在控制运动症状的同 时关注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帕金森综合征病历书写模板

帕金森综合征病历书写模板病历模板病历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就诊日期:主诉:患者主要以以下症状为主诉1.静止时震颤:患者静止时手部,头部或嘴部出现不自主震颤。
2.姿势不稳:患者经常出现姿势不稳,易发生摔倒的情况。
3.运动缓慢:患者的动作缓慢,行走步态不协调,身体僵硬。
4.语言障碍:患者说话变得模糊不清,节奏不匀速。
现病史:1.疾病发生时间:患者疾病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起因。
2.主要症状:详细描述患者目前主要出现的症状及其时长。
3.症状进展: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不同阶段的症状变化。
4.医院就诊情况:患者之前就诊过哪些医院?服用过哪些药物?治疗效果如何?既往史:1.既往疾病: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家族史:有无家族中存在帕金森综合征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个人史:1.职业史:患者从事的职业,是否长期接触有毒物质。
2.吸烟酗酒史:患者是否有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
3.药物史:患者是否长期使用特定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等。
体格检查:1.神经系统检查:患者四肢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等的检查结果。
2.震颤评估:患者静止状态下震颤的频率,幅度等评估结果。
3.步态检查:患者行走时的步态是否异常,是否摇摆。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患者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
2.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或CT等检查结果。
3.脑电图: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有无异常波形。
4.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查结果。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得出的主要诊断。
治疗方案:综合患者个人情况,制定出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内容。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对治疗后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
随访计划:制定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复查时间、复查项目等内容。
备注:其他与病情相关的附加信息。
帕金森病病例分析

帕金森病病病例分析女性,64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2年入院现病史: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右手活动不灵、无力,静止时右手抖动,逐渐渐重。
1年前右腿也无力,行走时右下肢发僵。
曾按脑梗死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近半年患者感全身僵硬感,行走速度明显减慢。
发病以来智力正常,无吞咽困难,无肢体麻木,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服用硝苯地平片10mg,每日3次;病前无其他疾病及服用抗精神病药史。
否认家族史。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
面部表情略呆板,计算力、记忆力及定向力均正常。
颅神经检查正常。
四肢肌力正常,右手静止性震颤,颈部及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右侧更著。
轮替动作缓慢,行走步幅小,右上肢伴随动作幅度小。
指鼻准,跟膝胫试验稳。
深浅感觉正常。
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
辅助检查:头MRI:未见异常。
诊断:帕金森病治疗:可以先应用多巴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时可以应用美多巴。
病例分析病例特点:老年女性,隐匿起病,缓慢进展。
主要表现为肢体活动不灵活、运动缓慢,右手静止性抖动。
症状从一侧肢体逐渐波及另一侧肢体病前除高血压外无其他疾病及特殊服药史。
神经系统检查主要表现为表情呆板,右手静止性震颤,肌张力铅管样增高,运动缓慢,轮替动作慢,行走时步幅小、伴随动作少。
头颅MRI未发现明显异常。
定位诊断:患者主要表现为右手静止性震颤,肌张力铅管样增高和运动缓慢,定位于锥体外系。
定性诊断:患者有运动缓慢和肌张力增高,符合帕金森症状诊断。
患者为老年人,隐袭起病,缓慢进展,症状从一侧开始,除锥体外系受累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受累证据,病前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及其他疾病史,考虑诊断为帕金森病。
鉴别诊断:1)与其他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鉴别:该患者除了锥体外系的症状以外,没有锥体系、大脑皮质、小脑、自主神经受累及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不支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诊断。
2)与继发性帕金森病鉴别:除高血压外,患者无其他疾病史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不支持继发性PD。
帕金森病例七则

帕金森病例七则帕金森病例一:小写症年龄:50性别:男症状:一年前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小写症,轻度右肩疼痛和步态缓慢。
查体显示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和右侧半身运动迟缓,诊断为帕金森病,H-Y分期为1期。
策略:考虑是否药物治疗,这样的患者通常在早期就需要药物控制,而年龄较小的患者尽量避免应用左旋多巴制剂,首选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帕金森病例二:抑郁年龄:30性别:女策略:6个月的帕金森病表现同时伴有抑郁。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夜间双足痉挛导致无法入睡,右侧半身的震颤和运动迟缓,睡眠四十五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
策略: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有足部肌张力障碍,睡眠后帕金森病症状能显著改善。
有些患者容易发生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因此这些患者应尽可能推迟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才是合理的药物,普拉克索对于伴有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效果较好。
帕金森病例三:缺乏平衡年龄:75性别:男症状:病史3年,步态缓慢伴不稳感。
查体牵拉试验后缺乏恢复平衡的能力,H-Y分期为3期。
策略:防止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十分必要,因为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和障碍功能都很严重。
对于70岁以上患者应选择左旋多巴制剂而不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量。
左旋多巴类药物比受体激动剂对姿势不稳的疗效更好。
老年患者服用左旋多巴比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出现幻觉、困倦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要低。
70岁以上患者比年轻患者发生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的可能性小。
对于本例患者可以服用复方多巴,常用剂量为左旋多巴达到600-700毫克/天。
对于有姿势不稳容易跌倒的患者可增加左旋多巴剂量直到姿势不稳得到改善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帕金森病例四:剂末效应年龄:50性别:女症状:病史8年,服用信尼麦(25/100,每天四次)和普拉克索(1毫克,每天3次)。
该患者出现运动症状波动(服药3小时后出现剂末效应),无异动症。
策略:运动症状波动是帕金森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在服用左旋多巴5-7年后的患者容易发生。
一种方法是将复方多巴从标准片转换为控释片或者合用标准片和控释片。
帕金森病病历范文

帕金森病的病历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
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
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该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
这个名称在我国旧的教科书中也是这样的,至今仍有一些非专科医生在使用这个名称。
后来,人们对该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发现除了震颤外,尚有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其它症状,但是四肢的肌肉的力量并没有受损,认为称麻痹并不合适,所以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人体的什么部位发生了病变?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人脑的一个叫中脑的部位。
该处有一群神经细胞,叫做黑质神经元,它们合成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其神经纤维投射到大脑的其它一些区域,如纹状体,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
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至80%以上时,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便减少到不能维持调节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便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正常人中脑有一条狭长的黑色素沉着部位,那便是正常数量的黑质神经元聚集的部位。
而在帕金森病人中脑的相应部位则颜色浅淡,这是黑质神经元减少的缘故。
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什么?迄今为止,PD的病因仍不清楚。
目前的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1)年龄老化: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遗传易感性:尽管帕金森病的发生与老化和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与于同一环境的人,甚至同样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会出现帕金森病。
虽然帕金森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现象,但至今也没有在散发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说明帕金森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帕金森病病例分析

遵循“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用药 原则,即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滴定至 有效剂量,避免突然停药或加量。
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
主要包括运动症状的改善(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 、非运动症状的改善(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等)以及生 活质量的变化。
PART 02
帕金森病病理生理分析
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
神经元丢失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这种丢失 导致纹状体多巴胺水平降低。
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
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存在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形成路 易小体,这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标志。
预防措施建议
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 类,避免或减少药物副作用。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进行康复 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的并发症。
处理策略和方法
1 2
运动并发症处理
根据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 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减 少,导致黑质在T2WI上呈高信号,这 是帕金森病特征性的MRI表现之一。
功能MRI技术在PD诊断中价值
功能MRI技术可以检测帕金森病 患者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状 态,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功能MRI技术,可以观察帕 金森病患者脑内不同区域之间的 功能连接情况,有助于理解帕金
纹状体DA含量减少机制探讨
多巴胺合成减少
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历模板

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历模板
患者自述身体表现为不自主性肌肉颤动、僵硬等症状,已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影响日常生活。
现病史:
患者于数年前发现手部不自主抖动,逐渐加重,并有肢体僵硬、行动迟缓等症状。
近数月来,症状加重,出现面部表情淡漠、言语含糊不清、姿势紧张等表现,抑郁情绪明显。
未就诊过。
既往史:
无特殊疾病史。
个人史:
吸烟史:起病前吸烟,每日约10支。
饮酒史:偶尔饮酒,不规律。
家族史:
父亲患有帕金森病,其他家族成员无特殊疾病。
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受限,表情淡漠,颧部和下颌肌肉僵硬,手部不自主抖动,步态不稳。
诊断:
帕金森综合征
治疗:
口服左旋多巴、多巴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医生签名:日期:
注:本病历仅供参考,具体诊治请遵医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总结
• 1、对于帕金森病人病史及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对治疗极其 重要 • 2、应用治疗药物时要关注药物给病人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有时可能比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影响还要大 • 3、要注意小剂量滴定,逐渐加量,避免患者不能耐受
谢
谢
20
否
0
4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 ,18 (1)期:61-62
16
治疗2周运动功能评估
帕金森病Hoehn- Yahr ( 修正) 分级量表
分级量表 1级 1.5 级 早 期 2级 2.5 级 单侧肢体疾病 单侧肢体合并躯干( 轴) 症状 双侧肢体症状但无平衡障碍 轻度双侧肢体症状, 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 轻至中度双侧症状, 不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 姿 2级 患者症状分级
3级
势不稳, 转弯变慢, 许多功能受到限制, 但能自
理
晚
4级 5级
重度病残, 不需要帮助仍能站立和行走 坐轮椅或卧床, 完全依赖别人帮助
17
期
帕金森病诊疗指南.中国临床医生.2010,38(2):77-79
临床用药体会
• 1、早期治疗要小剂量滴定
• 2、早期应用多发胺受体激动剂时一定要观察患者 有无不良反应,是否耐受
3
既往史及家族史
• 既往史: • 2007年车祸致额面部骨折,保守治疗;外伤致右手食指远 端缺如; • 高血压病史2年,否认糖尿病及冠心病史;
• 家族史: • 无类似疾病;
4
体格检查
• 血压105/67mmHg,心率80次/分,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HR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 肝脾未触及,四肢无浮肿
初始治疗方案
• 治疗药物
息宁 0.125 日三次饭前1小时口服 日三次口服
森福罗 0.1:第 __2__周 •换药治疗方案:
息宁 0.125 日三次饭前1小时口服 早饭前1小时口服
美多巴 0.125
•病情变化:
患者应用森福罗后出现明显的头迷,体位性低血压及嗜睡,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后调整为上述治疗方案
7
长期治疗并发症检查
• 运动波动
症状 晨僵 剂末衰竭 不可预测的衰竭 开/关现象 长时程波动 后期戒断衰退 是/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 异动症
异动症类型 峰值期异动症 早晨足部肌张力障碍 双相性异动症
帕金森病诊疗指南.中国临床医生.2010,38(2):77-79
是/否 否 否 否
8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
患者评分 UPDRS Ⅰ 5
UPDRS Ⅱ
UPDRS Ⅲ
10
32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1):61-62
9
运动功能评价-帕金森病Hoehn- Yahr ( 修正) 分级量表
分级量表
1级 1.5 级 2级 2.5 级 3级 4级 5级 单侧肢体疾病 单侧肢体合并躯干( 轴) 症状 双侧肢体症状但无平衡障碍 轻度双侧肢体症状, 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 轻至中度双侧症状, 不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 姿势不 稳, 转弯变慢, 许多功能受到限制, 但能自理 重度病残, 不需要帮助仍能站立和行走 坐轮椅或卧床, 完全依赖别人帮助
评价结果 0 0 0 0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 ,18 (1):61-62
15
治疗2 周后合并症的评定-临床波动的评估
评价项目 1 “关”是否能根据服药后的时间来预测 “关”是否不能根据服药后的时间来预 测
评价结果 0
2
0
3
“关”会突然出现吗?(几秒钟内) “关”平均所占每天清醒状态时间的比 例
帕金森病的病例报告
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 科 刘立娇医生
患者信息
• 基本信息
姓名:宋某
性别:男
年龄:65岁
患者主诉:走路慢,动作慢2年,加重5天。
2
现病史
• 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走路慢,小步,走路往 前冲,越走越快,停不下来,无跌倒,动作慢,表现为翻 身、起床、起坐、转身、洗漱等动作均慢,但可自行完成, 同时出现右手抖,表现为拿东西时出现不自主抖动,曾就 诊于医大四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米哆吡后上述症 状明显缓解,于1年前改为息宁半片日二次口服,于半年 前由于症状缓解不明显,后将息宁改为半片日三次口服, 5天前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同时出现左右偶尔不自主抖动, 为诊治入院。病来嗅觉减退多年,夜间常有流口水,精神 状态尚可,饮食可,爱睡觉,夜间睡眠时常有大喊大叫, 便秘多年,小便正常。
10
患者症状分级
2.5级
帕金森病诊疗指南.中国临床医生.2010,38(2):77-79
诊断及诊断依据
诊断:
帕金森病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隐匿起病,逐渐进展; 2.主要表现为走路慢,动作慢,走路小步,右手抖 3.查体:前倾前屈姿势,右手动作性震颤,双侧轮 替动作欠灵活 4.影像学未见基底节区病灶; 5.口服息宁治疗后症状改善;
13
治疗 2周后UPDRS评分
患者评分 UPDRS Ⅰ 5
UPDRS Ⅱ
UPDRS Ⅲ
9
25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1):61-62
14
治疗2 周后合并症的评定-异动症的评估
评价项目 1 2 3 4 持续时间 异动症的程度 异动症所致疼痛的程度 晨起出现肌张力障碍
5
专科检查
•神清语明,言语欠清,前倾前屈体位,起步缓慢,慌张步态, 记忆力、计算力减退,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 Ⅴ级,肌张力正常,右手可见动作性震颤,感觉正常,双侧 腱反射对称减退,双侧掌颌反射阳性,病理征阴性,双侧轮 替动作欠灵活。
6
辅助检查
• • • • • • 头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脑软化灶 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彩超示胆囊结石,左肾囊肿 颈动脉彩超示双颈动脉硬化改变并斑块形成,强回声斑块 脑彩超示右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