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大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文化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A.文章和博学。

4.文艺摹仿说以A.亚里士多德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5.A.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A.作品B.艺术家、和观众。

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文学文本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分)1.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开放。

2.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A.象征型文本。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A.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4.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A.个性化趣味。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2 。

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文化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A.文章和博学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4.文艺摹仿说以A.亚里士多德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5.A.表现论分)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文学即一切语言C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A 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宇宙、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B4.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作品中的表现A章节测评(第二章)文学文本“文学概论”分)1分,每小题0.2一、单项选择题(共蕴藉.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1 .象征型文本。

2.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A.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3 A.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趣味。

4.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A.个性化.文法、辞格和语体等具体层面。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017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
1.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

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叙事诗主要包括:。

(0.8
7. 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
三. 判断题(共10题,共6分)
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0.6分)
文学概论-2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
2. 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
三. 判断题(共10题,共6分)
6. 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力。

(0.6分)
文学概论-3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
4. 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
三. 判断题(共10题,共6分)
6. 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0.6分)。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多选题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A.语言层B.形象层C.意蕴层D.余意层E.衍意层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

A.客观性B.寓意性C.细节逼真性D.象征性E.理智性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A.语言形式创新B.社会关怀C.个性化趣味D.观赏的日常性E.文体的模式化5.文学媒介可以分成( )。

1/ 11A. 书写媒介B.承载媒介c.印刷媒介D.传达媒介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

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

A.较为单纯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c.呈现空灵的追求D.显得意味多样7.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A.英雄史诗B.骑士传奇c.神话D.寓言E.民间故事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

A. 省略B.减缓c.概略D.停顿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B.语言C.线条D.形体1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

A. 学术论文B.奇闻逸事C.畅销书刊D.明星掌故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和观众。

电大在线考试 文学概论-3

电大在线考试   文学概论-3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1. 是空间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标志。

(0.6分)A.社会环境B.地域范围C.景致器物D.文化范围☆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2. 文体是批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总体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

(0.6分)A.随笔式B.评点式C.序跋式D.评传式☆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 分评语:3. 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著名的“三元素”说。

(0.6分)A.菲什B.琼斯C.泰纳D.狄德罗☆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4. 诗的语言特征是。

(0.6分)A.包容舒展B.凝练新奇C.运作自由D.个性动感☆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5.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0.6分)A.歌德B.培根C.蒙田D.席勒☆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6.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0.6分)A.歌德B.培根C.蒙田D.席勒☆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7.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0.6分)A.共鸣B.净化C.领悟D.欣赏☆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8. 评论是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文学发展总体面貌进行分析批评。

(0.6分)A.综合性B.文学思潮C.文学作品D.作家☆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9.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构成。

(0.6分)A.形象B.场景C.画面D.动作☆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10.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构成。

(0.6分)A.形象B.场景C.画面D.动作☆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1. 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

河北电大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河北电大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填空题1、“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2、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3、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摹仿论.4、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5、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6、文学理论是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7、法国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8、语言层是文本的基本层面.9、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10、网络媒介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11、形成于先秦的“诗言志”说,典型地代表了源远流长的表现观.12、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层面说:第一种是言象意三层面说.第二种是粗精两层面说.13、暗示性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14、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歌谣,二是流言.15、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16、诗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17、游记是描写记录旅游见闻的散文.18、在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19、按照福斯特的方法,把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两种.20、泰纳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他运用实证的社会历史方法展开文学批评.2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22、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23、表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2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2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2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2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2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29、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概念.3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3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32、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33、表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3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3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3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3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3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39、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概念.4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B”倾向.A摹仿论B实用论C体验论D文化论2、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C之间的矛盾.A大众性B排他性C零散性D无序性3、美国D派认为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A结构主义B解构主义C存在主义D新批评4、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B、细节逼真性.A待解性B理智性C说理性D暗示性5、C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个体理性沉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A大众文化B民间文化C高雅文化D电影文学6、D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A印刷媒介B大众媒介C文字媒介D口语媒介7、加拿大学者A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A伊尼斯B麦克卢汉C麦罗维茨D麦克斯8、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A的情感化的语言.A文采B陌生化C语境D蕴藉9、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A、暗示性和朦胧性.A指意性B内涵性C象征性D形象性10、诗的基本特征:语词凝练新奇、B、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A富有文采B结构跳跃简约C陌生化D新颖奇特11、法国A者: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A后结构主义B结构主义C现代主义D解构主义12、A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A表现型B再现型C象征型D暗示型13、A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A大众文化B民间文化C精英文化D高雅文化14、电子媒介是由电磁波或电子技术去复制和传送信息的媒介技术,主要包括B、电影和电视三种形态.A网络B广播C文字D视频15、语言的字符形体、A构成了语言的基本形象.A声音韵调B书面语C独白D形象16、B提出“境生于象外”.A王昌龄B刘禹锡C韩愈D柳宗元17、决定诗的跳跃性结构的内在因素是C、想象的跳跃、视野的跳跃和心理时间的跳跃.A思想的跳跃B形象的跳跃C感情的跳跃D语词的跳跃18、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曲形制,最早都是由B发展而来的.A诗歌B民歌C舞蹈D唱词19、散文又称“C”,其美质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A杂文B小品文C美文D随笔20、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储备、发生、D、成文四个阶段.A想象B意识C拟想D构思21、真正全力运用传记批评方法并有力地促使它在文学批评中获得正式地位的,是法国19世纪浪漫派批评家B.A麦克卢汉B圣·佩韦C伊尼斯D麦克斯22、阅读期待视野可以具体分为文学的形式期待、内容期待与C三个彼此相关的层面.A形象期待B意象期待C意蕴期待D文采期待23、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意识形态氛围、D、文学创新的需要.A想象力B个体体验C敏感度D文学资源场24、文学写作具有个体意义、社会意义和B.A思想意义B世界意义C创造意义D升华意义25、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C,矛盾冲突尖锐.A动作感强B语言精彩C结构紧凑D舞台华丽26、D是电影中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核心片种,也称艺术影片.A课教片B艺术片C纪录片D故事片27、A是以真人真事为表述对象,应用文学技巧准确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A报告文学B小品文C随笔D杂文28、按其是否遵守格律规范,可以分为格律诗和B.A抒情诗B自由诗C叙事诗D散文诗29、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C的.A指意性B暗示性C象征性D朦胧性30、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具体体现为陌生化、语境化和D.A形象性B想象性C暗示性D蕴藉性31、D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文体,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批评文体,因而被称为文学批评的“正体”.A传记批评B历史批评C学者批评D论文式32、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效果、社会效果和D效果.A世界B思考C升华D文化交流33、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的视觉性、蒙太奇结构、B.A意象的想象性B动态的造型性C画面的精彩性D动作的激烈性34、B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兼具诗与政论的特点.A报告文学B杂文C散文D特写35、汉语形象的修辞形态主要有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A;双声语、互文性A杂语与独白B字符与形体C声音与韵调D意象与意境36、鲜明生动的C是诗中最活跃的因素.A意象B意境C形象D韵律37、电影艺术通常分为四大片种:故事片、A、科教片和纪录片.A美术片B动作片C现实片D文艺片38、是否运用C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A形象B意象C语言D意境39、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A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A诗艺B镜与灯C理解媒介——人的延伸D诗格40、按照福斯特的方法,把人物分为“扁平”和“B”两种.A方形B圆形C立体D椭圆简答题1、简述文学媒介的特点.1涉义性.涉义性即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不同的心意义.2物质性.是指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3中介性.是指文学媒介所具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居中介绍和联系的特性.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自我相联系的中介环节.首先,媒介使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其次,媒介还可以是作者与自我内心活动相联系的中介.4语境依托性.是指文学媒介往往依托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而发生作用,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出版机制、教育机制、文化价值系/人文学科体制等.2、简述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关系.联系:一方面,文学语言根源于普通语言,普通语言的生机活力为文学语言输送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普通语言也借助于文学语言“立法”,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规范化的语言形式,往往成为一个民族普通语言的潜在标准.区别:首先,文学语言以审美为目的,是否合乎审美逻辑成为文学语言的一种内在标准;普通语言以交际、文献等为目的,是否合乎事理逻辑成为一种内在标准.这意味着,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在于审美方面.其次文学语言总是潜行在历史文化语境之间,成为社会现实意义的文化表述;普通语言则运用于日常交往和知识交流的层面,成为某种事件的实际表述.这意味着,文学语言蕴藏丰富的文化意蕴,带有文化修辞特性.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学语言是立足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蕴藏丰富文化蕴涵的一种审美形态的语言.3、简述文学阅读的功能.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鉴赏功能和认知功能.第一,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它具有特殊性,文学文本经过了个人的消费却并不能发生损耗、更不会消失,而可以继续其生命.第二,文学阅读具有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文学鉴赏具有鲜明的审美享受性,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第三,文学阅读具有认知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产生理智性认识和感知.4、简述文学意象的演变.1古典文学中的意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意象是非常丰富的.就一部作品而言,既有单象意象、多象意象,也会有组合意象、意象群等.在意象之间,写作者一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志,而是采用“象”来“生”意,实中求虚,意在象外.2现代文学中的意象.大多和写作者自我的心意体验联系在一起,往往注重开拓文本内部意象的意义空间,而意象又变成较为含混多义.5、简述文学典型的特征.第一,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第二,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第三,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第四,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6、简述小说的基本特征.1语言包容舒展.它的语言能够包容各种语体,可以舒展自如的展开叙述.2叙述故事情节.叙述就是讲故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小说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和叙述视角,虚构性的叙述故事情节以刻画人物并传达一定的意义.3塑造人物性格.小说在叙述故事中运用多种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4建构时空情境.小说要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就要建构起供故事展开和人物活动的时空情境.7、简述文学意境的特征第一,情景交融.意境所激发的想象性画面,往往是一种情感与景致紧密地交织而成的情景交融的景象.第二,虚实相生.已经往往被分成“实境”和“虚境”,而意境是虚中求实,虚实相生的.第三,感会于心.由于眼睛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就要求读者不能过于用理性思考或者情感投入,而是要依靠一种瞬间形成的、建立在审美直觉基础上的感会于心的阅读方式.第四,韵味无穷.从意境的修辞效果来看,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会导致余味深厚,令读者长久的回味.8、简述西方文学典型的主要审美特点西方典型理论实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作家们往往利用典型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来剖析灵魂,揭示现实,展现生活.因此,西方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而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细节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能给人带来深刻的社会与历史状况的认识和领悟.9、简述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1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戏剧文学的语言具有个性、动感,并富于潜台词.2结构紧凑.戏剧文学的人物、行动、情节、场面等都要高度集中,因此要有分幕分场、紧凑浓缩的戏剧结构.3戏剧冲突尖锐.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节的主要成分,是在特定戏剧情境中,两种力量之间互相作用尖锐对抗的过程及结果.10、简述文学批评写作程序.1.反复阅读文本2.寻找突破口3.条理化4.确定结论5.文字表述11、简述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文学批评对于作者有规范引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批评者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研究进而认识了解作家的,同样他也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品评、分析去影响作家创作.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客观化、科学化和理性化,对艺术经验的总结和对艺术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系统,因此,他往往可以站在作家更宽泛或更高的视点上帮助作家反思自己的作品.12、简述领悟与共鸣净化的不同.共鸣是基于读者对作者或文本中人物的认同而产生的心理感应和愉悦,净化偏重于读者的道德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提升,领悟则在多种心理机能的综合作用下走向对于事物的理智性直觉.领悟是读者借助文学阅读领略人生万象、领会人生真谛的重要手段.13、举例说明解读文学意象的意义时要注意的的问题.第一,文学意象具有指意性.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不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第二,文学意象具有暗示性.从意象的表达方式来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隐喻、转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这使得我们理解一个意象的时候,不能仅仅查看这个意象本身,更要领悟它暗含的意义.第三,文学意象具有朦胧性.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14、举例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典型.典型自20世纪初以来曾经长期风行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领域.这种风行的原因,正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表现性需要.典型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凝缩性的艺术形象,可以视为中国人对自身在现在遭遇的天下与世界、中心与边缘、土与洋、道与器、古与今、个体与群体、个别与普遍等复杂冲突的一种辩证解决方式.这些冲突构成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当然核心.正是在典型中,上述种种复杂的冲突能够获得一种典范性表征形式.也就是说,透过这些典型形象,人们可以集中的和富有代表性的体验中国人的现代性境遇及其意义.15、举例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从而语言在文学中具有一种首要地位.1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第一,文学文本直接的有客观的语言符号系统构成,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第二,作者的书写活动也是以语言文本为旨归,让自己的体验和思想变成客观的语言符号.第三,读者接触文本,首先是接触语言.只有理解了语言,才会进一步生成文学意义和审美感受.2语言是意义的现实处所.文学文本中的意义只能存在于文本语言之中,是和文本语言须臾不可分的.独特的文本意义就在独特的文版雨燕之中不同的语言方式产生着不同的意义.3语言再现自身.一方面,语言通过再现现实而表达和创造意义,使意义在自己的怀抱中生长;而另一方面,它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也再现自身,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也是自身显示出意义,成为文学文本的意义系统的组成部分.4语言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第一,语言本身具有特定的魅力,成为文学文本美的资源.第二,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得现实体现.可见,从文学文本的物质存在、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语言的文本功能及语言的审美特性等诸方面来看,语言都构成了文学的直接现实.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学的主角,在文本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16、举例说明文学阅读效果中个体效果的三个层次的效果表现.1愉悦性.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读者通过阅读寻求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与功利目的的快感与愉悦,是阅读在情感表述方面的最直接的感染方式.2创造性.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原创过程,属于文学阅读的较高层次.通过文本解读,读者不但将文本创造出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更将客体渗入到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中,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3提升性.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全身心的提升过程,属于文学阅读效果的最高层次.体现了读者的思想情感上的飞跃,一种感性认识的理论升华.名词解释:1、文学体验论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或情感的表现,而是对于个体体验的传达;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的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而是对独特的人生体验加以阐释,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可传达性;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而在于她的普遍性和可理解性;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2、大众媒介是以旨在复制和传达信息的由机器及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3、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诗体.它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但语言接近诗,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营造出诗的意境.4、喜剧是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展示美与丑、进步与落后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嘲讽落后丑恶现象来肯定美好事物的戏剧.5、文学文化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懂得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的诸种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包括解构主义、符号学、后期心理分析、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英国“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文学文化论是一种以语言论为基础但更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文化倾向.在文学文化论看来,文学是作为直接的语言现象存在的,但它是更广泛而又根本的文化现象的显示.6、文学文本有待于阅读的剧院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语言表意系统,包括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散文文本、报告文本、剧本文本等形态.具有如下特征: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开放.7、文学形象使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儿生成的生活图景,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和文学典型但中形态.8、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包括四个要素:读者、语境、文学文本和读解.9、抒情诗是直接抒发感情的诗体.在抒情诗中诗人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激情奔涌.直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情.10、微型小说是篇幅最为短小的一种小说类型,通常字数在2000字以内,最短有几十字的.也叫“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等.由于篇幅所限,微型小说把写作重心由人物刻画向事件本身的典型或幽默转移.在很小的时空情境中把握生活,所摄取的仅是生活中的一个镜头.用速写手法刻画人物,语言洗练,情节单一紧凑,但也讲究曲折起伏,善于留出空白,结构精彩,使文本含蓄蕴藉,意味隽永.11、语言的形象指的是文学语言不仅塑造生动的文学形象来感染人,而且,其自身也成为对读者富有巨大感染力的意味深长的艺术形象.12、文学情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象,是通过读者的感会于心,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式呈现的,具有韵味无穷的阅读特点和审美画面.13、文学典型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象,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14、民歌经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并流行于民间的诗体.贴近生活,和劳动紧密相连,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浓郁的民风民俗.15、剧本是综合艺术中语言表现因素如台词、唱词等,它是一种依托综合艺术表现其审美价值,并以语言为主叙事和抒情的文学体裁.16、语言批评也称为文本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批评模式之一.源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盛行于50年代的英美新批评,六七十年代则以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2023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1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6分)1.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旳对象要素,其价值旳实现必须通过 。

(0.6分)A.消费导引B.商业炒作C.媒体宣传D.文学阅读☆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 分评语:2. 小说家旳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旳,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体现出对事物旳独特感受。

(0.6分)A. 母语B.书面语C.口语D.原则语☆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3. 小说中旳时间是,它既遵照时间旳客观性,同步赋予人旳主观感觉原因。

(0.6分)A.主观时间B.论述时间C.客观时间D.心理时间☆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分评语:4. 是体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消灭旳戏剧。

(0.6分)A.悲喜剧B.喜剧C.正剧D.悲剧☆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分评语:5. 文学中旳“电影性”体目前现代小说文本中重要是旳自觉运用。

(0.6分)A.语言符号B.论述场景C.详细形象D.人物活动☆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6. 是空间旳详细内容和重要标志。

(0.6分)A.社会环境B.地区范围C.景致器物D.文化范围☆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7. 文学阅读波及四个基本要素,即、语境、文学文本、读解。

(0.6分)A.消费B.读者C.媒体D.交流☆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8. 文学写作旳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0.6分)A.个人发明B.商业运作C.集体行为D.历史演绎☆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9.文学中旳“电影性”体目前现代小说文本中重要是 旳自觉运用。

(0.6分)A.语言符号B.论述场景C.详细形象D.人物活动☆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10.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旳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旳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种个流动旳构成。

(0.6分)A.形象B.场景C.画面D.动作☆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1.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旳诗体。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单选题1.西方的“( )”和中国古典的“观物取象”有着共同的观点,即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A.“摹仿说” B.“客观说” C.“表现说” D.“体验说” 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3.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特殊性B.指意性C.随意性D.独创性4.中国古代文论所涉及的文学文本层面理论,三层面说是指的音、象、( )。

A.意B.儒C.释D.道5.(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B.喜剧C.悲剧D.悲喜剧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创作过程C.拟想读者D.意识形态氛围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

A.文本存在方式B.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社会生活关联域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

A.共鸣B.净化C.领悟D.欣赏9.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B.语言批评C.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媒体宣传B.文学阅读C.商业炒作D.消费导引1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B.佛学C.文学D.诗学1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电大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填空题1、“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2、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3、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摹仿论。

4、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5、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

6、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

7、法国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

8、语言层是文本的基本层面。

9、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10、网络媒介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11、形成于先秦的“诗言志”说,典型地代表了源远流长的表现观。

12、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层面说:第一种是言象意三层面说。

第二种是粗精两层面说。

13、暗示性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14、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歌谣,二是流言。

15、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

16、诗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17、游记是描写记录旅游见闻的散文。

18、在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19、按照福斯特的方法,把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两种。

20、泰纳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他运用实证的社会历史方法展开文学批评。

2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22、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

23、表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2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

2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

2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

2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2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

29、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概念。

3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3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32、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

33、表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3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

3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

3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

3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3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

39、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概念。

4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B”倾向。

A摹仿论B实用论C体验论D文化论2、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C之间的矛盾。

A大众性B排他性C零散性D无序性3、美国D派认为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

A结构主义B解构主义C存在主义D新批评4、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B、细节逼真性。

A待解性B理智性C说理性D暗示性5、C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个体理性沉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A大众文化B民间文化C高雅文化D电影文学6、D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A印刷媒介B大众媒介C文字媒介D口语媒介7、加拿大学者A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

A伊尼斯B麦克卢汉C麦罗维茨D麦克斯8、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A的情感化的语言。

A文采B陌生化C语境D蕴藉9、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A、暗示性和朦胧性。

A指意性B内涵性C象征性D形象性10、诗的基本特征:语词凝练新奇、B、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

A富有文采B结构跳跃简约C陌生化D新颖奇特11、法国A者: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

A后结构主义B结构主义C现代主义D解构主义12、A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

A表现型B再现型C象征型D暗示型13、A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A大众文化B民间文化C精英文化D高雅文化14、电子媒介是由电磁波或电子技术去复制和传送信息的媒介技术,主要包括B、电影和电视三种形态。

A网络B广播C文字D视频15、语言的字符形体、A构成了语言的基本形象。

A声音韵调B书面语C独白D形象16、B提出“境生于象外”。

A王昌龄B刘禹锡C韩愈D柳宗元17、决定诗的跳跃性结构的内在因素是C、想象的跳跃、视野的跳跃和心理时间的跳跃。

A思想的跳跃B形象的跳跃C感情的跳跃D语词的跳跃18、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曲形制,最早都是由B发展而来的。

A诗歌B民歌C舞蹈D唱词19、散文又称“C”,其美质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

A杂文B小品文C美文D随笔20、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储备、发生、D、成文四个阶段。

A想象B意识C拟想D构思21、真正全力运用传记批评方法并有力地促使它在文学批评中获得正式地位的,是法国19世纪浪漫派批评家B。

A麦克卢汉B圣·佩韦C伊尼斯D麦克斯22、阅读期待视野可以具体分为文学的形式期待、内容期待与C三个彼此相关的层面。

A形象期待B意象期待C意蕴期待D文采期待23、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意识形态氛围、D、文学创新的需要。

A想象力B个体体验C敏感度D文学资源场24、文学写作具有个体意义、社会意义和B。

A思想意义B世界意义C创造意义D升华意义25、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C,矛盾冲突尖锐。

A动作感强B语言精彩C结构紧凑D舞台华丽26、D是电影中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核心片种,也称艺术影片。

A课教片B艺术片C纪录片D故事片27、A是以真人真事为表述对象,应用文学技巧准确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

A报告文学B小品文C随笔D杂文28、按其是否遵守格律规范,可以分为格律诗和B。

A抒情诗B自由诗C叙事诗D散文诗29、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C的。

A指意性B暗示性C象征性D朦胧性30、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具体体现为陌生化、语境化和D。

A形象性B想象性C暗示性D蕴藉性31、D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文体,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批评文体,因而被称为文学批评的“正体”。

A传记批评B历史批评C学者批评D论文式32、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效果、社会效果和D效果。

A世界B思考C升华D文化交流33、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的视觉性、蒙太奇结构、B。

A意象的想象性B动态的造型性C画面的精彩性D动作的激烈性34、B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兼具诗与政论的特点。

A报告文学B杂文C散文D特写35、汉语形象的修辞形态主要有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A;双声语、互文性A杂语与独白B字符与形体C声音与韵调D意象与意境36、鲜明生动的C是诗中最活跃的因素。

A意象B意境C形象D韵律37、电影艺术通常分为四大片种:故事片、A、科教片和纪录片。

A美术片B动作片C现实片D文艺片38、是否运用C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A形象B意象C语言D意境39、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A》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A诗艺B镜与灯C理解媒介——人的延伸D诗格40、按照福斯特的方法,把人物分为“扁平”和“B”两种。

A方形B圆形C立体D椭圆简答题1、简述文学媒介的特点。

(1)涉义性。

涉义性即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

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

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不同的心意义。

(2)物质性。

是指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

(3)中介性。

是指文学媒介所具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居中介绍和联系的特性。

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自我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首先,媒介使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其次,媒介还可以是作者与自我内心活动相联系的中介。

(4)语境依托性。

是指文学媒介往往依托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而发生作用,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出版机制、教育机制、文化价值系/人文学科体制等。

2、简述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关系。

联系:一方面,文学语言根源于普通语言,普通语言的生机活力为文学语言输送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普通语言也借助于文学语言“立法”,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规范化的语言形式,往往成为一个民族普通语言的潜在标准。

区别:首先,文学语言以审美为目的,是否合乎审美逻辑成为文学语言的一种内在标准;普通语言以交际、文献等为目的,是否合乎事理逻辑成为一种内在标准。

这意味着,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在于审美方面。

其次文学语言总是潜行在历史文化语境之间,成为社会现实意义的文化表述;普通语言则运用于日常交往和知识交流的层面,成为某种事件的实际表述。

这意味着,文学语言蕴藏丰富的文化意蕴,带有文化修辞特性。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学语言是立足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蕴藏丰富文化蕴涵的一种审美形态的语言。

3、简述文学阅读的功能。

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鉴赏功能和认知功能。

第一,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

它具有特殊性,文学文本经过了个人的消费却并不能发生损耗、更不会消失,而可以继续其生命。

第二,文学阅读具有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文学鉴赏具有鲜明的审美享受性,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第三,文学阅读具有认知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产生理智性认识和感知。

4、简述文学意象的演变。

(1)古典文学中的意象。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意象是非常丰富的。

就一部作品而言,既有单象意象、多象意象,也会有组合意象、意象群等。

在意象之间,写作者一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志,而是采用“象”来“生”意,实中求虚,意在象外。

(2)现代文学中的意象。

大多和写作者自我的心意体验联系在一起,往往注重开拓文本内部意象的意义空间,而意象又变成较为含混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