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定位与城市风貌分类研究

合集下载

XX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XX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反对的声音
——学界出于规划体系统一完善和规范城市设计运行机制的需要,也曾出现了反对的 (郑正,1998,不主张增加新名词)以及主张融入(郭恩章,1998,应该统一称为总体 城市设计为宜)的声音。 但可能出于理解方便的需要(风貌一词的文化学渊源),风貌特色规划这一称谓一直沿 用至今(1996年河北省推行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风貌规划的名义)。
建立适合寒冷气候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 寒地城市应当注重培育本土品种,采用针叶 与落叶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合理规 划城市外围防护林带,提高城市全年,尤其 是冬季城市绿量(东季采暖污染),并重视 加强小规模的绿地建设。
4.2中观层面 加强城市住区户外物理环境设计 满足日照要求,控制建筑阴影影响面积, 重视“风屏蔽”,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场地。
分层次
即是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有侧重地对城市风貌特色加以维 护、塑造与强化;
分系统
选取影响城市风貌物质形态景观的关键系统,进行结构、特征分析, 充分发掘和利用各要素集合的内在联系,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对景观
要素合集做出布局安排,提出建设控制要求,提升城市形象;分 区块
以城市功能、建造年代、环境特征、行政区划等为依据对城市地区 进行风貌特征进行空间划分,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通则与 导则,落实系统控制,指导后续的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
落实——编制导则、突出重点/专项
即是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以通则或者导则的形式提出设计要求, 寻求与法定规划结合,或选取重点地段或专项规划深入设计达到示 范作用;
风貌概念/规划演变/比较研究/体系剖析
技术路线
规划方法
关注内容
方法剖析
方法剖析——具体多采用分层、系统、分区三种方法为主 的规划控制手段;
风貌概念/规划演变/比较研究/体系剖析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摘要:在本文中主要研究广丰区城市建筑风貌设计,初步分析了广丰区风格设计和组成的组成,设计主题和特殊性。

从三个角度对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广丰地区的城市风格设计与施工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城市风貌;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1城市风貌设计的编制目的城市风貌设计的编制目的包括四个方面: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最终实现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宜居品质生活。

2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内容2.1城市自然风貌城市景观代表了城市景观特征,包括自然的山脉,丘陵,农村地区,绿地,河流和其他元素。

在本计划中主要研究的城市自然地形包括地形,气候特征,自然植被,山脉以及河流和湖泊。

由于广丰区是一座具有优良的山水特征的城市,因此城市建筑集中在中央盆地,因此,城市内外的自然景观已成为稀有的景观元素。

根据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的性质,可以确定各种保护和利用措施,使城市居民能够充分利用和欣赏自然景观。

2.2城市的历史风貌城市的历史风格是人文景观的重要元素,是反映城市生命力和特征的重要元素,是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景观规划研究的内容之一。

保护、增强城市独特的历史景观可以继续维持城市的背景并丰富城市的文化意义。

广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重要的园林绿化资源,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感知力。

2.3城市人工景观风貌-建筑风貌和空间场所特征城市的人造景观特征是城市中人工建造的物理结构(结构)和空间环境。

根据其各种使用功能,该城市可分为住宅,办公和商业,工业和公共场所,公园,绿色广场和其他景观区域。

人造景观特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路道路和设施,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天际线轮廓,城市雕塑,广告,城市标志等。

对上述景观部门和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各种可以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特色的控制策略。

3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问题3.1高层建筑节点的比例尺与周围的建筑物以及轴的建筑物组不兼容现有摩天大楼的高度为70-80米,有些摩天大楼的高度超过100米。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 --------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李莹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色小城镇的风貌特征面临严峻威胁:首先,新旧建筑混杂,地域建筑风貌逐步丧失。

新建工业建筑出现厂房大棚,住宅开始崇尚欧式异域风格,商业建筑风格不一,没有章法,整体风貌过于杂乱;同时地方对传统民族建筑的价值认知明显不足,保护与保留意识不强,传统老旧建筑残破不堪,年久失修,大多处于荒废。

其次,小镇的空间肌理开始向城市肌理转变,由以慢生活节奏为主的曲折街巷与分散化小型近人尺度的开敞空间,逐步向以强调高效,经济为主导的平直道路与集中化巨型公共空间转变,小镇的空间肌理韵味正逐步丢失。

再次,城镇建设空间缺少对农田与自然空间的协调统一,城镇风貌侵占性过强。

农田与自然景观是特色小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过度重视城镇建设空间的发展,农田与自然区域处于相对被动,出现景观视线通廊不通透,农田风貌被遮挡,城镇风貌相对单一。

最后,传统文化的风貌特征正逐渐淡化。

快速城镇化催促着地域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变,也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商贸集市,民俗活动不适应新时期的城镇发展,开始淡出日常生活。

风貌是一个小城镇耐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小镇独有个性,稀有价值的充分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大理市右所镇为研究目标,剖析小镇风貌问题,讲解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风貌的方法。

关键词:风貌保护、城镇化、空间肌理、开敞空间、自然景观图:右所镇风貌景观1.2.云南大理右所镇风貌保护背景右所镇简介与发展背景右所镇位于大理市北洱源县内,距州府大理73公里,北距丽江120公里,香格里拉225公里,处于大理至丽江、大理至香格里拉旅游带中心位置。

其国土面积302.43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70%,坝区面积占30%。

全镇有耕地面积42500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的有林面积106614亩。

杭州城市形象设计【杭州城市形象研究报告】

杭州城市形象设计【杭州城市形象研究报告】

杭州城市形象设计【杭州城市形象研究报告】本课题系依据省市领导对提高杭州城市形象水平的要求,由市政府领导于1997年杭州市城建工作会议上布置任务而进行的讨论,并列入了杭州市城乡建委软科学讨论方案。

城市形象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大课题,涉及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城市的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鉴于“城市形象”涉及范围很广,本课题讨论的重点放在城市景观(视觉)形象以及与其相关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

杭州市城市科学讨论会作为担当单位在市政府城建城管处的协作下,组成了包括建委、科委、园文局、规划局、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专家参与的课题组,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讨论。

同时,在《杭州日报》、市科协等单位的帮助下,在杭报“现代城镇”专栏中进行了多次城市形象争论,在1998年9月市科普宣扬周期间召开了“美化杭州——城市形象建设研讨会”,征集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论文18篇。

课题组集思广益,将自己的讨论和专家的看法结合起来,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完成了本项讨论任务。

现将讨论成果报告如下:⒈城市形象及设计的基本概念1.1城市形象的内涵城市形象是近年来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界探讨的热点,已经发表了不少论著。

一般认为,形象一词泛指事物的详细外形。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外形和特征。

由于城市是一个简单的综合系统,为了能完整精确理解城市形象的内涵,可把其概括为三个方面。

⑴城市理念形象城市理念形象是指城市的本质物征反映到城市外在表现形式,是维系城市生存和进展的原动力,主要包含了城市各种生产活动形象(理念识别)。

例如,城市主导产业理念、生产经销理念、经济效益理念。

⑵城市行为形象城市是由人和物构成的有机整体。

城市中各种各样人的文化程度、精神风貌、行为言论、服务水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市民的生活水准、居住及生产环境、公共关系等都反映了该城市文明程度。

⑶城市景观(视觉)形象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类经过长期物化劳动所形成的城市物质环境,称之谓城市景观(视觉)形象,通常所说的城市形象,主要指城市中这类具象的视觉形象。

城市形象宣传策划方案的都市风貌建设

城市形象宣传策划方案的都市风貌建设
机遇:新技术的发展,如VR、AR等,为城市形象宣传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
挑战: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如何脱颖而出,展示独特的城市魅力,是城市形象宣传面临 的挑战。
机遇:全球化的趋势,城市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知名度。
挑战:如何平衡城市宣传与传统文化保护,既要展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又要保留城市的 历史文化底蕴。
宣传预算与效果评估
预算制定:根据宣
传目标和内容,制 定合理的预算计划
宣传渠道:选择合 适的宣传渠道,如 广告、社交媒体、 线下活动等
效果评估:制定评 估标准,如曝光率 、点击率、转化率 等
数据分析:对宣传 效果进行数据分析 ,以便调整宣传策 略和预算分配
Part 04
城市形象宣传的实施
实施主体与分工
响力。 - 借鉴:积极申办国际性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吸引全球关注。 • - 启示:通过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 - 借鉴:积极申办国际性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吸引全球关注。 • 案例四:悉尼市城市形象宣传 - 启示:通过推广自然风光和旅游,如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等,提升城市旅游
水资源,防止水污 染
垃圾分类与回收: 推广垃圾分类,提 高垃圾回收率
城市文化特色
历史背景:城市的 历史沿革和文化底 蕴
文化资源:城市的 文化遗产、非物质 文化遗产等
文化活动:城市的 文化活动、节庆活 动等
文化产业:城市的 文化产业、创意产 业等
Part 03
城市形象宣传策划
宣传目标与定位
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展示城市特色和文化魅力 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宣传形式: 包括线上线 下宣传、社 交媒体推广 、广告投放 等

城市风貌规划路径研究——以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为例

城市风貌规划路径研究——以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为例

城市风貌规划路径研究——以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为例摘要:全国范围内,新区开发、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建筑、设施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城市风貌也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发生改变,同质化的趋势日渐显现,城市的底色正逐渐被蚕食,城市风貌相关的专项规划缺少法律依据,在实际编制与管理工作中较难实施;在仲恺高新区城市风貌管控探索中,规划以总体风貌框架为龙头进行宏观指引,以重点和一般区域进行中观管控,以风貌要素作微观导则,三位一体、结合使用,以期能够为城市风貌管控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风貌;管控分区;导则指引引言:仲恺高新区地方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呈现无序扩张的态势,高楼、厂房、村庄混杂布局,城市风貌缺乏有效引导,为实现空间特征鲜明、地标形象突出、整体风貌协调的目标,规划通过城市风貌技术导则进行管控,弥补管理、审批依据的不足。

1、城市风貌现状1.1城市风貌概念城市风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主要特色,是与其他地区区别的重要元素,包括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

有形包括城市的建筑、道路广场、河流景观等,无形主要体现在社会风俗、历史文化、人文情怀等方面,而无形以有形作为空间载体,互相融合,密不可分,因此在编制城市风貌相关规划时,需调研现状情况且挖掘当地风土人情,结合定位目标,对片区制定较为合理的风貌控制引导。

1.2城市风貌现状城市随着经济腾飞崛起,建设正以空前的规模扩张,玻璃幕墙,沥青大道逐渐成为城市统一化的特征,原有城市风貌逐渐蚕食。

(1)城市结构混乱部分城市结构混乱,工业用地、村庄用地、新区住宅混杂分布,城市建设中没有协调好现代与传统,工业与居住之间的关系,整体呈现“城、镇、村”夹杂分布的格局。

(2)建筑风貌趋同城市现代化建设极大提高环境品质,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过去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对传统建筑风貌产生巨大冲击;新建的建筑过于追求建设速度,整体风貌缺乏考究,建筑高度一般齐、城市色彩“万花筒”,建筑风貌单调乏味,且忽视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关系,与本土建筑形态格格不入。

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吸引人才和投资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定义、塑造的重要性、塑造的途径以及塑造的难点等方面,探讨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

一、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定义城市风貌是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筑和环境等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建筑、规划、环境等多个方面相互作用的产物。

城市形象则是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印象,它是由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二、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的重要性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让城市更具有魅力,吸引人才和投资;另一方面,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也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

此外,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的塑造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城市的软实力。

三、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的途径1.建筑设计和规划城市的建筑设计和规划是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筑和规划的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使城市更加和谐、美丽、独特。

建筑和规划的设计还可以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和人们的需求,满足城市的功能和服务,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2.环境整治和绿化城市环境整治和绿化是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塑造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环境整治和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城市的绿化也可以增加城市的美感和人文气息,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做出贡献。

3.文化活动和艺术品展示城市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品展示也是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品展示,可以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心和吸引力。

论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

论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

论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一、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和进步的象征,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是城市的独特标志,不仅代表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代表了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城市的风貌和形象对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形象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打造城市独特的风貌和形象,成为了提高城市品质和吸引力的重要问题。

二、城市风貌的定义城市风貌是指城市在外部建筑特征和环境景观、文化底蕴、历史遗存和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形象表现。

城市风貌独特,能够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蕴、自然特色和历史渊源,以及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愿景。

城市交通路网、建筑外立面和建筑高度、绿化带、河道和水系等都是对城市风貌影响较大的因素。

三、城市风貌对城市形象的作用城市的风貌特征是城市独一无二的标识,能够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魅力,深化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同时,城市风貌对城市形象和文化影响较大,决定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形象性。

在旅游、投资和世界排名等方面,城市风貌的独特性和品质是重要因素。

四、城市形象的概念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在国内外人们心中所形成的印象。

城市形象是由方方面面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包括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应用和环境等各个方面。

城市形象不仅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吸引人才、产业和资本的重要基础。

五、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多方面考虑。

首先,城市必须有过硬的经济实力、文化创新、科技应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形成突出的城市优势。

其次,城市应该注重对本地区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这些方面强化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城市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也是提高城市形象的必要手段。

通过与海外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和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六、总结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是城市形象系统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城市风貌通过给予城市独特的建筑风格、环境氛围、文化底蕴等方面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城市面貌,加强了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经济功能定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与 城市风貌特色是息息相关的。首先,从城市经济发展规模 来看,规模大的城市意味着其人口多,经济发展势头强, 这样的城市与人口少,经济发展势头弱的城市在交通组 织、市容市貌、城市管理、商业氛围、市民生活安排等方 面各有特色,而这些因素都对城市风貌的形成造成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其次,从城市功能定位上来看,城市功能是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所决定的,不同城市功能决定 了城市风貌的特点。如工业城市和交通口岸城市,其构筑 景观体系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工业城市以工业为主导, 工业用地和工业设施比重大,其风貌以展示城市粗旷壮 观、欣欣向荣的工业形象为主,工业园区景观建设尤为重 要。各种特殊职能的城市,如旅游度假城市桂林、经济中 心城市深圳,各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一目了然。桂林山水 相映,以自然山水为主体构筑城市景观;深圳经济发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是以现代化人工景观为主构筑城市风 貌的。
(5)历史文化:城市的历史以及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 条件对城市风貌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历史文化 发展决定了城市风貌特色的发展方向。比如,同为平原城 市,上海和北京的城市风貌就完全不同。北京历经沧桑, 从单体建筑到城市布局都大气磅礴,充满厚重的历史感; 而上海虽然也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但相当于北京而言,由 殖民者所带来的外来文化的侵袭更甚于自身的文化,体现 到城市风貌上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根据以上结论,在以城市形象定位为基础进行城市风 貌分类时,我们可以尝试以城市风貌形成的内在推动力, 即城市自然和人文因素作为分类的标准,表 2 是一个较为 完整的分类体系。
如表 2 所示,城市风貌的形成是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 素共同作用而成,其中对城市风貌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有 地形地势、江湖水系和气候气象;而对城市风貌影响较大 的人文因素有经济功能定位和历史文化。
渐发展,在完成对物质的追求后,人 到强化城市风貌特色的目的。
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城市的一般功能,
进而对城市的美观性、历史感和地域 1 城市风貌分类研究
性提出要求。与此相对应的是,全球
尽管城市风貌是当前研究的热
16
点问题,但由于利益指向性,大家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实践 操作中,对基础性理论研究关注较少。城市风貌分类作为 基础性理论研究更是其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城市即为一 城市风貌类型,其风貌的形成和构
个复杂、开放、层次性强的巨系统。作 成因素都有所侧重,我们进行分类
为这个巨系统的一个元素,城市风貌 的目的就在于对城市风貌进行分类
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一起完善城市的功 比较,找到同类型城市的风貌特点,
能,使城市正常运转。随着城市的日 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规划控制,达
表 2 城市风貌分类体系
无论描述的方法有多少种,对城市风貌本质的判定都 是从城市风貌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中最终获得的。比如 北京,其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 历史名城、宜居城市”,其中“国家首都”表示它在长期 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政治中心城市;“国际城市”表示 是个具有外向性的大规模的城市;“历史名城”表示它历 史悠久;而“宜居城市”则表示其气候气象水土环境适宜 人类居住。这些因素都是根据其特殊的自然、人文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系列审美活动中,在审美主客体所产 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城市风貌特色,
生的审美意象。“风”是对城市社会人 对城市风貌问题的研究在这种情况
文软件系统的概括,即城市格调,城 下,显得越发重要。
市风采等方面的统称 ;“貌”则是对
对城市风貌进行分类,是城市
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把握, 风貌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也是一
参考文献:
[1]马武定.“ 城市特色”问题再议[J].城市规划, 1991(4):57-59. [2]聂献忠.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以香港、上海为 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8(2):59-61,44. [3]杨华文,蔡晓丰. 城市风貌的系统构成与规划内容[J].城市规划 学刊, 2006(2):59-62. [4]余柏椿. 城镇特色资源先决论与评价方法[J]. 建筑学报, 2003 (11):66-68. [5]余柏椿.论城市特色结构理论[J].新建筑,2004(3):47-49. [6]余柏椿. 试论城市景观特色定位——以武汉滨江景观为例[J]. 新建筑, 2000(4):14-17. [7]张继刚,蔡辉. 城市特色的剖析与维育[J].规划师, 2000,16(6): 79-83. [8]张继刚. 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与方法浅谈—— 兼谈城市风貌特色[J].规划师, 2007,23(8):14-18. [9]张继刚,赵刚,吴学伟等.城市风貌信息系统的理论分析[J].华中 建筑,2000,18(4):38-41. [10]赵云鹏. 试论城市特色的构成与创造[J].规划师, 1997(4):17- 22.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人们 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如自然生态环境、建筑景 观、人文、经济等形成的综合性的特定共识②。从城市形 象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城市形象与城市风貌之间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城市风貌在某种意义上与城市形象相通:是 城市物质环境的视觉形态 ;是城市范围内各种视觉事物和 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 ;是城市实体环境通过视觉所反 应出来的城市形象。从某个方面来讲,城市形象定位的内 容就是对城市风貌的分析、评价,并最终找出最符合城市 风貌特色的语言来限定、推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 形象定位是完成以城市风貌分类研究的最佳载体。 2.2 城市形象定位的组成部分
Key words: Cityscape, City image, City feature
【摘要】以城市风貌分类是一种基础性理论研究,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只注重城 市风貌中的外在表现的分类,而忽略对其内在推动力的分类研究。由于城市形 象定位与城市风貌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从解析城市形象定位,由此确定城市 风貌的分类标准,并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风貌分类体系。 【关键词】城市风貌 城市景观 城市形象
理论探讨
城市形象定位与城市风貌分类研究
吴 伟 代 琦
The Research of the Cityscape Classification ac- cording to the City Image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yscape is a kind of basic theoretic research. In the past research, we only digged into the clas- s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of cityscape but left out of consideration of the inner thrust of it. On the basic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ityscape and city image, this article tries to parse the city image, assure the classi- fied criteria, and set up a more integrated cityscap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 last.
需要明确的是,城市风貌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目 的在于通过分类建立一种相对完善的城市体系,找到每种 类型城市群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并最终服 务于指导城市风貌规划建设与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释:
①焦胜,曾光明,曹麻茹等,南方滨水城市特色风貌研究,城市 开发,2004.7。 ②李勇,城市形象设计与城市形象表达研究,城市,2003.2。 ③朱萌,省域城市特色审美结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2006 年硕 士论文。 ④齐康,文脉与特色——城市形态的文化特色,城市发展研究 1997.1。
对城市风貌分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领域: (1)直接以城市风貌为题的研究:这类文章直接以城 市风貌为研究对象,确定城市风貌的构成及其载体,涉及 到城市风貌分类的内容。比如同济大学蔡晓丰 2006 年的 博士论文《城市风貌的解析与控制》,以及重庆大学张继 刚 2007 年的论文《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 与方法浅谈——兼谈城市风貌特色》等。 (2)以城市特色为题的研究:这类文章并不直接提 城市风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特色,但是其中有一 些相关部分与城市风貌分类有关。比如清华大学侯正华 2003 年博士论文《城市特色危机与城市建筑风貌的自组 织机制》,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余柏椿教授的城市特色系列 文章等。 上述文章对城市风貌的分类都有所涉猎,但是他们有 个共同点,只对城市风貌的外在表现比如城市色彩、城市 结构、市民精神等作了分类,而缺乏对其内在推动力,比 如城市的自然、人文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2)江湖水系:城市江湖水系指市域 范围内江、河、湖泊、溪泉、海、人工运 河包括其附属岸堤等。城市的江湖水系在 尺度、面积、水体颜色、流速、河道的形 式、河岸或海岸的形式上有不同于其他城 市的审美特点,这为城市风貌的形成造成 巨大的影响。如杭州的城市水文条件正是 导致它们目前的城市风貌特色的原因之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城市形象也是一个内涵
表 1 我国一些城市的形象定位描述
17
理论探讨 城市形象定位与城市风貌分类研究/吴 伟 代 琦
丰富的系统。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总体形象、城市别称、 官方网站推介用语还有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等都能成为城 市形象定位的组成部分。如对青岛城市风貌类型表述为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杭州的城市风貌类型表述 为“东方休闲之都”,对北京的风貌类型则表述为“国家 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等等。表 1 摘取 了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形象定位。
(1)地形地势:城市地形地势指的是城市所处的地貌 和城市山地、盆地、平原、高原等地理要素组合方式。我 国地形地势复杂,各地都处在不同的地形地貌上,在城市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地形地势给城市风貌的形成发展提供 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限制因素。如常 熟市的“十里青山半入城”空间形态特色,就是因为常熟 的城市的山体地形。重庆的山城景观特色也是和它的山地 地形条件分不开的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