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及其作品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之巴尔扎克

外国文学史之巴尔扎克

外国文学史之巴尔扎克一、巴尔扎克创作分期与主要作品: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人间喜剧》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1829年发表的《舒昂党人》是巴尔扎克严肃文学创作的开始。

从1829年至1835年,是《人间喜剧》创作的第一阶段。

随后创作转向正面描写当代生活和社会风俗。

此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高布赛克》,中篇小说《苏镇舞会》《夏倍上校》,长篇小说《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等,其中长篇小说《驴皮记》是一部哲理小说。

2、1835—1842年是《人间喜剧》创作的第二阶段。

至此,巴尔扎克已写了70多部作品,《人间喜剧》的框架已基本构成。

此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古物陈列室》、长篇小说《塞查·皮罗托盛衰记》《钮沁根银行》《幻灭》等。

《幻灭》展示了新闻界和文坛的种种黑幕,塑造了一个青年野心家吕西安的形象。

3、1842—1848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第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巴尔扎克更加关心当代生活,七月王朝的现实成为他批判的主要对象。

《贝姨》写出了七月王朝时期资产阶级的荒淫无度、道德堕落。

《邦斯舅舅》描写了两个音乐家的悲惨遭遇。

《农民》再现了复辟王朝时期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

二、葛朗台形象:《欧也妮·葛朗台》通过葛朗台一家的故事形象的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厉害关系和冷酷的现金交易。

老葛朗台是一个通过政权更迭大发横财的暴发户,是大革命后得势的资产阶级的代表,又是复辟王朝时期游刃有余的大财主。

他积聚财富的历史充满了血腥味。

他既是大土地所有者,又是一个金融资本家,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的社会事实。

巴尔扎克写出了法国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家过程,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聚敛财富的特点。

葛朗台的形象是对资产阶级金钱拜物教的生动写照。

三、《人间喜剧》的分类:巴尔扎克将《人间喜剧》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巴尔扎克主要作品

巴尔扎克主要作品

巴尔扎克主要作品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和
思想内涵,描写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的作品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多以农民、贵族和市民等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集,是他一生的心血之作。

该作品共由90多部小说组成,涵盖了法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物和事件,被誉为现实主
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巴尔扎克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一幅生动鲜明的法国社会画卷,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征。

《草叢》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农村小镇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巴尔扎克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自追求着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部作品被誉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失落的原始角色》描述了一个失去自我、进入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年轻诗人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和生活困境。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和思想的反思,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个体的异化和压迫。

巴尔扎克通过对主人公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的描绘,探讨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和生存困境,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

总的来说,巴尔扎克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展现了
法国19世纪社会的方方面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他的作品被誉为
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的背景知识。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

(3)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认识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运用比较、联系等方法,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2)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对小说中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2)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的背景知识。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主题解读:(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联系现实,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高老头》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2. 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高老头》中的主题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

1.2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1.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人物关系,明确主要人物。

2.2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勾画出高老头的人物形象特点。

2.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高老头人物形象的看法。

2.4 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高老头的人物形象。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教师指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概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3.2 学生分析小说情节发展中高老头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3.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小说情节安排的合理性。

3.4 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情节走向。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思想,思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4.2 学生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高老头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4.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4 教师总结评价,深化学生对小说主题的认识。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教师推荐与《高老头》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5.2 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材料,结合原著进行分析。

5.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

5.4 教师总结评价,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高老头》,对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结合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形式,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分析高老头的性格特点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高老头的性格特点,如痴情、固执、善良等。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1833:《欧也妮·葛朗台》
典型形象:吝啬鬼、守财奴、拜金狂葛朗台。 典型形象:吝啬鬼、守财奴、拜金狂葛朗台。 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大革命时期起家, 箍桶匠 ,大革命时期起家,王朝复辟时期投 机倒把、重利盘剥,一跃而为地区首富。 机倒把、重利盘剥,一跃而为地区首富。 贪婪吝啬:克扣家人生活用度; 贪婪吝啬:克扣家人生活用度;妻子病危考虑 到遗产分割才勉强请医, 到遗产分割才勉强请医,想到女儿要分割财产 便心如刀割;热衷于把玩密室中一袋袋黄金。 便心如刀割;热衷于把玩密室中一袋袋黄金。 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现实主义的第一代宗师----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 ~ 1850), 世纪法国 ),19世纪法国 ),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 作家,欧洲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 杰出代表。 杰出代表。
巴尔扎克1799年出生于法国杜尔市的一 巴尔扎克1799年出生于法国杜尔市的一 1799 个中等资产阶级。 个中等资产阶级。 原处于第三等级的父亲在拿破仑时代得 以发迹,成为金融实业家,改姓氏“ 以发迹,成为金融实业家,改姓氏“巴 萨尔” 巴尔扎克” 萨尔”为“巴尔扎克”(表示贵族身份 的发音)。 的发音)。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
复杂、矛盾, 复杂、矛盾,是动荡而激烈的时代的反 映。 拿破仑时期、波旁王朝、 拿破仑时期、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共和与帝制、前进与后退、 共和与帝制、前进与后退、复辟与反复 辟之间的斗争激烈, 辟之间的斗争激烈,矛盾错综复杂
参加保王党, 参加保王党,却并非真正的保王党人
1831年参加保王党,却并非真正的保王党人。 年参加保王党,却并非真正的保王党人。 年参加保王党 倾向大革命,厌恶波旁王朝,期待七月王朝, 倾向大革命,厌恶波旁王朝,期待七月王朝, 然而金融资产阶级的掌权却令人失望, 然而金融资产阶级的掌权却令人失望,金钱原 则大行其道,唯利是图、道德败坏。 则大行其道,唯利是图、道德败坏。 最终倾向贵族,提倡理想化的王权、以有力的 最终倾向贵族,提倡理想化的王权、 君主政体(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盟) 君主政体(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盟)扼制资本 主义罪恶的泛滥。 主义罪恶的泛滥。

巴尔扎克简介资料

巴尔扎克简介资料

巴尔扎克简介资料范文1:巴尔扎克简介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他出生在法国图尔城,家庭并不富裕,年轻时曾经历过一系列失败的创业经历。

但他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人间喜剧》等。

巴尔扎克的作品以描写19世纪法国社会的生活、风俗、人物为主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的笔触充满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塑造了一大批倾注激情、意志坚定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欧尼德”这个形象,他被视作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代表性人物。

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独特,他擅长运用真实的生活元素来创作小说,其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他的小说中融合了侦探小说、浪漫小说、自然主义小说等众多文学流派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巴尔扎克被誉为“法国文学巨匠”,他的贡献被后世广泛肯定。

他的作品不仅为法国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的小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拥有亿万读者。

要点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巴尔扎克的生平和文学作品,通过重点介绍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和代表作品,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巨匠的地位和影响。

用词方面,文章以简练、客观、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巴尔扎克的重要作品和突出特点,同时避免了使用冗长、晦涩的语言,使文章易于阅读和理解。

范文2:巴尔扎克回顾巴尔扎克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荒谬。

他的小说浸透着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不断思索和感受。

我读过巴尔扎克的几本小说,其中最喜欢的当属《人间喜剧》。

这是一部极具针对性的小说,每个人物的命运都与这个时代的社会现状有紧密关联。

它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阶层、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爱情婚姻等生活方面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深深地触动了我。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1、再现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史:
如《农民》、《古物陈列室》、 《苏城舞会》;
2、再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
如《高布赛克》、 《欧也妮· 葛朗台》、《纽沁根银行》;
3、描绘人被金钱异化的历史悲剧 :
如《夏蓓上校》、《幻灭》、 《邦斯舅舅》、 《欧也妮·葛朗
台》《驴皮记》;
4、对人民生活的反映、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 会理想的探索等。
巴尔扎克塑像 罗丹
——《人间喜剧·前言》
《人间喜剧》简介
《人间喜剧》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巴 尔扎克从1829至1848年间所创作的90余部长、中、短篇小 说的总称。它共分三个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 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生活场 景”,作品最多,是最重要的部分。
2、多线索的网状结构,富于戏剧性的情节。
(
(三)艺术特色
1、人物性格典型化。 2、逼真的环境描写。 3、精确的细节描写。 4、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 5、讽刺幽默的语言艺术。
不鲜.这些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中; (3)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者把小说的人物性格作一对
比,这些人物都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过。
《人间喜剧》中再现的人物有400多个,分散在75部小说中。 人物再现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也使《人间喜剧》中的作品 联成了一个整体。
(三)思想内容
“ 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恩格斯
(二)构成
《人间喜剧》包括91部作品,用编年体
和人物再现的形式构成。 • 私人生活场景
• 外省生活场景
人 间 喜
第一部分 风俗研究
• 巴黎生活场景 • 政治生活场景 • 军事生活场景
巴尔扎克 速写

记忆方法(一)主要作家作品

记忆方法(一)主要作家作品

记忆方法(一)主要作家作品记忆方法(一)主要作家作品巴尔扎克,法国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人间喜剧》(90多部小说之总称)等。

课文收有的《守财奴》节选自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奠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有300 篇短篇和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等,课文收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

流传剧本37 部,长诗两首,十四行诗154 首,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

契诃夫,19 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著名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哀伤》、《苦恼》、《万卡》等,剧本《万尼亚舅舅》、《伊凡诺夫》、《海鸥》、《樱桃园》等。

高尔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

著有《高尔基全集》69 卷。

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母亲》是他的代表作。

马克·吐温,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晚年著有《败坏了赫德莱保的人》。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著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

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新闻记者、作家,著有《亲爱的国家里》、《绞刑架下的报告》。

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

著有《皇帝的新衣》、《夜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老房子》、《母亲的故事》、《园丁和主人》等。

记忆方法(二)其他应该掌握的作家作品《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

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

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诗体,风格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

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盖公寓 穷大学生拉斯蒂涅; 歇业的面粉商人高里奥; 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 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 鲍赛昂子爵夫人 雷斯多伯爵夫人 但斐娜 纽沁根男爵
全国十届美展获奖展 作者:李海青
拉斯蒂涅的再现描写




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是一个串连情节的主人公,曾是 一个清白、有抱负的青年,虽然满怀野心,但良心还未泯 灭。 他在《纽沁根银行》中,心黑手狠,通过机会和手段,他 挣到了一份有大宗嫁妆的婚姻,开始在政治交易场上钻营。 《轻佻的女人》(1839)中,他爬到了副国务秘书的职 务。在《无知无识的喜剧演员》里,他摇身变成了具有伯 爵爵位的部长。作为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金融寡头的 代理人,他每年有30万利佛尔的收入,这时他已经没有 良心可言。 《阿尔西的议员》中,他抛弃了旧情人纽沁根太太,娶了 她的女儿。他还在《贝姨》中出现,作为于洛女婿的证婚 人。 《小资产者》中也出现。不论他在社会的哪一级台阶出现, 他都信奉当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人生哲学。
伏脱冷的再现描写 伏脱冷在《高老头》中是一个被追捕的逃 犯,他洞悉人生,给拉斯蒂涅上了绝妙的 一课。 在《幻灭》中,他摇身变成了西班牙教士。 在《贝姨》中,他由罪犯变成警官——巴黎 警察厅的处长。他的发迹是作者对司法部 门的挖苦和讽刺。
编年史小说艺术

和司汤达的传记小说相反,巴尔扎克不为 某个人物立传,他采用历史记事的方法, 截取众多人物的生活阶段和生活侧面,按 年代叙写他们的生活,编排好他们在不同 小说中,性格变化和命运变迁,如同编年 史一样,记载下人情风俗史。恩格斯则直 接称他用编年史方式逐年记下法国19世纪 上半叶的生活(1816——1848)。

银行家纽沁根 银行家纽沁根也是极其贪婪之徒,但他和 高布赛克与葛朗台不同的是,他是属于扩 大资本生产的金融贵族,在资本流通周转 的过程中积累财富,追逐金钱。他的信念 是:“钱越多,权力就越大”,“他已经 有了五百万,可他想的是一千万。他有了 一千万,就得捞他个三千万。”他得到的 每一枚铜板都沾满了千家万户的眼泪。
人物再现手法 A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 物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 的不同经历,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 是一种主要的再现手法。 B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所发生的事在 社会上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 之中。 C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说人物的 性格作一对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 出现的。


第二课:鲍赛昂子爵夫人教导:极端利己
她对拉斯蒂涅说:“拉斯蒂 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地去 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 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 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 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 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 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 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以 后,拉斯蒂涅没有辜负他的 表姐的教导。
电影改编:欧也妮保持童贞 作者刻画欧也妮的绝对温情,无疑是想说 明,在人欲横流的社会中,还有高尚的情 感,还有真正的爱情。尽管它是弱小的, 但也是一道光明。电影改编《欧也妮·葛朗 台》突出了欧也妮对爱情的执著。


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

拉斯蒂涅从良心到野心的 转变,受环境的影响大。 他在《高老头》中接受了 人生三课的教育。

绝对忠贞的代表:欧也妮 欧也妮是葛朗台老头的女儿, 她与父亲的贪婪、吝啬相反, 有一颗“只知有温情而不知 有其他的高尚的心”。她忠 于对堂弟查理的爱情,受尽 父亲的威胁恐吓,过着吃清 水面包的幽居生活也在所不 惜。 查理负心。她与篷风所长结 婚,但婚后始终保持童贞, 她在33岁时做了寡妇,仍然 忠于自己的感情。 “她在世 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 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 无家庭。”

《高老头》的三史描写 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故事就是贵族没落衰亡的写照, 她举行告别宴会,退出了巴黎上流社会。 拉斯蒂涅和伏脱冷的故事是资产阶级发家上爬的 写照。 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故事是金钱罪恶的写照。 巴尔扎克把“三史”交织在一起,显示了编年史 模式的深刻丰富的内容和恢弘的气势。
绝对欲望模式 巴尔扎克以他非凡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和幻 想的激情,透视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类各种 被夸张了的欲念,他把这种欲念推到极致,以使 它的人物模式都有一种偏执型的欲念,这种人物 模式,我们称之为绝对情欲模式。 巴尔扎克的绝对欲望模式按照人类的七情六欲, 塑造了各种类型人物。
——《〈一桩无头公案〉初版序言》
《人间喜剧》介绍

巴尔扎克从1828年到1848年20年间,共 写作长短篇小说97部,滑稽故事36篇,戏 剧6部,以及一些零星的文章。1842年, 巴尔扎克把从1829年起写的小说收集起来, 编成一个总集,定名为《人间喜剧》。
2.《人间喜剧》串连方法 巴尔扎克在写作《人间喜剧》时,最初的 打算是每部小说专写一种性格,一种人性 悲剧。这些人物性格和人性悲剧都是独立 成篇的,一部小说只能表现人物的一个生 活阶段和一个生活侧面。但他又想把所有 的小说联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一个系统, 于是,巴尔扎克独创了一种串连各部小说 的方法:人物再现手法。
偏执狂式的绝对欲念 巴尔扎克刻画这些人物都有一种近似偏执狂式的 绝对欲念,他们为了自己的某种嗜好,某种情感, 某种欲望,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执着地为了自 己的欲念而丧生,有一种失去理性的疯狂。 绝对情欲模式中的人物,活着是为了自己的情欲, 死了也是因这种欲望的受挫和不可满足而丧生。 如葛朗台老头因吝啬贪婪而死,贝姨因嫉妒而死, 于洛太太因贤德而死,邦斯舅舅因贪馋而死,腓 利普因野心而死,等等。他们都是绝对情欲的奴 隶。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巴尔扎克是按一个绝 对情欲模式来塑造人物的。
《高老头》的环境描写:伏盖公寓 伏盖公寓是巴黎下层社会的真实再现。这 个下等公寓坐落在偏僻的角落,外表恶俗 不堪,街面上石板干燥,沿着墙根长满了 草。屋子死沉沉的,墙垣全带几分牢狱气 息。伏盖公寓的后院,猪、鸭、兔混在一 起,院子地上有堆木柴的棚子,下面淌着 厨房洗碗池流出来的脏水。
伏盖公寓客厅 作者写:底楼客厅有一种“闭塞的、霉烂 的、酸腐的气味,叫人发冷,吸在鼻子里 潮腻腻的,直往衣服里钻;那是刚吃过饭 的饭厅的气味,酒菜和碗盏的气味,救济 院的气味。” 小说静态描写环境,电影改编以人物活动 展示环境。

《高老头》的人物出场 《高老头》写于1834年,这是他计划写一部大书 后的第一部作品,《人间喜剧》中的许多重要人 物都第一次登场上台了,几乎有30多人出场,以 后又继续活在其他小说的环境里,他们的性格和 社会地位也随之改变,升迁沉沦。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为他 的人物系列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上百的悲剧从 这儿开场,每出悲剧都是一个杰出的里程碑。

静态描写环境
巴尔扎克的编年史小说总是开篇就写环境,环境 描写成为人物描写的先导。这种环境描写都是静 态描写。 如《高老头》开卷用全书五分之一的篇幅写伏盖 公寓,从外形写到内部陈设,从院坝写到室内, 从底楼写到顶楼,作家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 然后才引出其中活动的人物,进入情节叙述和人 物性格的刻画。这种先写环境后写人物的手法, 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环境塑造个性和改变 个性,因而编年史小说中的环境都非常典型,具 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暴发户葛朗台老头 葛朗台老头出身箍桶匠,在 大革命时代发了财。他除了 放高利贷外,还经营葡萄园 和酿酒生意,买卖公债。他 通过控制市场,哄抬物价, 利用市长的职权吞并财产, 组织自己产品的运销。他的 嗜好是贮藏黄金,生活中的 惟一兴趣就是欣赏金子。作 者描写道:“看到金子,占 有金子,成了他的嗜癖”。

巴尔扎克(Balzac, 1799——1850)是19世 纪前期法国和西欧现实主 义代表作家,他在世界文 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
巴尔扎克的文艺观
1、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生活。 他公开承认自己和司汤达属于同一文学流派,要 求作家“照世界原样表现世界”(《贝尔先生研 究》)。 作家应该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他心中 应有一面难以明言的把事物集中的镜子,变幻无 常的宇宙就在这面镜子上面反映出来。 ---- 《〈驴皮记〉序言》 根据文艺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观点,他提出: “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2、主张用典型表达人物和事件。

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 表达出来。
——《人间喜剧》前言

典型这个概念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典型指的是 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 度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 人类的样本。因此,在这种或者那种典型和他的 许许多多同时代人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一些 共同点。但是,如果把它们弄得一模一样,则又 会成为对作家毁灭性的判决,因为他作品中的人 物就不会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了。
1.历史时间 编年史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时空结构。 从时间结构看,它所强调的时间是历史时 间,注重交待确切的历史日期,故事时间 与历史真貌相合,也即小说在真实的历史 时间里讲述虚构的人物故事。
2. 历史空间 从空间结构看,编年史小说所强调的空间 是典型环境,它注重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 故事空间与当代社会风貌一致。《人间喜 剧》的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这些环境不是 远离法国的西班牙、非洲或东方,而是当 代法国的全部风貌。

电影改编:葛朗台占有金子

在贪婪的本性中,作者刻画了葛朗台的吝 啬。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他亲自 发放女儿和女仆用的蜡烛,女儿过生日那 天,他表示要“大放光明”,却不过点了 一支蜡烛。 “葛朗台老头”成了全世界通 用的吝啬鬼的代名词。
绝对父爱代表:高老头
高里奥老头是个退休的面粉商人,为爱女儿,他 用钱去买女儿的欢心,替女儿还债,并帮助女儿 偷养情人。这种不辨事理,失去理智,不顾利害 的父爱,是绝对的父爱, “这个父亲把什么都给了。二十年间他给了他的 心血,他的慈爱;又在一天之间他给了他的财产。 柠檬榨干了,那些女儿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 这是高老头的最终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