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二单元词语解释、主题、课后习题总结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及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及答案参考答案识字1场景歌一、二:答案略。
三、多音字行xíng (行走)háng(银行)号hào (小号)háo(号叫)四、近义词欢笑—欢乐五、反义词方—圆小—大欢笑—抽泣六、理解词语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
队旗: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
帆船:利用风力张帆行驶的船。
红领巾:红色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
文中指小年先锋队员。
七、句子解析1.一只海鸥,一条帆船。
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都是数量词。
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
2.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一方鱼塘,绿油油的秧苗,一行行的垂柳和美丽的花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图。
3.一道小溪,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座”指建筑;“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群”指数量比较多的动物。
八、问题归纳1.为什么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所以说一队“红领巾”。
“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说一说文中有哪些数量词?一只海鸥,一条帆船。
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一道小溪,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3.课文前三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所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三个小节是描写的静态的景色,最后一小节是描写的活动场景。
九、课文主题本文是数量词归类识字。
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十、教材课后习题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只)海鸥一(条)帆船选择你熟悉的一处场景,仿照课文,写一写。
三个小朋友一棵棵小树两只小鸟一片片白云识字2树之歌一、二:答案略。
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二)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语文要素
在课文中的具体体现
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 《场景歌》:了解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
学词。
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量词。
学习形声字形旁表义,《树之歌》: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
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 表音的特点
识字。
《拍手歌》: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归类识
字的方法,识字学词。
《田家四季歌》:积累关于农事活动词语。
一上 五 童趣情趣
一下 一
传统文化 渗透
图片、古诗、 儿歌、韵文
图片、韵语、 字族儿歌、字谜
初步认识会意字,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多种识 字方法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 律。
借助汉语拼音,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识字方法,自主 识字,主动识字。
一下 五 二上 二
贴近生活渗透传 图片、韵语、
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 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并注意将语言积累、梳 理与体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引导学生在识 字、写字、语言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在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以识字教学为主,部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识字
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读一读,想象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找一找,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 相同之处。 孔雀 大雁 老鹰 锦鸡 黄鹂 天鹅
读一读,记一记。 播种 插秧 耕田 采桑 除草 割麦 打谷 积肥
三、课后习题分析
课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词语表(1-3单元)

二年级上册词语表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文1》:两个人、两只鸟、哪个、哪里、宽广、宽大、山顶、
头顶、眼睛、双眼、眼光、火眼金睛、肚子、肚皮、牛皮、
羊皮、孩子、小孩、跳高、跳水
《文2》:千变万化、变天、北极、极顶、片头、一片云、傍晚、
傍明、大海、海鸟、海洋、洋气、工作、作业、坏人、坏话、
送给、皮带、带队
《文3》:方法、办法、如果、如今、脚下、脚力、它们、它的
娃娃、毛巾、毛笔、更加、更好、知识、知道、识字、常识
第二单元
《识字1》:到处、住处、公园、花园、木桥、石桥、一群鸟、群山、排队、队长、红旗、国旗、铜号、号手、红领巾、领带
《识字2》:杨树、壮大、壮美、油桐、枫树、枫叶、松树、放松、松土、柏树、木棉、棉花、棉衣、水杉、文化、化石、桂花、金桂《识字3》:歌声、歌手、书写、写字、草丛、丛林、深入、深秋、六个人、狗熊、熊猫、花猫、九牛一毛、九天、朋友、亲朋、友好
《识字4》:四季、季节、吹号、吹牛、化肥、肥壮、农事、农家、事情、忙活、忙月、爱戴、戴花、辛苦、辛劳、苦功
第三单元
《文4》:称号、称许、柱子、柱石、海底、到底、秤杆、台秤、笔杆、做事、做工、年年岁岁、岁月、车站、站队、小船、坐船、自然、然后
《文5》:画画、一幅画、幅员广大、评奖、评书、奖杯、白纸、报纸、另外、另眼相看、及时、来不及、拿起、拿走、合并、并行
《文6》:一封信、封顶、相信、今天、今年、一支笔、支点、体力不支、圆珠笔、圆月、水珠、笔尖、电灯、灯火、电影、
影子。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法fǎ(方法、办法、用法)如rú(如果、假如、如同)脚jiǎo(脚步、双脚、脚下)它tā(它们、它的、打它)娃wá(女娃、娃娃、男娃)她tā(她的、她们、她家)毛máo(皮毛、毛衣、羽毛)更gèng(更加、更好、更快)知zhī(求知、知了、知道)识shí(常识、识别、认识)二、我会认植zhí(植物、植树、种植)为wéi(为人、作为、四海为家)旅lǚ(旅行、旅游、旅长)备bèi(准备、备用、防备)纷fēn(纷纷、纷飞、纷扰)刺cì(带刺、毛刺、刺客)底dǐ(海底、井底、底下)炸zhà(炸弹、炸开、爆炸)离lí(离开、离别、分离)察chá(观察、察看、警察)粗cū(粗心、粗壮、粗细)dé(得到、得数、得意)三、多音字为wéi (为难)wèi(因为)降jiàng(降落伞)xiáng(投降)发fā(发生)fà(头发)得děi(就得)dé(得意)更gēng(三更)gèng(更加)四、近义词如果——假如告别——告辞旅行——旅游办法——方法仔细——认真五、反义词告别——相聚仔细——马虎粗心——用心六、理解词语四海为家: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纷纷:①多而杂乱。
②接二连三地。
炸:突然爆裂。
仔细:细心。
观察:仔细察看。
粗心:不细心。
七、句子解析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
2.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词语及知识点

1.小蝌蚪找妈妈两(两条)(两只)(两头)哪(哪里)(哪个)(哪儿)宽(宽大)(宽广)(宽心)顶(山顶)(头顶)(顶尖)眼(眼力)(眼光)(眼角)睛(眼睛)(点睛)(目不转睛)肚(肚子)(肚皮)(鱼肚)皮(皮包)(皮衣)(皮毛)孩(孩子)(女孩)(男孩)跳(跳远)(跳高)(跳水)快活连忙已经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变成青蛙。
2. 短语积累: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宽宽的嘴巴2 我是什么变(变身)(变样)(千变万化)极(北极)(极小)(南极)片(雪片)(叶片)(名片)傍(傍晚)(傍午)(依山傍水)海(大海)(海水)(海马)洋(海洋)(远洋)(太平洋)作(工作)(动作)(作用)坏(坏人)(坏处)(坏话)给(带给)(分给)(交给)带(皮带)(带来)(带鱼)天空花朵平常江河田地发动1.短语积累:发动机器灌溉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伸出双手带来灾害披上红袍朗读课文2.水在自然界中以三种形态存在,分别是液态、固态和气态。
云、雨、雾、露是液态的水,冰、雪、霜、冰雹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3.植物妈妈有办法法(方法)(办法)(书法)如(如果)(比如)(如今)脚(脚尖)(双脚)(脚跟)它(它们)(它的)娃(娃娃)(女娃)(娃娃鱼)她(她们)(她的)(她人)毛(皮毛)(毛豆)(九牛一毛)更(更加)(更好)(更美)知(无知)(知识)(知道)识(常识)(识字)(认识)告别四海为家出发那里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靠水来传播:椰子、睡莲2.靠小鸟或其他小动物来传播:樱桃、野葡萄、野山参3.靠风来传播:柳树、蒲公英4.机械传播种子的办法,也叫弹射传播:凤仙花、酢浆草、芝麻、大豆识字1 场景歌园(花园)(校园)(公园)孔(气孔)(小孔)(孔子)桥(石桥)(大桥)(天桥)群(人群)(群山)(群众)队(队长)(队旗)(少先队)旗(红旗)(旗手)(国旗)铜(青铜)(铜号)(铜牌)号(口号)(问号)(学号)领(衣领)(带领)(本领)巾(毛巾)(头巾)(红领巾)欢笑背《量词歌》: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每课阅读词语园地日积月累归纳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每课阅读词语园地日积
月累归纳
引言
部编语文教材是二年级上学期的标准教材,其中每课阅读词语园地包含了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积累和归纳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文档旨在总结二年级上每课阅读词语园地的内容。
词语园地归纳
以下是二年级上每课阅读词语园地的归纳内容:
1. 第一课:春天的到来
- 春天、到来、温暖、花朵、鸟儿、茶会
2. 第二课:海马哲学家
- 海马、哲学家、喜欢、大海、学海、思考
3. 第三课:爸爸的眼睛
- 眼睛、爸爸、黑盒子、美丽、大自然、照亮
4. 第四课:乌云背后的太阳
- 乌云、背后、太阳、心情、忧虑、微笑
(依此类推,继续归纳剩余课文的词语园地)
结论
二年级上每课阅读词语园地中的词汇丰富多样,涵盖了孩子们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家庭关系等多个方面。
通过日积月累的积累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档能为教师和学生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以上是部编语文二年级上每课阅读词语园地日积月累归纳的简要总结。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年级上册语⽂教案及反思(全册)部编版⼆年级语⽂上册教案第⼀单元1.《⼩蝌蚪找妈妈》教学⽬标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这9个⽣字,能读准字⾳,认清字形,理解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的意思。
3.理解课⽂中描写青蛙样⼦的句⼦,及句⼦中的动词如“披”“露”“⿎”。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法(⼀)重点:1.学会⽣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图⽂结合,理解课⽂内容。
(⼆)难点:1.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法。
3.理解⼩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情及⾝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段,掌握⾃学三、四段的⽅法。
(三)疑点:了解⼩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的句⼦,使学⽣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做深⼊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理解⼩蝌蚪找妈妈的⼼情⼗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课时安排:3课时。
第⼀课时⼀、导⼊课题,解题:同学们,你们见过⼩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认识⼩蝌蚪),⼩蝌蚪是怎样长⼤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看图,了解图意:1.出⽰挂图,学⽣从左⾄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件什么事?2.利⽤挂图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看第⼀幅图着重观察⼩蝌蚪是什么样的?看第⼆幅图说说⼩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体有什么变化?⽤观察第⼆幅图的⽅法⾃⼰观察三、四幅图,⾃由说说图意,适当进⾏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结合图画,初读课⽂,⼤致了解课⽂内容:1.借助拼⾳认识⽣字,标出⾃然段,在⽂中画出⽣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
2.在认识⽣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读课⽂,要读通每⼀句话。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习题(全册,含答案)《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达标1. 看拼音写词语。
n z àn mei shéméi y óu xi à()()()n ti áon hu àmi àbi à()()2. 按要求在课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 表示颜色的词:、、(2) 表示动作的词:、、3.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池塘里有一群,大,黑灰色的,甩着长长的,快活地。
(2)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变短,成了。
(3) 青蛙妈妈着的衣裳,着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蹲在。
4. 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 长出两条后腿蝌蚪尾巴不见青蛙长出两条前腿(2) 结果发芽播种长叶开花(3) 冷烫凉温热第二课时◆课后能力提升1. 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向(谁)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把(谁)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妈妈,(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
2. 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 B .哈哈哈 C .嘻嘻嘻3. 填空题。
(1) 一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 一只蝌蚪()条腿,()只眼睛()张嘴。
(3) 一只鸭子()条腿,()只眼睛()张嘴4. 选词填空。
①露②鼓③蹲④披(1) 青蛙()在荷叶上,()着碧绿的衣服,()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虫。
①蹦②蹬③跳(2) 小蝌蚪后腿一(),向前一(),()到荷叶上。
5.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 这段话一共有()句。
(2) 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从文中“”一句中可以看出来。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达标1. 没有现在什么变化面条2. 略3. 略4. 提示 (1) 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冷热程度不同第二课时课后能力提升1. 鲤鱼妈妈乌龟青蛙2.A3. (1) 两两一(2) 零两一(3) 两两一4.(1)③④①② (2)②③①5. ( 1) 2( 2)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蝌蚪找妈妈一、释词造句:1.快活:愉快,快乐。
例句:小鸟在树林里快活地歌喘。
2.摆动:来回摇动;摇摆。
例句:柳枝随风摆动着。
3.连忙:急忙,赶紧。
例句: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连忙走进教室。
4.碧绿:形容浓绿色。
例句:碧绿的草丛中点级着朵朵鲜艳的花。
5.害虫:对人类有害的昆虫。
例句:青蛙正在捕食害虫。
二、主题感悟:本文写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引导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过程,自然地展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三、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点拨●分角色朗读课文。
点拨:本文是一篇童话,朗读时,要抓住课文的对话部分,分角色朗读。
本文的角色有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朗读时要注意根据角色的不同体会人物的语气、心情等。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原题见课本第4页)参考答案:讲故事略。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披.着碧绿的衣裳(shang)鼓.着大大的眼睛露.着雪白的肚皮甩.着长长的尾巴点拨:这四个短语中加点的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参考答案:天冷了,我披上了一件外套。
他一生气就爱鼓着腮帮。
我的书包坏了,课本都露出来了。
广场上,晨练的人们在甩着胳膊锻炼身体。
●读一读,记一记。
(原题见课本第4页)点拨:这三组词语分别是“袋、迎、塘”(本课生字)三个字的扩词。
扩词练习可以让我们知道更多的词语,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生字,增加识字量,还能让我们体会到汉字的构词规律。
这三组词语,读的时候要注意读音,如“脑袋”“口袋”的“袋”和“袋子”的“子”读轻声。
记的时候,先熟读词语,再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我是什么一、释词造句1.飘浮:随风摇动或飞扬。
例句: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
2.暴躁:遇事急躁,容易发怒。
例句:爸爸的脾气很暴躁。
3.淹没:(大水)盖过,漫过。
例句:大水淹没了美丽的小村庄。
4.灾害: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人和动植物以及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祸害。
例句:我们要大力兴修水利,免除旱涝灾害。
5.冰雹: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多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同雷阵雨出现。
二、主题感悟本文是一篇关于水的趣味知识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三、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点拔●朗读课文。
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参考答案:“我”是水。
“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雪。
●读一读,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再用它们各说一句话。
(原题见课本第7页)点拨:“落、打、飘”都是动词,在句子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落”写出了雨从空中掉下来的样子,“打”写出了冰落下来的力度之大,“飘”展示了雷在空中下落的美丽与轻盈。
参考示例:秋天到了,树叶纷纷落下来。
豆大的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啪啪作响。
天阴沉沉的,不一会儿,雪花就飘下来了。
●读一读,记一记。
(原题见课本第7页)点按读记这四个词语,需要注意这四个词语中的前两个说的是水做的好事,后两个说的是水做的坏事。
结构特点都是动词在前,名词在后。
这种结构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打扫房间、整理课桌、驾驶汽车、梳理头发等。
3、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解词造句1.四海为家: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例句:他长年旅居世界各地,可以说是四海为家。
2.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本课指植物传播种子。
例句:暑假期间,我们准备去香港旅行。
3.纷纷:(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例句:演出就要开始了,大家纷纷入座。
4.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例句:他对狗的生活习性观察得很仔细。
5.铠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服装,多用金属片缀成。
二、主题感悟课文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的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三、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点拨●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在课文中画出来,再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参考答案:课文介绍了蒲公英、苍耳和疏豆这三种植物。
蒲公英靠风来传播种子,苍耳靠挂住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豌豆靠阳光晒裂豆荚自己弹射出去传播种子。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原题见课本第10页)点拨:我们要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询问身边的大人,也可以上网查一查。
参考答案:可参考“资讯备查”。
仿照课文说一说略。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交际范例:王珂:我最喜欢的动物是金鱼,它的肚子圆圆的,尾巴像丝带一样,优美地甩来甩去,它的大眼睛也是圆溜溜的,还时不时地从嘴里吐出一串串水泡,可爱极了。
刘强:我表姐家养了一只小仓鼠,有趣极了!小仓鼠毛茸茸的好像一个球,小小的身体上却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两颗乌溜溜的眼珠子像黑宝石一样。
它有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还有短短的腿,小小的爪子,短短的尾巴。
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企q ǐ鹅é寄j ì冰(原文见课本第14页)阅读提示: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借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泳的科学常识。
快乐读书吧阅读提示:读d ú读童tóng话故事看到《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这些书名,你想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怎样的奇遇吗?按下面的提示猜猜故事的主要情节。
1.《小鲤鱼跳龙门》:(1)小鲤鱼为什么要跳龙门?(2)小鲤鱼是怎样跳龙门的?(3)小鲤鱼跳龙门结果如何?2.《“歪脑袋”木头桩》:(1)木头桩为什么是“歪脑袋”?(2)“歪脑袋”木头桩遇到了谁?有怎样的故事?3.《孤独的小螃蟹》:(1)小螃蟹为什么很孤独?(2)孤独的小螃蟹遇到了谁?结果怎样?4.《小狗的小房子》:(1)小狗的小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2)围绕小狗的小房子发生了怎样的故事?5.《一只想飞的猫》:(1)这只猫为什么想飞?(2)想飞的猫飞起来了吗??内容简介:1.《小鲤鱼跳龙门》作者金近。
讲的是鲤鱼的世界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世界上有一个龙门,只要跳过去,就能变成一条大龙,像云彩一样游到天上去。
可是,这个龙门在哪儿呢?金色的小鲤鱼带着他的同伴,开始了寻找龙门的旅程。
2.《“歪脑袋”木头桩》作者严文井。
讲的是有一个木头桩很骄傲,谁也瞧不起。
大家都不喜欢他,没人来找木头桩玩,他很伤心。
最后小女孩们来找他跳皮筋,他忘了自己是“雕像”,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
3.《孤独的小螃蟹》作者冰波。
讲述了小青蟹离开小螃蟹后,小螃蟹很孤独,他在孤独中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他遇见了一只纸鸟,帮助他成为一只能自由飞翔的鸟;他用可乐罐做成鼓,为朋友们带来欢乐;他帮狮子大王剪头发;他用大钳子救下小乌龟……4.《小狗的小房子》作者孙幼军。
写的是小狗为了不让小猫失望,扛着小房子和小猫一起到河边玩。
小猫让小狗帮她做很多事,小狗爬到树上帮她捉蚂蚱时掉下来,走不了路了。
小猫想把小狗带回家,她想出了好办法,把小狗放进小房子,又给小房子安上轮子,然后推着小房子回家了。
5.《一只想飞的猫》作者陈伯吹。
写的是一只猫逞强好胜,吹嘘自己是赛跑健将、歌唱家和打鱼专家,甚至幻想能够飞上天去,可他却不愿学习,认为“我要飞,我能飞!”童话把这只猫骄傲虚荣、好逸恶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1场景歌一、解词造句1.港湾:便于船只停泊的海湾。
例句:宁静的港湾里停靠着许多船只。
2.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
例句:我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3.队旗: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
例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旗上是五角星和火炬的图案。
4.红领巾:文中指少先队员。
例句:一队“红领巾”在歌喝。
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点拨②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原题见课本第17页)点拨:这是量词填空题,目的是让我们准确地使用量词。
我们在填写时先读一读“鱼塘、稻田、石桥、翠竹、海鸥、帆船”这些词语,然后想想应如何和前面的数字“一”进行搭配。
形容一个事物有时可以用多个量词,就如“一只海鸥”还可以说成“一群海鸥”,可以分别试着填一填,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是否合适。
参考答案:一(个、片、方、口)鱼塘一(片、块、亩)稻田一(座、孔)石桥一(丛、片、棵)翠竹一(只、群、排、队)海鸥一(条、队)帆船●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
点拨:选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仔细观察,看上面有几处场景,每处场景都有哪些景观,再把这些景观加上数量词进行描述,注意用词要准确。
参考示例:三个小朋友,一棵棵小树。
两只小鸟,一片片白云。
2树之歌一、释词造句:1.枫树:落叶乔木,叶子通常三裂,秋季变成红色。
例句:孩子们都喜欢在那棵枫树下做游戏。
2.桦树:落叶乔木或灌木。
例句:我家后院有一棵高大的桦树。
3.耐寒:经得起寒冷。
例句:梅花的特点是耐寒。
4.北疆:北方边疆。
例句:气象局预报,北疆将会出现雨雪天气。
5.银杏:落叶大乔木,叶片扇形,又称公孙树。
例句:春天,银杏长出了新叶。
6.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例句: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虎大的黄河象骨路化石。
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点拨●读一读,记一记。
(原题见课本第19页)点拨:朗读这两组词语时应注意,“泡”是多音字,在这里读p āo,它还读pào,如泡沫;“桦”读huà;“杉”读shān;“翠”读cu ì。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都指树木。
“松子”是松树的种子,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有很高的食疗价值;“白果”又称银杏,果实外壳坚硬,果肉味甘略苦。
●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原题见课本第19页)参考答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大意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
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大意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3拍手歌一、解词造句1.新奇:新鲜而特别。
例句: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是巧夺天工。
2.飞翔:盘旋地飞,泛指飞。
3.丛林:茂密的树林。
例句:他们穿过了茂密的丛林,来到目的地。
4.黄鹂:鸟,羽毛黄色,叫声很好听。
5.朋友:彼此有交情的人。
例句:两个朋友一见面就攀谈起来。
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点拨●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原题见课本第22页)参考答案:“雀、雁、属”三个字都含有“位”,“位”是汉字的一个偏旁,是短尾岛的意思。
“鸡、酶、鹅”三个字都含有“鸟”,表示与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