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全面复习。

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作图分析、计算、简单和论述。 关于论述,

重点关注失业的经济效应;

1、失业者的私人成本——收入上的减少,等于以前的工资与任何失业救济之间的差额

2、失业的社会成本:产出损失,等于现实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这包括失业引起的除失业者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的损失

(1)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还要增加相应的支出

(2)企业损失了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所能赚取的利润

(3)其他工人损失了国民产出较高时本应挣得的额外工资

如果联系价格变量,货币需求曲线是什么?

根据PQ=MV ,价格越大高货币需求越大。

如果联系利率变量,货币需求曲线又是什么?

不要M 部分

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技术水平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封闭经济;劳动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且为常数;储蓄是收入的函数;人均收入函数符合“稻田”条件

“稻田”条件:

M/L

有y=f(x),f(0)=0,f'(x)>0,f"(x)<0

∞=→)('lim 0x f x ,0)('lim =→∞x f x

解释稳态增长条件的内容;

稳态增长是经济呈均衡状态S=I 时的增长

设S :储蓄率,Y :人均收入,S ·Y :人均储蓄

人均储蓄的用途,“资本广化”

n :劳动力(人口)增长率,k :人均资本,δ:折旧率

资本广化=(n+δ)·k

k k n y S ?=?+-?)(δ

稳态条件的增长要求Δk =0

∴k n y S ?+=?)(δ

运用索洛模型,说明为什么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①技术进步使单位资本产出增加或单位产出不变节约资本。

技术进步使y =f (k )上移

②经济稳态增加条件为k n y S ?+=?)(δ,由于技术进步,在稳态点不变下,人均收入也会增加

*-+=y

y y n y *

1'

③结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因素。

GDP的缺陷和有关绿色GDP问题;

GDP是用来反映经济的福利水平与资源利用状况的。其缺陷是指GDP不一定能够准确经济的福利水平与资源利用状况。主要表现在:

GDP不仅统计好产出,也核算坏产出。

地下经济活动对福利的改变没有反映在GDP上。

公共产品没有价格,无法计入GDP。

家务劳动与闲暇的价值也没有反映在GDP中。

人均GDP有时也许什么都不是。

GDP的缺陷:

(1)GDP是用来衡量经济活动的效率与福利的,若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活动效率与福利是,就会有缺陷。

(2)不能准确表现福利:

①公共产品没有价格,其带来的福利不能反映在GDP中;

②GDP不仅计算好产出(正福利)也计算了坏产出(负福利)

③地下经济活动改变效率与福利,但是不计入GDP

④家务劳动、闲暇等也不计入GDP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CPI构建和缺陷;

构建

A 选定篮子

B 计算预测期对篮子的支付

C 计算对比期对篮子的支付

D 求出B/C=CPI

E 通货膨胀率=CPI-1

缺陷

①只能近似反映整体物价变化,不能准确反映

②消费结构是变化的,CPI却是固定篮子

③CPI不能反映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特性和质量变化。

为什么家庭对通货膨胀的判断与政府判断错位;

绝对收入假说;

认为消费倾向长期趋于稳定的原因在于非收入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累积财富的增加;人口的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必需品范围的扩大。 比较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 b -11就叫政府购买支出乘数,b

b -1为转移支付乘数 简单收入决定的原理和影响乘数的因素; 支出水平决定收入水平。在简单经济中,支出包括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令支出为AE ,AE=C+I=(Ca+bY )+(Ia-ei ),简化I=Ia ,可以求解Y 。

)(11a a I C b Y +?-= 图形

2、支出变化与收入变化

※3、乘数定理

(1)乘数是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的倍数。

(2)乘数的推导

)(11a a I C b Y +?-= 令A I C a a =+

A b Y ??-=??11

b -11

叫简单支出乘数 中国b=0.51,美国b=0.8

当有比例税时

Y t b C C a ?-?+=)1( I=Ia AE=C+I

I C +=

)(1a a I C b Y +?-→

)()1(11a a I C t b Y +?-?-=

(3)意义

①当有支出是,售出成倍增加。

②经济衰退时,政府增加投资(支出),通过乘数作用增加收入。

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讨论利率变化对收入的影响;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鲍莫尔-托宾平方根 家庭持有的货币的成本为i M C M Q C ?+?=

2

使成本最低时,有i C Q M M ???=?=22121* 货币与利率是反方向变化

货币市场上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源于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①交易②预防③投机。

首先:货币的交易需求L1取决于收入水平,L1=kY ,L1与利率无关

其次:货币的投机需求L2取决于利率水平,持有货币是为了在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中获取收益。

设人们只能选择①持有货币②持有债券

持有货币获得流动性,丧失利息

持有债券丧失利息,获得流动性。

∴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而且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i h L ?-=2

论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源于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①交易②预防③投机。 首先:货币的交易需求L1取决于收入水平,L1=kY ,L1与利率无关

其次:货币的投机需求L2取决于利率水平,持有货币是为了在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中获取收益。

设人们只能选择①持有货币②持有债券

持有货币获得流动性,丧失利息

持有债券丧失利息,获得流动性。

∴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而且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i h L ?-=2

推导IS 方程、曲线,移动;

均衡条件:总收入=总支出

G i e I Y b C G I C Y a a +?-+?+=++=)()(

(在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下,不考虑i 的作用,故ei=0) 解出i b

e G I C b Y a a ?--++?-=1)(11 LM 曲线的斜率、三个区间;

首先,曲线的斜率

其次,曲线的移动

①斜率为k/h

②移动:M s ↑,LM 向左,反之向右

③LM 有三个区间:凯恩斯区间(水平)、古典区间(垂直)、中间范围

说明凯恩斯理论与古典理论的异同;

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i k

h ?+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及政策含义;

利用AD-AS 模型,分析政府总需求扩张的短期与长期效果差异; 总需求的内容;

关于图形有

储蓄曲线、

生命周期理论、

(1)假设条件

①人们讨厌消费的剧烈波动

②人们将会在一生中合理分配消费,从而防止消费的剧烈波动 ③最初假定为没有遗产,没有储蓄利息。

货币供给曲线、

LM 曲线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2、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3、GDP(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GNP(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5、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6、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7、GDP、GNP的区别: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产值,而不管生产的产值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则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8、奥肯定律: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9、黄金率: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水平率”,记作K g 10、费雪效应:通过费雪方程i=r+π可看出,通货膨胀率π和名义利率i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π上升一个百分点,i也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11、IS曲线:是投资和储蓄的代称,代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12、LM曲线:是流动性即货币的需求和货币供给的代称,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3、牺牲率:反通货膨胀时期产量的总损失与由于反通货膨胀而赢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百分数二者的比率,换句话说就是每降低1%的通货膨胀率必须降低的实际GDP的百分数。 14、时滞: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这些政策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会滞后于实际经济的运行,因而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15、时间不一致性:在特定时点上作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的状况。 16、挤出效应: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 17、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非线性逆向关系。 18、自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实际收入Y会不断扩张,税收不断增加从而使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减少(增加);当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增加(减少)。这相当于在宏观经济中置放了一个自动稳定器。 19、通胀:普遍的、持续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百分比是通货膨胀率 20、凯恩斯失业:又称为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21、铸币税:中央政府通过发行货币为其预算开支进行融资,融资导致物价水平上涨,公众手中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广大货币持有者征收了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5.9%。 7.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25%。 8.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9.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附答案)教学提纲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The government reports that "GDP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This statement means that GDP increased a. by 6.4 percent for the year. b. at an annual rate of 6.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c. at an annual rate of 1.6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d. at an annual rate of .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2.A Brazilian company produces soccer b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s all of them. If the price of the soccer balls increases, the GDP deflator a. and the CPI both increase. b. is unchanged and the CPI increases. c. increases and the CPI is unchange d. d. and the CPI are unchanged. 3.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4.A n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 is measured by its a. real GDP. b. real GDP per person. c. nominal GDP. d. nominal GDP per person. 5.In 2002 President Bush imposed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of steel to protect the U.S. steel industry. a.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b.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c.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6.Generally when economists and the text talk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a. real interest rate. b.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c. re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d. equilibrium nominal interest rat e. 7.An increase in the budget deficit a.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fall. b.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rise. c. does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d. may increase, decrease, or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8.Norne Corporation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plant. It will cost them $1 million today to build it and it will generate revenues of $1,121 million three years from today. Of the interest rates below, which is the highest interest rate at which Norne would still be willing to build the plant? a. 3 percent b. 3.5 percent c. 4 percent d. 4.5 percent 9.Recent entrants into the labor force account for about a. 1/2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b. 1/3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c.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 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d.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通过宏观经济学学习,了解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 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 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 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 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 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 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 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 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

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一下题,我并不觉得真的是给我们考试的!也更不是考察我们知识点的掌握的!我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

?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重要结论: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 D 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稳定化政策: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IS代表“投资”和“储蓄”。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 LM代表“流动性”和“货币”。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假设货币供给固定,价格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

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庇古效应<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余额发生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随着物价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并将更多地消费。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扩张性移动,并导致更高的收入。> ?描述价格的下降对均衡收入可能的效应。 ①使收入增加。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从而引起LM曲线右移,增加了收入。 ·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P↓和实际货币余额↑,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消费者支出↑→IS曲线向右移动,导致更高的收入。 ②使收入减少 ·根据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如此,债务人的支出更少了,债权人的支出更多了,若债务人的消费倾向>债权人的,则会导致支出的↓→IS曲线左移→收入↓。 ·预期通货紧缩效应。根据r=i-π(预期),假定每个人都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下降,则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i,r会↑→抑制投资→IS曲线左移→收入↓。?浮动汇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优点各是什么? ①浮动汇率优点 ·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的国际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请单击此处编辑题目] (每小题分,共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30小题,每题?分,共?分) 1.Real GDP a. evaluates current production at current prices. b. evaluates current production at the prices that prevailed in some specific year in the past. c. is not a valid measure of the economy's performance, since prices change from year to year. d. is a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goods only, hence, it excludes the value of services. 2.The steps involved in calculating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include, in order: a. choose a base year, fix the basket, compute the inflation rate,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and compute the index. b. choose a base year, find the prices, fix the basket,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and compute the index. c. fix the basket, find the prices,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choose a base year and compute the index. d. fix the basket, find the prices, compute the inflation rate, choose a base year and compute the index. 3.Suppose the price of a quart of milk rises from $1 to $1.25 and the price of a T-shirt rises from $8 to $10. If the CPI rises from 150 to 175 people will likely buy a. more milk and more T-shirts. b. more milk and fewer T-shirts. c. less milk and more T-shirts. d. less milk and fewer T-shirt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growth rates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are the ones that had the highest level of real GDP 100 years ago. b. Most countries have had little fluctuation around their average growth rates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c. The ranking of countries by income changes substantially over time. d.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Japan had the highest real GDP growth rate, and now has the highest real GDP per person. 5.Using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notation in the text, K/L measures a. natural resources per worker. b. human capital per worker. c. output per worker. d. physical capital per worker. 6.Index funds a. typically have about the same rate of return as more actively managed funds. b. typically have lower rates of return than more actively managed funds. c. contain the stocks and bonds from a single Standard Index Classification of industry. d. typically have higher rates of return than more actively managed funds. 7.In a closed economy, national saving equals a. investment. b. income minus the sum of consumption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c. private saving plus public saving.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8.At which interest rate is the present value of $162.24 two years from today equal to $150 today? a. 4 percent b. 5 percent c. 6 percent d. None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to the nearest penny.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correct? a.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s inevitable in a dynamic economy. b. Although the unemployment created by sectoral shifts is unfortunate, in the long run such changes lead to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c. At least 10 percent of U.S. manufacturing jobs are destroyed every year. d. In a typical month more than 5 percent of workers leave their jobs. 10.Use the balance sheet fo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宏观经济学总结

宏观经济学总结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不断提高。由于产出增长率,尤其是人均产出增长率最终决定一国贫富程度,因而宏观经济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弄清人均产出增长率决定因素。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阶段性不规则上下波动,通常由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几部分组成。经济周期中发生波动指标有实际GDP失业率、股票价格及通货膨胀。 失业:失业是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人无法找到工作。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通常是指一国平均价格水平上升。与之相反是通货紧缩,指一国平均价格水平下降。 开放经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国家经济都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经济体,或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国经济发展影响,而宏观经济研究范围就包括国与国之间经济纽带联结方式以及由此产生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对宏观经济运行施加影响;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这一政府机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最终要达到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减少失业、控制物价、对外平衡目标。 国民收入衡量方法。 总支出法中,GDP可分为四大部分: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及净出口,则国民收入恒等式为Y二C+I+G+N其中,消费支出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购买,可分为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和对服务支出。投资支出是由企业固定投资、住房投资和存储投资三部分组成。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支出。净出口指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差额。总收入方法中,国民收入主要由劳动者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收入和净利息收入五部分组成。其中,劳动收入包括工人工资、补贴以及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社会保障金。业主收入指非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对)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对)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曲线位于45o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c )。 A、正数 B、0 C、负数 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b )。 A、20% B、80% C、30% 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b )。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b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 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 )。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c)。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B、增加福利支出 C、增加税收 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b )。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a ) A、股东 B、债权人 C、退求金领取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c )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2(附答案)汇编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In the United States real GDP is reported each quarter. a. These numbers are adjusted to make them measure at annual and seasonally adjusted rates. b. These numbers are adjusted to make them annual rates, but no adjustment for seasonal variations are made. c. These numbers are quarterly rates that have been seasonally adjuste d. d. These numbers are at quarterly rates and have not been seasonally adjusted. 2.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3.If increases in the prices of U.S. medical care cause the CPI to increase by 2 percent, the GDP deflator will likely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2 percent. b. 2 percent. c. less than 2 percent.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4.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at capital is subject to a. constant returns. b. increasing returns. c. diminishing returns. d. diminishing returns for low levels of capital, and increasing returns for high levels of capital.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 Political instability can reduce foreign investment, reducing growth. b. Gary's Becker proposal to pay moth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keep their children in school has not worked very well in practice. c. Policies designed to prevent imports from other countries generally increase economic growth.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6.Use the following table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closing price was also the average price at which each stock transaction took place. What was the total dollar volume of Gillette stock traded that day? a. $912,840,000 b. $91,284,000 c. $9,128,400 d. $912,840 7.Suppose that in a closed economy GDP is equal to 10,000, taxes are equal to 2,500 Consumption equals 6,500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equal 2,000. What are private saving, public saving, and national saving? a. 1500, 1000, 500 b. 1000, 500, 1500 c. 500, 1500, 1000 d. None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8.Risk-averse people will choose different asset portfolios than people who are not risk avers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we would expect that a. every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higher rate of return than every non-risk averse person. b. every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lower rate of return than every non-risk averse person. c. the average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higher rate of return than the average non-risk averse person. d. the average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lower rate of return than the average non-risk averse person. 9.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s the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今年选择了辅修国贸专业的课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专业中包含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我的想法是考经济类的研究生,所以我在这次课程学习中很重视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 首先对课程后半部分,即宏观经济学这一部分做个简单的总结。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而总体看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就是围绕国民收入,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就业,价格水平,通胀,经济增长这几个方面,应为经济学本身偏理论的性质,我们主要研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学科一样,一直进行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及对于理科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逻辑关系。 具体的课程内容基本围绕国民收入展开,国民收入的构成,关系,及国民收入的决定,表明利率及收入关系的经典模型,IS-LM曲线,进一步对国民收入中各个关系诸如投资、利率、货币供给需求、消费储蓄等的探究,继而讲了国家调节国民收入的方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一部分也是比较联系当下实际的一个内容,通过原理的学习,我们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也看的更透彻了;课程中也对国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理论的分析,就业和通胀,物价,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问题。 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在我身上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国家出台的政策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我从开始关注经济方面的信息大概是今年夏天开始,经历了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信贷紧缩,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我从经济盲开始看政府出台的政策到现在可以根据政策分析政府的动机,分析他的最终目的,不再是通过看网友的评论才能看出端倪。 对我来说每个问题都和我有很大的关系,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不需多言,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引起的,供大于求则会引起货币在国内的贬值,而名义货币的增多导致了价格指数的上升,同量的货币的购买力很快的下降,其中首先领跑CPI的就是关乎民生的吃穿,让我们这些无产阶级一度生活拮据,根据国家的调整,比如对农牧产品的限价调控,CPI明显回落,但回落带来的改善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另外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等,这俩点都使得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减少,投资也减少,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需求量下降,抑制了通货膨胀。 另外一个就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资金链紧张,我的家乡就是老师课中提到的鄂尔多斯,这个地方的关键词基本上有暴富,高利贷,煤矿,稀土,房地产,鬼城等几个。鄂尔多斯的崛起简单的说就是能源的崛起带动高利贷房地产的崛起,很多人富起来的原因无非四个:煤矿,高利贷,炒房,征地。不夸张的说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放高利贷,高利贷是这里最大的金融项目,曾经有人问我最好的投资手段是什么,在这里就是高利贷,回报比所有金融项目都大且稳妥,但这次温州出问题加上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导致鄂尔多斯的资金链紧张,有的地方说这里的资金链断裂,只能说单纯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因为很多企业都是能源产业与房地产等产业组合存在,所以具体来说鄂尔多斯和温州还有本质的区别。这次政策主要是房地产调控,这个我认为基本属于计划经济,和经济原理没有很大的联系。针对鄂尔多斯的这种特殊现象当地出现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为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有改善,但不大。 政府对这几个大量存在民间贷款的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一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的上游产业进行投资补贴,这一政策极大的刺激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缓解了资金问题,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我对宏观经济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只是大致有个方向,有很多现象还是解释不了,而且在良好的制度下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我们国家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体制的改革,但在这次经济大波动中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崭露头角,也有可能这次波动带来很多现象可以产生新的理论,比如我们国家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些问题等等,未来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