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奥数 第35讲:鸡兔同笼

合集下载

(奥数)鸡兔同笼问题五种解题思路

(奥数)鸡兔同笼问题五种解题思路

鸡兔同笼问题经典形式的解题思路(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思路:假设全部都是鸡,总脚数减去鸡脚数后剩下的事兔子比鸡多的脚,ok 再除以脚的差,算出兔子数。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解一(100-2×36)÷(4-2)=14(只)………兔;36-14=22(只)……………………………鸡。

解二(4×36-100)÷(4-2)=22(只)………鸡;36-22=14(只)…………………………兔。

(答略)(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求鸡和兔的数量思路:根据鸡兔脚数的差数,折算成鸡的数量,总头数减去相应的折算数量后,剩下的鸡和兔的脚一样多,如果鸡和兔的脚一样多,他们的头数比肯定为2:1,根据比例算出兔的个数。

(总头数-脚数之差/一只鸡的脚数)÷(2+1)=兔数;例:鸡兔同笼,鸡兔共40个头,鸡脚比兔脚共多32只,问鸡兔各多少只?兔:(40-32/2)÷(2+1)=8 只;鸡:40-8=3只(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思路:和上题目一样,根据鸡兔脚数的差数,折算成兔的数量,总头数减去相应的折算数量后,剩下的鸡和兔的脚一样多,如果鸡和兔的脚一样多,他们的头数比肯定为2:1,根据比例算出兔的个数。

(4) 已知鸡和兔的头数差以及脚数和例: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6只,足数共274只,问鸡、兔各几只?思路:总脚数减去多的动物的脚数后,除以两种动物的单个脚数为兔子的个数。

274-(26×2)÷(2+4)=37(只) 兔(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思路:根据互换前后的脚数相加除以(鸡的脚数加兔的脚数之和)为头数,再根据1求解。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优秀7篇)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优秀7篇)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优秀7篇)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迁移思维的能力,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再一次亲历列表法、假设法等解题的过程,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难点: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鸡兔同笼”是一道有名的中国古算题。

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许多小数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

师: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生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

生2:假设法,一般情况都适合,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

师:今天我们复习“鸡兔同笼”问题。

二、自主探究师: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

(任意两个图形之间没有公共边)你能算出分别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和多少个正方形吗?(学生回答)师: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票价是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壹五元,买门票共花去210元钱,其中儿童有几人?(学生回答)师:三年级(4)班48人去北海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条,每6人克坐满一条大船,每4人可坐满一条小船,且每条船都没有空位,他们租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学生回答)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你有哪些收获?生1:借助列表的。

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2:我学会了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

生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性。

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总结得出: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先提出假设,如果假设后的情况与实际不符,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

三年级奥数专题(35)

三年级奥数专题(35)

第三讲鸡兔同笼问题知识导航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 (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古人常用的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另外一种求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经典思路“假设法”!例题精讲【例1】(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分析:假设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这是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如果把1只鸡当成1只兔,就要比实际多4-2=2(只)脚,那么56只脚是我们把56÷2=28只鸡当成了兔子,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我们称这种解题的方法为“假设法”。

它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

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假设46只全是鸡,小朋友们,请你按此思路做做这道题目!鼓励学生从两个方面假设解题,更深一步理解假设法。

【例2】某学校有30间宿舍,大宿舍每间住6人,小宿舍每间住4人.已知这些宿舍中共住了168人,那么其中有多少间大宿舍?分析:如果30间都是小宿舍,那么只能住4×30=120人,而实际上住了168人.大宿舍比小宿舍每间多住6-4=2人,所以大宿舍有(168-120)÷2=24间。

鸡兔同笼(三年级培优)教师版

鸡兔同笼(三年级培优)教师版

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1) 两种不同的事物如鸡和兔(2) 它们有相同点如鸡兔都有一个头,那么在做鸡兔同笼变形题时把数量相同的特征看做头(3) 它们有不同点如鸡兔腿的数量不同,把数量不同的特征看做腿基本型鸡兔同笼的解决方法:(1) 假设 ;(2) 找总差 ;(3) 找单位差 ;(4) 求出另一种事物的数量。

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公式:(1) 假设全兔:鸡数=(每只兔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注意假设全兔时先求出的是鸡的数量。

(2) 假设全鸡: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鸡兔总数-兔数注意假设全鸡时先求出的是兔子的数量。

不建议孩子们死记硬背公式,希望透彻理解,才能灵活应用。

有若干只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与兔各多少只?【知识点】:鸡兔同笼;【难度】:★★;【出处】:数学奥林匹克【分析】:方法一:共有35个头表示鸡与兔共有35只,如果35只都是兔,一共应有140354=⨯只脚,这比已知的94只脚多了4694140=-只脚.由于我们把鸡看作兔,每只鸡多算了2只脚,才有了这多出来的46只脚,因此这46里面有多少个2,笼子里面就有几只鸡,求出鸡的只数后再拿总只数减去鸡的只数即可.解答:假设全部都是兔,则鸡有:()()232462494354=÷=-÷-⨯(只)兔有:122335=-(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方法二:砍足法(金鸡独立法) (本方法了解一下即可,不通用,重点还是假设法)假设所有的动物用一半的腿站立,即鸡用1腿,兔用2腿。

这时只剩下100÷2=50条腿 这样的好处是:鸡的头腿数量相同,而兔腿数比头数多一。

所以腿比头多的数量就是兔子的数量,兔数:50-35=15(只)鸡数:35-15=20(只)注:(1)建议孩子们在熟悉之后可以列综合算式解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教案优秀7篇

鸡兔同笼教案优秀7篇

鸡兔同笼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鸡兔同笼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7篇鸡兔同笼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鸡兔同笼》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的奥数班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

因此,教学在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

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鸡兔同笼)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

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小学三年级奥数 第35讲:鸡兔同笼

小学三年级奥数 第35讲:鸡兔同笼

【例3】(★★★) 寺庙里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 做错一题都要倒扣2分,小和尚得了79分,问他做对了几道题?
1
【铺垫】(★★★★) 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差量型
腿数
4
8
12
16
20
鸡的数量
兔的数量
腿数相同时,鸡的数量是兔的数量的____倍。
【例4】(★★★★) 鸡兔同笼,鸡兔共107只,兔脚比鸡脚多56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鸡兔同笼(春季课程)
【课前回顾】 鸡兔同笼,头10个,腿26条,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基本型 【例1】(★★)
鸡兔共有35只,关在同一个笼子中。每只鸡有两条腿,每只兔子有四 条腿,笼中共有100条腿。试计算,笼中鸡、兔各多少只?
延伸型 【例2】(★★★)
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请问: 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铺垫】(★★★★) 填写下面的表格。
头数
1
2
3
4
5
鸡腿数
兔腿数
头数相同时,兔腿是鸡腿的____倍。
【例5】(★★★★) 鸡兔同笼,鸡比兔多26只,兔脚鸡脚共274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例6】(★★★★★)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 条,翅膀20对(蜘蛛8 鸡兔同笼问题 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一、基本型 已知:总头、总腿 求:鸡兔各有多少只
【本讲总结】
一般解题步骤:假设一种 1.总腿 2.总差 3.单位差 4.另一种=总差÷单位差
二、延伸型 三、差量型
窍门:变一样 2

2023最新-《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最新-《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秀8篇)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秀8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理的《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出示以下情境图)师: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的问题。

(板书课题)结合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出示)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出示)3、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4、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小学奥数假设法解题鸡兔同笼

小学奥数假设法解题鸡兔同笼

设法解题专题简析: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乍看很难求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

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X鸡兔总数)十(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用假设法解答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假设几个量相同,然后进行推算,所得结果与题中对应的数量不符合时,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别的量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假设法是解应用题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或者先假设两种要求的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题1 .1 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

鸡、兔各有多少只?思路导航:假设全是鸡,共有脚:30X 2=60 只;比实际少:84-60=24 只;这是因为把4 只脚的兔子都按2 只脚的鸡计算了。

每把一只兔子算作一只鸡,少算:4-2=2只脚,现在共少算了24 只脚,说明把:24- 2=12只兔子按鸡算了。

所以,共有兔子12只,有鸡30-12=18只。

例: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共27张,全计99元。

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分析与解答:这道题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是面值2 元的人民币,那么27 张人民币是2X 27=54元,与实际相比减少了99-54=45 元,减少的原因是每把一张面值2 元的人民币当作一张面5 元的人民币,要减少5-2=3元,所以,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有45- 3=15张,面值2元的人民币有27—15=12张。

练习一1 ,鸡、兔共100 只,共有脚280只。

鸡、兔各多少只?2,鸡、兔共50只,共有脚160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兔同笼(春季课程)
基本型
【例1】(★★)
鸡兔同笼,头10个,腿26条,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鸡兔共有35只,关在同一个笼子中。

每只鸡有两条腿,每只兔子有四条腿,笼中共有100条腿。

试计算,笼中鸡、兔各多少只?
延伸型【例3】(★★★)
【例2】(★★★)
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请问:
大小和尚各多少人?寺庙里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都要倒扣2分,小和尚得了79分,问他做对了几道题?
1
【铺垫】(★★★★) 差量型【铺垫】(★★★★)
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腿数 4 8 121620 头数 1 2 3 4 5 鸡腿数
鸡的数量兔腿数
兔的数量
头数相同时,兔腿是鸡腿的倍。

腿数相同时,鸡的数量是兔的数量的____倍。

【例4】(★★★★)
鸡兔同笼,鸡兔共107只,兔脚比鸡脚多56只,问鸡、兔各多少只?【例5】(★★★★)
鸡兔同笼,鸡比兔多26只,兔脚鸡脚共274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例6】(★★★★★) 【本讲总结】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 条,翅膀20对(蜘蛛8
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鸡兔同笼问题
一、基本型
已知:总头、总腿
求:鸡兔各有多少只
一般解题步骤:假设一种
1.总腿2.总差
3.单位差
4.另一种=总差÷单位差
二、延伸型

窍门:变一样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