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吊牌标ABC类标准

合集下载

服装abc类划分标准

服装abc类划分标准

服装abc类划分标准
根据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能规范》,纺织产品可分为ABC三个类别:A类为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符合A类标准,必须标注"婴幼儿用品"字样;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制作工艺,将衣服划分为ABC三个类别。

A类产品主要是为婴幼儿提供的纺织产品,需要达到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这类产品一般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安全性,尤其是在甲醛含量方面,要求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B类产品主要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这类产品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到与皮肤的直接接触,要求在舒适度和安全性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C类产品主要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这类产品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到对皮肤的影响,要求在安全性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在服装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厂家需要严格按照这三个类别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晰地识别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也需要关注标签和使用说明,了解产品的安全级别和适用人群,以确保购买的服装符合自己的需求。

衣服安全类别a类b类c类

衣服安全类别a类b类c类

衣服安全类别a类b类c类
A类衣服主要是指婴幼儿穿的衣服,同时也包括指100cm身高以下的儿童,包括了婴幼使用的相关服装产品等,其代表着服装最高的安全级别,因为宝宝的皮肤比较脆弱,所以国家规定婴幼儿的服装必须达到A类安全级别才能销售。

B类衣服主要是正常人的衣服标准,也就是适中的安全级别,同时也是指将会与身体直接接触的服装,包括大部面积与人体接触的衣服等。

B类可以与皮肤接触,如果不是B类,请在里面穿上B类安全级别的内衣,从而保证皮肤的健康。

C类服装是安全级别最低的纺织产品,基本的概念是指将不会与人体的皮肤有直接的接触,或者是仅仅只有很小面积的接触,这类衣服的安全级别是最低的,包括了外套、窗帘、裙子等,这类衣服。

为宝宝选购衣服时尽量选择颜色浅的、色泽柔和的、不含荧光成分的衣物;深色服装经孩子穿着磨擦,易使染料脱落渗入皮肤,特别是一些婴幼儿爱咬嚼衣服,染料及化学制剂会因此进入孩子体内。

C类属于不直接接触皮肤一类的衣服,如棉袄,外套类的。

在染色时,会残留一些甲醛,它比B类的服装要多一些。

如果多次洗涤,这些化学物质会少一些,即使是少一点,也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如何看衣服标签

如何看衣服标签

如何看衣服标签衣服的标签你能看懂多少,不要只看价格——买衣服应看看这些标志省纺织品质检中心的专家们昨天教给的一些购买服装的小常识,在这里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购买内衣时,应该先看级别标注。

A类是能让2周岁以内婴幼儿穿的;B类是能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如果你发现内衣上标着C类或者标着“合格品”,则不要购买。

还有尺寸号型标,如果用L、M、X等来表示大小,则是不符合标准的,这样的产品只能告诉我们它的生产厂家不用心,那么质量上很难让我们再信赖。

正确的合规的标注是使用号型标,如“175/88A”。

两个数字分别表示身高和胸腰围,后面的英文字母表示体型。

“在中国,偏瘦体型用Y表示,A、B、C分别表示正常、偏胖和胖。

”赵东兵解释。

专家还提醒,尽量避免买颜色过深的内衣,如尽量避免购买藏青、黑色、大红、大紫等颜色的内衣,颜色越深,你接触染料中有害物质的机会就越大。

专家还介绍了另外一个买衣服的方法:看洗涤标志的标注顺序。

洗涤标志必须按照洗涤、晾晒的正确顺序标注,如果顺序混乱,则表明厂家不太正规。

洗涤标志基本水洗符号,它可以有一些变化,比如插入一只手表示可以手洗,标注30℃等温度表示水温必须控制在这个温度以下。

氯漂基本符号,图中表示可以氯漂,而大多数是在上面打×,表示不能氯漂。

干燥基本符号,也有几种变化,里面有“丨”线,表示可悬挂晾干,如果是“—”线,表示应该平铺晾干,比如羊毛衫,如果画“O”,表示可以机器反转干燥。

是熨烫基本符号,如果打“×”,表示不能熨烫。

专业维护基本符号,如果圆圈中有个P,表示可以干洗,干洗剂类型是四氯乙烯,如果圆圈内有一个字母W,表示应该选择专业湿洗,如果里面打“×”,表示不能干洗,如果什么都没有,表示可以干洗且干洗剂不限类型。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中的ABC是什么意思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中的ABC是什么意思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中的ABC是什么意思作为世界上的纺织品大国之一,我国的纺织品占全世界出口份额的35%。

但是由于产业链的低端化,产品质量不容乐观,我国并不能称为纺织强国。

大的环境且不多说,从国内普通消费者来说,若对纺织产品没有稍加研究,对于甲醛、偶氮含量、PH值、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方面的技术参数几乎是毫无概念的,在购买衣服的时候,也只是注重品牌、款式、材质。

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强制性安全指标考核要求中的参数到底是什么意用。

这些关于甲醛、偶氮含量、PH值、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参数,我们称其为“安全技术类别”,分为三个等级,A是婴幼儿用品,B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C是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

首先,说一下上述参数中提到的各个项目不合格时,纺织品将给消费者带来的危害:甲醛:含有甲醛的服装在穿着过程中,轻者会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等过敏症状。

重者连续咳嗽,可能引发气管炎、免疫能力下降等。

偶氮:主要针对需要印染的纺织品而说的。

偶氮染料是偶氮基两端连接芳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解可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具有致癌、致敏的危害可分解芳香胺:致癌物质,服装染料里通常都会添加。

但如果和其他化学成分完全反应,生成稳定的物质,对人体就没有太大危害。

PH值:标准要求,服装PH值应在4.0-7.5之间,否则会刺激皮肤,引发疾病。

色牢度:穿着色牢度差的服装一旦出汗或者过度摩擦,会染色上身,引发皮炎或产生瘙痒感。

关于市场上的纺织品是否标有“安全技术类别”,有关质监部门曾对部分商业街、卖场以及一些路边小店、摊贩等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商场内销售的绝大部分服装、床上用品均标明了自己的安全技术类别,但一些超市及路边小店销售的产品基本上没有这项标识。

而对在普通消费者眼里,两件衣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差别主要是在内在的成分、有害元素的含量上。

专家表示,由于很多参数是需要专业机构检测才能知道具体明细的,消费者购买服装等纺织用品时,虽然无法用肉眼辨别,但一定要选择标明“安全技术类别”的产品。

服装吊牌基础认识

服装吊牌基础认识

服装号型一、号型的定义:1.1 号:指人体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表示,是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1.2 型:指人体的上体胸围和下体腰围以,以厘米为单位表示,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

1.3 体型:是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体型,并将体型分为四类,体型分类代号为Y、A、B、C。

Y型指胸围大腰细的体型,A型代表一般体型。

B型为微胖型,C型为胖体型。

区别体型的计算方法是:按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所属的范围分类,并且男女有不同的型号。

男装Y型为22—17cm,A型为16—12cm,B型为11—7cm,C型为6—2cm;女装Y型为24—19cm,A 型为18—14cm,B型为13—9cm,C型为8—4cm。

童装型号只由身高和胸围组成,无体型分类代号。

二、号型分列:2.1 身高以5cm分档组成分列。

2.2胸围以4cm分档组成分列。

2.3腰围以2cm-3cm分档组成分列。

2.4号型表示方法2.4.1上、下装分别标明号型。

2.4.2 号与型文间用斜线分开,后接体型分类代号。

例:上装170/88A 其中,170代表号,88代表型,A代表体型分类。

下装170/74A 其中,170代表号,74代表型,A代表体型分类。

2.5英制2.5.1 2.54cm=1英寸上衣:由两组数字组成,中间用“/”分开和A、B、C、Y四个英文字母中任一个表示体形。

如“175/88B”,表示身高175厘米,胸围88厘米左右,B体型的服装。

裤子:由两组数字组成,中间由空格或“/”分开,分别表示裤长和腰围。

如“100/75”,表示裤长100厘米,腰围75厘米。

衬衣:其标志代号应在衣领上。

统一以厘米为单位。

如38-70-60,第一组数字表示衣领长度为38厘米,第二组数字表示衣身长为70厘米,第三组数字表示袖长为60厘米。

这是男性衬衣的标志。

女性衬衣的三组数字,前两组数字同样,第三组数字表示胸围。

三、服装尺码参照表(以男装为例)注:若服装上标明170/88A、170/88B1、170/88A表示号型;170表示身高;88表示胸围;2、A表示标准型、B表示宽松型。

吊牌知识

吊牌知识

以下是服装吊牌表示比较全的信息了,洗涤方法是在洗水唛上标示的,尺码身高对照表一般是跨国品牌标示,出厂号和型号一般标示的不多,服装规格一般标示为尺码,其余的信息是基本的品牌的吊牌都会有的信息。

服装吊牌内容包括
品名:产品的名称,是上衣还是裤子等。

货号:指单一产品的唯一编号。

执行标准: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服装,它的执行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安全技术标准:GB18401-2003,分A、B、C三类安全指标: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颜色:服装的颜色名称,可以包含颜色代码。

等级:分一等品,次品,残次品。

合格的为一等品。

规格:既本款产品都有哪些规格。

型号:既本款服装所适合的人群。

出厂号:本款产品生产时所依据样版的编号。

成份:服装面料或里布所含植物纤维和化学纤维的含量。

检验员:负责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工号。

国家条形码:企业在工商系统备案的产品信息编码。

内部条形码:企业内部使用的产品信息编码。

价格:企业经过成本核算后所制定的相关价格。

洗涤说明:产品的洗涤方式方法及水温、清洗剂的类型。

尺码/身高对照表:服装规格所适合人群的身高、年龄等参数。

(尺码分为国际码和国标码。

因我国人员的体型南北差异很大,国内成人服装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国标码,儿童服装二种码均可使用。

国际码和国标码可以换算。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公司的名称,标志,微标,图标和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

衣服也分ABC类贴身要穿

衣服也分ABC类贴身要穿

衣服也分ABC类贴身要穿来源:工商李沧分局 2012-03-13 21:39:25近期家住李沧区的杨女士来永安路工商所咨询,她称自己为孩子买的新衣服当时感觉有异味没太在意,本想洗洗就好了,结果洗后还是有很重的刺鼻气味,孩子贴身穿后感觉瘙痒,很不舒服。

杨女士找商家要求退掉衣服,但商家不同意。

据永安路所工作人员调查发现,杨女士所购买的衣服标签不规范,不符合相关要求,杨女士在挑选衣服时从来不注意标签上衣服的类别。

据杨女士称,之前在衣服上看到过A、B、C类这样的字样,但自己感觉那是服装大小号之类的意思并不注意。

针对这种情况,工商所工作人员耐心向杨女士讲解相关知识,杨女士感觉十分满意并主动提出这次不再追究,之后自己购买衣服会更加专业一些,不会只关注服装价格了。

依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服装标签上标示着A、B、C三个类别,A类是婴幼儿用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

甲醛含量≤20mg/kg,耐水、耐汗渍色牢度要求≥3~4级,耐干摩擦、耐唾液色牢度要求≥4级,pH值允许在4.0~7.5范围。

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

比如: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裤子、腹带、床单等。

甲醛含量≤75mg/kg,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要求≥3级,pH值允许在4.0~7.5范围。

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毛衣、外衣、裙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等。

甲醛含量≤300mg/kg,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要求≥3级,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三类产品均要求无异味,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出芳香胺染料的面料。

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衣服时要看清标签上标明的衣服类别,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衣服,衣服并非是越贵越好。

A类衣服比其他两类衣服要求都严格,家长不宜用其他类纺织品改制成小衣服、尿布等婴幼儿用品给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

衣服的标签要懂得!不要只看价格被人骗,看过的都给了赞!

衣服的标签要懂得!不要只看价格被人骗,看过的都给了赞!

衣服的标签要懂得!不要只看价格被人骗,看过的都给了赞!
买衣服,不要只看价格,还要看看吊牌标签。

一些买服装的小常识,在这里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1、先看级别标注。

A类是能让2周岁以内婴幼儿穿的;
B类是能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如果你发现内衣上标着C类或者标着“合格品”,则不要购买。

2、看尺寸号型标
如果用L、M、X等来表示大小,则是不符合标准的。

这样的产品只能告诉我们它的生产厂家不用心,质量上很难让人信赖。

合规的标注是使用号型标,如“175/88A”。

两个数字分别表示身高和胸腰围,后面的英文字母表示体型。

在中国,A表示“正常”、B表示“偏胖”、C表示“胖”,Y表示“偏瘦”。

3、看洗涤标志
专家还介绍了另外一个买衣服的方法:看洗涤标志的标注顺序。

洗涤标志必须按照洗涤、晾晒的正确顺序标注,如果顺序混乱,则表明厂家不太正规。

洗涤标志:基本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服吊牌标ABC类啥意思?
衣服吊牌上的A类、B类、C类,指的是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

顾客在挑选服装时,不仅要关注面料、款式、价格,更要关注服装属于哪种安全类别,这是穿得健康的重要指标。

根据2011年8月1日起实施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

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A类: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

根据国家规定,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须达到A类标准。

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注“婴幼儿用品”字样。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

这类纺织产品指的是在穿着和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如内衣、衬衣、T恤、裙子、裤子、袜子、 (11)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提醒,在选购服装时,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选择“健康”的服装。

望:看服装吊牌上是否有“符合GB18401—2010”的字样,安全类别A、B、C是否明确。

未标明的或标明不完整、不规范的都属于不合格产品。

闻:打开服装闻一闻,是否有刺激性、令人不舒服的异味。

问:询问销售员有关服装成分、洗涤方法等情况。

如果是带颜色的衣服,可以用白纸或白布蹭一下,看有无掉色情况。

一般来讲,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容易有问题。

尤其是婴幼儿、儿童的服装,最好不要选颜色过于鲜艳的。

切:摸一摸服装面料的手感,有无瑕疵、拉链是否顺滑。

贴身衣物最好选天然纤维成分的,如棉、亚麻、苎麻,桑蚕丝、羊毛、羊绒等。

衣服买回家后,最好按照正常洗衣程序清洗一遍后再穿。

知识点GB18401-2003中的“GB”是指的国家标准
FZ/T73018-2002B重达“FZ”指的是纺织类的标准
“/T”指的是这个标准是推荐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