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盘管选型方法
风机盘管选型计算

1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选型计算摘 要:中央空调系统选用风机盘管时,合理的选用原则是在设计工况下的冷量和风量都应满足设计的要求;不同的使用场合,对风机盘管性能的要求还应有所不同。
通过对焓湿图分析和风机盘管选择计算,对现有风机盘管的选型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风机盘管,选型,焓湿图分析。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空调形式,办公楼、旅馆客房、医院病房等大都采用这种系统,有些设计者还把它应用到茶座、KTV 包厢等场合。
不同功能的房间,其空调负荷特性是不同的,即所要求的室内热湿处理过程是不同的。
根据具体条件合理地选用风机盘管、进行风系统设计是保证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成功的重要环节。
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通常存在设计工况与空调设备标注的额定工况(标准工况)不符的情况,导致实际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1]本文的目的是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调设计选型中,应如何根据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值、计算得出的房间冷负荷Q 和湿负荷W 值,还有设计新风量以及新风被处理后的设计参数值,来选用合适的风机盘管产品。
一风机盘管的选型计算方法1.根据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计算得出的房间冷负荷Q 和湿负荷W 值;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房间的新风量以及新风被处理后的状态点,计算得到新风负荷。
2. 根据房间冷负荷Q 和湿负荷W 以及新风量和新风被处理后的状态点,得到房间的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点。
3. 根据风机盘管样本,查得其名义冷量和名义热量,根据风量修正、工况修正及污垢修正,求得风机盘管实际工况下的冷、热量。
4. 当其大于或等于计算冷负荷时则满足要求;当其小于计算冷负荷时则需增风机大盘管继续校核。
二风机盘管的选型算例分析以文献二P116上的一道例题进行分析:例题:已知一房间夏季室内冷负荷Q =5.38KW ,湿负荷W =0.22g/s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为N t =27℃,ϕ=60%;室外空气干球温度W t =34℃,相对湿度W ϕ=65%;新风机组和送风管道的温升t ∆=0.5℃,该房间要求的新风量为W G =0.08Kg/s 。
风机盘管选型方法的比较

多的情况,供冷能力过大,导致机组开启 率过低,送风温差增大,换气次数减少,室 温梯度加大,空调效果恶化,同时也会使 系统容量和设备投资加大,空调能耗增 大。3.
2 根据全热负荷选择和校核风量文
献介绍了根据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即全热 选择风机盘管机组的方法:根据房间的用 途,确定房间要求的各种参数,计算空调 房间的冷负荷(全热负荷)
,考虑机组受积尘积垢的影响,并进 行修正;根据空调负荷选定风机盘管机组 及台数。以前述为例,风机盘管所需冷量
QF 为 2.
26kW ,风机盘管所需风量 L
F 为 684
m3/
h
热风机
。按照全冷量查看风机盘管 FP25WA ,全冷量为 2 606 W ,中速风量为 410 m3/ h ,最小水流量为 393 kg/ h ,进水温度为 7 ℃;全冷量进行积尘修正后为 2 293. 28W( = 2606 ×0. 88) ,大于热负荷 2 260 W ,全冷量满足要求。但中速风量 410
热风机
8WA 机组降温速度稍慢,但运行时空调效 果要好,工程造价更少。3.
3 根据显热负荷、全热负荷选择和
校核风量马最良 介绍了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方法:根
据使用要求及建筑情况,选定风机盘管的 形式及系统布置方式,然后确定新风供给 方式和水管系统类型。根据风机盘管所 要处理的全热负荷、显热负荷以及空气 处理过程计算得到的风量选择适合的型 号,同时注意实际运行工况与样本工况给 定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修正。虽然风机 盘管不能很精确地对相对湿度进行调节, 但是在一些高湿负荷的场所,在没有除湿 机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风机盘管降低 房间的湿度是非常好的。因此,对于没有 大量散湿的房间如客房、办公室等,全热 负荷和显热负荷相差很小,可以按照全热 负荷选择然后校核风量;对于高湿负荷的 场所如餐饮等应分别对照显热负荷和全
风机盘管选型过程与节能控制

风机盘管选型过程与节能控制
风机盘管选型过程与节能控制是工程设计中常见的环节,下面是一般的选型过程和节能控制方法:
风机盘管选型过程:
1. 确定需要使用的风机盘管的总冷(热)负荷。
2. 根据冷(热)负荷,选择合适的风机盘管的型号和规格,包括风量、风速、制冷(供热)能力等参数。
3. 根据建筑空间和安装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和布置。
节能控制方法:
1.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整风机盘管的风速和水流量,以达到最佳的供暖(寒冷季节)或制冷(炎热季节)效果。
2. 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可以节约电能消耗。
3. 配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使用需求等因素,自动调整风机盘管的运行参数,如风量、水流量、温度等,实现精确控制和能耗优化。
4. 配合其他节能设备,如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太阳能板等,结合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效。
5. 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保持风机盘管的正常运行,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以上是风机盘管选型过程与节能控制的一般方法,具体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风机盘管的选型

风机盘管的选型风机盘管机组主要由低噪声电机、盘管等组成。
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外混合空气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
盘管内的冷(热)媒水由机器房集中供给。
风冷热泵机组与风机盘管共同使用,前者提供冷水或热水,后者将冷水或热水,通过热交换,吸出冷风或热风水冷柜式空调器与冷却塔,前者提供冷风,后者为前者提供必须的冷风机盘管机组的结构比较简单,例如常见的吊顶式风机盘管;它是在一个不大的结构空间内,组装有离心式或贯流式的通风机以及铜管穿肋片的传热管束。
风机盘管有两个主要的性能指标,即风量和热(冷)交换量。
风量由风机选型确定;热(冷)交换量则与盘管的传热面积、热(冷)媒的温度和流量以及经过盘管的空气温度和流速等因素有关。
风机盘管的传热管束是用直径较小的紫铜管穿上铝肋片,排成2至4排制成管束。
冷热水在管内为蛇形往复流动,空气在管外肋片间穿行,同时被加热或冷却。
风机盘管是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末端设备。
风机盘管的合理选用不仅直接影响空调效果,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降低空调能耗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精度或有严格工艺要求的场合,更须合理的送风参数。
送风和供冷(热)是风机盘管的基本功能。
“风”是“冷”的媒介和载体,它直接影响供冷量、送风温差、换气次数以及室温梯度和波动幅度,即决定了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好坏。
因此,保证足够的风量是实现预期空调效果的先决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风量是机组在正常使用时的实际送风量。
根据房间净空间体积和最低换气次数的要求,可以求出最低送风量。
对高精度工艺性空调,风量校核是选型计算中必要程序。
在选用国产风机盘管时,不能根据计算结果,按其样本参数选型,因为国产风机盘管的样本所列的名义风量要高于实际风量。
我国原机械工业部行业标准《风机盘管机组》JB/T4283-91中规定:名义风量必须在盘管不通水、空气进出口静压差为零的特定工况下进行测定。
风机盘管分类、计算、修正、选型和选购指南【最新版】

风机盘管分类、计算、修正、选型和选购指南不管是市场成熟、竞争激烈的南方市场,还是煤改电带动下方兴未艾的北方市场,热泵两联供都是经销商市场破局的必备利器。
另外,在北方“煤改电”改造项目中,风盘作为采暖末端也是常见形式之一。
那么,风盘系统如何选型?他们又有何优缺点,适合怎样的场所使用?煤改电项目改造,哪种风盘最适合替换暖气片?风盘选型的步骤和计算方法是什么,在选型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根据场地、造价等因素确定风盘的数量,并对实际工况能力进行合理修正?一、风盘末端的优势和劣势在两联供系统中,风盘是最为常见的末端形式,特别是酒店等经营类场所。
另外,作为单一的供暖末端,由于改造成本低、难度小等优势,风盘的应用也不小,特别是今年的北京“煤改电”改造中,很多暖气片末端都是直接换成了风盘。
和其他末端相比,风盘有优势也有劣势。
风盘是以对流换热为主,所以选用的换热器比一般的要小很多,也就是换热系数高很多。
同时,风盘是驱动风循环的,因此可以对回风进行处理,有一个过滤的功能,像暖气片就做不到。
另外,风盘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集中地处理冷凝水。
如果单从采暖的角度来说,风盘也有它的劣势。
首先,风盘里面有一个电机,运行起来会产生噪音。
另外,暖气片和地暖只要水泵在转,就可以一直采暖,但是风盘只要里面的风机停了,就实现不了采暖。
使用风盘采暖,房间的温度梯度比较大,上方的温度会比下方的温度高很多。
以实验数据来看,上下的温度梯度至少能达到5℃左右,如果是地暖的话可能只有2℃。
单从采暖的角度来说,风盘的舒适性不是最好的,但是效果应该是最快的,因为风盘采暖是先加热空气,再然热空气使房间升温,而地暖或者暖气片是以辐射升温为主。
二、风盘的主要类型及优缺点在讲风盘的选型之前,首先要了解风盘的形式。
常见的形式是立式明装,但从中央空调的角度来讲,遇到的更多的是卧式暗装。
下面,我们一一详细讲述。
第一种是卧式暗装风盘,它适合装修档次比较高的场所,适用于初装,装修完成后是不适合的,因为它属于隐蔽工程,一般中央空调项目都是使用的这种风盘。
中央空调风机盘管选型方法大公开

中央空调风机盘管选型方法大公开
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选型能否合理关系到中央空调的运用效果以及系统节能性,作为中央空调系统重要一局部,风机盘管主要起到了传输的作用,将室内所需的冷/热量传送到各个出风口,满足人体对温度的需求。
风机盘管选型步骤
风机盘管选型第一步:明白所选用机组的型式、规格、风口位置等请求。
在选用风机盘管制冷机组时,是把设计预热负荷与机组显热负荷相匹配。
在大多数状况下,盘管有足够的潜热容量,可满足设计需求。
如运用室外空气则相应修整其负荷及计算公式:水温升(℃)=空气温升(℃db)。
制热:通常按制冷选用的机组,供暖才能是足够的,回热量是依照水流量相同时来选定的,即用进水温度来满足室内所需加热负荷,室内加热负荷(),进风温度(℃)。
制冷:室内预热制冷负荷(),室内总热制冷负荷(),进风温度(℃db/℃wb),进水温度(℃),风量()。
风机盘管选型第二步:肯定机组规格、水量、所需水温及压降等参数。
明白风机电动机轴承能否采用含油或不含油轴泵,若选用不含油轴泵,运用中一向内按规则定期加油。
明白所选用机组的接水管左出或右出方向(与管道布置等有关)。
冬季通热水,水温普通不超越60℃,可减少结垢,同时减轻冷热交替作用使胀管胀紧力削弱,影响传热。
留意出水的保温措施,以免夏季运用时产生凝露,污损室内建筑物。
机组盘管最高处设置放气阀。
风机盘管选型比拟简单,而且风机盘管价钱也不贵,维修也比拟便当,但是选择适宜的风机盘管无疑能够为中央空调系统运转如虎添翼,让家居生活如鱼得水。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1. 引言风机盘管是一种常见的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组件,主要负责空气循环和调节室内温度。
在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制冷/制热能力、空气流量、噪音水平等。
本文将介绍风机盘管的选型原则,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风机盘管。
2. 制冷/制热能力制冷/制热能力是选择风机盘管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盘管的冷却或加热效果。
通常,制冷/制热能力通过单位时间内传热或制冷能力来衡量,单位为千瓦(KW)。
在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要根据所需的制冷/制热能力来确定适当的型号。
3. 空气流量空气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机盘管的空气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来衡量。
选择适当的空气流量是确保空气循环良好和室内均匀供暖的关键。
低空气流量可能导致室内温度不均匀,而高空气流量则可能导致能耗过高。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根据房间的大小和所需的空气流动量考虑适当的风机盘管型号。
4. 噪音水平噪音水平是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盘管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风机和制冷系统的运行。
过高的噪音可能对居住者的生活和休息造成干扰。
因此,在选择盘管时应注意其噪音水平。
通常,制造商会提供噪音等级指标,如分贝(dB)。
建议选择噪音水平较低的风机盘管,以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5. 能效比能效比是一个衡量设备能效的指标,通常用制冷/制热能力和耗电量之比来表示。
能效比越高,设备的能效就越好。
在选择盘管时,可以参考其能效比来评估其能源消耗情况。
此外,一些盘管可能具有额外的能效改进功能,如能耗监测和自动调节等。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营成本。
6. 适用场景不同的风机盘管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例如,一些盘管适合于办公室或商业建筑,而其他盘管则更适合于住宅使用。
在选择盘管时,需要考虑场景的具体要求,包括空调需求,空间限制和使用环境等。
因此,在选型前,建议与专业人员协商,以确保选择的盘管完全符合特定场景的需求。
风管、风机盘管送风距离选择、风口选型

风机盘管的静压和余压是一回事,10帕相当1米的风管通常送风距离5~6Pa 每米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静压是指将风机开启,出风口关闭(此时无动压)测得的静压(等于全压).余压指设备除了风机还有盘管、滤网等辅件构成,扣除辅件的阻力剩余的全压就是余压,便于选择配管等。
就风机盘管的接管来说,管道阻力不大(不超过1Pa/m)主要考虑出风口、回风口的局部阻力即可一般厂家在选型时,对于常规的风管,在常规的风速下(主管5-7米/秒,支管4-5米/秒),都计取1Pa/m的阻力.而对于一般的部件,比如回风静压箱取15Pa/个,送风静压箱取40Pa/个,过滤网取10Pa/个,风口10Pa/个.以上,是一般常规情况下的估算值,敬请参考静压是指将风机开启,出风口关闭(此时无动压)测得的静压。
动压是指出风口开启后因为气流流动引起的压力,动压=0.5*q*v2=0.5*空气密度*风速的平方;工程当中一般将风速都按定值设计,所以动压就是恒定的,所以克服管路阻力实际上是静压,所以一般正规的厂家介绍时都是说静压,而不说出口余压。
追问一句:风机盘管供冷量Q的大小是随静压Pj的增大而增大还是增大而减小?它们之间存在何内在关联?当然还有楼主在3楼中所提的静压与风量有何关系?所以,从理性角度进行言传上的认识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显然,影响风机盘管供冷量的关键因素是盘管传热系数K,其理论分析公式如下:K=1/{1/P*V^m*ξ^n+1/S*W^r)} (^表示幂指数)其中:K——盘管传热系数V——盘管迎面风速ξ——析湿系数W——盘管水流速P、m、n、r——试验系数及指数式中P、m、n、r为可查已知数据,W为定量,变量因素为V、ξ。
我们知道,其一、在一定范围内,迎面风速V对析湿系数ξ的影响近似于线性比例关系,为分析方便,把析湿系数ξ对传热系数K的影响均归结于迎面风速V的分析。
其二、同一型号规格风机盘管(即同一比转数ns=n*Q^0.5/H^0.75)其静压Pj的高低可由动压的转换而实现!显然,高静压便对应着风机的低转数n,风机的低转数n对应着低迎面风速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词条名:风机盘管选型方法的比较英文词条名:焓差,风机盘管的制冷量与房间湿负荷有关,一般热、湿比越大,制冷量越小关键字:风机盘管,空气处理风机盘管在标准工况下运行时,空气处理终点取于空气处理焓差,中国风机网风机盘管的制冷量与房间湿负荷有关,一般热、湿比越大,制冷量越小,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房间热湿比线,空气处理终点参数及室内空气参数确定风机盘管的空气处理焓差,然后,可通过不同的热、湿比房间的空气处理焓差计算出风机盘管的制冷量:风机盘管空气处理过程1风机盘管选型焓差修正法:采用风机盘管实际运行焓差与标准工况焓差的比值M进行修正,计算风机盘管的实际制冷量,再根据实际制冷量选择风机盘管。
Q'=QH・(△ IM/ △ IH)=MQH ........式中:Q' ---- 风机盘管实际制冷量(W。
QH风机盘管标准状况下额定制冷量(W△IM——风机盘管实际空气处理焓差(W/KG△IH ――风机盘管标准状况下空气处理焓差(W/KGM修正系数2风机盘管选型风量选型法:根据空调冷负荷和风机盘管实际空气处理焓差计算出空调风量, 管。
再根据风量选择风机盘G=Q/A IM(W)式中:G――空调风量KG/H另外,当空调供水温度、供、回水温差,供水量、进风温度与标准工况不同时,应根据风机盘管生产厂家资料再时行修正。
风机盘管选型、校核与布局案例简析09年12月24日14:59:56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我要评论(0)随着高档写字间、办公环境的不断改善,空调系统也越来越广泛地深人到日常生活中。
如何使所选用的空调系统起到最佳效果,除了设计的合理性,也越来越引起现场工程师的思考。
风机盘管作为中央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在众多的公共场所广为采用,其主要特点如下:一、自成单元,调节灵活。
风机盘管为三档变速,且水路系统可根据用户室温设定情况,采取冷热水自动控制温度调节阀调节,从而使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以满足不同空调使用客户的需求,房间无人使用时可手动关机或自动定时关机,并且可以使开发商避免一次投入过大,便于其滚动开发,可根据入住客户的情况开通不同的房间。
从而降低了整体系统的运行费用。
整个系统分区控制较为容易,可以按房间的朝向、楼层、用途、使用时间等分成若干区域,按不同的客户使用需求进行分区控制,从而避免了大风道系统必须集中控制的不合理的一面。
二、风机盘管机体小,布置灵活、安装方便、占用建筑空间较少,便于配合内装施工。
但怎样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结合设计图纸选择较好的风机盘管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应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1、冷量的校核一般是按计算的冷负荷来选择产品,但应注意不同的新风供给方式会导致风机盘管的负载冷量也不同。
当新风直接通过外墙送至房间时,未经热湿处理,风机盘管的冷量=室内冷负荷+新风冷负荷;当设立独立的新风系统时,则风机盘管的冷量=室内冷负荷。
目前市场的产品,一般都是名义制冷量而实际运行中的冷量应是冷量X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行时间,即改变运行时间或风量,都会影响机组的输入冷量。
所以并非名义冷量越高越好,如果仅按高冷量选用机组,会出现供冷能力过大,导致开动率过低,换气次数减少,室温梯度加大,还会加大系统容量和设备投资,空调能耗加大,空调效果降低。
所以冷量仅作为选设备的必要条件之一,还应兼顾其它因素。
2、风量校核主要按房间品质要求校核换气次数。
送风温差越小,换气次数越多,则空气品质越好,就越舒适,为什么有的空调房间感受有异味、闷气,就是风量校核没有处理好。
由于风机盘管的名义风量是在不通水,空气进出口压差为零的工况下测定的,故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因素,所以实际确定风量是应将这部分理想状态下的风量值扣除,通过经验测算,这部分增补风量应占名义风量的20—30%3、送、回风方式送、回风方式即形成所谓的气流组织,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空调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也即空调效果的好坏。
合理的气流组织要求一定的送风速度,避免气流短路,以保证一定的射流长度。
风速取决于机外静压,送风量、送风口等因素。
机外静压过低,会导致风量下降,射程降低,房间冷热不均,设计气流组织与实际运行状态在曲线图上存在较大差异,故应根据实际的建筑格局、房间的结构形式,进深、高度等情况,选择中档风量、风速指标来相应选择风机盘管型号。
目前市场上的风机盘管,各个厂家的机外静压值没有统一标定,差异较大,再加上部分工地采用的是卧式暗装机组,外接短风管、过滤器,进、回风格栅阻力值较大,因此在实际定货时确定机外静压值选定为30Pa,有的房间甚至选择50Pa机外静压值的机组,大于常规的20Pa左右阻力值,故在实际运行中保证了良好的均匀场,达到了预期的空凋效果。
4、其它因素a •噪音指标控制在40dB以下,对噪音偏大的风机盘管,加装消声处理装置,阻力值不大于10Pa。
b •安装、施工中质量注意保温质量,冷凝水的排放,坡向,管件接头,系统清洁。
c.水系统的设置方式水平系统还是垂直系统,部分工地选用垂直系统,能较好的保证冷凝水的排放,保证了房间的层高要求。
总之,在设计及施工人员合理、及时的配合下,风机盘管系统会避免较多选用中的弊端,取得较为满意的综合效果。
风机盘管的余压选取也与空调房间的层高有关系的,一般民用建筑选用低静压0-30Pa 的,层高较高像商场,大厦门厅等大开间的空调房间就要求选用高静压50Pa 及其以上的。
显热选,全热校核,如果按高速选,要考虑污垢系数(留点余量)即你的做法把高速的显热,全热*0.8 ,只要我们计算的大于这个修正后的全热显热值,就选择成功了。
按显热选,全热校核,如果按中速选,就不要考虑污垢系数(因为中速本身就相当余留余量了)这时候只要们计算的大于样本上中速对应的全热显热值,就选择成功了。
不过我觉得按显热选,全热校核,直接查高速也没什么问题。
对, 是这样子的。
如果不要考虑污垢系数,是可以满足当前的需要,毕竟负荷计算里也有富裕嘛,但是使用 1 两年后fcu 的制冷量肯定是要下降的,所以放大一点,我认为是应该的。
上面的例子:为简单没有考虑新风20平米,25度,60% 办公,2个人(潜热138w),无新风,全冷:1400w,湿:0.21 ,显冷:1262w。
计算见焓湿图:说明:o 点为沿热湿比交90%。
你看看,o 点是17.9 度,可是你确定fcu 的出风是这样的吗?我实测的是13 度到18 度左右的都有。
如果实际的出风是1点的16度,90%,那么你比较一下两种算法的风量一个514一个310!!!!如果假设你认为出风点是1 点,那么风量是310,但是你知道吗?310风量(水温7度,流量温差5度左右)所能提供的最大显冷不可能 1.2kw ,正常是830w至1000w,根本不可能满足降温的要求。
(1 )就以开利002 为例:高速风量410,中速320,25度,18度湿,水7度,水温升5度左右下:高速全冷:1690w,高速显冷:1290 ;中速全冷:1436w,中速显冷:1070w;高速的冷量不能直接使用,*污,垢系数0.8=1352 (全冷),1032 (显冷)。
与中速差不多,可等同。
如果按照修正后的1352(全冷),1032(显冷),002肯定不满足使用要求。
如果按照中速1436w (全冷),1070w (显冷),全冷满足,显冷不满足,也就是说如果室内的显冷负荷确实是1262w的话,室温肯定是要高于25度的。
反正是002 小了。
为方便没有考虑新风,但实际上是一样的,你说应该怎样算呢,你有可能说:o 点算的风量不是500 吗???那么要是按照中速选择应该是004或是fp6.3 ,你说对吗?(2)再看看003:高速风量550,中速430,25度,18度湿,水7度,水温升5度左右下:高速全冷:2450W,高速显冷:1870 ;中速全冷:2107W,中速显冷:1571W;高速的冷量不能直接使用,*污,垢系数0.8=1960(全冷),1496 (显冷)。
你说003 满足使用要求吗?全冷满足,显冷也满足,再看看全冷的富裕度2107/1400=1.505 。
也就是说风量430 都是大的,只不过fcu 型号划分还没有那么细。
但o 点的计算结果514 肯定是大了。
实际上,fcu 不论你怎么选择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选择的结果不会有差别,但是理论是很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20平米办公,某人估算120w/m2,总负荷:20*120=2400w,他就对样本选了个fp5 ,或开利003。
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结果在多数环境下没有错误,无论是用全热,还是显热算,也大概是这个结果。
但是,那个人的方法是绝对错的,先不说他是估算,不负责任,就说他的估算指标和样本就有问题:120w/m2 是偏大的,且是包括新风负荷的。
样本是标况下的数据(27度下,与25或24的差别很大的)。
我想说的是选择正确并不一定理论也对,理论不对,根据经验选择的结果也不会一定就错。
通常的做法,新风负荷都单独由新风记住承担,所以在计算房间负荷时,不计算新风负荷。
大多数负荷计算软家,计算出来的都是全热(不知道那个软件计算时,把显热和全热分别列出来),对于一般的没有大量散湿的房间,比如客房、办公,其实全然和显热差的很小,完全可以按全热来选,但还是要考虑1.2 的附加系数,以保证快的降温能力,及由于灰尘等的影响造成的效率的下降。
另顺便问一下,按显热选,全热校核时,是按高档冷量还是按中档冷量来选择盘管呢?先回答一点,华电源的负荷计算是显热和全热分别列出来。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