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日记
荒岛日记(精选6篇)

荒岛日记(精选6篇)荒岛日记(精选6篇)一天终于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荒岛日记(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荒岛日记1唉!今天真倒霉!我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早上坐着自己做的船出海抓鱼,可没想到晴朗的天空起了大风加大雨,一个大浪卷起天空,接下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没死,而是漂到了一个荒岛上。
我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荒芜的小岛,心里有紧张又好奇。
做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在小岛上生活,直到获救为止。
我先找到一大堆石头,正好,那些石头正好围成了一个圆,而比较少石头的地方则是我的家的门,我还在附近河边找到了一些杂草和一些野生蘑菇,而口渴了就可以去河边喝水。
我找到了我的背包,在里面找到了还没被海水弄湿的胶带纸和20瓶502,粘在杂草和石头之间,做成了房顶,然后又找了几枝粗大的树枝顶在房门那里,防止倒塌。
我又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
燃料为丙烷做出了不灭的火把插在我家的四周,晚上可照明。
又在岸边找到了毁船上的铁尖头,用502粘在中树枝上,做成了一把武器,可以防止野兽袭击。
晚上,我望着璀璨的星星,想: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啊?荒岛日记2本节课首先创设情境,运用“我说我所想”的形式,让“记者”采访“鲁滨孙”,小记者问:“鲁滨孙先生,你一人在荒岛的感受是什么?”“遇到了这么多困难,你是怎样想的?当时有没有想到死?”在同学的回答下,学生们了解了本节课的内容,对鲁滨孙的克服困难,谋求生存的经历有所体会。
课堂上转换角色,创设师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教学关系,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给足了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
本节课让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特别多,尤其是针对“鲁滨孙是如何生存的”这一问题,学生争论得最激烈,既给学生上了一堂思想课,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口头表达能力,大家的积极性很高,虽然学生说得不深刻,根据我班学生的水平,我已经很知足了。
荒岛日记(一)PPT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
生字,理解“丧命、绝望、武器、快慰、需要”等 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走近作者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
拆
易读错字
sàng
peng
qiǎn
丧命
xū
帐篷
dìng
消遣
需要
钉上
多音字
便
biàn(便利) pián(便宜)
理解词语 凄凉:寂寞冷落。 造句:这所凄凉的小房子,别人看了都会替它伤心。 拙劣:笨拙而低劣。
造句:这一拙劣表演再次暴露了他们的嘴脸。
琢磨:思索、考虑。 爽快:舒适痛快。 造句:我打完球出了一身汗,洗个澡就爽快多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眼前只有死,( 不是 )被野兽所吞、野人所嚼,
(
)冻饿而死。临晚,( 就是
) 整夜下雨,我( 虽然
)怕野兽,睡在一棵 因为
)睡得很熟。 却
树上,(
(2)( 只有 )在退潮的时候,( 才 )可看到它的碎片。
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火药装进这些小匣。(改成“被”字句) 火药被我装进这些小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我第一次首次在帐篷里睡觉。(修改病句) 这是我第一次在帐篷里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凄凉 qī xī) ﹒ (__ 贮藏 zhù) ﹒ (chǔ ___ 袭击 xí) 妥善 tuǒ) ﹒ (xī __ ﹒ (tuō ___ 雕琢 (__ lǔ lú) ____ zuó) 鲁国 ﹒(zhuó ﹒
27.荒岛日记(说课稿)

27.《荒岛日记》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文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鲁宾逊·克鲁索。
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宾逊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的故事。
鲁宾逊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来到“绝望岛”,所遇到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绝望岛”:没有食物和房子,没有衣服和武器,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更没有脱离绝境的希望,只有眼睁睁地等死。
鲁宾逊孤独无助,面临的是严重的生存问题。
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有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课文叙述了鲁宾逊在荒岛上选择合适的容身的地方,又想办法解决了必要的生存条件——食物。
通过这些叙述,展现了主人公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意志。
鲁宾逊在荒岛上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
而在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
鲁宾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
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钉”。
2.了解鲁宾逊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宾逊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袭”的读音,要注意“兽”字的写法,下半部是“口”而不是“日”。
2.阅读指导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宾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宾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宾逊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
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练习讲鲁宾逊荒岛生存的故事。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宾逊的经历中想到了什么,从鲁宾逊身上学到了什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荒岛日记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荒岛日记教案《荒岛日记》是选自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语文课文!对于这样的语文课文,语文教师要如何去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呢?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下长春版吧!教学理念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文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
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滨孙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的故事。
鲁滨孙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来到“绝望岛”,所遇到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纵观全文,文章属“日记体”,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前三个月荒岛生活的事件,篇幅较长,行文较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容易提炼内容,理清层次,这需要掌握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图像化”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其中利用表格梳理、提取、归纳信息是很适用于本文的一种方法。
学生在从前的学习过程中曾初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像法,本课重在学习并尝试运用。
提炼出主要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要准确概括、归纳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的信息。
★对主人公产生钦佩的情感,产生阅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动先备知识,导入新课。
1.了解阅读起点。
了解学生中有多少是已经读过这部小说的,对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都留下了哪些印象?2.导入新课。
二、初读浏览,提取重点事件信息。
1.默读浏览课文,发现文章特点。
2.借助学习卡片一,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梳理日记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3.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卡片一,梳理日记中记叙的几项主要事件。
三、再读课文,对日记内容进行归纳。
1.借助原著片段,体会归纳的方法。
2.借助学习卡片二,在小组内合作提炼归纳出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
四、三读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
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日记背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孙?五、总结学习过程,积累阅读的方法。
读《荒岛日记》有感作文300字

读《荒岛日记》有感吴萌霖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
《荒岛日记》是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
这个故事是以日记的形式写了鲁滨逊在荒岛上干的事。
那时他没有食物和房屋,没有衣服和武器只有死路一条,他有可能是被野人饱腹,有可能被活活饿死,但是鲁滨逊通过艰苦的努力,自己做了房屋和衣服,每天打猎种地。
最后一条战舰经过这里,他终于获救了。
我以后要像鲁滨逊学习,学习他那种聪明和才智,更要学习他坚定的意志,以后不管有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充满自信和希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的活下去。
我非常感谢《荒岛日记》,它让我学会了坚强。
指导教师崔梅茹。
小学六年级日记作文:荒岛日记(一)(1)

荒岛日记(一)
唉!今天真倒霉!我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早上坐着自己做的船出海抓鱼,可没想到晴朗的天空起了大风加大雨,一个大浪卷起天空,接下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没死,而是漂到了一个荒岛上。
我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荒芜的小岛,心里有紧张又好奇。
做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在小岛上生活,直到获救为止。
我先找到一大堆石头,正好,那些石头正好围成了一个圆,而比较少石头的地方则是我的家的门,我还在附近河边找到了一些杂草和一些野生蘑菇,而口渴了就可以去河边喝水。
我找到了我的背包,在里面找到了还没被海水弄湿的胶带纸和20瓶502,粘在杂草和石头之间,做成了房顶,然后又找了几枝粗大的树枝顶在房门那里,防止倒塌。
我又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
燃料为丙烷做出了不灭的火把插在我家的四周,晚上可照明。
又在岸边找到了毁船上的铁尖头,用502粘在中树枝上,做成了一把武器,可以防止野兽袭击。
晚上,我望着璀璨的星星,想: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啊?
六年级:王扬。
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日记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日记读后感英文版Reflections on "Robinson Crusoe's Diary on the Deserted Island""Robinson Crusoe's Diary on the Deserted Island" is a captivating account of survival, resilience, and human spiri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e story, narrated by Daniel Defoe, tells of Robinson Crusoe's lonely journey on a deserted island, where he spends years battling the elements, hunger, and loneliness.What makes this diary so compelling is Crusoe's unwavering will to survive. He is faced with constant challenges, from building shelters to hunting for food, yet he never gives up. His resourcefulness and determination are remarkable, showing that the human spirit can overcome even the most dire of situations.Moreover, the diar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mpanion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 Crusoe's loneliness ispalpable throughout the story, and he yearns for the simple pleasures of human conversation and companionship. This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ty and the value of human connection.The diary also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humanity. Crusoe's interactions with the native islanders, for example, show his willingness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es, despite initial misgivings. This exhibits a tolerance and openness that is crucial in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diversity.In conclusion, "Robinson Crusoe's Diary on the Deserted Island" is not just a story of survival; it's a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value of companionship, and the nature of humanity. It is a timeless tale that reminds us of our resilience and the power of the human spirit.中文版《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日记》读后感《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日记》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讲述了在逆境中生存、坚韧不拔和人类精神的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日记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日记读后感1.哇塞,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可太刺激了!他说:“我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就像我有一次迷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心里也想着我要找到回家的路呀!我当时害怕极了,就像鲁滨逊刚到荒岛时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慌,要勇敢面对。
我觉得鲁滨逊真的好勇敢,好厉害啊!2.哎呀,鲁滨逊自己在荒岛上造房子,他说:“我得有个住的地方。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搭积木的时候,我也会自言自语说我要搭个漂亮的城堡。
鲁滨逊面对那么多困难都不放弃,我搭积木遇到点小麻烦也不能轻易放弃呀!他可真是我的榜样!3.嘿,鲁滨逊种粮食的时候说:“我可不能饿着。
”这跟我在阳台上种小植物的时候好像呀,我也会对小种子说你要快快长大哦。
鲁滨逊努力让自己生存下去,我也要好好照顾我的小植物,让它茁壮成长呢!我真佩服鲁滨逊的毅力。
4.哇,鲁滨逊面对那么多野兽也不害怕,他说:“我不会被你们吓倒的!”这就好像我有一次看到一只大狗狗很凶,我虽然有点怕,但也鼓起勇气站在那里。
鲁滨逊那么勇敢地在荒岛上生活,我也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呀!他真的太了不起啦!5.哟,鲁滨逊在荒岛上努力寻找食物,他说:“我得找到吃的才行。
”这让我想起我去野营的时候,也到处找能吃的东西。
鲁滨逊的坚持让我明白,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办法的。
我觉得他真的好棒呀!6.哈哈,鲁滨逊自己做工具,他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切。
”就像我自己动手做手工的时候,也会对自己说我能做好的。
鲁滨逊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都能做到,我也要努力做好我的手工呀!他真的是太有智慧啦!7.呀,鲁滨逊在荒岛上寂寞的时候会对自己说话,他说:“我可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
”我有时候自己在家也会跟自己聊天呢。
鲁滨逊能战胜寂寞,我也要学会享受自己一个人的时光呀!他真的给我很大的启发。
8.咦,鲁滨逊努力克服困难的样子真帅,他说:“我一定能行!”这就像我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虽然一次次摔倒,但还是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学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岛日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钉”。
2.借助词典等工具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4.能联系原著了解鲁滨孙这个人,学习鲁滨孙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请有条件的同学看一看原著。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你们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吗?
生(齐):《鲁滨孙漂流记》
师:作者是——
生(齐):笛福。
师:你们读过这本书吗?
有学生说:读过。
师:那能讲讲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吗?
生:《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沃的土地。
师:你真是个小书虫,介绍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鲁滨孙的《荒岛日记》,走进他的荒岛生活。
(教师板书:荒岛日记,笛福)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同学们快快把书打开,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预习情况,指生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船只、身处险境、仍旧、徘徊、继续、质地、削制、布置、结实
3.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这么快就把字音都读准了,真了不起!看来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预习,是这样吗?
生:是。
师:这可真是一种好习惯。
下面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可以先小组讨论,再发表意见。
生:这篇课文是以日记的形式,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生:老师,我们组有问题,课题是《荒岛日记》,但课文中为什么并不是以日记的格式来写的?
师:你们组的问题非常有价值,看来你们是经过深入思考了,是呀,同学们都看过《爱的教育》这本书,就是一本日记体小说,那里日记的格式随处可见。
可本文明明叫日记,怎么却没有日记的格式呢?
生:《荒岛日记》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不是真正的日记,所以就没有用日记的格式。
生:作者这么写只是为了写清楚鲁滨孙每天的生活,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来写,线索更清晰,而不是真的写日记。
师:对了,本课写的是鲁滨孙最初来到荒岛是怎样一天天艰难度日的,不同于一般的日记。
课题只是借用“日记”这个词语。
4.师:那能不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生:本文讲的是鲁滨孙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来到“绝望岛”,没有食物和房子,没有衣服和武器,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更没有脱离绝境的希望,只有眼睁睁地等死。
但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不仅选择合适的容身的地方,又想办法解决了必要的生存条件——食物,而且还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地改善了生存环境。
三、细读感悟。
师: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对照日记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生浏览课文,教师巡视。
生:鲁滨孙初到荒岛是孤独凄凉的。
教师用白粉笔在黑板上板画小岛。
师:有谁能在黑板上白色的小岛中写出表示鲁滨孙处境凄凉的词?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恐惧、凄凉、寂寞、失望
生2:沮丧、孤独
生3:忧郁、愁闷
师:初到荒岛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没有食物和房子。
生2:他非常孤独,无法像以前一样正常生活,与外界无法联系。
生3:他没有衣服穿,他也没有抵御野人、野兽的防御力,他还没有人可以交流解闷,没有地方住。
生4:他没有生产工具,日常生活无法进行,更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生5:他甚至没有脱离绝境的希望,只有眼睁睁地等死。
师:下面请同学们插上想像的翅膀,体会这些词的含义,在小组里互相表演一下鲁滨孙当时的表情、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好吗?
(学生饶有兴趣地表演,教师在小组间走动,观察学生表演。
)
师:同学们表演得都很到位,好像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老师很欣赏大家和主人公快速沟通的能力。
是呀,这么多困难,日常生活都无法进行,几乎绝望了。
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的主人公是不是意志消沉,颓废下去了呢?
生:(摇头)不是。
师:既然鲁滨孙没有消沉、颓废,那他怎么样了?
生1:他很乐观。
生2:他顽强地生存了下去。
师:好,那我们就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现鲁滨孙乐观顽强的词或句子,并用其它符号画出来。
师:谁来汇报表现鲁滨孙乐观顽强的句子或词语,写出在绿色的小岛上?(教师用绿粉笔在黑板上板画小岛。
)
生1:傍晚,我在山下支起帐篷,尽力把它支大,并钉上了木桩,挂上了我的吊船。
生2:下午,我带枪出去,打死了两只飞禽,味道鲜美。
生3:11月3日下午,我开始为自己赶制一张桌子。
生4:动手修建围墙。
师:绿色的小岛写不下了,就写在岛外吧,让乐观溢出小岛。
生5:一心一意去安排生活
…………
师:经过两遍的默读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主人公从凄凉的海岸走上了乐观的小岛。
我们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呢?你们觉得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
)
生1:他是一个毅力坚强,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人。
生2:他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
生3: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生4:他是一个能够在困难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的人。
生5:他是一个善于思考,顽强、爱劳动的人。
生6:他是一个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生7:他是一个善于动脑、动手的人。
生8:他是一个有着聪明才智和坚强意志的人。
师:下面我们就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将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的红色小岛上。
(教师用红粉笔在黑板上板画小岛。
)
生1:聪明勇敢、热爱生活。
生2:意志坚强、积极乐观。
生3:吃苦耐劳、坚持不懈。
生4:动手动脑、劳动创造。
师:很高兴看到大家思想上撞击出的火花,鲁滨孙所具备的精神其实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具备的精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黑板,老师在上面用粉笔画的三个小岛,用了三种不同的颜色,老师这样做,其实是有目的的,哪位同学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1:白色代表鲁滨孙处在“白色恐怖”中,绿色代表他对生活充满希望,红色代表他的思想放出光芒。
生2:白色表示一片空白,绿色表示生命的种子发芽了,红色表示他的思想成熟了。
生3:白色说明了鲁滨孙脸色苍白,绿色说明他有了希望,红色说明他前途一片光明,红光满面。
…………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很好地理解了老师的用意,那么,课文学完之后,你想对鲁滨孙说些什么?假如你遇到了和鲁滨孙相同的遭遇,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对鲁滨孙说:“你太勇敢了,太了不起了!”我一定也要像他一样勇敢地面对克服和挫折,做个坚强的男子汉。
生2:假如我也遇到了和鲁滨孙相同的遭遇,我也会像鲁滨孙一样积极地面对,并像他一样热爱生活、善于动手、动脑,坚持不懈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生3:我会对鲁滨孙说:“你太伟大了,你是我的偶像,我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像你一样永往直前,积极乐观、永不言弃。
”
五、布置作业。
师;是呀,同学们,鲁滨孙的确是许多人心中的大英雄,在荒岛上,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以外,原著中还有很多十分精彩的故事,课后就请同学们走进原著《鲁滨孙漂流记》,相信你们会从书中收获更多。
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两句话,愿与大家共勉。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
——海明威;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西方谚语。
(出示多媒体)请大家齐读这两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