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及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硝化菌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硝化菌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硝化菌的使用方法及步骤硝化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在环境工程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能够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起到净化水体和提供植物营养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硝化菌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一、培养硝化菌1. 准备培养基:将硝化菌所需的培养基配置好,一般包括碳源、氮源、矿物盐等。

可以根据硝化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2. 接种菌液:将已培养好的硝化菌接种到培养基中。

可以选择直接接种或者进行前期预培养。

3. 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pH值等。

硝化菌一般适宜在25-30摄氏度下生长。

4. 培养时间:根据硝化菌的生长速度和培养的需求,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

一般需要培养1-2天,直到硝化菌数量达到一定的浓度。

二、使用硝化菌1. 收集硝化菌:将培养好的硝化菌进行收集,可以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将硝化菌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

2. 制备菌液:将收集到的硝化菌加入适量的培养基中,制备成菌液。

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确定菌液的浓度。

3. 施加菌液:将制备好的硝化菌菌液施加到目标环境中,如水体、土壤等。

可以通过喷洒、淋洗等方式施加。

4. 确定用量:根据目标环境的大小和硝化菌的需求量,确定合适的施加用量。

一般建议根据硝化菌的浓度和目标环境的需求来计算用量。

5. 培养条件:为了保证硝化菌的生存和活动,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

如保持适宜的温度、pH值,提供足够的氧气等。

6. 监测效果:施加硝化菌后,需要定期监测环境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以评估硝化菌的效果。

可以通过采样分析或者现场测试等方法进行监测。

三、注意事项1. 利用硝化菌进行水体净化时,要避免过量施加,以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 在施加硝化菌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硝化菌的活性,避免过度搅拌或过高的温度。

3. 在使用硝化菌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共存,以免影响硝化菌的生长和活性。

4. 在使用硝化菌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硝化菌的生长情况,确保其活性和数量。

硝化细菌数量的测定

硝化细菌数量的测定

MPN法测定硝化细菌数量硝化作用是指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

它是由两类细菌分两个阶段完成的。

第一阶段是氨氧化为亚硝酸,由亚硝化菌完成;第二阶段是由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由硝化菌完成。

所以需要测定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数量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实验样品:水样或泥样培养基:改良的斯蒂芬逊(Stephenson)培养基A、BA(培养亚硝化细菌) B(培养硝化细菌)(NH4)2SO4 2.0g NaH2PO40.25 gNaH2PO40.25g MgSO4·4H2O 0.03gMnSO4·4H2O 0.01g K2HPO40.75gMgSO4·7H2O 0.03g MnSO40.01gK2HPO40.75g CaCO3 1.0gCaCO3 5.0g NaNO2 1.0g蒸馏水1000ml Na2CO3 1.0gPH 7.2 蒸馏水1000mlPH 7.2121℃灭菌30min 121℃灭菌 30minA和B培养基在灭菌时,磷酸盐磷酸盐单独灭菌,并且在培养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

器材:无菌吸管、试管(1.8cm×18cm)、白瓷比色板、接种环、酒精灯等。

格里斯试剂(Griess Reagent)Ⅰ液、Ⅱ液:Ⅰ液:将0.5g的对氨基苯磺酸(Sulfanilic Acid)加到150ml的20%稀醋酸溶液中。

Ⅱ液:将1gα-萘胺(α-naphthylamine)加到20ml蒸馏水和150ml的20%稀醋酸溶液中。

二苯胺试剂:溶0.5g无色的二苯胺(Diphenylamine)于20ml蒸馏水及100ml浓硫酸(相对密度1.84)中即成。

1.2实验方法1.2.1样品处理:取10g(泥样)或10ml(水样)加90ml无菌水,用振荡器振荡30min,然后进行倍倍稀释成为10-2、10-3、10-4、10-5、10-6、10-7六个稀释度。

1.2.2亚硝酸菌测定:将培养基A分装于31支试管中,每管5ml。

硝化细菌的分离纯化

硝化细菌的分离纯化

材料与方法样品检测用试剂1、Griess 试剂溶液I称取磺胺酸0.5g,溶于150mL醋酸溶液(30%)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溶液II称取α-萘胺0.5g,加入50mL蒸馏水中,煮沸后,缓缓加入30%醋酸溶液150mL,保存于棕色瓶中。

格里斯试剂检验亚硝化菌方法:用滴管吸取2滴细菌培养液置于白瓷板上,依次滴加格里斯试剂Ⅰ、Ⅱ各2滴,出现红色反应说明培养液中含有亚硝酸,有亚硝酸细菌存在。

2、二苯胺-硫酸试剂(检测菌液中是否存在硝酸盐证明硝化细菌是否存在)称取二苯胺1g,溶于20mL蒸馏水中,然后徐徐加入浓硫酸lOOmL,保存于棕色瓶中。

由于亚硝基、硝基均能与二苯胺试剂起蓝色显色反应,所以在测定硝基前,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亚硝基。

采用尿素+浓硫酸去除亚硝基是简单有效的方法,硝化菌检验具体操作步骤:取细菌培养液lml移入干净试管中,向试管中放半药勺的尿素混匀,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加10滴浓硫酸,此时可以看到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反应很强烈,不断振动试管,使反应充分进行直至没有气泡产生。

然后取试管中液体两滴,置于白瓷板上,用格里斯试剂检验是否变红,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再滴加二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有硝基产生,有硝化菌存在。

培养基1、LB(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酵母粉 5g 蛋白胨 10gNaCl 10g 蒸馏水 1000ml灭菌前pH=7.32、KM(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酵母浸提物 0.5g 蛋白胨 0.5g牛肉膏 0.5g 蒸馏水 1000ml灭菌前pH=7.33、PDA(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马铃薯(除皮) 200g 蔗糖(或葡萄糖) 20g水 1000mL灭菌前pH自然硝化细菌培养基富集培养取样品0.5g于有50ml灭菌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在恒温30℃,摇床转速为150r/min,条件下富集培养。

每周一次,用Griess试剂(或二苯胺-硫酸试剂)定性检测HN02(或HN03)的生成情况,判断富集情况的好坏。

怎样培养硝化细菌

怎样培养硝化细菌

怎样培养硝化细菌
要培养硝化细菌,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选择培养基:硝化细菌通常生长在含有氨氮和硝态氮的培养基中,一般采用普通的液体培养基,例如突变突发培养基(MM2216),氨氮含量大约为8毫克/升,硝态氮浓度为10毫克/升。

2. 调整pH值:硝化细菌通常适应中性或碱性环境,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将其pH调至约7.0-7.5之间。

3. 接种菌液:将含有硝化细菌的初始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

可以使用已有的纯培养菌株,或者从环境中采集到具有硝化能力的土壤或水样中分离纯培养菌株。

4. 培养条件:将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一般在25-30摄氏度)下培养。

此外,硝化细菌需要氧气供应,所以可以选择通气的培养瓶或培养皿进行培养。

5. 培养时间:硝化细菌的生长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菌落或生长现象。

一般需要7-10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结果。

6. 细菌计数: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菌落计数法或显微镜观察来估算硝化细菌的数量。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你培养硝化细菌,但请注意,硝化细菌具有一定的专性和环境适应性,不同的菌株可能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条件要求,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以下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常用方法:
1.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可以使用一些含氨基酸、碳源和无机氮源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例如,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硝化细菌培养基、NMS硝化细菌培养基等。

2. 调节pH值:硝化细菌对pH值敏感,一般在7.5至8.5的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下生长较好。

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碱性物质(如Na2CO3)可以调节pH值。

3. 接种硝化细菌:将含硝化细菌的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中,可以使用采集的土壤、水样或纯培养物等来源。

接种时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暴露。

4. 提供适宜的氧气和温度条件:大多数硝化细菌是好氧生物,对氧气依赖较强,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培养温度可以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进行调节,一般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

5. 观察培养结果:硝化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观察培养物中是否出现硝化细菌的特征形态(如颜色变化、气泡形成等),或者通过检测硝化细菌在培养基中消耗氨氮的能力来确定培养是否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硝化细菌种类较多且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因此具体的培养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

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

“硝化细菌是一大类细菌的总称,它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其中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为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两大类,亚硝化细菌可以把氨氮转换成亚硝酸盐,硝化细菌接着把硝酸盐转变成硝酸盐。

硝酸盐最后变为气态氮。

目前没有发现身兼亚硝化和消化于一身的硝化细菌,它俩就像是兄弟俩一样。

硝化细菌到处都有,比如城市污水,味精厂的废水中有很多。

取水样后要先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菌种,我常用的配方是:硫酸铵0.5g 氯化钠 0.3g 硫酸亚铁0.03g 磷酸二氢钠 1g 硫酸镁0.03g CaCl2 7.5g 蒸馏水 1000ml PH 7.5,固体培养基加5%琼脂硝化菌培养基亚硝酸钠 1g 硫酸镁0.03g 硫酸锰0.01g 磷酸氢二钾0.75g 无水碳酸钠 1g 磷酸二氢钠 0.25g 蒸馏水 1000ml PH 7.5,固体培养基加5%琼脂。

另外如果你要是用固体培养基倒置培养,可以适当多加些琼脂。

亚硝酸盐有毒,使用时要当心。

亚硝化细菌18分钟可繁殖一代,硝化细菌大约要15小时繁殖一代。

一般3-5天就会出结果,乳白色的菌落。

亚硝化细菌用格里斯试剂检测(出现红色),硝化细菌用二苯胺检测(出现蓝色)。

哈哈,大功告成。

然后还要根据你的用途进行定向培育。

”。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培养硝化细菌所需的基本物质和培养条件。

硝化细菌通常需要含有氨氮和适当碳源的培养基来生长。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Koser's培养基、Ashby's培养基等,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此外,硝化细菌对于温度和pH值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在25-30摄氏度和pH 7左右的条件下生长最佳。

其次,选择合适的硝化细菌菌种进行培养。

目前已知有很多种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从土壤或水样中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可以用于培养,也可以从已有的菌种库中选择合适的菌株。

接下来,进行硝化细菌的培养操作。

首先是制备培养基,将培养基加热灭菌后倒入培养皿或试管中,然后接种硝化细菌菌种。

接种后需要将培养皿或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控制好温度和通气条件,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最后,进行硝化细菌的鉴定和纯化。

在培养硝化细菌一定时间后,可以进行对细菌的鉴定和纯化工作。

鉴定工作可以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进行,以确定所培养的细菌是否为目标硝化细菌。

而纯化工作则是为了获得单一的硝化细菌菌株,可以通过分离培养、稀释稀释等方法进行。

总的来说,培养硝化细菌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实验室中严格操作。

通过合理的培养条件和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硝化细菌菌株,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进行硝化细菌培养工作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知识分享

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知识分享

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以及实验方法一、好氧反硝化培养基(液体)醋酸钠/ 0.5 g ; KNO3 / 0.1 g ; K2HPO4 / 0.01g ;MgCl2/ 0. 02 g ;CaCl2/ 0. 01g ; H2O/ 1 000 ml ;p H 7~7. 5.好氧反硝化培养基(固体)醋酸钠/ 0.5g ; KNO3/ 0.05g ; Na2HPO4 .7H2O/ 0. 5 g ;NaNO2/0.01g;MgSO4·7H2O/ 0. 1 g ;琼脂18 g ;p H 7~7. 5. 富集分离:取样品泥样置于上述液体培养基中,经过每天24小时曝气富集10天。

之后,取1毫升底泥与10毫升去离子水混合,之后进行107倍稀释,在上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平板划线分离。

细菌初筛:将分离得到的细菌接种到上述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在30摄氏度环境下进行24小时的摇瓶培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硝态氮含量,重复2次,取降低最多的样品继续进行平板划线,再重复上述操作,得到单一菌落。

(验证所得菌落是否单一:将所得菌落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检测菌落是否单一。

)细菌复筛:将初筛得到的单一菌落,进行实际污水测试,测试其实际降解硝态氮的能力。

二、BTB 初筛培养基:琼脂20 g、KNO3 1 g、KH2PO41 g、FeCl2·6H2O 0.5 g、CaCl2·7H2O 0.2 g、MgSO4·7H2O 1 g、琥珀酸钠8.5 g、溴百里酚蓝(BTB)(1%乙醇溶液)1 mL,用1 mol/L 的NaOH 调节pH 至7.0~7.3,121 ℃灭菌20 minLB 液体培养基(/L):KNO3 1 g、KH2PO41 g、FeCl2·6H2O 0.05 g、CaCl2·7H2O 0.02 g、MgSO4·7H2O 1 g、琥珀酸钠8.5 g,121 ℃灭菌20 minDM 反硝化培养基(/L):KNO3 0.72 g、KH2PO41g、MgSO4·7H2O 1 g、琥珀酸钠2.8 g,121 ℃灭菌20 min采用梯度稀释法将污泥样品稀释至适当浓度,取0.1 mL 均匀涂布于BTB 培养基表面,置入恒温培养箱,30 ℃下培养2~3 d 后,用接种环挑取使周围培养基出现蓝色晕圈的单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即为初筛菌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及检测方法
一、培养基
1、蛋白胨:1% 酵母膏:0.5% 氯化钠:1% 琼脂:2%
蒸馏水:100ml PH:7.2-7.5
2、土豆:20% 蛋白胨:0.5% 白糖:1% 葡萄糖:1%
混合无机盐:1% 琼脂:2% 自来水:100ml PH:7.0
3、蛋白胨:1% 牛肉膏:0.3% 氯化钠:0.5% 琼脂:2%
蒸馏水:100ml PH:7.0
二、测定步骤
1、样品稀释
从样品中准确称10.0g,加入90ml带玻璃珠数粒的无菌水三角瓶中,30℃水浴锅内,浸泡30-40分钟,拿出后反正摇各60次,即成10-1稀释液,立等用1ml无菌吸管吸中下层菌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试管中,充分吹匀(约吹20余次),即成10-2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到10-6稀释液。

10-7试管内装8ml无菌蒸馏水,从10-6稀释液中吸取2ml菌液加入到装有10-7稀释液试管中,再用1ml移液管吹动20余次,取0.5ml菌液放入准备好的(装有培养基)培养皿内,用玻璃刮刀慢慢将菌液抹平(样品适宜的每个培养基做3个培养皿)。

2、培养
将培养皿倒放在35℃的培养箱内培养,从10小时开始计数,每隔1小时计数1次菌落,并用记号笔标注,防止菌落连成片无法数清,培养到48小时,培养结束(每个菌落的单位都是亿个/克)。

3、计算
累计每次三个平皿内菌落的平均数,相加就是这个样本的活菌含量,单位是亿个/克。

混合无机盐配方
硫酸铵:77% 磷酸二氢钾:15% 硫酸镁: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