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作文命题作文审题训练1
初二语文作文题练习题

初二语文作文题练习题随着学习进程的加快,初二的同学们逐渐接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同学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要求。
为了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下面给出了一些语文作文题练习,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1. 回顾初二的语文学习,选择你觉得最有收获的一课进行讲解,包括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并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在初二的语文学习中,我觉得最有收获的一课是《岳飞传》。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岳飞的生平事迹,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忠诚、爱国和勇敢的品质,也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采用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通读了课文,了解了大致的内容和脉络。
然后,我逐段阅读,仔细品味每一个细节和表达,尤其是岳飞的言行举止,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信仰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最后,我结合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情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学习《岳飞传》,我不仅对岳飞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白了忠诚、爱国和勇敢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发扬这些优秀品质,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2. 请你选择一本你喜欢的图书,简要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鲁滨逊漂流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图书。
故事的背景是鲁滨逊被困荒岛,他在岛上艰难生活,与自然环境斗争,最终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实现了自救并成功返回家乡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乐观、勇敢、聪明的人。
在荒岛上,他不仅学会了捕鱼、种植食物等生存技能,还制作了各种工具,改造了环境,设法躲避了野兽的袭击。
他的坚持和努力让我非常钦佩。
阅读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在书中看到了生存的智慧和乐观的力量。
同时,也意识到了人类对自然的脆弱性和依赖性。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通过与鲁滨逊一起经历岛上的艰辛,我更加懂得了珍惜生活、感恩生活的重要性。
【满分作文精选20篇】初二语文写作作文题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一、作文1.比喻说理是指用一个或几个与论点或论证过程有某些相似的事物作比方,阐明论点的意义,或使论证过程形象化的一种说理方法。
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胜过一大篇平淡的议论。
繁难玄奥的道理,一经比喻就能易解好懂。
运用比喻说理,首先要找准比喻与道理的契合点;其次比喻要力求新颖。
在严密的逻辑说理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说理,能使语言曲折多变、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加强论证。
请你使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段话。
2.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开发了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3.不息的流水,是大自然的神奇之物。
潺潺流水,激发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悠悠流水,引发人们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的怀想;滔滔江水,让人感悟到生命的时起时落……生命因流水而鲜活,景色因流水而秀美,情感因流水而丰富,艺术因流水而灵动……请针对“流水”谈谈自己的感受。
200字左右。
4.请试着将下面这一段文字改写成散文片段,200字以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5.课文是一篇讲演词,讲演词面对的是听众,因此语言多口语化。
请使用这种语言风格写一段故事, 200字左右。
6.课文以概括性地描述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为开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
请仿照课文第一段,写一写你对初冬的印象。
200字左右。
7.请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改写成一则白话文小故事,200字左右。
8.请以“的奥秘”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选用合理的说明顺序;③不少于600字。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是一峰骆驼,驮着无数人的梦想。
请以“岁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初中作文专项训练之审题立意

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1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2
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3
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4
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5
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6
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7
各种写作要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四瞄
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小练习:
刚才的题目是中考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01
03
02
1
再来看下面一些常见中考作文题:
2
"我的一天"、"记我受到的一次小挫折"、"家中小事"、"记一堂我喜欢的语文课"、"我的老师"、"常人小传"、"令我深思的一件事"。这些题目对内容的要求都很具体,选材也比较容易。
审题立意
初中作文专项训练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审题——四瞄四盯看分明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作文:全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审题

【作文3级】作文:全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审题全命题作文命题方式全命题作文审题四法一、找准题眼二、挖掘题蕴三、添加语素四、化大为小tips:注意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四瞄”“四盯”一、“四瞄”一瞄:文体“文体不限”其实并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
如:《十六岁的我》最佳选择:记叙文第二选择:议论文二瞄:字数字数是作文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如:少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会被划到最糟糕作文里了。
一般要求:“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进阶要求:800字左右三瞄:人称作文命题中往往规定了写作人称。
如:“我眼中的色彩”“我的青春我做主”“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你从远方走来”一般要求:第一人称特殊情况:第二、三人称四瞄:范围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 。
如:“初三,初三”“难忘那个夏天”“请你结合自己的初中生活……”一般要求:初中生活、亲身经历特殊情况:合理想象二、“四盯”一盯:关键词要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找准题眼”。
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温暖的时刻”“我眼中的色彩” “成长的滋味”“春满心田”“礼物”关键词类型:直接型、比喻型思考方向:表层义+深层义——“挖掘题蕴”二盯:副词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
如:“其实很快乐” “门其实开着”“这也是一种美丽” “我也想要自由”“我就是我” “我依然坚持”常见副词:“其实” “也” “真” “就” “最”等副词提示含义:转折、强调等三盯:句式题目出现关联词或由分句构成,需辨析内部联系。
如:“我参与,我快乐”“生活因思考而精彩”“失去后才知道可贵”句式间常见关系:因果、转折等文章思路:因→果、事件前→事件后→思想转变四盯:主题(中心)根据题目信息确定文章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如:“向前,向前,向前” “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 “支点” “拥有”“跨越时空的交流” “畅游书海”常见主题类型:情感、励志、感悟、想象等发散思维方法:“添加语素”、“化大为小”等中心类型解读1、情感类包含:亲情、友情、师生情、陌生人之情……2、励志类例如:自信、勇敢、坚强、坚持、乐观、理想、责任、团结……3、想象类穿越——过去、未来;现代——科幻、神迹……4、感悟类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感受、情感抒发认识话题作文1、什么是话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
作文训练第一讲--全命题作文的审题,13张,简要,重点突出PPT教学课件

全命题作文的 审题
2020/12/11
1
中考作文命题特点
以命题作文为主; 一般都未超出学生经历见闻 和感受体验的范围。 即以“我”为圆心,以“我”的见闻感受 为半径画圆,圆内生活都是取材范围。
2020/12/11
2
存在的现象
思路闭塞:面对题目一筹莫展,想来想去仍不知写 什么好。
文不对题:有些同学看了题目两眼就奋笔疾书,待 到文章写成才发现跟题意不相符合。
11
明喻意,悟深义,就是说有的题目用的是字面意, 有的用的是比喻义或引申义,如《路》〈这也是课堂〉, 这就要求不能只看表面的意义,而必须深入思索。
作拓展,添成分,就是说,有时遇到题目无从下手, 可抓住题目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行拓展。
如《植树》可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花盆难养参天大树”等展开联想;
4、给材料作文命题。
2020/12/11
4
全命题作文的审题
一、审题的基本要求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即理解题目的含 义,明了题目的限制范围,把握题目要求写的体裁,并 抓住题目的重点。用三个短语概括就是“辨体裁,明限 制,抓题眼”。 二、基本方法
1、找标志,明体裁; 2、看限制,明范围;
3、抓题眼,明主旨; 4、明喻意,悟深义;
5、作拓展,添成分。
2020/12/11
5
找标志,明体裁
凡题目中有“记、忆、传、事、人、事迹、人物” 等 字眼,应写成记叙文;
凡题目中有“谈、说、论、议、评、感”等一类字 眼, 应写成议论文;
凡题目中有“介绍、说明、概况、演变、制作”等
一 由于现在的命题作文往往淡化文体要求, 类而字且眼初,中应毕写业成说会明考文的。命题作文往往以写记叙文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之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专题精品讲练(全国通用)

由此,可以鲜明地提出全文的观点——惯性思维有时会误大事。 这样具有哲理的立意,就是通过因果逻辑思维分析得出的,它契合了 命题者命题的核心内涵。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知识链接:幸存者偏差,是一种逻辑谬误,选择偏差的一 种。 过度关注“幸存了的某些经历"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 有幸存的(可能因为无法观察到),造成错误的结论。
[审题]
这是一道“故事型”材料作文题,提出了一个问题:“战机的防 护应加强幸存飞机弹痕多的地方,还是弹痕少的部位?”审题时,我 们可根据“故事型”材料特点“由果溯因”对作文题材料进行因果分 析:为什么英美军方的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沃德的结论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人们习惯运用惯性思维,调查的是返航飞机,而忽略了被击 落的飞机。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寓意,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总结] 总之,思辨类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都有内涵和
底蕴,材料仅是载体,事理性主题则寄寓其中。
我们审视思辨类材料作文题,认清题型后,要根据题 型的特点,善于捕捉文字信息:或抓住关键词,或抓 住意象……作为突破口切入,进而明确各种题型材料 的侧重和指向,从中挖掘出材料蕴涵的深刻事理,并 进行立意。
邻”“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受。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营以来,受到广大旅客青睐。截至
2020年底,复兴号动车组已累计安全运行8.36亿公里,运送旅客8.27亿人次。
材料二:
我国至今仍保留着81对时速30至40公里、逢站必停的“小慢车”。而它们的保留,并
初二年级作文题目解析及训练

初二年级作文题目解析及训练初二年级的作文题目,犹如通往文学世界的门户。
每一个题目都像是一个迷人的谜团,等待学生们去探索与解答。
学生们在面对这些题目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首先,初二年级的作文题目通常涉及到个人经历、观察以及对某些现象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题目可能会要求写一篇关于“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的作文。
在这样的题目下,学生需要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件最具意义的事件来描述,并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这次经历的特殊之处。
其次,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学生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构思。
每一个作文题目都需要学生们在写作前进行深思熟虑。
构思阶段,学生需要明确作文的主题,理清文章的结构,确定每一部分的内容。
合理的结构安排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表达思想,使文章更加有条理。
接下来是语言运用。
初二年级的学生应该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例如生动的描写、恰当的比喻和生动的词汇运用。
这些技巧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优秀的作文范文,模仿其语言风格和结构,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然后是修改和润色。
初稿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认真修改。
这一阶段,学生应当仔细检查文章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以及逻辑漏洞。
润色的过程不仅仅是纠正错误,更是提升文章质量的关键一步。
通过不断的修改,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文章更加完善。
最后,初二年级的作文题目还涉及到创造性写作。
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例如倒叙、插叙等,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层次感。
这种尝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
总之,面对初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学生需要不断积累写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不断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作文的技巧,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命题作文审题训练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 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 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 《考场》《肩膀》。 考场》《肩膀》 》《肩膀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 号或“ ”“和 等词连接, 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 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人与路》 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 森林, 气候》 《树木 ,森林, 气候》。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 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半命题作文 出现一半或一部分, 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 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请以“生活因________而精彩 为题, 而精彩” 请以“生活因________而精彩”为题,写 一篇文章。 一篇文章。 请以“ 的滋味”为题, 请以“ 的滋味”为题,写 一篇文章。 一篇文章。
标题以一个句子的形式出现。 标题以一个句子的形式出现。 这个句子或直接就是一个观点,或隐含一 这个句子或直接就是一个观点, 个观点,如《不要轻易说‘不’》对于观点型 个观点, 不要轻易说‘ 的标题,文章只需说透道理即可; 的标题,文章只需说透道理即可; 对于隐晦型的标题,文章必须把寓意转化 对于隐晦型的标题, 为对应的观点。 今年花胜旧年红》 为对应的观点。《今年花胜旧年红》
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和结构(重心不同) 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和结构(重心不同) ,把握不同的侧重点。 把握不同的侧重点。
作文题“我终于笑了” 作文题“我终于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训练】读懂比喻意义
说说下列题目中的比喻义: 1、《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2、 《带着微笑出发》 3、《打开一扇窗》 4、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5、《那一缕春风》
审题要点之四: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 目的内在关系
内在关系是指前后有着因果、条件、假设等内在联系。 这类题目在形式上往往分前后两个部分或用‚和、跟、 同、与‛连接前后两个词语。 【示例】《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 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 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如果忽略了这一点, 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 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 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课堂练习】 说说下列题目的内在关系: 《那一年,那一天》 《我与路》 《我成长,我快乐》
以上故事的道理可引用到写作 方面来。同样,审题失误,文不对 题,即使写得洋洋洒洒,也只能得 “0”分。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审好题呢? 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作文训练技法之
命题作文审题训练
审题要点之一:把握住关键词
【案例】
1、《偶然的发现》:一位同学审题:有一次,我‚发 现‛母亲用笨拙的指法在电脑前认真练习打字,原来 是为了帮我在网上找资料;还有一次,我‚发现‛连 汉语拼音都没弄懂的母亲竟然在学英语的音标,原来 母亲看我的英语单词不会拼,想帮我一起拼。 2、 《生活中要经历失败》:一位同学审题:’失败是 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累积是不可能有成功的,古今 中外无数成功的名家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要认 真对待失败,在失败面前不灰心。
审题要点之五:审清详略安排
这类题目在形式上往往分前后两个部分或用‚和、跟 、同、与‛连接前后两个词语。其中一个部分为重点 ,为详写部分,而另一个部分则略写,并为详写部分 提供环境、气氛等方面的支撑。如《下雨天,真好》 ,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是详写部分。 而‚下雨天‛是略写部分,用来创设情景,如果在考 试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 ‛就只一笔带过,或只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 真好‛收尾,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课堂练习】说说下列题目的详略安排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我成长,我快乐!》 《 偶尔停一下,真好》
【课堂练习】运用“添加语素法” 缩小下列题目的范 围 《黑板上的记忆》 《班级的个性》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在尝试中成长》
审题要点之七:审清写作要求
在命题作文中,通常在作文的开头或结尾都给出了 相应的要求,这是不能超出的,更不能置之不理。 如材料提示、字数要求、文体给定、如果是半命题 作文还有题目补充等,如《________来了》:(1)把 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 套写抄袭;(3)文体自定;(4)不少于600字(写成诗 歌不少于20行);(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校名和人名。
战国时,有个旅客要到楚国去。大 臣季梁问:“你去楚国,为什么向北 方?”旅客说:“我的马好。” 季梁 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 路!” 旅客说:“我的资用多。” 季梁说:“资用虽然多,但这不是去 楚国的路!” 旅客说:“我的车夫驾 车的技术好。”季梁说:“这几项条 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那位旅 客闹了个笑话,走错了方向,走得越 远,离目标就越远。
审题要点之三:读懂比喻意义
比喻义就是汉字(词)的原有的某义因比喻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也是一种引申义。如‚网‛的本义是指用绳、线 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而因其比喻义而产生的词语 如‚电网‛‚互联网‛‚关系网‛‚法网‛‚知识网‛ 等。 对待比喻性题目,我们审题时需认真阅读,学会由‚虚 ‛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 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如《人间何处 无风景》中的‚风景‛本义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 草、树木、建筑物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 景象‛,其比喻义可理解为‚美好的人、事、精太阳 》
1.《变化》
《我家的变化》
《妈妈的变化》 《学校的变化》
2.《 我心中的太阳 》
太阳
似阳光般的温暖、美丽 或万丈光芒,既照亮自 己也照亮别人
写作时
作文题: 请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写成记叙文。 2、叙事具体,感情真挚。 3、不少于600字。
【点评】 上面作文题目中的‚最‛‚也‛‚其实‛‚未曾‛‚ 总‛‚还‛‚再‛‚更‛等副词出现在作文题目中, 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我们极易忽视的。 如果忽视这些副词,文章就会偏题。 例如: 1、《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笔下 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 ; 2、《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 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 ; 3、《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 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 ’‛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 【练习】 仿照示例说说下列作文题目中副词的作用 《未曾说出的感激》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这还是我吗?》 《再别家园》《比生命更美》
审题要点之六:
添加因素,化大为小, 缩小范围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 以通过“添加因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 ,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 所给的词语,缩小题目的外延,来显示自己要表达 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 余地。(注意:添加因素只是从审题立意的角度考 虑,而并非是改变题目)
【评价】
【课堂练习】
目标:把握住关键词
1、《温暖的时刻》 2、《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3、《最舒心的时候》 4、《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审题要点之二:注意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观察下列作文题目: 《我最好的朋友》 《这也是课堂》 《其实并不是这样》 《未曾说出的感激》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这还是我吗?》 《再别家园》《比生命更美》 请找出上面题目中隐含的词?
小切口 深分析!
【示例】 《举手投足之间》运用“添加语素法” ,可有下面的命题:“透过举手投 足之间进行的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 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 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 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