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添加剂研究报告
增塑剂调研

定义:(英语:Plasticizer),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
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干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等。
同一种塑化剂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对象上,但其效果往往并不相同。
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1]。
据统计2004年全世界的塑化剂市场,总量约在550万吨左右并朝600万吨迈进。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是最普遍使用的塑化剂,是由二羧酸邻苯二甲酸及醇类所形成的酯类,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防油性。
这类的塑化剂并非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且具有毒性。
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如下:∙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 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zP, BB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 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已酯(DnHP)检测标准&方法:∙GB/T 21911-200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28-2008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SN/T 2037-2007 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成型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N/T 2249-2009 塑料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SN/T 1779-2006 塑料血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13/T 1081.30-2009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塑料第30部分:6种邻苯二甲酸酯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PVC样品中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不确定度评定∙CPSC-CH-C1001-09.1测试邻苯二甲酸酯的SOP中国首个食品塑化剂行业标准出台2011-8-3 17:52:46日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定通过由厦门检验检疫局起草制订的《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行业标准。
增塑剂调研报告

增塑剂调研报告增塑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涂料、胶粘剂等领域,为加工和改良材料性能提供了便利。
然而,增塑剂的使用也引发了一些质量和安全问题。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增塑剂的使用情况、行业标准和相关问题,以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研内容1. 增塑剂的定义和作用增塑剂是一种通过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和可塑性的添加剂。
它可以改变塑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提高塑料的可加工性、透明性和耐用性。
2. 增塑剂的主要类型根据化学结构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增塑剂可以分为酯类增塑剂、环氧类增塑剂、酚醛类增塑剂等几种类型。
其中,酯类增塑剂使用最广泛。
3. 增塑剂的应用领域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涂料、胶粘剂、印刷油墨等领域。
塑料制品行业占据了增塑剂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4. 增塑剂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增塑剂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纯度不足、添加量超标、含有有害物质等。
增塑剂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5. 增塑剂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措施国内增塑剂行业已制定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生产和使用方面的标准。
同时,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证增塑剂的质量和安全。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点:1. 增塑剂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旺盛。
2. 增塑剂行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产品纯度不稳定、添加量控制不严格等。
3. 部分增塑剂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目前国内对增塑剂行业监管较为严格,但仍有一些企业存在违规行为。
五、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加对增塑剂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检查和抽检。
2. 加强行业标准的修订和执行,建立和完善生产和使用方面的标准。
3. 加强对增塑剂的风险评估和监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4. 增加公众对增塑剂的了解和认知,提高消费者对增塑剂产品的选择和使用的知识。
六、总结本次调研对增塑剂的定义、作用、应用领域、质量和安全问题、行业标准和监管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
塑料研究报告

塑料研究报告塑料研究报告一、引言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或半合成聚合物制成的材料,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包装、建筑、汽车等。
然而,塑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因此,对塑料的研究和开发逐渐受到关注,旨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塑料的组成和特性塑料主要由聚合物和添加剂组成。
聚合物是由单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长链化合物。
常见的聚合物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添加剂包括增塑剂、抗氧剂、色素等。
塑料具有轻质、耐腐蚀、可塑性强等特点。
三、塑料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根据不同的聚合物结构和性质,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类型。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后可以软化、可塑性强,可以反复加工;热固性塑料在加热后会硬化,不能再次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
四、塑料废弃物的问题塑料废弃物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塑料的降解速度极缓慢,经过长时间的分解才能转化为更小的微塑料颗粒。
这些微塑料颗粒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对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此外,塑料废弃物还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
五、塑料的回收利用塑料的回收利用是一种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塑料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两种方式。
机械回收是将废塑料进行粉碎、清洗、熔融再造等工艺,使其转化为再生塑料颗粒,再用于制造新的塑料制品。
化学回收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塑料转化为原料,用于生产石化产品。
六、塑料的替代品为了减少对塑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产生,人们正在研究和开发替代塑料的材料。
可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可降解性的塑料,可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生物基塑料是通过生物发酵或生物合成的方式制得的塑料,可以有效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七、结论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塑料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采取措施减少塑料的使用、提高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以及研究和开发替代品是非常重要的。
2024年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塑料添加剂是在塑料制造过程中添加的化学品,主要目的是改善塑料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 2024年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分析2.1 全球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Y亿美元。
这表明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2.2 市场细分塑料添加剂市场可以按照添加剂的类型进行细分,包括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剂、染料等。
不同类型的塑料添加剂在市场中具有不同的份额。
根据最新数据,增塑剂是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中份额最大的类型,占据了市场总规模的40%左右。
2.3 区域分布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的地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这些地区的塑料制品产量巨大,对塑料添加剂的需求也相应较高。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塑料添加剂市场也在逐渐崛起,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4 市场驱动因素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的扩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经济的增长导致了塑料制品消费的增加,进而推动了塑料添加剂市场的增长。
其次,塑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包装、建筑、汽车等,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在推动市场的发展,新型的高性能塑料添加剂的需求不断增长。
3.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基于对市场现状的分析,可以预测以下市场发展趋势:•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Z亿美元以上。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境友好型塑料添加剂的需求将增加。
这包括可降解塑料添加剂、无毒无害的添加剂等。
•新兴市场如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将成为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这些地区的塑料制品产量将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塑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将增加,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d0tp增塑剂的检测报告

d0tp增塑剂的检测报告DOTP增塑剂是一种环保型的聚合物复合助剂,耐高温、耐腐蚀,优质安全性优于其他同类增塑剂。
本检测报告旨在对 DOTP塑剂的性能指标进行全面的测试,并获取 DOP/DOTP塑剂性能指标的详细数据。
一、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是DOATP增塑剂(成份为Dioctyl Terephthalate),厂家名称:上海神思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80720,合格证书号:HG/T 5126-2018。
二、实验方法1.加剂溶解度:将地址添加剂放入不同温度的溶剂中,观察添加剂的溶解状况;2.稳定性:将添加剂加入指定温度的溶剂中,测量添加剂的热稳定性;3.导率:溶解性添加剂的电导率测量;4.碱性:添加剂的酸碱测量;5.温变色试验:采用标准的高温变色试验法,测定添加剂的可塑变性6.观密度:采用标准表观密度试验法,测定添加剂的表观密度7.工变形:采用标准数据表法,测定添加剂的加工变形性。
三、实验结果1.溶解度:DOTP塑剂在 70℃溶剂中,溶解度达到了 100% 。
2.热稳定性:在 130℃无水溶剂中,DOTP塑剂的挥发量仅为0.09% 。
3.电导率:DOTP塑剂的电导率为 0.3μs/cm。
4.酸碱性:DOTP塑剂的酸碱度为 6.7。
5.高温变色试验:DOTP塑剂在 180℃,没有出现变色现象。
6.表观密度:DOTP塑剂的表观密度为 1.0g/cm3。
7.加工变形:DOTP塑剂可以轻松达到压延及拉伸膜要求。
四、结论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DOTP塑剂在溶解度、热稳定性、电导率、酸碱度、高温变色、表观密度及加工变形性方面,都能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因此,可以安全耐用。
本次实验得出结论:DOTP塑剂性能指标优良,环保安全。
2023年塑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塑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塑料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了塑料添加剂行业的快速发展。
塑料添加剂是一类被加入到塑料制品中以改变或增强其性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塑料添加剂可以分为增塑剂、防紫外线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色母粒等。
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公司统计,2019年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规模约为143.3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09.5亿美元。
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塑料制品在家居、汽车、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中,如各种电脑、手机、电视等,大部分外壳都是由塑料制成,由此塑料添加剂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和减少资源浪费的政策号召下,可降解塑料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可降解塑料需要特定的添加剂来保证其性能,在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直接带动了塑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
市场前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塑料制品在未来有望逐渐替代传统塑料制品。
可降解塑料所使用的特定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也将为塑料添加剂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对于环保和健康的关注仍将是塑料添加剂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主要被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掌控,其中美国市场份额最大,约占全球市场的30%。
亚太地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市场占有率预计将继续扩大。
竞争现状:全球塑料添加剂市场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亿纬锂能、巴斯夫、阿科玛、凯莱盛等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凭借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潜在竞争者的挑战。
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随着全球应用塑料制品的逐渐扩散,塑料添加剂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将继续扩大。
塑料添加剂成分分析

塑料添加剂成分分析
塑料添加剂是指为了增强或改善塑料某性能而加入对应的性能成分,拉姆研发可以很好的解析塑料材料所用主要的添加剂化学名称,以及塑料加工助剂有哪些成分组成的,或提供塑料爽滑剂成分分析,塑料填充剂配方还原,cs55添加剂成分检测,嫡能塑料添加剂配方剖析等项目合作。
一、塑料添加剂概述
塑料制品是一种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强d度高,且性能优异的产品,主要是由塑料本身,外加多种添加剂如抗氧剂、爽滑剂等按一定配方比例混合,采用特定的工艺生产出来的。
常见的添加剂性能有提升塑料的增韧性、附着性、热封性、柔软性、透明性、分散性、粘附力、弹性和柔韧性等。
二、塑料添加剂配方类别
1改善加工性能:主要有润滑剂、稳定剂、增塑剂等;
2、改善力学性能:主要有增强填充剂、增韧剂、抗击改性剂等;
3、改善光学性能:主要有色料、成核剂、荧光增白剂等;
4、改善老化性能:主要有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防霉剂等;
5、改善表面性能:主要有抗静电剂、耐磨剂、防粘连剂、防雾剂等;
6、改善其他性能:主要有发泡剂、助燃剂、交联剂、偶联剂、防啃咬剂等;
7、降低成本:稀释剂、增溶剂、填料等.
您的每一个产品剖析都能得到T科学严谨的检测报告!
塑料选择加入塑料添加剂,一个是为了提升塑料的性能,二是为了降!氐成本。
即使公司有良好的开发经验,开发本身也很耗时和成本的,因此需要拉姆研发来辅助分析塑料添加剂的配方,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
分析配方找拉姆研发,可以在7个工作日为你剖析出塑料添加剂样品中的原料化学名称和含量配比。
售后服务:
客户后续在调试配制中遇到成分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塑料成型添加剂

塑料成型添加剂塑料成型加工添加剂一大类助剂,包括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防霉剂、着色剂和增白剂(见颜料)、填充剂、偶联剂、润滑剂、脱模剂等。
其中着色剂、增白剂和填充剂不是塑料专用化学品,而是泛用的协作材料。
塑料助剂是在聚氯乙烯工业化以后渐渐进展起来的。
20 世纪60 年月以后,由于石油化工的兴起,塑料工业进展甚快,塑料助剂已成为重要的化工行业。
依据各国塑料品种构成和塑料用途上的差异,塑料助剂消费量约为塑料产量的8%~10%。
目前,增塑剂、阻燃剂和填充剂是用量最大的塑料助剂。
增塑剂一类可以在确定程度上与聚合物混溶的低挥发性有机物,它们能够降低聚合物熔体的粘度以及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和弹性模量。
其作用机理是基于增塑剂分子对聚合物分子链间引力的减弱。
增塑剂是最早使用的塑料助剂。
19 世纪下半叶,就曾承受樟脑和邻苯二甲酸酯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
1935 年聚氯乙烯工业化后,增塑剂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约80%用于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其余用于纤维素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自然和合成橡胶。
软质聚氯乙烯平均外加45%~50%(质量,下同)增塑剂。
由于不需或仅少量添加增塑剂的硬质聚氯乙烯的快速进展,增塑剂在很多工业兴盛国家的增长率已低于聚氯乙烯。
中国聚氯乙烯软质制品仍占很大比例,故增塑剂仍将有较快的进展。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增塑剂的主体,其产量约占增塑剂总产量的80%左右,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是最重要的品种。
生产规模较小的增塑剂有:己二酸和癸二酸的酯类〔具有良好耐寒性〕,磷酸酯类〔具有阻燃作用〕,环氧油和环氧酯类(与热稳定剂有协同作用),偏苯三酸酯和季戊四醇酯〔耐热性较好〕,氯化石蜡(关心增塑剂和阻燃增塑剂),烷基磺酸苯酯〔关心增塑剂〕。
热稳定剂主要功能是防止加工时的热降解,也有防止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老化的作用。
用量较大的是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的热稳定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润滑剂的作用机理,可分为外部润滑机理和内部润滑机理 (与增塑剂的作用相似)。
❖ 常用润滑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脂肪酸及其酯类、脂肪酸酰胺、 金属皂、烃类、有机硅化合物、其它(包括高级醇、复合润 滑剂等)。
偶联剂
❖ 在改性塑料领域,无机填料是最便宜、性能特异和来源 广泛的增强剂和填充剂。但无机物与有机聚合物的结构 极不相同,必须利用偶联剂将无机物与有机物紧密结合。
❖ 偶联剂为两性结构的物质,其分子中部分基团与无机物 表面形成强固的化学键合;另一部分可亲和有机物,可 与有机分子反应或物理缠绕。
❖ 抗氧剂是一种可阻碍氧化进而阻碍聚合物老化的 化学助剂。
❖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1、主抗氧剂干预氧化反应 过程中链的增长阶段;2、辅助抗氧剂可破坏导 致链引发反应及链分支反应的氢过氧化物基团。
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 抗氧效能高 ❖ 无毒,不刺激皮肤 ❖ 耐热性好,在加工温度下稳定 ❖ 挥发性和迁移性小,耐(水、油、溶剂等)抽出性高,防护性能
塑料添加剂
分类 选用原则 分类说明
(抗氧剂、光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
着色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成核剂)
现状
添加剂的分类
❖ 特性添加剂: 增塑剂、偶联剂、着色剂、阻燃剂、抗静电 剂、成核剂、冲击改性剂、填充剂、增强剂、 防雾剂、
❖ 稳定剂: 光稳定剂、抗氧剂、抗微生物剂
❖ 加工添加剂: 润滑剂、脱模剂、发泡剂
塑料
敏感波长,nm
300
聚醋酸乙烯酯
280
310
POM
300~320
310
PC
Hale Waihona Puke 295318PMMA
290~315
325 322~364
硝酸纤维素
醋酸丁酸纤维 素
310 295~298
光稳定剂的选用原则
❖ 能够有效消除或削弱紫外光对聚合物的破坏作用, 而对聚合物的其它性能没有影响
❖ 稳定剂本身具有优良的光稳定性,不被光能破坏 ❖ 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不挥发和水迁移,不被
持久 ❖ 与树脂相容性好,不喷霜 ❖ 污染性与着色性小 ❖ 与其它添加剂无化学反应 ❖ 不影响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其它性能 ❖ 价格低廉
光稳定剂
❖ 光稳定剂是一种能够干预光诱导降解物理化学过程 的化合物。
❖ 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1、第一道防线:光屏蔽剂(碳黑、TiO2、ZnO 等) 2、第二道防线: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酯类、二苯甲
❖ 与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 ❖ 增塑效率高,增塑速度快 ❖ 耐久性(挥发性低、迁移性小、耐抽出性高) ❖ 环境稳定性好(耐光、耐热、耐菌、耐化学药品和
阻燃性好) ❖ 无毒、无污染、无气味 ❖ 电绝缘性好 ❖ 价格低廉
润滑剂
❖ 在塑料的成型加工中,存在两种有害摩擦,即熔融时聚合物 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和聚合物与加工机械表面的外摩擦。引起 熔体流动性降低,制件表面粗糙,形成流纹。
➢ 隔离作用——增大大分子的距离,削弱作用力。主要用来解释 非极性增塑剂增塑非极性聚合物。
➢ 屏蔽作用——增塑剂的非极性部分遮蔽聚合物的极性基,使相 邻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不发生作用。
➢ 偶合作用——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团偶合, 破坏原来聚合物分子间的极性联结,从而削弱其作用力。
增塑剂的选用原则
水和溶剂抽出 ❖ 对可见光的吸收低,不着色或变色 ❖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加工时稳定,不影响聚
合物的加工性能
增塑剂
❖ 作用: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降低熔融 温度,减小熔体粘度,增加流动性,改善聚合物的 加工性能和柔韧性。
❖ 分类:
1、邻苯二甲酸酯类(占总量的70~80%)
2、脂肪族/芳香族单羧酸酯类
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 3、第三道防线:猝灭剂(金属络合物) 4、第四道防线:自由基捕获剂(受阻胺或受阻哌啶)
O HO C
R
R'
二苯甲酮类
HO N
N
N
or
苯并三唑类
HO N
N
N
各种塑料最易造成破坏的敏感波长
塑料
PE PP PVC PS 聚酯 氯乙烯-醋酸乙 烯共聚物
敏感波长,nm
润滑剂的选用原则
❖ 润滑效能高而持久 ❖ 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小适中,内部和外部润滑作用平衡,不喷
霜,不易造成结垢 ❖ 表面张力小,粘度小,在界面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 ❖ 不降低聚合物的力学强度、HDT、耐侯性、透明性和电性能,
不影响塑料的二次加工性能如印刷性、粘合性、电镀和焊接 性能 ❖ 本身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在高温加工中不分解、不 挥发,不与树脂或其它助剂发生有害反应 ❖ 不腐蚀设备,不污染制品,无毒
添加剂的选用原则:
❖ 添加剂与树脂的相容性 ❖ 添加剂的耐久性 ❖ 添加剂对加工条件及制品用途的适应性 ❖ 添加剂配合中的协同作用和对抗作用
抗氧剂
❖ 所有高分子材料都可以和氧发生反应,主要由热 和光(主要是紫外光)两个因素引起。
❖ 氧化的典型表现就是老化现象:1、影响表面;2、 机械性能的降低。
着色剂的选用原则
❖ 色彩美艳,着色力大 ❖ 分散性好,能够均匀地分散于塑料中而不凝集 ❖ 耐热性好,在高温成型时不变色,不分解,且能长期耐热 ❖ 光稳定性好,长期受日光照晒不褪色 ❖ 耐溶剂性和化学稳定性好,与溶剂或含有增塑剂的制品接触
而不会发生溶出而迁移、串色。并能耐酸碱,与其它助剂不 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 ❖ 对塑料的加工性和使用性能无影响 ❖ 无毒,无臭 ❖ 价格低廉
着色剂
❖ 加入塑料中改变其固有颜色的物质为着色剂。
❖ 分为染料和颜料两类,主要是溶解性不同。
❖ 染料应用于纺织纤维印染,着色性强,色泽鲜艳, 但耐热、耐光和耐溶剂性差,易形成串色和污染, 一般不能应用于塑料着色中。
❖ 颜料是不溶性的,为塑料的主要着色剂。按形状分 为粉末状着色剂、颗粒着色剂、润湿性着色剂、液 体着色剂、色母粒。
3、脂肪族二羧酸酯类 4、磷酸酯类
5、聚酯或聚合物型增塑剂
6、特殊增塑剂
7、增量剂
作用机理:
❖ 热塑性塑料的线型分子链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范得华力和 氢键)。分子极性越大,作用力越强。
❖ 增塑剂的作用就是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一般认为增塑 剂插入到大分子之间,削弱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有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