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发展快速公交(BRT)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系统设计
brt可行性报告

BRT可行性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评估快速公交系统(BRT)在现代城市交通中的可行性。
通过对BRT的优势、挑战以及在不同城市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本报告得出了关于BRT实施的可行性建议,并探讨了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
简介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以专用车道、快速车辆和高效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公交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BRT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用,并被视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优势BRT相比于传统的公交系统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BRT系统可以利用专用车道,从而避免了与其他交通流共享道路造成的拥堵。
其次,BRT系统通常配备先进的车辆和技术,提供更快速、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此外,BRT还可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减少交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最重要的是,BRT相对于轨道交通等传统系统来说成本更低,建设周期更短,使其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首选方案。
挑战然而,实施BRT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BRT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质量。
缺乏充分的规划可能导致BRT系统与其他交通模式冲突,从而降低了其效益。
其次,BRT系统的可行性也受到土地利用、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BRT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精心策划,以确保其长期运营的可持续性。
成功案例尽管面临挑战,但全球范围内仍有许多成功的BRT实施案例。
例如,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TransMilenio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BRT系统之一。
该系统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高效的车辆运营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成功地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模仿。
可行性建议基于对BRT优势、挑战和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1.精心规划:在实施BRT系统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确保其与现有交通模式协调一致。
2.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支持BRT发展的政策,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3.社会参与:听取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BRT系统符合城市的实际需求。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快速公交系统(BRT)应运而生。
BRT是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解决方案,通过专用车道、高频次服务和先进的技术,提供快速、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BRT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BRT系统规划1. 路线规划:根据城市道路网络和人口分布,确定BRT路线的走向和站点设置。
考虑到交通流量、道路宽度和地形等因素,确保路线的高效性和覆盖面。
2. 车辆选择:选择适合BRT系统的车辆,包括大容量的快速公交车辆和电动车辆。
车辆应具备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3. 车站规划:根据路线规划确定车站的位置和数量。
车站应具备无障碍设施、候车亭、自动售票机等设施,以提供便利的乘车环境。
4. 信号优化:通过优化信号灯控制,确保BRT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采用优先通行的信号控制策略,减少BRT车辆的停顿时间。
二、BRT系统运营1. 营运管理:建立完善的BRT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车辆调度、乘客服务、安全管理等。
确保BRT系统的高效运营和良好的服务质量。
2. 乘客信息系统:通过实时公交到站信息、乘车指南等方式,向乘客提供准确、及时的乘车信息。
乘客信息系统可以通过APP、站点显示屏等形式提供。
3. 支付系统: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如刷卡、手机支付等,方便乘客支付车费。
确保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4. 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车辆安全检查、紧急救援预案等。
确保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三、BRT系统的优势1. 减少交通拥堵:BRT系统通过专用车道和信号优化,提供快速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环保节能:BRT系统采用电动车辆,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城市空气污染。
同时,BRT系统的高运营效率也减少了能源消耗。
3. 提高出行效率:BRT系统的高频次服务和准点性,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
乘客可以更快捷地到达目的地,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出行效率。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公交系统往往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效、快捷、舒适的出行需求。
因此,引入快速公交系统(BRT)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BRT系统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实施BRT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BRT系统定义及特点BRT系统(Bus Rapid Transit)即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以公交车为主要运营工具,通过专用道路或者车道、优先通行权以及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等手段,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BRT系统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用道路或者车道:BRT系统通常会为公交车辆设置专用道路或者车道,确保公交车辆能够快速通行,避免受到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
2. 快速通行权:BRT系统为公交车辆提供快速通行的优先权,例如设置信号优先控制,确保公交车辆在路口能够优先通过,减少停车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3. 高频度服务:BRT系统通常会提供高频度的公交服务,确保乘客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搭乘公交车,减少等待时间。
4. 舒适的车辆和站点:BRT系统通常会配置宽敞、舒适的公交车辆,并设置有遮阳、防雨设施的车站,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5. 一体化的票务系统:BRT系统通常会实施一体化的票务系统,例如电子支付、刷卡等方式,方便乘客购票和乘车。
三、BRT系统的优势BRT系统相比传统的公交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专用道路和快速通行权的设置,BRT系统能够减少公交车辆的行驶时间和停车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2. 缓解交通拥堵:BRT系统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从而减少道路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提高乘客出行体验:BRT系统配置舒适的车辆和站点,提供高频度的公交服务,乘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4. 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BRT系统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简介:BRT(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专用车道、优先通行权和高频率的服务,提供快速、可靠和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本文将介绍BRT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设计、规划、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内容。
一、设计阶段1. 路线规划: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人口分布情况,确定BRT路线的起点、终点和途经站点。
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求,路线应覆盖主要居住区、商业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
2. 车辆选型:选择适合BRT系统的车辆,包括大容量的快速公交车辆和低地板设计,以提高上下车效率和乘客舒适度。
3. 站点设计:设计BRT站点的位置和布局,确保乘客方便快捷地进出站。
站点应配备候车亭、自动售票机、候车座椅和信息显示屏等设施,提供便利的乘车环境。
4. 专用车道规划:划定BRT专用车道的位置和宽度,确保公交车辆畅通无阻。
专用车道应与其他交通流分离,避免拥堵和交通事故。
二、建设阶段1. 专用车道建设:根据设计方案,进行BRT专用车道的建设。
包括道路改造、新建或者扩建专用车道、设置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工作,确保BRT系统的顺利运行。
2. 站点建设:按照设计要求,建设BRT站点。
包括候车亭、站台、候车座椅、自动售票机、信息显示屏等设施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3. 车辆采购:根据需求,采购BRT系统所需的公交车辆。
车辆应符合环保要求,配备先进的车载设备,如GPS定位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
4.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设BRT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车辆调度系统、票务系统、乘客信息查询系统等。
确保BRT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管理。
三、运营阶段1. 运营管理:建立BRT系统的运营管理机构,负责车辆调度、票务管理、安全监控和乘客服务等工作。
制定详细的运营计划和服务标准,确保BRT系统的正常运行。
2. 乘客服务:提供便捷的乘车服务,包括车辆的准点运行、站点的清洁和维护、乘客信息查询和投诉处理等。
通过优质的服务,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加BRT系统的吸引力。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概述:BR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通过专用车道和优先通行权,提供快速、可靠的交通服务。
本文将介绍BRT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设计、车辆选型、站点规划、智能控制和票务管理等方面。
一、系统设计1. 车道规划:BRT系统需要建立专用车道,确保车辆能够快速通行。
车道宽度应满足双向行驶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站点的位置和乘客的上下车需求。
2. 车辆停靠站设计:BRT系统的车辆停靠站应具备良好的可达性和舒适性。
站点应设置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地段,同时提供遮阳和座椅等设施,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3. 车辆优先通行权:BRT系统的设计应确保车辆能够优先通行,避免受到其他交通因素的影响。
可采用信号优化、智能交通控制和车辆识别等技术手段,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
二、车辆选型1. 车辆类型:BRT系统的车辆应具备较大的载客量和舒适性。
普通采用大型公交车或者快速电动巴士作为BRT系统的运营车辆。
2. 车辆动力:BRT系统的车辆可以选择传统的燃油动力或者新能源动力。
新能源动力可以降低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3. 车辆配置:BRT系统的车辆应配备先进的乘客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售票系统等设备,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三、站点规划1. 站点布局:BRT系统的站点应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布局。
站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方便乘客的步行和换乘。
2. 候车设施:BRT系统的站点应提供舒适的候车设施,包括遮阳棚、座椅、自动售票机和信息显示屏等,方便乘客获取出行信息和购票。
3. 无障碍设施:BRT系统的站点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乘车需求。
四、智能控制1. 信号优化:BRT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信号优化技术,获得优先通行权。
通过调整信号配时和车辆识别技术,减少车辆的停等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2. 车辆调度:BRT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根据实时的乘客需求和交通状况,合理分配车辆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快速公交BRT设计和实施部署

快速公交BRT设计和实施部署【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益膨胀,城市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各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并严重地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瓶颈都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城市的综合发展。
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新型的客运模式,以其工程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运输效率高等优点而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成功地推广和应用。
同时,RFID、安全闸机门等高科技设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用武之地。
但因为轨道交通(轻轨)的推行,BRT逐渐被忽略。
可是,我对于城市公交快速系统还是充满希望,本文即为个人对BRT实施内容和设计进行一些粗浅的技术探讨。
【关键词】快速公交;设计;实施部署1 快速公交BRT的设计1.1 整体设计在轨道交通线路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城市可以分期建成“十字型”的快速公交网络系统,先完成对公交专用道升级改造,再实施快速公交线路建设,达到标准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标准:a.有专门的公交专用道;b.大容量舒适豪华公交车;c.类似地铁的站外刷卡买票模式,为同台免费换乘提供硬件条件。
因此,快速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包括以下内容:(1)车载系统:包括车载视频终端和GPS定位设备、无线通信终端,RFID 读卡器等,为系统调度指挥提供基础信息数据。
(2)站台系统:包括自动安全门、道闸、投币刷卡系统、电子站牌、自助查询终端、安全报警系统等。
(3)进场系统:包括出入站管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安全监控报警系统等。
(4)指挥调度中心:包括大屏幕显示墙、电子地图、视频查询及存储系统、运行调度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等,是整个系统运行的中枢。
(5)传输系统:包括有线和无线的通信传输设备及介质,通过传输系统完成各部分的连接和信息交流,实现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行。
1.2 关键RFID核心技术及组成原理RFID技术是公交BRT信号接收控制的核心技术1.2.1 工作原理RFID的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即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即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BRT(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专用道路和车道设计:BRT系统通常需要专用车道和道路来提供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这些道路应该广泛在城市中分布,以便更多的人可以方便地使用BRT系统。
此外,还应该设计有针对性的车道,以允许BRT车辆快速进入和离开车站。
2.车辆与站点设计:为了提高效率和便利性,BRT车辆应该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如GPS导航、自动停车系统等。
此外,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车辆应该有空调系统、摄像头监控设备等。
同时,车站设计应该合理,以方便乘客上下车,并提供舒适的候车区域。
3.优化线路规划:BRT系统的线路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人口流动情况进行优化。
这需要考虑到人口密度、工业区域、商业中心等因素,并与地铁、有轨电车等其他交通系统进行协调,以提供更为高效的交通服务。
4.电子支付和实时信息:为了方便乘客,BRT系统应该采用电子支付系统,如IC卡或移动支付,以减少人工售票带来的等待时间。
此外,BRT 系统应该提供实时的车辆到达时间和出发时间信息,以帮助乘客合理安排行程。
5.公共自行车和步行衔接:BRT系统还应与公共自行车和步行系统进行衔接,以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在车站周围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便乘客在乘坐BRT之前或之后使用自行车作为最后一公里交通工具。
6.提高环境可持续性:BRT系统将电动公交车列为主要车辆,以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此外,BRT系统应该加强与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的衔接,以鼓励使用环保的交通方式。
7.多样化的票价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乘客,BRT系统应该制定多样化的票价优惠政策。
例如,可以为老年人、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惠票价,同时可以推出折扣卡或套票,以鼓励市民经常使用BRT系统。
总结起来,BRT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专用道路和车道设计、车辆与站点设计、优化线路规划、电子支付和实时信息、公共自行车和步行衔接、提高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多样化的票价优惠政策。
BRT系统解决方案

BRT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BRT(Bus Rapid Transit)系统作为一种快速公交系统被广泛采用。
BRT系统通过优化道路规划、改善公交车辆和站点设施以及提供智能化管理等手段,为乘客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二、BRT系统的优势1. 高效快速:BRT系统采用专用道路和优先通行权,大大缩短了公交车辆的行驶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2. 舒适体验:BRT车辆配备舒适的座椅、空调系统和音视频娱乐设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出行环境。
3. 节能环保:BRT系统采用环保燃料和新能源车辆,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 智能化管理:BRT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和监控系统,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BRT系统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素1. 专用道路规划:BRT系统需要规划独立的专用道路,确保公交车辆的畅通无阻,减少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冲突。
2. 车辆优化设计:BRT车辆应具备高载客量、低油耗、低排放等特点,可以采用新能源车辆或者混合动力车辆。
3. 站点设施建设:BRT系统需要建设宽敞、璀璨的站点,配备候车亭、自动售票机、导向标识等设施,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4. 智能调度系统:BRT系统应配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 宣传推广和社会支持:BRT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通过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BRT系统的认知和接受度。
四、BRT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1. 项目准备阶段:确定BRT系统的建设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
2. 道路规划和建设阶段:根据城市交通状况和需求,确定BRT系统的专用道路规划,进行道路改造和建设工作。
3. 车辆和站点设施建设阶段:采购BRT车辆,并进行优化设计,建设宽敞、璀璨的站点设施,配备相关设备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 860km 左右,全市公交线路网长度为 1 607km,工作日
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站台排长队、人多车少现象普遍,据
统计,拥挤度最大的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 3 路、13 路、19 路、
30 路、109 路等。芜湖市公交服务水平如表 1 所示。
表 1 芜湖市公共交通一般服务水平
运送速度 (km/h)
Abstract: More and more cities are attracted to inve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BRT with its strengths such as facilitate, economic, efficient and so on. Wuhu’s Socio-economic level will develop rapidly and comprehensively because of its unique location advantages. BRT is the only option to promote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by Wuhu that not has the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subway, light rail and other modern transportations.
1.2.1 道路拥挤度大,公交运行速度慢
2008 年芜湖市市区出租汽车的数量为 2850 辆,与公
交车的比例为 3.03∶1,民用汽车拥有量为 7.69 万辆。由于
芜湖市其他机动车辆数量过多,而道路设置基本为双向四车
道,这就使得其他机动车严重占道,路面拥挤度增大,公交
车运行速度大大降低。
1.2.2 驾驶员操作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可利用 HTML Viewer 对泰安市市交通地理信息进行网上 发布,系统界面如图 1 所示。
图 1 泰安市交通专用地理信息系统
7 结语 该系统发布后,将采用友好直观的图形界面,以地图显
示为导向,综合表现各种交通信息,如行政区划、路网分布、 道路技术等级及长度、交通服务设施的布设等,可通过网络进 行查询、统计、处理和分析有关数据,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快 速、高效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也可为广大公众用户的出 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信息,进一步缓解交通拥挤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邹华,方卫宁,邹蓉 . Servlet/JSP 程序设计技术与实例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 G Reese 著,石永鑫,宋隆译 . JDBC 与 Java 数据库编程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 邵飞,刘峰,张继贤,等 . 苏州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 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测绘科学,2006,(2):122-124. [4] 洪英 .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D]. 南京:南 京林业大学,2003. [5] 岳昊,等 .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共用信息平台的 应用研究 [D]. 长春:吉林大学,2005. 作者简介:韩卫华(1974-),男,河南焦作人,工程师,学士, 山东省泰安市公路局工作。 收稿日期:2010-05-19
平均站距 (m)
高峰满 载率 (%)
乘客候车时 间 (min)
完好 公交覆 公交线
车率 盖率 网密度 (%) (%) (km/km2)
平时≤20 市区 300 ̄500 高峰≤15 郊区 500 ̄800
90
主干线 6 ̄10 次干线 8 ̄12
80 ̄85
33 ̄35
1.2
1.1.3 公交客源
芜湖市市区人口 105.58 万人,公交车客源主要来自三大
因长江分割和其他一些条件限制,使得芜湖市的发展 主要集中在长江南岸,市区道路长度为 1224.12km,市内
主要道路结构呈七纵七横。七纵分别是长江路、银湖路、九
华路、弋江路、花津路、中山路和滨江大道;七横分别是天
门路、赤铸山路、赭山路、黄山路、利民路、荆山路、峨山
路。道路设置基本为双向四车道。
1.1.2 公交服务水平
群体:当地居民、学校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但主要客源还是
当地居民和学生。据统计,芜湖市有 11 所普通高等学校,在
校学生数量为 119194 人 ;有 22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
学生数为 37000 人。这些学生的上学和出行活动以及工作人
员的上班出行活动成为公交车的主要客源。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交通标准化》2010年9月下半月刊·总第229期
TRANSPORT STANDARDIZATION.2 HALF OF SEPT., 2010(No.229)
·
·
经 典 案 例 分 析 TYPICAL CASE ANALYSI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芜湖市的公交存在驾驶员操作不规范、行驶过程中不在 站台停车、乱超车等现象,造成道路拥堵。除此之外,很多 其他机动车辆随意违规停车的现象较普遍,如九华中路、中 山北路、长江南路等,这些道路基本为双向四车道,有些小 型机动车在道路中违规停车,占据车道,不但严重影响了后 面车辆的行驶速度,而且极易产生交通事故。此外,乘客上 下车拥堵现象也较严重,芜湖市曾发生过多次因上下车拥堵 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建立一种安全高效 的交通方式势在必行。 2.1.3 建设绿色交通,打造交通景观
公交是一种污染少、耗能小的交通方式,同时 BRT 系统的车
辆、换乘站台等是一道道城市风景线。
关键词:BRT;公共交通;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86(2010)09-0131-05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System Desig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hu City Bus Rapid Transit (BRT) System
目前芜湖市的公交运营线路主要集中在市区,市区和近 郊覆盖率为 33% ̄35%,远郊公交覆盖率较低甚至没有,如 中山南路一段、金山路、鸠兹路、三环路等到目前为止还没 有公交线路运营,不但给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而且不利 于城市发展。 1.2.4 公交系统管理混乱
芜湖市的公交系统管理体制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切实 有效的管理体系,更无法对路面运行的车辆信息及时掌握和 调控。例如,有些线路本应间隔 8min ̄12min 发车,但实际 间隔在 25min 以上;某些线路某天突然停运而未有任何通告;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站点客流量过 大不能及时调度车辆等。芜湖市的公交系统管理急需改善。 2 芜湖市发展 BRT 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发展 BRT 系统的必要性 2.1.1 优化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挤
Key words: BRT ; public transport ; system design
0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人口向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
市圈或城市群集中的特征 [1]。在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时, 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共 交通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人们在已有的常规公 交、地铁和轻轨的基础上开始研发一种投资小、运量大、服 务好的公共交通即 BRT 系统。BRT 系统起源于巴西的库里 巴蒂市,整个系统由车道、车辆、服务、线路结构、售票点 以及智能交通系统七个主要部分组成,形成完整的方便乘 客、提高实效的系统 [2]。该系统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舒适 度高、道路干扰小等优点,同时具备常规交通系统的站点设 置灵活、方便、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等长处 [3]。库里巴蒂成 功运营之后被许多国家所引进,如欧洲的布拉德福德、艾恩 德霍芬、埃森等,北美洲的渥太华、匹兹堡、洛杉矶等,拉 丁美洲的贝洛奥里藏特、波哥大等,大洋洲的布里斯班、悉 尼等,亚洲的北京、杭州、伊斯坦布尔、名古屋、大坂、台 北等。我国于 2004 年 12 月在北京第一个引进 BRT 系统, 于 2005 年 12 月成功运营之后,国内许多大城市也开始投 建 BRT 系统,如深圳、杭州、大连、郑州、天津、济南、昆 明、厦门、重庆、合肥等地都已投建运营,BRT 系统在改善 交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经过 5 年  ̄6 年的发展,我国 许多中等城市也开始探索发展这种公交系统,芜湖市就是一 例。芜湖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南依黄山、九华山、太 平湖风景区,北临江淮丘陵,居华东中心位置,从历史上的 四大米市之一到现在的大上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芜湖 市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中等城市之一。芜湖市城市面 积 720km2,人口 230.79 万,2008 年人均 GDP 为 32500 元。 芜湖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随着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必须解决好城市公交运 输问题。 1 芜湖市公共交通状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1.1 公共交通状况 1.1.1 道路
TYPICAL CASE ANALYSIS 经 典 案 例 分 析
芜湖市发展快速公交(BRT)系统的 可行性分析与系统设计
何俊杰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BRT 系统以其便捷、经济、有效等优势吸引着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争相投资建立。芜湖市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水 平将会全面快速发展,在不具备发展地铁、轻轨等现代交通的条件下,发展 BRT 是芜湖市促进公交快速运行的唯一选择。
HE Jun-jie
连接资源后再重新获取连接,如果已超过允许的等待时间后 则此次请求无效,就会被删除。另外在连接池内当一个连接 超过最大使用次数时,也会删除该连接,因为即使在同一连 接中,每一次连接操作,都会开辟一个内存区域供其使用, 当一个连接使用过多时,内存叠加区域就会加大,内存开销 会增大,所以使用到一定次数后,就要删除该连接,释放资 源。当一个连接超过最大空闲时间,为了避免内存资源浪 费,也会删除该连接。 6 系统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