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六节 巴西(第2课时)

合集下载

巴西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巴西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桑巴舞
•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 “国舞”。在拉美这个 最大的国度,桑巴舞之 普及,有这样的说法: 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 跳,节假日更跳;在舞 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 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 每当激越的音乐声响起, 人们总是激情难抑,不 禁摆腿扭腰,跳将起来, 如醉如痴,欲罢不能, 欲休难止• • • • • • • • 南美热带巴西木,葡萄牙人拓疆土; 踢足球,桑巴舞, 民族混合大熔炉; 迁移农业因贫苦,热带雨林要保护; 咖啡甘蔗甜橘子,巴西高原种作物; 铁矿石,做基础,钢铁之上空海陆; 亚马孙,水量大,巴拉那河伊泰普; 人口集中东南部,圣保罗里热内卢; 噪音大,交通堵,巴西利亚做首都。
②咖啡、甘蔗、柑橘等热 带经济作物产量世界第一。 圣保罗附近是主要产地 。
③工农业集中在东南部沿 海广大地区 ④巴西农作物大量出口(仅 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巴西资源情况
• 铍的储量居世界之首; • 铁矿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 第二; • 铝矾土、铀、锰、锡、铬、石油、天然气、 煤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 • 水能资源仅次于中国; • 森林覆盖率达60%; • 热带面积最大,水热充足。
巴西经济发展历程
• • • • • 殖民初期,巴西主要出口木材 16世纪中期开始,开辟甘蔗种植园,制糖业兴起 17世纪开始,发现黄金、金刚石,“采金热” 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成为“咖啡王国” 二战后,工业化开始,成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钢铁、汽车、轮船、飞机制造等发达
• 巴西木:巴西木原名香 龙血树,在室内的阴暗 处也可以很好地生长, 由于叶子长得像玉米叶 子,又得名玉米植物。 巴西木生长旺盛,树茎 为木本,叶子从树茎直 接长出。很多国家都称 其为“幸运木”。有时 还会开出散发香气的花 朵,具有净化屋内空气 的作用。

《巴西》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巴西》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A.高原地形的影响 B.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C.森林茂密 D.周围草原广阔
国会参、众两院
学习新知
热带雨林的作用
防止水土流失
维护生物多样性
提供木材
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
学习新知
第2课时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地理下册
巴西第一架用酒精作燃料的飞机。
学习新知
玉米、甘蔗,为酒精燃料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学习新知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伊泰普水电站
解决燃料不足
与巴拉圭合作
学习新知
巴西已是世界上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巴西航空公司也跻身世界第四学习新知铁矿石——储量、开采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伊泰普水电站
解决燃料不足
与巴拉圭合作
世界第二
重要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机械、飞机。
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巴西的工业
课堂小结
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
学习新知
巴西利亚位于热带,但气候四季如春的原因是( )

湘教版第八章第六节巴西

湘教版第八章第六节巴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工业是巴西的重要产 业,主要涉及汽车、 钢铁、石油化工等领 域。
外贸与投资
巴西的外贸规模较大,主要出口产品为原材料和农产品,进口产品主要 包括工业制成品和能源产品。
巴西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许多跨国公司在巴西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 心。
巴西政府也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贸合作。
04 巴西的社会生活
印第安人的建筑风格和工艺品制作也独具特色,如用木材和石头建造的房屋、精美 的陶器和石雕等。
欧洲殖民地时期
16世纪初,葡萄牙人来到巴西, 开始了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
欧洲移民大量涌入,带来了不同 的文化和传统,与印第安文化相 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巴西文化。
这一时期,巴西的农业、采矿业 和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葡
“失业保险计划”,以保障人民 的基本生活权益。
社会保障问题
尽管巴西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 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保 资金缺口、社保覆盖面较窄以及
社保待遇不公等问题。
05 巴西的旅游资源
著名景点
01
02
03
伊瓜苏瀑布
位于巴西和阿根廷边境, 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被 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里约热内卢
拥有美丽的海滩、山脉和 城市景观,是巴西最著名 的旅游胜地之一。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地区,全年高温,干湿 季分明。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和西部地区,全年温和 干燥。
02 巴西的历史文化
印第安文化
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32七下第八章巴西2

32七下第八章巴西2
主要农产品是哪些?
工农业重点分布在什么地方?人口与城市分布同哪国相似?
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之处,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教师在过程中巡查并适当参与小组学生的讨论活动。
四、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各组派代表对小组讨论探究的问题进行组间交流展示,提出本组在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互相解答,并结合其他小组的意见作出汇总。
课题
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
第2课时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2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巴西的自然环境、热带雨林危机。
教具和
教学手段
学进去,讲出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地理挂图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激情导入,揭示目标
下表:(2000年版)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阿根廷
哈萨克斯坦
苏丹
面积万km2)
1707
997
960
937
854
769
328
276
271
250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巴基斯坦
俄罗斯
孟加拉国
日本
尼日利亚
人口(亿)
12.77
10.13
2.78
2.12
1.70
1.56
1.46
1.29
1.26
五、质疑拓展,教师引导
各组提出未能解决疑难问题,老师筛选共性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引导帮助同学解决。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
材料2: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为全球提供了新鲜空气。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3.问: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
(1)提供木材。(2)调节全球气候。(3)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4)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6)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板书:
第六节巴西
一、地理概况
1.位置
2.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3.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二、亚马孙河
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世界第二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布置作业。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处理作业。
2.阅读导入:
“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这里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有关卫星观测数据显示,在1996—1997年间,亚马孙地区农民为开垦耕地和牧场,放火焚烧森林的次数较以前增加了50%以上。许多大火是为了清理旧牧场和一些不太重要的林区,但大约有1/3的大火是用来开垦原始森林的。垦荒是这个地区热带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巴西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里的热带雨林。
过渡: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发。
4.思考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
(1)兴建公路: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_2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_2

教案设计
1.狂欢节图片,感受城市--人口密集和人种复杂
2. 出示里约城市图和贫民窟图片,感受--城市化水平高 3.出示环保汽车图片,感受--铁矿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结合热点,给出金砖五国的基本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巴西经济发展现状。

完成相关练习
(1)金砖五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国家,金砖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属于合作
(2)五国中以足球,桑巴舞闻名世界的是。

(3)五国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混血人种数最多的是_______
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巴西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相应位置标出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三个城市
(2)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3)巴西北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城市化指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现象,巴西目前的城市化水平____(高/ 低)
小结:上完本节课,同学们说说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巴西。

完成金砖五国配套练习
读图回答问题
学生来小结,用词语来总结巴西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设计
巴西
第一站:亚马孙雨林 湿热 植被丰富 第二站:巴西利亚 首都
第三站:里约热内卢 城市化水平高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说课稿散水头中学刘培龙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分别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诱导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对知识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

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以往的地理学习中,发现学生对国家的学习比较感兴趣。

也通过前五个国家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

但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件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层次,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三、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

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

教材对巴西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教案新版湘教版

巴西(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2、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二)教学难点1、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2、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第1课时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八、教学步骤(一)复习提问:(二)新课导入:出示巴西足球队的图片引出巴西(三)学习新课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国家矿产资源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A.煤矿B.石油
C.铁矿D.锰矿
2.下列关于该国地理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周濒临海洋B.热带面积广大
C.经济发达国家D.英语为通用语言
读甲、乙两国局部区域图,完成3~4题。

3.(2019·娄底)下列地理事物中,分布在甲国家的是() A.东非大裂谷B.珠穆朗玛峰
C.科罗拉多大峡谷D.大堡礁
4.(2019·娄底)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图示地区大量种植热带农作物
B.甲国图示地区是传统老工业区
C.乙国图示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D.乙国图示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5.巴西社会上通用的语言为() A.西班牙语B.葡萄牙语
C.英语D.汉语
6.(2019·东营)你认为符合巴西事实的是()
①盛产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②桑巴舞和足球运动是巴西多元文化的代表
③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人种数量多
④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到巴西旅游,我终身难忘!”李明从巴西回来逢人便说。

他为什么对这次旅游记忆如此深刻难忘呢?下面是他的回答,其中有一句完全是编造的,请你
找出来() A.在巴西见到了规模巨大的滑雪场
B.二月下旬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和当地居民一起跳了“桑巴舞”
C.在巴西我见到了混血儿,居民讲葡萄牙语
D.和朋友在咖啡馆品尝了当地盛产的浓香咖啡
8.巴西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的原因有()
①加快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②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③控制里约热内卢
的城市发展规模④巴西利亚污染较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9.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巴西主要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等,农
作物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

(4)图中A、B两地中,海拔较高的是______地,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描述巴西的地理环境。

(2)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欲从巴西购进一批铁矿石,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__,下面路线中,最合理的是()
A.巴西—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中国
B.巴西—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中国
C.巴西—大西洋—好望角—太平洋—中国
D.巴西—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中国
(3)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广阔的热带雨林,请简述这片雨林对全球环境起到
哪些作用?(至少写两条)
(4)我们应当怎样保护这片雨林?(至少写三条)
11.(2019·邵阳)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9年8月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办。

材料二1970年以来,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如果维持目前这种破坏速度,整个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系统将会在2050年陷入危机,令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材料三巴西地形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地形大致分两部分,北部为平原地形,南部为高原地形。

北部平原地区由于气候过于湿热,人口________(稠密、稀疏);南部高原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如煤、石油、______矿等,为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2)当国际奥委会宣布里约热内卢赢得2019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巴西举国欢庆申奥成功,纷纷跳起了________舞。

该国白种人虽然占了一半多,但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________人种数量多。

(3)________(农产品)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该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__________(发达、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4)目前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减缓这种情况发生?
参考答案
1.C
2.B【解析】图示国家是巴西,铁矿资源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巴西东临大西洋,属于发展中国家,通用葡萄牙语。

3.C
4.C【解析】甲国是美国,乙国是巴西,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的一些国家,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

甲国图示地区未处于热带,所以不能种植热带农作物;甲国图示地区是新兴工业区;乙图图示地区的东部沿海人口分布较稠密;乙国图示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5.B【解析】巴西的通用语言是葡萄牙语。

6.A【解析】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

7.A【解析】巴西以热带为主,不可能见到规模巨大的滑雪场。

8.D【解析】里约热内卢是巴西原来的首都,为了加快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控制里约热内卢的城市发展规模,再加上巴西利亚污染少,巴西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

9.(1)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
(2)甘蔗(棉花、大豆、玉米、可可、咖啡)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热量充足
的东部沿海
(3)东南部沿海
(4)A河流由A地流向B地,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解析】阅读巴西城市分布图即可说出①②③表示的城市。

根据图中的图例可回答巴西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巴西东南部温暖湿润,适宜人的居住。

河流顺地势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A地的地势比B地高。

10.(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马孙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巴西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2/3。

气候: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河流:亚马孙河流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

(2)海洋运输 B
(3)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

(4)减少乱砍滥伐;限制木材大量使用;注重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从巴西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入手,考查了巴西的原始热带雨林的作用以及怎样保护热带雨林。

掌握巴西我们主要抓住巴西高原与亚马孙热带雨林,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同时注意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而不是亚马孙平原。

对于亚马孙热带雨林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11.(1)稀疏铁
(2)桑巴混血
(3)咖啡发展中
(4)少开私家车等。

【解析】读图可知,巴西的地形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巴西高原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如煤、石油、铁矿等,为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巴西白种人虽然占了一半多,但混血人种数量多。

巴西是世界上咖啡的出口国,咖啡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该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目前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少开私家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