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抗生素是医学界的一种重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

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滥用甚至误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甚至加剧了细菌的耐药性。

通过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一、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盲目使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医生缺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细菌培养鉴定能力,导致盲目使用抗生素。

有些医生面对患者症状不清晰或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医患矛盾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会轻易地开具抗生素处方。

2.滥用广谱抗生素由于广谱抗生素对细菌杀灭范围广,效果显著,因此在基层医院中滥用广谱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治疗慢性疾病或者反复感染的情况下,一些医生会长期为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这不仅没有缓解患者的病情,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二、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1.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没有有效治疗患者的病原体,另一方面是患者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或者耐药性。

2.医疗费用增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价格昂贵,长期使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患者需要额外的医疗费用。

3.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长期使用、滥用抗生素会让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原有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减弱,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办法为解决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医生的规范培训。

通过加强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的知识学习,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对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判断能力,减少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基层医院是医疗体系中的基础单位,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在基层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抗生素的使用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疾病,减少患者的痛苦。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近年来,随着流感、肺炎等传染病的频繁爆发,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的问题变得愈发突出。

一方面,一些医务人员存在药物滥用的情况,盲目、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导致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

患者也存在对抗生素的不正确认识和使用,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一些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疾病。

这些现象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为了有效解决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需要全面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1.2 问题概述基层医院是我国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较大比例的患者就诊和医疗服务的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调整,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基层医院作为患者就医的首选,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加剧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疗资源有限的基层医院往往面临着抗生素选择有限的情况,导致医生只能应用广谱抗生素,增加了抗生素滥用的风险。

患者对于感冒、发热等常见病症过度依赖抗生素,使得医生难以拒绝患者的需求,也加剧了抗生素的滥用。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足,容易出现误用或滥用的情况。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过度使用、医疗资源不足、患者就医行为和医务人员知识技能不足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教育水平,促进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害。

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分析

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59188投稿邮箱:sjzxyx88@·医院管理·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分析张瑞娟(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0 引言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因其具有一定的抗炎、杀菌效果,多用于临床治疗细菌感染和生物感染。

伴随近几年抗生物滥用情况的显著提高,很容易导致药效发挥作用不理想,甚至还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影响患者机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使得能有效提高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延长患者机体恢复[1]。

基于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抗生素用药处方228份,探究合理用药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抗生素用药处方228份为研究对象,其中,68份妇科处方,89份内科处方,71份外科处方。

1.2 方法。

依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表述的相关内容,监测用药处方情况。

通过对开展合理用药管理前后处方的合格率与抗生素单用、抗生素种类和抗生素联用等情况分析对比,将得出的数据结果做好详细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的数据分析统计,可依照SPSS 23.0软件进行,应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为组间对比。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可用P<0.05表示。

2 结果2.1 对比抗生素的应用合格率情况。

合理用药管理干预实施前,抗生素应用合格率为85.53%;合理用药管理干预实施后,抗生素应用合格率为96.05%,两组相比,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抗生素2种联用、抗生素单用和抗生素三种以上联用等抗生素应用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无差异性(P >0.05),数据详情如表2。

3 讨论伴随近几年临床抗生素滥用情况愈发普遍,能很容易提高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使药效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影响治疗效果。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各种病菌的感染往往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则为人们提供了有效应对感染疾病的方式。

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抗生素药物滥用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只有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才能更快更好的治愈患者的疾病。

在我国乡镇地区卫生院药房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由于乡镇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患者受到病菌感染而发病的概率相对较高,也使得抗生素药物过度使用的情况越发严重,甚至使一些病菌产生了强大的抗药性。

乡镇卫生院中很多患者认为抗生素就等同于消炎药。

化验检查是多花钱不治病的,感冒了直接输液,多吃一些消炎药就可以了,大部分的医生,不管患者是否有抗生素应用指征,都通过抗生素加一些抗病毒药物来给患者进行治疗,面对这些情况,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提升卫生院的治疗效率。

一、规范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制度(一)制定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在乡镇卫生院药房进行抗生素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抗生素药物建立一套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

要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经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并且还应当在患者的病历上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时间、换药时间、停止使用时间、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状态等相关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二)加强对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在乡镇卫生院药房进行抗生素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的过程当中,对于入院的患者所感染的病菌进行的耐药性检测也是一种控制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措施。

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研究

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研究

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研究周辉目的:探析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及实践价值。

方法:以我院药房实施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前的115张抗生素应用处方(参照组)、实施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后的120张抗生素应用处方(实验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抗生素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结果:实验组抗生素三联及以上联用率(16.67%)明显低于参照组(46.09%)(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参照组(13.04%)(P<0.05)。

结论:在药房管理中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抗生素由高等动物或微生物在生活期间产生的有杀死或抑制其他微生物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抗生素多是在微生物培养液中得到的,部分抗生素则可通过人工合成。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以下4种:①和细胞膜进行相互作用。

②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③对蛋白质合成产生干扰作用。

④阻碍核酸的复制与转录。

因抗生素可使95%上的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故而被临床上广泛用于疾病防治中。

但目前临床上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这不仅可引发较多不良反应,还可促使病菌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

所以,医院应制订出相应的抗生素应用措施,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为探析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措施与其实践效果,现对此展开研讨,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础资料抽样选取我院药房2017年9月—2018年9月开展合理用药管理前的115张抗生素应用处方作为参照组,抽样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开展合理用药管理后的120张抗生素应用处方作为实验组。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抗生素常规管理,即依照既往抗生素使用规章制度,开展抗生素用药管理工作。

实验组应用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完善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抗生素临床疗效、药物特点、不良反应及抗菌耐药等有关因素,进行合理归类,类型主要包括特殊应用、限制应用、非限制应用三种。

小河口镇卫生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方案

小河口镇卫生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方案

小河口镇卫生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方案
一、成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小组
组长:邵小明
副组长:胡思勤
组员:刘朝晖万国栋
刘赛群谢红梅
易步生李军
二、使用原则
1.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

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3.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5.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药代动力学特征,严格选药和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三、抗生素的管理
1.医生应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各种知识,根据药物作用与用途、药代动力学、药敏
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2.护士应了解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
的反应。

3.科室应建立抗生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具体落实定期为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生素的
信息。

4.定期公示临床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及其药敏试验,以供临床进行参考。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则
1.病毒感染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对病情严重或细菌
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病情使用抗生素。

3.使用抗生素前留取标本。

4.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

5.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药。

6.定期(每年度)举办一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讲座。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基层医院作为乡镇和社区居民就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维护基层群众健康的责任。

近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风险,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滥用和过度使用的现象。

在我国,许多患者对于感冒、发热等常见病症往往希望医生开具抗生素,以期快速缓解症状。

而一些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滥用抗生素,甚至“一感就打”,没有进行必要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导致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而抗生素的滥用容易导致细菌耐药,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一些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未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用药,导致抗生素的使用并不科学。

由于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理念和方法了解不透彻,缺乏科学的抗生素使用指导,容易出现不规范使用的情况。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药品品种单一的问题。

由于基层医院药品供应有限,很多基层医院只能提供少量的抗生素品种,一旦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只能根据现有的药品进行选择,导致患者无法得到最适合的用药方案,增加了抗生素的滥用和不规范使用的可能性。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缺乏监管和评价机制。

目前,基层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监管机制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手段。

一些医生在抗生素使用上存在着投机取巧、追求经济收益的行为,而医院管理部门对于这种行为的惩罚和纠正不力,导致抗生素使用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

针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解决。

对于患者的用药需求要进行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到抗生素并不是万能药,不是治疗感冒、发热等病症的最佳选择,引导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方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抗生素使用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用药,避免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发生。

加强基层医院的药品供应,增加抗生素的品种,让医生可以更好地根据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药品,减少滥用和不规范使用的可能性。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杨斐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7(033)014
【摘要】目的:探讨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药房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探讨干预效果.结果:1997份处方,不合理用药占6.2%,干预后为2.5%,低于干预前的3.7%(P<0.05).结论: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可减少药房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现象.
【总页数】2页(P168-169)
【作者】杨斐
【作者单位】841699 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 [J], 齐君
2.西药房抗生素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J], 李莉
3.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分析 [J], 黄菊清;
4.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分析 [J], 黄菊清
5.开封市11所乡镇卫生院4972张抗生素处方点评分析及安全用药合理化建议[J], 张进朝;张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分析
胡国建,李冬梅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200)
【摘要】目的 对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

方法 对药房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然后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一共调查处方1997份,其中不合理用药占6.3%,实施干预措施后,不合理用药占2.4%,比干预前降低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乡镇卫生院加强药房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工作能够降低药房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发生率。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9.189.02
抗生素药物在临床药房中的种类较多,青霉素、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都是经常使用的抗生素药物[1]。

为了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药物疗效,药房就要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应用。

但是,这些年各级医疗机构经常会发生滥用抗生素药物的问题,致使耐药菌株产生,对疾病治疗工作造成影响。

本次研究对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干预措施,旨在提高乡镇卫生院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效率,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按照随机的方式选择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们乡镇卫生院药房开具的抗生素药方,一共1997份,对这些药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现原因,分析不同类型抗生素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从2016年5月开始施行针对性干预措施。

1.2 相关制度
1.2.1 抗生素药物规范使用的制度
抗生素药物使用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直接与乡镇卫生院用药制度不合理有关。

鉴于此,结合本院药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规范措施。

(1)制定并完善分级管理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要求一线用药在临床医师签字后才能使用;只有具有临床医生职称的医生签字同意后才能进行二线用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签字同意才能使用三线用药。

要将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如实记录在患者病例上,其中包括使用时间、换药时间和停止使用时间等信息真实记录,并分析原因,并将其列入病历质量考核之内。

(2)严格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若在患者入院时确定使用抗生素药物,就要及时采集细菌培养标本,并完成药敏试验,选取敏感性较强的抗生素。

如果患者需立刻使用抗生素,医生需结合临床经验和疾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

(3)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如果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患者发生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相关医生要及时做记录并在24小时之内上报有关部门,若情况严重,需立即上报并做规范处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1.2.2 抗生素药物应用考核制度
(1)完善处方考核制度:卫生院要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对住院部和门诊部医师所开具的处方进行定期检查,重点考察限制用药使用情况。

(2)若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医师要即刻上报。

(3)对药敏试验结果,检查科与药剂科要协同配合,对耐药株和抗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

(4)对外科围术期所使用的抗生素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控制用药频率,提升合理使用率。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对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然后进行x2检验,当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不合理用药占6.3%,实施干预措施后,不合理用药占2.4%,比干预前降低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情况
不合理用药情况干预前干预后合计
药物合同应用不当14923无感染指征11819
治疗效果不好6410
病原体检查和药敏试验工作没有开展181331药物不合适8412
部分用药不合理549
药物使用方式不当12820合计74(3.7)50(2.5)124(6.2)
3讨论
抗生素药物对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

近几年医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抗生素类型,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下转 191 页)
以减轻患者病变部位的痛感,帮助其恢复关节自身功能。

此外,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医生可在关节镜的辅助下,在患者损伤骨面进行钻孔,穿孔的软骨下骨板骨髓成分会得到较好地释放,从而形成纤维软骨块,对患者出现损伤的软骨部位进行较好填补。

3.2 关节周围截骨术
关节周围截骨术是一种保膝手术方案,在关节变形、间隙不对称且病变症状没有影响全膝关节的患者当中应用情况较好。

在关节周围截骨术当中,胫骨高位截骨术最为常见,这种手术是对患者异常的下肢力线进行改变,从而减轻患者内侧间室的压力,不断加速血液循环,对患者出现损伤的软骨部位进行修复。

其中,外侧闭合截骨术的并发症相对稍多,且很多患者会出现腓总神经损伤,医生可以选择应用内侧撑开截骨术治疗,可以避免患者出现手术风险,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医生在治疗中可以选择圆顶式截骨术治疗,可以对患者下肢内外翻畸形进行较好矫正。

腓骨近端截骨术也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方式,医生需要在患者腓骨上端腓骨头下6 cm部位,将患者腓骨截除,这样可以减轻患者腓骨对于胫骨平台外侧的负重,患者膝关节内侧的负重压力会得到明显减轻,从而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症状。

股骨远端截骨术在实际应用当中主要包括撑开截骨以及闭合楔形截骨,在实际应用中多适用于膝关节外翻在12°以上的患者,且临床多以闭合楔形截骨应用为主。

如果患者存在髌骨关节力线异常症状,以上可以选择胫骨结节内侧移位治疗,抬高患者内移胫骨结节,对其髌骨外倾斜进行矫正,确保压力重新分布,进而改善其膝关节解剖紊乱症状。

3.3 人工关节置换术
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中,如果患者膝关节出现严重畸形且病变发展至终末阶段,医生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

如果患者接受长达半年的保守治疗后,仍然存在膝关节持续性疼痛,医生可以为其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对于患者治疗的时机,医生需要进行合理把握,并且结合患者自身病情症状、个人年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患者全膝出现病变反应,且导致膝关节严重疼痛、严重功能障碍等,医生需要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方案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案也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疗效最为显著的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案。

但是,少数患者在术后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反应,医生需进行及时观察。

参考文献
[1] 赵晨西,刘明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J].湖南中医杂
志,2018,34(11):191-194.
[2] 周友龙,胡闯北,张雅琪,芦鹏翔,吴军尚,张儒雅,陈云杰.膝骨性关
节炎中西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1):1-4. [3] 卓映宏,章晓云,陈跃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8):3189-3192.
[4] 杨永菊,张师侥,关雪峰.膝骨关节炎治疗最新进展[J].世界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8,13(04):589-592.
[5] 张冰,王洋,王建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J].甘肃医药,2018,37(03):204-208.
本文编辑:吴卫
但是,由于卫生院抗生素药物使用制度和管理规范尚不完善,使得抗生素药物滥用事件频繁发生,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抑制了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要想将抗生素药物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相关医务工作者就要严格执行抗生素药物安全合理用药规范,按照抗生素药物类型和患者真实病情合理使用,避免发生滥用、误用的情况,提高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 彭德芝.住院药房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
杂志,2014,(02):63.
[2] 钱祯,刘显治.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J].临床合
理用药杂志,2016,(02):79-80.
本文编辑:吴卫
(上接 18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