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火灾事故.年月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年月日,广东工业大学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年月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年月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年月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年月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名教师受伤。

.年月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年月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封管事故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硫酸亚铁,原料,加热温度℃。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盐酸气伤人事故年月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

在。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PPT文档资料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PPT文档资料

教训:冷却水管路接 头不老,做完实验不 关水阀。
17
所内案例:超负荷用电
2019年1月27日晚20点左右,研究
生公寓一楼洗衣房对面的配电箱突
然起火。 2019年,高压配电房空调自燃 (长时间运行)。
教训:超负荷用 电,电器长时间运行。
18
所内案例:将废液倒入水池
2019年7月5日11:00,A423实验室员工将含有DMSO的废液倒入水 池,导致A楼多个实验室和办公室充满DMSO气味,无法工作。被质 量办通报批评。
2019年1月9日晚上8点左右,高分
子博士后在D楼清洗10升反应釜,
将导热油管道阀门方向开反,导致 导热油从缓冲口喷出,烟气弥
漫至整个大楼。
教训:没有合理的操 作规程,操作不当。
14
所内案例:管道老化、破损
2019年4月11日约凌晨1点,值班牛学康 老师发现A427实验室漏水,系1#通风厨 的2#水管漏水,经多方寻找,实验室负 责人到场后关闭室内总阀方止住。
浙江大学博士生实验室死亡事件
2009年7月3日中午12时30分许,浙大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袁某发现 博士研究生于某昏厥倒在催化研究所211室,便呼喊老师寻求帮助,并拨 打120急救电话。袁本人随后也晕倒在地。12时58分,120急救车抵达现 场,将于某和袁某某送往省立同德医院。13时50分,省立同德医院急救
2009 年 2 月 27 日晚 6 点左右,中科 院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室起火,室 内部分器材被烧毁。事发后,三 名保安因吸入烟气被熏倒。事发 后,双榆树消防中队和亚运村消 防中队先后赶往现场,在化学研
究所外拉起了近百米的警戒线。
化学所起火原因是一个以液体乙醇作为循环液体的小型冷却装置的塑料管老化, 泄漏出的乙醇引起了起火。该实验室在实验楼的五楼顶楼,烧毁一个通风橱,失 火面积约3平方米。

实验室事故案例

实验室事故案例

实验室事故案例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地方,然而在实验室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给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实验室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泼溅事故。

某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名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腐蚀性强的化学品溅到了手部。

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导致手部严重灼伤,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实验人员在操作时没有佩戴好防护手套,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案例二,实验仪器故障引发火灾。

一家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长期使用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仪器发生故障,最终引发了火灾。

火灾不仅造成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还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

事后调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案例三,实验室排风系统故障导致中毒事故。

某实验室的排风系统长期存在故障,但实验人员为了完成实验任务,依然在有毒气体环境中进行操作。

结果造成多名实验人员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幸好及时送医抢救,但也给实验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事后检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排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严重疏忽,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实验室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务必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好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案例一:实验室感染事件背景某大学生物实验室进行了一项新型病毒的研究,涉及高风险的生物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措施不严格,导致实验室发生了感染事件。

事件经过一名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操作时不慎将病毒样本泼洒到了自己的身上。

由于实验室没有及时发现,该研究人员没有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后果由于病毒的传播,不仅该研究人员自身受到了感染,还进一步导致了实验室其他人员的感染。

虽然最终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播,但是整个实验室的研究计划被迫中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生物废物处理失控事件背景某医院设有生物废物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医院产生的生物废物。

然而,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一起废物处理失控的事件。

事件经过处理中心的职工在操作废物处理设备时疏忽大意,导致废物溢出。

该废物中含有多种病原体和有毒物质,泄漏后迅速扩散到周围环境。

后果废物的泄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质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而且,医院声誉受损,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和罚款。

案例三:实验室火灾事故背景一家化工公司的实验室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该实验室主要进行高风险化学品的研发实验。

事件经过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实验室内一台仪器发生故障,导致该仪器起火。

火势迅速蔓延,无法迅速控制,实验室内的人员被困住。

后果火灾事故导致实验室内的人员受伤,部分人员甚至不幸身亡。

此外,实验室内的设备和实验样品也被损毁,对公司的研究进程和投资造成严重影响。

结论以上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紧急处理机制。

在实验室工作中,确保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爆炸事故。

话说在某个高校的化学实验室里,有个年轻又有点莽撞的学生小明。

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就像一个装满神秘魔法药水的宝库。

这天,小明在做一个自己“突发奇想”的实验。

他看到一瓶强酸和一瓶有机溶剂放在旁边,也没多思考,就想看看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他完全忽略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在玩火。

当他把强酸慢慢倒入有机溶剂的瞬间,就像点燃了一颗隐形的炸弹。

“轰”的一声,剧烈的爆炸发生了。

玻璃容器被炸得粉碎,碎片像子弹一样四处飞溅。

化学试剂也溅得到处都是,周围的仪器设备都被炸毁了一部分。

幸运的是,小明当时戴着护目镜,眼睛没有受伤,但他的脸和手臂还是被玻璃碎片划伤了,流着血,看起来特别狼狈。

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就像恶魔释放出的毒气。

其他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了一跳,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随意混合化学试剂而导致的严重事故。

在实验室里,每种化学试剂都有自己的“脾气”,不能随便乱搭配,就像不能随便给人乱吃药一样。

二、火灾事故。

有一个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进行各种实验。

其中有一个角落,堆放着一些实验用过的滤纸,这些滤纸之前接触过一些易燃的化学物质。

有一位研究员老张,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实验室里抽烟。

尽管实验室有明确规定禁止吸烟,但老张觉得自己就抽一小会儿,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就像很多心存侥幸的人一样。

他点燃香烟后,不小心把烟灰弹到了旁边堆满滤纸的地方。

那一点点烟灰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种,掉到了充满易燃物质的滤纸堆里。

瞬间,小火苗就冒了出来,开始慢慢地吞噬着滤纸。

一开始,老张还想着用脚踩灭,可是火势蔓延得太快了。

那些滤纸就像干柴遇到了烈火,“呼呼”地燃烧起来。

火势迅速扩大,很快就烧到了旁边的一些木制的实验台和摆放着的化学试剂。

实验室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Nhomakorabea22
8. 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
通风玻璃门被爆炸后的碎玻璃击出小坑
事故原因
多氮化合物爆炸所需的引爆能量极小,轻微摩擦 产生的热量足以引爆, 而且爆炸的能量极大。
经验教训
在使用易爆高危的药品时,防范措施必须到位,防
护用品必须使用!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3
8. 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
时间: 2006.1.21 事故经过: 当事人将多次合成所得的产物(多氮化合物)装瓶 保存,在装瓶过程中有一小块产物粘在瓶口,当事人用不锈钢 匙拨下粘在瓶口的产物时多氮化合物发生爆炸,玻璃碎片四处 飞溅,将当事人一眼睛的角膜、脸、腹部和手割伤,耳膜受到 巨大的爆炸声震伤。
点评: 处理醚类溶剂必须非常小心,它不仅易燃而且易爆。回 流溶剂不开冷凝水,是一种严重的違规操作。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9
13. 色谱操作
经过: 2002年7月,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 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已变形, 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
事故原因: 2个月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而另一名化验 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氢气,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当 时,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化验员 在每次开机前都应检查一下气路,仪器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改 动后,应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并挂牌,而2人都没有按规定操 作。
事故原因
投料过快。
经验教训
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尤
其是低沸点试剂做溶剂的放热反应。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6
10. 冰箱爆燃
经过: 某研究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但由于粗心大意将一需重 结晶的含有有机溶剂的烧杯敞开于冰箱中(当时没有防爆冰箱) 而发生强烈爆燃并引发一场大火。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案例一:“粗心大意的阀门之祸”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个氢气瓶。

负责这个气瓶的同学啊,那叫一个迷糊。

有一天,他用完氢气瓶后,就随手那么一关阀门,也没仔细检查是不是关紧了。

结果呢,这氢气就慢悠悠地泄漏了。

你想啊,氢气这玩意儿在空气中越积越多,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

这时候呢,实验室里有个电器设备,可能有点小故障,就冒了个小火花。

这火花就像是点燃炸弹的导火索啊,“轰”的一下,就发生了爆炸。

整个实验室那是一片狼藉啊,玻璃仪器碎了一地,幸好当时实验室里人不多,不过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阀门没关好,引发了这么大的灾难。

案例二:“错误搭配的悲剧”还有个实验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用到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这俩气瓶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得按照规矩来相处。

可是呢,有个新来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他把这两个气瓶放得特别近,而且也没有采取什么安全隔离措施。

这就好比把两个爱吵架的人硬塞在一个小房间里。

在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的,乙炔就泄漏了,然后遇到了氧气,这就是干柴烈火啊。

瞬间就引发了剧烈的燃烧,火势一下子就蔓延开来。

周围的实验器材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大家手忙脚乱地灭火,好在最后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个实验室也算是遭受了重创,重新整顿了好久才又能正常使用呢。

案例三:“老化的受害者”在一个比较老的实验室里,有一个二氧化碳气瓶。

这个气瓶啊,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很多地方都老化了。

可是呢,实验室的人没有太在意,觉得还能继续用。

有一天,在正常使用的时候,气瓶的瓶体突然出现了裂缝。

这二氧化碳就像找到了出口一样,呼呼地往外冒。

这突然的变故把正在做实验的同学吓了一跳。

虽然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但是大量泄漏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啊,比如让人窒息。

而且这个气瓶因为压力突然变化,还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破裂。

还好发现得及时,大家赶紧疏散了,然后找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就是忽视气瓶老化问题带来的惊险一幕啊。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领域中,实验室是探索知识、创新技术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从中汲取的教训,以期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一:化学试剂爆炸事故事故经过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反应失控,引发了化学试剂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实验室的门窗震碎,造成该研究生重伤,同时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事故原因分析1、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实验前没有充分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和潜在危险,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安全措施。

2、实验操作不规范,在添加化学试剂时没有按照规定的顺序和剂量进行,导致反应失控。

3、实验室安全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通风设备和防爆装置,无法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爆炸的危害。

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研究生重伤,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财产损失: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损坏严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修复和更换。

3、科研进度受阻:由于实验室受损,相关的科研项目被迫暂停,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

教训与启示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充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并经过导师或专业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3、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防爆装置、消防器材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二:电气火灾事故事故经过在一家企业的研发实验室,一台老化的实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短路,引发了电气火灾。

由于实验室存放了大量的易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虽然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扑灭了大火,但仍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2、一位同事忘记关加热套,温度过高,超了温度计量程,“嘭”温度计裂开了。

3、一位同事给冰箱换插排后,忘记打开电源开关,第二天发现:冰箱里的样品全坏了,昂贵的药品,基本上全报废了。

4、夏天由于太热,进入分析室后,看桌上放有矿泉水(刚取回的二甲苯),拿起就喝,结果导致中毒!!
5、.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可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6、蛋白质消化时,浓硫酸加得太快,与样品剧烈反应,从瓶口冲出来,手被灼伤;消化快到终点时,没人看守,后来酸液被蒸干,发生爆炸,劈劈啪啪像放鞭炮一样;
7、化验员在开启0.2mol/l硫酸溶液时,由于磨口塞与瓶口粘连,用力旋转,不慎将瓶颈拧断,左手食指一根筋断裂,不能自由弯曲,手术后治愈。

8、配溶液,通风橱里有两个大试剂瓶,当时没注意看,随便抓了个瓶子,直接把浓硫酸往里面倒,里面装的是氨水,结果溶液直接喷出来,幸好把玻璃拉下
9、一瓶新的硫酸开盖,当时戴了一次性手套,内盖很紧,旁边又没镊子,觉得内盖上没多少硫酸,所以就拿手抠。

启开的瞬间,硫酸溅出了几个点,脸上和眼睛顿时生疼,跑到水池边用水冲,疼了好一会,第二天脸上留了几个小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