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火灾事故.年月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年月日,广东工业大学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年月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年月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年月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年月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名教师受伤。
.年月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年月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封管事故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硫酸亚铁,原料,加热温度℃。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盐酸气伤人事故年月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
在。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PPT文档资料

教训:冷却水管路接 头不老,做完实验不 关水阀。
17
所内案例:超负荷用电
2019年1月27日晚20点左右,研究
生公寓一楼洗衣房对面的配电箱突
然起火。 2019年,高压配电房空调自燃 (长时间运行)。
教训:超负荷用 电,电器长时间运行。
18
所内案例:将废液倒入水池
2019年7月5日11:00,A423实验室员工将含有DMSO的废液倒入水 池,导致A楼多个实验室和办公室充满DMSO气味,无法工作。被质 量办通报批评。
2019年1月9日晚上8点左右,高分
子博士后在D楼清洗10升反应釜,
将导热油管道阀门方向开反,导致 导热油从缓冲口喷出,烟气弥
漫至整个大楼。
教训:没有合理的操 作规程,操作不当。
14
所内案例:管道老化、破损
2019年4月11日约凌晨1点,值班牛学康 老师发现A427实验室漏水,系1#通风厨 的2#水管漏水,经多方寻找,实验室负 责人到场后关闭室内总阀方止住。
浙江大学博士生实验室死亡事件
2009年7月3日中午12时30分许,浙大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袁某发现 博士研究生于某昏厥倒在催化研究所211室,便呼喊老师寻求帮助,并拨 打120急救电话。袁本人随后也晕倒在地。12时58分,120急救车抵达现 场,将于某和袁某某送往省立同德医院。13时50分,省立同德医院急救
2009 年 2 月 27 日晚 6 点左右,中科 院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室起火,室 内部分器材被烧毁。事发后,三 名保安因吸入烟气被熏倒。事发 后,双榆树消防中队和亚运村消 防中队先后赶往现场,在化学研
究所外拉起了近百米的警戒线。
化学所起火原因是一个以液体乙醇作为循环液体的小型冷却装置的塑料管老化, 泄漏出的乙醇引起了起火。该实验室在实验楼的五楼顶楼,烧毁一个通风橱,失 火面积约3平方米。
实验室事故案例

实验室事故案例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地方,然而在实验室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给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实验室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泼溅事故。
某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名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腐蚀性强的化学品溅到了手部。
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导致手部严重灼伤,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实验人员在操作时没有佩戴好防护手套,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案例二,实验仪器故障引发火灾。
一家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长期使用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仪器发生故障,最终引发了火灾。
火灾不仅造成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还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
事后调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案例三,实验室排风系统故障导致中毒事故。
某实验室的排风系统长期存在故障,但实验人员为了完成实验任务,依然在有毒气体环境中进行操作。
结果造成多名实验人员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幸好及时送医抢救,但也给实验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事后检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排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严重疏忽,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实验室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务必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好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案例一:实验室感染事件背景某大学生物实验室进行了一项新型病毒的研究,涉及高风险的生物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措施不严格,导致实验室发生了感染事件。
事件经过一名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操作时不慎将病毒样本泼洒到了自己的身上。
由于实验室没有及时发现,该研究人员没有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后果由于病毒的传播,不仅该研究人员自身受到了感染,还进一步导致了实验室其他人员的感染。
虽然最终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播,但是整个实验室的研究计划被迫中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生物废物处理失控事件背景某医院设有生物废物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医院产生的生物废物。
然而,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一起废物处理失控的事件。
事件经过处理中心的职工在操作废物处理设备时疏忽大意,导致废物溢出。
该废物中含有多种病原体和有毒物质,泄漏后迅速扩散到周围环境。
后果废物的泄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质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而且,医院声誉受损,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和罚款。
案例三:实验室火灾事故背景一家化工公司的实验室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该实验室主要进行高风险化学品的研发实验。
事件经过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实验室内一台仪器发生故障,导致该仪器起火。
火势迅速蔓延,无法迅速控制,实验室内的人员被困住。
后果火灾事故导致实验室内的人员受伤,部分人员甚至不幸身亡。
此外,实验室内的设备和实验样品也被损毁,对公司的研究进程和投资造成严重影响。
结论以上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紧急处理机制。
在实验室工作中,确保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爆炸事故。
话说在某个高校的化学实验室里,有个年轻又有点莽撞的学生小明。
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就像一个装满神秘魔法药水的宝库。
这天,小明在做一个自己“突发奇想”的实验。
他看到一瓶强酸和一瓶有机溶剂放在旁边,也没多思考,就想看看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他完全忽略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在玩火。
当他把强酸慢慢倒入有机溶剂的瞬间,就像点燃了一颗隐形的炸弹。
“轰”的一声,剧烈的爆炸发生了。
玻璃容器被炸得粉碎,碎片像子弹一样四处飞溅。
化学试剂也溅得到处都是,周围的仪器设备都被炸毁了一部分。
幸运的是,小明当时戴着护目镜,眼睛没有受伤,但他的脸和手臂还是被玻璃碎片划伤了,流着血,看起来特别狼狈。
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就像恶魔释放出的毒气。
其他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了一跳,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随意混合化学试剂而导致的严重事故。
在实验室里,每种化学试剂都有自己的“脾气”,不能随便乱搭配,就像不能随便给人乱吃药一样。
二、火灾事故。
有一个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进行各种实验。
其中有一个角落,堆放着一些实验用过的滤纸,这些滤纸之前接触过一些易燃的化学物质。
有一位研究员老张,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实验室里抽烟。
尽管实验室有明确规定禁止吸烟,但老张觉得自己就抽一小会儿,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就像很多心存侥幸的人一样。
他点燃香烟后,不小心把烟灰弹到了旁边堆满滤纸的地方。
那一点点烟灰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种,掉到了充满易燃物质的滤纸堆里。
瞬间,小火苗就冒了出来,开始慢慢地吞噬着滤纸。
一开始,老张还想着用脚踩灭,可是火势蔓延得太快了。
那些滤纸就像干柴遇到了烈火,“呼呼”地燃烧起来。
火势迅速扩大,很快就烧到了旁边的一些木制的实验台和摆放着的化学试剂。
实验室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化学实验事故案例

化学实验事故案例1. 嘿,各位化学实验室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有点儿刺激,又特别重要的话题——化学实验事故案例。
别觉得吓人啊,了解这些案例可是能救命的!咱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让人冷汗直冒的"惊险时刻",学习如何在实验室里平安无事地玩转化学!2. 案例一:冒烟的烧杯 小明兴冲冲地往烧杯里倒入浓硫酸,突然"嘶嘶"声响起,白烟直冒!"哇!这是什么魔法吗?"小明惊呼。
旁边的老师赶紧喊道:"快戴上防护镜!那是酸雾,别吸入!"原来,浓硫酸遇水会放热,产生危险的酸雾。
记住啦,往水里慢慢加酸,可不能反过来哦!3. 案例二:彩色火焰秀 小红想做个漂亮的火焰实验,她往酒精灯里加了点儿颜料。
"嘿嘿,这下火焰肯定超级好看!"谁知火一点着,"嘭"的一声,酒精灯炸了!还好老师反应快,立刻用灭火器扑灭了。
各位,千万别往酒精灯里加奇怪的东西啊,那可不是在玩过家家!4. 案例三:神奇的消失的手套 小张做实验时,不小心把橡胶手套蘸到了有机溶剂里。
"咦,手套怎么软趴趴的?"等他反应过来,手套都快溶化了!这下可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记住啦,选对防护用品很重要,不同的实验要用不同的手套!5. 案例四:会跳舞的钠 小李听说钠遇水会反应,就偷偷拿了一大块往水盆里扔。
"哇塞,这反应也太猛了吧!"钠在水面上剧烈跳动,冒出大量气泡和火花。
还好老师及时发现,用沙子扑灭了。
各位,别把实验当游戏,那可是能把实验室炸飞的危险玩意儿!6. 案例五:隐形的杀手 小王做实验时闻到一股甜甜的味道。
"嗯,这味道还挺好闻的。
"结果没多久就头晕目眩,幸好同学们发现得快,赶紧把他拉到通风处。
原来那是有毒气体!记住,实验室里的东西再香也不能闻,更不能尝!7. 案例六:会爆炸的垃圾桶 小刘嫌麻烦,把用过的化学试剂往垃圾桶一倒。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8. 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
通风玻璃门被爆炸后的碎玻璃击出小坑
事故原因
多氮化合物爆炸所需的引爆能量极小,轻微摩擦 产生的热量足以引爆, 而且爆炸的能量极大。
经验教训
在使用易爆高危的药品时,防范措施必须到位,防
护用品必须使用!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3
8. 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
时间: 2006.1.21 事故经过: 当事人将多次合成所得的产物(多氮化合物)装瓶 保存,在装瓶过程中有一小块产物粘在瓶口,当事人用不锈钢 匙拨下粘在瓶口的产物时多氮化合物发生爆炸,玻璃碎片四处 飞溅,将当事人一眼睛的角膜、脸、腹部和手割伤,耳膜受到 巨大的爆炸声震伤。
点评: 处理醚类溶剂必须非常小心,它不仅易燃而且易爆。回 流溶剂不开冷凝水,是一种严重的違规操作。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9
13. 色谱操作
经过: 2002年7月,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 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已变形, 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
事故原因: 2个月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而另一名化验 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氢气,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当 时,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化验员 在每次开机前都应检查一下气路,仪器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改 动后,应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并挂牌,而2人都没有按规定操 作。
事故原因
投料过快。
经验教训
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尤
其是低沸点试剂做溶剂的放热反应。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6
10. 冰箱爆燃
经过: 某研究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但由于粗心大意将一需重 结晶的含有有机溶剂的烧杯敞开于冰箱中(当时没有防爆冰箱) 而发生强烈爆燃并引发一场大火。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案例一:“粗心大意的阀门之祸”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个氢气瓶。
负责这个气瓶的同学啊,那叫一个迷糊。
有一天,他用完氢气瓶后,就随手那么一关阀门,也没仔细检查是不是关紧了。
结果呢,这氢气就慢悠悠地泄漏了。
你想啊,氢气这玩意儿在空气中越积越多,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
这时候呢,实验室里有个电器设备,可能有点小故障,就冒了个小火花。
这火花就像是点燃炸弹的导火索啊,“轰”的一下,就发生了爆炸。
整个实验室那是一片狼藉啊,玻璃仪器碎了一地,幸好当时实验室里人不多,不过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阀门没关好,引发了这么大的灾难。
案例二:“错误搭配的悲剧”还有个实验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用到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这俩气瓶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得按照规矩来相处。
可是呢,有个新来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他把这两个气瓶放得特别近,而且也没有采取什么安全隔离措施。
这就好比把两个爱吵架的人硬塞在一个小房间里。
在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的,乙炔就泄漏了,然后遇到了氧气,这就是干柴烈火啊。
瞬间就引发了剧烈的燃烧,火势一下子就蔓延开来。
周围的实验器材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大家手忙脚乱地灭火,好在最后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个实验室也算是遭受了重创,重新整顿了好久才又能正常使用呢。
案例三:“老化的受害者”在一个比较老的实验室里,有一个二氧化碳气瓶。
这个气瓶啊,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很多地方都老化了。
可是呢,实验室的人没有太在意,觉得还能继续用。
有一天,在正常使用的时候,气瓶的瓶体突然出现了裂缝。
这二氧化碳就像找到了出口一样,呼呼地往外冒。
这突然的变故把正在做实验的同学吓了一跳。
虽然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但是大量泄漏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啊,比如让人窒息。
而且这个气瓶因为压力突然变化,还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破裂。
还好发现得及时,大家赶紧疏散了,然后找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就是忽视气瓶老化问题带来的惊险一幕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从事化学这个危险工作的一员,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被自己使用的药品、仪器伤害到?收集一些实验事故案例。
好知道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案例11.所从事行业:理化检验2事故描述:有一次,我的同事在分析时,竟然加错了试剂(酸,本来应该加稀释的硫酸,但却加了高氯酸),猛然"碰"的一声,爆炸了。
好在及时发现,没有出现受伤。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学到了做试验要认真,专心。
不要心不在焉的。
那样会出现危险!案例21.所从事行业:化学实验室2.事故描述描述:实验室的电线老化、接触打火起火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一群人看到火花,烟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有人拿了灭火器,搞定了还好事故不大。
以后加强应急事故处理培训案例31.所从事行业:我是从事生产工作的。
2.事故描述: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别人发生的。
当时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结果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
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每次添加药品时一定要核对一次名称,不要顺手干活。
当时自己不在那个实验室,后来有没有什么规定不清楚。
案例41.所从事行业:微量化学分析2.事故描述:样品处理间的排风橱,因长期使用高氯酸,在维修时电钻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实验室制定预防措施了吗? 定期使用碱水清洗排风,定期检查排风,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案例51.所从事行业:化工厂质检部门2.事故描述:我们自己的事情。
操作人员对废液相关性质不了解,把双氧水以及一些碱性溶液有机溶液等混合在一个废液桶里,废液桶是玻璃瓶并拧紧了盖子,然后在某个午后玻璃瓶发生爆炸。
幸好当时没有人在附近。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以后制定了废液的分类原则,用塑料桶(带安全阀)替代玻璃瓶装废液。
整理了相关物质的MSDS,并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1.所从事行业:食品检验2.事故描述描述。
:有一次,我的同事在消化时,浓硫酸加得太快,与样品发生剧烈反应,从瓶口冲了出来,手上被灼伤;消化快到终点时,没人看守,后来酸液被蒸干,发生爆炸,劈劈啪啪像放鞭炮一样;还有一次我用分液漏斗,漏斗上有个小小的裂纹,我没在意,后来在摇晃的过程中瓶子突然炸裂,溅了我一身碱液。
3.从事故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做试验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特别要注意细节问题。
案例71.所从事行业:分析化验2.事故描述: 2001年的一天,在农药制剂室发生了一件事,同事小王想做乳油热分解实验,溶剂是二甲苯,用铝箔袋封口直接放入鼓风干燥箱加热,二甲苯泄露,干燥箱爆炸。
干燥箱从操作台翻到地上,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干燥箱仍能用,只是烧黑了。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这是一件责任事故:铝箔封口,难免不严,二甲苯易燃易爆,鼓风干燥箱电炉丝是明火加热。
通过这件事,我们将所用化学试剂(包括液体的和固体的)的化学性质、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以“周知卡”的形式张贴在明显处。
新进员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案例81.所从事行业:化工厂质检部门2.事故描述:操作人员带错了手套,导致溶剂浸润手套后,物料腐蚀了皮肤,生成大水泡。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合理佩戴防护用品。
案例91.所从事行业:药物研发2事故描述:自己亲历的。
有一次做动物器官的多氯联苯测定。
我在样品前处理的时候,没有边加浓硫酸边搅拌,结果与样品发生剧烈反应,从瓶口冲了出来,好在样品不多,人没有受伤,但工作服被酸腐蚀无法继续使用了。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学到了做试验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特别要注意细节问题,尤其是使用浓硫酸等严格按照要求做。
案例101.所从事行业:化工厂质检部门2.事故描述:作COD,加热回流的时候没有人看一下,中间停水了,发现时溶液蒸干大半,试验失败重做。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试验期间必须有人看守,或经常来回观察,以避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出现某些异常现象不能及时发现,造成恶劣后果。
加分理由:是必须人员看守?还是可以间或过来察看?1.从事的行业:检测中心理化分析工作。
2.事故描述:我们公司分成了3块,我们在办公区,然后还有工厂,原料来后都在工厂。
那天我去工厂取样(盐酸、氢氟酸、硝酸),看到送货的人卸货的时候不带防酸手套,后来,有桶氢氟酸盖子没盖紧,溅了一点点到那个工人的手上,当场用大量的水洗,然后被送到医院了,后来还听说,好在及时,再晚点手就废了,那么快的速度去医院,都被腐蚀得看到了骨头!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1.做事要细心,要重于检查;2.该防护的就得防护,所防患于未然;3.发生问题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
加分理由:还是意识最重要案例121.所从事行业:化工厂质检部门2.事故描述:玻璃器具使用前没仔细检查,有些使用较长时间的玻璃器具本身已有细微裂缝或瓶体疲劳,在使用中出现加热时瓶子破裂、注射器过滤样品时注射筒炸开等情况。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每天收拾洗净的玻璃器具时进行检查,有些微不好的器具直接废弃。
另对常用的玻璃器具实施定期更换。
加分理由:这些都容易忽视案例131.所从事行业:大学实验室研究工作2.所见到的:我一个同学用酒精灯时不慎摔掉地上而引发附近的沙发起火,他一着急就用穿着凉鞋的脚想要踩熄火源。
结果火未踩熄脚却被烧伤。
3.从事故中学到了什么:发生意外时千万不要慌张,否则可能事得其反。
要想好再操作。
加分理由:发生意外时千万不要慌张!案例141.所从事行业:理化实验2.事故描述描述:实验中,隔壁的那位先生来串门,正说着话,猛听一声巨响,跑去一看:烘箱炸开了!问原因,那位老兄在清洗完镀膜用的一种聚酯薄膜后放烘箱烘干时,酒精加多了(只要一丁点淹没膜片即可,他可能倒进半瓶!)另外将烘箱温度设置到200度!(60度即可)3.从事故中学到了什么:认真、仔细、小心。
加分理由:认真、仔细、小心1.所从事行业:理化检测2.事故描述:有一次我在做实验的时候把一瓶浓氨水的瓶盖没拧紧盖严,用完后就想用手提着瓶盖把瓶子拿起来放到药品柜里面,结果瓶子落到地上打碎了弄得满屋都是呛人的氨水味。
3.从事故中学到了什么,实验室制定预防措施:做实验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要严谨细致。
切不可以马虎大意。
一次错误不能犯两次。
加分理由:一次错误不能犯两次案例161.所从事行业:化学检验室2.事故描述:我们单位每次采购的化学试剂都是我们自己搬到检验室,由于我们的用量较大,我们所用的酸都是3L的大瓶,有一次在搬运过程中把瓶子打碎了,幸亏当时劳保用品传到齐全,没有大问题出现。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严格强调劳保用品的穿戴。
案例171.所从事行业:原材料理化分析2.事故描述描述:有一次,我的同事用烘箱烘不明原材料时发生爆炸。
好在人不在当场,没有出现受伤。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学到了做试验要认真细心。
对不知道的物品应该查明其化学性质等在进行操作!案例181.所从事行业环境科学2.事故描述:同学在做消解试验时,由于消化罐的盖子盖反,酸液喷射,把干燥箱门炸飞,幸好当时没人在现场!想想还后怕!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试验一定要仔细,按照规程办事!安全第一!!案例191.所从事行业:RoHS测试2事故描述描述:有一次,一同事做索式萃取后,下班忘记关电热套电源,使烧瓶空烧,把8个瓶子全烧破了,幸好一同事过来拿资料,嗅到有烧焳的味道,赶快把电源关掉,没有出现大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学到了做试验后一定要检查各个电源,气路,水源是否有关闭,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1.所从事行业:建材行业化验2.事故描述:十多年前,有一位工友用强碱KOH融样品时,未关电炉电源就用坩埚钳取坩埚,结果触电后,高温的KOH烧伤了那人的皮肤,幸好面积不大,没有生命危险。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事故发生后,我们的实验室加强管理,制定了预防措施,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结果至今未出现过类似事故。
碱灼伤的原因是:触电后,手上还拿着坩埚钳取坩埚,坩埚里的高温KOH不慎倒到了脚上,幸好是冬天,穿着皮鞋,脚烧伤不严重。
案例211.所从事行业化学实验室2.事故描述。
实验室的电线老化、接触打火起火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一群人看到火花,烟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有人拿了灭火器,搞定了还好事故不大。
以后加强应急事故处理培训案例221.所从事行业:化纤质量检测2.事故描述:测试产品中的锑含量,加硫酸消解再加双氧水处理,在加双氧水的过程中加的速度过快,导致喷射出来,浓硫酸和双氧水溅到身上(散发大量的热)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实验操作要谨慎,绝对不可马虎大意。
案例231.所从事行业:钢铁分析行业2.事故描述:前两天刚刚进来的自动滴定管,由于老师也没用过只是知道其中的原理,在试验时由于加压过大,而没有及时的放气,导致自动滴定管受气压过大而爆裂损坏。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在使用一个新的仪器之前要认真学习操作规程,研究其中的原理,不要鲁莽行事,导致事故的发生。
今后在使用仪器之前要认真学习有关知识。
案例241.所从事行业:电子材料分析2.事故描述:用盐酸配液,滴定瓶装的,同时还有装纯净水的,结果配好的溶液拿去做处理导致试验失败。
滴定瓶没有贴标签,错把纯净水当盐酸加入到溶液中,其实根本就没加盐酸。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实验室内各种溶液、药品均要加贴标签,特别是形状外观没有差异的溶液、药品,一定要贴上标签,必要时采用不同形状的容器。
没有明显标识的任何物品,未经确认并加贴标签前,不能投入使用。
1.所从事行业:中试放大实验2.事故描述:亲眼所见,我们的产品光在中试车间就爆炸了两次。
做的是一个五元环状化合物,环上含有N、C、S、N、C五个原子,支链上还有氨基,甲氧基等,一次是一个中间体放在储存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就爆炸了,把储存室的门炸飞了,房间烧的黢黑;第二次是另一个中间体在釜里进行蒸馏时发生爆炸,减压蒸馏哦,把个1000L釜的人孔盖都炸飞了,还飞了十米来高把房顶砸了个洞,整个车间也黢黑一片。
还好两次都没有人在场,否则绝对伤人无数,每次都是特重大事故,真是万幸中的万幸。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告诫自己同时告诫同志们,做含氮化合物的同志们注意了,只含氮的还好一点,遇到同时含氮、碳、硫的,要千万小心,特别还含有双键和氧原子时,更要特别注意,这些都会为爆炸埋下祸根,即使不爆炸,其化合物本身一般也不稳定,容易变质。
俺们那个五元环,最后一查资料才知道,是一个与雷酸银类似的结构,你说不爆炸才怪呢。
案例261.所从事行业:药物分析2.事故描述:有一次开机做液相,因为平时的插座都是开关开着,做完实验就将仪器电脑的电源线拔掉,没有将总闸关闭。
这次因为不小心将电源线的零线插到火线的位置上了,结果只见砰的一声,一阵火光,跳闸了,还好没有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