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是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什么是燃料、常见的燃料种类、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料的效能、燃料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方面。
一、什么是燃料燃料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产生热能或动力的物质。
燃料主要为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产生热能。
常见的燃料有化石燃料、木炭、天然气等。
二、常见的燃料种类2.木炭:木炭是由木材等植物有机物经过热分解得到的固体燃料。
木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高,但燃烧产物中会有很多固体颗粒物。
3.液体燃料:液体燃料主要指石油和汽油,它们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但燃烧产生的尾气对环境有污染。
4.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燃料,它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因此被认为是较为清洁的燃料。
三、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焓变为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反应一般包括燃料和氧气的反应,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热能和光能)。
燃烧反应具有自燃性、连续性、放热性和产物不稳定性等特点。
四、燃料的效能燃料的效能指用于产生能量的燃料利用效果的好坏。
常用的衡量燃料效能的指标包括燃烧的热效率和排放的污染物。
炉具和发动机等的效能主要取决于其热损失的多少,减少热损失可以提高燃料的效能。
五、燃料和环境的关系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燃料和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应该选择清洁和高效的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六、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节约能源主要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使用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等。
绿色能源是指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
总的来说,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包括了什么是燃料、常见的燃料种类、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料的效能、燃料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方面。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是对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1.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并伴有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2.参与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燃料,主要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通常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和足够的温度。
二、燃烧的类型1.全燃烧:燃料完全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2.不完全燃烧:燃料只与氧气部分反应,产生少量的碳氧化物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较少的热能和光能。
3.反燃烧:物质自身反应生成较稳定氧化物。
三、燃烧的方程式1.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热能2.燃料+氧气→氧化物+热能四、燃烧产物1.燃烧产物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等无害物质,还可能包括一些有毒物质和固体颗粒物。
2.燃烧产物的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
五、燃烧与能源利用1.燃烧是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3.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其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更友好。
六、燃烧与生活1.燃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煤气、汽油、柴油、燃气等。
2.点火器制作火光、炉子加热食物、车辆燃油驱动、电源发电等都与燃烧有关。
3.燃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是我们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正确使用和管理燃料能够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
七、燃烧实验1.木材燃烧实验:通过将不同木材放入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并比较燃烧产物与燃料的关系。
2.燃烧剂实验:通过使用不同的燃烧剂(如氧气、氯气、氟气等)进行燃烧实验,研究燃烧剂对燃烧反应的影响。
总结: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燃烧是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产生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初三期末化学知识点总结:燃料及应用

初三期末化学知识点总结:燃料及应用初三期末化学知识点总结:燃料及应用
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或空气)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a.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aO+H2O=Ca(OH)2 放热反应
2、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蓝色火焰)
(2)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优点:
a.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化石燃料
c.促进农业发展
(3)新能源:氢能源(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知识点总结化学燃料的知识点总结燃料是维持人类社会运转的重要能源,而在化学领域,我们常常将燃料定义为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产生能量的物质。
熟悉化学燃料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我们理解能源转换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册化学中与燃料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燃烧与火焰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剧烈反应所产生的化学变化。
常见的燃烧反应有氧燃烧(吸氧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缺氧燃烧)两种。
氧燃烧是指燃料与充足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的能量,这是常见的完全燃烧过程。
而缺氧燃烧则是在燃料与不充足的氧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碳等有毒气体,同时释放的能量较少。
火焰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见光,它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例如,一个蜡烛的火焰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蓝色的近光区,黄色的中光区和无色透明的远光区。
蓝色近光区是最热的部分,其中的气体处于高温高能量的状态,发出蓝光。
黄色中光区处于较低的温度,因此发出黄光。
而远光区中的气体温度已经下降至非常低,无法发出可见光。
二、燃料的分类燃料可以分为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1.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由化石形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燃料来源于数百万年前植物和动物的遗骸,在地壳中经过高压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的。
化石燃料的热值高、易储存和运输,因此在人类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长期依赖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例如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等。
2.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持续供应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发展的热点,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常见燃料的性质与应用1. 煤炭煤炭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燃料,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硫等元素。
具有高热值、广泛分布和开采方便等特点,因此在能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煤炭的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一燃烧及灭火【注意事项】可燃物由于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称为自燃。
(一些可燃物在空气中会发生缓慢氧化,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聚越多,如果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会发生自燃)1、词语中蕴藏的化学原理(1)煽风点火、风助火威——未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2)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3)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清除可燃物)(5)杯水车薪——温度不能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电器设备或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或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二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爆炸包括两种:物理性爆炸(气球爆炸、轮胎爆炸)化学性爆炸(火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天然气爆炸)知识点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4,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实验室制取H2的原理:,H2作为高能清洁原料的原因:(1)H2本身无毒;(2)燃值高;(3)产物为水【巩固练习】1.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都是化学反应B、都发光C、都是放热反应D、都是化合反应2.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C、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气阀并轻轻开窗通风D、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4.某同学给危险品仓库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 )A、危险品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B、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5.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D )A、动植物呼吸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D、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6.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资源C、石油是一种化工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7. 家庭用煤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D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 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 。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
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
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燃料》章末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燃料》章末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及没有普及的原因。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知道温室效应。
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5.了解几种常见的燃料,并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6.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开发各种新能源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氢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3. 氢气的用途: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的燃料。
【要点诠释】1.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如果氢气不纯,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2.验纯的方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
若声音很小或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3.由于氢气在制造、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完全突破,所以氢能源还没得到广泛应用。
知识点二、碳的单质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石墨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磷片状固体光泽加工琢磨后有光泽略有金属光泽硬度自然界最硬软导电性无良好导热性良好良好用途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2.CO2和CO的比较:CO2C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干冰易吸热升华。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略小于空气密度。
化学性质可燃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知识点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 。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
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
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