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系列列管式油冷却器

合集下载

液压圆锥破碎机液压系统及润滑系统原理方案

液压圆锥破碎机液压系统及润滑系统原理方案

液压圆锥破碎机液压系统及润滑系统原理方案液压圆锥破碎机为了分离、筛选有用矿物,矿石、物料的破碎成为许多行业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

最近我公司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PY系列液压圆锥破碎机。

这类破碎机较以往的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具有显著的特点。

此类破碎机采用了先进的液压技术.能够实现破碎机的自动控制.正逐步取代弹簧式圆锥破碎机。

1.液压圆锥破碎机液压系统原理1.1液压圆锥破碎机主要液压控制部分此液压系统控制3个基本回路的动作。

一是定锥液压锁紧液压缸的动作,二是调整动、定锥间隙的液压马达的动作。

三是过铁释放和清理时液压缸的动作。

锁紧缸装在锁紧环和调整环之间,它可将位于调整环上部的锁紧环支起,保证破碎过程中液压缸加压时,使定锥位于调整环里的破碎位置。

当需要调整动、定锥之间的间隙时,将锁紧液压缸的压力释放,装在调整环上的马达开始起动,马达上的齿轮使驱动环与调整帽啮合.以转动定锥,可自动调节。

过铁释放缸和主机架下部相连,并与调整环固定在一起。

使调整环与主机架稳固接触以克服正常的破碎力。

不正常的操作或非破碎物通过破碎机时产生过大的破碎力使调整环向上升起。

一旦过载消失或过铁通过破碎机,破碎机恢复正常。

为了清理破碎机,需将调整环脱离主机架。

1.2液压系统原理确定由上述所需控制部分确定原理如图1所示。

此液压系统采用定量柱塞泵为动力源.它是将原动机供给的机械能转变为工作介质(液压油)的压力能,在此期间各液压阀控制和调节系统中工作介质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保证执行部分(各液压缸和马达)来完成预定的运动规律。

此回路中电磁溢流阀调节系统最高使用的压力20MPa。

锁紧回路采用蓄能器保压、零泄漏电磁阀泄压的控制。

由于锁紧缸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保压状态,采用蓄能器保压可防止柱塞泵频繁起停.从而延长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因锁紧缸为柱塞缸,所以采用零泄漏电磁阀通电泄压后靠支撑部分的自重来复位。

调整马达回路采用梭阀来控制马达运转与停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列管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课题性质工程设计类班级应用化学(一)班学生姓名 XXXXXX学号 20090810030117指导教师 XXXXXX目录目录 ------------------------------------------------------ 2 任务书---------------------------------------------------- 4一(设计题目 ------------------------------------------ 4二(设计的目的 ---------------------------------------- 4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 4四(设计内容 ------------------------------------------ 5 符号说明 -------------------------------------------------- 5 确定设计方案---------------------------------------------- 61.选择换热器类的 -------------------------------------- 62.流程的安排 ------------------------------------------ 6 确定物性数据---------------------------------------------- 6估算换热面积 ------------------------------------------ 81. 热流量 ----------------------------------------- 8 工艺结构尺寸---------------------------------------------- 91. 管径和管内流速 ------------------------------------ 9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 9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 9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 105.壳体内径 ------------------------------------------- 106.折流板---------------------------------------------- 117.其它附件 ------------------------------------------- 118.接管------------------------------------------------ 11 换热器核算----------------------------------------------- 121.热流量核算 ----------------------------------------- 12(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 12(2)关内表面传热系数 ------------------------------- 13(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 13(4)传热系数Kc ------------------------------------- 14(5) 传热面积裕度 -------------------------------- 142.壁温核算 ------------------------------------------- 15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 16(1)管程流体阻力 --------------------------------- 16(2)壳程阻力 ------------------------------------- 17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 18 参考文献 ------------------------------------------------- 19 设计结果评价--------------------------------------------- 20 总结 ----------------------------------------------------- 22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热水冷却器的设计二(设计的目的通过对热水冷却器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润滑设备样本

润滑设备样本

EM型电动换向阀(40MPa)/pro43.htm(第 1/3 页)2010-6-25 11:49:18EM型电动换向阀(40MPa)/pro43.htm(第 2/3 页)2010-6-25 11:49:18EM型电动换向阀(40MPa)/pro43.htm(第 3/3 页)2010-6-25 11:49:1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SRB系列手动润滑泵一、使用条件 手动润滑泵是一种人力板动手柄操作排出润滑剂的小型润滑泵,可直接安装于机器的壁板或机架上。

基本型可直接与单线分配器组成手动单线集中润滑系统;基本型配上换向阀与双线分配器组成手动双线终端式集中润滑系统。

本泵适用于润滑频率较低(一般给油间隔为8小时以上),配管DN10长度不超过50米,润滑点不超过40点的单机小型设备上,作为集中润滑供送润滑剂的装置。

二、技术参数 适用介质为锥入度不低于265(25℃,150g)1/10mm的润滑脂(NLGI0#~2#)和粘度等级大于N68的润滑油,适用环境温度-10℃~40℃三、外形尺寸/pro70.htm(第 1/5 页)2010-6-25 11:50:0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pro70.htm(第 2/5 页)2010-6-25 11:50:0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四、型号说明五、工作原理 手动润滑泵是人工扳动手柄,通过齿轮1带动齿轮活塞2往复运动实现给脂的。

当活塞处于图示右端极限位置时,左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真空,于是贮油筒内的润滑剂在弹簧和活塞片的作用下从吸油口吸入活塞左端油腔内。

当活塞向左移动时,被吸入的润滑剂压入孔道Ⅰ并把滑阀4推向右端极限位置,顶开单向阀5从出油口排出,此时,活塞右端油腔容积逐渐增大,润滑剂被吸入,在活塞返回向右移动时,充满润滑剂的油腔又逐渐变小,挤压润滑剂进入孔道Ⅱ,推动滑阀4向左移动,顶开单向阀5从出油口排出,泵底部配装换向阀,扳动换向手柄至左右二极限位置可实现双线供剂。

/pro70.htm(第 3/5 页)2010-6-25 11:50:0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六、操作方法单线型: 1、将回油指示器的指示杆推进。

油冷却器型号规格及基本尺寸

油冷却器型号规格及基本尺寸

8)在寒冷季节,且冷却器不在工作的情况下,必须将水放尽,以免冻裂。
G2(DN50)
G2(DN50)
4-19
GLC4-21
201 1655 7
1415
080 59
360
200
GLC4-23
2018 1825
1585
400
213
GLC4-25
2036 2005
1765
430
225
GLC4-27
2053 2175
1935
470
238
0 5.冷却பைடு நூலகம்的使用说明
1)较脏的介质通过冷却器之前,应该有滤清器。
G3/4(DN20) 4-12
GLC1-1
810 665
570
GLC1-1.2
940 805
715
GLC2-1.3
560 375
225
GLC2-1.7
690 500
350
GLC2-2.1 GLC2-2.6
820 635
485
13 12
98 172
145 175 85 93 78
G1(DN25)
960 775
1.概述 GLC 系列列管式油冷却器是按国外资料研制而成的新型高效冷却器,适用于冶金、矿山、化工、电力、机床、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液压润滑系统,将其工作介质冷却到规 定的温度。 GLC 系列冷却器由壳体、前盖、后盖、冷却芯等组成。冷却芯有换热管、固定管板、浮动管板、折流板、支撑杆组成。换热管采用紫铜翅片管,管束一端固定,一端浮动, 因而有效的避免因热膨胀而起的结构故障。冷却管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检查,清洗和维修。 本型冷却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新颖,换热效果显著等特点,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2.型号说明

风机油站原理讲义

风机油站原理讲义

目录•一系统图•二实物图•三电气原理图•四概述•五主要性能参数•六工作原理•七安装•八调试•九操作规程•十维护保养•十一油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十二过滤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一系统图二实物图-1 整体图二实物图-2阀块二实物图-3阀块二实物图-4阀块溢流阀:调节控制油和润滑油比例分配(对润滑油调节效果明显)。

双管为润滑油。

润滑油流量调节阀二实物图-5仪表盘二实物图-6油泵电机三电气原理图三电气原理图三电气原理图三电气原理图三电气原理图四概述•概述•本装置是电力机械设备机组送风机的配套稀油站,向主机轴承等摩擦部位供送润滑油,起减轻摩擦和冷却润滑作用,保证供油和润滑质量,同时提供风量调节系统所需动力油,使主机设备连续正常运行。

本油站满足对称布置要求。

其油质牌号为:ISO VG68 .五主要性能参数•润滑及控制系统:•1齿轮泵型号: CBY3100C/2016C-B2FR; 公称流量: 140 L/min •公称压力: 10 MPa;系统最高工作压力: 2.2 MPa • 2 电机型号:Y160M-4/B5•转速:1440 r/min;系统流量: 8 L•系统压力: 0.18 MPa• 3 控制油路系统:•系统流量: 126 L/min;系统压力: 2.2 MPa•4控制油路系统过滤器:•型号:SGF-H330X25FC;过滤精度:0.025mm;过滤流量:330 L/min •6润滑油路系统过滤器:•型号:SMF-D100X25C; 过滤精度:0.025 mm五主要性能参数•冷却器:•型号:GLCQ4-13/0.63;冷却面积:13 m2 ;•工作压力: 0.63 MPa; 热交换系数:>300kcal/m2•h•℃•耗水量:12 m3/h•8电加热器:•型号:SRY2 -380/4; 功率:4 kW×3=12kW •9油箱外形尺寸:(长×宽×高)1600×1200×830•油箱有效容积: 1.0 m3•10油站外形尺寸:(长×宽×高)~2560×1900×1850五主要性能参数•循环系统:•1循环泵型号:CB-B125•公称流量:125 L/min; 公称压力: 0.6 MPa •电机型号: Y112M-4/B5 ;•转速:1430 r/min; 功率:4 Kw•环境条件度≤2000米•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无爆炸的环境•环境温度-31℃~45℃,相对湿度0~80%•供电电源50Hz、380V/220V,波动≤±10%•冷却水温度≤38℃、压力0.3~0.6MPa六工作原理•本高低压稀油站主要由高压双联齿轮泵装置(2台)、循环齿轮泵装置(1台)、双筒过滤器、油冷却器、油箱、阀门、管道、集成块等组成,油站为整体式油站,本装置由稀油站、电控柜配套组成。

管式

管式

目一、G LL、G LC型列管式换热器录一、列管式换热器(GLL、GLC型 )1、用 途1、用 途 ……………… ……………… … … … … … … … … … … … 1 2、特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1 3、外型尺寸和主要 技术参数 … … … … … … … … … … … … … 1~6 二、2 LQ F WA型列管式换热 器 1、技术参数和外形 尺寸 … … … … … … … … … … … … … ……7~8 三、S GL L、SG LL - L型双联 管式换热器 1、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外形尺寸和主要 技术参数 … … … … … … … … … … … … 1 0~14 四、使用 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15 ~17 ………… ………………… ………………… 17 ……… ………………… ………………… 18 ………… ………………… …………… 18列管式换热器是根据J B/Z73 56-94标准设 计制造的;产品适用 于治金、矿山、轻 工、电力、化工部门 的稀油 润滑装置、 液压站和油压设备 中,将工作油冷却到 要求的温度;换热器 的工作温度≤100℃; 使用粘度等级为 N10 ~ 460;但GLC型的 粘度≤N100。

2、特点本产 品 换热 器 效果 好, 阻 力小 , 体积 小, 重 量轻 , 便于 维护 检 修, 在 换热 器中 属 于先 进 水平 。

G LC型 : 换热 管采 用 紫铜 翅 片管 、水 侧 通道 采 用双 管程 的 浮动 管 板型 式; 热 交换 系 数>3 50 W / m 2·℃ G LL型 : 换热 管采 用 黄铜 裸 管, 水侧 通 道亦 采 用双 管程 的 浮动 管 板型 式; 热 交换 系 数>2 30 W / m 2·℃ G LL 5、G LL 6、GL L 7具有 卧 式和 立 式两 种型 式 ,技 术 性能 相同 。

稀油站_XYZ-6G~125G说明书

稀油站_XYZ-6G~125G说明书

XYZ-6S125G稀油润滑站使用说明书启东市开隆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一设备的用途XYZ-6G- 125G型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能源、建材、轻工、交通、运输等机械设备的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向减速器、齿轮座、主电动机轴承等摩擦部位供送润滑油。

起减磨和冷却作用,确保主机设备连续正常运行。

本稀油润滑站使用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22〜N460的工业润滑油。

循环冷却采用列管式冷却器。

本油站通常是安装在主机附近或地下油库内、地坑内。

、设备性能参数三、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XYZ-G型稀油站主要由油箱、立式齿轮油泵装置、单向阀、安全阀、双筒网片式过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压力控制器、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铂热电阻、仪表、管道及阀门等组成,并配套相应的电控系统。

XYZ-6G〜125G为整体式小型稀油站。

其外形详见设备外形图。

工作时,润滑油由齿轮泵从油箱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网片式过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

油站的最高工作压力一般为0.4MPa,最低工作压力为O.IMPa。

油站的实际工作压力根据现场条件而定,关键是能否提供足够的流量。

根据润滑点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油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油液即溢流回油箱。

安全阀的作用是当系统过载时溢流,卸压保护系统。

压力控制器用来检测系统的压力,铂热电阻用来检测润滑油温度。

油箱可储油和散热并分离油液中的气体及沉淀污物。

稀油站的结构有以下特点:1、设有备用油泵:稀油站有两台油泵装置,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常情况下工作油泵运行,当系统压力低于压力控制器调定值时,备用油泵投入工作。

确保向主机连续提供符合压力要求的润滑油。

2、双筒网片式油滤器放在列管式冷却器之前:油在油滤器中的通过能力与其粘度有关。

粘度大,通过能力差,反之通过能力好。

温度高,则粘度下降,通过能力好过滤的效果也较好,先过滤后冷却即达到此目的。

3、米用双筒网片式油滤器双筒网片式油滤器有两组过滤滤芯。

化工课程设计--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课程设计--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课程设计--煤油冷却器的设计天津农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系别:食品科学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 夏雪学号: 1009014206指导教师: 王步江起迄日期: 2012年5月28日—2012年6月12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试设计一台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设计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热负荷、传热面积、换热管、壳体、管板、封头、隔板及接管等。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3.主要参考文献: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柴诚敬. 《化工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1 5.28-5.30 熟悉该设计的基本流程及查阅相关资料2 5.31-6.3 进行有关计算并核对结果3 6.4-6.12 整理数据及结果主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天津农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冷却器的设计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设计时间 2012年5月28日系别食品科学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食科2班姓名夏雪指导教师王步江2012 年 5 月 28 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设计方案 (5)2.生产条件的确定 (5)3. 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5)4.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11)一.设计方案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绘制设备条件图(1号)一份,编制一份设计说明书(打印稿),其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条件的确定2、换热器的设计计算3、设计结果列表4、结束语二.生产条件的确定设计一列管式煤油换热器,完成年冷却 14206 t/a煤油的任务,具体要求如下:煤油进口温度146℃,出口温度34℃;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每年按330天计,24小时/天连续进行。

三.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一)确定设计方案1.选择换热器类型: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6℃,出口温度34℃;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T2)-(t1+t2)
2
m
2
1
2 2
(T1-T2)-(t1-t2) m
2
n-d3 4- 17.5 4- 17.5 8- 17.5 8- 22
Flow of oil (L/min) 75 100 125 150 250 350 450 550 650 625 750 875 1000 1250 1500 2000 2500
40
10
45
12
50
14
GLC2-1.3 555 375
225
52
17
GLC2-1.7 680 500
350
57
20
GLC2-2.1 815 635
485
94 85 100 121 160 70 110 150
2 4-10 20 G1
G1
62
24
GLC2-2.6 955 775
630
70
28
GLC2-3 1105 925
GL GL TUBE TYPE OIL COOLER SERIES
INTRODUCTION
This productis manufactured byour company thatcombining with theinternal and externalbase of advancedtechnology and craft. The material ofheat-exchange pipe, adoptedlow-rib finned redcopper pipe, usedthe structure oftransverse current breakerboard, turbulence boardand the advancedmanufacture craft ofmechanism expanding, hasthe features ofnovel structure, small dimension, light weightand well heat-exchangingeffect and soon.This product is anew type andhigh efficiency cooler,mainly used inlow-viscosity hydraulic and oilsystem to coolthe work oilto the specifiedtemperature. So itis an Ideal cooling facilitythat can bewidely used incooling the hydraulicequipment in the tradesuch as chemicalindustry, electric power,metallurgical industry, mine and lightindu 17.5 4-22 30
100 875
745
3260 2472 3800 3012
2042 210
2582
1000
825
125
1250
955
3160 2015
1555
1500
1617
3760 2615 700 500 408 616 780 360 550 700 935 2155 295 295 8- 22 8- 22 4-25 32 200 200 2000
Each coolerseries has manyspecification and typeto suit foreach user's requirement.Except the mainproducts introduced inthe operation manual,the company also canmake all kindslarge or specialcooler for thecustomers according totheir requirements.
1
(1)
A(m2)
Q A=
mK
Q= k=
m=
(kca l/h) (kca l/m h )
()
(2)
Q(Kca l/,h) ,
Q=(T1-T2)CW=(t2-t1)C W
T1=
T2=
T1=
t2=
C=,
(kca l/kg )
C=
(kca l/kg )
W=,
(kg/h)
W=
(kg/h)
D3 D4 DN1 DN2 n-d1
n-d2
100
32
100
32
110
40
8- 24
4- 17.5
145
65
145
65
160
80
8- 24
4- 17.5 8- 17.5
180
100
180
100
210
125
8- 28
8- 17.5
295 295 200 200 8- 35 8- 22
(3) T1-T2= 1 2
m( )
1 t2-t1= 2
kw
(m2)
0.4 0.6 0.8 1.0 1.2 1.3 1.7 2.1 2.6 3 3.5 4 5 6
78
89
10 11
905
260
142
GLC4-17 1675 1305
1065
300
153
GLC4-19 1845 1475
1235
330
165
197 160 180 219 310 120 200 280
8.5 4-22 30 G2
G2
GLC4-21 2025 1655
1415
360
177
GLC4-23 2195 1825
d
n-d1
n-d2 2-D4
H1
D1
D2 C1 2-DN2
H2
L2
L3
A C2
B
n-b 1
Model
GLL3-4 GLL3-5 GLL3-6 GLL3-7 GLL4-12 GLL4-16 GLL4-20 GLL4-24 GLL4-28 GLL5-35 GLL5-40 GLL5-45 GLL5-50 GLL5-60 GLL6-80 GLL6-100 GLL6-120
L C L1 H1 H2 D1 D2 C1 C2 B L2
390 240
145
555 405
310
685 532 80 64 75 80 120 50 65 105 435
815 665
570
955 805
715
t
n-b I
d1
2 4-10 20 G1
d2
Weight
L/min
(Kg)
20
7
30
9
G3/4
MODEL CODE
GL
Tube type oil cooler
C
finned tube
L
bare pipe
Series No . Nominal cooling area:m2
GLC 1
TECHICAL DATA
Medium viscosity
N68
Inlet-oil temperature
55 1
780
80
33
GLC2-3.5 1265 1085
935
85
37
GLC3-4
820 570
380
75
45
GLC3-5 GLC3-6
970 720 1120 870
530
100
51
G11/2 G11/4
680
125
57
GLC3-7 1290 1040
850
132 115 151 162 220 100 160 205
30
2
MOUNTING SIZE
Oil cooling
8
(MPa) Pressure lose
Oil side 0.1
Water side 0.05
Flow-ratio of oil to water
1:1.5
W/M2 Heat-exchange
factor
230
L1 2-DN1
L C
2-D3
A View I
3 4-15 25
GLC3-8 1450 1200
1010
150
64
175
70
GLC3-9 GLC3-10
1610 1360 1780 1530
1170
200
76
G2 G11/2
1340
225
83
GLC3-11 1960 1710
1520
250
90
GLC4-13 1355 985
745
230
132
GLC4-15 1515 1145
Inlet-water temperature
30
L Install method:L-vertical; non-horizontal type
A=1.6MPa(
)
Nominal pressure:A=1.6MPa(omit)
Oil cooling
8
(MPa) Pressure lose
Oil side 0.1
Water side 0.05
Flow-ratio of oil to water
1:1
W/M2 Heat-exchange
factor
350
2
MOUNTING SIZ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