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合集下载

201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山顶的风景

201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山顶的风景

201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山顶的风景201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山顶的风景2014年高考[微博]已经结束,以下为2014年湖北卷高考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范文:小时候看《小马过河》这篇故事很有趣,而且有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故事说的是:小马准备过河,牛大伯告诉它水很浅,可以趟过去;而松鼠制止它,说河水深不可测,曾经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同一条河流,老牛觉得它是没不过膝盖的小溪,松鼠觉得它是深不可测的天险,而小马却觉得它不深不浅刚刚好。

如果把每登山比作《小马过河》,由于年龄、经历的不同,或许有的游客像松鼠,有的游客像老牛,他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登山感受。

而你就是那匹小马——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更要亲自去体验。

人生的步伐如同登山,在山脚下,山腰,和山顶上,人们到达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世界,相信自己看到的,更要相信自己所感受到的。

享受独特! 其实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分成两种,自己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

同样走过的时光,却可能留下不同的回忆。

”每个人都有一套相对成型的去看世界的价值观。

遇到无法轻易做出决定的选择,大多数人会寻求经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广阔和观点更加明智的高人或低人的帮助。

是的,这很对。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多了,意见也多的。

有时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做出决定,但听取了众人的意见之后反而无法做出决定。

2014高考满分作文——湖北卷

2014高考满分作文——湖北卷

2014高考满分作文——湖北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解析一、命题传承2009年湖北卷是半命题作文,“站在门口”;2010年是材料作文,以“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为材料;2011年是命题作文,以“旧书”为题;2012年是材料作文,以“科技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引起的讨论”为材料;2013年是材料作文,以“人生方圆”为材料。

今年是新材料作文,作文题具有哲理性,强调考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题目贴近生活,考生在立意、择体、选材、构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或困难,而且今年的材料没有引言,没有结语,限制相对减少,不易跑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体现了人文情怀。

从命题内容上看,2014年的湖北高考作文突出了关注生活体验、突出人文素养的特色。

从命题方式上看,以生活情境引入写作的话题,特色鲜明,浅入深出,言近旨远。

二、试题特点关注考生可知可感的生活,突出了主体意识。

今年作文题关注生活,旅游登山,以“风景”切人,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看法,考生感到熟悉亲切,勾起考生的生活体验,拉近了考生和题目之间的距离,入题亲切。

思维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尊重主体意识。

材料中下山的游客的不同回答和登山游客的不同选择引领出了不同的“风景”观和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就形成了这道作文题多元立意和开放的写作空间。

写这篇作文,可以从欣赏风景本身去讨论,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写审美标准、审美情趣的差别去探究,还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思考。

(完整word版)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完整word版)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点评】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些遵循的原则,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显然,这个作文题紧扣了这个原则,是一个关于“人生问题”的命题.相同的景点,对于不同游者,各有看法,各有取舍。

由此推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立场观点的不同,对事物会有绝然不同的取舍与看法。

就试题与考生的贴近度而言,该试题做到了易而不俗,新而不涩。

易,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活可说,有事可写,不能逼着学生在空中楼阁里面闭门造车;不俗,就是要不落俗套,不老生常谈。

新而不涩,就是试题新颖又不至于艰涩,考生浏览过后,顿时产生新鲜感与润滑感。

此外,该试题意境优雅,文字优美,阅读了试题文字,会让考生产生审美兴趣,美感由此而生.我一直认为,考试——尤其是语文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应当然,严格地讲,文题亦有些许瑕疵。

比如,1.根据语言答有”,不如“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顺畅。

2。

第二段“问下山的人客”。

因为,前一句的主语是“这里”(山腰),不能承前省略主语.须是要极其规范严谨的.【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早就打破了“旧材料”作文,立意上单一的束读为:“没有最佳立意,只有最佳角度。

”要想在选取角度上得较高“角度新颖”。

此外,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分析清楚材料中的“要包含的要素有:“下山的人”、上山游客、风景、路途(山下、山腰有一个由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渐进关系;路途这个要素有一个远清了材料的要素与关系,角度也就来了:1.从“下山的人"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不同的人对事2.从上山游客的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不断攀登,才能到达峰顶”等;3.从风景的要素,还可以写“无限风光在‘顶’峰”;…………上面这些,属于一般角度,因为大多数考生都会选取这些我们能不能放开思路,从分析要素的关系与要素的比喻义、象征义幽,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呢:1。

201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考题解读及满分作文选评

201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考题解读及满分作文选评
景好 看 , 有 的说 没有 什 么好看 的。这一 角度 隐含 着
请 根据 你 对材 料 的理 解 和感 悟 , 自选 一个 角
度, 写一篇不少于 8 0 0字 的 文 章 , 文 体 自选 , 标 题
自拟 。要求 : 立意 明确 , 不 要套 作 , 不 得抄 袭 。
看 问题 的角 度 、 尊 重个 性 、 和而 不 同等 内涵 , 适 宜
怔詈 作文l I 煮 b b b @ 李 1 卫 6 3 . 兵 c o
2 0 1 4 年湖北卷高考作文考题 解读及满分作文选评
。湖 北省 松 滋 市 第 一 中 学 张 兴 武
e @ e @
阅读下面材料 , 按要求作 文。( 6 O 分)
游 客 们 来 到 山 脚 下 , 这 里 流 水 潺 潺 . 鸟 语 花
顶, 只见 云 海 茫茫 , 群 山 隐约。
角度 隐含 着 注重 实践 、 用 自己的 眼睛 去发 现 ( 直
接 与间接 ) ; 志存高远 、 态 度 与 高度 ) ; 耕 耘 与 收 获
( 付出与 目标 ) 等意 旨 , 可选择 自己熟悉 的材料范
围来 聚焦 与发 散 。②下 山的游 客 有 的说 山顶 的风
意写 作 。 登 山本身 隐 含着 “ 登” 与“ 不登 ” , 立 意点 则 最好 围绕 着 “ 前进 ( 追求 ) 与懈 怠 ” 来 阐释 。当然 , 也 可 以围绕 “ 过程 与结 “ 自信 与盲 从 ”来 展 开 思
路。
香 。游客 问下 山的人 : 上 面有好 看 的吗 ?有人 答 没
山顶 , 看到了“ 云海 茫 , 群山隐隐” , “ 风景 ” 这 一
述 的主体 事 件 是游 客登 山 ,其 结果 是 上 山 的游 客 因为 听 到下 山 的游 客关 于 山上 风景 “ 好看 与没 啥 好看” 的评 价后 , 有 的分 别 在 山脚 、 山腰停 了下 来 , 有 的则登 上 了 山顶 。 其 中, 山脚 、 山腰 、 山顶 的风 景 各有各 的特点 。 整体 观 察 , 材料 的 内涵 和意 旨具 有 明显 的思 辨性 , 写作 时必 须充 分体 现 。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题解及佳作展示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题解及佳作展示
标 ” 的哲理 寄托 于 滴水 穿石 、破 茧成 蝶和 卧 薪
尝 胆 、坐吃 山 空之类 的 素材 中表 现 。把握 住 这

游 郊野 ,纵 情 山水 。他 不事铺 张 ,不讲排 场 , 无 丝竹 管 弦之盛 ,有 山肴野蔌 之 简 , 夕阳 、宾
客 、百姓 、禽 乌 ,寻常 而 已。 于是 , “ 人知 从
太 守游而 乐 ,而不知 太守 乐其 乐也 ”。 忘我 的 游 玩 过 程 中 ,他 收 获 了 “ 与 民 同 乐 ” 的 大 快
环节 ,文章才能形象 丰满 ,意境深远 。
边蠢一美丽
湖北 一考生
乐。
记 得一 个 落 日熔 金 、暮 云舍 璧的傍 晚 ,于
游客 登 山赏詈 ,无 论驻 足 山脚 ,还 是 留连 山腰 ,或 者站 上 山顶 ,在 他 们的视 野 中 ,都 只 拍摄到 “ 风景 ” 的结 果 ,没 留下 “ 攀援 ” 的过 程 。这 不禁让 人 思考 :过 程 与结 果 ,究竟 谁更
追逐 的是过 程的丰盈 。
来 表现 。三 是托 旨于象 ,即把抽 象 的立意 与某
些社 会 现象 或者 自然景物 对 接在 一起 。如 从 人
常 常 沉 醉 于 《醉 翁 亭记 》的 精 彩 描 绘 。
作 者被 流放 滁 州 ,潦倒抑 郁 ,却 能 率领 滁人 出
物行 为的角度切入 ,可以将 “ 付 出才能实现 目
l 2 0 1 4. 9( 商巾 j
j 雕建筑 . 鼬电路
I r 大考嘹望 。

\一 ,— —
同体 验 中来 反映 。二 是寓 旨于 人 ,即把抽 象 的 立 意寄 寓到 某些 “ 名人 ”身上 ,如从 事物 属性 的 角度切 入 ,可 以将 “ 人 生 何处 不精 彩” 的主 旨通 过 “ 诺 奖 ”得主 莫 言 、奥 运 “ 千 年老 二 ” 王 皓 、湖北 “ 最 美女 教 师”秦பைடு நூலகம்开 美等 人 的经 历

2014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湖北卷:用信念攀登高峰

2014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湖北卷:用信念攀登高峰

2014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湖北卷:用信念攀登高峰2014年下考谦分做文湖南卷:用疑想攀爬顶峰苏格推底曾说:“劣等的口,没必要富丽,但必需脆固。

”山上的美景只要登上它的人材会知叙,以是,他细口的走过每一一段路,不论半途的人呢能否借正在接续背上,不论从山高低去的人怎么评估山顶的景色,贰心永久。

王安石说过:“世之偶伟,瑰怪十分之不雅,常正在于险近,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虽有智者不克不及知也”,“然力足以致焉,于报酬否讥,而正在己为有悔。

”只要坚决本人的疑想,能力“会当凌续顶,一览寡山小”。

坚决的疑想是逃梦的执着取守视。

史泰龙,一个享誉中外的行动巨星,但刚入进孬莱坞时,蒙尽挫合,被异止讥笑,他用本人的疑想挺过了1850次的回绝。

末于成为一个胜利逃梦的人,是用疑想守住口外这份坚决的脏土,屡奴屡起的疑想取心田相联合能力尝到人熟之苦涩。

坚决的疑想是令人欲傲坐于世,成一番霸业的要害。

狼烟四起,他败了,为了报复,他忍无可忍,为吴王妇差当马前卒,当吴王踏正在他向上下马时,人们只睹他脸上含没浅笑,殊不知他心田在滴血。

今后他发愤图强,坐志报复,而终极杀失落吴王妇差,成绩了本人的霸业。

为王者,以是有怯气重新开端;为王者,以是有胆略为敌寇前马;为王者,以是有疑想甜熬万般屈辱;为王者,以是有威疑使全国回口。

十年忍无可忍,十年发愤图强,末能傲坐于六合之间,成一番霸业。

疑想是史泰龙挺过1850次回绝,疑想是越王勾践十年忍无可忍,疑想借苏武牧羊的奸洁刚烈,疑想是卫青里背年夜漠的旗子猎猎,疑想是岳飞拔剑戟天,俯地少啸,壮怀剧烈,疑想是郑战高西洋的浪花飘动,大志勃勃。

淡淡乌烟遮没有住前止的路线,尔辈定会用坚决的疑想,没有畏困难走过那段路。

劣等的口,没必要富丽,但必需脆固。

附件附件附件。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本报讯(记者黄琪宋兰兰刘睿彻通讯员艾建红关虹)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山顶上的风景”到底难不难?昨晚,一项有1.3万余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认为难的比例占43.1%。

调查显示,这也是最近5年,湖北高考作文最容易下笔的一年。

中学名师昨晚分析,题目虽容易上手,但想要有较高的立意起点也不那么容易。

截至昨晚10时许,新浪网针对今年湖北高考作文的调查,吸引了1.3万余名网友的参与。

其中,给湖北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点赞的比例达到了56.9%。

根据新浪网的调查显示,这也是最近5年来,湖北高考作文题目获得好评比例最高的一年。

调查同时显示,在今年全国及地方命题的18个高考作文题目中,湖北卷作文的难度排名全国第十。

昨日马房山中学考点,记者随机询问了8名考生,均表示作文题不算难。

男生小李说,材料比去年的题目“上善若水任方圆“好理解。

艺术生小张同学说,平时训练的给材料作文有类似话题。

在武汉市第三中学考点,记者随机采访了4名考生,他们均觉得,看到作文材料有话可说,感到比较轻松。

武昌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任良分析,2014年的作文题比较好上手,想要有较高的立意起点不容易。

写作可以不限于某一个角度,可以从登山者的角度来写,也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提升,如《心随境转,相由心生》,《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在于内心的淡定和从容》;还可以写出哲学意味,如《你欣赏不欣赏,风景都在那里》,《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

武汉六中语文教研组长黄德灿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是一道寓意型材料作文题,欣赏风景只是表面的内容,其中的寓意才是深层次的含义,否则还不算是真正的理解。

2014湖北高考作文 (2)

2014湖北高考作文 (2)

2014湖北高考作文前言2014年,湖北省举行了一次重要的高考,数十万名学子投身于这场关乎自己未来的考试中。

高考作文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这场考试中,学生们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也体现了自己的独特思考和价值观。

题目解析题目:人生的选择,我们是否需要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这个题目涉及到人生的选择、初心和坚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对于这个题目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人生的选择人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面临各种选择,有的是小到选择吃什么早餐,有的是大到选择要从事的职业。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自己做出的选择构成的,这些选择决定了我们的道路和结果。

有人认为,人生的选择应该随时根据情况做出调整,没有必要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不应该固执地坚持某种初心,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

然而,也有人认为,坚持自己的初心是非常重要的。

初心是我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最初的想法和信念,它反映了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和追求。

坚持自己的初心能够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让我们能够专注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初心的重要性初心是我们人生中最初的动力和动机,它激发了我们对于某种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坚持自己的初心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加坚定和勇敢,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和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有时我们可能会迷失方向,不知道应该怎样前进。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初心,它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重新思考和决策。

此外,坚持自己的初心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走偏,避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左右。

当我们面临各种选择和诱惑时,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初心来作出决策,避免迷失自己的方向。

例子分析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他的初心是要揭示宇宙的奥秘和推动人类科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点评】
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些遵循的原则,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显然,这个作文题紧扣了这个原则,是一个关于“人生问题”的命题。

相同的景点,对于不同游者,各有看法,各有取舍。

由此推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立场观点的不同,对事物会有绝然不同的取舍与看法。

就试题与考生的贴近度而言,该试题做到了易而不俗,新而不涩。

易,就是要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与认知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活可说,有事可写,不能逼着学生在空中楼阁里面闭门造车;不俗,就是要不落俗套,不老生常谈。

新而不涩,就是试题新颖又不至于艰涩,考生浏览过后,顿时产生新鲜感与润滑感。

此外,该试题意境优雅,文字优美,阅读了试题文字,会让考生产生审美兴趣,美感由此而生。

我一直认为,考试——尤其是语文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是一种审美体验。

当然,严格地讲,文题亦有些许瑕疵。

比如,1.根据语言习惯“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不如“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顺畅。

2.第二段“问下山的人”前面应该加上主语“游客”。

因为,前一句的主语是“这里”(山腰),不能承前省略主语。

须知,高考试卷的文字表述,是要极其规范严谨的。

【试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早就打破了“旧材料”作文,立意上单一的束缚,在立意与角度方面解读为:“没有最佳立意,只有最佳角度。

”要想在选取角度上得较高的发展等级分,就要做到“角度新颖”。

此外,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分析清楚材料中的“要素”与“关系”。

这则材料包含的要素有:“下山的人”、上山游客、风景、路途(山下、山腰、山顶)。

而风景这个要素有一个由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渐进关系;路途这个要素有一个远与近,难与易的关系。

弄清了材料的要素与关系,角度也就来了:
1.从“下山的人”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不同的人对事物不同的观点与态度”;
2.从上山游客的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不断攀登,才能到达峰顶”等;
3.从风景的要素,还可以写“无限风光在‘顶’峰”;
…………
上面这些,属于一般角度,因为大多数考生都会选取这些角度来立意为文。

我们能不能放开思路,从分析要素的关系与要素的比喻义、象征义入手,另辟蹊径,探微入幽,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呢:
1.人生的境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是小景,——人生的最初境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是中景——人生的第二境界;“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是大景——人生的至高境界。

2. 我们还可以和王国维“治学的三种境界”相对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3.学习亦如登山:“云海茫茫,群山隐约”的壮丽景色,只有不断攀登,直达“山顶”才能领略得到。

4.“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还可写“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话题,化用毛泽东同志的名句“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吃一吃梨子”,你要领略“云海茫茫,群山隐约”的壮丽景色,就要亲自登上山顶看一看。

…………
【优秀作文】
1.心旅
人生如旅程,而心为旅者。

在这并不一帆风顺的旅程中,逆境、失意常常阻挡着旅者的步伐。

除开要克服这重重困难的考验,旅者还必须在每处绮丽风景旁作出抉择,在每个分岔路口前作出抉择。

是流连驻足还是大步向前,是轻舟孤帆还是崎岖山径?如此看来,旅者莫约是很难抵达终点。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有泪可落,却不觉得悲凉。


的确,我们的心因对目的地不够执着。

但若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坚定了自己的内心,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

熬过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你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
盼新春。

“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不够诚恳的心,不能打动别人,更无法抵达旅程的终点。

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初生的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终会拥抱蓝天。

在这心之旅程上,我们会遇见迷惑,担忧未来。

但同样重要的是坦然面对脚下的路,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条坚强的轨迹。

蝴蝶破蛹而出时的悸动,充斥着对世界的无尽的期待;嫩芽破英而出时的颤动,满怀着对尘世的无限思念;种子萌发时的疤痕,寄寓着无限的生之希望。

人生艰辛无尽,越千山万水之后,总会留下伤口。

伤口孕育着生机,充斥着希望。

当我们破蛹而出化茧成蝶时,回首来时的路,那伤口处会开出一朵朵绝美的花,深解进心脏,成为心室壁上美好的花纹。

人生如旅程,而心为旅者。

我在路上——
由“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到“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再到“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渐涉苦途,渐达高处,渐入佳境。

【点评】作者将游者的旅途比着“人生的旅途”,角度新颖,立意不凡。

“心为旅者”,作何解读?在“绮丽风景旁”,在“分岔路口前”你要“做出抉择”,心,不能被别人的价值判断所左右;且要“精诚之至”,“不精不诚”就“无法抵达旅程的终点。

”文章紧扣材料,议论精辟。

文章文采斐然,用词精当,多种修辞技巧的运用,语言闪现亮点。

结尾处,点化材料,深化主题,余音袅袅,意味无穷。

2.做你所想,爱你所爱
若你喜欢溪流,就该登上山顶看汩汩的泉水从脚边流淌出生命的宇宙;若你喜欢大海,就该借着浪板踏在浪尖上飞翔吟唱;若你喜欢冰原,就该踏上棱镜样的湖面看天陆一色白雪茫茫。

人生应当清澈明朗,做你愿意做的事,爱你愿意爱的人。

安妮宝贝评价写作,她说写作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无需奢求更多的理解。

所以她只写她喜欢的故事。

她的文字桀骜不驯满是争议,她也还是写。

早期写点愤世嫉俗,后期写点安然静默。

有读者说这篇很好,下次也写这样的文章吧;有读者说你的想法太极端了,必须停止。

这与她何干?她想上山顶看云海茫茫,为什么要流连于流水潺潺?她想站上塔尖看群山隐约,为什么要随着你去看古木参天?
有位摄影爱好者总能拍出绮丽的风景,他的朋友非常羡慕他,想随他一起去旅行。

他答应了,两人一起上庐山。

才在山脚,他提议走小路,所谓小路不过就是脚踏出来的细条裸露地面,他朋友犹豫了,推推拖拖觉得危险。

导游也附和说小路太危险,不如随我去见景区的大瀑布。

他朋友最终没有听他的,她只身一人进入山林,后来他照出了凛冽的断崖和飞泻的瀑布。

这是他朋友一辈子也见不到的美景。

做你所想,爱你所爱。

人生应当有这样的自由。

你想表达的文字难道要因为有人不喜欢所以放弃吗?你想看见的美景难道要因为有更轻松的去处而满足于当下吗?你想成为的人难道要因为有人告诉你这样的人并不稀奇而转去改变信念吗?想看繁星满空的时候看一轮明月就可以了吗?想看波涛汹涌的时候看清流婉转就可以了吗?想看“大漠孤烟直”的时候看“日出江花红胜火”就可以了吗?想站上金色大厅拉小提琴的时候听听音乐会就可以了吗?
留在原地是一种方案,继续前行也是一种方案。

兴许留在原地也同样美丽得令人安心,但是人应当有这种追求,不去管他人的喜好,去山顶上看看开阔的山野和云彩。

喜欢什么就去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就努力去追求什么。

若你喜欢传统就学诗词歌赋道德伦理,若你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就去思考进取探索追求。

做你所想,爱你所爱。

【点评】“她想上山顶看云海茫茫,为什么要流连于流水潺潺?她想站上塔尖看群山隐约,为什么要随着你去看古木参天?”“留在原地是一种方案,继续前行也是一种方案。

”作者在立意上,反弹琵琶,却合情合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旅途的“山顶”的,在山下欣赏你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何尝不是一种自由,一种洒脱?登山赏景的道理悟出了人生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