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第一章语素、词、短语、句子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

章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附】线条性: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而导致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个发出,无人可于同一时间位置说出两个声音。
即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出现。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无必然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偶然的。
2、现代汉语:从狭义而言,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从广义而言,现代汉语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狭义的现代汉语,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即俗称的地方话,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人民的语言,并不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
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5、现代汉语规范化:即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以此清除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分歧。
6、文学语言:指经加工、规范所得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包括文艺作品语言、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著作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7、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指由于性别、年龄、地位、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
二、简答题;1、现代汉语特点?【可分述或将之与印欧语言对比,自行诠释】(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语调变化,具有音乐性,具体如下:Ⅰ没有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不存在两个或以上辅音相连的情况,音节界限分明;Ⅱ元音占优势;音节必有元音,可仅由一个元音构成音节,乐音比例较大;Ⅲ有声调;音节均有声调,使得音节间界限分明而富于变化,有区别意义作用;Ⅳ声母与韵母内部系统性较强;即声母与韵母间配合规律规范严谨;(2)词汇方面:Ⅰ语音多为单音节,词形较短;有时一个语素即一个汉字,存在大量单音词;Ⅱ双音节占优势;汉语词汇有双音节化趋势,旧的单音节被双音节大量代替;Ⅲ新词构成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即“实语素+实语素”构词法,少有派生法构成;Ⅳ对于吸收的外来词多为音译兼意译,或以汉语语素对译,直接音译较少;Ⅴ成语多为四音节结构;Ⅵ存在大量表示同一事物/现象的同义词,且音节数量不定,可见汉语词汇形式的伸缩性;(3)语法方面:Ⅰ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如我们理解(主谓结构)--理解我们(述宾结构)改变了语法结构关系;又如猫抓老鼠—老鼠捉猫,则改变了语法意义;真正语法上的语序变化应为词语的次序改变使语法结构关系及语义随之变化,如:二十岁才结婚—结婚才二十岁;Ⅱ主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①有些结构有无虚词会导致结构和语义发生很大变化,如爸爸妈妈(联合结构)--爸爸的妈妈(偏正结构);②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虽语法结构关系未有改变,但语义变化,如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一指特定学校,一指北京所有大学;③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会导致语用意义的变化,如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虽都为偏正结构、修饰关系,表意相同,但前者强调“属性”,后者强调“分类”,指中国而非其他国家的文化;Ⅲ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都存在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地震—地面震动—地面震动了)Ⅳ词类与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汉语词汇同一词可充当多种成分,好-a/v;Ⅴ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汉语中名词与数词结合需要加入量词,且随着对象不同而变化量词,如一头牛、一棵树;语气词的变法则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2、与古代汉语对比,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语音系统简化;①浊塞音、浊塞擦音、清鼻音声母消失;②复辅音声母消失;③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成为调类;(2)词汇方面:①新词大量产生;②词的双音节化倾向明显;③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词缀附加法构成的合成词增多;④大批印欧词语和日语汉字进入汉语词汇系统;(3)语法方面:①增加大量量词;②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兼类词较多;③古汉中语言省略现象较常见,现代汉语则少见;④古汉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常有宾语前置现象,现汉几无;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1)共同语是通行于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方言则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即规范的共同语是方言的高级形式;(2)共同汉与方言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吸收的关系;Ⅰ共同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而形成,形成后又渗透到各方言中,制约方言的传播与发展;Ⅱ方言的表达形式影响共同语的发展,共同语需吸收方言中有利成分以促进自身发展;4、如何理解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答: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形象而言即一个装置,其最主要特点是分层。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介

一、名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名词性成分并列) 2、定中结构的偏正短语 3、同位短语 4、方位短语 5、数量短语(用名量词) 6、“的”字短语 7、“所”字短语
40
二、动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动词性成分并列) 2、状中(动词)结构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4、动补短语 5、连动短语 6、兼语短语
16
7、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你怎么老哭? 8、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我今天又白跑了。 9、你再说,我和你急。 我和你都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10、班级制度怎能因为你而改变? 因为他不想在这件事上再纠缠,风波 于是平息了。
17
第二讲
短语的类别
18
Ⅰ 短语的结构类别
19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多 种: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 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 短语/连动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数 量短语/助词短语/固定短语等等。
45
9.赠送学校一辆小汽车 动宾短语 10.命令部队立刻出发 11.请他作报告 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 动宾短语 连动短语 动宾/偏正
46
12.希望他作报告
13.听清楚再回答 14.咬死了猎人的狗
第三讲
句子的语法成分 和 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
47
单句的语法成分
48
• 1、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 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 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 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 2、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 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是: •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 语〉(定语)宾语。
• 六、中(动、形)补短语 • 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 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动词、形容 词是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叫作 补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是补充 关系,有些补语前头用结构助词“得”, 这个“得”就是补语的标志;有些补语 则不能用“得”。
现代汉语复习题及答案(学生版)

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4、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6、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7、现代汉语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 1 )没有复辅音( 2 )元音占优势( 3 )有声调。
8、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语,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C )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2、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 D )A、轻声、儿化B、简缩C、附加词D、词根复合法3、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D )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4、现代汉语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B )A、单音节词B、双音节词C、三音节词D、多音节词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 用“×”表示正确或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
(×)2、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3、粤方言并不等于广东话。
( √ )4、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修辞学[1]
![修辞学[1]](https://img.taocdn.com/s3/m/4f56eed576eeaeaad1f330b4.png)
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分为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主要作用是构词。
(花儿为两个语素)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分为单纯词、合成词。
词的独立运用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能单独回答问题,即单说。
(实词)2.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3.将能单说的部分踢开,将能单独与充当句子成分的踢开,剩下的总分也是词。
(虚词)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起来的,没有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小句:即句子。
指最小的,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的,有一定的证据语调的语法单位。
(一般语素不加语气构成句子,而以词+语气构成句子。
)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
句群: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语法单位。
句子语气:指句子所带有的某种语气,属超音质成分。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专家语法系统——与教学语法系统相比,专家语法系统往往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语法实体分类:单位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非单位语法实体—句子语气基础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静太实体。
—其中:词、短语—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致句语法单位表述语法实体—小句、复句、句群—动态实体可切分语法实体—短语、小句、复句、句群不可切分语法实体—语素、词、句子语气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语法,指语言中语素、词、短语的结构规则。
汉语语法,指汉语各类各级语法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构成—从大往小;组合—从小到大汉语语法系统的两个定义:1.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即客户存在的语法系统。
2.汉语语法学系统,即对客观语法系统的主观研究和描写。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如下:套用期马建忠(马相伯)—《马氏文通》—文言文研究—1898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白话文研究—1924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引发期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1942~194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探求期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系统,指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评议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以传统语法和现代应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p、tʻ、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ʐ] ×. [z]□[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ɕɤɛ](血)中的[ɛ]是×. 起音√. 领音×. 收音□[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ɕin55kʻu214](辛苦)快读是[ɕiŋ 55kʻ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ən214pi214]快读是[fə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三章文字“文字”思考和练习一三、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
表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的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表意文字是用数目众多的表意符号表示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或词,而不是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
汉字用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 (字)来表示汉语的语素,从而代表了汉语语素的声音,而不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汉语的音位或音节,所以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法讲义》读书笔记第⼀章语法单位【主要内容】⼀、语素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的基本符号是语素。
语素可以定义为:最⼩的有意义的语⾔成分。
汉语的语素绝⼤部分都是单⾳节的。
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齐”等多⾳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由语素与粘着语素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的开头出现。
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
⾃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汉字和语素并不是⼀⼀对应的,有的时候,⼀个汉字代表⼏个不同的语素,例如:(⾳)乐≠(快)乐(开)会≠(不)会盘(⼦)≠盘(货)有的时候,同⼀个语素⽤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例如:吧=罢算=祘脉=脈此外,有的汉字本⾝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
有的汉字本⾝虽有意义,但是在多⾳节单纯词⾥,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的“马”和“达”,“沙发”⾥的“沙”和“发”。
⼆、词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
⽐语素⾼⼀级的单位是词。
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成句,也可以是句⼦的⼀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1、句⼦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21
• ①石头、木头、劲头。词的意义主要由词 根“石、木、劲”等表示,“头”没有意义或 意义模糊。
• ②在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语素后加 上“头”,构成表名物的词:想头、盼头、 甜头、苦头。这些词中的“头”有帮助前面 的词根构成名词的语法作用。
h
22
•化
• 在下列词中是词根:
h
10
• 3、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 (1)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 • (2)同一个汉字表示两个以上的语素 • 快乐——音乐 开会——会英语 • (3)两个以上的汉字表示一个语素 • 莫斯科、卢布、奥林匹克
h
11
• 三、词的问题 • 1、构词法:指语素与语素组合成词时的结
构方式。
• (1)复合法 • (2)派生法 • 要注意类词缀的用法。
• 化装、化妆、化名、变化、融化、消化、 坐化、化学、化肥、化身、化缘。
• 在下列词中是后缀:
• 现代化、合作化、电气化、机械化、革 命化、规范化、美化、绿化、数字化。 “化”加在表示事物名称或性质状态的语 素之后,是构成动词的标志。
h
23
• (3)类派生法
• 常见的类词缀:
• 者、家、员、手、师、迷、族、界、 热、度、鬼。
•
蔬菜
豆类
• 叶菜类
其他 黄豆 豌豆 青豆
• 荠菜 菠菜 苋菜 油菜……
h
6
• 很多的偏义词也只能单项替换。例如:
• 国家 国家 国家
•
?家 国际
•
?家 国内
窗户 窗户 窗户 ?户 窗台 ?户 窗框
h
7
• 有些外来词也只能单项替换。例如:
• 卡车 卡车 卡车 啤酒 啤酒 啤酒
•
火车 卡?
白酒 啤?
• 瓜子(子:种子)、莲子、分子、原子、 电子、子弹、子女、子孙。“子”是实语 素,都有实在的意义,不读轻声。
• 在下列词中是后缀:
• 路子、椅子、垫子、乱子、傻子。这些 词中的“子”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有标志 名词的功能,都读轻声。
h
18
•儿
• 在下列词中是词根:
• 孤儿、儿童(儿:幼儿),健儿、男儿 (儿:年轻人)。这些词中的“儿”有实 在的意义,是一个独立的音节ér。
第一章 语素、词、短语、句子
• 教学重点: • 1、掌握语素的确认 • 2、构词法、构形法和造词法 • 3、词和短语的界限 • 4、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和辨认
h
1
• 一、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 语素、词、短语、句子 • 二、语素问题 • 1、语素和词素
• 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 分必得后于词的划分,而汉语的词的划分 是问题最多的。例如:
h
12
• 词根和词缀的辨析 • 下面举例说明“老、第、初、子、儿、头、
然、化”。
•老
• 在下列词中是词根:
• 老式(老:旧)、老人(老:年岁大)、 老大爷(老:年岁大)长老、阔老。
h
13
• 在下列词中是前缀:
• 老师、老鹰、老虎、老鼠。“老”没有意义 或意义模糊,这些词的意义主要由词根“师、 鹰、虎、鼠”表示。
h
14
• 老大、老二、老三,“老”表示排行。
• 老王、老张,“老”加在姓前,表示亲切 的称呼,一般是对年长者,对方比说话 人岁数大。
• “老”的附加意义比较复杂:“老师”有尊 敬意味,“老乡”有亲昵意味,“老外”有 亲切随意之感。
h
15
•第
• 在下列词中是词根: • “及第、落第”中,“第”:科第。 • “府第、宅第”中,第:大宅子。 • 在下列词中是前缀:
• 其中“蝶、蟾”在“粉蝶、蟾宫”中是代 称与原称的关系。比较
• 俄罗斯 俄联邦 俄罗斯联邦
h
4
• 剩余成分:
• 汉语中还有一些词也只能单项替换。如: 豇豆、豌豆、苹果、荠菜、荞麦等。
• 豇豆 豇豆 豇豆 荠菜 荠菜 荠菜
•
青豆 豇?
油菜 荠?
•
蚕豆 豇?
榨菜 荠?
•
扁豆 豇?
花菜 荠?
h
5
• 从语义场来看:
• VIP WTO CEO HSK CD • VIP (very important person) • HSK(hanyu shuipin kaoshi) • (3)半字母词,字母分析为一个语素,汉
字一般分析为一个。例如: • X光 B超 K粉 卡拉OK (汉字一个语素)
h
9
• (4)音义混译词按汉语分析。例如: • 黑客(hacker)基因(gene) • 蹦极(bungie)媒体(media) • 扑热息痛(paracetamol) • (5)意义对译词按汉语分析。例如: • 绿卡(green card) • 华尔街(wall street) • 冰激凌(ice cream)
h
19
• 在下列词中是后缀。
• 这是唯一的非音节性后缀(不独立成音 节),有标志名词的功能。如附带表示小 的意义:帽儿、壳儿、眼儿(小窟窿); 用在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词根后, 构成名词,如:盖儿、亮儿、尖儿。
h
20
•头
• 在下列词中是词根,不读轻声:
• 光头(头:脑袋)、头痛(头:脑袋)、 船头(头:物体的前端)、山头(头: 物体的顶端)、头子(头:领头的)、 头等(头:次序居先的)。
• 第一、第二、第十、第二十。第:加在 数字前面,表示次第,是现代汉语序数 的标志。
h
16
•初
• 在下列词中是词根:
• 初版、初夏、初稿、初级、初恋、初审、 初试。
• 在下列词中是前缀: • 初一、初二、初十。在数词“一……十”
前,表示时间方面的次序,构成时间名 词。
h
17
•子
• 在下列词中是词根:
• 其中的“卡、啤”也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 尽管这些成分没有自身的语素意义,但它 们都其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可以说它们
的意义是“区别意义”,“区别意义”就 是这些语素的意义。
• 它们有语音形式,有意义,而且是最小的, 自然是语素。
h
8
• 关于外来词的语素问题: • (1)全音译词是一个语素。例如: • 逻辑、幽默、沙发、华盛顿 • (2)全字母词是一个语素。例如:
• 墙上有一幅挂图。 • 信纸用的是白纸。
h
2
• 2、语素的辨认 • 同形替代法: • (1)用已知语素替代未知语素; • (2)双向替代; • (3)替代成分必须意义基本一致。
h
3
• 关于剩余音节和剩余成分
• 剩余音节:
• 蝴蝶 蝴蝶 蝴蝶 蟾蜍 蟾蜍 蟾蜍
•
粉蝶 蝴?
?蜍 蟾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彩蝶 蝴?
?蜍 蟾酥
h
24
• 2、造词法
• 造词法指词的表义的方法。它对造成一个 词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手段作分析,说明 词所形成的原由和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