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棘球蚴病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转移途径 泡球蚴类似恶性肿瘤,可从肝脏转移或扩张至其 他器官:
(1)浸润性扩张: 泡球蚴在肝内缓慢地无限制生长,可波及肝门,向上侵犯膈 肌,破入胸腔,或向后侵犯下腔静脉。 (2)血运播散: 泡球蚴增生芽部分脱落后,经门静脉分支在肝实质内扩散, 形成多发性结节,若侵入肝静脉分支,则随体循环血流播散至 远处器官,其中以肺与脑居多。
2019/8/21
8
流行病学
在自然界存在狐或野狗鼠间野生生活循环,故本病也是一种自 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的疾病。
3.人群易感性 男女比率不一,一般男多于女,但也有女多于 男(甘肃彰县)。发病时患者平均年龄不一。国外以老年者为多。 四川甘孜州为40岁左右职业以农牧民为多。少数民族如藏族、 彝族等较汉族患者为多。
2019/8/21
10
病因
(1)泡球蚴: 呈球形,为聚集成群的小囊泡,大小形状不一。囊壁分为内 层的生发膜与外层的匀质层,生发膜富含细胞,增生活跃,产 生胚芽与原头节。匀质层内无细胞,不含角蛋白,故与细粒棘 球蚴角皮层不同。囊腔内含黏稠胶质样液体,并有许多原头节。 但人是其非适宜宿主,故泡球蚴囊腔内通常不含原头节。 (2)虫卵: 圆形或略呈椭圆形,黄色,胚膜呈放射状条纹,内含六钩蚴, 与其他绦虫卵不易鉴别。 2.生活史 本虫在自然界以狐、野狗、狼等为终宿主,被其捕 食的啮齿动物如田鼠等为中间宿主。
纤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并 常有异物巨细胞等,形成泡球蚴结节。
1.增殖方式 泡球蚴以外殖性芽生繁殖为主,母囊的生发膜通 过匀质层向外突出,芽生增生,产生新囊泡,即子囊泡与孙囊 泡等无限制地增生,破坏肝实质。
2019/8/21
14
发病机制
囊泡也可向囊腔内增生,呈棘状突出,延伸至囊泡对壁,形成 隔膜性增生。
2019/8/21
6
流行病学
地理分布遍及北美、欧、亚三大洲的北半球高纬度的寒冷地 区或冻土地带,包括北美阿拉斯加,日本北海道,俄罗斯西伯 利亚,欧洲的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土耳其、希腊、保 加利亚、波兰等,以及中东的伊拉克、伊朗等地中海沿岸各国。 国内分布:
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以及西南的四川甘孜藏族自 治州与西藏等。其中四川石渠县、宁夏西吉县与甘肃彰县为本 病高发流行区。
2019/8/21
13
发病机制
虫体中央常因缺血坏死,崩解液化,形成空腔。腔壁高低不平, 犹如钟乳岩或熔岩状,腔径大小不一,单凭肉眼观察,不易与 肝癌鉴别。
显微镜下,在泡球蚴组织中可见无数密集小囊泡,大小形状 不一。在人体病理标本中可见囊泡由生发膜与匀质层组成,但 囊腔中原头节罕见。虫体周围有肉芽肿反应:
(1)单纯肝肿大型: 临床症状视病变部位与大小而异。肝右叶顶部为好发部位, 肝脏背后内侧向上肿大,抬高膈肌,有时肝脏肋下未能扪及。 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病变位于肝左叶者,病种早期即出现 上腹肿块,易于发现。
2019/8/21
15
发病机制
肺转移率约为20%,为双侧性,以右下肺为多。脑转移约占5%。 (3)淋巴转移: 至肝门与腹膜后淋巴结。
2019/8/21
16
临床表现
潜伏期很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多房棘球蚴 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早期无临床症状,仅在肝脏B 型超声波普查时发现。
1.肝多房棘球蚴病 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或(与)肿 块。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2019/8/21
9
病因
1.形态 多房棘球绦虫较细粒棘球绦虫略小。成虫长1.3~ 3.0mm,宽0.28~0.51mm。节片有四五个。头节有吸盘四个。 顶突上有两圈小钩,共13~34个,大小不一。卵巢分2叶,位 于节片后半中部。子宫弯曲,末端膨大为袋状,或球形,不分 侧支,与细粒棘球绦虫妊娠节片内子宫有12~15分支不同,孕 节子宫无侧囊,内含虫卵,平均为300个。成熟节片中睾丸数 26~36个,较细粒棘球绦虫的睾丸数(45~65个)少。生殖孔均 在中横线前的侧缘,多为不规则交错开口,也可见一侧性开口。
2019/8/21
3
类别
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棘球蚴病
2019/8/21
4
ICD号
B67.7
2019/8/21
5
概述
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 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 (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 hydatidosis)。从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 泡型与囊型包虫病均有显著不同。
多房棘球蚴病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2019/8/21
1
英文名称
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
2019/8/21
2
别名
AE;alveolar echinococcosis;alveolar hydatid disease; multilocular hydatidesis;多房性包虫病;泡球蚴病;泡型包虫 病;泡状棘球蚴病
1.传染源 视各流行区的终宿主而异。
2019/8Fra Baidu bibliotek21
7
流行病学
在北美阿拉斯加、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我国宁夏,以红狐为主; 四川甘孜州主要是野狗,其感染率高达24.4%。
2.传播途径 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感染方式: (1)直接感染: 通过接触狐或野狗,或剥狐的皮毛,摄入虫卵而感染。狩猎 人员易受感染。 (2)间接感染: 虫卵污染土壤、植物、蔬菜、水源等,人通过以上媒介,误 食后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很强,不易被 杀死。狐、野狗、狼、猫等则因捕食鼠类而感染。
2019/8/21
11
病因
2019/8/21
12
发病机制
本病原发病位于肝脏,可通过血运等途径播散至肺、脑等器 官产生继发性或转移性病变。肝脏的病理变化可分为巨块型、 结节型与混合型,以前者为主。巨块型病变呈浅黄色或灰白色, 表面不平。可见许多密集的小囊泡,质硬,无包膜,与周围肝 组织界限不清。切面常可见中央坏死,呈虫蛀状,内有空腔。 虫体内有钙化灶,故刀切时有砂粒样感。泡球蚴由无数小囊泡 组成,囊泡间有大量纤维组织间隔,酷似蜂窝状。囊腔内含黏 稠胶状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