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矿产勘察实施方案

矿产勘察实施方案一、前言矿产勘察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勘探、评价、验收等活动,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规范矿产勘察工作,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二、勘察范围根据矿产资源的性质和地质条件,确定矿产勘察的范围和区域,包括矿区、矿山、矿床等相关地质构造和地质体。
在勘察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确保勘察工作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三、勘察内容1. 地质勘察:对矿产资源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体、地质构造特征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地质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构造、矿床特征等。
2. 矿产资源调查:对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品位、分布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价,确保对矿产资源的全面了解。
3. 环境影响评价:对矿产勘察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治理建议。
4. 社会影响评价:对矿产勘察可能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社会稳定措施和社会保障建议。
四、勘察方法1. 野外地质调查:采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方法,对矿产资源所在地区进行详细的野外勘察。
2. 试验勘探:采用钻探、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试验,获取可靠的数据。
3. 环境和社会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方法,对矿产勘察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详细调查。
五、勘察报告根据勘察结果,编制矿产勘察报告,包括地质勘察报告、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等内容,对勘察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六、勘察总结根据勘察结果和经验教训,对矿产勘察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完善措施,为后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七、结束语矿产勘察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规范地开展矿产勘察工作,才能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编写大纲

附件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编写大纲一、概述(一)矿产资源概况(概略介绍区内已探明矿产资源种类、规模、资源储量。
附《主要矿区资源储量一览表》。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本情况(简述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探矿权设置现状,包括勘查矿种和勘查阶段;采矿权设置现状,包括开采矿种、规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三个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①上一轮整合工作完成情况及效果分析,找出存在的差距及新一轮整合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②未列入上一轮整合范围的矿区和矿山,在开发布局、矿山规模、资源利用水平、安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③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的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依据国土资发[2009]141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轮整合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来确定。
)三、目标任务(一)整合范围(在确定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范围时,一是要注意与上一轮整合实施方案的衔接;二是要将矿产资源勘查布局的合理性列为本次整合范围。
具体有以下四方面:①对列入上一轮整合范围但未完成整合任务的,应列入进一步推进整合的重点矿区,编制切实可行的整合实施方案,原则上应实行挂牌督办;②对上一轮整合不彻底或存在假整合,整合后矿山生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仍达不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及国土资发[2009]141号文件要求的矿区,应重新编制整合实施方案,确保整合工作落实到位;③对未纳入上一轮整合范围的矿山(矿区),要认真审查其矿山开发布局、生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情况,凡符合国土资源部等几部委国土资发[2009]141号文件规定的,都应纳入整合范围;④勘查开采布局明显不合理,重点成矿区带内已设探矿权影响整装勘查布局,“圈而不探”的勘查项目及不宜单独设置采矿权的勘查项目。
矿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

矿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一、调查目的矿产资源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旨在对目标区域内的矿产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为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目标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具体范围由地质勘查部门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
三、调查内容1. 地质调查:对目标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岩性、矿床类型等进行详细调查,绘制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等。
2. 矿产资源调查: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类矿产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矿床分布、储量、品质等情况。
3. 地球化学调查:对目标区域内的土壤、岩石、水体等进行采样分析,了解矿产资源的地球化学特征。
4. 遥感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体等,为矿产资源调查提供辅助数据。
5. 环境调查:对目标区域内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生态环境、水文地质等,评估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目标区域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样品,记录数据,绘制调查地图。
2. 实验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矿产资源的物理、化学特征数据。
3. 遥感解译: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解译,获取地表信息,辅助矿产资源调查。
4. 环境监测:设置环境监测点,对环境因素进行长期监测,评估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五、调查成果1. 地质报告:编制目标区域的地质调查报告,包括地质概况、岩性分布、构造特征等内容。
2. 矿产资源报告:编制目标区域的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包括矿床分布、储量、品质等内容。
3. 地球化学报告:编制目标区域的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包括土壤、岩石、水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4. 环境评估报告:编制目标区域的环境调查报告,评估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六、调查保障1.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矿产勘查实施方案提纲

矿产勘查实施方案提纲一、前言。
矿产勘查是指为了发现、评价和开发矿产资源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矿产勘查实施方案是指在矿产勘查工作中,为了达到预期的勘查目标,制定的一套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本文档旨在对矿产勘查实施方案进行提纲性的介绍和规划,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矿产勘查的目的和意义。
矿产勘查是为了发现新的矿产资源、评价已知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质、确定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以及提供开发建设的基础数据。
矿产勘查的意义在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的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应当在科学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确定勘查区域、勘查方法和勘查技术路线。
2.可行性原则,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应当具有可行性,考虑到勘查条件、勘查技术、勘查周期和勘查成本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
3.综合性原则,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应当综合考虑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地球化学、遥感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制定出综合性的勘查方案。
4.系统性原则,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应当具有系统性,包括勘查工作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评价等全过程。
四、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的编制内容。
1.勘查区域范围,明确勘查区域的范围和边界,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基本信息。
2.勘查目标和任务,明确勘查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发现新矿床、评价矿产资源、确定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等。
3.勘查方法和技术路线,确定勘查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勘查等。
4.勘查工作计划,制定勘查的工作计划,包括勘查的时间节点、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等。
5.勘查设备和人员,确定勘查所需的设备和人员,包括勘查仪器设备、勘查车辆、勘查人员等。
6.勘查成本和经费预算,预估勘查的成本和经费,包括设备购置、人员费用、勘查费用等。
五、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的执行和监督。
1.执行,严格按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勘查工作,确保勘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矿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

矿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矿产资源调查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调查和评价,以获取矿产资源的基本信息和规模,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目的1. 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类型和储量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2. 评价矿产资源的质量和开发利用价值,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 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调查内容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手段,对矿产资源所在地区进行勘探,了解地质构造、岩性、矿床类型等情况。
2. 矿产资源调查:对矿产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矿床分布、矿石品位、储量等情况的调查和评价。
3. 环境评价:对矿产资源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价,包括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等情况的评价。
4. 经济评价: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经济评价,包括成本、效益等情况的评价。
四、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通过实地勘察、采样等方式,获取矿产资源的基本信息。
2. 实验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矿石品位、矿床规模等数据。
3. 资料整理:对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取相关信息。
五、调查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案。
2. 野外调查:组织调查人员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
3. 实验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相关数据。
4. 资料整理:对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六、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包括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环境评价、经济评价等内容,对矿产资源的分布、类型、储量、质量、开发利用价值等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评价,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七、总结矿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实施和报告,以获取准确、可靠的调查数据,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试行稿)

《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试行稿)第一篇:《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试行稿)《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试行稿)前言1.1 目的任务详查工作的目的,任务来源,探矿权获得情况,详查工作勘查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预期成果等。
并说明所编制方案的用途(如探矿权延续、探矿权人更换、转让等)。
1.2 工作范围和经济地理概况说明工作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范围(包括勘查区拐点坐标)、面积、自然环境、交通、水、电条件、社会经济概况等。
1.3 申请登记范围是否处于自然保护区,军事禁区,有无名胜古迹,是否在禁止、限制开采矿产的区域等。
对勘查区的面积大小是否合理进行论述。
对勘查区内的无矿或成矿条件差,无进行一步工作价值的地段,应进行扣除,适当缩减勘查面积。
1.4 以往地质工作情况:详细说明详查范围内前人已经开展过的不同阶段的所有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已达到的工作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点叙述普查阶段的地质工作概况、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对照《普查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量)、取得的地质成果,并对普查工作质量做出评述。
说明是否完成了普查工作,达到了普查要求的工作程度。
对普查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本次工作有关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加以详细说明。
主要目的是介绍、论述详查工作的基础。
2 成矿地质背景2.1 区域地质背景:简述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
2.2 矿区地质特征:分述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矿产及与成矿相关的地质作用。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矿层)地质特征:3.1 矿体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范围和埋藏情况等。
3.2 矿石质量:矿石矿物成份、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石品级及其分布规律,矿石的主要有用组分、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
3.3 围岩及夹石特征:矿体(层)围岩及夹石类型、矿物成分、含矿性及围岩蚀变。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设计)编制大纲

附件3:之阳早格格创做矿产资材勘查真施规划(安排)体例大目本大目主要适用于申请探矿权新坐、延绝,变动(夸大勘查范畴、变动勘查矿种)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真施规划(安排)的体例.真施规划(安排)简直真量应根据《固体矿产天量勘查典型总则》及相映矿种的勘查典型战技能尺度体例.火气及天热矿产可参照本大目举止体例.一、绪止(一)基础情况探矿权申请人基础情况;勘查名目基础情况,包罗申请探矿权典型(新坐、延绝、变动)、区块位子(图幅号、拐面坐标)、里积、矿种、勘查年度(克日);勘查单位及天分情况等.(两)勘查脚法战任务(三)勘查区天理位子、接通及社会经济情景两、往常天量处事程度勘查区往常天量处事情况、处事程度、天量处事成果、矿产启采情况、存留的主要问题等.申请延绝、变动的名目,须简要介绍探矿权尾次创制此后天量处事表面,主要指天量勘查加进、完毕主要处事量、博得成果及存留问题等,沉面反映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的处事情况,包罗完毕主要处事量、天量勘查加进、成果及存留主要问题等.三、勘查区天量情况(一)天区天量成矿背景天区天层、构制、岩浆岩、蜕变岩、矿产等表面,以及天区物探、化探等天量处事成果.(两)勘查区天量特性勘查区内与成矿有闭的天层、构制、岩浆岩、蜕变效率、围岩蚀变、矿化特性、矿体特性、矿床启采技能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本能等情况,以及天球物理、天球化教特性.四、勘查处事安置(一)总体处事安置处事安置基根源基本则战技能门路,以及矿床勘查典型、工程安插准则战依据.(两)年度处事安插依据总体安置,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处事量及年度经费估算,沉面表述第一年度的处事安插.五、主要处事要领脚法及技能央供根据处事脚法任务央供,分别证明所采与各项处事要领脚法(丈量、天量丈量、槽探、坑探、钻探、物化探、采样战样品尝试、矿石加工技能本能考查、矿床启采技能条件钻研战概括评介等)的基础任务及处事量.简直的技能品量央供参照相映的勘查典型战技能尺度.六、经费估算经费估算的依据、尺度、估计要领.参照天量大考察估算尺度战体例要领,分离商场及名目天圆天区简直情况举止体例,精确各年度经费,附相映表格.七、预期成果预期勘查成果(矿产天、资材量、储量)及相映的勘查报告、图件、附表等.八、包管步伐(一)构制管制及人员组成单干(两)经费包管步伐(三)品量包管步伐(四)仄安包管步伐九、其余(一)附图与附表央供附图(或者插图):勘查区接通位子图、天区天量图、物化探非常十分图、勘查区天形天量图及工程安插图、主要勘探线剖里图(或者安排勘探线剖里图)等.附表(或者插表):处事量一览表、经费估算表等.(两)真施规划(安排)报收央供真施规划(安排)央供报收纸介量战电子文档.电子文档采与Word要领,A4幅里,附表采与Excel要领,附图用MapGis 或者ArcGis要领,图片用Tif或者Jpg要领.。
矿产资源勘查设计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勘查设计编写提纲第一章前言一、勘查目的任务:简述勘查目的、勘查投资人、勘查单位、任务来源、主要任务、具体要求、预期目的、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
二、勘查区位置、交通: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距县城的方位、直线距离、地理坐标极值范围、中心点地理坐标、勘查区内外交通条件。
附交通位置图。
三、勘查区自然地理、经济概况:地形地貌主要特征、气候概况、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以上内容与勘查区无关或关系不大者不写或少写)。
四、矿权设置情况:已设置矿权情况包括勘查证许可证号、探矿权(申请)人、勘查矿种、勘查单位;新设探矿权的,说明拟申请探矿权勘查区块编号、拐点坐标、面积;延续或变更探矿权的,说明延续或变更的情况(附区块图)。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情况一、以往区域矿产地质工作简况: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区域矿产,并对其成果作简要评述。
二、以往矿区地质工作:对前人已进行过的工作程度、已提交的地质勘查报告、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简要评述(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
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述。
三、探矿权延续项目:重点反映探矿权人在勘查期间主要实物工作量、投入情况,主要找矿成果及工作量。
应附有大比例尺成果图件。
四、以往科研工作情况:对涉及本次勘查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特别是对矿床预测的成果予以评述。
五、存在的问题分析: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详述,尤其是影响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工作质量问题、技术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评述。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主要通过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
一、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简述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重点阐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本大纲主要适用于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扩大勘查范围、变更勘查矿种)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的编制。
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相应矿种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
水气及地热矿产可参考本大纲进行编制。
一、绪言
(一)基本情况
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申请探矿权类型(新立、延续、变更)、区块位置(图幅号、拐点坐标)、面积、矿种、勘查年度(期限)、矿权历次转让情况;
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等。
(二)勘查目的和任务
(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工作程度、地质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申请延续、变更的项目,须简要介绍自首次登记(受让)探矿权以来地质工作概况,重点反映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质勘查投入、成果
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三、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概况,以及区域物探、化探等地质工作成果。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勘查区内与成矿有关(特别是与勘查主矿种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等情况,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四、勘查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矿床勘查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
涉及多矿种的,要进行综合勘查。
(二)年度工作安排
依据总体部署,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年度经费预算,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
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根据工作目的任务要求,分别说明所采用各项工作方法手段(测量、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物化探、采样和样品测试、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评价等)的基本任务及工作量。
具体的技术质量要求参照相应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
六、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的依据、标准、计算方法。
参照地质大调查预算标准和编制方法,结合市场及项目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明确各年度经费,附相应表格。
七、预期成果
预期勘查成果(矿产地、资源量、储量)及相应的勘查报告、图件、附表等。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
(二)经费保障措施
(三)质量保障措施
(四)安全保障措施
九、其它
(一)附图与附表要求
附图(或插图):勘查区交通位置图、区域地质图、物化探异常图、勘查区地形地质图及工程布置图、主要勘探线剖面图(或设计勘探线剖面图)等。
附表(或插表):工作量一览表、经费预算表等。
(二)报送要求
实施方案要求同时报送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电子文档采用Word格式,A4幅面;附表采用Excel格式,附图用MapGis或ArcGis格式,图片用Tif或Jp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