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模板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陈玲专业班级:通信0704指导教师:刘泉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论文)题目:表面肌电信号动作识别方法研究设计(论文)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和模式分类方法。
对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小波特征、参数模型等常用的肌电信号特征识别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肌电信号特征提取的一种新方法,即基于小波系数绝对值最大值和奇数位置上的AR模型参数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并且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向量的分类。
最后针对握拳,张手,上切,下切,上翻,下翻六种动作进行验证。
并设计一个图形用户(GUI)界面来对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到模式识别的整个过程进行仿真实验。
最后对肌电信号的消噪进行研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5篇以上(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
2. 完成开题报告。
3. 研究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的方法,在MATLAB中编程实现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特征提取的算法。
使用已有的肌电信号数据完成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并进行动作分类的验证。
4. 完成不少于15000字的论文的撰写并完成答辩的相关工作。
5. 在设计中完成不少于3张1~2#图纸的描绘。
6. 完成毕业设计周志。
7. 完成不低于5000汉字(20000英文印刷符)的教师指定的相关文献的英译汉翻译。
必读参考资料:[1] J. Kilby, H. Gholam Hosseini.Extracting Effective Features of SEMG Using ContinuousWavelet Transform.Proceedings of the 28th IEEE EMBS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2] P. Ravier, O. Buttelli, R. Jennane,P. Couratier. An EMG fractal indicator having differentsensitivities to changes in force and muscle fatigue during voluntary static musclecontractions.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2005,15(2),210-221.[3] 罗志增,杨广映.表面肌电信号的AR参数模型分析方法,传感技术学报, 2003,16(004),384-387.[4] 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0-9.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毕业设计任务书_詹斌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詹斌专业班级车辆0704班指导教师喻厚宇工作单位汽车工程学院设计(论文)题目:4×4微型电动轮车前悬架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分析微型电动轮车前悬架的结构型式(2)确定微型电动轮车前悬架的结构设计方案(3)确定前悬架的技术参数(4)前悬架的设计计算分析(5)确定前悬架的具体结构尺寸参数(6)绘制前悬架装配图和主要零部件图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图纸必须包含装配图和零件图,总制图量折合不少于2.5张0#图纸(电气信息类设计不少于3张1~2#图纸),其中机绘图纸量折合不少于1张0#图纸,且机绘图中三维图(需转为二维图)纸不得少于0.5张0#图纸量,所有图纸内容不得重复;(2)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万字;(3)毕业设计文献检索不少于10篇,其中2篇外文,文献检索每篇不少于200字;(4)开题报告不少于1400字;(5)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不少于2万印刷字符,译成中文不少于5000字;(6)毕业实习报告不少于2000字;(7)毕业设计周记每周记载与设计相关的内容不少于400字;(8)完成一定量的编程任务,应有源程序和调试计算结果(由指导教师安排);(9)将毕业设计相关内容(机绘图纸、毕业说明书、文献检索、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等)的所有电子文档集中刻录到一张光盘上。
必读参考资料:《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机械设计手册》、《汽车现代设计方法》、《汽车工程师手册》等参考书。
《汽车工程》、《汽车研究与开发》、《汽车技术》、《汽车电器》、《世界汽车》等期刊杂志。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_____________毕业设计参数: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IGBT特性研究及驱动缓冲电路设计——毕业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设计(论文)题目: IGBT特性研究及驱动、缓冲电路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了解和熟悉目前国内外IGBT产品现状和技术现状,分析IGBT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特性。
研究和设计多种IGBT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并对比分析。
针对具体一款IGBT FF600R06ME3设计其驱动电路及缓冲电路。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了解研究IGBT的目的以及意义,产品和技术的发展现状;2.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3.IGBT保护、缓冲电路的设计;4. 针对FF600R06ME3 IGBT设计其驱动电路,要求正向开通电压15V,反向截止电压-15V,工作频率≤20K,可驱动IGBT承受导通电流600A,耐压600V。
5.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不低于15000左右;6.完成外文文献翻译2万字符(其中汉字5000字)。
必读参考资料:[1] 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 周志敏.IGBT和IPM及其应用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 王飞军.IGBT关断特性分析及设计优化问题[D].浙江大学微电子与半导体系,1990.[4] 陈去非.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研究—静态、动态和终端模型及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1993.[5] 李岳生.IGBT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研究[D].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1994.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目录1.了解研究IGBT的目的以及意义,产品和技术的发展现状; (I)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1)引言 (1)课题研究意义 (2)研究现状 (3)1.3.1 产品现状 (3)1.3.2 技术现状 (4)主要研究内容 (5)2 IGBT工作原理及特性研究 (6)IGBT的定义 (6)IGB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2.2.1 IGBT的结构 (7)2.2.2 IGBT的工作原理 (7)IGBT工作特性 (9)2.3.1 静态特性 (9)2.3.2 动态特性 (10)2.3.3 IGBT的开通与关断 (11)3 IGBT驱动及缓冲 (12)IGBT驱动电路的选择 (12)门极驱动的要求及电路设计 (14)3.2.1 栅极驱动电压 (14)3.2.2 对电源的要求 (14)3.2.3 对驱动波形的要求 (15)3.2.4 对驱动功率的要求 (15)3.2.5 栅极电阻 (15)3.2.6 栅极布线要求 (15)3.2.7 隔离问题 (16)典型的门极驱动电路介绍 (16)3.3.1 脉冲变压器驱动电路 (16)3.3.2 光耦隔离驱动电路 (17)3.3.3 驱动模块构成的驱动电路 (17)大功率IGBT驱动保护电路的分类 (18)3.4.1 单一功能型 (19)3.4.2 多功能型 (19)3.4.3 全功能型 (21)大功率IGBT驱动保护电路的功能 (22)3.5.1 隔离功能 (23)3.5.2 死区隔离功能 (23)3.5.3 驱动功率的缓冲功能 (24)针对FF600R06ME3这款IGBT设计的驱动电路 (24)4 IGBT保护电路的设计 (26)IGBT栅极的保护 (26)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过压保护 (26)4.2.1 直流过电压 (27)4.2.2 浪涌电压的保护 (27)集电极电流过流保护 (28)过热保护 (29)5 全文总结及展望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摘要全文首先对IGBT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重点突出了IGBT 发展的路线,智能化、模块化成为IGBT发展热点。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经2012年第18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组织管理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学校、学院(部)、系(教研室、研究所)三级管理。
第二条教务处代表学校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体安排;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组织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检查、监督和总结;负责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审定和奖励。
第三条学院(部)负责本学院(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等各项工作:成立以主管教学院领导为组长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组织制定本学院(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和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对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组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小组,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成立学院(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和专业答辩委员会,负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审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与推荐;负责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归档等工作。
第四条系(教研室、研究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设计(论文)标准,拟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选配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组织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进程中的选题开题审查、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以及协助归档等。
第二章资格认定第五条教师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均必须经过资格审查。
第六条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原则上由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作风严谨、责任心强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系):××学院专业班级:××专业××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查阅不少于15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3篇,完成开题报告。
2、×××××××。
3、×××××××。
4、完成不少于5000汉字的英文文献翻译。
5、完成不少于12000字的论文。
必读参考资料: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 (1)1.2论文主要内容 (1)2 空气燃烧火焰空间的数值模拟 (2)2.1 数值模型 (2)2.2 ××× (3)参考文献 (4)致谢 (5)摘要本文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首先针对一日产650吨的空气燃烧的燃油浮法玻璃熔窑火焰空间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两种情况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对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学院(系):湖北理工学院专业班级:船舶机械工程学生姓名:罗必智指导教师:徐立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罗必智专业班级船舶机械工程指导教师徐立工作单位青山船厂起重车间设计(论文)题目: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研究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国内外能源危机现状分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意义;2、太阳能的特点分析;3、太阳能应用对船体结构的适应性分析;4、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关键技术分析;5、太阳能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阅读文献,论文中涉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2、毕业论文1本。
要求科学客观地反映论文撰写期间的全部工作和成果。
其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0字(专科生不少于15000字)。
要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正文(包括绪论)中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或论点时,均应按先后顺序,在所引用部分的字句最后右上角处用方括号标明数字编码。
3、工作进度要求相关文献查阅,包括著作、学术期刊、会议交流材料、网络资源等(第1-2周);整理论文提纲并提交指导教师检查讨论(第3周);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教师检查(第4-8周);论文整理、排版、装订成册(第9-10周)。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目录摘要 (1)1 绪论 (2)2 国内外能源危机现状分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意义 (3)2.1 建筑能耗简述 (3)2.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意义 (3)2.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前景 (5)3 太阳能的特点分析 (7)3.1 太阳能的定义 (7)3.2 太阳能特点 (7)3.3 太阳能发电原理 (7)3.4 现代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8)4 太阳能应用对船体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9)4.1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 (9)4.2太阳能动力系统在船舶上的可行性.................................................. .9 4.3实现太阳能动力船舶实船建造的方法及思想 (10)4.4光伏电池在船舶上的设计与布置 (10)5 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关键技术分析 (12)5.1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最需要研究的问题 (12)5.2分析太阳能电池板如何在船舶上吸收和储存更多的太阳能 (12)6 太阳能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6)参考文献 (20)致谢 (21)摘要本文是对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对其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分析了太阳能应用的意义,对太阳能特点及太阳能发电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参考一些现代太阳能应用技术后对太阳能应用对船体结构的适应性地以及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关键技术的分析,最后对太阳能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样本)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适用)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汇编2009年3月目录1、某单位办公楼设计2、南方某市的多层办公楼设计3、某酒店设计4、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一、某单位办公楼设计一、工程概况某单位的办公楼其平、剖面见图2-1-1及图2-1-2,(附后)自室外地面至屋面板顶面的总高度为25.4米,七层现浇框架结构,属多层房屋范畴。
各层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2-1-1,受力钢筋均为HRB400级。
二、设计依据及计算基本条件(一)、所依据的国家规范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二)、屋面板计算基本条件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2.设计使用年限50年,γ0=1.0;3.一类环境。
(三)、框架结构梁柱计算基本条件1.设计使用年限50年;2.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3.抗震设防烈度:7度;4.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5.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6.建筑场地类别:Ⅲ类;7.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8.建筑结构的阻尼比ζ=0.05;9.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3.3条及表6.1.2的规定,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内力调整及其他为三级.(四)、基础计算基本条件1.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00kPa;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粘性土层,且地面下15m深度范围内为不液化土层,地面下深度20m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 se=205m/s,覆盖层厚度超过50m。
三、毕业设计要求(1)、建筑施工图总平面图1∶1000;平面设计: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屋顶平面1∶100或1∶150;立面设计:正立面、侧立面1∶100或1∶150;剖面设计:1-2个剖面1∶100或1∶150;详图若干1∶100或1∶150;图纸目录、建筑设计说明书、门窗表。
毕业设计指导书-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指导书(适用:网络学院机械设计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机自专业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学生在学习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器控制》、《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所进行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基本目的是:1. 熟悉和掌握根据毕业设计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设计资料的方法和途径;2.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以及机电控制等各种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问题,掌握一般机械工程师所必需掌握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毕业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毕业实习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一)毕业实习1.毕业实习目的和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实践环节,结合毕业设计课题作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国内外与设计课题有关的技术现状,收集毕业设计有关信息和资料, 为毕业设计作准备.2.实习地点就近安排到各函授站的厂矿企业或机械研究所实习.如经济条件允许,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到外地实习.3.实习内容和要求1).学生到生产现场作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并收集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技术信息和资料.学生必须认真做好生产现场实习笔记;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与设计课题有关的设备的结构布局、外形尺寸、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形状与尺寸,以及设备的主要动力参数和运动参数,如:各电机的型号、功率及转速、主运动速度、进给速度等。
这些资料,对毕业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学生到图书馆收集有关毕业设计的图书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并做好读书笔记;3). 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自觉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厂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指导教师应联系安排厂方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认真整理生产现场收集的设计资料和读书笔记材料,图文并茂,写出不少于2000~2500汉字的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质量,给出毕业实习成绩.毕业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111111111111111111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论文)题目:户籍制度对我国公共医疗均等化的影响与应对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二、户籍制度和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基本概念
1户籍制度的含义
2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
(二)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
1公共服务的含义
2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3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意义
4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因
(三)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联
三、我国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
(一)城乡卫生医疗服务有关政策回顾
(二)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三)城乡卫生医疗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原因分析
四、户籍制度对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一)城乡二元制结构:收入差距大
(二)城乡二元制结构:医疗保障制度差异
(三)城乡二元制结构:医疗基础设施不到位
(四)城乡二元制结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
五、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条件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二)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责任
(三)破除城乡户籍二元结构,縮小居民的收入差距
(四)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
六、结束语
七、参考文献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论文不少于1万字。
2、参考文献不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两篇。
3、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撰写工作。
4、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深刻,理论联系实际。
5、要有一定的创新观点,杜绝抄袭现象
必读参考资料:
[1]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2]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M].法律出版社,2004.
[3]单双.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困境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许玉明.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下不公平分配现实的批判与改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6).
[5]李慧娟.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
[6]张冬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海南大学,2010
[7]王谦.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原因分析和政策取向[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05
[8]解垩.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9.
[9]程毅.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之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1.
[10]王洪敏.构建城乡一体化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分析
[D].贵州财经学院,2011.
[11]方向新.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城镇化的深层影响[J].文史博览理论,2005.
[12]张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的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D].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
[13]丛树海.论构建以大病统筹为核心的医疗保障制度[J].社会保障制度,2006(6).
[14]周明海,吴兆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J].学术界,2008(131).
[15]符壮才.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9(2).
[16]和立道.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均等化现状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4).
[17]王红漫,高红,李化,李政.我国农村卫生保障制度中政府角色的定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8]武玲.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刊,2008(15).
[19]Liu Y, Rao K. Providing health insurance in rural China: from research to policy.[ J] Health Polit Policy Law.2006; 31: 71–92.
[20] Yan Ding ,a Helen J Smith ,b Yang Fei ,a Biao Xu ,c Shao fa Nie ,d Weirong Yan ,e Vinod K Diwan ,e Rainer Sauerborn & Hengjin Dong .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by village doctors in Hubei and Jiangxi provinces,[J] China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13;91:64–69.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