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直流电路中电位及其与电压关系的研究
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电路的基本测量(完整版)直流电路的基本测量1.实验目的(1)学习万用表的使用(2)学习电阻,电流,电压和电位的测量(3)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3.(1)电压与电位在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是指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值。
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的,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比参考点电位高者为正,低者为负。
电位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取的不同,同一点的电位值不同。
但电压是任意两点的电位差,它是绝对的。
(2)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分为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KcL应用于节点,KVL应用于回路。
KcL内容:对于电路的任意一个节点,任意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表达式为∑I=0KVL内容: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回路,任意时刻,沿回路循环方向各部分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表达式为∑u=04.实验内容(1)电阻的测量1)将万用表红表笔插入标有“+”的孔中,“—”的孔中;2)采用数字万用表2kΩ档进行测量,无需调零,测量后直接在显示屏上读数;3)将结果填入下表中(2)电流的测量按图1-38所示连接电路。
测量电流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也可以用数字式万用表。
为保证测量读数的精确,选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将量程转换开关转到DcA位置20mA档位,断开被测支路,将万用表串联进相应的支路,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3中Fu1u2b+e1-R4510ΩR5330Ωc图1-38直流电路基本测量实验电路e2(3)电压的测量电路如图1-38所示,测量电压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也可以用数字式万用表。
为保证测量读数的精确,选用数字式万用表,将量程转换开关转到DCV位置20V档位,断开被测支路。
将万用表并联在被测元件两端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4中(4)电位的测量选取A为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计算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5中,再以D为参考点,重复上述实验的内容,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5中公式:?当电位参考点为A点:uAD=VA-VD=0-(-4.04)=4.04ubF=Vb-VF=6.04-1.0=5.04uce=Vc-Ve=(-6.05)-(-5.04)=-1.01?当电位参考点为D点:uAD=VA-VD=4.04-0=4.04ubF=Vb-VF=10.10-5.05=5.05uce=V c-Ve=(-2.0)-(-0.99)=-1.01总结:分析实验中得出的数据。
实验一直流电路的认识实验

实验一 直流电路的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实验室电源配置等概况。
2、练习使用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3、练习使用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
4、练习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档和电压档。
5、通过电位的测量,进一步明确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 系。
二、仪器及设备1、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APS3003S—3D 1 台2、1.5V 干电池 1 节3、直流电压表 C43 型(0~7.5V) 1 只4、直流毫安表 C43 型(0~100mA) 1 只5、 万用表 DT—99228B 1 只6、线绕电阻或碳膜电阻(15Ω,15W) 2 只7、单刀开关 1 只三、实验材料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方法1、练习使用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1)熟悉稳压电源面板上各开关、旋钮的位置,了解其使用方 法。
(2)将万用表的有关转换开关置于测直流电压的适当挡位上, 红色测试棒的插头插入万用表“+”插孔,黑色测试棒的插头插入“-” 插孔或标有“*”号的公共插孔。
(3)将直流稳压电源的电源插头插入市电 220V 插座,合上电源 开关。
接通工作电源后,面板上的指示灯应亮。
(4)由小到大分别将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粗调旋钮”转至各 挡,然后再将输出电压的“细调旋钮”从最小位置顺时针转至最大位 置。
用装好测试棒的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粗调旋钮”置于不同挡位时,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
万用表直流电 压挡指示值记入表 1-1 中。
表 1-1 “粗调旋钮”挡位输出电压调整范围2、直流无分支电路电流、电压和电位的测量(1)直流电压表接上测试棒后选择合适的量限,测量一节干电 池的开路电压 U S2,所得测量结果记入表 1-2 中。
表 1-2 测量数据 计算值 参考点 项目 A j B j C j U S1 U S2 I U AB U BC U CA仪表量限A 仪表指示值仪表量限B 仪表指示 值(2)使用直流电压表,调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U S1 为 3.00V。
1.实验一、直流电路中电位及其与电压关系的研究-110307009谢祥禄

学号:姓名:9
10.00 1.0
实验一 直流电路中的电位及其与电压关系的研究
谢祥禄
110307009
[数据记录] 实验桌号 №:电压计算公式:U XY =U X -U Y
电压表选择: 取量程U m =、 准确度等级a = 表 1-3 各电压测量值与计算值相对误差的估算
[结果报道]——仅供参考
V 。
0.0% ,最大小 2.2% 测量误差主要是电表本身的测量误差和实验者读取数值的偏差引入的。
显然,若能消除电表和人
为读数引入的测量误差,则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所得的电压值应能完全相同,这验证了电压是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差值的关系。
证实电压的大小和极性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一旦电路结构及参数一定,电压的大小和极性即为定值。
,绝大部分误差小于
1. 表1-1中的数据反映了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所得的电位值和电位的高低是不相同的,验证了电位是一个相对的物理量,其大小和极性与所选参考点有关的电路理论。
2.表1-2中的数据反映了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所得的电压值基本相同【其相对误差最小等于
于。
】。
直流电路实验

实验一 直流电路中电压与电位的实验研究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电位、电位差(电压),电位参考点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实验证明电路中各点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等位点的公共性。
二、实验原理(1)一个由电动势和电阻元件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必定存在电流的流动,电流是正电荷在电势作用下沿电路移动的集合表现,并且我们习惯规定正电荷是由高电位点向低电位点移动的。
因此,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各点都有确定的电位关系。
但是,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电路中选定某一点作为比较点(或称参考点),如果设定该点的电位为零,则电路中其余各点的电位就能以该零电位点为准进行计算或测量。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高低虽然相对参考点电位的高低而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会因参考点电位变动而改变。
根据上述电位与电压的性质,我们就可用一个电压表来测量各点电位与任何两点间的电压。
如果电位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作(电阻)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在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
每段直线即表示两点间电位变化的情形。
例如在图1电路中,如果选定a 点为电位参考点,并且将a 点连接到大地作为零电位点。
从a 点开始顺时针向或逆向绕行作图均可。
当然,在电路中选任何点作参考点都可,不同参考点所作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说明电位变化规律则是一样的。
如果以a 点开始顺时针方向作图,则可得图2所示电位图。
以a 点置坐标原点自a 至b 的电阻为R 3,在横坐标上取R 3单位比例尺得b 点,因b 点的电位是Фb ,作出b'点,因a 点的电位Фa =0,所以Фb -Фa =Фb = -IR 3,电流方向自a 至b ,a 点电位应较b 点电位高,但Фa =0,所以Фb 是负电位。
ab'直线即表示电位在R 3中变化情形。
直线的斜率表示电流的大小。
自b 至c 为电池,如果内电阻忽略,则b 至c 将升高一电位其值等于E 1,即Фc -Фb =E 1,Фc =Фb +E 1=E 1-IR 3,因为电池无内阻,故b 点与c 点合一,而直线自b'垂直上升至c',b' c'=E 1。
直流电路电位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直流电路电位实训,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了解电位差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验原理(1)直流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组成,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保持不变。
(2)电位:电路中某一点的电势与参考点(通常取电路中某一点的电势为零)之间的电势差。
(3)万用表:一种多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2. 实验步骤(1)搭建直流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测量电路各点电位: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关键点的电位,记录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电路各点电位分布图,分析电路电位变化规律。
(4)验证欧姆定律:在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已知电阻,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验证欧姆定律。
(5)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分配:根据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分配情况。
三、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1)电路中各个关键点的电位值。
(2)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3)验证欧姆定律时,通过已知电阻的电流值。
2. 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路各点电位分布图,分析电路电位变化规律。
(2)验证欧姆定律:通过测量数据,验证欧姆定律成立。
(3)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分配:根据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分配情况。
四、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直流电路电位实训,掌握了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
2. 通过实验,了解了电位差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验证了欧姆定律成立,加深了对电路中各元件电压分配的理解。
4. 本次实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本次实训,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直流电路的电压和电位测定

直流电路的电压和电位测定实验2.2 直流电路的电压和电位测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电位、电压及其关系的理解。
2(掌握参考点与电位的关系,理解电位的单值性和相对性。
3(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方法及电位图的作法。
二、实验原理1(电压和电位电压是指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存在的电势差。
若规定电路中某一点为参考点,则电路中各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称为各点的电位,电路中参考点的电位等于零。
2(参考点当参考点选定后,各点的电位就有一个固定的值,这就是电位的单值性。
参考点不同,各点电位也不同,它们同时升高或降低了一个数值,这就是电位的相对性,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
同一电路中,每次测量只能选取一个参考点。
3(等电位点如果电路中某些点的电位相等,那么即使将这些点用导线联起来,导线中不会有电流,电路的工作状态亦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则将这些点称为等电位点。
电位图是表示电路中电位分布与电阻关系的图。
其作法是:在横坐标上按回路绕行方向依次截取与各段电路的电阻值成比例的线段,使各截点正好与电路上的节点相对应。
沿纵坐标方向标出各对应点的电位,将各点电位用直线连接即得到对应电路的电位图。
在选定参考点后,可以沿任一闭合路径按绕行方向做出电位图,并且电路上的任一点都可以作为电位图的起点,因为不影响各点的电位值与任何两点间的电压值。
4(实验电路R2R1bac-R4+KR5++-dAR3-fegR6R7图2-2-1 电压电位测定电路图中:E=12V E=5V R=1000Ω R=200Ω R=500Ω 12123R=100Ω R=300Ω R=100Ω R=400Ω 4567三、实验仪器及器件1(电阻箱及动态元件 2(直流电流表、电压表3(可调直流电流、电压源 4(电阻元件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量电位按实验电路图2-2-1接线,其中R、R由电阻箱提供。
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67验。
(1)以f点为参考点,测量各点电位(测量电位的方法请阅读实验注意事项中的第2点),并将数据分别记入表2-2-1内。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XX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掌握直流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DAE12BC图1-1三、实验步骤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1、电压、电位的测量。
1)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各点的电位值U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CD、UAC、UBD,数据记入表1-1中。
2)以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注意直流毫安表读出电流值的正、负情况。
2)用直流毫安表分别测出三条支路的电流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I=0。
3)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U=0。
四、实验数据表1-1表1-2五、思考题 1、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位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偏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A、高于B、低于 2、若以F点作为参考电位点,R1电阻上的电压 ()A、增大B、减小C、不变六、其他实验线路及数据表格图1-2表1-3 电压、电位的测量实验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牢固掌握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验证戴维南定理。
3、掌握测量等效电动势与等效内阻的方法。
二(转载自:小草范文网: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线路1、叠加原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DE1IAIB2C图2-12、戴维南定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ALB图2-2三、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实验实验前,先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
直流电路电位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电位实验报告直流电路电位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路是电工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电路中电位的实验测量,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势差和电势分布。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探究直流电路中电位的变化规律,并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器材和方法:实验器材:直流电源、导线、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方法:搭建直流电路,通过改变电阻箱中的电阻值,测量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位差,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1. 搭建直流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电阻箱和电流表相连,形成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
2. 测量电位差:将电压表的两个探头依次连接到电路的不同位置,记录下相应的电位差值。
3. 改变电阻值:通过旋转电阻箱中的旋钮,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并记录下相应的电位差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电阻值下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位差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推导。
1. 欧姆定律的验证: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V=IR。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这个定律。
选取几组电位差和电流值的数据,绘制成电流-电位差的散点图,并进行线性拟合。
如果拟合直线的斜率与电阻值相等,就可以验证欧姆定律的成立。
2.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位分布的重要定律。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一个闭合电路中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这个定律。
选取几个不同的闭合回路,计算出每个回路中的电压和,并判断是否接近于零。
如果接近于零,则可以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成立。
结论: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直流电路中的适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电阻值下,电路中的电位差与电流呈线性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同时,闭合回路中的电压代数和接近于零,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的成立。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了直流电路中电位的变化规律,并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直流电路中电位及其与电压关系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原理说明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 变动而改变。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
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
在电路中参考电位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在作电位图或实验测量时必须正确区分电位和电压的高低,按照惯例,是以电流方向上的电压降为正,所以,在用电压表测时,若仪表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电表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的电位。
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电路中各点位置作横坐标,各点对应电位作纵坐标,将各点电位标记于坐标中,并用线段按顺序相连,即得到电路电位变化图。
三、实验设备
1 试验箱 1台
2 数字万用表 1台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1所示。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E 1为+6V 、+12V 切换电源;E 2为0~+30V 可调电源)接入电路,令E 1=6V ,E 2=12V 。
2、 以图1中A 为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U FA ,填入表中。
3、以D 点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测得数据列表。
E 1
图1
E 2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线路板系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中不使用电流插头和插座。
2、测量电位时,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向偏转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为正(即高于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或显示负值,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然后读出数值,此时在电位值之前应加一负号(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六、思考题
若以F点为参考点,实验测得各点电位值;现令E点为参考点,则各点电位如何变化?
七、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
2、总结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3、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