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思考题3培训资料
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药物、药物化学、先导化合物、前体药物、软药2、药物近代发展分为哪几个来源?3、药物的杂质定义、有哪些来源?什么是药物的纯度、怎样表示?药物的质量标准依据什么?4、药物有哪几种命名方法?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静催眠药:1、巴比妥类药物的有效结构特征(两点);影响其药效强弱的主要因素。
2、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基本原理、化学通性。
3、地西泮的化学命名、代谢方式。
抗癫痫药:1、生物电子等排体概念,举例。
2、苯妥英钠的结构、与巴比妥的反应区别、水解及代谢产物。
3、丙戊酸钠的合成方法、制剂注意事项。
4、指出卤加比结构中的载体部分,并简述其作用。
抗精神病药:1、氯丙嗪的发现过程及重要意义。
2、氯丙嗪的结构、化学名、有效构象、化学性质。
抗抑郁药1、现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2、丙咪嗪的结构,它与氯丙嗪的结构区别在哪里?3、氟西汀和文拉法辛的作用机制?对映体的活性怎样?镇痛药:1、吗啡的结构和作用特点。
2、混合型、纯粹型拮抗剂的概念,举例。
3、吗啡的鉴别方法;该药物应如何保存?为什么?4、在提取吗啡时可能带进的杂质是什么?如何检出?该杂质有什么作用?5、美沙酮的化学命名,哌替啶的合成路线。
中枢兴奋药:1、咖啡因、吡拉西坦的结构、命名,了解该类药物尤其是促智药是当今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拟胆碱药:1、何为“五原子规则”?氯贝胆碱是以什么为先导物改造获得的?写出其结构式并命名之。
2、溴新斯的明的结构和合成路线,简述其作用机理。
3、目前治疗和减轻AD等认知障碍症有哪些方法?代表药物?抗胆碱药:1、阿托品的结构,其水解后得到什么?如何鉴别?该药有什么副作用?是如何进行改进的?2、合成抗胆碱药有哪几种结构类型?请各举一例。
3、写出M受体阻断剂的基本结构通式,并简述其构效关系。
4、泮库溴铵和氯琥珀胆碱分别属什么类型的肌松药?二者中哪个可用新斯的明拮抗?拟肾上腺素药:1、肾上腺素的结构、性质、化学合成路线,什么是其生物前体物质?在配制其水溶液时应注意什么?2、写出药用麻黄碱的立体结构式(1R、2S),与肾上腺素相比,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沙丁胺醇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有什么样的选择性?是基于结构中的哪部分?组胺H1受体拮抗剂:1、曲比那敏、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组胺药?2、扑尔敏是和酸形成的盐?其结构、鉴别方法。
房地产经济学-2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1、城市土地具有哪些特性?现代社会由于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较小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经济活动的集约化、规模化,带来了显著的集聚经济效果,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集聚不经济的消极后果。
这种消极后果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交通拥挤以及滋生各类社会问题。
城市土地与一般土地利用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性,是指城市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土地利用集约化。
集聚性的突出影响在于一大批人口和企业集中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带来了相当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劳动分工得以深化。
另一种影响在于大量人口和企业竞争以争夺有限的空间资源,从而带来了各种集聚成本,主要表现在土地费用提高、交通运输费用增加、交易费用提高等。
(2)城市土地利用的高成本性,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土地利用平面化发展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城市人口就业的交通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和仓储成本增加。
在城市处于成熟时期时,城市土地利用的高成本性特性表现的更为突出。
城市土地的有限性与城市扩张对土地需求量的无限增长,又促使地价不断上升,因而提高商务成本,甚至推动房价上涨。
(3)城市土地利用的高冲突性,各土地利用相邻关系各方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在狭窄的城市空间更容易产生冲突。
(4)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性,表现在各种用地类型如居住、商业、办公、交通、基础设施、行政等需要综合协调,也要与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发展变迁相统一,也要求城市土地利用要有超前性的规划,同时要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2、土地的双重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土地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1)土地总量的有限性;(2)土地区位的差异性;(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土地使用的耐久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1)土地的稀缺性;(2)土地的区位可变性;(3)土地的报酬递减性;(4)土地经营的垄断性。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1.景区产品的概念如何理解?答案要点:旅游景区产品(Product of Tourism Attraction )从狭义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从广义来讲,景区产品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所包含的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和相应服务(Amenities)辅助设施。
2.试阐述景区产品的特点?答案要点:主要从7个方面理解:(1)不可检验性。
(2)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3)不可储存性。
(4)不可移动性。
(5)季节性。
(6)脆弱性。
(7)共享性。
3.为什么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结合景区经营权和管理权等问题加以阐述。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从景区产品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方面分析(课本第29页)。
排他性问题要从景区日常经营的门票制度来分析,最好能引导学生分析景区门票“涨声一片”与准公共产品经营权和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4.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答案要点:整体产品是指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3个层次;景区产品的构成包括:(1)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2)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3)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5.试以博物馆为例说明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某一类型博物馆游客流量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课本图2-7博物馆生命周期曲线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
6.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主题创新、结构创新、功能创新,详细内容参见课本40页。
引导学生列举不同创新方法的景区产品。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主要有单纯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四种。
其中易化扩散有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两种类型,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种类型。
2。
尽管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反应多样,但跨膜信号转导途径只有_G蛋白耦联受体、具酶活性的受体、通道耦联的受体和核受体等介导的信号转导等有限的几种方式.3。
载体转运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性抑制现象和顺浓度差转运的特征.4。
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5.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电位由原来静息时的负值向零电位变化的过程称为去极化,由0到正值的变化称为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再恢复到静息时的极化状态称为复极化。
如果膜电位从原来静息电位水平下降到更低的水平,则称为膜的超极化。
6。
动作电位具“全或无"、能在同一细胞上能作无衰减式传导和动作电位之后具有不应期的特点.而局部兴奋则具有无“全或无" 、呈电紧张性扩布、无不应期和具总和现象的特点。
7.在某一刺激时间内刚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而基强度则是指在刺激作用不受时间限制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8。
可兴奋细胞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随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它们的兴奋性将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四个时期的周期性变化。
9。
通常把由肌管系统的横管和纵管系统的终池构成的三联体结构视为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而把Ca2+视为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二、选择题1。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属于 DA.主动转运B。
入胞作用C.单纯扩散D.易化扩散2。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A.主动转运B。
入胞作用C.单纯扩散D.易化扩散3。
近代生理学把兴奋性的定义理解为 AA.活组织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B。
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C.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4。
遗传学复习整理资料

遗传学复习整理资料绪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学经历了两个阶段;经典遗传学,现代遗传学遗传学经历了三个水平;个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1866孟德尔,豌豆,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1910.摩尔根。
果蝇,创办了基因论,证明了基因就是在染色体上而且呈圆形线性排序1953,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三大定律: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连锁遗传定律遗产研习和林木遗传改进在林业生产上的促进作用答:1.直接指导作用,如杂交引种,种子园的建立,加速育种的进程。
2.引发世界森林增加的两大因素。
不合理的砍伐制度;不合理的唐日制3.林木遗传的改进促进作用。
导致成活率低,产量提升,品质提升。
1.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有何区别与联系?答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就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有差异的现象。
遗传与与变异的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方面,遗传使生物的性状得到继承和积累,这种继承和积累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变异产生新的性状,是物种不断发展演化,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因此,遗传不单是消极、保守的,同时也是积极的、创新的。
变异不单是负面的、消失的,也是进取的,创造的。
孟德尔遗传理论的精髓就是什么?遗传因子是独立的,呈颗粒状,互不融合,互补影响,独立分离,自由组合2.遗传学有几个主要分支,研究内容及手段?请问: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物统计数据遗传学3.遗传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促进作用?答:1.在生产实践上,遗传学对农林业科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2.遗传学在医学中同样起至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人类疾病的产生及其遗传机制都须要遗传学科学知识做为指导。
3.遗传学就是人类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理论基石。
4.遗传学在社会法制问题化解中也起著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形成染色体的结构单位:核小体原核细胞:只有拟核,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结构较简单。
物化第二章复习资料

思考题1.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中“可逆”二字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摩擦生热是不可逆的?2.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中,体系从单一热源吸热并使之全部变为功,这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3. 在均匀体系的p -V 图中,一条绝热线与一条恒温线能否有两个交点?为什么?4.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否适用于少数微观粒子组成的体系?5. 关于熵函数,下列说法皆不正确,指出错误原因。
(1)只有可逆过程才有熵变,不可逆过程只有热温商,没有熵变。
(2)可逆过程熵变等于0,不可逆过程熵变大于0。
(3)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必须从初态至末态设计绝热可逆过程进行计算,因此其熵变等于0。
6. 克劳修斯不等式中δQ /T 环是过程的热温商,它是否等于–dS 环?为什么?7. 下图为一恒容绝热箱,箱中盛有大量水,水中置一电阻,设电流通过电阻一瞬间。
电源为只做功不传热的功源。
过程完成后电阻及水的温度均未改变,请用“+、–、0”填写下表。
该过程性质如何?水与电阻的状态是否改变?为什么?8. 指出下列过程中∆U 、∆H 、∆S 、∆F 、∆G 哪些为0? (1)理想气体恒温不可逆压缩; (2)理想气体节流膨胀; (3)实际气体节流膨胀; (4)实际气体绝热可逆膨胀;(5)实际气体不可逆循环过程; (6)饱和液体变为饱和蒸气;(7)绝热恒容无非体积功时的化学反应; (8)绝热恒压无非体积功时的化学反。
9. 能否说自发过程都是导致能量品位降低的过程,非自发过程都是导致能量品位升高的过程?为什么? 10. 熵的统计意义是什么?根据熵的统计意义,判断下列过程∆S 的符号。
(1)盐溶液中析出晶体盐; (2)分解反应N 2O 4(g)→2NO 2(g); (3)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4)气体在活性炭表面被吸附; (5)HCl 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
11. 理想气体经由图中两条不同途径从A 到B ,证明(1)Q 1 + Q 2≠Q 3;(2)∆S 1 + ∆S 2 = ∆S 312. 关闭体系基本方程d G = – S d T+ V d p 在下列哪些过程中不能适用水电阻电源第7题图(1)气体绝热自由膨胀;(2)理想气体恒温恒压下混合;(3)水从101325 Pa,100︒C的初态向真空蒸发变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4)水在常压、–5︒C条件下结冰;(5)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小水滴聚结成大水滴;(6)反应H2(g) +(1/2) O2(g) → H2O(l)在燃料电池中可逆地进行。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思考与练习)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P22、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别、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3、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品性和健康等。
与物质资本相比,它具有收益的长期性、不可预测性、存在的无形性以及与拥有者不可分离性等特点。
4、行为科学------是运用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在一定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的科学。
5、人际关系运动------兴于1950年至1980年,它主要的理念体现为:管理者与组织对有关人性的尊重、需要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以及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有很大的提高,人性化管理成为许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它的出现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发展,使企业管理的模式由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二、单项选择:1、A2、C3、B4、A5、B三、简答题:1、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答: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别、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是什么?答:就内容与形式上看,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有相似之处,但就其内涵与本质上看,两者却具有明显的区别,人力资本是针对经济增值、经济贡献与收益分配来说的,而人力资源是针对经济管理、经济运营来说的。
具体区别是:(1)两者的关注的焦点不同。
人力资本关注的是收益问题,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价值问题;(2)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
第二章思考题

第二章 补充复习思考题1. 说明类氢杂质能级以及电离能的物理意义。
为什么受主、施主能级分别位于价带之上或导带之下,而且电离能的数值较小?2. 纯Ge 、Si 中掺入Ⅲ族或Ⅴ族元素后,为什么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改变?杂质半导体(p 型或n 型)应用很广,但为什么我们很强调对半导体材料的提纯?3. 杂质能级为什么位于禁带之中?能带图上如何表示中性和电离杂质?杂质电离后在半导体中产生些什么?4. 把不同种类的施主杂质掺入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中,杂质的电离能和轨道半径是否不同?把同一种杂质掺入到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例如Ge 或Si ),杂质的电离能和轨道半径又是否都相同?5. 何谓深能级杂质?它们电离以后有什么特点?6. 为什么金元素在Ge 或Si 中电离后可以引入多个施主或受主能级?7. 现有两块外观完全相同的硅单晶,其中一块是高纯度的本征硅,另一块是含有深、浅施主和受主能级完全补偿的半导体。
举出两种能识别它们的实验方法,并说明实验原理。
8. 说明掺杂对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影响。
9. 说明半导体中浅能级杂质和深能级杂质的作用有何不同?10. 什么叫杂质补偿?什么叫高度补偿的半导体?杂质补偿有何实际意义? 11. 试说明等电子杂质效应和杂质的双性行为。
12. 锑化铟(InSb )禁带宽度E g =0.23eV ,相对介电常数18=r ε,电子有效质量0*015.0m m n =,计算:(1)施主电离能;(2)基态轨道半径;(3)施主浓度最小为多大时,就会出现相邻杂质原子轨道间显著的交迭效应?13. 磷化镓(GaP )的eV E g 26.2=,相对介电常数1.11=r ε,若空穴有效质量0*86.0m m p =,试估算受主杂质的电离能和受主束缚的空穴的基态轨道半径。
14. 玻尔原子的允许轨道半径和能级由下式给出:222240202208nh Z q m E Zqm n h r n n επε-==,式中,Z 是原子序数;q 和m 0分别是电子的电量和质量;h 是普朗克常数;n =1,2,3,…为主量子数;0ε是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与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小臂,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管耗更大。(×)
4、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原工作于欠压状态,现希望它工作于临界状态,则可提高电源电压 。(×)
5、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原工作于过压状态,现希望它工作于临界状态,则可提高输入信号的幅度。(×)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3
一填空
1、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工作在丙类,而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主要工作在甲类。
2、高频功率放大器中谐振电路的作用是传输、选频(滤波)、匹配。
3、高频功率放大器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过压、临界、欠压,其中,临界是工作于临界状态,当谐振阻抗增大时,工作于过压状态,此时 、
(1)集电极导通角 ;(2)输出电压振幅 (3)直流电源输入功率;
(4)高频输出功率;(5)集电极效率;(6)输出回路谐振电阻。
解:(1) 则 = 查表
∴ = .
= = = = .
(2)输出电压∵工作于临界状态: =
(3) = =
(4)
(5) %
(6)
2、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已知
3、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晶体管转移特性的斜率Gm=25mA/V,导通电压Ube=0V,发射极自给偏压Eb=-1V,基极激励电压ub的振幅Ub=3v,晶体管输出特性临界饱和线斜率Sc=8mA/V,集电极电源电压EC=30V,设余弦脉冲分解系数α0( )=0.256,α1( )=0.440,试求
1、利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调制特性完成功放和振幅调制,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应选(a)
(a)欠压(b)临界(c)过压
2、利用高频功率放大器放大调频信号,功率放大器应该工作在(c)
(a)欠压(b)临界(c)过压
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指(d)
a.信号总功率;b.直流信号输出功率;c.二次谐波输出功率;d.基波输出功率
11、已知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当改变电源电压时,管子发热严重,说明管子进入了(a)状态
a .欠压;b .过压;c .临界
12、对谐振功放进行调谐时,应在(b)工作状态下进行,以保护功放管。
a .欠压区;b .过压区;c .临界区
三、判断题
1、丙类谐振功放中的调谐回路的作用是提高效率。(×)
4、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中两个直流电源的作用分别是(c)和(b)
a. 是能量的来源;b. 是能量的来源;
c. 保证晶体管工作在丙类;d. 保证晶体管工作在丙类
5、为使高频功率放大器有较高的效率,应工作于(b)状态,导通角度(d)
a.乙类;b.丙类;c.小于 ;d. ~
6、丙类高频个放大器调谐时,使 (b),即可找出谐振点。
(3)增大 (负偏压减小),这时 增大, 增大, 增大, 不变, 增大, 增大,所以输出功率 增大。
三者的改变由欠压到临界,输出功率不会一样大。
注意:改变 (减小),也可以由欠压到临界,但是其输出功率是不变的。
四、计算题、
1、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晶体管的 , ,饱和临界线的斜率 ,集电极电源电压 , ,基极激励电压振幅 ,试求:
减小, 出现凹陷, 略升, 下降, 变化不大,
略升。
5、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输出电流为脉冲波,经负载回路选频后输出为基(正弦)波。
6、进行集电极调制,必须使放大器工作于过压状态,是由于在该工作状态 、 、
,与调制电压成近似线性关系。
7、进行基极调制,必须使放大器工作于欠压状态,是由于在该工作状态、、
a.最大;b.最小;c.不能确定
7、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如果要求输出电压平稳,放大器应选择工作在(b)
a.欠压状态;b.过压状态;c.临界状态
8、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6W,当集电极效率为60%时,晶体管集电极损耗功率为(a)
a. 4W;b.6W;c .10W
9、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当其负载断开时,其电流 、 和功率 变化情况为(c)
2、高频丙类谐振放大器有那几种工作状态?各种工作状态的特点是什么?(p176)
3、什么是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集电极调制特性?基极调制特性和放大特性?
4、为什么低频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类?二高频功率放大器则可工作于丙类
答:低频功率放大器所放大的信号频率(听觉频率)一般为说为20Hz~20KHz,其相对频带宽,不可能用谐振回路取出有用的频率分量,只能采用甲类或者乙类推挽的放大形式。而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放大信号的相对频带很窄,采用一个谐振回路就可以完成选频作用,因此可以工作于丙类放大状态。
6、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 ,在其它参数一定时, 越大,则 越大。(×)
7、在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级中,匹配网络的阻抗变换作用是讲负载转换为放大器所要求的最佳负载。(√)
8、原工作于临界状态的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当负载开路时,则 减小、 减小、 减小。(√)
四、问答
1、在高频丙类谐振放大器中,基极激励单元为余弦信号,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为什么输出电压又为余弦信号?
5、谐振功率放大器原工作于欠压状态。现在为了提高输出功率,将放大器调整到临界工作状态。试问:可分别改变哪些量来实现?当改变不同的量调到临界状态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否都一样大?
答:(1)增大 可由欠压调整到临界,这时 基本不变, 不变, 基本不变, 显著增大,所以输出功率 增大。
(2)增大 可由欠压调整到临界,这时 增大, 增加, 增大, 不变, 增大, 增大,所以输出功率 增大。
a . 、 增加, 增加;b . 、 减小, 增加;
c . 、 减小, 减小;d . 、 增加, 减小
10、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最佳工作状态是(c)
a .临界状态,此时功率最大,效率最高;b .临界状态,此时功率较大,效率最高;
c. .临界状态,此时功率最大,效率较高;d .临界状态,此时功率较大,效率较高;
,与调制电压成近似线性关系。
8、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中,负载采用非调谐形式,常用传输线变压器。工作于甲、乙类。
9、传输线变压器理想时的上限频率为无限大。
10、丙类功率放大器导通角 的计算公式是;通常 的取值范围是。
11、传输线变压器在功率放大器中可以实现阻抗变换,展宽频带,功率分配,功率合成等功能。
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