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4部分:护头》

合集下载

拳击运动员的训练器材介绍

拳击运动员的训练器材介绍

拳击运动员的训练器材介绍拳击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的竞技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

为了提升自身的战斗能力,拳击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离不开合适的训练器材。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拳击运动员常用的训练器材,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拳击训练的辅助工具。

一、沙袋沙袋是拳击运动员最常见的训练器材之一。

它常用于提升拳击选手的击打力量和速度。

在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通过拳击动作将力量传递到沙袋上,并在反弹时使得自己的手臂得到锻炼。

同时,通过与不同重量的沙袋进行训练,运动员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力量和耐力。

二、拳击手套拳击手套是拳击运动员保护手部的重要装备,同时也是提升击打力量的关键工具。

拳击手套一般由皮革制成,内部填充有海绵和棉花,能够减轻运动员击打对手时的冲击力,并保护手部免受伤害。

选择合适的拳击手套能够帮助运动员增强击打的威力,同时减少受伤的风险。

三、跳绳跳绳是提升拳击运动员足够敏捷和协调能力的训练器材。

跳绳训练可以锻炼运动员的脚步技巧、肌肉协调和反应能力。

通过跳绳训练,运动员不仅可以提高跳动频率和连贯性,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

此外,跳绳对于改善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和耐力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四、保护装备拳击运动具有一定的伤害风险,因此保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头盔、护齿器、胸罩等保护装备能够有效减少头部、面部和胸部等重要部位的受伤概率。

在拳击比赛和训练中,戴上适当的保护装备不仅可以保护运动员的安全,还能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技术上的训练和提升。

五、力量训练器材力量训练在拳击训练中非常重要。

运动员可以使用哑铃、杠铃等器械来进行力量训练。

通过举重等动作,运动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升击打威力和抗击打能力。

此外,引体向上器和器械槓等训练器材也是提升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辅助工具。

六、拳击脚靶拳击脚靶是用于练习准确打击技巧的训练器材。

运动员可以将脚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通过拳击动作踢打脚靶,以模拟真实的对手。

拳击运动员的手部保护和护具的使用

拳击运动员的手部保护和护具的使用

拳击运动员的手部保护和护具的使用拳击作为一项激烈的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极高。

其中,手部的保护和护具的使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拳击运动员手部保护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手部护具,并强调其正确使用方法。

一、拳击运动中手部保护的重要性在拳击比赛中,拳头是直接与对手交锋的部位,因此手部的保护非常重要。

以下是手部保护的几个重要原因:1. 防止手部受伤:拳击运动中,挥拳的力度和速度非常大,如果手部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容易导致手腕、指骨、指节等部位受伤,甚至需要长时间康复。

2. 提高击打效果:合适的手部保护不仅可以保护拳击手的手部免受伤害,还可以增加击打的威力。

通过缓解击打时的冲击力,手部保护能够提高击打效果,使得对手更容易受到攻击。

二、常见的手部护具为了保护运动员的手部,拳击运动中使用了多种护具。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手部护具:1. 拳套(Boxing Gloves):拳套是拳击比赛中最常见的手部护具。

拳套分为不同的重量和尺寸,根据拳击手的需求进行选择。

在比赛中,拳套能够分散和缓解击打时的冲击力,保护手部免受伤害。

2. 手帕绷带(Hand Wraps):手帕绷带是拳击手在穿戴拳套之前使用的护具。

手帕绷带通过缠绕手部和手腕,为关节和韧带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3. 护腕(Wrist Wraps):护腕通常用于提供额外的腕部支撑。

在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中,手腕容易疲劳和受伤,使用护腕可以减轻对手腕的压力,防止扭伤等危险。

4. 护手垫(Hand Pads):护手垫是拳击训练中教练员使用的护具。

拳击手通过击打护手垫,既可以训练技巧,又可以保护手部免受过度冲击。

三、手部护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除了选择合适的手部护具外,正确使用手部护具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手部护具正确使用的要点:1. 拳套的选择和穿戴:拳套的重量和尺寸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拳套应穿戴紧密,以确保手部的稳定性和保护效果。

2. 手帕绷带的缠绕:手帕绷带应从手腕开始,向手指方向缠绕,确保韧带和关节得到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拳击装备知识点总结图解

拳击装备知识点总结图解

拳击装备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拳击手套拳击手套是拳击比赛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它不仅可以保护拳手的手部,还可以保护对手不受到过多的伤害。

拳击手套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训练手套和比赛手套。

训练手套一般较为厚重,有更多的缓冲材料,可以保护手部免受训练时的冲击。

比赛手套则更加轻巧,而且更注重灵活性和穿戴的舒适度,以确保拳手在比赛时有更好的表现。

二、拳击头盔拳击头盔是保护头部的重要装备,它可以减少头部受伤的几率,尤其是在比赛中。

拳击头盔一般由高强度的材料制成,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冲击力。

此外,拳击头盔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透气性和舒适度,以免影响拳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三、拳击护具拳击护具是保护身体的关键装备,包括护胸器、护鼠、护背、护腰等。

这些护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受伤的几率,特别是能够减少对重要器官造成的伤害。

拳击护具一般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同时也要考虑到透气性和舒适度,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有更好的表现。

四、拳击鞋拳击鞋是拳击运动中不可或缺的装备,它对于拳手的灵活性、稳定性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拳击鞋的设计一般比较轻便,鞋底要有足够的抓地力,有利于拳手在拳击比赛或训练中更好的行动。

此外,拳击鞋的缓冲效果也要得到充分考虑,以减少对脚部的冲击,避免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受伤。

五、拳击抹布拳击抹布是拳击运动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它可以吸汗、保持手部的干燥,同时还可以保护手部不受伤害。

拳击抹布一般由高吸水性的材料制成,同时还要考虑到舒适度和耐用度,以满足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的需求。

以上就是拳击装备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拳击是一项很有技巧性的运动,选择合适的装备对于提高拳手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对拳击装备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选择合适的装备来提升自己在拳击运动中的表现。

拳击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拳击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拳击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1. 拳击手套拳击手套是拳击比赛中最基本的装备之一。

其作用不仅是保护运动员的手部,还能提供更大的打击面积,降低对对手的伤害。

拳击手套按照重量分为8盎司、10盎司、12盎司、14盎司和16盎司等规格,根据比赛级别和选手体重来选择。

手套的外层通常采用皮革或合成材料,内层填充有弹性材料和保护材料。

2. 拳击护具拳击护具包括头盔、护齿器、护胸器和护裆器等。

头盔能有效地保护头部免受打击伤害,防止脑震荡等头部损伤。

护齿器能防止牙齿在打击中受到损伤。

护胸器和护裆器则能有效地保护上身和下身,减少受伤几率。

3. 拳击鞋拳击鞋与普通运动鞋不同,其设计更注重灵活性和抓地力。

拳击鞋通常采用轻量化、透气性好的材料制作,鞋底设计有抓地花纹,能提供更好的运动稳定性和灵活性。

4. 拳击手带拳击手带是固定手套的装备,能有效地保护手部和手腕。

手带紧固后能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避免手部在比赛中受伤。

5. 拳击护腰带拳击护腰带是用来保护腰部和腰椎的装备,能减少受伤几率,更能提供腰部支撑和保护。

6. 拳击计分牌拳击计分牌是裁判员用来记录比赛得分的装备,通常是一张分成红蓝两面的牌,裁判员根据比赛情况来翻动红蓝两面的牌,记录并宣布得分数。

7. 拳击沙袋拳击沙袋是拳击训练中常见的装备,用来进行力量训练和技术练习。

沙袋有多种规格和材质,根据运动员的训练需求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合的沙袋。

8. 拳击护具清洁用品拳击护具清洁用品包括护具清洁剂、除臭剂和护具保养用品等,能帮助运动员保持护具的清洁和卫生,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是对拳击装备的详尽介绍,每一种装备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重要性,对于拳击运动员来说,选择合适的拳击装备能有效地提升比赛表现,保护自身安全。

拳击训练中如何保护手部和脑部安全

拳击训练中如何保护手部和脑部安全

拳击训练中如何保护手部和脑部安全拳击作为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对于参与者而言,保护自身安全尤为重要。

尤其是对于手部和脑部这两个重要部位,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潜在风险,保障训练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手部和脑部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拳击训练中保护其安全。

保护手部安全的方法:1. 正确佩戴拳击手套:拳击手套是最基本的保护手部的装备,它具有缓冲和支撑的作用。

选择质量好、合适的拳击手套非常重要,手套的大小要适应自己的手型,不过紧或者过松都会对手部造成伤害。

2. 手部肌肉热身:在开始拳击训练之前,进行手部肌肉热身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手指操、手腕旋转等简单的热身运动,可以提高手部的柔韧性和血液循环,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3. 正确握拳:正确的握拳方式是保护手部的重要环节。

在握拳时,应该保持手部肌肉的放松,不要过分用力,同时注意指关节与拳骨的对齐。

4. 学会正确的拳击技术:掌握正确的拳击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例如,学会用拳击手套击打拳击靶时,要注重发力时的手腕稳定和击打点的准确性。

5.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次数:避免过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次数,给手部充分的休息时间,可以有效预防手部损伤。

保护脑部安全的方法:1. 戴头盔进行拳击训练:头盔是保护脑部的重要装备。

正确佩戴合适的头盔,可以减少脑部受到的外力冲击,降低潜在风险。

要选用符合标准的质量好、合适的头盔,并及时更换磨损的头盔。

2. 技巧性训练为主:拳击训练中,应该注重技巧性训练,而非过分追求暴力和攻击性。

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和技术的磨炼,提高拳击技巧,减少对手的反击,降低脑部受伤的概率。

3.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降低反应速度和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脑部受伤的潜在风险。

因此,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状态下进行拳击训练。

4. 定期体检和休息: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包括脑部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恢复脑部功能和预防潜在的损伤。

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6部分:护腿

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6部分:护腿

ICS97.220.30;97.220.40Y56团 体 标 准T/CSSGA 1003.6—2017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6部分:护腿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martial arts—Part 6:Shin protectors2017 – 12-25发布 2018 – 04 – 01实施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发 布T/CSSGA 1003.6—2017I前言使用符合本标准的护具并非意味着完全避免运动伤害。

T/CSSGA 1003《搏击类运动护具》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与试验方法;——第2部分:护臂;——第3部分:护胸;——第4部分:护头;——第5部分:护裆;——第6部分:护腿;——第7部分:拳套;——第8部分:护脚;……本部分为T/CSSGA 1003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文体用品行业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泰山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国华体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潍坊中成王体育用品发展有限公司、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温天钧、张之林、卞志勇、荣垂静。

T/CSSGA 1003.6—2017 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6部分:护腿1 范围T/CSSGA 1003的本部分规定了护腿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散打、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等徒手搏击用小腿护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SSGA 1003.1-2017 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3 规格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依次为5种规格:S、M、L、XL、XXL。

4 要求4.1 通用要求护腿应符合T/CSSGA 1003.1-2017中的相关规定,此外还应符合下述所有条款。

跆拳道护具有哪些必备的

跆拳道护具有哪些必备的

跆拳道护具有哪些必备的跆拳道护具是指跆拳道练习爱好者、跆拳道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时或平时训练联系的穿着,用来保护自己的护具护具。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跆拳道护具,希望你们喜欢。

跆拳道护具:产品描述运动员护具对战跆拳道护具是指跆拳道练习爱好者、跆拳道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时或平时训练联系的穿着,用来保护自己的护具护具。

跆拳道护具一般皮面是采用进口优质PU软革,二次发泡的EVA 填充料具有比同类产品的更有柔软度,比比同类产品厚度更厚,在对抗训练使用上,有足够的更冲击能力,吸收力上更好。

护具(hogu)是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用来保护自己的工具。

将其译为中文,就即是护甲。

护具自从1950年代就被世界跆拳道联盟的比赛所使用,及被视为在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最重要的装备。

护具是比赛最普遍中的得分位置。

运动员会使用一些脚部技术(例如旋踢及后踢)或拳击(例如直拳及手刀)攻击护具。

多间公司例如阿迪达斯和大道也有出产护具;但只有很少品牌的护具会被世界跆拳道联盟认可。

护具会在世锦赛或奥运会中使用;但在ITF举办的比赛中则不会使用,因为“hogu”(护具)只适用于世界跆拳道联盟所举办之赛事。

护具包括了头盔、护手胫、护脚胫、护脚背、护胸(亦称为护甲)、护档(男生用,于台湾并不常见)、护阴(女生用)及护手。

当中护手及护脚背较不常用。

跆拳道护具:产品分类电子护具跆拳道护胸电子护具是一个含有电子芯片的一种护具,当受到有效攻击时感应装置会自动识别其有效功击,并传送资讯到反映得分的技术装置。

电子护具多用于世界赛事,以其避免一些非技术性的得分,令比赛更加客观。

在韩国于2007年3月曾举行电子护具测试赛,目的是要通过实战来检验电子护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除了在韩国进行有关测试外,美国和欧洲亦有对此作出测试。

经分析后,电子护具的准确度达70%至80%。

电子护具在技术上仍存在不少的缺陷,例于以现在的技术是没有可能将电子感应器平均分布于所规定之得分位置,因此目前还无法在比赛中替代或有效地协助裁判。

拳击护具行业知识点总结

拳击护具行业知识点总结

拳击护具行业知识点总结一、拳击护具的种类1. 头盔:拳击头盔是用来保护拳击手头部免受伤害的装备,一般由坚固的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减轻头部碰撞的冲击力,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

头盔通常包括顶部、脸部、下巴和耳朵的保护,以确保拳击手的头部在比赛或训练中得到充分的保护。

2. 拳击手套:拳击手套是拳击运动中必不可少的护具,一般由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内部填充有吸震材料,手套的设计旨在保护拳击手的手部并提供足够的保护和支撑。

通过选择不同重量和材质的拳击手套,可以满足不同级别的拳击手在比赛或训练中的需求。

3. 护具:拳击护具还包括护胸器、护腰器和护胫器等护具,这些护具主要是用来保护拳击手在比赛或训练中易受伤的身体部位,如胸部、腰部和腿部等。

二、拳击护具的设计原理1. 吸震材料:拳击护具中的吸震材料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原理,它可以有效地减轻手部和头部在拳击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降低受伤的风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吸震材料包括泡沫、海绵和气垫等,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拳击护具的吸震效果。

2. 透气性和舒适性:拳击护具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透气性和舒适性,以确保拳击手在比赛或训练中可以持续地保持舒适并让汗液快速散发,不至于影响比赛或训练的表现。

3. 保护范围和贴合度:拳击护具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保护范围和贴合度,以确保拳击手的关键部位得到充分的保护,而且护具要能够与拳击手的身体贴合度高,不至于因为松动而影响护具的保护效果。

三、拳击护具的制作材料1. 皮革:皮革是一种常见的拳击护具制作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可以有效地保护拳击手的手部和头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皮革包括牛皮、羊皮和人造皮革等,不同种类的皮革在护具的制作中都有一定的应用。

2. 合成材料:除了皮革,合成材料也是拳击护具常用的制作材料,具有质轻、透气和易保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具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

一般情况下,合成材料也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染色和加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拳击护具外观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97.220.30;97.220.40
Y56
团 体 标 准
T/CSSGA 1003.4—2017
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4部分:护头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martial arts—Part 4:Head protectors
2017 – 12-25发布 2018 – 04 – 01实施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发 布
T/CSSGA 1003.4—2017
I
前言
使用符合本标准的护具并非意味着完全避免运动伤害。

T/CSSGA 1003《搏击类运动护具》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与试验方法;
——第2部分:护臂;
——第3部分:护胸;
——第4部分:护头;
——第5部分:护裆;
——第6部分:护腿;
——第7部分:拳套;
——第8部分:护脚;
……
本部分为T/CSSGA 1003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文体用品行业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国华体育健
身器材有限公司、潍坊中成王体育用品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泰山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徐培明、温天钧、张之林、王伟。

T/CSSGA 1003.4—2017 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4部分:护头
1 范围
T/CSSGA 1003的本部分规定了无前脸保护的护头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散打、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拳击等徒手搏击用护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SSGA 1003.1-2017 搏击类运动护具 第1部分:通用要求与试验方法
3 规格
按头围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依次为4种规格:S、M、L、XL。

4 要求
4.1 通用要求
护头应符合T/CSSGA 1003.1-2017中的相关规定,此外还应符合下述所有条款。

4.2 耳部结构
护头应使耳朵与外界联通而能听见声音,并应防止气流压力损伤耳膜。

4.3 质量
护头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护头质量
规格 S M L XL 使用者头围/mm <540 540~560 560~580 >580 质量/g ≤360 ≤380 ≤400 ≤420
T/CSSGA 1003.4—2017
4.4 视野
在如下角度内视野不应有盲区,见图1:
——向上:至少25°;
——向下:至少50°;
——水平:双目水平面内的左右侧至少105°。

a)头部直立状态下的上下视野
单位为毫米
b)双目水平面上的左右视野
图1 视野
4.5 约束性
4.5.1 经试验后护头约束零部件应无断开、撕裂、松开或脱落。

4.5.2 每次试验后,护头从原始位置的位移应小于头围的 5 %。

4.6 保护区域
保护区域尺寸应符合表2规定,见图2。

2
T/CSSGA 1003.4—2017
表2 护头保护区域尺寸
规格 使用者头围/mm 前额宽 L1 /mm 头后宽 L2 /mm
S <540 ≥30 ≥40
M 540~560 ≥35 ≥45
L >560~580 ≥40 ≥50
XL >580 ≥45 ≥55
a)侧面 b)前面
说明:
L1—前额宽。

L2—头后宽。

图2 护头保护区域的位置
4.7 冲击性能
在规定的冲击条件下,护头保护区域内产生的最大冲击力应不大于2kN。

5 试验方法
5.1 环境条件
与T/CSSGA 1003.1-2017中的环境条件一致。

5.2 质量检验
采用示值精度至少为 1g 的天平检验。

5.3 视野试验
将护头按正常使用状态佩戴在合适大小的试验者头上或模拟头形上。

T/CSSGA 1003.4—2017
4
调好位置,使用样板或其他评估可视角度的方法试验护头是否符合视野要求。

5.4 约束性试验
5.4.1 护头应穿戴在合适的人体头形上或模拟头形上。

5.4.2 试验的位置及方向如图 3 中箭头线 1 至 6 所示。

沿试验者身体表面的外围进行。

5.4.3 在每个位置采用的试验力应为 20N±1N。

5.4.4 施力点为外形边缘处,采用夹持方法,夹持宽度不大于20 mm,牵引力测量器精度不低于 1N 的电子拉力器。

5.4.5 力的施加时间为(30±3)s。

5.4.6 每个方向至少进行一次试验。

5.4.7 用精度不低于 0.5 mm 的测量工具测量护头的位移量,计算与相应方向上的护头外形尺寸百分
比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说明:
1至8为试验的顺序。

图3 护头约束性试验 5.5 保护区域测量
采用精度不低于0.2 mm的游标卡尺测量。

5.6 冲击性能试验 5.6.1 设备
冲击试验的装置如图4所示。

落锤的质量与形状符合T/CSSGA 1003.1-2017中5.4.2的规定。

T/CSSGA 1003.4—2017
有一块至少:宽300 mm、长350 mm、厚20 mm的钢制支撑板作为样品的支撑使用。

一只钢制压环,质量(10±0.1)kg、内径(140±0.1)mm、外径(260±4)mm,用于固定在支撑板上的被测样品。

落锤的自由下落状态及电子测量装置符合T/CSSGA 1003.1-2017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落锤;
2—压环;
3—护头样品;
4—支撑板。

图4 护头的冲击装置
5.6.2 程序
5.6.2.1 护头放置在支撑板上,压环放置在护头上。

5.6.2.2 压环放置平整,压环、支撑板、落锤三者的同心度为 5 mm。

5.6.2.3 护头能在支撑板上移动,以便于每个冲击点的冲击试验。

5.6.2.4 如果压环不能够在护头上压平,护头上的硬质构件去除,直到压平。

5.6.2.5 落锤自由下落高度为 64 mm±1 mm。

5.6.2.6 冲击点在保护区域内选择,至少为 3 处,冲击点宜分别选在前额区、头后区和头侧区。

5.6.2.7 其他事项符合 T/CSSGA 1003.1-2017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T/CSSGA 1003.4—2017
6.1 检验分类
分为交收检验与型式检验。

6.2 交收检验
6.2.1 交收检验项目为T/CSSGA 1003.1-2017的 4.1及本标准的4.2 、4.3。

6.2.2 对于4.3实行随机抽检,抽检率为20 %。

其余实行全检。

6.3 型式检验
6.3.1 型式检验项目为T/CSSGA 1003.1-2017及本标准要求的所有项目。

6.3.2实行随机抽检,抽检数量为:
——至少具有两只不相邻规格的护头;
——护头的不同颜色的色牢度样品可用完全相同的表层材料替代。

6.3.3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
——产品定型时;
——材料材质或参数改变时;
——制做工艺改变时;
——用户或质检部门提出要求时。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识
应符合 T/CSSGA 1003.1-2017中6.1的要求。

7.2 包装
应用塑料袋进行贴体包装,然后按一定的数量装入瓦楞纸箱内封扎。

7.3 运输
运输中应防火、防雨淋、防重压。

7.4 贮存
贮存场所应通风、防潮湿,远离火源与腐蚀性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