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必背的古诗词译文及注释

合集下载

小学阶段(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背诵手册(含译文注释)

小学阶段(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背诵手册(含译文注释)

小学阶段(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背诵手册(含译文注释)目标本手册旨在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古诗词,提供译文和注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诗词选择标准1. 选取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包括唐诗宋词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选择内容简洁、朗朗上口的古诗词,适合小学生研究和理解。

3. 避免选择法律复杂的诗词,以避免对学生的理解和背诵造成困扰。

手册内容一年级1. 《静夜思》 - 李白- 译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诗人在床上看到明亮的月光,感觉像是地上的霜。

他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译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释:白天依山势消失,黄河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二年级1. 《七步诗》 - 曹操- 译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煮豆子时,豆子的壳燃烧起来了,豆子在锅中流泪。

其实我们本是同根生,为什么要相互伤害呢?2. 《春晓》 - 孟浩然- 译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春天睡得很沉,不知道天亮。

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叫声。

经过一夜的风雨,落下的花儿有多少呢?三年级1. 《悯农》 - 李绅- 译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注释:春天种下一粒小米,秋天可以收获成千上万的谷子。

但是整个国家都没有闲置的土地,农民们依然饿死。

2. 《静夜思》 - 杜甫- 译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床前的明亮月光,让人感觉像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四年级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译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释:白天从山的尽头消失,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风景,就要再往上爬一层楼。

2. 《行宫》 - 元稹- 译文: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原文、翻译及赏析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原文、翻译及赏析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原文、翻译及赏析|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画(王维)【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翻译】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赏析】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

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静夜思(李白)【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

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翻译】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

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旱晨。

【赏析】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

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翻译】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

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旱晨。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简单的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月光洒在地上,如同霜一样。

诗人抬起头来仰望明月,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好。

诗人在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周围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

夜里听到了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

3.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鹅在水面上的情景。

鹅伸长脖子向天空歌唱,它的白色羽毛在绿色的水面上显得格外醒目,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波浪中划动。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的景象。

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上一层楼。

5.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

农民在烈日下锄禾,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而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6.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色的带子挂在山前。

水流从高处直落下来,好像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

一年级必背古诗11首

一年级必背古诗11首

必背古诗11首chūn xiǎo1.《春晓》tánɡ mènɡ hào rán唐·孟浩然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春眠不觉晓,chù chù wén tí niǎo处处闻啼鸟。

yè lái fēnɡ yǔ shēnɡ夜来风雨声,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花落知多少?译文及注释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2. 村c ūn 居j ū(清)高 鼎草c ǎo 长zh ǎng 莺y īng 飞f ēi 二èr 月yu è 天ti ān,拂f ú 堤d ī 杨y áng 柳li ǔ 醉zu ì 春ch ūn 烟y ān。

儿ér 童t óng 散s àn 学xu é 归gu ī 来l ái 早z ǎo,忙m áng 趁ch èn 东d ōng 风f ēng 放f àng 纸zh ǐ 鸢yu ān。

注释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⑶散学:放学。

⑷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⑸东风:春风。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小学一年级】上册:1、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 yōng ?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 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 qī zuò八九十枝花。

bā jiǔ shí zhī 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2、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 ?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 wú 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 huā hái zài人来鸟不惊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注词释义: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小学一年级古诗六首带拼音译文注释

小学一年级古诗六首带拼音译文注释

001 咏鹅 唐 骆宾王《咏y ǒn ɡ鹅é》 唐t án ɡ 骆lu ò宾b īn 王w án ɡ鹅é鹅é鹅é, 曲q ǔ项xi àn ɡ 向xi àn ɡ 天ti ān 歌ɡē。

白b ái 毛m áo 浮f ú绿l ǜ水shu ǐ, 红h ón ɡ 掌zh ǎn ɡ拨b ō清q īn ɡ波b ō。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1.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2.拨:划动。

002 江南汉乐府《江jiānɡ南nán》汉hàn 乐yuè府fǔ江jiānɡ南nán可kě采cǎi莲lián,莲lián叶yè何hé田tián 田tián。

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间jiān。

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东dōnɡ,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西xī,鱼yú戏xì莲lián 叶yè南nán,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北běi。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注释:何:多么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003 画 佚名《画hu à》 佚y ì名m ín ɡ远yu ǎn 看k àn 山sh ān 有y ǒu 色s è,近j ìn 听t īn ɡ 水shu ǐ无w ú声sh ēn ɡ。

一年级古诗附拼音注解

一年级古诗附拼音注解

一年级古诗附拼音注解背景本文档旨在为一年级学生提供一些古诗及其拼音注解,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古诗。

以下是一些简单但富有启发性的古诗。

古诗和拼音注解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ēng guàn què lóu)解释: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象。

他观察到太阳在山的尽头落下,黄河注入大海。

他希望远眺千里,再往上爬一层楼。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jìng yè sī)解释:在这首诗中,诗人在静夜里思念家乡。

他床前的明月光照亮了地面,让他产生了是霜的错觉。

他抬头望着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hūn xiǎo)解释: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早晨。

他说春天的清晨熟睡得很香甜,但到处都能听到鸟鸣声。

夜间的风雨声让他知道有多少花朵在飞落。

4. 青青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qīng qīng zǐ jīn)解释: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他说他的衣领是深深绿色的,而他的心思却是漫长的。

他一直思考着自己的思念之因。

总结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和拼音注解,一年级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

这些简短而富有启发性的诗句将激发他们对语言艺术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原文、翻译及赏析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原文、翻译及赏析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原文、翻译及赏析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接触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一年级必背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欣赏。

1. 小燕子(宋·杨万里)二月黄鹂飞,三月迎春花。

四月杨柳绿,五月莺声多。

六月庭前草,七月芙蓉花。

八月落花时,九月寒蝉鸣。

十月秋叶黄,十一月木梨红。

蛙鸣两三声,一月冰雪霜。

翻译:二月黄鹂飞翔,三月春花盛开。

四月杨柳成绿,五月莺鸣声多。

六月庭院里的草长得高,七月芙蓉花开艳丽。

八月落花时节,九月寒蝉鸣叫。

十月秋叶变黄,十一月木梨鲜红。

蛙儿鸣叫两三声,一月里结冰、飘雪、落霜。

赏析:这首诗以四季的变化为线索,描绘了春夏秋冬的景象,并配以相应的动物和植物。

通过对季节变迁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2.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明亮的月光,像是铺在地上的霜。

抬头望向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赏析:这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人静夜思乡的情景。

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示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3. 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翻译:春天种下一颗谷子,秋天收获万颗子粒。

四方大地没有闲置的田地,农夫还是会饿死。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困境和劳动的艰辛。

通过一粒粟的寥寥数语,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呼吁。

4. 静夜思(唐·王之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辉煌的月光,疑似地上的霜。

抬头眺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赏析: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些变化。

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孤独的思乡情怀,展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评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古风二首/ 悯农二首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注释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赏析【注释】:禾:禾苗。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

餐:饭。

皆:全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注释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寻隐者不遇/ 孙革访羊尊师诗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1.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2.拨:划动。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江南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注释何:多么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解落:吹落,散落。

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

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注释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池上唐·白居易褭褭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池上》古诗意思:小娃娃撑着一艘小船,刚刚去池塘里面偷偷地采回了白色的莲花。

他并不知道要隐藏自己的行踪,池塘上的浮萍被他的船儿一荡,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①去: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