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知识总结及公式

合集下载

电学所有的计算公式

电学所有的计算公式

电学所有的计算公式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等电磁现象及其应用。

以下是电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一、基本概念和公式1.电荷(Q):-Q=n×e,电荷(Q)等于元电荷(e)的数量(n)乘以元电荷的大小。

2.电流(I):-I=Q/t,电流(I)等于电荷(Q)的变化量除以变化所需的时间(t)。

3.电压(V):-V=W/Q,电压(V)等于所做的功(W)除以电荷(Q)。

4.电阻(R):-R=V/I,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

5.电阻的欧姆定律:-V=I×R,电压(V)等于电流(I)乘以电阻(R)。

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Rt):-1/Rt=1/R1+1/R2+...+1/Rn,总电阻(Rt)等于各电阻(R1,R2,...Rn)倒数的和的倒数。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Vt):-Vt=V1+V2+...+Vn,总电压(Vt)等于各电阻(R1,R2,...Rn)上的电压(V1,V2,...Vn)之和。

3.并联电路中总电阻(Rt):-Rt=R1+R2+...+Rn,总电阻(Rt)等于各电阻(R1,R2,...Rn)的电阻值之和。

4.并联电路中总电流(It):-It=I1+I2+...+In,总电流(It)等于各电阻(R1,R2,...Rn)上的电流(I1,I2,...In)之和。

三、功率和能量1.功率(P):-P=V×I,功率(P)等于电压(V)乘以电流(I)。

2.电能(W):-W=P×t,电能(W)等于功率(P)乘以时间(t)。

3.电能转化为热能:-W=Q×R,电能转化为热能(W)等于电流平方(Q)乘以电阻(R)。

四、电容和电感1.电容(C):-C=Q/V,电容(C)等于电荷(Q)除以电压(V)。

2.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Ct):-Ct=C1+C2+...+Cn,总电容(Ct)等于各电容(C1,C2,)的电容值之和。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电学公式才能更好的解题,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供参考。

(1)电流强度定义式:I=Q/t(2)电阻与电阻率:R=ρ/S(3)欧姆定律公式:I=U/R(4)串联电路公式电流处处相等:I=I1=I2电压累加关系:U=U1+U2电阻累加关系:R=R1+R2(5)并联电路公式电压处处相等:U=U1+U2电流累加关系:I=I1+I2等效电阻公式:R=R1R2/(R1+R2)(6)电功公式:W=UIt(7)电功率公式:P=UI(8)电功与电功率关系式:W=Pt=UIt=UQ(9)电功率推导式:P=I2R=U2/R(10)电功推导式:W=I2Rt=U2t/R(11)焦耳定律公式:Q=I2Rt(1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13)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14)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15)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若R1>R2,则U1>U2,电阻越大,要想使电流处处相等,则需要加上更大的电压来实现。

做动态电路题目的时候,串联电路中,R1不变,R2变大,则可以直接得出R2分的电压讲增大,因为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不变,所以R1两端电压减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可用道路中两条支路按宽窄分流来形象比拟:宽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小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多;窄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大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少,所以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到的电流小,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改变,对另一个支路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短路的除外)。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1.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质中存在的基本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电流。

电荷的公式为:Q=n×e其中,Q为电荷的大小,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e为元电荷的大小。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数量。

电流的公式为:I=Q/t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电荷大小,t为经过时间。

2.电场和电势电荷周围会形成电场,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电势差表示单位正电荷沿电场方向从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所做的功。

电场和电势的公式为:E=F/qV=W/q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场力的大小,q为电荷量,V为电势差,W为做功。

3.电阻和欧姆定律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其阻抗与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成正比。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特性的基本定律。

电阻和欧姆定律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大小,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

4.简单电路中的公式简单电路通常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下面是一些简单电路中常用的公式。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当多个电阻串联连接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总和:R=R1+R2+...(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当多个电阻并联连接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的总和的倒数:1/R=1/R1+1/R2+...(3)功率公式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率,其公式为:P=IV=I^2R=V^2/R其中,P为功率,I为电流强度,V为电压,R为电阻。

5.电功和电能公式电功表示电流通过电路所做的工作,电能表示电流在电路中的能量。

电功和电能的公式为:W=QV=IVt=I^2Rt=V^2t/R其中,W为电功,Q为电荷大小,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t为时间,R为电阻。

这些是初中物理电学的常用公式,希望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理解,能够掌握电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电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多做题,多实践,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三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三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三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三物理电学部分的主要公式包括:
1. 电流强度公式:I=Q电量/t,其中Q是电量,t是时间。

2. 电阻公式:R=ρL/S,其中ρ是电阻率,L是长度,S是横截面积。

3. 欧姆定律公式:I=U/R,其中U是电压,R是电阻。

4. 焦耳定律的普适公式:Q=I²Rt,纯电阻公式:Q=UIt=Pt=UQ电量
=U²t/R。

5.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功率和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6. 并联电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相等,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功率和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7. 定值电阻的公式:I1/I2=U1/U2,P1/P2=I1²/I2²,P1/P2=U1²/U2²。

8. 电功的公式:W=UIt=Pt=UQ(普适公式),W=I²Rt=U²t/R(纯电阻公式)。

9. 电功率的公式:P=W/t=UI(普适公式),P=I²R=U²/R(纯电阻公式)。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磁现象、磁场和电的知识点,如磁性、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磁场方向、磁感线等。

这些公式是电学部分的基础,建议反复练习、记忆,直至熟练掌握。

同时注意,掌握电学知识对于日常生活及以后的学习都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基本量1.1电荷:物质中含有电子的粒子,带有电的粒子。

1.2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其中一截面的电量。

1.3电压:单位电荷所具有的势能。

1.4电阻: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二、欧姆定律2.1欧姆定律公式:U=IR2.2欧姆定律解析式:I=U/R三、串联与并联电路3.1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

3.2并联电路:电流可以分成几个支路走。

四、电功与电功率4.1电功公式:W=UIt4.2电功率公式:P=W/t=UI五、电阻与电阻率5.1电阻公式:R=ρ(l/A)5.2电阻率公式:ρ=R(A/l)六、电能与电势能6.1电能公式:E=Pt6.2电势能公式:Ep=eQ七、戴维南定理与基尔霍夫定律7.1戴维南定理:电路中电流节点的总电流等于从节点流入的电流之和。

7.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电路中任何一点的电流进和电流出的代数和为零。

7.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路中任意一条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动势之和。

八、电容器与电容8.1电容器:由绝缘介质分隔的两个导体板。

8.2电容公式:C=Q/U九、磁场与电磁感应9.1磁场:由电流所产生的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磁力效应。

9.2电磁感应:磁场变化会导致感应电动势。

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洛伦兹力10.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与导体内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10.2洛伦兹力:导体内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十一、电磁波与频率11.1电磁波:由电场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波动。

11.2频率:单位时间内电磁波的周期数。

十二、霍克定律与电磁感应定律12.1霍克定律:对于弹簧上的物体,弹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

12.2电磁感应定律: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与导体长度及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

总结:物理电学部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量、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电功与电功率、电阻与电阻率、电能与电势能、戴维南定理与基尔霍夫定律、电容器与电容、磁场与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洛伦兹力、电磁波与频率、霍克定律与电磁感应定律。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知识总结及公式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知识总结及公式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知识总结及公式Q=ne e =1、610-19C电子数n n=通过各处的电量都相等。

即:Q=Q1=Q2=…=Qn通过干路中的电量等于各支路电量之和,即Q总=Q1+Q2+…+Q n电流(I)安培(A)毫安( mA )1A=103mA=106 uA国际主单位安培(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电量的多少。

I=1安培=Q=I t(I c=1AIS)t=(IS=)工具:电流表安培表--0-0、6A 0-3A使用方法:1、须与电器串联使用。

2。

电流须从“+”进,“-”出。

3。

不能测超量程的电流。

4。

估计不出电流大小可用最大量程试触法试测。

1、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2、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即:I=I1=I2=I3…=I n1、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I3…+I n2、并联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R1=I2R2电压(U)千伏(Kv)伏(V)毫伏(mV)1kV=103V=106mv=109uv国际主单位伏特(V)电压是电源正负极间电势的差值、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U=1伏特=W=UQ(1J=1V1C)Q=(1C=)工具:电压表(伏特表)0-3V, + -0-1、5V。

-------使用方法:1、须知并联在电路中使用。

2、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电源电压。

3、电流须从“+”进,从“-”出。

4、不能测超量的电压。

5、估计不出电压大小时可用试触法试测。

测串联电路中L1L2的电压V1测L1V2测L2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V测L1L2和电源电压1、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总=U1+U2+…Un2、串联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干路中无电器)。

即:U总=U1=U2=…Un电阻(R)兆欧(MΩ)千欧(KΩ)欧姆(Ω)1MΩ=103KΩ=106Ω国际主单位欧姆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电学基本公式:1.电流(I)=电量(Q)/时间(t)2.电荷(Q)=电流(I)×时间(t)3.电阻(R)=电压(V)/电流(I)4.电压(V)=电流(I)×电阻(R)5.电功(W)=电压(V)×电流(I)6.电阻(R)=电导(G)的倒数,即1/R=G(单位:西门子)7.电阻(R)=长度(L)×电阻率(ρ)/横截面积(A)8.电阻率(ρ)=电阻(R)×横截面积(A)/长度(L)9.电势差(ΔV)=工作所做的电功(W)/电量(Q)10.电场强度(E)=电势差(ΔV)/距离(d)11.电容(C)=电量(Q)/电压(V)12.电容(C)=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极板面积(A)/极板间距(d)13.电量(Q)=电容(C)×电压(V)14.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与电流(I)成正比,即R=ρL/A15.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即Rt=R1+R2+...16.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t=1/R1+1/R2+...17.并联电阻中电阻越小,总电阻越小;串联电阻中电阻越大,总电阻越大。

一些常见的电学公式:1.安培定律:I=I1+I2+...(电流的总和等于电流的分支之和)2.电阻功率公式:P=VI=I²R=V²/R(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或者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或者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3.等效电阻:1/Rt=1/R1+1/R2+...(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4.等效电容:Ct=C1+C2+...(并联电路中电容的总和)5.奥姆定律:V=IR(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6.电势能:PE=qV(电势能等于电荷乘以电势差)7.电场强度:E=V/d(电场强度等于电势差除以距离)8.电容能量:UE=1/2CV²(电容的能量等于1/2的电容乘以电压的平方)9.电功率:P=IV(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10.电能:E=Pt(电能等于功率乘以时间)这些公式是初中物理电学的基本公式和一些常见公式,可以帮助你理解和解决电学问题。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一、电流和电阻1. 电流公式:I = Q / t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安培(A)表示。

2. 电阻公式:R = V / I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3. 欧姆定律:V = I × R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电压和功率4. 电压公式:V = W / Q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用伏特(V)表示。

5. 功率公式:P = V × I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转化或传输的能量,用瓦特(W)表示。

三、串并联电路6. 串联电阻公式:R = R1 + R2 + R3 +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7. 并联电阻公式:1 / R = 1 / R1 + 1 / R2 + 1 / R3 +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8. 串联电流公式:I = I1 = I2 = I3 = ...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流的值相等。

9. 并联电流公式:I = I1 + I2 + I3 +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流之和。

四、电功和电能10. 电功公式:W = V × Q电功是电压对电荷的做功量,用焦耳(J)表示。

11. 电能公式:E = P × t电能是单位时间内消耗或转化的能量总量,用焦耳(J)表示。

五、电路中的能量转化12. 灯泡的功率公式:P = V × I灯泡的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13.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公式:P = U / t电路中消耗的能量等于电压乘以电流除以时间。

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14. 电阻和电流关系的公式:R = ρ × L / A电阻与导线的材料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七、电阻和电功率的关系15. 电阻和电功率关系的公式:P = I^2 × R电功率与电流的平方和电阻成正比。

八、电阻和电能的关系16. 电阻和电能关系的公式:E = I^2 × R × t电能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时间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总=Q1+Q2+…Qn
2.各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自身电阻成正比。即:
1.总热量等于各支路产生的热量之和。即:
Q总=Q1+Q2+…Qn
2.各支路产生的热量与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即
总论
(备注)
备注
1.e=1.6×10-19C为一个电子所带电量。2。W=U2/R·t=I2Rt和Q=W=Pt=UIt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纯电阻电路为: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W=Q。
2、并联的总电阻比电阻最小支路的电阻还小,是因为并联等效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
欧姆定律
I= 1安培=
U=IR(1V=1A·Ω)R= (1Ω= )
电功
(W)
焦耳(J),
度,
千瓦·时。
1度
=1千瓦·时
=3.6×106J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W=UIt
1焦耳
=1伏特·安培·秒
W=Pt
1焦耳
=1瓦特×1秒
U=,I=
U总=U1+U2+…Un
2、串联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干路中无电器)。 即:
U总=U1=U2=…Un
电阻
(R)
兆欧(MΩ)
千欧(KΩ)
欧姆(Ω)
1MΩ=103KΩ
=106Ω
国际主单位
欧姆Ω
导体对电流的阻
碍作用,叫电阻。
决定电阻大小的
P总=P1+P2+…Pn
2.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即:
焦耳
定律
电热量
(“Q”)
焦耳(J)
电流通过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三者的乘积
即:Q=I2Rt
R=Q / I2t t=Q / I2R
Q=W=Pt=UIt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电流通过电器所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热量之和。即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基础知识总结表
物理量
(定律)
单位及
其换算
定义及公式
推导式
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
测量原理和装置图
在串联电路中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电流
(I)
安培(A)
毫安( mA )
1A=103mA
=106uA
国际主单位
安培(A)
单位时间内通过
导体横截面电量
的多少。
Q=I t
(I c=1A·IS)
t=
(IS= )
0-3V,+-
0-1.5V。---------
使用方法:1、须知并联在电路中使用。2、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电源电压。3、电流须从“+”进,从“-”出。4、不能测超量的电压。5、估计不出电压大小时可用试触法试测。
测串联电路中L1L2的电压
V1测L1V2测L2
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V测L1L2和电源电压
1.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
因素材料、长度
横截面且受温度
的影响。
电阻定律
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
比;与横截面成反比。
测量仪器:
电压表(伏特表)
电流表(安培表)
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R= 装置图
1.总电阻等于各个用电器电阻之和。即:
R总=R1+R2+…R n
2.串联的总电阻比每个分电阻都大,是因串联等效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1.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
2.并联分流,该支路
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
电阻成反比。 即:
I1R1=I2R2
电压
(U)
千伏(Kv)
伏(V)
毫伏(mV)
1kV=103V
=106mv
=109uv
国际主单位
伏特(V)
电压是电源正负
极间电势的差值.
是使电荷定向
移动形成电流
的原因。U=
1伏特=
W=U·Q
(1J=1V·1C)
Q=
(1C= )
工具:电压表(伏特表)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测量工具:电能表
(电度表)某段时间所消耗的电能为电度表记数器后、前两次的读数之差。
1.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
W总=W1+W2+…Wn
2.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
1.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
W总=W1+W2+…Wn
2.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生活
用电
常识
1.电流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为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为0.02秒,频率为50HZ,方向每秒改变100次。螺旋灯泡的金属螺旋须接零线,尾部金属块须接火线。
2.家庭照明电路分火线和零线,电压为220V,(火线与地间有220V电压,零线与地间电压为零)动力电压为380V,不高于36V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电功率
(P)
千瓦(Kw)
瓦特(W)
1Kw
=103w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P=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工具:电压表(伏特表)
电流表(安培表)
方法:伏安法测电功率
1.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即:
P总=P1+P2+…Pn
2.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
1.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即:
工具:电流表
安培表--
0-0.6A0-3A
使用方法:1、须与电器串联使用。2。电流须从“+”进,“-”出。3。不能测超量程的电流。4。估计不出电流大小可用最大量程试触法试测。
1.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2、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处处相等。
即:
I=I1=I2=I3…=In
1.干路中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即:
I=I1+I2+I3…+In
3.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现在家庭电路的保险丝被空气开关所替代电器开关应断火线.
4.家用电器的三孔插座(头)左零右火竖接地,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5.安全用电,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低压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火线。高压触电:一是高压电弧触电。二是跨步电压触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