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新版浙大远程电子技术基础离线作业答案第二篇第5章习题详解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基础(含答案),推荐文档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编号为08001)共有单选题,简答题,计算题1,作图题1,作图题2,计算题2,分析题,化简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计算题2,作图题2]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测得NPN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的电压分别是U B=1.2V,U E=0.5V,U C=3V,该三极管处在()状态。
A. 击穿B. 截止C. 放大D. 饱和2.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
A.放大特性B.恒温特性C.单向导电特性D.恒流特性3.在N型半导体中()。
A.只有自由电子B.只有空穴C.有空穴也有电子D.没有空穴也没有自由电子4.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则晶体三极管的状态是()。
A.放大B.饱和C.截止D.倒置5.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某三极管,当输入电流I B=10μA时,I C=1mA;而I B=20μA时,I C=1.8mA,则该三极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A.50B.80C.100D.1806.稳压管的稳压是其工作在()。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区D.正向死区7.在某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V、-10V和-9.3V,则该管为()。
A.NPN硅管B.NPN锗管C.PNP硅管D.PNP锗管8.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A. 温度B. 掺杂工艺C. 杂质浓度D. 晶体缺陷9.测得NPN型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电位分别为:U B=2.8V,U E=2.1V,U C=3.6V,则该管处于()状态。
A.饱和B.截止C.放大D.击穿10. P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空穴浓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11. N型半导体是在纯净的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自由电子B.空穴C.硼元素D.磷元素12.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是()。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13.下列关于半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2016年秋季计算机基础知识题1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单选题)这些题目必须做一遍,来自统考题库(期末考试题也多半出在这里),参考答案在另一个Word文档中(上传自己做的答案后才可以下载…)。
据说,统考题库中大约有10,000测试题,我想它的十分之一还是要做的。
只要大家听话,一次性通过考试还是没问题的。
知识题以单选题的形式给出。
一.关于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A____。
A.1946年B.1952年C.1959年D.1962年[解析]参考p.12、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C___。
A.集成电路B.晶体管C.大规模集成电路D.电子管[解析]请记忆:第一代主要元件是电子管,第二、三代分别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参考p.1和p.2)。
计算机经历了四个时代,其划分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构成元件”(又称电子元器件)。
3、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D____。
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B.它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电子器件C.它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计算,例如弹道计算D.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解析] ENIAC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
从第二代计算机才开始引入高级程序语言BASIC和ForTran等,所以D是错的。
4、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__D____。
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解析]略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D____。
A.元材料B.工艺水平C.设计水平D.元器件 -----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解析]略二.计算机的分类6、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_B____。
A.功能和用途B.处理数据的方式(或处理数据的类型)C.性能和规律D.使用范围[解析]参考p.2。
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浙大版习题答案二篇 5章

第五章习题题2.5.1 静态RAM与动态RAM相比,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内容静态RAM 动态RAM存储容量小存储容量更大功耗较大更小存取速度快更快价格贵便宜题RAM,则:(1)该RAM有几根数据线?(2)该RAM有几根地址线?解:一个基本存储单元存放有一位二进制信息,一个字节为8位二进制信息,32768=215=212×8=212×23。
所以:(1) 有8根数据线;(2) 有12根地址线,一次访问一个字节,即8位数据。
题2.5.3 RAM的容量为256×4字位,则:(1)该RAM有多少个存储单元?(2)该RAM每次访问几个基本存储单元?(3)该RAM有几根地址线?解:一个基本存储单元存放有一位二进制信息,所以1024字位容量就有:(1) 1024个基本存储单元;(2) 由四个基本存储单元组成一个4位的存储单元,所以,该存储器每次访问4个基本存储单元;(3) 有256=28,所以有8根地址线。
题2.5.4 试用256×4字位的RAM,用位扩展的方法组成一个256*8字位的RAM,请画出电路图。
解:256×4字位的RAM只有4位数据线,要扩大成8位时应采用位扩展的方法实现。
将8位地址线、片选线、读/写控制线并联,RAM(1)的4位作扩展后8位的高4位,RAM(2)的4位作为扩展后的低4位,组成扩展后的8位数据输出。
其扩展的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题2.5.5 C850是64*1字位容量的静态RAM,若要用它扩展成一个128*4字位容量的RAM,需要几块C850?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解:该题原地址为64=26为6位,现要有128=27,需用7位地址线,因此要用地址扩展;数据线只有1位,现需要4位数据,同时要进行数据位扩展;所以要有8块C850是64*1字位容量的静态RAM。
其连接后的电路如图所示:题2.5.6 按照编程工艺不同,只读存储器大致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 点?解: 熔丝/反熔丝型,EPROM 型,E 2PROM 型,Flash Memory 型等。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数字逻辑习题1.1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1。
1.2 图形代表的二进制数0101101001.1.4一周期性数字波形如图题所示,试计算:(1)周期;(2)频率;(3)占空比例MSB LSB0 1 2 11 12 (ms)解:因为图题所示为周期性数字波,所以两个相邻的上升沿之间持续的时间为周期,T=10ms频率为周期的倒数,f=1/T=1/0。
01s=100HZ占空比为高电平脉冲宽度与周期的百分比,q=1ms/10ms*100%=10%1。
2数制21.2。
2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要求转换误差不大于4(2)127 (4)2.718解:(2)(127)D=72-1=(10000000)B-1=(1111111)B=(177)O=(7F)H(4)(2。
718)D=(10。
1011)B=(2。
54)O=(2.B)H1。
4二进制代码1.4.1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8421BCD码:(1)43 (3)254.25解:(43)D=(01000011)BCD1。
4。
3试用十六进制写书下列字符繁荣ASCⅡ码的表示:P28(1)+ (2)@(3)you (4)43解:首先查出每个字符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的ASCⅡ码,然后将二进制码转换为十六进制数表示。
(1)“+"的ASCⅡ码为0101011,则(00101011)B=(2B)H(2)@的ASCⅡ码为1000000,(01000000)B=(40)H(3)you的ASCⅡ码为本1111001,1101111,111010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分别为79,6F,75(4)43的ASCⅡ码为0110100,0110011,对应的十六紧张数分别为34,331。
6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
6.1在图题1。
6。
1中,已知输入信号A,B`的波形,画出各门电路输出L的波形.解: (a)为与非, (b)为同或非,即异或第二章 逻辑代数 习题解答2.1.1 用真值表证明下列恒等式 (3)A B AB AB ⊕=+(A ⊕B )=AB+AB A B A B ⊕AB AB A B ⊕ AB +AB 0 0 0 1 0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0 0 0 0 11111由最右边2栏可知,A B ⊕与AB +AB 的真值表完全相同。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4章习题

第二篇 第4章习题题2.4.1 一个负反馈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为πϕ)12(+=n AF ,而正弦振荡器中的相位平衡条件是πϕn AF 2=,这里有无矛盾?答:负反馈反馈回来的信号与原信号应该是-180o 的正数倍,才能形成负反馈;而振荡电路必须是正反馈,即反馈回来的信号应该是原信号360o 的正数倍。
题2.4.2 振荡器的幅度平衡条件为1=。
F A ,而起振时,则要求1>。
F A ,这是为什么? 答:平衡条件是稳定振荡时的幅度要求,而起振必须要求正反馈量不断地大于原信号,才能振起来。
振起来后,如一直还大于,则放大器会进入饱和,使信号失真,所以应该进入稳定振荡,即要求振幅自动维持在1的水平。
题2.4.3 RC 桥式正弦振荡器如图题2.4.3 所示,其中二极管在负反馈支路内起稳幅作用。
图题2.4.3(1)试在放大器框图A 内填上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符号,若A 为μA741型运放,试注明这两个输入端子的管脚号码。
(2)如果不用二极管,而改用下列热敏元件来实现稳幅:(a )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器;(b )具有正温度系数的钨丝灯泡。
试挑选元件(a )或(b )来替代图中的负反馈支路电阻(R 1或R 3),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答:(1) RC 桥式正弦振荡器中,由于RC 串并联网络在f=f o 时,其相移φAF =0,为满足相位条件:φAF =φA +φF =0,放大器必须接成同相放大器,因此与RC 串并联网络连接的输入端为(+),与负反馈支路连接的输入端为(-),若A 为A741,其管脚号为:反相输入端为2,同相输入端为3。
(2) (a)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取代R 3;(b)正温度系数的钨丝灯泡取代R1。
题2.4.4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别图题2.4.4所示各振荡电路。
(1)哪些可能产生正弦振荡,哪些不能?(注意耦合电容C b、C e在交流通路中可视作短路。
)(2)对那些不能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电路,如何改变接线使之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用电路图表示。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计算机3Word知识题答案word精品文档18页

第3章 Word文字编辑(单选题)一. Word 概述1、Word具有的功能是__D__。
A.表格处理 ---- 虽然它是一个字处理软件,但也能制作表格B.绘制图形---- 它有一个绘图工具,能绘制图形,并提供了“图文混排功能”。
C.自动更正---- 对,对写错的英文单词有“自动更正”功能D.以上三项都是[解析]略2、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启动Word的操作是__D____。
A.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B.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C.单击任务栏中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 在任务栏中单击也可以启动应用程序的D.单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 单击是不能启动应用程序的[解析]顺便说一下:Word程序启动后会自动建一个名为“文档1”的文档,然后供你编辑和排版文字等。
3、在Word中,用快捷键退出Word的最快方法是____C__。
(请看提示)A.Ctrl+F4B.Alt+F5C.Alt+F4 ------- 记一下:一般的应用程序均可Alt+F4退出。
D.Alt+Shift[解析] 按Alt+F4可退出Word系统。
但一般关闭Word,可在Word的"文件"菜单中操作,也可选择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4、下面关于Word标题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B___。
A.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Word窗口 ---- 在第2章出现过此问题,一般窗口均适用B.拖曳标题栏,可将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 已经上最大化了,窗口就不能再拖动。
C.拖曳标题栏,可将非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D.Word标题栏显示所运行的软件名称Microsoft Word及其所打开的文档名称[解析]略5、Word的"文件"命令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名所对应的文件是__C____。
电子技术习题答案(附题目)

电子测量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发现故障和问题,提高电子产品的质 量和可靠性。
02
模拟电子技术
放大器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的电 子器件。它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实现信号 的放大,以便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包括电压增益、电流增益、功 率增益、带宽、输入输出阻抗等。这些指标用于 描述放大器的性能,对于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放大 器至关重要。
组合逻辑电路
总结词
组合逻辑电路由逻辑门电路组成,用于实现各种逻辑函数和运算。
详细描述
组合逻辑电路由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组成,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实现 各种复杂的逻辑函数和运算。组合逻辑电路具有并行处理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 和高速度计算。
总结词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真值表、卡诺图和公式法等。
总线是计算机中用于连接各个部 件的线路。电子技术可以用于研 究和开发各种类型的总线,如数 据总线、地址总线等。总线可以 提高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 效率和数据传输速度。
05
习题与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基础概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涵盖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 电阻、电容、电感等,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 本原理。
涵盖了模拟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如系统分析、 电路设计、仿真测试等,以及设计实例的分析。
数字电子技术习题与答案
总结词
数字逻辑基础
详细描述
介绍了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如逻 辑门、逻辑运算、触发器等,以及 数字逻辑的定理和规则。
电子技术基础离线作业 (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业姓名:学 号: 年级: 学习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题1 在图1电路中,设V t v i ωsin 12=,试分析二极管的导电情况(假定D 均为理想二极管)。
图1题2电路如图2所示,分析在下述条件下各二极管的通断情况。
设二极管D的导通压降V D=0.7 V,并求出D导通时电流I D的大小。
(1)V CC1= 6 V,V CC2= 6 V,R1= 2 kΩ,R2= 3 kΩ;(2)V CC1= 6 V,V CC2= 6 V,R1=R2= 3 kΩ;(3)V CC1= 6 V,V CC2= 6 V,R1= 3 kΩ,R2= 2 kΩ。
图2v、题3图3(a)所示电路中,D1、D2为硅管,导通压降V D均为0.7 V,图3(b)为输入AB v 的波形,试画出O v 的波形。
题4 图3电路中,输入端A v 、B v 如按下述各种方法连接时确定相应的输出O v = ?。
(1)A v 接+2V ,B v 接+5V ;(2)A v 接+2V ,B v 接-2V ;(3)A v 悬空,B v 接+5V ;(4)A v 经3K 电阻接地,B v 悬空。
题3题5 图5所示电路中,设()V t v I ωsin 103+=,稳压管1Z D 和2Z D 的稳定电压分别为V V Z 51=、V V Z 72=,正向降压为0.7 V 。
试画出Z i 和O v 的波形(要求时间坐标对齐)。
题5题6 图6所示电路中,稳压管2CW16具有下列特性:稳定电压9 V ,耗散功率允许值250 mW ,稳压管电流小于1 mA 时不能稳压,且动态电阻不大于20Ω。
试按电路中的参数计算:(1)当Ω=k R L 1时,电流R I 、Z I 、L I 的大小;(2)当电源电压I V 变化20±%时,计算O V 的变化量。
题6题7 有甲、乙两个三极管一时辨认不出型号,但可从电路中测出它们的三个未知电极X 、Y 、Z 对地电压分别为:甲管V V X 9=,V V Y 6=,V V Z 7.6=;乙管V V X 9-=,V V Y 6-=,V V Z 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第5章习题题2.5.1 一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如图题2.5.1所示,设已知V=12V,R=16Ω,v为正弦波。
求:ILCC (1)在三极管的饱和压降V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CES P=?om (2)每个管子允许的管耗P至少应为多少?CM(3)每个管子的耐压|V|应大于多少?(BR)CEO图题2.5.1解:(1) 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V=12Vom22V12om??4.5(WP?) om2R2?16L P?0.2p?0.9(W) (2) ∴≥0.9WP om(max)CMCM(3) ≥24VV CEO(BR)V|可以忽略Ω,管子的饱和压降|OTL功放电路中,设R=82.5.2 题2.5.2 在图题所示的CESL不计。
若要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则电源电压V至少应为多大?CC(已知v为正弦电压。
)i图题2.5.23351122)((V)V CCCC22 解:W9P???(max)om8?R22L=24(V)V CC24V 至少∴电源电压V CC,V=10V2.5.3所示,设T、T特性完全对称,v为正弦电压,题2.5.3 OTL放大电路如图题CC2i1Ω。
试回答下列问题:R=16L C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少?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一要求?(1)静态时,电容2)动态时,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如何调整?(2、=200mW,P,假设D、D,R=1.2kΩT、T管的β=50,|V|=0.7V)若(3R=23BE2CM111 R中任意一个开路,将会产生什么后果?22.5.3图题,可调整上、下两部分电路的对称5V。
调整R、R解:(1) 静态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应为321性,从而使。
C两端电压为5V2间电压增大,提供较大的静态电流。
,使bb (2) 若出现交越失真,应调大R221V2V?CCBE中任意一个开路,则R (3) 若D、D、??I.58(mA)I?321221BB R21 II=I=β=179(mA) B1C2C1·5V=895(mW)>∴功率管会烧坏。
Pcm,·P=IV=I CEC1C (流过负载的电流i=0.45cosωtA)。
Ω,已知2.5.4 题在图题2.5.3电路中,V=35VR=35,C1求:LLCC)负载(1R所能得到的信号功率P;oL;2)电源供给的功率P(E P。
3()两个管子的总管耗T i2Lm解:(1) (W)??P()R543.Lo2336??22 (2) t?cos?tdVV?d?i?t?0P?.45CCELCC???2?2??221??11=(W)?545?0.?2?V CC?2 (3) (W).46P?P?1P?oTE题2.5.6 图题2.5.6功放电路中,设运放A 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为±10 V,最大输出电流为±10mA,晶体管T、T的|V|=0.7V。
问:BE12(1)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f(2)为了得到尽可能大的不失真输出功率,T、T管的β值至少应取多少?21(3)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4)当达到上述功率时,输出级的效率是多少?每个管子的管耗多大?图题2.5.6v100k o (1) 解:10?A????vf v10k i (2) 运放最大输出电流±10mA,所以功放管的I=10mA,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10V,B9.3v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为)A.17(I??1,.3V9.7)V????(100oom R L I Em?≥管子I=I,所以117?omEmI B22V3.9om???5.41(W)P (3)?om)?tsin?P?2?td(V?CCV R?20L39.1 =(W)11.1?2??15??2om8?2R2L V1?8?2P om%.48??7?P V1 (W)85.?)?P?(?PPP2om21TTV 2337,集成运|=1VT 的饱和管压降|V所示电路中,已知2.5.7 在图题2.5.7V=15V,T和题CES1CC20.7V。
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3V,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图题2.5.7)为了提高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压,且减小非线性失真,应引入哪种组态的交流负(1 试在图中画出反馈支路。
反馈?=5V,则反馈网络中电阻的取值约为多少?(2)若v=0.1V,v oi 3)若输入电压幅值足够大,则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多大?( 3.4.7。
解:(1) 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见图R fV CC R2 T11KD1–vR A o1+D2 R+ 1 R8Ωv L T i2 R –3V–CC3.4.7图R?RVV0.51fo (2) ??50?A?vf R1VV0.1i)Ω=49(k∴R f的最大幅度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为13V,则v(3) o=13+0.7-0.7=13VV=13+V-V BEomD22V13om P?10.56(W)??om2R2?8L338V o所以输入电压有效值(mV)?V?64i A v题2.5.8 一个用集成功放LM384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如图题2.5.8所示。
设v为正弦电压,电i路在通带内的电压增益为40dB,在R=8Ω时,不失真的最大输出电压(峰-峰值)可达18V。
L求:(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2)输出功率最大时的输入电压有效值V。
i图题2.5.8解:(1)p=5.1W;(2)V=64mViom题2.5.9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如图题2.5.9所示,变压器二次侧有一个中心抽头,并设整流管正向压降和变压器内阻可以忽略不计。
(1)画出变压器二次侧电压与整流输出电压波形;(2)求整流电路输出直流平均电压V与V、V的关系;2221O(A V)(3)求各整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I与负载电流平均值I的关系;V)V)2D(A V)1L(AD(A(4)求各整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V与V、V的关系。
22(BR)21图题2.5.9339解:(1) 见图v OV22t?|0D|DD4|v3|D2|21V–22(2) 直流平均电压V o=0.9V= 0.9V,V、V为付边电压有效值。
22212221(3) I= I=1/2I L2DA VDA V1)()((4) 当D导通,D截止时,加在D上的反向电压为V+V;同理D导通,D截止时,121212222加在D上的反向电压为V+V,因次级线圈抽头为中心抽头,V=V,所以整流二极管的222221121最大反向电压。
V2V 221BR题2.5.10 图题2.5.10所示为桥式整流电路。
(1)分别标出V 和V对地的极性;O2O1(2)当V=V=20V(有效值)时,输出电压平均值V 和V各为多少?V)2O(A21V)1O(A22(3)当V=18V,V=22V时,画出v、v的波形,并求出V和V各为多少?O2O122O2O1212.5.10图题-”上“+”下“V解:(1)V上“+”下“-”,0201=18(V)=0.9V= V (2) V 21VVOA12OA)(())=18(V) +V×0.9(V= V(3) V=1/222221AOV1VOA))(((V) , VV o2 o1t ω432π,在下述不同情况下,sin=20v2.5.11 题2.5.11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如图题所示。
已知ωV()t22说明输出直流电压平均值各为多少伏?V V)O(A(C)电容1因虚焊未接上;340;∞(负载,但R=R开路)(2)有电容C LL∞;)整流桥中有一个二极管因虚焊而开路,有电容C,R=(3L≠∞。
4)有电容C,R(L2.5.11图题20=18(V) V=0.9V×=0.9解:(1) C未接上,2O(A V)28.3(V)=20V≈(2) R开路,2V)O(AL C,所充电至V (3) 有一个二极管开路,则半个周期整流桥导通,电容2228.3(V)VV≈= 以22O(A V)=24(V)(4) V=1.2V 2O(A V)的稳压值为DμF,所示。
设V=18V(有效值),C =100整流稳压电路如图题题2.5.12 2.5.12Z2,试问:V变化±10%在10mA至30mA之间变化。
如果考虑到电网电压变化时,,5VI2L值应不大于多少?,所需R)要使(1I不小于5mA Z最大值为多少?值,计算I(2)按以上选定的R Z2.5.12图题10%解:当电网电压变化±(1+10%)=23.76(V) V=1.2V 2Imax(1-10%)=19.44(V) V=1.2V 2Imin≥5mA(1) 当要求Iz V V inImo R≤)(取390Ω)(??413II?maxZL VV?576?23.axoIm(2) (mA)38?10??I??I minLzMAX39.R0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求:A2.5.13 题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题2.5.13所示,设;I1()流过稳压管的电流Z341(2)输出电压V;O(3)将R改为0~3kΩ可变电阻时的最小输出电压V及最大输出电压V。
O(max)3O(min)图题2.5.13解:(1) 上“+”下“-”。
(2)运放最大输出电流1mA,作为T的基极电流,∴I=β·1mA=100(mA) omax运放最大输出电压20V,所以V=20-V=20-0.7=19.3(V) BEomax当R滑动触头置于最上端时,输出电压V最小,V=6V ominwo P=I·V=I·(24V-6V)=1.8(W) omaxCMCEmaxomax题2.5.14 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题2.5.14所示。
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最大输出电流为1 mA,最大输出电压范围为0~20 V。
(1)在图中标明运放A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2)估算在稳压条件下,当调节R时,负载R上所能得到的最大输出电流I和最O(max)Lw高输出电压V,以及调整管T的最大集电极功耗P。
CMO(max)图题2.5.14解:(1) 上“+”下“-”。
(2)运放最大输出电流1mA,作为T的基极电流,∴I=β·1mA=100(mA) omax运放最大输出电压20V,所以V=20-V=20-0.7=19.3(V) BEomax当R滑动触头置于最上端时,输出电压V最小,V=6V ominow P=I·V=I·(24V-6V)=1.8(W) omaxCEmaxomaxCM342。
,R=350Ω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题2.5.15所示,设V=0.7V,稳压管Vz=6.3V题2.5.15 2BE2应选多大?,则R及R1)若要求V的调节范围为10~20V(wO1(有效值)至少应选V不小于4V,则变压器二次侧电压(2)若要求调整管T的压降V21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