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涛微茫信难求(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默契)

合集下载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 同源!(组图)玛雅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一种文明,在包括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这片山川纵横、丛林密布的热带土地上,玛雅人创造了独特而神奇的历史。

玛雅是湮没于丛林中的巨大谜语,几乎没有什么渐进的迹象。

这个世界上惟一诞生于热带丛林的高度文明究竟从哪里来?为何会突然消失?它又去了哪里?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玛雅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某种相似性,也有人断定玛雅人和蒙古人有直接的关系。

从此次《神秘的玛雅───墨西哥古代文明展》中,观众可以窥见一斑。

一、文字结构的相同之处玛雅的文字大约形成于公元之前不久。

现存的玛雅文字大多刻在石碑上或金字塔的台阶上。

由于西班牙征服者的破坏,到近代发现玛雅文字时已无认识此种文字的人了。

前苏联学者克诺罗索夫利用汉字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构字方法,在50年代释读了部分玛雅字,打开了研究玛雅文字的大门。

60年代,苏联学者的研究发现:玛雅字既不是表意文字,也不是表音文字,而是跟汉字类型相同的表意兼表音的一种“意音文字”和“意形文字”。

玛雅字中的基本符号大多能用作音符,音符都是单音节的,音节结构分为“元音、辅音加元音、元音加辅音”等类。

意符也有一定数量,还有常常出现的定符,所以说玛雅文字又是“意音文字”。

意音和意形相结合的文字在世界上是很少的,现在尚在应用的只有汉字一家了。

玛雅字的外貌跟汉字迥然不同,可是它们的实质如出一辙,玛雅字的符号多数写成方块形,或者用方框线条围起来,跟汉字写在方格子里相似。

二者都是相当发达的文字,是世界的珍宝。

二、树碑立传和宗教思想玛雅人常在城市里立柱记事,每个玛雅城市相隔一段时间(一般为20年)就要建立一根石柱,上面刻有文字,记载了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这些立柱,既是优美的艺术作品,又是一部城市的编年记事。

中国古代也有树功德碑刻石记事的习惯。

在宗教上,玛雅文化也有与古代中国相同的东西。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主题06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主题06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主题06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素材1:历史文化的滋养,不仅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文物亲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

在“博物馆+”上多下功夫、做文章,既能推动更多人触摸历史文化、感悟文脉流淌,也能为美好生活添彩。

素材2:从莫高千窟列鸣沙,到黄浦江畔时代潮,前不久,一场穿梭千年、跨越山海的体育文化之旅——“跃动千年敦煌印记”敦煌壁画中的体育文化主题展,在上海体育博物馆开展。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壁画,生动展现敦煌文化中弓射、马术、武艺、球类等20余项传统体育游艺活动的景象。

文物与体育的联动,也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启示。

适用话题:1.文化需求文化自信2.文明出游文化半径3.行动自觉数字艺术4.文创开发大众生活角度1、破解供需矛盾,更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去博物馆看展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在触摸历史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一些热门博物馆也存在一票难求的现象。

一边是旺盛的文化需求,一边又是博物馆容量有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从实践来看,有的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有的则开设夜场、推出夜游活动,还有的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承载量。

这些举措,都有助于破解供需矛盾,更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不过,一座博物馆,就其本身而言,容量是有上限的。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走出”博物馆,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有助于让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滋养。

角度2、让博物馆的展厅更好延伸进大众生活。

文博游热度持续攀升,“文博+展览”“文博+演艺”“文博+研学”等定制化文博游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博物馆开发的创意节目、原创展览、文创产品、沉浸式的互动场景体验等更是圈粉无数。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让一眼千年、一眼万里成为现实。

这既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增添着博物馆的创新活力。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荣嫣之夭夭,灼灼我中华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荣嫣之夭夭,灼灼我中华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荣嫣之夭夭,灼灼我中华1、【原题呈现】2023届四省高三适应性考试(安徽、云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

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中华大美:荣嫣灼灼,文化熠熠,精魂醇醇当我们站在中华大地的山河之间,感受着清风拂面、欣赏着碧水荡漾,心中不禁涌现出“荣嫣之夭夭,灼灼我中华”的感叹。

历史的川河淙淙流淌,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熠熠生辉,英勇奋斗的精魂醇醇永恒不灭。

中华大美之山水遥遥,是一幅永不谢的画卷。

从喜马拉雅山巅俯瞰,群峰巍峨、云海缭绕,星月熠熠生辉,尽收眼底;走进黄海与南海深域,万物生机勃勃,珊瑚林间珍奇物种翩翩起舞。

我们也在诗词中领略了这些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美丽的诗句,恰好印证了中华大美的壮阔与细致。

中华大美之文化熠熠,为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

甲骨文、铜器、丝绸、陶瓷、画家、书法家……每一个文物,每一位艺术家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与奠基人。

而古代至今的诗词文化,则以丰富的形式,把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娓娓道来。

“蚱蜢舟”载着的是离别之愁;“醉笑陪共三万场”表达的是还乡之望;“白发愁看泪眼枯”是离亲之痛;“谁家新燕啄春泥”显现的则是览春之乐。

这些诗词,既是历史纪实,也是人类情感的凝聚,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永恒珍品。

中华大美之精魂醇醇,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精神支撑。

胸怀中华、不为个人得失所牵扯的伟大爱国精神,让我们这个民族砥砺前行,引领中华崛起。

在为国家与人民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一个个英雄人物涌现出来:赵一曼以大无畏的勇气捍卫新中国的安危;袁隆平废寝忘食,为国家稳定发展贡献巨大;孙家栋的创新精神,为中华民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这些伟人的故事,在人们心中闪耀着光芒,并且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人和玛雅之间的关系如父与子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和玛雅之间的关系如父与子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和玛雅之间的关系如父与子之间的关系我神秘的玛雅文化和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东西呼应,相应成趣。

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很相近,但符号的组合远比汉字复杂,至今未有人找到解毒的突破口。

玛雅的象形文字殷商的甲骨文乳状袋是中国史前陶器中最有特色的器型,但他竟然在美洲多支印第安民族的陶器上可以看到,玛雅文化遗址出土的带足彩陶罐的乳状袋,足以和夸张的色彩给了这件器皿特殊的吸引力,对比强烈的红、黑几何图案非常醒目。

玛雅有着惊人发达的玉文化,玛雅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玉器。

珍爱玉石,并且将足浴的技艺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美洲玛雅人两个民族,更为巧合的是两个民族都把玉与生命繁衍联系起来的信仰,有些玉器竟与江南史前文化良渚文化以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玉饰惊人的相似。

玛雅的玉面雕刻中国殷商时期的玉面雕刻玛雅时期的石刻,雕塑上的花纹图案和中国商周时期的金铜器上的花纹图案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玛雅文化中的羽蛇形象与中国人发明的牛头鹿角,蛇身鱼鳞,狐爪长须,可以腾云驾雾的龙有些相像。

玛雅壁画上的羽蛇头像玛雅祭祀所持的双头棍上的蛇头雕刻,也接近龙头的造型。

除此以外,羽蛇神和中国龙崇拜都与祈雨有关。

玛雅的羽蛇神中国的龙种种迹象表明,玛雅人和中国人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

其实早在公元五世纪时,中国僧人就曾东渡墨西哥,自16世纪起,中国之船满载着陶瓷和丝绸破万顷浪抵达墨西哥,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原产玛雅古国的玉米早已成为今天华夏大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近来,人类学家又为我们提供了人种学上的证明:玛雅人和中国人都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独有的特征,如果把世界上的人分为白黑黄三大集团,那么玛雅人和中国人同属黄种人,典型的玛雅人,体格强壮结实,腿部粗短,宽肩阔颅,眼睛呈棕褐色头发黑而直,皮肤从淡黄色至铁黑色不等,看起来和中国人相差无几,据说直到今天墨西哥有些地区的印第安人部落还酷似中国人,你是当地人给他们起的绰号:“中国人”。

玛雅文明的秘密 玛雅文明对中国的预言

玛雅文明的秘密 玛雅文明对中国的预言

玛雅文明的秘密玛雅文明对中国的预言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纪时进入南美洲,他们以入侵者的角度占领这个全新的大陆。

当时中南美洲的住民过着原始的农业生活玛雅文明的秘密许多人都听说过“玛雅”这个文明的传说,大部分人对于玛雅人的印象与美洲丛林脱离不了关系。

提到玛雅人,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群身着鲜艳羽毛服饰的印地安人,绕着圈圈在月光下进行着神秘的仪式,中间站着法术高强的祭司。

的确,玛雅人居住的地点就在今天的中美洲,神秘的遗迹也在幽静的丛林里,然而有几个人知道,玛雅人跟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人与蒙古人有密切的关系。

他们留下来的巨大石造遗迹与高超的艺术作品,连今天的技术都望尘莫及。

今天我们何不放下原来的观念与看法,重新深入玛雅人的故居,看一看他们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与文明。

发现过程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纪时进入南美洲,他们以入侵者的角度占领这个全新的大陆。

当时中南美洲的住民过着原始的农业生活,对于西班牙人的坚船利炮自然是毫无招架之力,很快地,西班牙人也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此地,有两个传教士,看到了当地人信仰巫术与迷信,就放了一把火把他们所藏的古老典籍全部给烧毁了。

谁知道这些书不是别的,它们正是消失已久的玛雅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宝典,里面详细记载了他们当年辉煌的科学成就与文化。

也许是天意如此吧,今天研究玛雅文明的学者只能从断简残篇中拼凑出玛雅当年的盛况。

丛林里的巨石遗迹玛雅的金字塔可说是仅次于埃及金字塔的最出名的金字塔建筑了。

他们看起来不太一样,埃及金字塔是金黄色的,是一个四角锥形,经过几千年风吹雨打已经有点腐蚀了。

玛雅的金字塔比较矮一点,也是由巨石堆成,石头是灰白色的,整个金字塔也是灰白色的,他不完全是锥形的,顶端有一个祭神的神殿。

玛雅金字塔四周各有四座楼梯,每座楼梯有九十一阶,四座楼梯加上最上面一阶共三六五阶(91x4+1=365),刚刚好是一年的天数。

玛雅人非常重视天文学的数据,他的建筑里处处都是这些关于天体运行规律的数字。

历史趣谈神秘的玛雅文明与中国文化有着什么关系吗

历史趣谈神秘的玛雅文明与中国文化有着什么关系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神秘的玛雅文明与中国文化有着什么关系吗
导语:玛雅人自古以来就与世隔绝吗?此说难以置信。

特别是近年来有人发现,我国彝族民间也有一种365天历法,以20天为一个月,18个月零5天为一年,
玛雅人自古以来就与世隔绝吗?此说难以置信。

特别是近年来有人发现,我国彝族民间也有一种365天历法,以20天为一个月,18个月零5天为一年,酷似玛雅历法,这能说是巧合吗?也有人类学家从印第安人与东亚人在遗传学特征上相近出发,认为包括玛雅人在内的古印第安人是1.5万至2万年前,白令海峡仍为陆地覆盖之时,从亚洲大陆迁移到美洲的。

由关上面这一观点也可从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具有与印第安人酷似的风俗习惯得到旁证。

2、金字塔如何建造
玛雅人并未建造连接都市与密林的道路,而且始终不曾使用过金属。

在热带雨林建造世界最大的超文明金字塔,所需的巨石必须从10里以外的地方搬运过来,并再切成块状。

那么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切块和搬运的呢?玛雅人会制造车轮,但不使用车轮,也禁止金属用做实际用途,他们认为金属和武器有关,可能导致战争,因此金属只允许用于农业、寺院建筑以及仪式上的祭器。

那么他们建造巨石建筑,既不用车轮,也不用家畜,更不用金属,难道真的只用人力吗?在金字塔附近,并没有道路或水路供运输,但有大型的平坦的广场,因此使人怀疑玛雅人是否曾受到外星人的帮助。

3、玛雅人难道集体进入了地心世界
玛雅文明昌盛了二千年,但到公元9世纪,它所属的各王国突然衰落下去,逐渐解体,数十座古老的城邦同时被废弃,逐渐为森林所淹没。

关于玛雅文明中断以及玛雅人突然消失的原因,至今仍莫衷一是。

生活常识分享。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实用一篇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实用一篇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实用一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 1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玷辱(zhān) 央浼(měi) 不省得(xǐng) 锱铢必较(zhī)B. 怔住(zhèng) 岑寂(cén) 削铅笔(xuē) 战战兢兢(jìng)C.下乘(chéng) 蕴藉(jí) 捣衣诗(dǎo) 咬文嚼字(jué)D.讥诮(qiào) 闷热(mēn ) 乱糟糟(zāo) 垂涎三尺(xián)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盘缠迤逦仗义直言没精打彩B.噩梦撮和心荒意乱唉声叹气C.帷幕流弊陈词滥调刻苦自励D.干躁宣染得鱼忘筌学富五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构思新颖,________ ,值得一看。

②《每日秀》以离奇、轻松的特有风格报道突发事件,在众多新闻栏目中___ 。

③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山饰梅,。

A.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C.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D.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青运会是全国瞩目的一场青年运动盛会,也是全国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的大检阅。

B.__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一带一路”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外交重心,表达了中国希望与全球,尤其是欧亚国家分享国家崛起红利。

D.“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5.依次填入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2分)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2025届广西省钦州市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广西省钦州市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广西省钦州市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

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

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

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

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

”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给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名:大洋彼岸的玛雅兄弟作者:长铗原载《科幻世界》烟涛微茫信难求殷商末年,周武王率军闪击殷都朝歌。

当时殷军主力正在山东一带打仗,驻守朝歌的殷军仓促应战,结果在牧野全军覆没,帝辛自丨焚,国破家亡。

据史书记载,在山东作战的殷人共达二十五万,是殷人中最能征善战的一族,唤作飞虎族。

亡国后,这些人不愿做周的臣民,于是在将军攸侯喜的带领下,夺海东渡……然而,从此海外再也没有传来这群冒险家的信息。

攸侯喜率领的二十五万殷人哪里去了呢?是被浩渺汪洋吞没了吗?天之浮桥与黑潮暖流正如大西洋东西海岸线轮廓能几乎完美地契合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太平洋两岸的华夏文明与玛雅文明也存在一种令人不解的文化契合现象。

这一奇特现象的最早发现者,大概是中华民国第一任驻智利公使欧阳庚。

1922年,他偶然发现公使馆的马车房后面有三亩涕竹,不由得大为奇怪,因为滋竹原是中国福建、广东一带的植物群,乃是造舟材料。

于是,他问印第安仆人这些涕竹是从哪里来的,仆人说:“涕竹是印第安人的祖传外伤药,是Hosi王三千年前不知从什么地方带来的,现在印加的Hosi 医师都用涕竹治外伤,用针灸治疗内科百病。

”欧阳庚闻听此言,心念一动,当年盘庚避水迁都,不是发明了针灸治疗瘟疫么?《神异经》上则说涕竹可以治疗瘟疫,这等中药偏方,印第安人又是如何知道的?这个Hosi王会不会就是殷末逃亡海外的商人后裔攸侯喜?至少从发音上讲,相似得令人遐想。

四十一年后,一位名叫布·德·布尔的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档案馆里,发现了三百年前兰达主教所记载的玛雅人的许多传说。

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的玛雅人,他们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到科潘河畔种豆麦黍粟的农民”。

这里的“天之浮桥”暗示的是殷人的东渡路线吗?三千多年前,殷人的造船技术与航海知识是否足以使他们跨越迢迢万里的大洋呢?可能性是有的。

考古学家曾发现五千年前山东沿海人民出海捕鱼的遗迹。

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已在黄海的海岛上有了殖民点。

此外,在山东长岛还发现了四千年前的木板船。

这说明,殷人在当时已经具备了远海航行的技术、知识和物质条件。

北太平洋黑潮暖流的存在,又将这一设想的可能性大大推进一步。

源于北赤道海流的黑潮暖流,从台湾东部北上日本南岸向东,与常年顺风的西风漂流相接,至美洲后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即为加利福尼亚海洋,直达墨西哥海岸。

学者们认为,在东北太平洋上航行的木船一旦进入这股长年性质稳定的漂流带,是可能到达美洲的。

为此,他们做了一系列探险试验。

1852年,美籍华人乔治·休率众驾小艇八艘,从广东下海,随后进入黑潮,果然漂亮至加利福尼亚。

也许,对于冒险家而言,大洋并非想象的那么宽阔不可逾越。

人,人种,语言,文字南美球星雷科巴因为外貌的原因,被国际米兰的队友送了个外号,叫“中国男孩”。

他就是印第安人的后裔。

玛雅人、印第安人与中国人相似这一点,得到了人类学家的证实:玛雅人与中国人同属蒙古利亚人种,不仅拥有内眦皱裂、幼年骶部色斑、体毛较少等蒙古人种的独有特征,而且两者的掌纹线也极为近似。

科学家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亚洲特异等位基因M130T,在东亚分布广泛,并在西伯利亚下阿穆尔河流域及鄂霍次克海地区达到最高频率。

M130T 起源于东亚的南部群体,穿过中国大陆,到达西伯利亚,并最终进入美洲。

南美奥尔梅克文明以几十座玄武岩质雕像而闻名。

这些玄武岩质雕像嘴唇肥厚,鼻子扁平,眼睛深邃冷漠,戴着古怪头盔,是典型的中国圆颅人种。

这种雕刻巨大头像的文化传统可能就来自中国——在宝鸡陈仓、广汉三星堆洛水城,就还保持着雕刻这种巨头像传统。

更为奇妙的是,这位墨西哥大头爷的帽子上还雕刻着中国“风”姓的标志。

风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

另外,奥尔梅克人和商朝人一样,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玉石喜好者,而不喜欢黄金。

研究梵语、希腊语、拉丁语的学者发现,这些语言中许多古老词汇的发音大致相同或相关。

比如父亲,都有“P”音。

后人根据这种语言特征提出了印欧语系的概念,这一门科学观在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人”在玛雅语里读做“in”——记得自从赵本山的小品走红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东北人戏谑地称为“东北银”。

语言同源结构在语言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等同于“同源器官”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使用一张100个基本词的表,找出玛雅语和汉语所共有的词在这100个词里的所占比例,就基本可以确定两种语言分开的时间。

玛雅语和汉语的共同词在100个基本词中占26个,减去4个可能偶然相似的,还有22个两种语言共有的词。

依据统计概率,两种语言的共同词如果有22个,分开的时间则对应的是5000年,这也就是玛雅人和中国人分开的时间。

玛雅人的语言习惯很多都是和中国人一样。

玛雅人管诗人叫“阿风”,诗等于风。

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里各地方的民歌也叫风。

在玛雅人的语言里,花可以表示自然的花,也可以指人好色,相信大家都知道汉语中“花心”的意思。

中国古代楚国人管乳叫谷,而玛雅人则管玉米叫乳汁,管玉米棒叫乳丨房。

更为奇特的是,中国古代管年叫载,起源于夏朝之前,这种时间观念同玛雅人一样:玛雅人认为每个年都由一种神来负载,依次接替,所以年和载密切相关,一个年也就是一个神的负载物。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学家者研究发现:玛雅字既不是表意文字,也不是表音文字,而是跟汉字类型相同的表意兼表音的一种“意音文字”和“意形文字”。

意音和意形相结合的文字在世界上是很少的,现在尚在应用的只有汉字一家了。

玛雅字的外貌跟汉字迥然不同,可是他们的实质如出一辙,玛雅字的符号多数写成方块形,或者用方杠线条围起来,跟汉字在方格子里相似。

生肖,计数,历法,占卜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十二生肖。

伊朗人不知龙为何物,所以他们用鳄代替了龙,用豹代替了猪。

如果说这一文化现象是丝绸之路带来的结果,那么,地球另一面的玛雅人也使用十二生肖就匪夷所思了。

玛雅人的十二生肖是虎、免、龙、猴、狗、猪及六种与中华文明不同的事物。

为什么世界大多数民族都采用10作为计数进制呢?这其实很好解释。

人类的祖先是扳着自己的手指来计算一天狩猎的头数的—如果章鱼也会数数,它肯定会选择八进制。

蜈蚣?老天!但愿它还没学会……至于玛雅人为什么选择二十进制,这似乎与他们赤脚的习惯有关。

在某个收获的季节,一个聪明的玛雅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双手不够数了,便灵机一动,望向了自己的脚趾头……除了20,玛雅人对13这个数字也情有独钟——玛雅人把天堂分为13层,把金字塔坛庙修成13层。

玛雅人的天文学知识领先于世界,他们对金星会合周期的计算精确到每6000年只差一天。

但是同时,他们却信奉一种神秘的卓金历:把一年分为13个月,每个月20天,一年260天。

260天既不是雨季和旱季的长度,也不是人类怀胎期长度,太阳系里也没有一颗行星以这样的周期运转。

因此,显然这并不是为节气变化规律设计的。

那么它的纪念意义又是什么呢?中华六十干支的配合记年法是世界历法中极其独特的。

而玛雅人的卜卦历也是用20个日名(天支)和1~13配合,只不过,中华干支是60一轮回,而玛雅干支是260一轮回。

至今,在墨西哥城西的奥达德博物馆还可以看到这种历盘。

该历盘由两块石圆轮组成,左轮刻1~13点棒数码,犹如苏州码,右轮刻日名,以尖齿相咬合。

这亲左轮转20周,右轮转13周,经260日又回复到初始状态。

玛雅人的宗教历是每月20天,日名都用象形文字表示。

中国的干支本来就是象形文字,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十二月相图、十二个月的名称,都用历史上十二个著名的氏族图腾或姓氏表示。

商代人的祖先及后代曾用干支命名,如上甲、祖乙、帝辛,中美洲印第安人至今仍有这种用生年生日命名的做法。

这种宗教历把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还剩5天称为不吉祥的日子。

这与华夏历法存在巧合。

《尧典》记:期有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时成岁。

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初五被称为破王,为禁忌之日。

破五之内,不得生火以炊,妇女不得出门。

学者研究玛雅人的数字系统时,发现他们的数字表达与算盘的算珠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就可以表示任何数字。

一点表示一,正如下档算珠所代表的,一横代表五,正如上档算珠所代表的。

在占卜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用来占卜丢失的东西或人的方法,叫做圆光,即让天真的孩子在镜子里看,据说能看到所丢失的东西或人在什么地方。

玛雅人同样也有这种风俗,如果丢了东西就让小孩在一块透明的晶石片里看,说出看到的情况。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玛雅也有太极图,亦即阴阳鱼。

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也玩掷色子,不过他们叫玩玉米,因为是用四粒玉米当色子,都有一面染成黑色。

如果掷出两面或四面是黑,就是赢。

中国古代掷色子,数目不定。

可用六粒,都有一面染成红色,掷出四面红为赢,杨贵妃和唐明皇就这样玩过,玩法很像玛雅人。

玛雅人也流行“周公解梦”,比如一个人梦见掉牙,就意味着要死亲人;猫如果洗脸,就意味着要有客人来。

这些虽然属于迷信,但其特殊的对应却引人注目,因为迷信同时又象征着原始与久远。

金字塔、台、龙、天文……埃及金字塔因其外形似汉字“金”字而得名。

而玛雅金字塔则似乎应叫“京字塔”才对,因为他们一律在锥形四方台上加建了一个大殿。

反观京、高、亳、郭等象形字,它们以简洁的笔法形象地暗示我们,中华远古时期曾存在大量京形建筑。

翻开神秘的《山海经》,我们在其中的《海内北径》中可以找到答案:“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此外,还有共工之台,轩辕之台,浩如繁星。

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能在中国找到这种古老的天文观察台孓遗。

比照阳城的周公测景台与玛雅金字塔,不难看出它们结构与外观的相似。

库库尔坎金字塔坐落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是严格按照玛雅历法和宗教仪式修建的。

这座金字塔四壁雕有环形饰图,基座底部从北朝南的台阶升口处,各雕砌有一倒立怪物头像——此物被西方学者定义为“羽毛蛇”,但若是一个中国游客路过此地,他定会脱口而出:这不就是龙嘛。

所谓羽毛,不过是为艺术手法所夸张表现的鳞片。

以云龙为墙柱雕饰是中华的建筑风格。

《尚书》载:“舜沉壁于少,荣光休至,黄龙负卷舒图,出于坛壁。

”库库尔坎金字塔最令人惊叹之处就是“龙降光影”奇景的出现。

在每年的春分日,当日落偏西到某个角度时,阳光斜射,阴影遮住金字塔台阶断面,形成如龙身般呈波浪形的长条,并与队梯底部的一个龙头部雕像连成一体,随着落日角度的变化,光影自下而上浮动,有如龙走蛇移,这一景象持续3小时22分,分秒不差。

每年秋分,这一景象重现,只是龙游动的方向相反。

2005年3月20日,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在此遗址上,通过电视和互闻网现场传播了当地春分的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