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说明前言随着工业的不断进展,每年都有大量的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界中,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极易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们的健康。

因此,科学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具有紧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最后将处理后的清洁水排放到自然界中。

本文将针对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认真的介绍。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1. 废水预处理废水预处理是电镀废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油脂及其他杂质去除,从而提高后续工艺的处理效率。

废水预处理通常接受筛网过滤、自然沉淀、流量调整等方式。

2. 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电镀废水处理的紧要环节,其紧要目的是利用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反应,从而将有害物质分别出来。

化学净化通常接受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电析等方式。

3.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电镀废水处理的关键步骤,其紧要目的是通过活性炭的多孔性和大比表面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其表面上,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是现代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选择性透过性高的膜材料,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清洁水分别开来。

膜分别技术的种类很多,如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

5. 消毒杀菌消毒杀菌是电镀废水处理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将膜分别后的清洁水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安全排放的标准。

消毒杀菌可以接受光解、氧化、紫外线等方式。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1. 湿法氧化法湿法氧化法是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氧化反应进行分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湿法氧化法中,一般会加入助氧剂,如过氧化氢、氧气等。

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种传统方法,其紧要特点是使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在活性污泥法中,废水会被污泥进行搅拌和摇摆,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和废水充分接触,从而使有机物得以分解。

3.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同样适用,其处理原理与电镀废水处理仿佛。

电镀废水含铬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废水含铬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废水含铬废水处理工艺电镀废水是指在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其中,铬是电镀废水中的常见重金属之一。

由于铬离子对环境和人体有害,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重点关注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也适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

该工艺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如氢氧化钙、氯化铁等)使废水中的铬离子与药剂中的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铬离子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对药剂的选择和控制有一定要求。

二、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方法。

在处理含铬废水时,可以选择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使其中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铬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将其吸附在树脂上。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废水净化度高的特点,但需要定期更换离子交换树脂,增加了运营成本。

三、电析法电析法是一种利用电流作用,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解的方式析出的方法。

在处理含铬废水时,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等参数,使废水中的铬离子在电极上析出并沉积成金属铬。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回收铬金属的优点,但对电解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且废水中的其他成分也会被析出,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四、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通过活性炭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在处理含铬废水时,可以选择具有亲铬性的活性炭吸附剂,使废水中的铬离子被活性炭吸附。

该工艺具有吸附效果好、操作简单的特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活性炭,增加了运营成本。

五、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分离溶液中的物质的方法。

在处理含铬废水时,可以使用特制的膜将废水中的铬离子截留在膜的一侧,而将其他成分透过膜排出。

该工艺具有高效、无化学药剂消耗的特点,但膜的选择和维护对工艺的稳定运行有关键影响。

电镀废水含铬废水处理工艺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析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多种选择。

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有很多种,比方化学沉淀、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化学复原法、铁氧化法、电解法、溶剂萃取分别、吸附法、膜分别技术、离子交换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技术等。

一、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二、中和沉淀法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参加碱进展中和反响,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别。

中和沉淀法操作简洁,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

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留意以下几点:(1)中和沉淀后,废水中假设pH 值高,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当废水中含有Zn、Pb、Sn、Al 等两性金属时,pH 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因此要严格掌握pH 值,实行分段沉淀;(3) 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卤素、氰根、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4)有些颗粒小,不易沉淀,则需参加絮凝剂关心沉淀生成。

三、硫化物沉淀法参加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除去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而且反响的 pH 值在7—9 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一般不用中和。

硫化物沉淀法的缺点是:硫化物沉淀物颗粒小,易形成胶体;硫化物沉淀剂本身在水中残留,遇酸生成硫化氢气体,产生二次污染。

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问题,英国学者争论出了改进的硫化物沉淀法,即在需处理的废水中有选择性的参加硫化物离子和另一重金属离子(该重金属的硫化物离子平衡浓度比需要除去的重金属污染物质的硫化物的平衡浓度高)。

由于加进去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比废水中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更易溶解,这样废水中原有的重金属离子就比添加进去的重金属离子先分别出来,同时防止有害气体硫化氢生成和硫化物离子残留问题。

四、氧化复原处理1、化学复原法电镀废水中的Cr 主要以Cr6+离子形态存在,因此向废水中投加复原剂将Cr6+复原成微毒的 Cr3+后,投加石灰或NaOH 产生 Cr(OH)3 沉淀分别去除。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也是一种污染环境的生产过程。

电镀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必须对电镀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本文将介绍电镀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一、电镀污水的主要污染物1. 重金属离子:电镀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离子,如镍、铬、锡等,会随废水排放,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 有机物:电镀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有机酸、复合酸等,对水质造成污染。

3. 其他污染物:电镀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氨氮、氰化物等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进一步污染。

二、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 预处理:电镀污水在进入处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除油、除渣等工序,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担。

2. 中和处理:电镀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中和处理工艺。

中和处理主要是通过加入中和剂,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以不易溶解的形式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去除。

3. 沉淀处理:经过中和处理后,污水中的沉淀物质会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氧化处理:经过沉淀处理后,还会有少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残留在水中。

这时,可以采用氧化处理方法,如臭氧氧化、高级氧化等,将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进一步减少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5. 活性炭吸附处理:氧化处理后,污水中可能还会有少量的有机物残留。

这时,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将残留的有机物吸附到活性炭上,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6. 膜分离处理:经过以上处理后,电镀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已经大大减少。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可以采用膜分离方法,如微滤、超滤等,将残留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去除,使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7. 消毒处理:经过膜分离处理后,电镀污水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已经去除。

为了确保排放水体的环境安全,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如高效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排放水体的安全。

电镀含银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银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银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银废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化学沉降:向废水中加入凝聚剂,使银离子与凝聚剂反应形成胶体,再加入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2. 电解法:通过电解作用,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形成固液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银废水处理,但需要后续处理以处置回收银粉。

3.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金属离子,从而降低水质。

常用的
吸附剂有活性炭、淀粉等。

4. 微生物吸附法:微生物细胞可以吸附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并通过微
生物胞外聚合物和胞内有机基质进行吸附和转化。

这种方法对银离子
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效果受温度、pH值、可溶性营养物质和电子接
受体的影响。

5. 氧化还原法: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为沉淀物,从而去除金属。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铁氧化剂、臭氧等。

6. 蒸发浓缩:经过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减少废水体积并
降低后续处理难度。

7. 过滤与消毒:使用过滤设备分离固体废物,并进行消毒处理,确保
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请注意,具体工艺选择需根据废水的实际情况而定,并考虑经济、环
保等因素。

如有需要采用废水处理工艺,请咨询专业人士。

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一、引言电镀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油脂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电镀含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旨在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二、工艺流程1. 预处理在预处理阶段,首先通过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和油脂进行分离。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气浮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和油脂。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阶段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进行去除。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钙等。

通过调节pH值,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再通过沉淀法将其去除。

同时,有机物也会在化学处理过程中被氧化分解。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阶段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在曝气池中生长繁殖,通过吸附和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法则是在反应器中培养微生物膜,通过膜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

4.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阶段主要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满足排放标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污染物。

三、结论电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通过预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电镀含油废水处理。

通过推广和应用该工艺,可以降低电镀行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电镀废水处理详细方法与工艺

电镀废水处理详细方法与工艺

电镀废水处理详细方法与工艺电镀废水是指在金属或非金属表面上通过电解的方式进行镀层或修饰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

由于电镀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电镀废水的处理十分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

1.传统沉淀法传统沉淀法是目前电镀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加入化学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钙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且处理效果稳定,但存在沉淀物回收困难和处理后水质较差的问题。

2.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吸附方法。

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层,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会被活性炭吸附固定在表面。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废水处理后水质清澈,但活性炭饱和后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增加了处理成本。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高效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超滤、逆渗透等膜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悬浮物分离,使水分子得到纯净。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废水处理后水质纯净,但设备成本较高且膜污染问题需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4.聚合沉淀法聚合沉淀法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聚集起来形成絮凝物,再通过沉降或过滤将之从水中剔除的方法。

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好,可以同时去除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但处理过程需要添加聚合剂,同时产生的大量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5.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和生物降解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技术,通过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且过程中无需要添加化学药剂,但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研究中,传统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膜分离法、聚合沉淀法和生物处理法都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根据废水的具体特点和处理要求,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电镀废水AOMBR处理工艺详解

电镀废水AOMBR处理工艺详解

电镀废水A2/O-M B R处理工艺详解现代电镀网讯:常见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通常是采用传统化学处理法对不同种类的废水进行分类处理;从而达到回收重金属且使废水达标排放的目的〔1;2;3〕..然而;随着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稿GB21900—2008的发布;N、P、COD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更加严格;仅仅采用传统化学处理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MBR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将MBR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较多;并已经有了实际应用;实践证明采用化学处理结合MBR的新工艺处理工业污水效果很好〔4;5;6〕..某电镀工业园每天产生大量电镀废水;因其电镀产品种类较多;所产生的废水水质也较复杂..设计采用化学处理结合A2/O-MBR的新工艺对园区的络合废水及前处理废水进行处理;将传统化学处理作为生化段的预处理工艺;后接A2/O-MBR工艺以强化去除COD及脱氮除磷的效果..工程建成调试完成后经过几个月的连续监测表明;经过本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良;且本工艺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1废水水量及水质情况1.1设计进水水量及水质本工艺处理的对象为园区内车间排放的电镀前处理废水及络合废水;项目前期对车间排放废水进行水量调查及取样分析得到前处理废水设计水量为750m3/ d;设计进水水质:pH为4~8;水中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D、氨氮和总磷;分别为6 00、20、5mg/L;络合废水设计水量为250m3/d;设计进水水质:pH为6~8;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D、总铜、总镍、总锌、氨氮和总磷;分别为300、60~120、20、20~60、200、20mg/L..1.2生化系统进水水质要求上述两类废水显然都达不到生化进水要求;必须经过各自的预处理后方能进入A2/O-MBR系统..因此设计首先采用传统工艺对废水进行分类预处理;经过预处理的生化进水所要求的水质指标如下:COD300mg/L左右;氨氮30~35mg/L;总磷3~6mg/L;SS不超过50mg/L;总铜、总镍、总锌均低于0.5mg/L..1.3设计出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以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稿GB21900—2008规定的表2的排放标准为依据;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2处理工艺2.1工艺选择MBR反应器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良特性;综合考虑;决定采用化学处理结合A2/O-MBR的工艺..化学处理作为A2/O-MBR工艺的预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重金属;降低对活性污泥的毒害..由于络合废水含有较高的氨氮;为了减轻A2/O-MBR工艺的脱氮负荷;采用吹脱的方式对废水进行处理..厌氧池的作用主要是水解酸化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经过预处理的废水经pH回调后送入生化处理系统..预处理过程如下:络合废水首先采用双氧水破络;然后进行加碱混凝沉淀处理;沉淀后出水进行氨氮吹脱处理..前处理水由于含有油类物质;先做混凝气浮;再进行加碱混凝沉淀..具体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图1A2/O-MBR工艺流程由图1可见;经预处理后的混合废水先进入pH回调池;加酸将废水的pH调节为9~9.5..经pH回调后的废水进入厌氧池;厌氧池设计较大;总的停留时间较长;在起到水解酸化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生化调节池的作用..厌氧池后接两级沉淀池;沉淀厌氧活性污泥回流;上清液进入缺氧池..缺氧池DO较低;主要完成反硝化的作用..缺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好氧池末端连接MBR池..此工段主要完成硝化反应;MBR池可以截留几乎所有活性污泥;使出水水质澄清;且使得硝化细菌得以大量增殖;加强了硝化的效果..MBR池出水进入清水池后排放..MBR池硝化液回流入缺氧池;并另设回流管使部分污泥回流入厌氧池..2.2主要构筑物参数及设备选型1生化pH回调池..由于经过物化预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呈碱性;不能直接进入生化系统;因此在厌氧池前设置一个pH回调池;通过pH自动控制系统控制H2SO4加入量;使废水的pH维持在9.5~10..处理水量62.5m3/h;尺寸为2.2m×2.2m×2.5m;钢砼结构;地上2.5m..2厌氧池..厌氧池4格串联;单格尺寸为12.0m×3.85m×6m;总停留时间为2 1h..每个厌氧池均在对角线的位置设有两个潜水搅拌器;池间过流孔上下交错布置;以改善池内的水力条件;更好地起到水解酸化及水质调节的作用..钢砼结构;地上2.5m;地下3.5m..3沉淀池..尺寸为28.85m×3.5m×6m;设计停留时间11.5h;钢砼结构;地上2. 5m;地下3.5m..4缺氧池..尺寸为4.5m×17m×6m;设计停留时间8h;对角线的位置设有两个潜水搅拌器;钢砼结构;地上2.5m;地下3.5m..5好氧池..并排4格;单池尺寸为11m×2.85m×6m;曝气使DO维持在2~4mg /L;钢砼结构;地上2.5m;地下3.5m..6MBR池..4个;连接在好氧池末端;单池尺寸为8m×2.85m×3.4m;曝气使DO 维持在2~4mg/L;钢砼结构;地上2.5m;地下0.9m..7MBR膜组件..采用PVDF帘式中空膜组件;总面积为6000m2..8好氧池风机..2个;1用1备;设计风量为20m3/min..9MBR电磁阀、真空罐及自吸泵..设4个电磁阀、2个水环式真空泵及4个自吸泵;通过自控系统控制电磁阀、真空泵及自吸泵的启闭;实现每个MBR池每出水4min后停12min继续出水..自吸泵Q≥15m3/h;H≥10m;根据真空罐内的液位控制自吸泵开启数量..10硝化液回流泵..2个;1用1备..Q≥100m3/h;H≥15m..进水管由MBR池底接出;通过调节出水管阀门调节回流比;正常运行中回流比设为200%..11污泥回流泵..2个;可同时开启..Q≥10m3/h;H≥10m..12自动控制系统..1套;可设置为全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用于控制MBR池的出水..3系统调试运行3.1系统的启动及调试本工程于2011年3月建成并开始调试;由于厌氧池调试耗时较长;整个调试过程持续近8个月..生化系统调试首先进行污泥培养;种泥来自附近一个市政污水厂..养泥过程中硝化液回流系统及曝气系统正常开启;使缺氧池和好氧池中污泥形成循环;每日监测MBR池中的MLSS、SVI、COD、氨氮、总磷等指标;于缺氧池中投加葡萄糖、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使COD、氨氮、总磷分别补充到400、20、4 mg/L..由于条件适宜;养泥过程中污泥量增加很快..连续运行两周后开始驯化;此时MBR池中MLSS达到3000mg/L;SV30已达到约25%;SVI为85mL/g;沉降污泥絮体呈淡黄色;污泥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比较好的状态..驯化开始后逐步将化学处理部分的出水导入厌氧池;并通过厌氧池进入缺氧池中;在进水的同时开启MBR的出水装置;保证每日进出水量平衡;以维持池中水量的稳定..驯化过程中每日监测4次进水中重金属含量;确保进水重金属含量符合设计要求;以保障生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每日监测MBR池中MLSS、SVI、COD、氨氮、总磷等指标以及出水的COD、氨氮、总磷含量;通过出水水质情况来考察活性污泥对污水的适应性..同时继续于缺氧池中投加葡萄糖补充COD;而不再补充N、P..考虑到正常运行时的进水水质情况及控制成本;葡萄糖投加量控制在使COD补充到300mg/L..从养泥开始到完成驯化MBR池内MLSS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图2MBR池内MLSS随时间变化情况由图2可见;驯化开始后MBR池内MLSS增速放慢;趋于停滞;随后又有一定的下降;说明池内的部分微生物因为不适应处理水质遭到淘汰;一段时间后又呈稳定缓慢上升趋势;并最终稳定在3500mg/L左右;说明此时基本完成驯化..在保证活性污泥性状及出水水质稳定的前提下;经过了大约30d完成驯化;此时停止人工投加营养物..驯化初期MBR出水水质尚可;COD达标;氨氮和总磷超标..随着驯化的继续进行;出水氨氮仍然偏高;甚至比驯化初期更高一些;而总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1由于硝化细菌的生长周期较长;此时还未大量增殖;池内硝化作用强度不够;从而导致氨氮去除速率慢..2驯化初期进的工业污水较少;经过稀释后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毒性大大降低..但是随着驯化过程的继续;工业污水进水比例增加;池中重金属的积累使得部分微生物无法适应而遭淘汰;其中可能包含具有硝化功能的微生物;使得活性污泥的硝化能力降低;出水氨氮高..3工业污水的引入所造成的冲击使得池内微生物总量减少;且污泥活性有一定降低;生物增长速度放慢;对N、P等的需求自然也就降低;从而使得出水的氨氮和总磷含量偏高..驯化阶段MBR出水的COD、氨氮、总磷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图3驯化阶段MBR出水COD、氨氮、总磷变化情况由图3可见;到驯化后期;随着活性污泥微生物逐渐适应水质;污泥量有所增加;MBR出水的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基本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好氧池驯化完成后开始逐步将部分回流硝化液分流至厌氧池前端;开启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开始厌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此过程持续近6个月后整个生化系统开始进入正常运行阶段..整个调试过程均未排泥;到调试末期污泥稳定在3500mg/L左右;相对于处理市政污水的MBR;其污泥浓度不高;分析原因是由于进水含有微量重金属;含盐量较高;COD本身较低;不利于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的提高;然而从出水效果来看;低负荷运行状态的MBR出水水质仍然很好..3.2工艺运行效果厌氧池开始调试后即每天对生化系统进出水进行日常水质监测..运行中控制好进水水质在设计范围内;DO控制为2~4mg/L;硝化液回流比200%;MLSS稳定在3500mg/L左右..从监测结果来看;系统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经本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甚至优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稿G B21900—2008中的要求..随着厌氧池调试进程的推进;出水水质有进一步提高;具体进出水水质情况如表2所示..4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本工程总投资550万元;其中MBR膜组件费用为85万元..化学预处理部分运行费用如下:药剂费2.08元/m3;电费1.80元/m3;人工费0.36元/m3;折旧及设备维护费0.30元/m3;生化部分运行费用如下:电费1.20元/m3;折旧及设备维护费1.16元/m3;总运行费用为6.9元/m3..5结论1采用传统化学沉淀法和A2/O-MBR相结合的工艺处理电镀废水效果好;在生化段进水COD250~350mg/L;氨氮45~60mg/L;总磷2.0~3.0mg/L;总铜、总镍、总锌均低于0.5mg/L;DO控制为2~4mg/L;硝化液回流比200%;MLSS在3500mg/L 左右的运行条件下;MBR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稿G B21900—2008中的排放要求..2由于电镀污水水质的特殊性;A2/O-MBR进水含有微量重金属;盐度较高;COD 较低;本工艺正常运行状态的污泥质量浓度相对不高;稳定在3500mg/L左右;但这并没有对处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整个处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MBR的使用对于出水水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电镀废水中所含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活性污泥毒害很大;因此需要在生化系统之前采用传统化学沉淀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使其对活性污泥的毒害降到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相关知识一、前言电镀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涉及国防、工业、生活领域。

从大类上分为机件金属电镀、塑料电镀,达到工件防腐、美观、延长寿命、外观装饰等效果。

电镀产生的废水毒性大,对土壤,动植物生长均产生危害。

因此必须严格处理废水达标排放,缺水地区推行废水处理达标循环利用,从技术生产上讲,由于电镀生产过程和废水处理过程须投加一定量的多种化学品。

电镀废水处理后达到循环回用,回用水必须经脱盐后才能回用于生产线用水,对环境含盐总量不会削减,树脂交换、反渗透工艺的浓缩液仍返回地面。

二、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是根据废水性质、组分及企业的情况和处理后排放水质参数的要求,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的。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很多:20世纪70年代流行树脂交换,80年代电解法、化学法+气浮等。

根据我厂20年来在电镀废水处理实践中得出,树脂交换对处理贵稀金属离子废水、回收贵稀金属有它的优越性。

电解法:能耗高,电耗和铁耗均高,对高浓度含铬废水产生污泥量太多,不适应,同时对含氰废水处理不理想,所以含氰废水还要用化学法。

化学药剂+气浮法:采用化学药品氧化还原中和,用气浮上浮方法进行泥水分离,因电镀污泥比重大,并且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实际使用时气浮分离不彻底,并且运行管理不便,到90年代末,气浮法应用越来越少。

化学药剂+沉淀:该方法是最早应用的方法,经过30多年不同处理工艺实际使用比较后。

目前又回到了最早,也是最有效的处理工艺上来,国外在电镀处理上也大多采用该方法,但实际固液分离运行时间长后,沉淀池会有污泥翻上来,出水难以保证稳定达标。

近年开发的生物处理工艺:小水量单一镀种运行效果高,许多大工程使用很不稳定,因水质水量难以恒定,微生物对水温,品种,重金属离子的浓度,PH值的变化难稳定适应,出现瞬间大批微生物死亡,出现环境污染事故,而且培菌不易。

本工艺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废水加入不同的药品进行氧化还原中和后,采用直接压滤分离方法分离污泥,投资省、运行操作管理方便,稳定可靠、能耗低。

当前许多缺水地区要求电镀废水循环回用。

在GB8978—1996一级排放预处理的水质基础上深度净化,主要回用水含盐量大,占20%--23%,必须进行脱盐处理,采用粗滤→精滤→超滤→反渗透工艺,可达饮用水水质标准,这对水资源重复利用有一定意义,但铬盐等浓缩液污染物占20%--23%仍返还环境中。

在高要求电镀废水处理(要求重金属<l,优于国家排放标准10倍,也是采用化学药剂+沉淀、过滤,离子交换方法实现的。

从当今工艺水平评价采用反渗透更适宜。

在投加适量药剂反应良好的条件下,不管是气浮法、还是沉淀法,都是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只要达到固液分离并且分离彻底、稳定可靠,并又要适应高浓度废水处理时也能得到及时有效分离,气浮法与沉淀固液分离方法均不能满足以上条件,这种结论在我厂做过以往工程均得到证实。

例如:温州龙湾电镀基地85家小电镀厂排放的废水集中中和后,悬浮物量占总体积量的50%左右,当采用沉淀池分离时,第一小时出水清,到第二个小时就有污泥翻上来,使出水不能达标,如要保证连续出水清,则要连续排泥,排泥量为进水量的50%,这样污泥处理量就很大,这些污泥又要脱水处理。

三、电镀生产工艺及排放废水情况简述大多数电镀厂系综合性多镀种作业,涉及铬、镍、锌、铜等多镀种,从被镀件种类可分为金属镀件和塑料镀件,含氰电镀工艺落后虽然大部分淘汰,但亦有不少电镀厂仍在沿用。

一般电镀厂的生产工艺如下:电镀生产工艺主要为机械抛光(磨光或滚光)→除油→酸浸蚀→电镀→烘干→合格产品入库不合格产品退镀、镀件预处理机械抛光(磨光或滚光)主要是借助于特制机械利用机械中的磨光轮或带(或是磨料去除某些镀件采用滚筒加磨料去锈)去掉被镀件上的毛刺、划痕、焊瘤、砂眼等,以提高被镀件的平整度提高镀件质量。

此段工序无废水排放。

、除油金属制品的镀件,由于经过各种加工和处理,不可避免的会粘附一层油污,为保证镀层与基体的牢固结合,必须清除被镀件表面上的油污。

除油工艺有很多种,主要采用有机溶剂除油,其工艺如下:抛光后零件→清水洗→有机溶剂除油槽→清水槽→清水冲洗该段工序中废水主要来源于清水冲洗过程,水质PH值在—10之间。

、浸蚀除油后的零件,表面上往往有很多的锈和比较厚的氧化膜,为了获得光亮的镀层,使镀层与基体更好的结合,就必须将零件上的锈和氧化膜去除掉,经过酸浸泡后还可以活化零件表面。

其工艺如下:除油后零件→酸水槽→回收槽→清水槽→清水冲洗该工段废水主要来源于清水冲洗过程,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PH值在2~5之间。

、电镀生产过程及各镀种的水质其生产工艺一般为:浸蚀处理后零件→电镀槽→回收槽→清水槽→清水冲洗。

该工段废水主要来源于清水冲洗过程,废水中含有相应的金属离子或氰化物,在氰化镀铜冲洗水中含有氰化物和铜离子;镀铬冲洗水中含有六价铬;镀镍冲洗水中含有镍离子等。

冲洗水中根据镀种的不同出水进行分流处理,如含氰废水分流后经过二级破氰、调PH值,固液分离后可达标排放;含铬废水分流后经过还原反应,再经过中和、固液分离后可达标排放。

、烘干入库该工序主要是借助于机械和自然能、热能将电镀冲洗后的零件表面的水分烘干,以免生锈和氧化膜的破坏。

该段工序无废水排放。

、退镀退镀工艺有化学浸渍和阳极电解两种方法,其工艺为:不合格镀件→退镀槽→回收槽→清水槽→清水冲洗。

该工段废水PH为2~6之间,废水主要来源于退镀后的漂洗水。

退镀漂洗水可以进入各自废水池进行处理,但不可直接进入废水混合处理池,应先单独预处理后排入到相应的废水处理支流。

四、设计水质各电镀厂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差别很大,镀种,废水浓度均不一致,甚至6—10倍,处理工艺大致可把含铬废水和酸洗废水混合后单独处理;把含氰废水和除油废水混合后单独处理;其它镀种废水混合后单独处理。

废水水质浓度与处理成本成正比,废水浓度与采用的生产工艺相关,排放标准与该地的环境容量由当地环境部门确定排放标准,一般分为达标排放GB8978—1996一级和回用水质标准。

五、工艺流程、含氰废水→格栅→调节池→废水泵→电磁流量计→二级氧化反应池→混合废水池Na2SO3 H2SO4、含铬废水→格栅→调节池→水泵→电磁流量计→还原反应池→混合废水池CaO PAM<br>、混合废水→格栅→混合废水池→水泵→电磁流量计→中和反应池→压滤泵→压滤机→砂滤池→PH调节池→标准化排放口干污泥经无害集中处置六、工艺流程原理简述<br>、含氰废水预处理:含氰废水经格栅后,进入含氰废水调节池,经转子流量计后泵入二级氧化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自动控制仪、ORP自动监控仪和搅拌机,加药时可通过PH计和ORP仪反馈的信号而控制加药量,一级氧化反应是氰化物在碱性条件下被氯氧化为氰酸盐的过程,其反应式分如下两种步骤:CN -+ClO-+H2O=CNCl+2OH - (一)CNCl+2OH-=CNO-+Cl-+H2O (二)在一级反应过程中,(一)式反应很快,但(二)式反应中PH 值小于时,反应速度慢,而且释放出剧毒物CNCl的危险,因此在第一级反应过程中污水的PH值要控制到≥11。

第二级氧化反应是将第一级反应生成的氰酸盐进一步氧化成N2和CO2,虽然一级反应生成的氰酸盐毒性很低,仅为氰的1%,但是CNO-易水解成NH3,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反应原理为:2NaCNO+3HOCl=2CO2+N2+2NaCl+HCl+H2O反应时,该池的PH值应控制在~8之间,因PH≥8时,反应速度慢;当PH太低时,氰酸根会水解成氨,并与次氯酸生成有毒的氯胺。

经二次破氰预处理后,原来的络合物被打开,废水直排到混合废水池后再与混合废水一并处理。

、含铬废水预处理:由于还原反应时,废水须调PH值至2~3之间,因此将酸洗废水引进与含铬废水混合,可减少酸的用量,降低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含铬废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含铬废水调节池,经转子流量计后泵入还原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自动控制仪和ORP仪及搅拌机,PH计与ORP监控仪可自动控制还原反应池加药量。

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主要以CrO42-和Cr2O72-两种形式存在,随着废水PH值的不同,两种形式之间存在着转换平衡:2CrO42-+2H+Cr2O72-+H2OCr2O72-+2OH-CrO42-+H2O由上式可以看出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主要以 Cr2O72-形式存在,在碱性条件下则以CrO42-形式存在。

但是电镀含铬废水、漂洗废水一般PH都在5以上,多数以CrO42-存在,其还原时通常PH最佳控制在~3之间,其反应原理(还原剂以 Na2SO3为例)为:2H2CrO4+3 Na2SO3+3H2SO4=Cr(SO4)3+3Na2SO4+5H2O 亚硫酸钠用量理论上为:亚硫酸钠∶六价铬=4∶1,加药时投料不宜过大,否则浪费药剂,也可能因生成[Cr2(OH)2SO3]2+而沉淀不下来。

还原后的废水直排入混合废水池后再与混合废水一并处理。

、混合废水处理:混合废水为含铬预处理后废水、含氰废水预处理后废水、镀镍、普通镀铜、除油等废水,该废水混合后经格栅处理由防腐泵提升经转子流量计进入中和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计及搅拌机,当向反应池投加碱(CaO)时,各金属在一定的PH值下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物。

根据我们以往所积累的对电镀废水行业的处理经验,混合废水最佳沉淀的PH值为,反应后的出水进入中间水池,再经过经砂滤后,出水的PH还是偏碱性,因此再经PH调节池加酸调节后可达标排放。

压滤后的污泥外运集中深埋或制砖或回收金属离子或经其它无害化处理。

七、电气控制系统、系统组成框架图以太网(内部网)办公室生产现场PH ORP 流量液位动力现场仪仪信号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箱系统控制说明:该工程中的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混合废水处理,废水处理的控制方式由手动——自动组成,手动控制有操作台和现场控制两部分组成,根据工艺的要求在现场设立现场控制柜,每台工作泵在操作台和现场可以同时控制,在自动状态时分别对含氰废水在二级破氰时用PH 计、ORP计控制池中PH值和氯投加量,药剂投加量根据进水浓度变化自动调整,使出水稳定达标。

含铬废水在还原反应时分别用PH计和ORP计自动控制还原剂和酸的投加量,保证处理稳定达标。

混合废水采用一台PH计控制碱或石灰投加量,保证出水稳定。

PH值调节池用PH计控制酸投加量。

本系统由PH、ORP计组成。

本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的控制技术,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可打印历史记录,声光报警,语言报警,触摸屏操作,还要根据工程规模及投资条件而选择。

实现污水处理的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