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传文言知识分段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7徐霞客传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7徐霞客传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答案:1.用 2.奇特的情思 3.努力 4.用在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靠边的地方
二、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答案: 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输掉的三千 钱财,真迹还在他家里。
第 2~4 段重点词句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以为常 ( ... 2.有再三 至( .. 3.从 一奴( . 4.不治 装,不裹粮( . 5.能徒步走 数百里( . 6.凌 绝壁,冒丛箐( . ) ) ) ) ) )
夯基础
1.作者名片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
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
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 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 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 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 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 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第三单元
古风余韵
17 徐霞客传
学国学
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译文】 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 助我培养仁德。 【评说】 作为一个君子,没有自我的良好修养,没
有好友的帮助,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译文】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 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4.字音辨识 飏 ( . 伫 立( . 罡 风( . 属 疾( . 粥粥( 吾取间 道( . ) ) ) ) ) 丛箐 ( . 驭 风( . 谒 玄岳( . 母丧服阕 ( . 孤筇 双屦 ( . . ) 高可隐几 ( . ) ) ) ) )( ) 崟 岩( . 扪 萝( . ) ) )

古诗徐霞客传翻译赏析

古诗徐霞客传翻译赏析

古诗徐霞客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徐霞客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注释】[1]博进:赌博所输的钱。

《汉书·陈遵传》:“官尊禄厚,可以偿博进矣。

”颜师古注:“进者,会礼之财也,谓博所赌也。

”[2]玄:默。

[3]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

[4]三时:指春、夏、秋三季。

[5]悬度绠汲:以悬索度山谷,攀绳登山,如绠之汲水。

最新《徐霞客传》原文译文及相关参考资料

最新《徐霞客传》原文译文及相关参考资料

《徐霞客传》原文译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教学参考-选修《传记》-17 徐霞客传1.课文解读(1)作者及背景简介。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常熟人。

字受之,号牧斋,又自称牧翁、尚湖、蒙叟、绛云老人、虞山老民、聚沙居士、敬他老人、东涧遗老等。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崇祯时官礼部侍郎。

清顺治二年(1645)迎降,授官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顺治三年(1 646)称病归里。

次年,因江阴黄毓祺反清案牵连入狱。

出狱后居家,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著述,秘密进行反清斗争。

他曾是明代东林党魁,清流领袖,南明时却依附马士英、阮大钺,后又事清,丧失大节,为士林所诟病。

事后,他又与南明的抗清力量,如瞿式耜、郑成功等暗中联系,支持和参与反清活动,曾给永历桂王“上陈三局”,为其谋划,密件载《瞿式耜集》卷一《报中兴机会疏》里。

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发动金陵之役,他前后奔走,赴金华和松江,曾策反清军将领,还秘赴郑成功军营晤谈,与明遗民如黄宗羲、阎尔梅等密切往还,忏悔自赎,取得世人的谅解。

钱谦益一生博览群书,精于史学,诗文创作在当时负有盛名。

家筑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收集明代史料的完备著称,清初毁于火。

所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辑有《列朝诗集》。

在明朝,钱谦益仕途蹭蹬,郁塞苦闷。

《初学集》中的诗歌,愤慨党争阉祸,痛心内忧外患。

《乙丑五月削籍南归十首》、《费县三首》、《狱中杂诗三十首》等诗,既有清正之士的孤愤,也有失意者的感喟。

他退居林下期间,为柳如是所写的恋慕诗、唱和诗,以及游黄山的一组诗歌,清新可诵;而描绘黄山壮丽美景的山水诗则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人清以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故国的主调外,还弥漫着“楚囚”哀音。

钱谦益自觉地致力于清诗建设,对明代的复古派与反复古派既有尖锐的批判,也各有择取。

对复古派取其借鉴古人精神,但不囿于“汉魏盛唐”;对反复古派取其申写性灵,但摒弃其“师心而妄”、“轻才寡学”。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3单元17徐霞客传Word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3单元17徐霞客传Word含解析

17 徐霞客传本课话题——体味自然之美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作了形象细致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文雅的感觉。

用“薄薄的青雾”“牛乳”描绘了一个似真亦幻的境界,巧妙地给荷塘上的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既给人自然美的感受,又给人文学美的感受。

正是由于朱自清善于体味自然之美,才留下了写景的千古名篇。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人生如果值得活,只是为了注视美。

”作家乔治·桑就是用她独具的慧眼,注视寒冷而万物凋零的冬季,款款诠释出了神奇细腻的《冬天之美》。

“冬天之美”并不仅仅是“乡村冬日”自然景物的美,更是作者摆脱现实污浊、向往清澈自由的精神追求之美。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真正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席勒2.自然的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的美是一个事物的美的表现。

——康德3.自然看起来像艺术时,是美的;而艺术,也只有当我们明知其是艺术,但看起来却又像自然时,才是美的。

——康德4.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5.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

——拜伦6.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西塞罗[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觐.()省.()绠.()汲.()()粥粥崟.()岩·间.()道扪.()萝罡.()风谒.()玄岳心动趣.()归属.()疾母丧服阕.() 囿.()于孤筇.()双屦.() 驭.()风高可隐几.() 鞶.()帨.()【答案】jìn xǐnɡɡěnɡjíyín luójiàn ménɡānɡyècùzhǔquèyòu qiónɡjùyùjīpán shuì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繇终南,背走(繇,同“由”)(2)山川两戒(戒,同“界”)(3)要之登陆(要,同“邀”)(4)托估客(估,同“贾”)(5)三月而反(反,同“返”)(6)具述石斋颂系状(颂,同“容”,宽容)(7)及池边铁舡寸许遗海(舡,同“船”)(8)自非驭风冯云(冯,同“凭”)(9)余属其从兄仲昭雠勘而存之(属,同“嘱”)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属⎩⎨⎧ 抵峨眉,属.奢酋阻兵(动词,适逢)余属.其从兄仲昭雠勘而存之(动词,同“嘱”) (2)数⎩⎨⎧ 有数.至,无仅一至者(读shuò,副词,多次)上十数.里(几,数词) (3)几⎩⎨⎧ 而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副词,几乎)高可隐几.(名词,几案) (4)信⎩⎨⎧ 既上,煹烟为信.(名词,信号)烟涛微茫信.难求(副词,确实)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5)于⎩⎨⎧ 多囿于.中国一隅(介词,引出对象)遇盗于.湘江(介词,在)极于.松潘(介词,表示比较)(6)而⎩⎨⎧而.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连词,表顺承)繇鸡足而.西出石门关数千里(连词,表并列) (7)以⎩⎪⎪⎨⎪⎪⎧ 以.为常(介词,把)以.崟岩为床席(介词,用)函其骨,负之以.行(同“而”,连词,表修饰)霞客不欲以.张骞诸人自命(拿,介词)江之所以.大于河也(与“所”连用, ……的原因)以.庚辰六月(介词,在)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曾造雁山绝顶..否古义:指山的最高峰。

文言文阅读训练:钱谦益《徐霞客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钱谦益《徐霞客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钱谦益《徐霞客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题。

徐霞客传[清]钱谦益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腿里人也。

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

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W触隅,每思阚去。

年三十,母遣之出游。

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

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有号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袱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

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居平未尝颦悦①为古文辞。

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母丧服阁,益放志远游。

穷闵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

往复万里,如步武耳。

由终南背走城眉从野人采药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抵峨眉,属奢首阻兵,乃返。

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

归,单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

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附会;江河二经,山川两戒,自记载来,多囿于中国一隅。

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

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

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②,请从焉。

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邑其骨,负之以行。

泛洞庭,上衡岳,穷七十二峰。

再受峨眉,北抵岷山,极于松潘。

过丽江,憩点苍、鸣是。

瘗③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澳南,是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

丽江木太守帝猴粮④,具笋舆以归。

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

吾以老布衣,孤筋双屣,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⅛o w(有删改)[注]①簟幌(p6nshui):大带与佩巾,比喻华丽的藻饰。

②迦叶:佛教长老。

③瘗(y1):埋葬。

④借(Zhi):储备。

根(h6u)粮:干粮。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高二语文课件:《徐霞客传》(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二语文课件:《徐霞客传》(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名词作状语,朝相反的方向 ④繇终南,背 走峨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 ⑤闻被创, 死。 函 其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古今异义 ①往复万里,如步武 耳 .
半步。 古义:____________
⑥还至峨眉山下,托估 客 .
“估”通“贾”,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通“返”,回来 ⑦三月而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及池边铁舡 寸许遗海 .
“舡”通“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通“凭”,乘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通“嘱”,托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
动词,拜访 ①归过 余山中 ____________ . 动词,渡过 ②又南过 大渡河 ____________ . (1)过 动词,超过 ③力能扛鼎,才气过 人 ____________ . 动词,相处 ④日夕过 ,言其能 ____________ .

③捷如 动词,像 青猿,健如黄犊 ____________ . (2)如 动词,像 ④往复万里,如 步武耳 ____________ . ,即“如 ?” 与“何”连用 ____________ ⑤乃谓其骑曰:“何如 . 何”,怎么样 ____________ 连词,如果 ⑥如 有所用,必有所试 ____________ .
⑤中国入河之水为省五,入江之水为省十一 ⑥题名绝国

《徐霞客传》课文全解

《徐霞客传》课文全解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课文全解17徐霞客传钱谦益1.课文解读(1)作者及背景简介。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常熟人。

字受之,号牧斋,又自称牧翁、尚湖、蒙叟、绛云老人、虞山老民、聚沙居士、敬他老人、东涧遗老等。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崇祯时官礼部侍郎。

清顺治二年(1645)迎降,授官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顺治三年(1646)称病归里。

次年,因江阴黄毓祺反清案牵连入狱。

出狱后居家,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着述,秘密进行反清斗争。

他曾是明代东林党魁,清流领袖,南明时却依附马士英、阮大钺,后又事清,丧失大节,为士林所诟病。

事后,他又与南明的抗清力量,如瞿式耜、郑成功等暗中联系,支持和参与反清活动,曾给永历桂王“上陈三局”,为其谋划,密件载《瞿式耜集》卷一《报中兴机会疏》里。

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发动金陵之役,他前后奔走,赴金华和松江,曾策反清军将领,还秘赴郑成功军营晤谈,与明遗民如黄宗羲、阎尔梅等密切往还,忏悔自赎,取得世人的谅解。

钱谦益一生博览群书,精于史学,诗文创作在当时负有盛名。

家筑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收集明代史料的完备着称,清初毁于火。

所着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辑有《列朝诗集》。

在明朝,钱谦益仕途蹭蹬,郁塞苦闷。

《初学集》中的诗歌,愤慨党争阉祸,痛心内忧外患。

《乙丑五月削籍南归十首》、《费县三首》、《狱中杂诗三十首》等诗,既有清正之士的孤愤,也有失意者的感喟。

他退居林下期间,为柳如是所写的恋慕诗、唱和诗,以及游黄山的一组诗歌,清新可诵;而描绘黄山壮丽美景的山水诗则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人清以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故国的主调外,还弥漫着“楚囚”哀音。

钱谦益自觉地致力于清诗建设,对明代的复古派与反复古派既有尖锐的批判,也各有择取。

对复古派取其借鉴古人精神,但不囿于“汉魏盛唐”;对反复古派取其申写性灵,但摒弃其“师心而妄”、“轻才寡学”。

《徐霞客传》文言知识分段

《徐霞客传》文言知识分段

《徐霞客传》文言知识分段整理第一段知识要点一、生字词读音江阴梧塍(chéng)里人倪(ní)蹙(cù)触隅(yú)每思飏(yáng)去与唐寅(yín)同举除名雁宕(dàng)落迦(jiā)二、字词解释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尝:曾经以:用其:指唐寅2.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每:常常思:思绪去:离开更:代替3.除名:因考试发生弊端而取消资格.4.偿博进:偿还赌博所输的钱财.5.里社:乡里.6.郁然:充沛的样子.7.玄:深远.8.蹙蹙:窘迫不得舒展的样子遣:打发之:第三人称代词,代“他”,即指徐霞客岁:年觐省:拜望长辈以为:把……作为常:常例,平常的事东南:东南地区佳:美,好皆:都几案、衣带间物:指非常熟悉的东西耳:语气词,表示肯定。

数:几次至:到过三、词类活用力耕奉母力:名词作状语,用力,努力四、特殊句式:1.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

……者……也:判断句2.霞客生里社。

霞客生(于)里社省略句3、以为常:省略句,应是“以(之)为常”,“之”即指“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4、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判断句五、难句翻译1、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译文】徐霞客出生在乡下,性情独特,精力充沛,深爱着山水,(可是老母健在需人赡养)所以努力耕田,(为了在家里)奉养老母,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

此时的徐霞客内心不能舒展,就像笼中的鸟儿碰到笼角一样,常常想飞出去,离家远游。

2、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译文】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所输的三千钱财,(而倪云林画卷的)真迹还在他的家里3、每岁三时出游, 秋冬觐省,以为常。

【译文】每年春夏秋之季出游,秋冬之季拜望长辈,把这样作为常例。

4、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知识要点一、生字词读音江阴梧塍(chéng)里人倪(ní)蹙(cù)触隅(yú)每思飏(yáng)去与唐寅(yín)同举除名雁宕(dàng)落迦(jiā)二、字词解释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尝:曾经以:用其:指唐寅2.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每:常常思:思绪去:离开更:代替3.除名:因考试发生弊端而取消资格.4.偿博进:偿还赌博所输的钱财.5.里社:乡里.6.郁然:充沛的样子.7.玄:深远.8.蹙蹙:窘迫不得舒展的样子遣:打发之:第三人称代词,代“他”,即指徐霞客岁:年觐省:拜望长辈以为:把……作为常:常例,平常的事东南:东南地区佳:美,好皆:都几案、衣带间物:指非常熟悉的东西耳:语气词,表示肯定。

数:几次至:到过三、词类活用力耕奉母力:名词作状语,用力,努力四、特殊句式:1.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

……者……也:判断句2.霞客生里社。

霞客生(于)里社省略句3、以为常:省略句,应是“以(之)为常”,“之”即指“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4、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判断句五、难句翻译1、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译文】徐霞客出生在乡下,性情独特,精力充沛,深爱着山水,(可是老母健在需人赡养)所以努力耕田,(为了在家里)奉养老母,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

此时的徐霞客内心不能舒展,就像笼中的鸟儿碰到笼角一样,常常想飞出去,离家远游。

2、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译文】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所输的三千钱财,(而倪云林画卷的)真迹还在他的家里3、每岁三时出游, 秋冬觐省,以为常。

【译文】每年春夏秋之季出游,秋冬之季拜望长辈,把这样作为常例。

4、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译文】(徐霞客)多次到过这些地方,从没有只去一次。

第二段知识要点一、注音一襥(fú)被不裹(guǒ)粮悬度绠(gěng)汲(jí) 冒从箐(q ing)以崟(yín)岩为床席粥粥(yu)脉(mài)二、字词解释其行也:“其”代词,徐霞客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凭借,“为”作为如甲乙之薄,如丹青之画:“如”像,如同“之”的凌:登上冒:踏过道:说就:靠近虽:即使划然:突然王孙:猴子貜父:大猿居平:平常走笔为记:“走笔”拿笔快速为:做记:记录三、通假字扳援上下:通“攀”,攀登四、古今异义搜讨形胜:“胜”古:优美的今:胜利五、重点句式1、其行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或肯定。

2、从一奴,或一僧:倒装句3、一杖,一襥被:省略句六、句子翻译1、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译文】即使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无法赶得上。

2、凌绝壁,冒从箐,扳援上下,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译文】蹬上绝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登,用绳索在空中横渡山谷,敏捷的像猿猴,健壮的像黄牛。

3、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译文】平常从来没有用过雕饰华丽的词语来作文章。

(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第三段知识要点一、读音磴(dèng) 啮(niè) 扪(mén)二、实词1.曾造雁山绝顶否?(到……去)2.质明已失其所在(天刚亮)3.吾取问道扪萝上龙湫(选取,采取)(摸,扶)4.扳绝蹬(山头,石阶)·5.其颠罡风(通“巅”,山顶)(劲风)6.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睡觉)(天)7.泛九鲤湖(漂浮、泛舟)8.入楚,谒玄岳(拜见、请见)9.心动趣归(通“促”,赶快、急促)10.则其母正属疾(zhǔ,适逢)11.啮指相望(咬手指,意谓思念)(盼望)12、唯唯:不敢肯定回答,犹豫的样子。

二、虚词1.曾造雁山绝顶否?(曾经)2.所①质明已失其所在②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的地方)3.复上二十余里(又、再)4.啮指相望(偏指一方这里指徐霞客)5.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才)6、质明已失其所在。

(已经)7、十日而返(表顺承)8.云外两僧团瓢尚在(还)三、词类活用:1.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名词作动词,居住)2.则其母正属疾(名词作动词,生病)3、质明已失其所在。

(在:动词活用作名词,住的地方。

)4、扳绝磴,上数十里,正德间白云、云外两僧团瓢尚在。

(上:名词活用作状语,往上。

)四、特殊句式1.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陈述句)2.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陈述句)3、省略句:(1)(徐霞客)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

(省略主语)(2)(徐霞客)十日而返,(对韩辉)曰:“吾取间道……”(省略主语)(3)欲赌身命(的人),皆此类也。

(省略被修饰者)4、定语后置有麋鹿数百群。

---有数百群麋鹿。

5、倒装句:曾造雁山绝顶否?---曾否造雁山绝顶?翻译:有没有到过雁山的最高峰?六、难句翻译1、质明已失其所在【译文】天刚亮,他已经不知去哪里了。

(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

)2、复上二十余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

【译文】又上行二十多里,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

住了三宿而才下山。

3、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译文】他和人争奇斗胜,以身家性命相赌,都是这类情况。

第四段要点一、注音阕què谒yè繇yóu 酋qiú厄è囿y ǒu二、通假字(1)繇终南:通“由”,从(2)山川两戒:通“界”(3)自纪载来:通“记”,记载(4)要之登陆:通“邀”,邀请三、实词归过余山中:访问阕(què) :满,终止四、虚词而:㈠归而追石斋于黄山(表并列关系)㈡穷流沙而后返(表承接)乃:属奢酋阻兵,乃返(副词,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之:㈠穷闽山之胜(助词,的)㈡要之登陆(代词,代徐霞客)五、词类活用八月不火食:名词→动词起火煮食六、特殊句式在“访黄石斋于闽”、“归而追石斋于黄山”、“访恒山于塞外”三句中“于”是介词,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相当于“于闽访黄石斋”、“于黄山归而追石斋”、“于塞外访恒山”。

七、古今异义(1)从[野人]采药:古:未开化的人;今:指性情粗野的人(2)[江河]二经:古:长江黄河两条经脉;今:泛指江河(3)多囿于[中国]一隅:古:中原;今:国家名八、难句翻译1、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归过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

【译文】一个人带着炊具,寻访了塞外的常山,走遍了北方险要的关塞,回来到我的拂水山庄拜访,开心地谈论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纵横变化,清楚得好像是谈论手掌中的事。

2、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

【译文】(这)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

第六段知识要点一、字音徼(jiāo)外繇(yóu)憩(qì)瘗(y ì)耨(nòu)二、通假字“繇”通“由”:从“识”通“志”:标志三、实词辞家西还辞:告别僧静愿闻登鸡足愿:希望请从焉请:请求从:跟随闻被创死创:伤害负之以行负:背着泛洞庭泛:漂流穷七十二峰穷:穷尽再登峨嵋再:第二次北抵岷山抵:到达极于松潘极:极点,尽头登瓦屋,晒经诸山诸:各复寻金沙江寻:寻找滇南之观亦几尽矣几:读jī接近,将近憩点苍憩:休息从宿愿也从:顺从,听从宿:素来就有的去中夏三万四千三百时去:距离风吹衣欲堕堕:落,掉下来又数千里又:再,更,表示重复和继续咸称胡国咸:全,都由甸不能悉悉:详尽称沙河阻远阻:险要鬼魅热风魅:迷信传说中的精怪具载本传具:全如适莽苍适:到……去瘗[yì]静闻骨于迦叶道场瘗:埋葬霞客信宿往返连续过丽江:渡江归过余山中:访问泛洞庭:漂浮复寻金沙江:沿着无得免者:幸免玄奘法师受诸魔折:折磨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礼迦叶礼:以礼相待函其骨函:用匣子装上衡岳上:登上2.名词作状语:辞家西还西:向西北抵岷山北:向北又南过大渡河南:向南3.动词作名词:遇盗于湘江盗:盗贼滇南之观亦几尽矣观:景观五、虚词:于:①遇盗于湘江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介词,在);②极于松潘;极于耗牛徼外 (介词,表示比较)其:函其骨(他的)以:负之以行(连词,表修饰)而:①而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连词,表顺接);②鸡足而西出玉门关数千时(连词,表并列)之:①而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负之以行(代词,指“静闻”)焉:请从焉 (代词,第三人称,代指“他”) 其:函其骨,负之以行。

(代词,代指“他,静闻”)也: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表肯定,不译)六、特殊句式1. 介词结构后置句遇盗于湘江-→于湘江遇盗在湘江遇到强盗2. 被动句闻被创死静闻被打死3. 省略句辞家西还:(霞客)辞家西还请从焉:(霞客)请求跟从函其骨:(霞客)把(他)的尸骨装在匣子里从宿愿也:还了(他)的宿愿风吹衣欲坠:大风吹起衣服(他)几乎要坠落到山下七、难句翻译《西域志》称沙河阻远,望人马积骨为标识,鬼魅热风,无得免者。

【译文】《西域志》说西北沙漠地区阻隔遥远,看见人马攒下的尸骨就是标记,鬼魅热风,没有逃脱得了的。

第六段知识要点一.通假字:估客:估,同“贾”,商人二.虚词用法归类于:①江所以大于河也:介词,作比较“比”;②多囿于中国一隅:介词,引出对象;③访黄石斋于闽:介词,在三.特殊句式龙长则源脉亦长,江所以大于河也:固定句式,先果后因解释句(余)托估客:省略句,缺主语中国入河之水为省五:倒装句五个省非发源也:判断句乃泛滥国之始:判断句四.难词难句寓:寄给泛滥:江河水势盛大的样子吐纳:指流量撮:概括五、古今异义词泛滥古:江河水势盛大的样子今:水向四处漫流中国:古:中原;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吐纳:古:流量;今:本指呼吸,后比喻吸取与放弃某东西龙:古:山脉;今:指古代传说中神兽书:古:文章;今:书籍六、词类活用言《禹贡》岷山导江:言,名词用作动词说计其吐纳:吐纳,动词用作名词,流量七、难句翻译1、托估客,附所得奇材虬根以归【译文】托付商人附带把所得到的奇材虬根带回家2、又辨三龙大势,北龙夹河之北,南龙抱江之南,中龙中界之特短。

北龙只南向,半文入中国,惟南龙磅礴半宇内,其脉亦发于昆仑,与金沙江相并,南下环滇池亦达五岭。

龙长则源脉亦长,江之所以大于河也。

【译文】又辨析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的走势,祁连山脉夹黄河在北方,唐古拉山脉抱长江在南方,巴颜喀拉山脉从中间界开,比较短。

祁连山脉走势向南,半支进入中原,只有唐古拉山脉磅礴半个中国,其山脉也发端于昆仑山,与金沙江一起南下,环绕滇池直达五岭。

山脉长水脉也长,这是长江流量大于黄河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