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第6次作业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浙大15年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在线

【2019年整理】浙大15年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在线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1.下列什么传染性疾病外,目前可用疫苗预防?()A 钩端螺旋体病B 梅毒C 鼠疫D 霍乱正确答案:B2.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材料是()。

A 抗毒素B 抗生素C 丙种球蛋白D 基因工程疫苗正确答案:D3.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CK是()。

A IFN-γB M-CSFC IL-4D TNF正确答案:D4.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

A IgMB IgGC IgDD IgE正确答案:D5.Ⅲ型超敏反应涉及多种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除了()。

A 血小板B IgG、IgM与补体C 各种粒细胞与肥大细胞D IgE正确答案:D6.下列对HLAⅠ类分子的描述是错误的,除了()。

A HLAⅠ类分子的两条链都由HLAⅠ类基因编码B 抗原肽结合槽由α1和β1结构域组成C β2结构域与T细胞的CD8结合D 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正确答案:D7.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

A 衣原体B 支原体C 立克次体D 病毒正确答案:B8.下列叙述哪项是错的?()A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B 质粒能自我复制C F质粒决定细菌的耐药性D 性菌毛的产生由质粒控制正确答案:C9.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

A 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B 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C 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D 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正确答案:C10.由蚊虫叮咬可传播的病为()。

A 钩端螺旋体病B 流行性乙型脑炎C 鼠疫D 炭疽正确答案:B11.有宫内感染的新生儿,脐血中升高的Ig是()。

A IgMB IgGC IgAD IgD正确答案:A12.Th1细胞的功能是()。

A 分泌IL-2、IL-4、IL-5B 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C 抗胞外感染D 促进细胞免疫应答正确答案:D13.实验室培养真菌常用()。

A 沙保培养基B 吕氏血清斜面C 柯氏培养基D 罗氏培养基正确答案:A14.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作业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作业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课外作业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病原生物3、病原微生物二、填空题1、微生物可根据其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的不同分为三型八大类。

三型即:、、。

八大类即:、、。

2、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和。

3、青霉素的发现者是。

4、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发现新的病原菌有和。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A1型1.以下不是微生物特点的是:A.分布广泛B.种类繁多C.容易变异D.繁殖缓慢E.结构简单2.下列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E.螺旋体3.关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分散分布B.可存在于人类体表C.不可存在于人体腔道D.对动物致病的微生物不会对人类致病E.对人类有害无益四、问答题简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细菌2、荚膜3、菌毛4、芽胞5、L型细菌二、填空题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4、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特有成分是。

5、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是由、、和等多种成分组成,其中是细菌的内毒素。

6、细菌体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其中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7、临床上常以杀死作为判断灭菌的标准。

8、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为菌,被染成红色的为菌。

三、选择题A型题1.测量细菌大小的常用单位是:A.米B.厘米C.毫米D.微米E.纳米2.关于细菌的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本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菌三种B.球菌按排列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C.杆菌有分枝杆菌、链杆菌等D.螺型菌分两类E.弧菌属于杆菌的一种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外膜4.革兰阳性、阴性菌细胞壁中都含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外膜5.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的原因是它们能破坏其细胞壁中哪种成分:A.肽聚糖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外膜6.内毒素毒性部分的主要成分是:A.类脂AB.核心多糖C.特异性多糖D.脂蛋白E.蛋白质7.L型细菌指的是细菌的哪种成分缺失:A.细胞核B.DNAC.细胞器D.细胞膜E.细胞壁8.下列哪种细菌的结构在光镜下不可见:A.荚膜B.鞭毛C.菌毛D.芽胞E.异染颗粒A2型9.患者,男,35岁,发热、腹痛、腹泻、大便带有黏液、脓血,有里急后重感。

微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染色性和致病性有关是__ __。

2.细菌繁殖方式为__ __,其特点是_ ___。

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放线菌和_ ___等微生物。

4.白色念珠菌为_________细胞真菌,在沙保培养基上可形成_______菌丝。

5病毒的基本结构由___ _____和__ _ _构成。

6.病毒的复制包括__ _______和__ _______二大重要步骤。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2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A.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B.抗吞噬C.进行繁殖D.引起炎症反应E.引起变态反应3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核衣壳B.核酸C.包膜D.衣壳E.刺突4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杆菌B.链球菌C.脑膜炎球菌D.结核分枝杆菌E.变形杆菌5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6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A.革兰阴性菌B.真菌C.支原体D.立可次体E.衣原体7真菌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成分是A.细胞壁B.细胞核C.线粒体D.内质网E.叶绿素8肠道杆菌中可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是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志贺杆菌D.伤寒沙门菌E.猪霍乱沙门菌9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10.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A.10分钟B.20分钟C.40分钟D.1小时E.2小时三、问答题:(60分,每题10分)1.什么是微生物,它可分为几类,简述各类型的特点。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类?其中球菌的形态分哪六种?3.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和有哪些?简述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4.常用物理灭菌消毒方法有哪些?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什么?有何医学意义?5.病原菌感染的结局有哪些情况?6.简述病毒的基本特性和分类《微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细胞壁2.二分裂,繁殖速度极快3.螺旋体4.单,假菌丝5.核心衣壳6.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5:ECBDC6-10:CEADDB三、问答题:(60分,每题10分)1.什么是微生物,它可分为几类,简述各类型的特点。

《微生物学、免疫学》自学作业答案

《微生物学、免疫学》自学作业答案

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自学作业答案《微生物学、免疫学》第一部分:专科《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一、填空题1.细菌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弧形菌三类。

2.新型隐球菌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慢性脑膜炎。

3.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新生儿可通过产道感染,引起眼结膜炎。

4.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有肠热症、急性胃肠炎、败血症。

5.为了预防破伤风等疾病,我国对3~6月的儿童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6.腮腺炎病毒除引起患者双侧或单侧腮肿大炎症外,20%男性患者并发睾丸炎,5%女性患者并发卵巢炎。

7.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与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8.免疫球蛋白分子是有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9.在体液免疫应答中,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分泌Ab 发挥免疫效应。

10.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三类。

11.细的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除共同组分肽聚糖外,还有磷壁酸特殊组分。

后者按结合部位不同分为膜磷壁酸和壁磷壁酸。

13.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生物合成、呼吸作用、物质转运和形成中介体。

14.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霍乱弧菌的鞭毛还与粘附有关。

15.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由母体传播给胎儿的称为垂直传播。

1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是甲型链球菌。

17.伤寒杆菌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肠热症后可获得牢固免疫。

18.沙门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经消化道传播,能引起肠热症、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

19.根据霍乱的发病机制,治疗霍乱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并同时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0.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

最常见的结核病为肺结核。

抗结核免疫为有菌免疫,属于细胞免疫。

二、名词解释1.荚膜是某些细菌分泌的包围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有抗吞噬、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抗干燥、粘附作用、Ag性等功能。

《微生物与免疫》作业题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作业题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课程作业11.一般术语解释1)生物:指具有特定化学组成(指C、H、O、N、P、S、Na、K、Ca、Mg、Cl等25种元素),依赖细胞结构而进行自我增殖。

根据生物对细胞的依赖情形又区分为非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和真核细胞生物。

2)微生物:大小在0.2mm以下的所有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类病毒、朊粒、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霉菌、酵母、原虫等。

3)非细胞型微生物:指本身不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但需借助细胞才能表现生命的基本特征,即其增殖需要在活细胞内进行。

包括病毒、类病毒和朊粒。

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指本身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但除了核糖体以外没有其他细胞器。

可以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细胞分裂,实现其自我增殖的目的,从而表现出生命的基本特征。

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种类。

5)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指本身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除了核糖体以外还有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膜性细胞器。

可以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细胞分裂,实现其自我增殖的目的,从而表现出生命的基本特征。

这些微生物主要包括霉菌、酵母、原虫等。

6)病原生物:指引起人类传染性疾病的生物,一般区分为病原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

7)医学微生物:也称病原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类病毒、朊粒、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霉菌、酵母、原虫等。

8)人体寄生虫:指寄生于人体从而引起疾病的病原生物,特指医学蠕虫、原虫和节肢动物3大类。

2.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答: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是抗体。

抗体具有与特定抗原反应的能力,即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糖蛋白。

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有哪些?答:免疫球蛋白有5种类型,即IgG、IgA、IgM、IgD和IgE。

其中,属于膜蛋白类型的是IgD、IgE和IgA,属于分泌蛋白的是IgG、IgM 和分泌型IgA。

4.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答:血液中的补体系统组成蛋白主要包括C1a、C1q、C1r、C2、C3、C4、C5、C6、C7、C8和C9等,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以在细胞膜上形成攻膜复合物,导致溶菌或溶细胞的免疫效应。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第6次作业(答案)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第6次作业(答案)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参考答案第三章抗原与免疫分子一、名词解释1.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物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而诱发免疫效应的物质。

2.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为浆细胞所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球蛋白。

3. 补体系统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和膜表面,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糖蛋白,包括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

4. 细胞因子是由激活的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所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二、简答题1.由于1)HLA的高度多态性、2)单元型遗传以及3)HLA基因型终身不变,因此,HLA 基因或表型检测可用于亲子鉴定和确定个体身份。

2.IgG――含量最高的Ig、半寿期约20~23天、能通过胎盘、是主要的抗菌抗病毒抗体; IgM――五聚体结构、结合补体能力最强、胚胎发育晚期即可合成、体液免疫最早出现的抗体,单体结构镶嵌在B细胞膜上,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第四章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第五章免疫应答一、名词解释1.适应性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是生物生活过程中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性自我保护功能。

2.固有免疫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自我保护功能。

二、简答题1.Th1细胞分泌IFN-γ,能强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可清除所吞噬的病原体并引起局部炎症。

Th1细胞分泌的TNF可诱导靶细胞凋亡和促进炎症反应。

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其主要功能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寄生虫感染。

2. 抗体的初次应答抗体的再次应答应答细胞初始B细胞记忆性B细胞潜伏期较长较短抗体类型先产生IgM,后产生IgG、IgA IgG为主抗体浓度、维持时间浓度低,维持时间短浓度高,维持时间长抗体亲和力低高第六章临床免疫第七章免疫学应用一、名词解释1.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变应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变应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病理性、特异性免疫应答。

国开《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1-4答案

国开《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1-4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1(第1-4章,权重25%)1.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B.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D.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非己”的功能正确答案:E2.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超敏反应B.移植排斥反应C.自身免疫病D.恶性肿瘤E.感染正确答案:D3.固有免疫具有的特征是()。

A.抗原依赖B.免疫记忆C.快速发挥效应D.具有高度特异性E.非遗传获得正确答案:C4.适应性免疫具有的特征是()。

A.快速发挥免疫效应B.无免疫记忆C.可通过遗传获得D.抗原依赖E.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微生物正确答案:D5.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B.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D.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E.免疫分子、黏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正确答案:C6. 在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

A.完全抗原B.半抗原C.异嗜性抗原D.抗原决定簇(表位)E.抗原受体正确答案:D7.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完全抗原B.半抗原C.超抗原D.异嗜性抗原E.自身抗原正确答案:B8.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点为()。

A.仅T细胞对其发生反应B.在胸腺中产生的C.该抗原仅存在于T细胞上D.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激活并产生抗体E.对此抗原不发生体液免疫反应正确答案:D9.抗原的异物性是指()。

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物质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期未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E.成分与自身相异或胚胎期未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正确答案:E10.下列属于TI-Ag的物质是()。

A.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须T细胞辅助的物质B.需要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C.异嗜性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自身抗原正确答案:A11.属于自身抗原的是()。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1.微生物、三大种类微生物、列举 6 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免疫的观点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4.抗原的观点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征6.抗原免疫原性的实质7.抗原特异性:观点、构造基础、抗原表位的观点、种类8.影响机体抗衡原免疫应答的种类和强度的要素9.抗原的分类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11.抗体与 Ig 的观点12.Ig 的基本构造13.Ig 的水解片段14.Ig 的血清型15.Ig 的生物学功能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色17.补系统统的观点及其构成18.补体三条激活门路的异同19.补体激活的调理体制20.补系统统的生物学作用21.C3 的生物学功能22.细胞因子的观点、共同特色、分类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25.MHC 、 HLA 复合体与 HLA 分子以及 MHC 限制性的观点26.HLA 复合体的定位﹑构造及其编码的产物27.HLA-I ﹑ II 类抗原的分子构造﹑散布和主要功能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观点、分类、功能29. B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30. BCR 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31.BCR 多样性的体制: B 细胞的发育阶段,时期的主要事件32. B 细胞表面的主要标记有33. B 细胞的分类34. B 细胞的功能有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记及生物学功能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 APC 在迁徙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征的变化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39.T 细胞辨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40.CD4+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体制41.CD8+CTL 细胞杀死靶细胞体制B 细胞的激活体制;免疫应答的规42.抗体应答的观点, B 细胞抗衡原的辨别和抗原递呈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43. B 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保持的体制44.BCR 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45.TD-Ag 和 TI-Ag 惹起的免疫应答46. B 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保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47.免疫应答48.免疫耐受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50.T 细胞、 B 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52.免疫调理包含那几个方面53.超敏反响的观点、分型54.Ⅰ﹑Ⅱ﹑Ⅲ、 IV 型超敏反响的特色、发活力制及其常有疾病55.凝聚反响、积淀反响的定义及其基本种类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 ELISA 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58.认识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59.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60.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及常用制剂61.细菌、细菌的生殖方式、大小62.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63.细菌在哪些状况下会出现不规则形态64.细菌的基本构造(功能)65.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异同66.细菌 L 型、质粒、中介体67.细菌的特别构造(功能、判定意义、对致病性的影响)68.细菌的营养物质构成69.菌落70.细菌生长生殖所需的条件71.细菌生长曲线规律及其意义72.培育基按物理性状不一样可分为哪几类细菌在培育基中表现的生长现象有哪些73.引诱酶74.发酵75.微生物和高等生物关于糖的分解代谢有何异同76.细菌生化反响有何用途77.IMViC 试验包含哪些细菌生化反响,主要用途78.细菌的毒力构成79.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比较80.细菌的感染种类81.带菌状态82.革兰染色方法及其应意图义83.病原菌的查验程序84.如何展开病原菌的检查85.放线菌86.放线菌的主要应意图义87.放线菌的菌丝种类( 3)88.简述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包含:形态、构造、化学构成、抗原性89.简述毒性噬菌体的定义、溶菌周期90.简述平和噬菌体:定义、溶原性变换、溶原周期91.噬菌体与宿主菌的互相关系如何?各有何医学意义92.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93.解说细菌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的观点并举例说明94.细菌遗传性变异的体制有哪些95.细菌的基因转移的方式,转变、接合、转导、溶源性变换的观点96.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97.简述链球菌的分类依照及意义9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惹起化脓性炎症的特色有何不一样,为何99.哪些方法能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惹起的食品中毒100.对脑膜炎奈氏菌应如何进行分别培育(为何需要床边接种)迅速诊疗方法101.简述淋球菌的致病性102.依据涂片染色镜检可作出微生物学初步诊疗的病原性球菌有哪些?103.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征104.大肠埃希菌和五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105.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检查106.沙门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肥达反响原理、结果判断及其意义107.霍乱是如何流传的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如何108.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什么简述其作用机理109.简述霍乱弧菌的抗原构造,分型及与致病的关系110.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的食品中毒111.试比较破伤风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条件及其致病体制112.简述破伤风随和性坏疽的防治原则113.试述结核杆菌的染色、培育、致病物质及感染特色114.何谓结核菌素试验解说其原理与应用115.简述布鲁氏菌属、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116.简述布鲁氏菌属、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性;鼠疫耶尔森菌致病性及防治117.患白喉过程中假膜的形成对小孩最大的危害是什么118.如何预防白喉的发生119.名词解说:支原体 (mycoplasma)120.细菌 L 型与支原体在生物学性状方面有何相像之处其主要差别是什么121.简述支原体形态构造的主要特色122.简述致病性支原体的种类及其致病性123.立克次体的共同特色有哪些124.我国主要立克次体病的种类、致病特色、病原体及其流传媒介和储藏宿主是什么125.衣原体与细菌和病毒有何异同点126.简述致病性衣原体的种类及致病性127.试比较原体和始体的性状128.名词解说:衣原体( chlamydia )、原体( elementary body , EB )、网状体( reticulate body, RB )129.能惹起人致病的螺旋体有哪些属及代表种130.简述钩端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育、抗原分类)及致病性131.简述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免疫性及微生物检查法132.名词解说:螺旋体( spirochete)、凝聚试验133.最近几年来惹起真菌感染症增加的原由有哪些134.简述真菌的基本构造135.简述真菌的培育特色136.试述真菌的致病性137.最常有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是138.真菌和药物的关系139.病毒、病毒的特征140.病毒的基本构造141.病毒衣壳的三种对称形式142.病毒的增殖过程(复制周期)143.顿挫感染、缺点病毒、扰乱现象144.培育病毒的三种方法145.使病毒发生顿挫感染的细胞称为()146.使缺点病毒达成正常增殖的病毒是()147.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148.病毒培育的三种方法149.反义寡核苷酸、小扰乱 RNA 、核酶的观点及差别150.抗原性漂移、抗原性变换151.流感病毒变异和流感流行的关系152.肠道病毒有何共同特征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的生物学特色153.表达 HAV 、HBV 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154.HBV 抗原抗系统统的检测有何临床意义155. HIV 经过哪些门路流传,预防AIDS 的主要举措有哪些156.正常菌群观点及其生理意义157.在认识正常菌群观点及其生理意义以后,你如何对待微生态制剂158.灭菌、消毒、159.湿热灭菌的长处160.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条件和操作重点161.高温迅速灭菌法162.紫外线杀菌的体制和特色163.影响消毒剂作用成效的要素164.消毒、灭菌工作要考虑哪些问题165.生物安全166.抗生素的主要作用体制:( 5)167.抗药性产生的遗传学体制:( 2)168.抗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体制:(3)169.抗药性的控制举措:( 3)170.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法:管碟法(二剂量法):计算公式、影响要素171.举例说明可用微生物法生产的药物种类172.何为微生物转变在甾体化合物合成方面有什么实质意义173.MIC 观点174.MIC 的检测方法175.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有哪些用途176.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要素177.药物生产过程中如何防备空气中微生物污染药物178.为何要实行 GMP 制度179.药物变质的表现有哪些180.影响药物变质的要素有哪些181.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主要有哪些项目182.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应如何进行183.如何测定药物中的细菌总数184.大肠埃希菌的查验重点18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查验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
第三章抗原与免疫分子
一、名词解释
1.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补体系统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

4.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二、简答题
1.为何HLA基因或表型测定可用于亲子鉴定与确定个体身份?
由于1)HLA的高度多态性、2)单元型遗传以及3)HLA基因型终身不变,因此,HLA
基因或表型检测可用于亲子鉴定和确定个体身份。

2.简述IgG与IgM的特性与功能。

IgG――含量最高的Ig、半寿期约20~23天、能通过胎盘、是主要的抗菌抗病毒抗体;
IgM――五聚体结构、结合补体能力最强、胚胎发育晚期即可合成、体液免疫最早出现的抗体,单体结构镶嵌在B细胞膜上,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第四章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应答
一、名词解释
1.适应性免疫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固有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二、简答题
1.简述Th1细胞和Th2 细胞的免疫效应。

Th1细胞分泌IFN-γ,能强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可清除所吞噬的病原体并引起局部炎症。

Th1细胞分泌的TNF可诱导靶细胞凋亡和促进炎症反应。

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其主要功能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寄生虫感染。

2.试比较抗体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 抗体的初次应答抗体的再次应答
应答细胞初始B细胞记忆性B细胞
潜伏期较长较短
抗体类型先产生IgM,后产生IgG、IgA IgG为主
抗体浓度、维持时间浓度低,维持时间短浓度高,维持时间长
抗体亲和力低高
第六章临床免疫
第七章免疫学应用
一、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

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

2.人工自动免疫是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和菌苗等免疫原接种至人体,使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于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3.人工被动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

二、简答题
1.抗毒素治疗前为何必需作皮试?哪些人是脱敏治疗对象?脱敏治疗的原则如何?
抗毒素制剂是动物免疫血清,有可能引起超敏反应,因此注射前必需做皮试。

脱敏治疗对象是皮试阳性而又必需使用抗毒素者。

脱敏治疗的原则是:1)小剂量、2)短间隔(20~30分钟)和3)多次注射。

2.请对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各举2例临床常见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Ⅱ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
Ⅲ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Ⅳ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超敏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