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中医毕业论文 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

中医毕业论文 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

中医毕业论文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中医毕业论文中医毕业论文火针,作为中医学中的一种特殊疗法,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火针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概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践的综合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火针的原理和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一、火针的基本原理火针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特殊疗法,它是利用灼热感刺激患者体表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具体而言,火针的作用机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1. 温热刺激作用:火针通过高温刺激,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温热刺激,进而刺激神经末梢,改变局部组织的状况。

2. 穴位刺激作用:火针针灸的原理与传统的针灸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病理功能。

火针通过灼热感的刺激作用,使穴位受到刺激,从而改变病理状态。

3. 气血调节作用:火针的治疗也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实现。

通过刺激穴位,火针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火针的临床应用概况火针作为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疾病类型的角度来介绍火针的临床应用概况:1. 神经系统疾病:火针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火针可以用于中风后遗症、面瘫、周围神经炎等疾病的治疗。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火针可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2.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火针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

例如,火针可以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科疾病的治疗。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火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3. 内科疾病:火针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火针可以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火针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

总的来说,火针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疾病类型。

它的作用机理独特,治疗效果显著,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火针疗法功效及临床运用概况郑成强

火针疗法功效及临床运用概况郑成强

火针疗法功效及临床运用概况郑成强作者:周天秀周强王岗张虹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04期关键词:火针;功效;临床运用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 2349( 2015) 04 - 0090 - 02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针具后,灼刺人体一定腧穴和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方法。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最早首提火针疗法的医籍首推《黄帝内经》,其中称火针为燔针、蟀针,称火针疗法为粹刺。

如《灵枢.官针》言“九日蟀刺,蟀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中国医学大辞典》注:“燔针,烧针而刺之,即火针也”。

1 火针疗法的作用1.1 散寒祛湿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可开泻腠理,使外感之寒邪从表而解,又可直接温助人体内的阳气,驱散内寒,使“阴霾四散”,属阴的痰湿之邪,得火热之行,不除而自化。

黄氏治疗内科风湿痹证的患者,取穴为双侧肩三针、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华佗夹脊穴,结果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98%[1]。

范氏运用火针配合常规电针疗法治疗寒湿腰痛32例,对照组选取双侧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委中及阿是穴常规电针疗法,治疗组选取双侧夹脊穴及以上穴位火针速刺、点刺,电针操作同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痊愈19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痊愈26例,有效率为93. 75%,明显优于对照组[2]。

1.2生肌敛疮火针温热之性,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鼓舞主肌肉的脾脏的功能,促使新肉组织化生、生长,治疗肢体萎力的萎证和各种溃疡病和疮口不闭合者。

徐氏火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以溃疡部及周围为针刺点,每个部位1~3针,结果:治愈22例,总有效率为95.0%,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

马氏用火针放血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31例,在湿疹周围距湿疹外缘0.5—3 cm范围内分散选5~10个针刺点,结果:痊愈28例,总有效率为96. 8%[4]。

1.3温壮阳气火针导入阳气,可直接温补壮大命门之火、肾中原阳,使腰膝酸软、阳痿遗精以及妇女宫寒冷痛等病得以治愈;脾为中土,得阳气的资助才能腐熟水谷、传输运化。

火针疗法研究进展及临床实践

火针疗法研究进展及临床实践

4.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总结了前人的用针 经验,从火针的操作技巧适应证禁忌证禁刺 部位等方面作了总结。
5. 至清朝后期公元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 针灸科在当时统治阶级的打压下针灸开始走 下坡路以至于到解放前火针已经濒临灭绝。
火针疗法发展简史
6. 现代火针疗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针灸学科得到传承和提高火针的 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目前火针针具研究理论研究作用机理和临床 应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 。火针的针具方面师氏(师怀 堂.中医临床新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贺氏 (贺普 仁.针 具 针 法M.北 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 刘氏(刘恩明,无 痛 针 灸 --毫 火 针,中 国 针灸,2006,26(1)) 等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对火针针具进行了改良而刘氏毫火针的应用更开 创了火针留针治疗的历史。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火针 专著。如刘保延主编《火针》,郑学申主编《中华火针疗法》,贺普仁 主编《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柴铁劬主编《火针疗 法》,回克义主编《火针临床应用》等使火针疗法的理论更趋系统化。
火针疗法的操作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制定 的国家标准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2 部分: 火针》于 20 09 年 中国标准出版 社 出版 。 火针国家标准规定 了火针刺法及 火针操作的术语 和定义 、 操作步骤与要求 、 注意事项及 禁忌 。 并在附录 中列出 了相应 针灸技术的主 要适应症 。
(4)围刺法:是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针刺的一种针刺法 。进 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 在病灶周围施,以火针 可以温通经脉 ,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其主要适用 于皮科与外科疾患 。围刺法所用的针具为中粗火针每针间隔 1~1.5为宜 。针刺的深浅视病灶深浅而定病灶深针刺深病灶 浅则针刺浅。行针方

中医适宜技术f二)——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f二)——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月 经 不 调
取 穴 :主 穴 取 关元 、归来 、三 阴交 ,
压迫止血。⑩接受火针治疗后 ,腧穴处皮 肤可出现微红、灼热、轻度肿痛 、痒等症
说 ,橘子含有抗氧化剂成分 , 可增强人 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抗氧化剂含 量 名列所有柑橘类水果之首 。同时橘子 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 A

来 :气滞取血 海、太冲。④经乱 :肝郁取


肝俞 、太冲 ;肾虚取肾俞 、太溪。⑤月经
加 ,月 头痛 以局部 阿 是 穴 为主 ,并配 合头 痛 过 少 :配 穴 取 脾俞 、 足 三 里 ( 灸 )
部位循经取穴。头顶痛取百会 、四种聪 、 经 过 多配 穴取 血海 、隐 白 。操 作 :取 穴 同
蛇 再 (带 状 疱 疹 )
者及孕妇应慎用火针 。⑨体质虚弱的患者
操作 :常规消毒后以中或粗火针在龙 应取 卧位。④施用火针时,应注意安全 ,
头 前 ,龙 尾 后 及 龙 中上 下 1 ~2厘 米处 , 防止 火 针灼 伤 患 者其 他 部位 或 烧 伤衣 物 ,
疱疹周围的健康皮肤每隔 1 厘 米点刺 加热器不用时要立即切断电源。⑨火针在 ~2 1 ,速刺不留针 ,深度 2~3厘米。针 针刺时应避开血 管、肌腱 、神经干等。⑥ 针 后拔罐 。有大水疱者 .可在其中心部位点 头面 、颈部和手足禁用火针。⑦糖尿病患 破 ,液体流出用消毒干棉球拭净。龙胆紫 者不宜使用火针。⑨应用火针 治疗后 。应 涂拭 .外敷以消毒纱布。疱疹干燥 ,后仍 勤 换 内衣 ,针尖 处 不 可 用手 搔 抓 以防 止 感 遗留痛感者 ,火针散刺。 染 ;针孔处 3天内不可洗浴。⑨如刺破血 管而引起血流不止 ,可立即用消毒干棉球
和胡萝 卜素 ,可以保护 使用电脑者的皮肤 。

火针疗法在妇科疾病临床中的应用

火针疗法在妇科疾病临床中的应用

4 急性乳腺 炎
王氏 首先以肿块处 为用力 点 , 乳腺管走 向. 顺 由乳根 部
个疗程 。结果 :l 中, 4例 痊愈 2 1例 , 转 l , 好 5例 无效 5例 , 总有
效率 8 .0% , 78 明显优于丙 酸睾丸酮加鱼肝油膏药外用对照组 。
向乳 头部均匀捋推 , 使乳 汁喷射尽 出; 然后火针法取 穴膻 中及患
用火针点刺局部皮 肤色 变 白处 , 深度 约为 0 1e 以刺 穿表 皮 . m,
为度 , 刺 时 应避 开 月经 期 , 疗 1次 , 为 I 程 , 察 3 点 7d治 3次 疗 观
中粗 火针在肿块 四周 向肿块 中央斜刺 , 然后在肿块 中央直刺 , 每 次点刺 4针 一 5针 , d1次。点刺后用 中药穴位贴 敷。结果 :5 4 6 例中, 痊愈 2 4例 , 显效 3 , 效 5例, 6例 有 总有效率 10%。 0
例中 , 痊愈 2 9例 , 效 l 例 , 转 8例 , 效 1例 , 显 1 好 无 : 效 率 总有 9 .6% , 79 明显高于对照组 。杨 氏等 用 针刺 配合火 针治疗 外 阴自斑 2 , 4例 先针刺 中极、 关元 、 三阴交 、 阴陵泉等穴 , 然后火 针 治疗局部皮损 , d点刺 1 , 5 次 2次为 1 疗程 。治疗 2个 疗程后 , 痊愈 8例 , 显效 1 例 , 1 好转 5例 , 总有效率 10% 。付 氏等 采 0
有 效 率 10% 。 0
2 痛 经
刘氏 以火针疗法为主 , 治疗妇女 痛经 5 O例 , 以毫针 和 辅 灸法 , 火针主穴为关元 、 次髂 ( 、 双) 十七椎 , 湿凝滞配 中极 、 寒 三
火 针 先 点 刺八 髂 穴 15寸 ~2寸 , 在 大 阴 Hale Waihona Puke 两 侧 从 上 至 下 每 . 并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操作流程
常规消毒
中火针烧红,迅速刺入鸡眼中心直达基底部速出 用无菌棉球压少许火针治疗处,不包扎不上药
轻者治疗1次即愈,重者可于1周后重复治疗,一般治疗3次
8、疣类
文献报道
火针点刺加艾灸治疗扁平疣135例疗效 3%
32%
65%
痊愈 好转 无效 董喜艳等用火针点刺加艾灸治疗扁平疣患者135例,火针治疗后,加用灸疗 法,以艾条一根点燃,对准疣中央,迅速点灸,然后快速离开穴位。 每个疣点 3-5下。治疗10次后,
开门祛邪 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而开启经脉脉 散寒祛湿 络之外门,给外邪出路。
以热引热 行气散毒
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引动火热毒邪直接外泻, 从而使热清毒解,同时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 加速,腠理宣通。
现代医学认为:
火针直接刺病位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 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 循环,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
每个疣3-5下即可,焦处无需任何处理,5-10天后脱落,不留 疤痕。
9、神经性皮炎
张颜等用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 性皮炎,火针刺皮损区皮肤配合刺络拔罐 54例为治疗组,澳能外搽皮损42例为对照 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如下: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两脚,或误行火针,则反加肿痛,不能履也。” 提出了火 针禁用部位和季节—面上和夏季禁用
火针结构
针尖
针体
尖而不锐,稍圆 钝为佳。因为火 针是在烧红的情 况下刺入皮肤的, 经反复烧灼使用, 针尖易变脆折断。
坚硬、挺直、表 面光滑,使进出 针顺畅,便于针 孔恢复。
针柄
铜制环柄,针柄 长度不低于4cm, 使其具有隔热性, 不烫手,便于操 作。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1、引言火针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疗法,在皮肤科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疗法通过使用燃烧的灯芯寸寸侵袭病患体表部位进行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2、火针疗法的原理2.1 火针疗法的起源2.2 火针疗法的基本原理2.3 火针疗法的作用机制3、火针疗法治疗常见皮肤疾病3.1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3.1.1 湿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2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1.3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3.1.4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的疗效评价3.2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3.2.1 痤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2.2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2.3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3.2.4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评价4、火针疗法在其他皮肤疾病中的应用4.1 火针疗法治疗银屑病4.2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3 火针疗法治疗荨麻疹5、火针疗法的优势与不足5.1 火针疗法的优势5.2 火针疗法的不足与限制6、结论火针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与优势,但其不足与限制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改进。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中医的发展,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1、本文档涉及附件:[可以在这里附上相关附件的文件名或]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火针疗法:一种中医疗法,通过使用燃烧的灯芯寸寸侵袭病患体表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

- 皮肤科:医学的一个专业领域,研究和治疗与皮肤相关的疾病。

- 湿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潮湿、红肿、瘙痒等症状。

- 痤疮: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形成疹子或脓包。

- 银屑病:一种慢性皮肤疾病,特征为皮肤脱屑,多发生在头皮、膝盖和腰部等部位。

- 带状疱疹:由带状疱疹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带状的皮疹和疼痛。

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

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

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前言随着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普及,激光、微波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中医治疗亦日渐流行。

其中,火针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中医疗法,其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备受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针对火针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述分析。

一、火针作用机理火针,它是一种利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将针线及药物插入人体组织中的特殊疗法。

火针在临床中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

1、刺激神经火针的方法比较特殊,是将火刺针与医学针具结合在一起使用。

因此,火针疗法可以通过夹杂在火针中的绝缘导线进行电流的通透和穿透,产生一定程度的电生理和电生物学效应,对人体表面神经造成刺激,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促进血液循环由于火针的制作材料是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在触及病灶区域时,火针头部所产生的热量既可以刺激神经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温肝胃气、活血化瘀等多种治疗效果。

3、局部止痛火针在疗效的过程中,此种疗法可以与洛卡因等局部麻醉剂合并运用,使得药量需求量降低,缓解患者身体遭受的副作用和不适。

4、神经调节由于火针可以在处理疼痛的同时在机体神经系统中起到调节的作用。

针对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暴露在火针作用下的组织,其产生的化学、电学反应会激发多种突触后电位,进而产生多种神经调节因子。

可以“提醒”与调节神经系统,从而达到调节治疗的作用。

5、产生微电流效应火针治疗中,通过火针刺激产生的微电流效应,可以影响微循环的调节、改善局部氧合状况,增加组织细胞的代谢能力等多种作用机理,进而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萎缩状况。

二、火针的临床应用火针作为古老而神奇的中医治疗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其具体应用领域,如下:1、颈、腰椎病颈椎病、腰椎病是常见疾患,火针疗法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

火针通过针刺治疗的方式使病人的脊柱得到了充分的舒展,达到改善脊柱通透度的作用。

2、关节炎骨关节炎会对人体产生大量的痛感,而火针则可以针对这些痛点进行刺激,减轻患者痛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范围 面部、老人、儿童 四肢、躯干部穴位 病灶部位 病灶部位
刺法分类
• 1 、经穴刺法: 辨证,辨经,按经取穴。
多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如胃的疾患等,使用 的针具以细火针和中粗火针为宜。
• 2 、痛点刺法: 病灶局部或有关穴位处寻
找最明显的压痛点。“以痛为腧”以局部 火针刺激来促进气血运行。中粗火针为宜。
• 3 温阳化气、消癥散结 • 火针能温阳化气、行气活血,气机疏利、 津液运行则消积化瘀、消癥散结。治疗血 管瘤、脂肪瘤、纤维瘤,瘰疬,囊肿等病 证。
• 4 壮阳补虚、升阳举陷 • 火针有壮阳补虚、升阳举陷的作用。 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胃下垂或因中气不足 引起的子宫下垂。
• 5 祛腐生肌,排脓敛疮 • 火针能促进气血运行,鼓舞正气,正 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故可治疗破溃 或未破溃已成疮疖、脓肿。 • 6 引热外达、清热解毒 • 根据“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 理论,火针可以治疗因热毒内蕴,拒寒 凉药而不受之热证如乳腺炎、带状疱疹、 腮腺炎等。
火针治疗痛证临床运用举例
• 痹证: 阿是穴、循经郄穴、络穴 • 偏头痛:阿是穴、率谷、风池、阳池、丘墟 • 面痛(三叉神经痛):翳风、下关、阿是穴、 大迎、温溜、梁丘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下关、上关、 听宫、阳溪、冲阳 • 胸痛:心俞、厥阴俞、至阳、膻中、巨阙、 中冲、郄门、阴郄、太溪
火针治疗痛证临床运用举例
5、散刺法
• 是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的部位上的 一种火针针刺法,多选用细火针,以浅刺 为主,一般每隔1.5厘米刺一针,有治麻、 止痒、定惊、解痉、止痛的作用。



• 1 定穴位:选择阿是穴2

消毒:
用2.5%碘酒棉球消毒,然后用75%酒精 棉球脱碘,待酒精干后,再涂上一层薄薄 的万花油。


• 1 材料 要求:耐受高温、坚硬挺拔; • 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如钢城火针、 圆利针等),亦有用钨锰合金(如贺氏 火针)。 • 2 结构: 针尖——尖而路锐 • 针体——坚硬挺直 • 针柄——隔热不烫手

型号 细火针 中粗火针 粗火针 三头火针 直径 0.5mm 0.8mm 1.1mm

6 医嘱
• 火针当天的正常反应为针孔发红、 发痒,注意不能搔抓,当天不能洗澡, 忌吃鱼腥、生冷。
7 火针间隔时间:
• 急性疾患每天或隔日 1 次, 3 次为一 疗程;慢性疾患3~7天1次,5~8次为 一疗程。两疗程之间应该有 1 ~ 2 周的 休息。
火针镇痛的原理
• • • • • (1)降低体内炎症因子 (2)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 (3)兴奋“第二优势灶” (4)提高刺激反射阈 (5)转移注意力
• 胃脘痛:胸7-12夹脊、期门、中脘、建里、 手三里、足三里、历兑、隐白 • 胁痛 : 胸7-12夹脊、期门、支沟、 阳陵泉、丘墟、太冲 • 急性肾绞痛 :手三里、阿是、 金门 • 颈椎病:夹脊穴、百会、天宗、后溪、申脉 • 腰痛:风府、夹脊穴、委中、束骨
火针治疗痛证临床运用举例
• 痛风: 阿是穴、行间、太冲、内庭、 陷谷、大陵 • 软组织损伤:阳陵泉、阿是穴 • 带状疱疹:阿是穴、夹脊穴、支沟、 后溪、外丘 • 痛经:腰眼、次髎、秩边、三阴交。



名称 适应症 燔针 痹症、寒症、经筋及骨病 火针 眼科、外科 焠针 痹症、寒症 白针 +外科疮疡、妇科病 白针 +内科病如哮喘、胃痛、腰痛 火针 +中风瘫痪、外科破脓、治瘤 火针 +瘰疬、鱼口 火针 +膝眼风


• 1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 火针可温通经脉,鼓动人体阳气,行 气活血,使脉络调和、气机疏利、津液 运行,疼痛自止。治疗因风寒湿邪引起 的疼痛。 • 2 疏通肺气、止咳平喘 • 寒邪饮泠则伤肺,火针可温化肺之寒 邪,疏通肺之经气,则肺得以宣发肃降, 则咳喘自止。
•7 温阳化气、解除麻木 • 火针可温阳化气,引阳达络,使气至 血通,麻木自除。
• 8 引阳达络、止痉止痒 • 火针可引阳达络,气至血随,血行风 灭,故能治疗痉挛、瘙痒。
• 9 温中健脾、收摄止泻 • 火针具有增强阳气,温中健脾,收摄 止泻的作用,可以治疗慢性泄 泻。 • 10 补益脾气、通利筋脉 • 火针能助阳化气,使脾胃气盛,则气 血生化充足,筋脉得养,肌力增强,肌 肉丰满。故能治疗痿证。
3、密刺法:
• 用中粗火针密集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火 针刺法。病重的可密一点,每针相隔1厘米。 此法以足够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运行,促 进病损组织的新陈代谢。适于增生、角化 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针刺深度要透 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又接触到正常组织的 深度为宜。
4、围针法
• 是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一种刺 法。进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主要适用于皮肤科、外科疾患如带状疱疹 等。以中粗火针为宜。进针间隔以 1-1.5 厘米刺一针,针刺深浅以病灶深浅而定。
3 针体加热
• 点燃酒精灯,右手持笔式持针, 针尖和部分针体插入火焰中,根据针 刺的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烧 针以通红为度,针红则效力强。
4 进针、出针
• 趁着针红,迅速地将针准确地刺入 穴位,并敏捷的将针拔出,全过程约 1/2秒。
5 出针后处理
• 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并再涂上一 层薄薄的万花油,即可减少疼痛,又 可以保护针孔。
火针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国华



火针,是古代九针中之“大针”, 亦称燔针、烧针、焠针、煨针、白针、 武针。 火针疗法,是用火针在火上烧红, 迅速刺入腧穴或一定的部位内,以治疗 疾病的一种疗法。


朝代 秦汉 晋 晋 唐 宋 明 清 清 著作 《内经》 《小品方》 《针灸甲乙经》 《千金要方》 《针灸资生经》 《针灸聚英》 《外科正宗》 《医宗金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