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概况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概况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概况孙艳萍;刘力;李淑贞【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7(025)007【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皮肤病;火针疗法;临床应用【作者】孙艳萍;刘力;李淑贞【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潍坊262700;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潍坊262700;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潍坊262700【正文语种】中文火针疗法又称焠刺,是传统针灸术中的一种疗法,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可温补阳气,鼓动气血运行,开门祛邪,引湿热火毒外出,消肿散结,祛瘀生肌,缓急止痛,祛除顽痒。

当火针烧红时,针身温度可达800℃以上,将炽热的针体刺入病变组织,可使针体周围病变组织蛋白变性、灼伤坏死,变性坏死的组织激起白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活性,将变性的坏死组织吞噬吸收,并进行修复,从而治疗疾病。

火针疗法在临床中使用较广,现对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做一概述。

黄蜀[1]擅长使用火针治疗各种顽固性疑难性皮肤病,尤擅长采用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疗效甚好。

他认为火针可导入火热之性,以热引热,温热助人体之阳气,鼓舞气血运行,治疗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各种气滞血瘀性顽疾。

通过火针速刺皮损局部,可开泄腠理,使邪气从表而出,又可借其温热之性,促进气血运行,有行气活血之功。

研究报道[2],以火针直接刺病位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从而加速循环,促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

王俊志等[3]用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患者37例,常规消毒后用酒精灯外焰将针烧至白亮,迅速刺入皮损基底部,急进急出,每个结节都需点刺,每针间距为2 mm左右,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

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明显优于对照组。

姜琨等[4]应用火针治疗扁平疣患者75例,总有效率为81.33%。

方法:将直径为0.5 mm的盘龙细火针针尖烧得红透后,垂直快速点刺皮损表面,迅速出针。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摘要:火针疗法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在皮肤科应用广泛,主要适用于疣、痤疮、酒渣鼻、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白癜风、湿疹、斑秃、神经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色素紫癜样皮炎、黄褐斑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火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临床研究也在不断增多,疗效显著,本文对火针治疗酒渣鼻和斑秃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火针;酒渣鼻;斑秃;皮肤病;综述0引言火针,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于病变部位或穴位速刺疾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具有温经散寒、散毒止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多种疾病的治疗。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随着针灸学的发展,火针在治疗酒渣鼻和斑秃方面有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就火针在皮肤科临床的运用总结如下。

1火针的来源1.1火针来源火针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 治疗皮肤病最早的文献记载应是《五十二病方》, 在其所记载的以“砭石热熨疗痔”的论述中,既有原始针具“砭石”之“针”,又有热熨之“火”,二者合一则可作为火针疗法的雏形记载。

始名早在《黄帝内经》出现,名为“焠刺”、“燔针”。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张仲景《伤寒论》名为“烧针”,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正式定名为“火针”。

《千金要方》“凡痈按之大坚者,未有脓……用铍针脓深难见,肉厚而生者用火针。

”明代杨洲《针灸大成》记述:“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去病,反损于人。

”明代高武《针灸聚英》记载“人身诸处皆可行针,唯面上忌之。

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

”火针经过历代的继承与发展而流传至今,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多科,近年来皮肤科开始广泛应用,收效甚佳。

2火针的治疗机制及功效2.1中医治疗机制2.1.1补火助阳火针针体加热至红后刺入皮内,引外来之热入内寒之躯,鼓舞阳气,增强阳气的温煦、推动、气化等作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应用概况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应用概况
5 . 9 总有 效 率 为 6 .7 6 1%, 8 5 %。马 一 兵等 【 火 针 治 疗跖 疣 , l 0 佣
囊肿用火针刺破后用棉 签轻 压, 使哝 弓 流完全 . I 完毕后再
次 消 毒 , 再 用 中药 敷 面 每 周 1 , 为 1 疗 3~5 d后 次 4次 个
程, 结果 : 总愈显率为 9 . 48 %. 1 火针治疗皮 脂腺囊肿 赵学 义等【 . 2 I 针打孔法治疗 用火
率为 7 .8 3 %。肖红丽等1 6 9 1 用火针治疗寻常疣 , 方法 : 将患者随 机分为治疗组(2 10例) 和对照组( 5 。治疗组根据疣体大 1 例) 0
小选用 多头火针或单头火针 , 局部常规 消毒 , 将火针迅速刺 入疣体 , 迅速出针。 进针深度以刺到疣体基底部 、 破坏疣体的 血管组织为限。 对照组采用液氮直接涂抹法。 结果 : 治疗组治 愈 率 为 8. 3 8 3 %,总有 效率 为 9 . 7 4 1 %;对照 组治愈 率为
愈率 1.%, 1 9 总有 效率 3 .%。 木平 等…用 火 针结 合 穴 位注 81 祝 }
射治愈 巨大 型尖锐湿疣 1 , 例 方法 : 以多头火针迅速而准确 地刺人疣体 , 剌人后立即出针 , 在同一点上反复 3次直至剌 入疣体基底部 。 再用火针在疣体周周散剌。再取肝炎灵注射 液在双侧曲泉穴注射。结果 : 临床治愈 。可见, 火针治疗疣有
后遗神经痛 , 方法 : 将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与对照组 , 火针组
用火 针快 速 点刺 原 有 皮损 周 嗣 部 位 . 直进 针 , 速 出针 : 垂 快 对
照组 给予 口服卡 马 两 平 两 组均 于治疗 3 观 察疗 效 一 0 d后 结
1 火针治疗湿疹 . 5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举隅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举隅

3 4 0 4・
光 明中医 2 0 1 6年 1 2月 第 3 1卷 第 2 3期
C J G MC M D e c e m b e r 2 0 1 6 . V o l 3 1 . 2 3
火 针 疗 法 在皮 肤 科 的应 用举 隅
王秋 英
摘要: 火针疗法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火针” 一词始见于唐代医家孙思邈著的《 千金要方》 。在此之前, 《 黄帝内经》 中称 火针为“ 埠针” “ 燔针” 。 《 伤寒论》 称之为“ 烧针” 。在此之后, 《 针灸资生经》 称之为“ 白针” , 蜀地人称之为“ 煨针” 。自明代 以来, 《 针灸大成》 《 针灸聚英》 《 针灸集成》 等均称之为“ 火针” 。现火针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及美容领域。对顽固性痤疮、 带状疱疹及后
度 视 皮损 而定 , 快进快出 , 若皮损为丘疹、 黑头 、 脓包 ,
常点 刺一 下 即可 , 会 出现 白色 或 淡 黄 色 碎 米粉 汁样 物
治 疗 皮 肤 科疾 病 上 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 。本 文 对 火 针 治
疗 皮 肤 病 的 基本 操 作 方 法及 在不 同 皮 肤 病 中 的 具 体
应用论述如下。
质或 血水 , 然 后用 消毒 棉球 擦干 净 。若皮 损 为结 节 , 可
从 周 围 向 中心 多 处 点 刺 , 刺 入 结 节 中部 为 宜 , 若 为 囊
肿, 刺 破后 有 落空 感 , 并 用 消 毒 棉 签轻 轻挤 出囊 内物 ,
若 皮损 面 积大 者 , 可 分 次进行 点 刺 , 一 般 1周后 点 刺 皮
使 湿热 毒邪 从 此孑 L 而出, 通过 温 热刺激 , 舒 畅 浅表经 络 气血 , 使经 络疏 通 , 气 血 调达 , 同时增 强人 体 阳气 , 调 节

火针在皮肤附属器疾病、病毒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火针在皮肤附属器疾病、病毒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5 4・
Ju lo xe a h rp f CM r2 2。1 2 o ma fE tr lT ea y o n T Ap 01 2 (
火 针 在 皮 肤 附 属 器 疾 病 、 毒 性 皮 肤 病 治 疗 中 的应 用 病
李 领 娥 , 洞仙 邱
( 北 省 石 家庄 市 中 医院 皮 肤 科 , 北 河 河 石 家庄 005 ) 50 1
展 。 针 得 以继 承 和 创 新 , 床 应 用 范 围也 不 断 扩 大 。 火 临
黄蜀 等 对 16 0 8例痤疮 患者进节或囊 肿顶 部 中央及 基底 部 , 整体 取肺 俞、 脾俞和膈俞 。点 刺次数每个皮损部 位控制在 5次 内 , 稀疏均
火针疗法是 我 国传统 医学 宝库 中一种 独 特的 针刺 治疗 方 法 , 民间广泛 流传 , 着悠久 的历 史 , 有疗 效好 、 效快 、 在 有 具 见 施 治简便 的特点 , 在治疗疑难病 症方面有独特 的疗 效 。火针疗法 ,
古 称 “ 刺 ” “ 针 ” , 将 针 在 火 上 烧 红 后 于 病 变 部 位 或 穴 蟀 、烧 等 是
摘要
火针疗 法是 祖 国医学传承 下来的独特的针 刺 治疗方 法 , 具有 疗效好 、 效快 、 治 简便 的特 点 , 皮肤 科 多种 见 施 在
疾病 的治疗上具有 良好 的疗效 , 尤其对于皮肤 附属 器疾病 和病毒性皮肤病 的治疗具有显著效 果。
关键词 : 针 ; 火 皮肤 附 属 器 疾 病 ; 毒 性 皮 肤 病 ; 床 应 用 病 临 中图 分 类 号 :7 8 7 1 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 7 x( 0 2 O 0 5 0 R 5. ;72 1 D 10 9 8 2 1 ) 2— 0 4— 2

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机理及临床应用1

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机理及临床应用1

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机理及临床应用摘要:瘙痒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常见的病种主要有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等,这些疾病常发展为慢性病程。

因其瘙痒剧烈,患者经常搔抓,病久之后皮损呈浸润肥厚或苔藓样变,因而外涂药物难以渗入皮肤深层,临床疗效较差。

祖国中医应用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可以明显减轻瘙痒症状,改善皮损状态,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关键词:瘙痒性皮肤病,慢性病程,火针1.火针的发展火针疗法始源于先秦时期,早在《黄帝内经》中,对火针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就有初步的描述,称火针为“燔针”“焠刺”,但对火针的整体认识却不够全面,如《灵枢·经筋》记载:“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说明当时运用火针仅限于治疗寒证,而热证则不能用。

唐宋时期,经过古代医家的整理,火针疗法不断趋于系统化,适应症已从痹症、经筋、骨病,扩大到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等的治疗。

如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先将火针应用于外科,治疗疮疡、瘰疬痰核等。

至明清时期,火针已进入成熟阶段,如明代医家高武首次提出火针治疗的机理,认为“火针亦行气,火针惟借火力,无补虚泄实之害。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得到了普及和提高,由此,火针也重新得到了重视,治疗范围远远超出了古籍所记载的相关内容。

在治疗传统疾病痈疽、痹痛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应用于临床上各科疾病。

贺氏火针疗法指出:“凡属寒热虚实,病灶轻重远近,无所不宜。

”2.火针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2.1慢性湿疹湿疹患者多由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导致脾胃受损,失其健运,从而湿热内蕴,又外感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热湿邪阻于肌肤而发病。

且湿性黏滞留恋难去,故病程易致慢性,迁延不愈。

应用火针治疗湿疹,可开启腧穴腠理,点刺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能使体内郁结的风热湿毒之邪有所出路,从而减轻瘙痒。

“久病入络”,“若风寒湿之气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以外发其邪。

”慢性湿疹因病久邪气侵入血络后,经脉瘀滞失于濡养而发瘙痒。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操作流程
常规消毒
中火针烧红,迅速刺入鸡眼中心直达基底部速出 用无菌棉球压少许火针治疗处,不包扎不上药
轻者治疗1次即愈,重者可于1周后重复治疗,一般治疗3次
8、疣类
文献报道
火针点刺加艾灸治疗扁平疣135例疗效 3%
32%
65%
痊愈 好转 无效 董喜艳等用火针点刺加艾灸治疗扁平疣患者135例,火针治疗后,加用灸疗 法,以艾条一根点燃,对准疣中央,迅速点灸,然后快速离开穴位。 每个疣点 3-5下。治疗10次后,
开门祛邪 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而开启经脉脉 散寒祛湿 络之外门,给外邪出路。
以热引热 行气散毒
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引动火热毒邪直接外泻, 从而使热清毒解,同时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 加速,腠理宣通。
现代医学认为:
火针直接刺病位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 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 循环,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
每个疣3-5下即可,焦处无需任何处理,5-10天后脱落,不留 疤痕。
9、神经性皮炎
张颜等用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 性皮炎,火针刺皮损区皮肤配合刺络拔罐 54例为治疗组,澳能外搽皮损42例为对照 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如下: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两脚,或误行火针,则反加肿痛,不能履也。” 提出了火 针禁用部位和季节—面上和夏季禁用
火针结构
针尖
针体
尖而不锐,稍圆 钝为佳。因为火 针是在烧红的情 况下刺入皮肤的, 经反复烧灼使用, 针尖易变脆折断。
坚硬、挺直、表 面光滑,使进出 针顺畅,便于针 孔恢复。
针柄
铜制环柄,针柄 长度不低于4cm, 使其具有隔热性, 不烫手,便于操 作。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1、引言火针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疗法,在皮肤科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疗法通过使用燃烧的灯芯寸寸侵袭病患体表部位进行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2、火针疗法的原理2.1 火针疗法的起源2.2 火针疗法的基本原理2.3 火针疗法的作用机制3、火针疗法治疗常见皮肤疾病3.1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3.1.1 湿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2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1.3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3.1.4 火针疗法治疗湿疹的疗效评价3.2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3.2.1 痤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2.2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2.3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3.2.4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评价4、火针疗法在其他皮肤疾病中的应用4.1 火针疗法治疗银屑病4.2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3 火针疗法治疗荨麻疹5、火针疗法的优势与不足5.1 火针疗法的优势5.2 火针疗法的不足与限制6、结论火针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与优势,但其不足与限制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改进。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中医的发展,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1、本文档涉及附件:[可以在这里附上相关附件的文件名或]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火针疗法:一种中医疗法,通过使用燃烧的灯芯寸寸侵袭病患体表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

- 皮肤科:医学的一个专业领域,研究和治疗与皮肤相关的疾病。

- 湿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潮湿、红肿、瘙痒等症状。

- 痤疮: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形成疹子或脓包。

- 银屑病:一种慢性皮肤疾病,特征为皮肤脱屑,多发生在头皮、膝盖和腰部等部位。

- 带状疱疹:由带状疱疹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带状的皮疹和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30
5、面部脓肿和疤痕
Page 31
操作手法:同痤疮。
胡承晓等采用火针疗法治疗面部脓肿125例,其中: 化脓性皮脂腺囊肿49例 化脓性痤疮6例 化脓性疖37例 化脓性颈部淋巴结炎16例 化脓性颈后痈13例
125例全部痊愈,疗程最短5天,最长30天,平均 愈合时间9.5天。
Page 32
1、火针治疗痤疮、脓肿
火针疗法有引气和发散之功, 可“以热引热”,因而针刺 痤疮可使疮内火热毒邪外散, 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看,火针的热力 通过皮肤神经的调节作用, 促使皮损区微循环加快,有 利于炎症和代谢物的吸收。 火针的高温可直接杀灭痤疮 内的微生物,从而达到消炎 的作用。
明代杨洲《针灸大成》记述:“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 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去病,反损于人。”
Page 4
文献资料
《灵枢·经筋篇》曰“ “粹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 用燔针”。热证是火针疗法的禁忌症。
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云:“人身诸处皆可行针,唯面上忌 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 及足则溃脓肿痛难退。其如脚气多发于夏,血气湿气,皆聚
2、治疗带状疱疹
Page 22
文献报道
火针点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69例
250 200 150
100 82
50 0 1次治愈
241
76
3次治愈
5-7次治愈
方法:
1、火针点刺疱疹部 位,以刺破为度。
2、迅速将罐拔在疱 疹部位,留罐3-5min, 待疱内体液充分流 出后起罐。
3、最后用清艾条1 支点燃后悬灸病灶 局部,每次30min, 每日1次。
文献资料
《灵枢·九针十二原》“九曰大针,长四寸……大针者, 尖如梃, 其锋微员……”首次对火针针具的特点进行描述
《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曰焠刺, 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指出火针疗法是将针烧红后
刺入体表的一种方法。
《千金药方》“凡痈按之大坚者,未有脓……用铍针脓深难 见,肉厚而生者用火针”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创新 和应用
石家庄市中医院 李领娥
Page 1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
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于病变部位或穴位速 刺疾出,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 法。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正式定名为“火针”。
Page 2
起源?
金元至明清 唐宋
先秦
现 代 鼎 盛 时 期
Page 3
快速多针浅刺患处,每针之间相距1cm左右, 深度为2mm~3mm,进针垂直而快,进针出
针时间约0.1s。
在蛇头、蛇尾、皮损中央各拔一罐,15分钟后起罐 。
10次为1个疗程。
Page 25
治疗手法
1.碘伏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2.针刺蛇头、蛇尾
3.病灶中心围刺
4.蛇头、蛇尾、中心各拔 一罐
Page 26
3、掌跖脓疱病
6、白癜风
修猛刚等采用火针点刺法治 疗白癜风80例,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治疗1次, 10次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 患者疗效如火针下点刺:治疗白癜风疗效图
治愈 有效
28% 72%
Page 33
操作流程
皮肤常规消毒
细火针烧红均匀轻刺患处 两针距间距离以针晕为直径 每周治疗2次,10次为一疗程
火针点刺具有消肿散结,促进慢性炎症吸收作用,可将病变 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
火针治疗除了可以使局部的血液供应增强外,还可促进白细 胞的渗出和提高其吞噬机能,进而帮助炎症的消退。
Page 10
1、火针疗法在面部皮肤病中的创新和应用
Page 11
火针擅于治疗的面部皮肤病
带 睑色 汗银 白 酒 扁 湿 脓 痤 状 黄素 管屑 癜 渣 平 疱 瘤痣 瘤病 风 鼻 疣 疹 肿 疮 疹
治疗前
治疗后
1周后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4 周 后
治疗1周后
治疗2周后
Page 20
火针擅于治疗的疑难皮肤病
掌 跖 脓 疱 病
板 块 型 银
脓 皮 病
结 节 性




慢 性 湿 疹
皮淤 神 肤积 经 淀性 性 粉皮 皮 样炎 炎

化 脓 性

经 痛
带 状
状疱
疱疹
汗疹 后




Page 21
两脚,或误行火针,则反加肿痛,不能履也。” 提出了火 针禁用部位和季节—面上和夏季禁用
Page 5
火针结构
针尖
针体
尖而不锐,稍圆 钝为佳。因为火 针是在烧红的情 况下刺入皮肤的, 经反复烧灼使用, 针尖易变脆折断。
坚硬、挺直、表 面光滑,使进出 针顺畅,便于针 孔恢复。
针柄
铜制环柄,针柄 长度不低于4cm, 使其具有隔热性, 不烫手,便于操 作。
Page 27
操作流程
皮肤常规消毒
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从脓疱的中央迅 速刺入,点刺深度为1-2mm。 用棉签稍加挤压,使脓液从针孔流出。若脓疱
较大可在周围 加刺,尽可能将所有脓疱治疗完全。
4次为一个疗程。
Page 28
4、治疗口腔扁平苔藓
Page 29
操作流程
皮肤常规消毒
用棉签轻轻撑开口唇,将消毒棉球塞到牙床外侧 细火针烧红均匀轻刺患处,火针治疗处焦白色 每5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开门祛邪 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而开启经脉脉 散寒祛湿 络之外门,给外邪出路。
以热引热 行气散毒
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引动火热毒邪直接外泻,
从而使热清毒解,同时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
加速,腠理宣通。 Page 9
现代医学认为:
火针直接刺病位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 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 循环,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
Page 6
火针型号
细火针 中粗火针
粗火针
直径0.5mm,适用于面部、老人、儿童 。
直径0.8mm,适用于四肢躯干、病灶周围 。
直径1.1mm,适用于病灶部位,如神经性皮 炎、疣等。
三头火针常用于脓肿、皮脂腺囊肿等的治疗。
Page 7
Page 8
火针治疗原理
借火助阳 温通经络
通过加热的针体,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借火 热之力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达到温 通经络,使气血畅通,通则不痛。
王卫红报道火针点刺、针灸加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369例。Page 23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8例疗效
20
15
10
5
0
治愈
显效
有效
高中和等报道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58例,研究结果总有效
率为100%。
Page 24
操作流程
皮肤常规消毒
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在有症候群的地 方确定阿是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