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围、体重、身高测量法

合集下载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是评估儿童生长和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和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健康发展情况。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的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高测量:使用身高测量仪测量儿童的身高,通常要求儿童站立在直立测量仪上,头部贴紧仪器的垂直板,将测量仪滑动到头部顶端。

2. 体重测量:使用体重计测量儿童的体重,要求儿童脱掉外衣、鞋袜,站立在体重计上,保持平衡和放松状态,记录下体重数据。

3. 头围测量:使用软尺或测头带测量儿童的头围,将测量工具围绕儿童额头和后脑勺两侧,位置应在眉弓和耳垂的水平线上,记录下头围数据。

4. 胸围测量:使用软尺或胸围计测量儿童的胸围,测量位置应位于乳头水平线上,在儿童呼吸自然时将测量工具围绕胸部最突出的点,记录下胸围数据。

5. 生理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生理特征,如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乳房发育、性器官发育等),来评估儿童的生理发育状况。

6. 运动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发育情况,如平衡、协调能力、
行走、跑步等,来评估儿童的运动发育状况。

7. 智力发育评估:通过智力测验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如注意力、记忆力、直觉能力等。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可以帮助医生和健康专业人员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人体测量部位与方法

人体测量部位与方法

人体测量部位与方法引言:人体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技术,通过测量人体各个部位的尺寸和特征,可以为医学诊断、人体健康评估和体态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体测量部位和相应的测量方法。

一、头部测量1. 头围测量:用软尺或皮尺绕头部最宽的部位水平测量一周。

头围测量可以用于评估婴儿和幼儿的头发育情况,以及脑部疾病的诊断。

2. 颜面测量:通过测量面部各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和角度,可以评估面部特征的对称性和美观度。

常用的测量项目包括眼眶宽度、鼻宽、唇宽等。

二、胸部测量1. 胸围测量:用软尺或皮尺水平绕胸部最丰满的部位一周测量。

胸围测量可以评估肺功能、体型和乳房发育情况。

2. 肺活量测量:通过呼气和吸气的动作,用肺活量计测量肺部吸气和呼气的最大容量。

肺活量测量可以评估肺功能和身体的气体交换能力。

三、腰部测量1. 腰围测量:用软尺或皮尺水平绕腰部最细的部位一周测量。

腰围测量可以评估脂肪分布和腰腹部肥胖情况,以及慢性疾病的风险。

2. 腰臀比测量:通过测量腰部和臀部的围度,计算腰围与臀围的比值。

腰臀比测量可以评估脂肪分布型别,判断是否存在中心性肥胖。

四、四肢测量1. 上肢长度测量:用软尺或皮尺测量上肢的长度,包括上臂长度、前臂长度和手指长度。

上肢长度测量可以评估骨骼发育和身高预测等。

2. 下肢长度测量:用软尺或皮尺测量下肢的长度,包括大腿长度、小腿长度和足长。

下肢长度测量可以评估骨骼发育和身高预测等。

五、体重测量1. 体重测量:用体重秤测量身体的质量。

体重测量可以评估肥胖程度、体重变化和身体健康状况。

六、体脂测量1. 皮褶厚度测量:通过测量皮肤褶皱的厚度,可以间接评估体脂含量。

常用的测量部位包括三头肌、肩胛下和腰部等。

2. 生物电阻抗测量:通过测量电流通过人体组织的阻抗来估计体脂含量。

生物电阻抗测量可以提供全身体脂含量和肌肉含量等信息。

结论:人体测量部位与方法多种多样,每个部位和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

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

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儿童体格检查是儿童健康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儿童身体生长和健康发展情况的评估和监测。

儿童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听诊、触诊、视诊等方法的运用。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

一、测量身高1.准备工作在进行儿童身高测量前,我们需要先清除孩子身上的厚衣服和鞋子,使其光脚站立于身高仪的正中央。

身高仪旁应有一平坦的墙面或平面作为支撑,使身高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2. 测量方法①要遵循从公元1979年开始实施的WHO儿童和青少年生长标准的测量方法,即使用可收缩的悬挂垂直杆,保证儿童的头、肩、臀、膝盖和脚踝与身高仪垂直贴合,并轻轻压住托板使其平稳不晃动,记录儿童测量值。

②对儿童测量时,应尽量减少误差。

测量前,儿童要站得直,双脚紧贴着身高仪上的脚垫,双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3. 食品、营养和医学应用研究所(CFNRI)认为,在测量儿童身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按照从头到脚下的顺序检查,对身高数值加以记录。

②测量过程中需要将儿童放在头朝上的位置,保持身体的直线,双脚并拢,肩部松弛。

③医生在测量过程中,可以经过几次之后进行平均值的计算,以避免单次测量的误差。

二、测量体重采用普通体重秤进行儿童体重测量时,我们需要先准备好体重秤,并保证其准确无误。

性别、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外各种因素如睡眠状态等,都会对体重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①指导儿童赤脚站在秤的上方,提醒其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②医生或家长负责记录其测量值,并记录于健康档案本上。

3. 体重测量的注意事项①为避免因胃内食物、水分过多对体重的影响,测量尽可能在顿餐后、排尿后进行(一般在早晨,空腹第一次排尿后进行)。

②需注意体重升高的速度,以及孩子的身高和年龄是否同步增长,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

③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掌握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情况,以分析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类型。

三、测量头围测量头围时,需要准备一个软尺或测量卷尺。

给婴幼儿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给婴幼儿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给婴幼儿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是评估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准确测量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科学准确的方法来给婴幼儿量身高和体重。

一、量身高的方法1. 使用婴儿专用的身高尺:选择一把带有标尺的婴儿专用身高尺,确保尺子的底部是平放在水平的硬表面上。

将婴儿平躺在身高尺上,轻轻按下头部,使其平贴在底部的头枕上。

然后,将尺子轻压在婴儿头顶,确保其脚与尺子保持垂直。

用眼睛水平视线测量婴儿的身高,准确读数。

2. 使用婴儿称重量测头围:通常,婴儿从出生到满月期间,每周增长约2.5厘米到3.5厘米。

从满月到6个月,每月增长约2厘米。

因此,婴儿头围的测量对于了解其生长情况至关重要。

使用软尺或绕线来测量婴儿的头围,将其绕过婴儿的额头、颞部和枕部,确保松紧适中。

然后,测量出线的长度,即为婴儿的头围。

二、测量体重的方法1. 使用婴儿秤:在专业的婴儿保健机构或医疗机构,通常会提供婴儿秤。

将婴儿放置在秤上,确保其身体平躺并保持安静。

等待几秒钟,直到秤稳定并显示出体重的准确数字。

重要的是,在称重之前和之后,确保婴儿脱掉衣物,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 使用智能婴儿衡器:如今市场上也有一些智能的婴儿衡器,可以通过连接手机应用程序来测量和记录婴儿的体重。

使用这种衡器只需要将婴儿放在上面,并通过应用程序观察和记录体重数据。

三、注意事项1. 选择准确的测量时间: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应该选择在婴儿醒着但不饿的时间段进行测量。

这样,婴儿将更加安静,测量结果也更加可靠。

2. 频繁测量:婴儿的身高和体重是一个持续变化的指标,每个月定期测量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的生长情况。

通过建立一个测量的记录表格,可以更好地跟踪婴幼儿的发育情况。

3. 寻求专业建议:如果你对婴幼儿身高和体重的发展存在任何疑虑,应当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保健师的意见。

他们可以根据婴幼儿的整体情况,提供更加详细和专业的建议。

总结:通过上述科学准确的方法测量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儿童身高体重头围测量方法

儿童身高体重头围测量方法

儿童身高体重头围测量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咋量小宝贝们的身高、体重和头围呀。

先说身高哈。

量身高其实很简单的呢。

找一面墙,最好是那种光溜溜的墙哦。

让小宝贝站在墙根儿那儿,小脚丫要并齐了,小身子要站得直直的,就像小松树一样挺拔。

然后呢,在宝贝的头顶上放一个平平的东西,像书本就很不错。

一定要把书本的边边和墙紧紧地挨上,这样量出来才准呢。

再用尺子量一下从地面到书本底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宝贝的身高啦。

不过要注意哦,量的时候宝贝可不能踮脚,也不能弯着腰,不然就不准啦。

再聊聊体重。

要是家里有那种电子秤就很方便啦。

让小宝贝轻轻地站到秤上,站得稳稳的。

如果宝贝还小,站不稳,那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宝贝一起称,然后再单独称一下自己的体重,用两个重量相减,就得出宝贝的体重啦。

记得要把宝贝的小鞋子脱掉哦,穿着鞋子称可就不准啦。

而且宝贝在秤上的时候不要乱动,不然数字会跳来跳去的,就不知道到底多重啦。

最后就是头围啦。

这头围的测量也不难的哟。

找一个软尺,就像咱们平时做衣服用的那种软尺就很好。

把软尺的零点放在宝贝的后脑勺最突出的那个地方,然后绕着脑袋一圈,经过眉毛的上方,再绕回到零点的位置。

软尺要轻轻地贴着头皮,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就像给宝贝的小脑袋一个温柔的拥抱一样。

这样量出来的数字就是宝贝的头围啦。

宝子们,测量这些数据可重要啦。

可以知道宝贝是不是长得健康,是不是在正常的生长轨道上呢。

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就可以早点问问医生。

咱们都希望小宝贝们健健康康、可可爱爱地长大呀。

简述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简述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简述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体格测量法:通过测量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计算其生长速度和发育水平,从而评估其营养状况。

常用的指标有体重指数(BMI)、身长/身高指数(LSI)等。

2. 皮褶厚度测量法:通过测量婴幼儿皮下脂肪层的厚度,了解其脂肪储备情况,从而评估其营养状况。

常用的测量部位有三头肌、肱二头肌等。

3. 骨龄测量法:通过对婴幼儿手腕部X光片的分析,了解其骨骼发育情况,从而评估其营养状况。

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越大,说明营养状况越差。

4. 生化指标检测法:通过检测婴幼儿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成分,了解其营养状况。

常用的指标有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铁、锌等。

5. 行为和心理评估法:通过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和心理表现,了解其营养状况。

如食欲、活动量、精神状态等。

6. 家庭和社会环境评估法:通过了解婴幼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评估其营养状况。

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等。

综合以上各种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中级育婴师——测量(实操)

中级育婴师——测量(实操)

四、婴儿胸围测量法 1、准备工作 (1)环境准备:室温27-28℃,湿度55%65%。 (2)个人准备:长发扎起、首饰去除、洗 净双手,指甲剪短。 (3)用物准备:软尺、婴儿床、记录本、 笔 (4)宝宝准备:脱去衣物
开始测量 (1)宝宝平躺在床上,帮宝宝脱去衣服 (2)右手拿尺子尾端,左手将软尺零刻度固定在 宝宝右侧乳头下缘,绕经背部两肩胛角下缘绕 至左侧乳头下缘回到零点,取呼气和吸气时的 平均数,读书精确到0.1厘米。 (3)给宝宝穿好衣物 (4)记录:宝宝姓名,胸围,记录人,测量时间 备注:1周岁的宝宝头围和胸围差不多是46厘米
三、婴儿头围测量法 1、准备工作 (1)环境准备:室温20-22℃。 (2)个人准备:长发扎起、首饰去除、洗净 双手,指甲剪短。 (3)用物准备:软尺、婴儿床、记录本、笔
开始测量 (1) 将婴儿放在床上平躺或放在腿上坐好,给 宝宝脱去帽子。 (2)右手拿好尺子,把尺子的0点放在宝宝的 右侧眉弓上缘,大拇指固定,把尺子拉到后 脑枕骨结节处,经左侧眉弓上缘至右侧眉弓 上缘吻合,尺子紧贴宝宝头皮,小心宝宝眼 睛。 (3)准确读数读至小数点后面1位,正确记录。 (4)给宝宝戴好帽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婴儿体重的测量
准备工作 (1) 环境准备:室温27-28℃,湿度55——65% (2)个人准备:长发扎起、首饰去除、洗手3 分钟 (3)物品准备:体重称、记录本、清洁布、尿 布、笔 (4)让宝宝空腹并排去大小便
开始称重 (1)将清洁布铺在磅秤上,检查称是否在0点 (2)脱去婴儿尿布及衣物 (3)将宝宝轻轻放在称上,安抚宝宝,尽量不 动 (4)根据称上显示,读出宝宝的体重(读数 到小数点后面2位数)。 (5)将宝宝抱回床上,给其更换尿布,拉平 衣服,盖好被褥 (6)记录宝宝的体重。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一、目的通过对小儿体格生长各项指标的测量,判断小儿体格生长水平。

二、适应证需进行生长发育测量的小儿。

三、禁忌证无。

四、操作前准备1.向患儿家长交代测量目的,解释测量方法,取得家长同意及配合。

2.检查物品准备:体重秤、婴儿身长测量器、身高计、软尺、垫布等。

五、操作步骤1.体重测量1)3 岁以下小儿测量:10kg 以下的小婴儿先进行环境准备,使室温保持在 22-24 摄氏度。

测体重之前注意体重计调零,脱去小儿衣帽及纸尿裤,一手托住小儿的头部,一手托住臀部,放于体重秤上进行测量。

小婴儿最好采用载重 10—15kg 盘式杠杆秤或盘式电子秤测量,准确读数至10g。

1-3 岁幼儿亦可采用载重 50kg 体重计蹲位测量,准确读数至 50g。

需注意让小儿蹲于秤台中央。

2)3 岁以上小儿测量:体重测量应在晨起空腹时将尿排出,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

平时以进食后 2 小时称量为佳。

3—7 岁儿童用载重50kg 体重计测量,准确读数至 50g;7 岁以上用载重 100kg 体重计测量,准确读数至 100g。

测量时让儿童站立于踏板中央,两手自然下垂。

3)体温低或病重的患儿:可先将衣服、纸尿裤和小毛毯称重后,给患儿穿上后再测量。

注意:体重计调零。

2.身长(高)测量注意:需 2 人配合操作。

1)卧位测量(3岁以下)(图57-1):一手托住小儿的头部,一手托住臀部,将小儿仰卧位放在量床底板中线上。

两人配合,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

检查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按住双膝,使双腿伸直并拢,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侧足跟,然后读刻度,注意使量床两侧读数一致。

误差不超过 0.1cm。

注意:测量者的眼睛要与滑侧板在一个水平面上。

2)立位测量(3岁以上):先检查身高计是否放置平稳,滑侧板与立柱之间是否成直角。

3 岁以上小儿站于身高计的底板上,要求小儿立正姿势,两眼正视前方,两侧耳廓上缘连线及眼眶下缘连线呈水平位,胸稍挺,腹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0,背靠身高计的立柱,使两足后跟、臀部及两肩胛角几点同时都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项常见儿科护理操作标准
1、婴儿沐浴法
2、暖箱的使用
3、光照疗法
4、婴儿乳瓶喂养法
5、鼻饲法
6、身高、体重、头围测量法
7、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8、口鼻腔吸痰
9、中心上氧
10、无菌操作技术
体重、身高、头围测量法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估
12分
1、核对患儿信息。
2、患者准备与评估:评估患儿年龄、病情、活动度等情况。
8
6
6
1、解释工作不到位扣5分。
2、测量结果和方法不正确,每项分别扣5分.每超时1分钟扣2分.
3、协助称体重
(1)站立式磅秤:协助患儿脱下外套及鞋子,站于秤盘中央。
当磅秤指针稳定时,读数,扶患儿下来。帮助患儿穿上外套及鞋子。
(2)婴儿电子称:适当脱去婴儿的衣服及尿布。磅秤放置平稳,垫上一次性治疗巾,再校零。将婴儿轻轻放于磅秤上,并在旁扶持。当磅秤的指针稳定时,读数,再将婴儿抱起,穿上衣服,兜尿布。
体重计、身高测量仪、治疗盘内放:皮尺、一次性治疗巾、擦手消毒液、记录本、笔。
2
2
14
1、预期目标漏1项扣2分
1.用物准备不齐全,每项扣0.5分
2.体重计、身高测量仪、皮尺未处于完好状态每项扣2分
实施
50分
1、将用物带至床旁,查对患儿姓名、住院号1,向患儿及家属解释1,取舒适体位1。
2、洗手
3、测量头围:协助患儿平卧。将软尺“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将软尺紧贴头皮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另一侧眉弓上缘回至“0”,记录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
4、测量身高:
(1)卧位测量:协助患儿脱帽、鞋、袜及外套,仰卧于量板中线上。
让患儿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患儿膝部,使其两下肢伸直,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之紧贴患儿足底,并与底板相互垂直。读刻度至小数点后一位。帮助患儿穿上外套及鞋子等衣物。
(2)立式测量(适用于大于三岁的儿童):协助患儿脱下帽子、鞋子,直立,两眼正视前方。身高测量:让患儿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度,足跟、臀部和两肩都接触测量板或尺。测量者移动身高仪测量板与患儿头顶接触,测量板呈水平位置,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
5.整理用物
6.洗手
7、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1,
8、进行健康教育3。
3
6
1、操作程序漏1项,扣除该项的分值
2、测量方法不正确、结果误差大每项扣5分
3、违背以下原则酌情扣分
1)未与患者沟通
2)查对制度
3)消毒隔离制度
评价
20分
1.护士操作方法正确、动作轻巧、细致、患者满意,操作时间分钟.
2.患者健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增加.
1)检查体重计、身高测量仪、皮尺是否功能完好。
2)其他用物是否齐全。
4
2
2
4
1、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
2、评估用物可于准备用物时检查评估。准备时也未检查者扣除该项分
计划
18分
1.预期目标
1)结果准确,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协助诊断。
2)患者明确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的意义,主动配合。
2.用物准备与评估
3)心理状态:有无害怕、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
4)健康知识:患者对体重、身高、头围正常与否的认识。
2.环境准备与评估:环境清洁、安静、安全。
3.操作者自身准备与评估:
1)穿戴整齐,符合着装要求,洗手,根据病情戴口罩。
2)对患儿的基本情况是否熟悉,对测量体重、身高、头围有无特殊要求。
4.用物准备与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